首页 > 文章中心 > 竖笛教学

竖笛教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竖笛教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竖笛教学

竖笛教学范文第1篇

一、合理设计竖笛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小学音乐竖笛教学能否有效地开展的重要前提条件和基础之一,它的教学内容设计包含了小学学生竖笛课堂教学中的主要内容、教学目标以及音乐技巧等。因此,小学音乐教师要想有效地利用竖笛教学来辅助小学学生的音乐教学,提升小学学生的音乐学习质量,首先,其应当做好竖笛音乐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工作。小学音乐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开展竖笛教学内容的合理设计:第一,合理设计竖笛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小学竖笛音乐课程教学的引导标,它对竖笛课程教学的流程和内容有着很大的引导性,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应当合理的根据小学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心理特点,并结合教学内容的特性来开展教学目标的设计,这样便能够有效地避免由于过高的教学目标要求而忽视了小学学生的实际接收能力问题。第二,合理设计竖笛音乐课程的教学内容。小学学生年龄较小,心理特点比较活泼,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在设计竖笛音乐课程的教学内容时,应当合理的利用好小学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和性格特点,在基础的竖笛理论教学和技巧教学中多融合一些幽默元素,从而有效地激发小学学生的竖笛音乐学习兴趣,激发小学小学的学习积极性。比如说,在竖笛吹奏的乐谱选择方面,小学音乐教师可以多选择一些《小星星》《蜗牛与黄鹂鸟》这一类的节奏较为欢快、吹奏起来较为简单,且具有积极地人生观导向的竖笛吹奏乐谱来开展教学,从而有效地实现提高小学学生音乐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教学效果。

二、引用小组合作学习教学

小学音乐的竖笛教学是一门以实践性为主的音乐教学课程,因此,在开展小学音乐竖笛课程的教学当中,小学音乐教师不可以单一采用知识灌输的教学方法,牢牢地掌握住小学学生的音乐学习主动权,而是应当深刻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放宽对于小学学生的课堂竖笛学习自由,给予小学学生足够的课堂学习主动权,从而有效地提高小学学生的竖笛实际吹奏能力和技巧性。小学音乐教师可以借助小组合作学习方法来有效地实现这一点,小组合作教学方法主要是通过让小学学生自行进行分组的方式,放宽音乐教师对学生的控制性,使其能够互相学习,相互请教和指认错误,共同进步,从而整体性的提升小学学生的音乐学习质量和自主学习能力,这非常适合小学音乐的竖笛课程教学需求。比如说,以《彩月追月》这一首竖笛乐谱教学为例,根据小组合作教学法的教学理念,小学音乐教师可以在讲授完必要的基础知识和相关竖笛吹奏技巧之后,让小学学生进行四人一组的分组方式,使其组成一个个学习小组,先让每一个小组进行组内吹奏训练学习。然后,一定时间后让每一小组进行学习成果演奏,对学习效果较好的合租小组给予积极地表演,对于演奏学习效果较差的给予一定的辅导,增强其学习的自信心,这样,小学音乐教师便可以有效地达到帮助小学学生提高音乐学习的自信心和学习质量的目的。

三、结合教学活动开展教学

竖笛教学范文第2篇

我校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陶冶学生的情操,开展了音乐综合实践课,通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我感受颇多,深深地认识到开展器乐教学是学生学习音乐的重要途径之一,竖笛作为一种乐器,也有着其他艺术表现形式所不可替代的功能。

一、精彩示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兴趣,是学生学习成功的一半。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重要原因。竖笛教学的关键,是激发学生吹奏竖笛的欲望和好奇心。在第一节竖笛综合实践课中,我选择了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教学,将准备好的有关竖笛的种种图片,投影展示给同学们,并播放VCD,请学生欣赏竖笛合奏表演。

二、充分发挥竖笛教学的实用性

1.竖笛教学中的情感培养

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说过“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情感美,是音乐优化审美功效的重要标志,音乐是情感的艺术。与其他艺术相比,音乐能有力的移入人的情感,能更直接、更有力地进入人的情感世界,情感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是最为活跃的心理因素,既是音乐审美感受的动力,又是音乐教育的目标之一。

2.竖笛教学中的集体主义思想教育

竖笛综合实践课能满足学生好动、求乐、爱美的要求,他们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音乐活动有着强烈的参与意识和表现愿望,同时学生也能自觉地服从集体,严守纪律,步调一致,互相配和,养成集体主义的思想品质。

3.竖笛教学的多功能组合促进了多种能力的提高

(1)竖笛教学与唱歌教学相结合,可促进视听能力与合唱、合奏能力的提高。

(2)竖笛教学与欣赏教学相结合,提高了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3)竖笛教学与律动舞蹈相结合,在获得美的感受的同时,也提高了团体合作能力。

三、不要忽略竖笛教学的趣味性

台上的表演是辉煌灿烂的,悠扬的笛声令人陶醉,而日常的训练往往比较枯燥,学生的兴趣也容易发生转移。所以,音乐教学的趣味性,是要变单调为丰富多彩,变刻板为生动活泼,变机械为愉快灵活。在竖笛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经常用一些有趣的指导语言来活跃练习的气氛,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技巧。

四、竖笛教学的价值体现――表演性

1.组织各项活动,参加表演,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喜悦

刻苦练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让学生经常参加表演,不仅能锻炼学生的胆量和提高演奏技巧,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2.表演的形式可多种多样,百花齐放

竖笛的表演形式不必拘泥于单一的吹奏,可以在很多方面做文章,以增添色彩。最常见的是在合奏中加入领奏,或分几个声部进行演奏。我认为还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补充:

(1)音色方面:竖笛可以加入其他乐器的伴奏;电子琴、钢琴也可衬托竖笛的演奏;另外,中学音乐教学参考资料中配有竖笛的欣赏磁带,其中包括伴奏,在伴奏带的衬托下,竖笛表演的气氛显得格外轻松活泼。

(2)表演形式方面:可以与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

(3)队形方面:可打破常规,采用轻松活泼的队形,如梯形,坐站结合,甚至可以动起来,进行队列表演,边走边吹。

竖笛教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竖笛教学;经济适用;兴趣;提高素质

一、竖笛教学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1、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就是将传授知识、训练技能放在首位,单纯地训练学生识谱、视唱和唱歌,教学内容单调,方法也比较简单。而现代的教育观念,尤其是素质教育认为,音乐教学是以审美为核心的普及性的艺术教育,可全面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其中会演奏乐器是感受、理解、欣赏、表现音乐的一种能力。所以现在要求乐器进课堂,每位学生都会演奏一种乐器。通过器乐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因此,选用竖笛这种乐器,对经济条件欠发达的地区来说,就是最好的选择。

2、竖笛教学在音乐教学体系中,既是学生学习音乐和表现音乐的重要手段,又是开发其智力的重要途径。当学生学习演奏时,双手必须做精细、灵巧的动作,这就使这些区域的活动力被激发出来,处于“兴奋”状态。许多科研成果表明,当学生学习与演奏乐器时,由于左右手指经常运动,使得反应更加灵敏,智力得到开发,而且对左半球与右半球的协调、平衡、和谐发展有着重大的作用与影响。通过演奏美的音乐不但能影响和激发学生的情绪,促进智力的开发,还能陶治情操,美化心灵。

二、竖笛的选择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本地区学生家庭经济的情况,我们在音乐课中引入竖笛这种携带方便,经济实惠的乐器,从培养学生能力出发,以达到乐器的普及。因为我们面对的是天真烂漫的孩子,因此从小为他们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乐器非常重要。选用的竖笛必须有一定的质量保证,符合音乐审美的需要和要求。例如在音色上要优美动听、在音质上要纯净悦耳、在发音上要绝对准确。此外,在制作上也要力求工艺精细,能够给学生一个美好的视觉形象。当前,有些学校给学生使用的竖笛制作粗糙,发音不准,不仅没有美感可言,而且成为学生音乐耳朵的杀手,这是应该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的。

三、教学方法多样化,让器竖笛教学有声有色

在竖笛教学中,为了拓宽学生的器乐曲目和加强操作实践,竖笛教学还应该和唱歌结合起来。学生在唱歌教学中所学习的歌曲,一般都是艺术精品,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当他们通过学习演唱后,不仅对歌曲的曲调比较熟悉,而且对歌曲的内容和情感表现也都能了解和掌握。在这种前提下,如能用自己的竖笛吹奏出来,既可以为大家伴奏,也可以作为自己的独奏,是提高学生器乐兴趣和发掘优秀器乐曲目的有效方法。

兴趣是学习的源泉,也是学习乐器的源泉。在我们的器乐课堂中,学生们有时候也会感到枯燥乏味。当这种情况出现时,我们就应该适时的调节一下运用各种简易乐器辅助教学,便于直观教学,活跃课堂气氛。那么这是我们可以选择一些打击乐器与竖笛进行合奏。因为它有强烈的节奏感,丰富的表现手段为广大师生所喜爱。活跃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打击乐器实为功不可没。用打击乐器和竖笛为歌曲伴奏,不但激活了课堂气氛,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使孩子们以较高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而且无形中培养了学生嘴与手的协调性及同学间的合作精神。

竖笛教学中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在指导学生学习乐器技能时,尽量避免那些枯燥的纯技术训练,将吹奏技巧融于音乐作品之中,通过乐器和乐曲所蕴涵的美感来激发他们学习竖笛的信心。所以在教学方法上我归纳了一下几点:1、竖笛讲解示范法:这是器乐教学新授课中常用的基本教法之一。主要通过教师本人对竖笛演奏的姿势、指法、呼吸等要点进行规范性的操作表演,使学生能够通过看和听直观性的了解该乐器又能及时纠正学生错误; 2、器乐综合训练法:这是在以竖笛为主的综合课中常选用的基本教法之一,能将各种教学手段与不同的训练方法有机结合起来综合运用,培养与提高学生独奏与合奏能力。3、竖笛合奏指导法:由于竖笛教学是通过课堂集体教学形式进行的,因此竖笛练习的形式应该以齐奏、合奏为主。这些演奏形式虽然不能像个别教学那样可以集中精力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但是它不仅有助于训练学生的合奏能力,而且还能够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品格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4、竖笛演示法:如安排个别学生领奏、休息时请他们独奏表演等,既满足了这些学生的自我表现欲望,也为大家提供了相互学习和观摩的机会。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想方设法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让他们走上舞台,通过演奏体验成功的喜悦,使竖笛教学真正成为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有效途径。

竖笛教学的真正目的在于辅助音乐教学,培养学生的艺术形象思维,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而不是培养演奏家、音乐家。因此,只要能辅助教学,为教学提供有利的服务,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们都应该加强。这不仅能促进其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更为课堂音乐艺术形象的塑造增添更亮丽的光环,给人以美的熏陶和美的享受。多年的音乐课竖笛辅组教学实践证明,竖笛教学能够将学生带入五彩斑斓的音乐世界。

参考文献:

[1] 龚春燕等主编:小学课堂新模式探索,1999年月。

竖笛教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乐器教学;音乐素养提高;竖笛教学方法;丰富课堂教学

一、竖笛走进课堂

针对初中的音乐教学,结合学生这一时期的特点,就不难发现,乐器走进课堂是有一定必要性的。初中生正处在变声期,在过去的意识里面,很多人把音乐课看做是说唱课,而处在变声期的他们往往对于唱歌失去了小学时代的乐趣,反而更多的开始喜欢听歌。而音乐课作为教学过程中与艺术紧密联系的一门课程,仅仅用听是达不到应有目的的。音乐连着艺术,是培养学生艺术素养,艺术情感,陶冶情操的重要部分,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竖笛作为乐器走进了课堂,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建立音乐学习自信心有着很重要的作用。首先,竖笛以其廉价、简易,方面携带的优势,也深受同学们喜爱,它以教学工具辅助老师完成了教学任务的同时,也使得很多同学对于这门小乐器有了一定程度上的认识,有的甚至产生了兴趣。竖笛走进课堂大大减轻了学生们嗓子上的压力,也大大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因此让竖笛教学出现在初中音乐课堂上是有着一定必要性的。

二、教学方法探究

1.教学方法与时俱进

我国的音乐课堂,往往以简单的识谱和唱歌为主,对于初中生来说,这些小学时代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引起初中生的兴趣和爱好。在竖笛教学走进课堂后就要求我们的老师要对以往的教学内容进行新的编排,除去课本上和教学大纲上所要求的必唱和必学内容之外,要留出充足的时间和板块来进行乐器上的教学。

这就要求老师要做好精彩的课堂引入部分工作,很多学生可能对于开始的唱歌和识谱练习簿怎么感兴趣,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课堂导入中对于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做一个精彩的介绍,这样让学生们认识到,我们的教学是一步一步,层层深入的进行的,让他们意识到中间每一个过程都是在为之后的教学内容打下基础,不能掉以轻心的。所以老师在备课时就要注意这种教学模式的教学安排和教案整理。同时,在进行竖笛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学生对于乐器的新鲜感和积极性,使竖笛教学成为课堂中闪亮的一笔色彩。

2.由简单到难,帮助学生确立自信心

初中孩子是很敏感的,有的时候一次表现的失误就会导致其丧失自信心。所以在竖笛刚刚走进课堂时,不要准备一些过于难的曲子进行联系。从简单的音阶开始,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好每一步,同时也要为学生传达这种思想,不要急于求成,要慢慢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还会有些学生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说有些学生手指可能活动不是很灵活,演奏姿势不正确等等。正确的演奏方式,要求演奏者:身体要保持正直,眼睛平视,肩部放松,自然下垂。笛口放入口中不能太深,笛口最好不要顶住牙齿。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左手的拇指封堵竖笛的背孔。竖笛的正面各音孔的名称从上至下分别为1、2、3、4、5、6、7孔。左手的二、三、四指封堵坚笛的1、2、3孔。这个时候就要提醒学生要注意,左手的小指自然地停在竖笛的上方,不要置于竖笛的下侧以免影响左手二、三、四指的灵活性,右手的大指置于竖笛的下侧来稳固竖笛,其余的手指依次封堵竖奋剩下的几个音孔。在我们教学中就要不断的提醒学生,在用手指封堵竖笛音孔时,应注意要用手指的指腹处封堵音孔,以便于音孔关闭严密,左手的拇指要用靠近指尖部腹部封闭音孔,以利于高音孔的开闭。这样一来,经过反复的强调和教学,学生在意识里有了一定的准备,在演奏时可以演奏出好听的音乐,就会为自信心的建立加分不少。还有的学生可能之前并没有接触过乐器,特别是这种吹奏乐器,所以气息上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所以,简单的讲解也许就不能解决气息上的问题,这时候就要求学生要多加练习,体会气息流畅时和气息不足时,乐曲的区别,从而掌握正确的方法,其实气息问题说到底是一种感觉问题,经过长时间的联系,把握住正确的吹奏感觉,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有的放矢的进行教学

(1)分析重点。作为教师在课前应该充分分析教材的重难点。竖笛教学与其他教学不同,在竖笛教学中一定要先解决重难点,把难点一个个突破后再去演奏整首曲子,比如说强弱拍的把握,有连续的附点节奏等等,这就构成了课程教学中的很多难点,所以解决这些难点问题就成了关键,那么就要求我们老师不要对学生急于求成,不要一下子有太多要求出现,一会这里太弱,一会气息不足,一会音走调,这样一来容易造成学生失去信心。

(2)注重曲子分析。老师要充分分析好曲子特点再进行教学,做到能够先唱再奏,先感受再演奏,这样学生就会对竖笛学习起来轻松,有乐趣,在完整演奏出整首曲目时,再提出一些具体要求,比如拍子的强弱、节奏、气息,还有像换气自然和保持乐曲的完整连贯性等等。

4.行动一致,统一指挥

在教学中可以采用一些手势去代替命令,这样既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使得学生能够在统一的指挥下完成统一的演奏,还有就是在演奏的过程中一旦用言语打断就破坏了曲子的完整性,所以用手势代替命令是很有必要的。还有就是在老师发现问题时,也要统一的进行纠正,一个学生出现的问题,统一集体纠正后,其他学生就有可能避免再犯。出现一个纠正一个,特别是像出现杂音这样的情况,要对学生进行纠正,特别是一些男孩子,憋足劲后,把笛子吹的很响,接近破音,就需要让他在集体中演奏,这样他用气不会太夸张,演奏出来的就好很多,这时告诉他,这样的气息是对的,不然,一旦不纠正,他的演奏就有可能影响到集体的演奏效果。

三、增加实践机会,丰富校园生活

检验学习效果的最有利工具那就是实践,俗话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检验教学成果的最好途径也是实践。而关于竖笛教学的实践机会,可以通过开展晚会、展开比赛等表演形式展开。这样一来既能丰富校园生活,增添校园艺术气氛,还能使学生有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在表演的过程中获得自信,取得成功。

四、总结

校园文化是教育事业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音乐教学作为一门非主课,便成为辅助丰富校园文化的重要课程。在竖笛教学走进课堂之后,我们的音乐教学方法得到了一定的改进,但是教学方法探究的路还很长,我们不得不承认竖笛的出现的确活泼了课堂气氛,增加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随着教育改革的展开,我们深信会有更加丰富的内容走进音乐课堂,提高学生的艺术水平和音乐素养,陶冶学生的情操,对他们的生活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竖笛教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音乐教学 变声期 歌唱 竖笛 有效性

在初二年级的一节音乐课上,我跟学生说:“请同学们把歌曲演唱一遍。” 学生们没什么反应,似乎都没有想歌唱的意愿,见此状况,我换了一个说法:“大家可以用手中的竖笛吹奏出歌曲的旋律吗?”这一下学生们立刻有了反应,迅速拿起竖笛就吹了起来,旋律是那么的优美、那么的响亮。

这一状况,让我陷入了沉思:处于中学阶段的学生们,为什么不喜欢开声歌唱了呢?是不是他们不喜欢音乐了?当然不是的 ,看他们吹奏竖笛时的热情和投入,表明了学生们对音乐仍然是热爱的。抓住这一契机,我结合竖笛的教学,让学生们的歌声再度在课堂上嘹亮了起来。

一、中学生音乐兴趣的转变及其原因

中学生们歌唱意愿变淡的原因,除了有些课本歌曲选材的陈旧、不能引起学生共鸣之外,更主要的是生理条件限制。进入中学后,他们正值青春期,身体和心理状态都会有较大的变化,喉部发生的变化尤其明显,身体发育逐渐成熟、肺活量增加的情况下,原有较均衡的发音动力现在变得不稳定,因此许多人都会感到发音有一定困难,甚至有时会造成说话出现破音等状况,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变声期”。这个时期的学生们,连说话都觉得困难,更别说唱歌了。

变声期之前的孩子对音乐的兴趣与爱好多是以唱歌为主的,而当他们进入中学后,接触到的社会活动和媒体更多了,音乐兴趣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他们非常渴望多样化和活跃有趣的方式来学习和表现音乐,不仅对唱歌、音乐欣赏感兴趣,对演奏乐器、创作音乐等也不同程度地产生了兴趣和爱好,单一的唱歌活动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精神需要了。因此,以唱歌为主的教学模式与他们这种心理状态尖锐矛盾起来,本文开头的那一幕就会出现了。此时给他们增加器乐(竖笛)的教学,就如同给他们插上了通往音乐圣殿的翅膀。竖笛因其有携带方便、价格低廉、音色优美、易学易懂、简易实用等特点,成为中学课堂器乐教学的首选。竖笛教学与歌唱教学的结合,可以起到积极引导、扬长避短的作用,在课堂上增强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都大有好处。

二、让中学生的歌声再度嘹亮起来的几点做法

1. 从学生喜欢的歌曲入手,以笛引趣,让学生不由自主地歌唱

音乐课程标准中写道:“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孩子们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是关键 ,我就从学生喜欢的歌曲入手,用竖笛美妙的声音带引学生,以笛引趣,让学生们能不由自主地进行歌唱。

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音乐教学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生理、性格和爱好等特征进行教学,才会达到教书育人的最佳效果。中学生们大多都喜欢流行音乐,而一些健康向上的通俗歌曲,正好符合中学生充满朝气而喜欢喧闹的阶段性性格特征。这个年龄段的中学生们好奇心表现得很强,他们又对竖笛的吹奏充满着好奇。抓住学生这些特征,我采用了“以笛引趣”的方法进行引导。首先,我问学生最近喜欢唱什么歌曲(流行曲也行),然后我用竖笛吹奏,学生一听可乐了,不由自主地跟着唱了!随着我吹出前奏,如《童话》《铁达尼号》《感恩的心》《北京欢迎你》《我和你》(北京奥运主题歌)等歌就唱响了。事实证明,这种方法真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跟随着竖笛优美的旋律,学生们的声音放开了,歌声唱得更加动情、响亮了。学生们是喜欢歌唱的,只是嗓子总不听话,歌唱时声音不是走调,就是破音,不是“上不去”就是“下不来”,可是伴随着竖笛的吹奏声,他们的歌声是那么得动听、婉转、准确、响亮,学生们歌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油然而生了。

2. 科学的发声结合竖笛的吹奏训练,解决气息问题,让学生有方法地歌唱

要把歌曲唱好,气息的控制和运用是关键,声乐演唱通常采用胸腹式呼吸法,即通过胸腔、横膈膜和腹部肌肉的活动来控制气息,要求呼吸直下丹田,才能使歌声圆润、连贯,更好地表达歌曲的情感。器乐吹奏也一样,呼吸对于吹奏者来说非常重要,它是美化音色和控制音的强、弱、长、短以及各种感情变化的基础。气息运用得当,吹奏出来的音就结实饱满,而膈肌的不断扩张使得笛音听起来连贯稳定。竖笛是吹奏乐器,它在气息的运用等方面和唱歌是相通的,所以我们在进行竖笛教学前,也可以与歌唱训练相结合,以达到发声和练气的效果。

在感受竖笛吹奏时,我着重练习呼吸与吐气。这相当于学生歌唱前的呼吸训练。首先是长音、连音的训练,让学生深吸一口气到下丹田,使横膈膜涨起,保持2至3秒钟,然后让学生用“U”的声音,像春蚕吐“丝”一样唱出来,唱出的“U”音又细又长,连绵不断;接着,再深吸一口气,把气吹入笛口,吹出的笛声音质、音色保持悠长不变,使气息达到细、密、匀。在练习断音吹奏时,同样让学生深吸一口气到下丹田,双手叉腰上,快速地挤压,横膈膜主动配合弹跳动作,发出间断的“ci、ci、ci”的声音,声音短速和具有弹跳性;接着,双手按好竖笛(从全打开笛孔到全按笛孔),按以上的发声感觉,把“ci”音换成“吐”音,把气吹入笛口,使吹出的声音同样短速有力又具弹性。这样,就使学生在气息的训练中,轻松地掌握了歌唱的发声方法,同时也学习了竖笛吹奏技巧。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气息和发声都准备好了,要唱好歌不就等于成功了一半了?

3. 根据男女学生声音的差异选择歌曲,巧用竖笛,让学生放声地歌唱

唱歌教学要注意调动每一个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培养他们演唱的自信心,使学生在歌唱表现中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美的熏陶。进入青春期后,随着变声状态的到来,男同学的变化较明显,发音时声音变得又粗又低,而女同学嗓音变化似乎不大,但女生的羞涩会让她们不敢大声歌唱。男、女生在歌唱的音色和音域上有了较明显的区别。

根据以上的情况,让男生多唱歌是不太可能的,但可以让他们多参与竖笛的吹奏,让女同学多参与歌唱。这样,就可让男生扬长避短、让女生增强歌唱的信心。例如《采茶舞曲》《樱花》《红彩妹妹》等歌曲,较合适用女生的音色来演唱,可让女生唱歌词,男生用竖笛吹旋律,这样歌声跟随着笛声,笛声也融进了歌声。有一位羞涩的女学生课后对我说:“老师,我很喜欢唱民歌,可以前就是不敢放声唱,今天我跟着竖笛的吹奏,演唱《红彩妹妹》,我终于找到感觉,敢大声歌唱了,竖笛声就像我的引路人一样,给了我放声歌唱的胆量和自信。”得到音乐美的熏陶,自然就会有情感的流露,自然而然就信心倍增了。

虽然中学的男生们变声较明显,但还是可以给他们选择一些较低沉、委婉、抒情的歌曲来演唱的,例如《莫斯科郊外的晚上》这首曲目,让女生吹奏竖笛,男生用浑厚、舒缓的声音演唱,是非常合适的。学生们用竖笛和歌唱演绎完《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时,我陶醉了,笛声悠扬而恬静,男生们低沉而动情的演唱感人肺腑,真是一种美的享受啊。是啊,享受到美的愉悦,怎能叫学生们不放声歌唱呢?

4. 用竖笛解决合唱教学中音准和多声部的困难,让学生和谐地歌唱

合唱教学,不仅能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丰富表现力,更能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让学生发出和谐的声音,有感情地进行合唱,是对我们一线音乐教师的考验和挑战,也是我们音乐教育的目标。

大家都知道,合唱是一门复杂的、综合的多声部艺术,一般学生习惯了单一旋律的演唱模式,在多声部的合唱教学中,高声部(主旋律)较容易让学生掌握,而低声部和中声部的音准控制往往成为合唱教学的难点,常会出现低、中声部不自觉地跟着高声部“跑调”的状况。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会运用竖笛来帮助多声部歌唱的训练,“以笛正音”,借助竖笛固有的音高,引领学生正确地唱准每个旋律声部。采用让部分学生视唱,部分学生用竖笛视奏低、中声部,解决学生低、中声部容易跑调的难题。等到学生对各声部的旋律熟练稳定后,通过合奏,使学生直接地感受多声部旋律的和声效果,然后再让学生同时轻声随伴奏合唱。这大大缩短了学生对多声部音准训练的时间,也避免了重复多次的演唱对声带的伤害,让学生既感受合唱、合奏的效果,又体验自己和本声部在合唱整体中的地位和作用,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合作、协调精神。

例如合唱歌曲《月光光》的演绎,就是运用竖笛优美的音色引领学生和谐歌唱的一个实践例子。广东民歌《月光光》,主旋律学生们都耳熟能详了,这就让中、低声部的学唱更难了。首先我会让全体学生用竖笛,吹前奏部分的旋律,以悠扬的笛声渲染出甜美、恬静的意境,再分别让部分学生视奏低、中声部,部分学生轻声跟唱,然后两部分学生互换吹、唱的角色,让学生们互相聆听,寻找和谐的声音之美。这样演绎出来的合唱歌曲就更具协调感、和声感,既让学生感受到了合唱的融合之优美,也提高了对合唱的兴趣。

由于有了竖笛的帮忙,学生们树立起了音准的概念,解决了声部之间窜调的问题,和谐的歌声自然而然就流淌在学生们的耳边了。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不仅掌握了合唱中最基本、最难的和声演唱,更使学生感受、体验到多声部音乐的丰富表现力,并获得集体演唱的经验,从而培养了群体意识及协调合作等能力。

音乐教育的目的,是通过音乐学习,陶冶优良品质,培养高尚情操,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全发展。歌唱是音乐艺术中最易为学生理解、接受和喜爱的一种艺术形式,是贯彻音乐教育思想的重要手段;器乐(竖笛)教学也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兴趣以及音乐素质的培养,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音乐课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以竖笛为“学具”、为“伙伴”,结合歌唱来感知、表现、演绎音乐,使竖笛与歌唱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起学生歌唱的热情,力求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

在新课程改革轰轰烈烈的今天,竖笛作为学具,进入课堂,不仅丰富了音乐课堂教学,更培养了学生歌唱的自信心,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竖笛与歌唱的完美结合,给了学生们自主歌唱的天地、用方法歌唱的技能 、放声歌唱的动力 、和谐歌唱的享受,更给我们的音乐课堂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音乐课程标准.

[2]尹 红编著. 音乐教学论.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