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赏析古诗

赏析古诗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赏析古诗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赏析古诗

赏析古诗范文第1篇

1、赏析:这首诗构思巧妙,语言质朴流畅,感情蕴藉婉约,艺术感染力很强,颇能代表杜牧七绝的艺术成就。从形式和结构上看,全诗描物写景与叙事抒情相结合,呈现出灵动之姿,颇动人心魄。前者旨在为后者营造氛围,后者意在为前者规范意蕴,两者相互衬托融为一体。

2、原文: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3、译文:银烛的烛光映着冷清的画屏,手执绫罗小扇扑打萤火虫。夜色里的石阶清凉如冷水,静坐凝视天河两旁的牛郎织女星。

(来源:文章屋网 )

赏析古诗范文第2篇

抚宁县骊城学区坟坨初级中学   孙静

教学目标:

1.会读。掌握朗诵诗歌的节奏及重音,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2.读懂。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赏析诗人营造的优美意境。

3.了解诗歌中“对仗”这一手法的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赏析诗句中重点字词的含义,学会多角度观察事物。

主要方法:合作探究

主要手段:以生为主体,以师为主导。

课前准备:多媒体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好诗如酒,愈久弥醇;好诗如茶,馨香淡雅。今天让我们共同走进古诗的赏析。

二、明确学习目标及学习重、难点

三、以杜甫的《绝句》为例学习赏析古诗的基本方法。

四、以抢答的形式介绍作者及该诗的基本情况。

五、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赏析本诗。

1.你能根据以前学过的知识划出这首诗的节奏及重音吗?(2-2-3)

2.听范读时你的脑海里出现了哪些事物?

黄鹂、翠柳、白鹭、青天、窗、雪、门、船

3.诗人在写这些事物时运用了怎样的观察顺序?

由低到高、由近及远

4.这首诗有很强的画面感,你能用优美的语言给同学们描述一下吗?

如:两只活泼可爱的黄鹂鸟儿在翠绿的柳枝间欢快的鸣叫着。

(学生的描述有声有色,有动有静)

5这首诗里一些词语非常精妙,你能选择喜欢的一处试着赏析吗?

如:“一行白鹭上青天”中的“上”写出了白鹭向上高飞的动态。

6.既然你已经喜爱上了这首诗你能有感情的朗诵这首诗吗?

7.为什么这首诗读起来朗朗上口?

运用了对仗的手法。

8.这首诗中哪些词语是相对应的?

如:“两个”对“一行”

9.在小学阶段学习的古诗中也有对仗的句子,你能把它补充完整,并指出相互对应的字词吗?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 远看山有色, 近听水无声 。                

[巩固提高]

秋思

     宋伊宁

枯藤老树又昏鸦,

小桥流水映人家。

古道西风骑瘦马,

断肠之人在天涯。

野花

      单甜新

小径幽香几回旋,

闻香遂入花丛间。

昨夜一场春雨后,

清新飘溢沁心田。

 

你能用这节课学到的知识来赏析同学的作品吗?

金秋

薛昱迪

麦浪滚滚接天边,

穗肥粒满贺丰年。

又是金黄丰收日,

和谐神州捷报传。

[潜能无限]

写一首写景的七言绝句,要求意境优美。

赏析古诗范文第3篇

再宿武关

[唐]李 涉

远别秦城万里游,乱山高下出商州。

关门不锁寒溪水,一夜潺湲送客愁。

【鉴赏品读】

在中国诗歌的众多意象中,“水”占据了非常大的比重,有秋水、春水、江水、河水,也有叮咚作响的水、一泻千里的水、波澜起伏的水……古往今来,有不少诗人多借流水的无情来抒发自己的对人生无常的慨叹或是对亲人朋友的深刻怀念之情。但也有一部分诗人欲借流水永不停息的特征抒发出自己内心的愁苦愤懑以及怀才不遇的惆怅之情。如《再宿武关》便是诗人在第二次贬官时所作的,全诗虽然只有短短的二十八个字,却抒发出诗人去国离乡的愁苦情怀。

在诗歌的前两句中,诗人就点出了他此次再宿武关的经历非同寻常。诗人欲借“万里”一词告诉我们:他来自京城,却要到万里之外的地方去。这句诗暗示出诗人“万里游”的原因是因事而被朝廷罢官流放。因为这次“远别”意味着他从此不得再返回皇城,这是他与仕途的永远别离;“万里游”也并非去游山玩水,而是被迫漂流到万里之外。诗人的这种愁苦之情,在下面的景色描写中得到了最佳诠释。

“乱山高下出商州”中的“乱山”,指的是商州附近的商山。因为商山有“九曲十八绕”之称,诗人在此用一个“乱”字,点出了诗人此刻的心情非常烦忧。这句诗表面上是在写山的形态,但实际上表现的却是诗人自己的烦忧心境。其实,商山错落有致、有低有高的景色经常会让游人心生流连忘返的感受,但此时此刻,诗人哪还有闲情逸致欣赏这眼前美景呢?因为他刚刚“远别秦城”,心乱如麻,因此,商山此时在他眼里也就变成“乱山”了。

诗歌的后两句则主要写诗人夜宿武关时的情景。不难想象,诗人今夜投宿武关,心中想到明晨即将出关南去,与“秦城”相隔更加遥远,内心更觉凄凉。诗人巧借溪水,倾吐出他内心的真实想法。一夜潺潺的溪水,仿佛是为他的不幸远别而呜咽啜泣,又仿佛是从他的心中流出,载着不尽的离愁别恨长流远去。“关门不锁”这四个字生动传神地写出了雄固的武关之门虽能封锁住千军万马,但对于潺潺溪水的愁声,却无能为力,足见这“愁”的分量到底有多重。一个“锁”字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愁”活灵活现地显示出来。诗人别出心裁地通过对水声的描写,把内心“剪不断,理还乱”的离愁别恨细腻地描摹出来,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达标练习】

赏析古诗范文第4篇

咏 草

[北宋]俞紫芝

满目芊芊野渡头,不知若个解忘忧?

细随绿水侵离馆,远带斜阳过别洲。

金谷园中荒映月,石头城下碧连秋。

行人怅望王孙去,买断金钗十二愁。

【鉴赏品读】

在中国文学史上,以草入诗的古诗词还是非常多的,这也与草的本质特征有极为重要的关系。因此,古往今来,很多诗人都会借田间的芊芊碧草来抒写自己的离情别绪,以反映其对故乡或亲友的思念。而从本诗来看,诗名为咏草,而实非咏草,只是借草抒发自己的人生情怀,别有一番新意。

诗歌的首联借用了唐代诗人韦应物《滁州西涧》中的第一句和最后一句,即“独怜幽草涧边生”和“野渡无人舟自横”。面对遍布野草的码头,诗人提出了用什么东西才能够忘忧这个奇怪的问题,但从诗中来看,似乎并没有人回答;其实也不用回答,诗人所在的地方除了草外,还有别的东西吗?

诗歌的颔联则以对偶的形式将水渡码头上的芊芊细草与绿水映照的美好景色写得淋漓尽致,和白居易在《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的意境相似。近看,芊芊绿草随着流水到达离馆;远望,茫茫野草追着夕阳到达他洲,读后令人回味无穷。

但诗人的情感又在颈联这个地方发生了逆转,赋予了“草”以别样的情味。你看,金谷园中“流水无情草自春”,是否也在“可怜金谷坠楼人”?这里的“草”似乎又有了一种国破家亡的无穷惆怅。虽然草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它可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但逝去的人,破亡的国,还能重生再造吗?这两句写出了金谷园和石头城这两个地方的荒草十分繁盛的特征,以两地今日的衰败反衬其往日的盛况,蕴涵“草枯可以荣,国败不再盛”的观点。

诗歌的尾联则把诗人的感情推向。诗人遥想富甲一世的石崇早已“灰飞烟灭”,而绝代佳人绿珠也已“花落人亡两不知”,于是,一种“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的无穷感慨便不由得涌上心头。可再往深处想想,人难道还不如一棵草吗?什么功名利禄,什么荣华富贵,不是统统都可以抛弃吗?想到这里,诗人的心情也就渐渐平静了。

《咏草》这首诗借草的来年丰茂,抒发了作者对人世沧桑的无限感慨。

【达标练习】

赏析古诗范文第5篇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注释:

1、山坡羊:曲牌名,是这首散曲的格式;“潼关怀古”是标题。

2、峰峦如聚:形容群峰攒集,层峦叠嶂。聚:聚拢;包围

3、波涛如怒:形容黄河波涛的汹涌澎湃。怒:指波涛汹涌。

4、踌躇:犹豫、徘徊不定,心事重重,此处形容思潮起伏,,感慨万端陷入沉思,表示心里不平静。一作“踟蹰(chí chú)”。

5、“伤心”二句:谓目睹秦汉遗迹,旧日宫殿尽成废墟,内心伤感。伤心:令人伤心的事,形容词作动词。秦汉经行处:秦朝(前221年~前206年)都城咸阳和西汉(前208~8)的都城长安都在陕西省境内潼关的西面。经行处,经过的地方。指秦汉故都遗址。宫阙:宫,宫殿;阙,皇宫门前面两边的楼观。

6、兴:指政权的统治稳固。兴、亡:指朝代的盛衰更替。

赏析:

此曲是张养浩晚年的代表作,也是元散曲中思想性、艺术性完美结合的名作。在他的散曲集《云庄乐府》中,以“山坡羊”曲牌写下的怀古之作有七题九首,其中尤以《潼关怀古》韵味最为沉郁,色彩最为浓重。

全曲分三层:第一层(头三句),写潼关雄伟险要的形势。

第二层(四一七句),写作者途径潼关时的所见之感,主要写从关中长安万间宫阙化为废墟而产生的深沉的感慨。

第三层(末四句),总写作者沉痛的感慨。“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是全曲之眼,是全曲主题的开拓和深化。这首曲可贵之处在于它有深切的人文关怀,有对老百姓疾苦深切同情与关怀。

相关期刊更多

阅读与鉴赏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河北省新闻出版局

语文世界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语文报刊协会

英语自学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国家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