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产学研合作调研报告

产学研合作调研报告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产学研合作调研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产学研合作调研报告

产学研合作调研报告范文第1篇

【关键词】产学研合作;创新型人才;培养;理论研究

一、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1.传统教育模式的禁锢和局限。传统教育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技术和教学管理以及校园科技化、信息化、人文化氛围建设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问题,不利于师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创造性的发挥,更不符合时代进步、科技创新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

2.高校科研能力增强的需求。与此同时,高校科研实力的增强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创新教育观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将教学、科研、产业化和人才培养紧密结合起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更新和完善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方法和手段等,成为每个高校的重要任务。

二、高校产学研教育模式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校企合作目的难以达成一致。高校的主要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进步的具备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为国家和社会进行科学研究,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而企业的主要经营目标是适应社会经济和市场的需要,以增长效益为根本目的来营销产品或服务。前者的核心是教育,后者的核心是利益。

2.地方政府与高校合作机制不够健全。第一,政府未能在产学研合作模式下的人才培养教育中发挥宏观调控的职能,缺乏相关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人才培养教育法律规定。第二,政府对高校进行产学研模式人才培养教育项目的财政支持力度不够。第三,地方政府对本区域内的高校和企业之间的联系缺乏统一的、灵活多变的协调。

3.高校产学研教育基础薄弱。第一,产学研合作模式培养体质缺乏至上而下的统一布署,只有极少的高校设立专门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人才培养管理机构;第二,受传统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产学研合作模式下的人才培养在教材、教法、教辅等方面存在极大不足。第三,高校对产学研合作模式下的人才培养的考核机制不健全,缺乏完善的考核机制、奖惩管理机制,导致教师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第四,高校设立专门用于产学研合作模式人才培养的专项基金极少,几乎没有。

4.产学研合作模式教育的社会效应没有得到认同。第一,一些社会人士不认同。有人认为,高等院校应以学习专业知识为根本内容,对于高校产学研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持否定态度;第二,就业单位不认同。某些企业在招聘时,以学生的学术评分作为审核是否参加面试的标准。

三、优化产学研合作模式教育的措施、方法和途径

1.考核模式多样化。设立多样的考核模式,如实施综合考核标准,即将工作量考核、技术转移考核、专利考核、产学研合作考核等按一定比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同时实施多种组合激励方式,如专利共有激励、股权激励、工作量考核激励、受益分配激励、技术经纪激励等多种激励方式,都可以极大地促进教师从事产学研合作工作的主动性和信心。

2.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建立。让学生在企业中提供实践和操作中提升其应用能力。鼓励学生在实习实训中发现问题撰写调研报告或科研论文,从而提升其创新素养。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既帮助社会企业解决了生产中遇到的难题,又解决了企业的人力资源问题,还为高校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实习实训岗位,提升了学生的应用技能和创新能力。

3.校企双方转变思想,更新合作观念。高校应当充分认识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应该与国家、区域经济的发展相一致,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的,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企业也应当认识到高校在科研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向高等院校开放,与高校建立长久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积极汲取高校先进的理论经验、科研成果及先进知识文化,与企业实际相结合,做一条产学研合作的持续稳定发展的道路。

4.健全高校内部管理机制,为产学研合作模式教育提供坚实的平台。第一,设立专门的高校产学研合作模式教育管理部门;第二,抓好产学研合作模式教育的制度建设,在技术转移、股权激励、专项资金等方面制定相关的政策文件和实施细则,让产学研模式教育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提高教师参与产学研合作模式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三,制定符合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设置符合产学研合作模式教育的学科专业体系、课程教学体系、实践实训体系、评价跟踪体系和优势对比体系。

5.发挥政府主导功能,优化产学研合作外部环境建设。第一,建立健全地方校企产学研合作模式教育法规,明确规定合作的校企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并纳入地方教育法规之中;第二,建立健全产学研合作经费保障体系,设立产学研合作专项发展资金,对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先进企业、高校和个人给予奖励;第三,实施明确的赏罚分明制度,对于积极参与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企业实施积极的财税政策;第四,积极协调区域其他单位和部门。

6.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平台。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平台,为学生提供实际动手操作的机会。如设立创业苗圃,用来培育大学生好项目、好创意。

参考文献:

[1]刘光杰.产学研合作有关问题的国内外研究比较[J].商业视角,2012(697):80-81.

产学研合作调研报告范文第2篇

构建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会计硕士产学研合作教育,需要高校与企业做出许多开创性的工作,在培养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要紧紧围绕提升会计硕士职业能力这个目标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解决培养环节遇到的各个方面的问题,包括实践基地培养条件、管理机制和合作培养内容等方面。以瑞华会计师事务所(以下简称瑞华)实习实践基地为例,总结“农大—瑞华”产学研合作教育经验。该合作模式把会计硕士培养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农大培养为主,侧重理论学习,完成校内导师和第二导师共同选定的课程的学习。第二阶段以瑞华培养为主,会计硕士深入到瑞华参加实习、实践和撰写论文,培养实践和科研开发能力。第三阶段会计硕士将知识与实践凝练成学位论文。

(一)理论学习阶段

研一理论教学阶段,学院以全国会计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会计硕士专业学位参考性培养方案》为指南,在此基础上与实习基地共同探讨和商定培养方案。学院与瑞华的第二导师共同创建了会计硕士专业指导委员会,每一年度委员会都会通过座谈、专访等形式共同论证、修订培养方案,第二导师全程参与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在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会计硕士的校内导师和第二导师根据会计硕士的培养方向在培养方案指定的课程中选课。校内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案例教学,采用MPACC案例库中的案例和实习基地提供的案例进行情景教学,突出企业实际问题的讲解,与理论相得益彰,充分体现理论知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二)实践阶段

选择审计方向的会计硕士,一般被推荐到瑞华实习。瑞华在实践教学的组织落实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学院与瑞华共同制定了工作细则,制定了联合培养方式、培养费用、生活安排、学生管理等方面的制度,明确了合作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为了进一步推进产学研结合,建立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建设长效机制,2014年12月,学院申请瑞华为校级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出台了《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管理办法》,在此基础上,逐步构建起一个直接面向市场需求的校所合作战略联盟。2011年至今,会计学院以2011级、2012级、2013级会计硕士为运行实体、在多年产学研合作培养会计硕士的基础上,与瑞华就共建面向以提升就业能力为导向的产学研合作教育达成共识,开展长期合作研究。瑞华会计师事务所是一家专业化、规范化、规模化、国际化的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具有A+H股审计资格,是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具有突出影响力的专业服务机构。瑞华对会计硕士实习生存在着强烈的内在需求,每年10月份开始到第二年的4月份,事务所会集中处理大量的审计业务,业务在短时间内骤增,而在其它时间业务量归于常态,所以会计师事务所非常需要实习生来所工作,达到三赢的目的,学校、事务所、学生三赢局面。瑞华实习生的年接纳量可达40余人,每年10月份会安排实习生统一进来连续培训17天,前10天讲解审计准则和职工制度要求,讲解事务所具体业务,后面7天讲解今年会计准则的变化。通过这段时间的培训,实习生们对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对事务所的工作内容也有所了解。在11月份陆陆续续地加入到对企业的审计工作,大的公司项目一般会比较多,一般会进驻几十人,实习生在其中做一些配合性的辅的工作,比如用事务所自己编制的审计软件,按企业的循环做一些简单的底稿,或者按照项目经理的要求去做企业循环中的某一部分工作。通过这些工作实习生能够对企业的财务有所了解,通过审计,实习生还能分析出企业做的账正确与否,哪些部分存在问题,软件测试有异常的,实习生会反馈给项目经理,项目经理进一步处理,进行一些补充的程序,或者是对企业发表意见。实习结束后学员撰写详实、深入的实践总结报告。实习生工作结束后毕业时,优秀学员会优先考虑留所工作,如果家不在当地的,还可以推荐到瑞华其他地区的分所工作,黑龙江分所出具鉴定和证明。

(三)撰写学位论文阶段

研二下学期,则是一个将实践与理论重新整合的过程,会计硕士对实习中发现的问题与校内的导师进行交流探讨,将知识与实践凝练成学位论文,论文形式可以是调研报告也可以是案例分析。瑞华可以为会计硕士在课题研究和学位论文方面提供很多素材。在实习过程中,瑞华对几百家上市公司进行审计,上市公司的舞毕、上市公司的财务管理问题、上市公司内控的不健全问题都可以进行研究,调查问卷的基础素材可以从事务所获得也可以从审计客户中获得。因此,会计硕士在实习过程中得到的不仅是职业能力的提升,还有研究水平的提升。

二、应用效果

产学研合作调研报告范文第3篇

这位前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张勤在专利周系列活动之一――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与创业论坛上表示,知识产权战略的出台是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知识产权涵盖的不仅是科技领域,还涉及到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中国许多企业知识产权意识淡薄,绝大多数企业没有申请过专利,而设立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的企业更是少之又少。他指出,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使企业的知识产权意识普遍提高。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如何有效降低维权成本、提高侵权代价是我们当前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参加专利周活动的中小企业主告诉记者:“通过像张勤这样的专家的讲解,我们更清楚地了解知识产权规则的运用,从而更好实现专利的申请、购买和实施等。”

在专利周期间,专家学者围绕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技术转移中的风险问题;知识产权的重要价值;如何将专利成果进行产业化并利用海外资本市场放大专利成果;中国高校专利技术转化模式探讨;如何破解高校专利实施率低的难题;高校专利申请、专利池部署及成果转化;我国高校专利技术转化面临问题和解决思路等话题进行了探讨。

11月12日,2009年度北京市专利技术展示交易周开幕式暨北京市专利技术交易大会在北京产权交易所隆重举行。本届专利活动紧密围绕中小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创新这一主题,主要包括“一展一会一舞台”三项主要活动和两个高端论坛。

本届专利周的成功举办,促成北京市一大批专利技术的转让、专利产品的交易和合作开发项目的签订。由第四军医大学、北京易布客公司和中技所三方签约的专利普通许可交易及其技术产品化案例,成为专利周上的一个亮点。中小企业产业升级、转型是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当务之急。中技所自今年8月份成立以来,通过产学研结合和资源整合,积极探索高校、科研院所向中小企业进行专利技术转让的新模式,服务中小企业自主创新是中技所的核心目标。未来中技所希望打造和培育一批专业性技术投资机构,它们不以最终产业化为目的,仅仅是由它们来进行技术孵化,实现产品化后进入交易,随后退出。西安万隆药业与中国技术交易所的资金托管战略合作签约,预示着中技所将正式推出为专利交易买卖双方提供资金托管的完善服务。

产学研合作调研报告范文第4篇

近年来, 荣事达的“双创”工作得到国务院、工信部以及安徽省政府、经信局、科技局各级领导的高度肯定和关怀指导。2016年5月,国家行政学院常务副院长马建堂带队来皖调研期间,荣事达的做法引起调研组的高度重视,并形成关于安徽荣事达“双创”调研报告上报国务院。总理在调研报告上圈阅批示:注意总结大企业“双创”经验。其后,安徽省委书记李锦斌在省经信委呈送的调研报告上作出批示要求:大企业在推进“双创”上应有大作为。要立足自身优势,加强机制创新,激发新动能,实现新突破。荣事达的经验应予以总结推广。

经过60多年的积累,荣事达以在品牌、市场、技术、管理、制造等方面具有的明显优势为依托,支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撑产业转型升级发展。近年来,荣事达企业正在从产品制造型企业转型成为培养受社会尊重的企业和企业家的双创平台。

合肥荣事达电子电器集团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马睿告诉《祖国》杂志记者:荣事达以智能家居产业为定位,在智能家居中大量引入互联网+、大健康和节能减排等技术,打造荣事达智能全屋系统及十大产品生态圈和十大功能生态圈。建立起了向全社会开放的400个产品项目库,10个服务项目库,30个销售项目库。荣事达经过6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品牌、资金、信息、技术、文化、管理、人力资源、制造和市场等九大要素资源。绝大部分创业项目因为不具备以上九大要素而活不大、活不强。荣事达将9大要素资源向全社会开放,弥补创业的短板,使其快速成长,大大提升创业成功率。

“荣事达人”认为的创客不仅仅可以是个人、团队,也可以是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创客只要有一技之长,同时具备品德、品质、品味,他们就对创客进行评估,将创客拥有一技之长作价入股,将创客视同利益共同体,成为合伙人。创业项目以事业部模式独立运营、独立核算,将创业项目分为创客期、创业期和成长期三个阶段,针对不同阶段需求导入相应的要素资源。创客期,重点导入硬件、初始资金、信息等基础要素;创业期,注重弥补技术短板、规范管理;成长期,导入大型资本和营销渠道等。同时,不同的职能部门提供数据分析、运营指导、研发和技术管理方案等,使创业人获得持续性的资源对接和成长支持。这种围绕创业者痛点推行的加速方法论,全过程分阶段精准扶持,优化了各种要素的高效配置,大大提高了“双创”成功率。以机制创新为核心,双创中心、事业部制、合伙人三位一体,开放企业优势资源搭建双创平台,广泛甄选、吸纳创客,将其拥有的资源量化为股份,将创业者和企业利益紧紧捆绑在一起,通过利益满足、价值实现、思想引领、工具提供,实现共赢。

荣事达的“双创”具有显著的三个特色:一、形式上更具开放性:九大资源、六大平台和440个项目向全社会开放;二、内容上更具可复制性:大企业都拥有许多优势资源,只要引入三位一体机制就可以实现;三、结果上更具安全性:分阶段的精准扶持,使创业项目加速发展,100%存活。

截至目前,荣事达双创平台的所有创业项目100%存活,2015年的20个项目,实现3个亿销售额,792人就业。2016年的100个项目(含创客期项目60个,预计销售额7亿元,新增就业2000人)预计营业额11亿。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加快了新技术的引进,打造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打造成为中国标杆式创业孵化器和加速器。

s事达双创平台计划在3年内在各领域申请专利3000项,其中发明专利500项以上。3年内创建智能家居国家级试验中心、检测中心、工程中心、联合创新中心,打造产、学、研示范基地等。通过举办双创大赛,广泛和充分地动员创客、创业团队、大学生和科委投身创新、创业中,可以挖掘创意和有价值的项目,实施企业对接和项目孵化。

荣事达集团每年都会举办和参与双创大赛,继续发掘、培育、扶持与智能家居相关的创业创新团队和项目,从技术、商业、市场、投融资等各方面全方位鼓励、支持创业创新实践。集团还专门成立了品冠学院,对接指导双创大赛。企业高层领导为创业导师,孵化了一大批优秀项目,取得很多优秀成果。

产学研合作调研报告范文第5篇

【关键词】工学结合模式;思政课社会调查报告;教学案例

工学结合模式下探索把校企合作思政课的社会调查报告进行整合,做为思政课教学案例的运用,促使思政课教学生动灵活,形成思政课新视角来解读思政课的理论,较容易被高职学生所接受,明确自我职业规划,又可以使得思政课理论导引内化大学生的职业修养。

一、工学结合模式下思政课社会调查报告的归类

工学结合模式下的思政课社会调查涉及到工学结合模式下的指导思想、就业实习、合作形式等相关内容,需要师生、企业员工三者密切合作才能把社会调查报告实施,保证调查报告的质量。

1、校内调查报告:(1)访谈相关领导与教师,与学校专业教师和校企合作领导进行访谈,了解工学结合内容与形式、实施计划、试点班与非试点班的区别、注意事项、合作规模;同时设计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于工学结合模式的看法;(2)访谈校内实训企业,高职院校实训场地有助于学生专业技能培养,了解校内实训状况、企业投资的设备、资金、合作情况,特别是校企合作冠名班级学生的校内实训与其他班级学生的差异,及其高职院校自身开办的企业公司对于学生实训的具体要求;

2、校外调查报告:校外调查报告主要是针对校企合作企业或其他非合作企业进行,利用业余时间或寒暑假时间进行实地访谈,重点了解校企合作的实质内容、企业文化、对学生的专业技能与人文素养的基本要求、顶岗实习的方式、毕业学生的表现、企业的发展现状与前景、不同企业的发展比较、国家政策对企业的影响和企业对国家时政的关注、企业的责任、企业的人才现状与需求、企业的生态环保理念、非合作企业与合作企业对学生实习、毕业的基本差异。

二、工学结合模式下思政课社会调查报告的整合分析

校企合作调查报告内容涉及面较广,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五方面内容,通过调查报告内容的整合作为教学案例与思政课的教学内容融合汇通,形成思政课理论支撑的实践教学内容,深刻理解“怎样去利用现代技术和怎样同时能建立一个和现代技术相配的社会结构是两个不能分的问题”[1]。

1、经济方面。校企合作后与合作前效益状况各自对比,学生实习与就业优秀的人力资源储备的可持续发展,订单式或冠名班培养的学习技能带来的效益,校企合作与非合作企业的经济效益对比,学校师资在企业的培训花费与企业对学校的投资费用,实习学生与毕业生的保险,合作企业的科研产出情况方面等。

2、政治方面。校企合作对国家方针政策的关注,政府对校企合作和未合作的政策支持,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区分,企业支持地方建设的贡献,特别是涉及民族人数众多地方的服务理念,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空间环境等。

3、文化方面。校企合作的文化经营理念,学校的育人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职业素养在校企合作中的养成差异、技能文化与人文素养的融合程度,校企合作的产学研理念的养成,校企合作双方的人员派驻,学生与师傅技能文化对实践行为的理论支撑,校企合作对于实习生、毕业生的综合素养测评,规章制度的落实与完善等。

4、社会方面。校企合作展现的社会形象、学生就业质量、品牌示范效应、企业对学校的资助,如企业对高职生奖学金的设置、设备的更新、实训场地的扩容、学生技能的操练、合作双方负责人的敬业理念与责任意识、学校与企业的发展历程、人才的培养与创新动力的制度保障等。

5、生态文明方面。校企合作的绿色发展理念、企业的环保责任状况,如施工现场的植被保护与周围环境的生态融合,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校企合作课题的攻关,资源节约的制度落实,工作环境的生活舒适程度等。

三、工学结合模式下思政课社会调查报告的运用与思考

调查报告内容需进行理性思考,运用思政课理论提升工学结合模式下的社会调研报告案例蕴含的思想与思政课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必将有助于推动师生之间教与学‘双主体’的双向互动”[2]。

1、加强思政课内容整合创新。调查报告案例依据思政课理论有所侧重,补充思政课的创新内容,显现思政课理论的深度与思政课内容基础的广度。

2、提升理论评判能力。把调查报告案例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通过讨论案例反映的社会现象,减少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误差,强化人文素养与职业道德素养。

3、增强聚合力。学生在讨论调查报告案例过程中,使用科学合理的调研方法了解工学结合的实质,增强师生、学徒与师傅的沟通交流,激发学生调研情感。

4、教学方法灵活。通过结合调查报告案例的讲解,学生可在真实情境生活中了解社会与自我,呈现互动式民主教学,教学理论通俗易懂,学生易于接受。

【参考文献】

[1].乡土中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