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三生教育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对生命教育的解构从哲学观出发可知,人是作为主体而存在着,这种主体就构成了人的类本质属性,使其与其他动物的存在相区分。人通过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来改造世界,也从改造世界中完成了对自身的改造。因此,人类逐渐产生了意识,也逐渐产生了“我们”的觉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构成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而这种社会关系也就成为了人类的属性之一,同时也是最为根本的属性。因此,生命教育的本质在于首先使学生懂得生命存在的物质基础是什么,然后还需要使他们懂得在自己的生命中所承载的社会责任。从而自然引入到了珍爱生命、关心自己和家人。
2.对生活教育的解构恩格斯最先构建了人类的需求层次理论,他指出人类首先要满足生存的需要,然后才能获得生活的需要,当生活的需要得到满足便意味着享受的需要成为了最终目的。那么如何来理解生活呢?与西方哲学家的原子个体不同,是从广泛的社会联系中来理解社会人的生活。因此,在辩证唯物主义观的指引下,个体的生活必然与集体的生活发生联系,同时集体成员的生活也必然作用于某一个体的生活。这就要求在现实世界中的生活应是,珍视生活,关心他人和集体。实践表明,生活教育对于大学生来说更为重要,这也是对近年来部分高校所发生悲剧的一种反省。
3.对生存教育的解构政治经济学,是在对英国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所做的考察和研究下逐渐形成的。其中,在阐述资本主义生产活动时流露出这样的担忧,即在资本的逐利性下,所有资源都将纳入到资本主义发展的车轮之下。包括资本主义母国的劳动资源和自然资源,更包括殖民地国的劳动力资源和自然资源,都将被资本转换为堆积如山的商品,这也就为经济危机的产生提供了物质条件。可见,在社会主义有计划的生产活动中,将建立起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另外,人作为社会动物必然需要融入于社会,从而生存教育还在于理解人类最基本的关系是生产关系,以及生产关系的本质属性。
二、解构基础上的融入定位
1.“生命教育”的融入定位自从“马加爵事件”发生后,生命教育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但从关注的焦点来看,其不外乎是大学生的心理干预,以及对学生的管理措施方面。然而,这种通过干预和约束的方式来应对校园危机事件的做法并不一定奏效,毕竟深入到大学生内心的思想教育才是规避相关事件发生的根本。因此,“生命教育”板块可以融入到哲学范畴来进行拓展,其中与历史唯物主义中的有关内容进行融合,将在增强哲学教学的落地效应的同时,促使大学生反思自己的生命观。
2.“生活教育”的融入定位这里存在着一个难题,即如何向大学生群体表述生活的内涵和意义。大学生从小学、中学到大学,似乎并没有经历过一种完整的生活体验,从而“生活教育”或许比“生命教育”更为抽象。对此,教师所能够做的便是将“校园生活”进行剖析,从中来与哲学中的辩证唯物主义发生联系,进而形成生活教育的融入契合点。前面也提到,生活教育对于大学生来说更为重要,甚至会影响到他们步入社会的生活方式。因此,需要在二者融入中进行素材挖掘。
3.“生存教育”的融入定位这里需要指出,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对自然观和历史观内涵的理解程度不同,社会科学类的学生较好于理工科类,包括原理课的教学效果也是这样,但这并不影响生存教育的融入。从融入定位来看,需要与政治经济学的有关论述相结合,这在难度上或许会高于哲学板块的讲授。
三、定位驱动下的融入模式构建
1.深化对三生教育内涵的剖析将三生教育完美融入到原理课的讲授中不仅需要教师具有较好的理论功底,还需要深化对三生教育内涵的剖析。对于前者而言,已超出了本文讨论的范围;对于后者来说,则需采取教研和共同备课的形式来探索出与之融入的逻辑路径。笔者在解构部分已总结出了自己的教学体会,但在逻辑上仍需要不断锤炼而使其能更为清晰。另外,对于三生教育的内涵也需要用更为生活的语言来表述。
2.生命教育与历史唯物主义的融合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的主体性、社会实践的类本质属性,以及人类意识的产生机理等,都应成为与生命教育相关的内容。从目前的教学反馈来看,部分教师过于从体例上来把握教学环节,就使得学生往往通过记忆和理解的方式来领会这些知识点。还好,学生在高中阶段也学习过相对简单的原理,这也减轻了他们的负担,但要真正实现生命教育的融入则还远远不够。因此,在教学中还需要结合现实中的案例来进行形象化和具体化。
3.生活教育与辩证唯物主义的融合在定位部分已经提到,对于大学生的生活教育应突出“校园生活”。那么校园生活的特点是什么呢?根据笔者的自身体会,其特点包括:集体行动、缺少隐私、需要考虑集体成员的感受。然而从现阶段90后大学生的生活现状来看,个体意识十分突出,但普遍缺乏集体主义思想。可见,这就构成了生活教育的针对点,而与辩证唯物主义的融合则需要纳入“普遍联系”的原理来展开。从而使大学生懂得个体与集体、社会的联系。
4.生存教育与政治经济学原理的融合不难发现,很少有同行能想到将生存教育与政治经济学原理相融合。然而,从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的现实来看,正是过去一味地关注GDP而忽略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可见,生存教育与政治经济学原理之间的融合有很好的现实载体。对此,教师应从资本的本质入手来延伸到对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的破坏上来,进而向学生提出科学的发展观,在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再引申出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以上四个方面,是从主要环节构建了三生教育与原理课融合的途径。不难预期,随着同行们在教学实践中的不断深入,将会使二者的融合路径更为清晰。
四、支撑材料
1.通过生命教育,使学生认识人类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的存在和发展规律通过生命教育,使学生认识个体的自我生命和他人的生命,认识生命的生老病死过程,认识自然界其他物种的生命存在和发展规律,最终树立正确的生命观,领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要以个体的生命为着眼点,在与自我、他人、自然建立和谐关系的过程中,促进生命的和谐发展。
2.通过生存教育,使学生认识生存及提高生存能力的意义通过生存教育,使学生树立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正确生存观;帮助学生建立适合个体的生存追求,学会判断和选择正确的生存方式,学会应对生存危机和摆脱生存困境,善待生存挫折,形成一定的劳动能力,能够合法、高效地解决安身立命的问题。
对于处在学习阶段的孩子来说,他们的生理和心理都处在成长阶段,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和懵懂,是其性格和知识塑造的最好时期,因此学校在此时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让他们更好地了解生命的意义,从而更加珍惜生命,对其未来健康成长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生态教育是“三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是指学校对学生进行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相关体系的教育,帮助学生更好地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观念。它与我国政府长久以来提倡的“生态中国”、“可持续发展”相符合,是与当下形式相适应的教育内容,一经推出就受到了众多学校的重视。生存教育也是“三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指学校对学生进行与社会生存和生命保护的相关内容的教育,旨在帮助学生建立生存意识、树立正确的生存态度,同时通过相关技能的传授,提高学生们的生存能力。
二、现阶段初中音乐视野教育中“三生教育”的必要性
音乐作为一门艺术类课程,逐渐得到社会的重视,因此在其教育方式中恰当地引入“三生教育”是十分必要且切合实际情况的。音乐教育是对人们的审美情趣和素质提升的重要方式,它能够在语言所无法企及的高度来对人们进行相关内容的传递,同时,学校在对学生进行音乐教育的过程中非常容易引起学生们的共鸣,洗涤灵魂、净化心灵,这与“三生教育”的教育目的不谋而合。因此,在初中音乐视野教育中恰当地引入“三生教育”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音乐素质水平,同时也能很好地对学生的生命、生活和生存进行相关的教育,初中音乐视野教育中的乐器教育和歌唱训练都能够很好地促进和完善当代初中生的生理和心理结构,通过情感的调整最终达到一种陶冶情操的目的,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结语
“三生教育”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它既是一种教育理念,又是一种教育行为;既是学校教育应有的自觉行为,又是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应有的自觉行为。“三生教育”是一项整体性强、关联度高的系统教育工程,涉及到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个环节。云南省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在2009年2月份为加强学生素质教育提出了“三生教育”,并迅速在全省各级各类学校中展开实施。
(一)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的概念最早是1968年美国人J.DonaldWalters提出的,1974年,澳大利亚的Re.vTedNosff牧师针对青少年吸毒问题又提出了生命教育的概念。在国内,台湾是我国最早开展生命教育的地区,迄今虽有近十年的历史,但到目前为止,关于生命教育的定义、内涵与目的尚缺乏一致的认识。而在我国教育界中,关于生命教育的研究大多为基础研究。近年来,我国提出生命教育主要缘于:一是对现代学校教育的反思,二是社会转型期的青少年问题,三是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目前,生命教育的内涵有广义与狭义两种,狭义的生命教育指的是对生命本身的关注,包括个人与他人的生命,进而扩展到一切自然生命。广义的生命教育指的是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既要重视科学教育,又要重视人文教育,让学生在一次次生命活动中把握世界和生命的意义,提升生命质量,解放精神,培养生命意识,从而取得人生的成功和享受人生的快乐。它是一种关注个人生命状态,丰富生命历程,激发生命潜力,促进生命成长,提高生命质量的教育。
(二)生存教育
“生存”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定义是:(人或生物)保存生命(跟“死亡”相对)。这个定义非常准确。联合国为21世纪提出的教育口号是:“Learningtobe”(学会生存)。正因为“生存”关系到个人甚至人类的生死存亡;对于一个生命个体来讲,没有比生存更为重要的行为了。有很多学者都研究过生存教育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尽管不同学者和研究者对生存教育的内涵有不同的认识,但有一点是一致的,即生存教育是帮助学生学习生存知识,掌握生存技能,保护生存环境,强化生存意志,把握生存规律,提高生存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树立正确生存观念的教育。
(三)生活教育
生活教育是我国伟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最早提出的,是陶先生教育思想的核心,在他的著作中对生活教育的定义是这样的:“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生活教育是帮助学生了解生活常识,掌握生活技能,实践生活过程,获得生活体验,树立正确生活观念,确立正确的生活目标,养成良好生活习惯,追求个人、家庭、团体、民族和人类幸福生活的教育。“三生教育”,就是要通过生命教育,帮助学生认识、珍惜、尊重、热爱生命,促进学生主动、健康、积极地发展生命,更好地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通过生存教育,帮助学生了解生存知识,掌握生存技能、提升生存意志,增强生存本领,掌握生存规律;通过生活教育,帮助学生获得生活常识,掌握生活技能,确立生活目标,获得生活体验,树立正确的生活观念。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三者之间互为条件、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生命教育是基础前提,生存教育是发展关键,生活教育是终极目标。
二、高职院校实施“三生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高职院校是我国在重视职业教育的体制下快速发展的一类职业化高等教育,它的存在对中国高等教育职业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但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主要是由参加普通高考未能被本科院校录取的高中毕业生和“三校生”(职业高中、普通中专、职业中专、成人中专、技工学校的毕业生组成),整体的素质与本科院校的学生有一定的差距,对生命、生存、生活的认识也明显不足。
(一)学生对生命的漠视
现在的大学生基本都是90后的独生子女,父母的过度溺爱导致他们对生命价值观认识的偏差、甚至缺失,一旦遭受打击,往往手足无措,甚至漠视生命,走向极端。现代大学生自杀或杀人事件总是频频发生,2004年2月云大“马家爵事件”,仅仅因为打扑克牌时被人疑为作假就一气之下杀死四个舍友;2005年初到9月北京高校有15名大学生自杀身亡;2006年2月下旬到3月初不到两周的时间,华农大连续发生四起跳楼事件;2006年8月河南一名大学生因邻里纠纷,20分钟连杀7人;还有在校大学生因为减肥失败而服药自杀;新生因学校饭菜不合口而跳楼自杀……这些触目惊心的事实提醒着我们:对生命的遗忘是教育最大的悲哀,对生命的漠视是教育最大的失职与不幸。为了减少这样的悲剧,我们必须重视对学生实施生命教育。只有通过生命教育,才能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促进学生主动、健康、积极地发展生命,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二)学生生存知识的缺乏
据统计,全国每年非正常死亡的青少年约有1.6万多名,平均每天有40多个青少年被各种不应该发生的意外夺去了宝贵的生命。交通事故、溺水、酗酒导致身亡的在校大学生为数不少。这些失去生命的孩子,给我们留下巨大伤痛的同时,也让我们意识到悲剧的发生是由于学校、社会和家庭对生存教育的缺失和漠视造成的。
(三)学生缺乏生活自理能力
现在在校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在父母的庇护下,过着“近无柴米油盐之忧,远无祸患艰险之虑”的安逸生活。在这种环境与氛围下成长的孩子,生活自理能力极差,这些学生一旦离开父母,走向社会该怎么生活着实让人担忧。要改变这一现状,我们必须通过生活教育帮助学生获得生活常识,掌握生活技能,确立生活目标,实践生活过程,获得生活体验,树立正确生活观念,进而追求幸福生活。珍爱生命、学会生存、享受生活,是人类社会所关注的永恒话题。然而,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迁,人类与社会生活环境、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与自己的内心世界、与自己的创造物都日益疏离,人们似乎逐渐迷失了生命的存在及其意义,失去了生存的本领和方式,不知道怎样去安排自己的生活。因此,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倡导“三生教育”,特别是在高职院校大学生中开展“三生教育”就显得非常必要和紧迫。
三、高职院校如何有效实施“三生教育”
在我国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三生教育”是加快素质教育的最好切入点、支撑点、和基本点。可以说“三生教育”是学生的需要,是学校教育的需要,更是学生家庭的需要。高职院校应把学生作为“三生教育”的核心主体,积极推进“三生教育”的实施,增强学生对“三生教育”的认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开设“三生教育”课程,加强相应师资队伍建设
印度大诗人、哲学家泰戈尔(RabindranathTagore)说“:教育的目的是应当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我国教育先行者陶行知先生也说过:“教育就是生活”。让大学生如何善待生命,学会生存与怎样更好地生活,是当代大学教育要关注和解决的重大问题。高职院校教育中除了开设原有的思想道德教育、心理素质教育等课程,更要注重“三生教育”课程的开设和实施。通过“三生教育”课程开设,指导学生个体去了解、体会和实践“珍爱生命、学会生存、享受生活”,让学生对自己有一定的认识,对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抱着珍惜和尊重的态度,培养自己的生存能力,学会生活,使学生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另外,必须加强“三生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三生教育”在现代教育领域是一个新生事物,没有现成的教师,因此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实施“三生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学院可也把讲授与“三生教育”有关学科的教师,如社会学、心理学、道德伦理等学科的教师,负责心理健康教育、学生管理的教师集中起来,进行“三生教育”培训,不断地补充与“三生教育”相关的理论知识,以热爱生命、生活充实、积极乐观的、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作为师资队伍中的骨干力量,积极推进“三生教育”在学院的实施。
(二)注重校园文化的建设,营造“三生教育”氛围
校园文化建设是实施“三生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学生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又是行为主体,是校园文化的参与者和组织者。如何有效地在校园里实施“三生教育”,全面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学校首先要重视“三生教育”的管理,成立专门的领导机构,选派专任教师任教,加强“三生教育”的过程管理,提供必备的教育经费支持,确保“三生教育”的可操作性;其次,学院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利用校园广播、黑板报、橱窗等进行“三生教育”的宣传,营造“三生教育”的教育氛围,让学生自主地参与进来。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与“三生教育”相关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师生都明确知道“三生教育”的意义和目的所在,强化“三生教育”的重要地位。
(三)充分发挥班主任、家长的作用,保证“三生教育”的顺利实施
叶圣陶先生的“学生本位论”“生活本源论”“实践本体论”是教育哲学依据。先生的“三论”,一是强调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二是阐明了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三是阐明了“实践出真知”的观点和重要性。叶圣陶指出:“语文学习得跟整个生活打成片。”他强调教师在传授学生语文知识、训练学生语文能力的过程中,要有机、适时地灌入生活的“源头活水”,让语文学习拥抱广阔的生活,在语文的生活实践中,让学生真正领悟到:语文就是生活,生活造就语文。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生活
教室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师生共同生活的地方。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身心成长特点,随着春、夏、秋、冬季节的变化,把教室布置成不同的风格。如春天,在教室墙壁和窗玻璃上贴一些小草、鲜花、绿树、小鸟……的图片或实物,把教室布置得乌语花香,让学生在“春色满园”中学习;夏天,教室里贴一些桃子、梅子、西瓜,蝈蝈、知了、青蛙,葵花、茉莉、石榴、荷花……的图片,把教室布置成茂密的树林、热闹的水塘,让学生在“池边林中”学习;秋天,一面墙上贴有雪白的棉花、火红的高梁、饱满的大豆、金黄的稻谷等,像庄稼地;一面墙上贴有柿子、葡萄、梨、枣等,像果园:一面墙上贴有白菜、青椒、冬瓜、萝卜等各种蔬菜,像菜园……让学生在一幅幅丰收图中学习:冬天,贴一些冰花(窗花)、腊梅、翠竹、苍松,滑雪、溜冰、跳绳,各种春联……把教室布置得雪天飞舞,让学生在“银装素裹”的世界中学习。
在教苏教版二上第四单元(8—11课)时,辅导孩子们表演。如第8课《小鹰学飞》,老师演老鹰,学生演小鹰,“老鹰”一次次引导,“小鹰”兴奋、高兴、急促地喘着气以及对“老鹰”说的话——“现在……我总算……会飞了吧?”人人进入情境,把文本语言内化成了平时的生活语言。《青蛙看海》《狼和小羊》《狐狸和乌鸦》,或师生表演,或生生表演,他们的动作、神情便能根据自己对故事的理解而表现出来,感受到文本讲述的就是自己的生活。
二、给予时间,让学生走进生活
叶圣陶认为“处理生活的知识,当然应该从一桩桩、一件件的事情上取得;处理生活的能力,当然应该从桩桩、一件件的事情上历练。”这句话指出语文训练就是生活本身。学生的语文能力其实就是生存的能力、生活的能力。因此学生的语文训练要着眼于生活世界——所用的语文训练材料,应尽可能来自生活,让学生可亲可近,从而调动各种感官参与其中。
如在学习第3课《英英学古诗》时,给孩子时间,让孩子自选《古诗文诵读》里一首古诗读背,然后表演,跟邻座互演,跟老师互演,也可以回家和家人演,有的还可以写成日记。又如在教学第4课《乡下孩子》这首诗歌时,诗歌写的是乡下孩子的生活,我们城里孩子的生活跟他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教学中给学生时间,让学生议论后再动手写一写,想些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想写多少就写多少,不会写的字还可以用拼音代替。喜欢表现是儿童的天性,这样设计充分满足了学生的需求,创造了让每个学生都能成功展示的机会,学生兴趣盎然。一个由继母带大的孩子写道:
曾是阿姨枕头边
怕吓的“受害者”
曾是爸爸手心里
欢乐的“小囚犯”
吃一次肯德基
让我知道了美食
喂一喂家里的小狗
让我知道如何交朋友
荡一会儿秋千
让我身心轻松
看一本好书
让我增加了许多知识
哦
城里孩子
生在高楼里
长在甜梦里
三、留足空间,让学生表现生活
幅意境幽远的山水画,会有“疏可走马”的空白空间;一首优美动人的乐曲,总有“戛然而止”的空白时间。我们的语文教学又何尝不是这样?追求有效、高效的语文教学,关键是教师要“巧引妙导”,留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让他们能静下心来,搜索丰富的资料,进行深邃的思索、深入的探究……这样更有利于发挥孩子内在的创造潜力。为此,我的学生平时没有语文家庭作业,我总是鼓励孩子们自己“没事找事”做,如教学第19课《小动物过冬》后,我司学生,还有哪些动物是冬眠的,哪些动物是迁徙的,哪些动物是储存食物过冬的?能不能也说说,写一写?于是就有了这样的文章:
大雁、刺猬和蚂蚁是好朋友。它们常常在一起唱歌、跳舞,日子过得很快乐,
秋风刮起来了,天气渐渐凉了,一天,大雁、刺猬、蚂蚁聚到一起商量过冬的事,
大雁说:“冬天快要来了,这里的虫子、鱼虾越来越少了,南方暖和,还有鱼虾和虫子,我要到南方去过冬,明年春暖花开的时候我再飞回来。”
大雁接着问刺猬:“刺猬弟弟,你是怎么过冬的呢?”
刺猬说:“我准备吃得饱饱的,过两天就钻到泥土里,好好地睡一大觉,到来年春色满园的时候再出来,、”
大雁又问蚂蚁,蚂蚁说:“我从夏天就开始搬运粮食了,现在洞里已储藏了许多粮食,够吃上一个冬天的。”
它们商量好了,第二年春意盎然的时候还在这里相见、
这样的议论、交流、书写,比抄词语,默课文要有效、有用、有趣得多。只要给孩子提供一个畅所欲言、展现自我的互动空、司,学生思维的火花就会自由地绽放,学生的语文能力就会在生活中尽情地得到锻炼,学生的语文素养也由此得到提升。
四、展开想象,让学生融入生活
有人说:学生是想象的大师,每个学生都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在想象的空间孩子是最自由的,他们在这自由的空间中大胆探索、想象,有时甚至还会异想天开。这种潜能倘若能在基础教育阶段有效地挖掘,学生就能展开想象的翅膀,飞向广阔的知识天空。
如在教学《识字l》中的“金秋、烟波、水乡,芦苇、菱藕、荷塘,夕阳、归舟、渔歌,枫叶、灯火、月光”这些词语时,因为一年级刚升入二年级的孩子,还不能完全理解,我一方面提供图片给他们看,勾起他们的生活回忆,另一方面与家长沟通,请家长利用节假日带孩子到吴中区的东山、西山去看早晨或黄昏的太湖,秋游(秋季综合实践活动)时,带学生到太湖湿地,让他们亲身领略“烟波”浩渺的湖面,赏“夕阳”,看“归舟”,听“渔歌”,见“芦苇、菱藕、荷塘”……到期中复习时再读文,再交流,学生就能说出:金秋,我们乘着小舟到太湖游玩,先看到烟波浩渺的太湖一望无际,岸边芦苇开花了,雪白的苇絮随风飘散。接着,我们来到荷塘看到了菱角、莲藕。太阳落山了,我们看到了归舟,听到了渔歌。夜幕降临了,我们又看到了民居和农家乐的灯火,在太湖大桥上看到明亮的月光。还有的说:金秋十月,家乡一片迷人景象。荷塘里菱藕飘香,塘边的芦苇开花了,芦花迎风飘荡。夕阳西下,水面上烟波浩渺,一只只归舟在动听的渔歌声中向我们驶来……
[关键词]特殊儿童;特殊教育;特教模式;学校建设
[中图分类号]G6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24-0039-02
我校是县教委直属的一所特殊教育学校,肩负着对全县适龄聋哑儿童实施义务教育的责任。如何把聋哑儿童教育好培养好?学校如何发展?这是我校历届领导不断思考、探索、实践的问题。
一、以生为本,探索教育发展
作为一所特殊教育学校,社会、家长、主管部门对我们的要求并不高,但作为特殊教育工作者,我们却深知肩上的责任并不轻。我县特殊教育起步晚,再加上受家长观念和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90%的聋童接受完义务教育就会直接进入社会,没有进一步接受教育的机会。所以,特殊教育学校在义务教育阶段,必须为聋童能适应社会生活做好知识、技能、交往、品格等全方位的准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学校确立了“以人为本,育残成才”的办学宗旨,在“以爱施教,整体育人”办学理念指导下,探索特殊教育发展之路,经过不断探索、实践,逐步构建起了“素质养成,康复矫治,从业关怀”特教模式,有效推进了特殊教育。
二、育残成才,实践特教模式
定位决定思路,理念支配行动。十多年来,我们坚持围绕教育质量中心,抓安全稳定和队伍建设两个重点,突破语言训练和职业技术两个难点的“122”工作思路,着力实践特教模式,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争创重庆市一流特殊教育学校。
(一)突出质量中心地位,增强学生素质
1.制定和实施“个别化教育计划”(IEP),让教育有的放矢。个别化教育计划是特殊教育的基石,是特校根据聋童的身心特征和适应正常社会的实际需要而制定的针对每个聋童的具体教育方案。每个学生来到学校时,学校都首先摸清学生身体生理状况、智力状况、主要的身心缺陷和异常行为、目前的教育学习状况,以此为基础,确定学生的教育目标,规划学生的教育安置形式,明确达成目标所需要的教育教学措施,有的放矢实施教学。
2.让常态化的教科研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是以教研为手段,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突破口,根据教学需要开展常态化的教学研究活动,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如针对教学手语不全和自创手语不规范的问题开展“校本手语的整理与创编”研究活动,着眼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开展“‘三段232’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研究。二是以课题研究为引领,提高学校科研水平。学校参与了教育部课题“三残儿童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的研究,开展了县级课题“聋生与家长、健全儿童、社会有效沟通方式研究”“聋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等课题研究活动。学校教师在教研活动中不断进步,先后在《西部特教》《现代特殊教育杂志》等国家级、省级刊物发表文章20多篇,所写论文在健康杯第四届、第五届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成果评选大赛,重庆市一、二届特殊教育论文大赛中多次获奖30余次。
3.在“三生”理念下开展德育工作,提升聋生“四自”能力。学校坚持以德育为统帅,加强学生心育工作。近年来,学校德育处以“三生(生命、生存、生活)教育”理念为指导,开展学校德育工作,促进学生“四自”(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提升。学校德育处根据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有计划、分阶段、有步骤地对聋生加强行为习惯、人生观和价值观、生活自理等方面的教育,按月开展“生命的起源”“学会管理自我”“学会学校生活”“这事儿我能行”“遇事要乐观”等“三生”教育主题活动,鼓其生活之勇,教其人生之道,育其生存之技,启其发展之能,使之不断成长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自食其力、残而有为的现代社会人。
(二)突破语言训练与职业教育难点,确保学生发展
1.开展语言康复训练,促其回归主流
一方面,学校将有残余听力和部分语言能力的学生组成语言训练班,通过专门的听力言语训练和个别矫正,发展其口语表达能力和看话能力;另一方面,对听力、语言能力差的学生进行学科授课学习聋生第一语言“手语”促进其写话能力的发展,扫除聋哑儿童沟通与交流的障碍,为聋哑儿童铺平回归主流的路。
2.强化职业技术教育,助其自食其力
为了特殊儿童的生存和发展,学校除了搞好文化课教学之外,对学生的从业给予关怀。一方面,扎实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在没有专业职教师资的情况下,通过“校企结合”“校店结合”的模式,实施服装裁剪与制作、美容美发、软陶等职业技能培训,让每个学生走出学校时都有一技之长,实现适龄学生能就业。另一方面,争取建立学生实习基地,开拓职后追踪教育,学校对已就业学生开展教育跟踪,针对在企业中出现的一系列不适应问题进行教育引导,使之就好业。目前,已毕业的六届63名学生,除12人继续学习,其余51人分别在重庆长生彩印厂、长寿渝达六星厂、涪陵宏声纸箱厂、水天坪工业园区等处就业,月均工资2000元左右。
三、立足自立,推进特殊教育
今年,在校园文化建设主题年活动中,我校进一步深化办学理念和特教模式,确立了创建“自立教育”特色学校的目标,拟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用自立教育理念全面统领学校的工作,努力构建校本化、特色化的自立教育理论、目标、管理、教育、教学、教材、教研、教养、文化、社团、评价十一大体系,提升师生的自立意识、自立能力,形成学校自立教育品牌。让学生自立可以说是每一个特教老师的希望这也是特校发展的重要目标。因此,在办校的过程中之中,需要将培养学生的自立能力作为重要目标。与此同时,需要立足于学生与学校的特点,强化养成教育,让学生能够逐步珍爱自己、尊重他人,成为一个自尊、自信的人。因此,需要制定出贴近学生需要并且能够对学生一生产生影响的相关准则,利用多种活动来开展养成教育,并有效落实各种教育形式。
现代特殊教育需要我们在办学的过程中树立起正确的教育理念,从多方出发,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让特殊儿童能够在和谐的环境之中得到“爱”的熏陶,让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得到全方位的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