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卫浴调查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医疗卫生;职务犯罪
近年来,医疗卫生系统工作人员贪污贿赂犯罪呈现明显上升趋势,严重侵害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扰乱了正常的医药卫生管理秩序,是看病难、看病贵的主要因素。本文认真分析了医疗卫生领域职务犯罪情况,并提出切实有效的预防策略。
一、医疗卫生领域职务犯罪的特点
1.犯罪群体化、窝窜案突出。从一个行贿人入手,顺藤摸瓜查到底,常常能发现多起涉嫌受贿的案件,一人行贿多人的现象比较普遍,有时整个科室甚至整个部门都会涉及受贿。
2.医疗卫生领域职务犯罪罪名主要集中在贪污罪、、挪用公款罪这三项罪名。
3.受贿现象较突出。行贿人为了达到销售、承建项目等目的,采用给回扣、直接送现金或购物卡等方式向掌握重要职权的医疗卫生系统中的工作人员行贿,权钱交易现象猖獗。
二、医疗卫生领域职务犯罪的原因
1.管理不到位,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其主要表现在:从医生、科室主任到院长,形成受贿“同盟”,视吃回扣等行为正常化。没有人举报,没有人监督,即使监督,监督制约措施也流于形式。
业务审批制度不严谨,为财务审批人滥用审批权提供了权力寻租的空间。
2.利益驱动,法制观念淡薄。一些医疗卫生系统的工作人员法制意识淡薄,在市场经济的冲击和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下,逐步产生了“你捞我也捞”的从众心态、“法不责众”的
作者单位:342500江西省瑞金市人民检察院(李火生、张峰);200063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检察院(徐一聪)
侥幸心态和手中有权就能变钱的畸形心态,职业道德逐渐丧失,养成一切向钱看,甚至主动索取贿赂的恶习。
三、医疗卫生领域职务犯罪的对策与建议
1.加强思想道德、纪律法律教育。在教育内容上突出教育重点和廉洁勤政的意识,经常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制教育,提高其思想道德水准,使他们能够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利,切实担负起自己的职责。
2.健全机制,加强监督,提高医疗系统自制能力。目前,多数贪污公款行为都是以虚开发票作为主要手段,而有的涉案单位缺乏完善的规章制度,或者虽然有比较完善的规章制度,但监督机制薄弱,责任分工模糊,制度只是挂在墙上,没有深入人心,从而使得医疗卫生系统人员有空子钻,严重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
国家惠农政策的支持下,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和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市农村卫生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特别是乡镇卫生院的建设和各项工作均有较大改观。市现有乡镇卫生院34所,其中中心卫生院7所,一般乡镇卫生院27所,床位750张,职工总数720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484人
市共向国家争取国债资金739.9万元、地方自筹资金656.7万元,一基础设施条件逐步改善。2005年至2008年。先后对黑城子中心卫生院等29所乡镇卫生院进行了新建、扩建和维修改造,新建13463平方米,维修改造10754平方米,大大改善了农民的就医环境。利用上级资金支持及地方财政配套资金、自筹资金添置更新了大量的医疗设备,目前全市乡镇卫生院都配备了X光机、半自动生化分析仪、心电图机、B超仪、救护车,西官营镇、宝国老镇卫生院还购置了CT仪,北塔乡中心卫生院购置了意大利进口百盛彩超仪,大型高档医疗设备的不断引进,让越来越多的农民享受到省、市级的医疗服务。
市积极开展千名医师下乡工程,二人才队伍建设有所加强。近5年来。共派医护人员下乡625人次,诊治患者4万余人,开展手术418例,抢救危重患者326人次,对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开展业务培训2000余人次。建立了两家二甲级医院与乡镇卫生院结对帮扶制度,免费为乡镇卫生院培养进修医护人员316人次;卫生部门免费为乡镇卫生院培训医、护、检人员7500余人次。认真实施国家学历教育项目,全市有2395人接受双卫网医学继续教育,免费为乡镇卫生院培养本科学历医护人员76人。通过“请进来、送出去”人才培训方式,既提高了农村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也提高了乡镇卫生院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市对乡镇卫生院实行千分目标管理制度,三规范管理水平不断提高。近年来。管理内容包括依法执业、医疗质量、护理质量、财务管理、院容院貌、妇幼保健、应急管理、群众满意度等项目,对每项内容予以量化赋分,经过考核、考评,按总分排序,并在全市卫生系统内进行通报。同时,市出台了市农村卫生院手术分级管理办法》加强对乡镇卫生院诊疗项目的管理,对从业人员资质、辅助科室功能、医疗设备设施等进行严格审核,对不具备执业条件的诊疗项目一律不予准入,杜绝超能力、超范围执业,保障了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安全,管理水平和质量有了明显改进和提高。
二、存在问题
市乡镇卫生院在基础设施建设和能力建设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近年来。但农村卫生总体水平不高、发展后劲不足问题仍比较突出,还不能适应新农合制度下农村医疗保健的需求。
作用难以发挥。市乡镇卫生院为自收自支、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一功能定位不准。其主要经济来源依靠医疗业务收入。为求生存、稳定和发展,确保职工工资、奖金能够按时发放,各乡镇卫生院千方百计在能带来经济效益的医疗业务上动脑筋、挖潜力,对不能带来经济效益的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等公共卫生服务则缺乏应有的积极性。由于定位偏差,目前我市大多数乡镇卫生院都把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作为终极目标,忽略了其公益性质,从而导致管理体制上的各自为政”难以实行一体化管理。
基础设施简陋。近年来,二经费投入不足。各级财政对乡镇卫生院的投入虽明显增加,但由于历史欠账太多,地方财政增加投入部分远不能满足农村医疗卫生发展的实际需求。还有相当数量的乡镇卫生院院舍破旧、面积狭小、设施陈旧落后,同时结构布局不够合理,且水、电管道和电话、网络线路不配套,已不适应当前农民看病就医、预防保健需求。部分乡镇卫生院缺乏先进医疗设备,已有设备大部分都已老化,而且保管不善,使用率不高,准确性、可靠性难以保证,严重影响了农村基本医疗的质量。
发展缺乏后劲。乡镇卫生院处在城市医院、个体诊所、乡村医生的三面夹击之中,三技术人才匮乏。其生存空间正面临着巨大挑战,而医疗技术人才短缺更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由于缺乏优秀的医疗队伍和优良的服务水平,乡镇卫生院市场竞争力日渐疲软,农民群众的信任度直线下降,导致乡镇卫生院可持续发展的后劲不足。市乡镇卫生院医疗技术人员“三低”即低职称、低学历、低技术,三老”即年龄老化、知识老化、技术老化问题十分突出。有的卫生院医疗技术专业人员严重匮乏,已影响工作正常开展。
三、几点建议
加强农村卫生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改善乡镇卫生院的环境条件。涉及面广、难度大,需要各级领导的重视、支持和有关部门的积极参与,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
突出政府主导作用。应以深化农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一明确功能定位。有效缓解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为基本要求,以“户户拥有家庭医生,人人享有卫生保健”为长远目标,尽快在全市建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网络健全、配置合理、功能完善、保障有力、运行科学、监督规范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理顺管理体制,明确功能定位,规范运行机制,形成服务网络。整合城乡医疗卫生资源,科学合理确定乡镇卫生院数量和布局,建设好以市级医疗卫生机构为业务指导,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合理布局、有效辐射的新型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使广大农民均能享受到预防保健等公共卫生服务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医疗服务。
关键词:大学生 犯罪 概况 特点
一、大学生违法犯罪的概况
近几年来,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中的违法犯罪问题也日趋严重。据不完全调查统计,2004年-2006年淮安高校保卫部门破获涉及大学生违法违纪盗窃的案件共有49起,其中2004年为13起,2005年为16起,2006年为20起。2006年10月29日晚,淮安市某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刘某,在学生宿舍盗窃被当场抓获。据该生交待,其先后在周边高校作案11次,盗窃的物品有手机、学生学习用品等,涉案金额累计4000余元。2006年6月30日下午4时许,淮安某高校学生赵某,在教学办公大楼内趁办公室无人,将一名工作人员的一台手提电脑盗走,因失主报案及时,在保卫人员严密布控下。该生最终在校门口被保卫人员截获。另据我们查阅的资料显示,外地高校如重庆市沙坪区检察2002年至2005年10月,共办理大学生犯罪案件51件66人,其中2002年9起15人,2003年11件15人,2004年12件15人,2005年1-10月就有18件21人。犯罪大学生涉及10所高等院校,其中4所重点大学就有43人。常州武进检察院统计:2006年该院共受理在校大学生刑事犯罪案件10件20人,占在校生犯罪的100%,成为武进青少年刑事犯罪新的增长点。从调查中,我们还了解到,盗窃犯罪约占大学生犯罪总数的50%左右。其次就是伤害案件。从总的趋势来看,大学生违法犯罪呈上升势头,违犯校纪校规,甚至以身试法者屡屡出现,有些案件在校内外引起极大震动。如:2005年1月8日上午,北京外事研修院心理系一年级学生小民,被刺身亡。刺死他的是其校友,19岁的大一学生小徽。伤害原因只是为了一点口角纠纷(《现代快报》2005.1.10)。过去常有的盗窃、流氓、伤害犯罪案件明显增多,以前较少发生的暴力型犯罪也开始抬头,尤其还出现少数团伙犯罪。如西安某大学5名大学生女青年。包括西安某大学5名学生在内的7名犯罪嫌疑人,在一夜间猥亵了2名女青年。被抓后,他们无知地问民警“关多少天?罚多少钱?”据审查,他们相约在27日通宵上网,28日到义兴旺酒楼住宿。有人提议找个女大学生来玩玩,随即其中一人将他认识的网友郑洁骗至酒楼,学生张矛、董乐提出与郑发生性关系。遭拒绝,郑未遂。几个人又对同学王小靓说道:“你不是认识一个叫‘小心眼’的女同学吗?”凌晨4点,“小心眼”陆艳被王小靓带至酒楼一个房间,四人按住她的手脚,将其(《江南时报》2004.7.16)。
二、大学生犯罪特点
(一)犯罪类型单一
大学生犯罪涉及的罪名十分单一,从目前统计情况看,仅涉及盗窃和故意伤害这种罪名;涉案大学生男女比例约为10:1,男大学生主要涉嫌故意伤害罪,女大学生无一例外全部是涉嫌盗窃罪。
(二)犯罪目标固定,涉案金额较小
涉嫌盗窃罪的大学生们下手的目标都是移动性强的个人物品,如移动电话、信用卡、随身听、手提电脑等,且涉案金额都比较小,多数都在一千元左右,也有极个别因盗窃手提电脑,涉案金额为八千元左右。
(三)侵害客体多是学生
大学生犯罪侵害的客体一般都是同学,越熟悉的人(舍友)越容易成为被侵害对象。当然不认识的人被侵害权益的也有,仅占少数,但被侵害权益者也都是校内同学。
(四)处理结果轻微
大学生犯罪处罚一般都较轻。凡在校内查破的大学生犯罪案件,学校一般都不移交公安机关、司法机关处理,由学校内部按照大学生处分条例和校纪校规给予行政纪律处分。处分的种类有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勤令退学和开除学籍。情节严重的开除学籍。
(五)学历层次一般偏低
在涉案大学生中,一般以民办高校、成人教育学院和公立高等院校的专科生为主。公立高等院校的本科生也有,但占的比例较小。
(六)年龄结构偏小
以本科二年级和专科一年级的学生为主。本科三、四年级的学生很少出现。
(七)户籍范围
多以外地来市上学的大学生为主。
(八)犯罪意图主观故意
这些大学生主观恶性比较小,没有顽抗情绪,在侦查阶段一般都能如实供述自己所犯罪行,且口供比较稳定,不会出现翻供现象。
三、大学生犯罪原因分析
大学生违法犯罪现象是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苗头的形成与违法犯罪本身一样,有其深刻的原因。既有客观方面的原因,诸如社会、家庭、学校的原因,也有主观方面的原因,即行为人的原因。笔者认为,其犯罪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治思想素质差
由于受资产阶段处由思潮的影响,少数学生入校后不注重政治学习,不注重世界观的改造,思想上缺乏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可贵品质,存在着混文凭的想法。以我院学生为例,绝大多数来自农村,刚入校时,大多数人保留着勤奋、朴实的作风,进入二年级,少数人受社会风气和各种思潮的影响,对学习开始厌倦,对生活开始盼比贪图安逸、享受,讲究吃、穿、玩、乐,有的逐步走向堕落。
(二)缺乏组织纪律性
现在的大学生,基本上都是从学校到学校,从单一的家庭到学校这个大集体,没有经过严格的组织纪律训练,缺乏应有的组织纪律观念和道德情操。因此,行动上不严格要求自己,随心所欲,长期下去,难免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三)法制观念淡薄
由于哥们义气大于法纪观念,往往一点小事可以引发互殴甚至打群架;由于经济条件有限,满足不了自己的大肆挥霍,一跃而变为盗窃犯;由于思想空虚而又不甘寂寞,成天游荡在网吧、录相室、游戏机室,最终由天之骄子变成了犯罪之人。
总之,大学生犯罪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且这多方面都是息息相关脉脉相连的。大学生自身也是受其他方面,如社会、家庭、学校的影响。大学生在思想上大多比较不成熟。由于年龄和社会阅历的原因,是情感比较脆弱的群体。近年来大学生犯罪有增无减的事实表明,当代社会面临一个新的问题,如何去引导处于未成年与成年的夹缝之间的大学生。
四、预防大学生犯罪的对策思考
正确道德观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并非是一朝一夕之功,也绝非权力所能奏效。所以预防是减少大学生犯罪的最有效途径。预防大学生犯罪是对人才的珍惜,是对社会的责任。每个大学生犯罪案件都是个人、家庭、学校或者社会等多方面的产物,是社会多方面消极因素的综合体现。因此减少和预防大学生犯罪与其他犯罪具有类似性,最根本的措施还在于防患于未然,针对其犯罪原因,实行综合治理,形成一种有利于大学生合理发展的环境,才能收到治本的效果。
(一)坚持“智力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的教育模式,扭转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做法
首先应加强对大学生政治素质的教育培养,增强其公德意识,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正确对待学习、生活和金钱,正确处理各种社会关系,把追求美好的生活愿望同为社会多作贡献的行动结合起来。
育人要育人性的人。大学生正处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大学期间对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至关重要。学校要向学生广泛宣传新时代的英雄、模范,引导其积极进取、奋发向上,自觉遵守社会公德,抵制一切落后、愚昧、腐朽的东西。让大学生能够学到现代科学知识、技能和理论的同时,对他们进行有效的道德素质教育,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教会他们为人之道,使他们真正成为心智与人格全面发展的有用之材,是高校教育中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
(二)建立有效的大学生心理救援机制,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大学生感情丰富,没有走上社会却渴望走上社会,他们缺乏社会阅历和人生经验,但社会却纷繁复杂,所以,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大学生很容易误入歧途,走上犯罪的道路。针对其心理发展不够成熟的特点,学校要有意识地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开设心理咨询机构,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悲剧。帮助大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心理,当前尤为重要的是:
1、建立以宿舍、年级、学校为单位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网络管理中心,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试和调适,消除其人格障碍,提高大学生承受和应对挫折的能力,必要时对学生遇到心理问题时给予有效帮助。
2、丰富学校文体活动,引导大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与人和谐相处。引导同学之间在活动中发现多方面的价值,尊重差异,放弃偏激和自卑心理,笑面人生,热情生活,多交朋友,学会欣赏个体的独特性。
3、引导大学生控制情绪,正确交友。学校要教育引导在校的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交友观,应该以友情为重,并利用指导和帮助大学生以严肃的态度对待友谊,正视同学关系,保持稳定的情绪及健康的心理。让学生学会乐观面对困境,敢于承担责任,待人宽容,使心理经常处于轻松愉快之中。
(三)多形式强化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增强大学生法律意识
学校要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教育。这就要求我们的学校首先要高度重视对学生的法制教育,要从刚入校门着手,结合道德品质与行为规范教育,结合校园内的安全案例讲危害,向学生灌输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指导大学生正确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在履行义务的前提下,合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帮助大学生形成遵纪守法、依法办事、同违反宪法、法律以及破坏法制的行为斗争的思想意识。
在校园里开展普法教育,绝不仅仅是单纯地让大学生读法律条文,而应当培养他们的法律意识和法制感,让他们了解法律是他们生活及健康成长的保障,遵纪守法自然会得到好的效果,靠个人意志去寻求所谓的自由,只会触犯法律。要用科学的方法,从公平、公正、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去进行教育,并努力改进外在环境。
在大学里设置的法律课应当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不能作为选修课不计学分,应将法制教育纳入教学计划,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学校的法制教育,切实提高学生的法律素质,提高学生的法律观念。
(四)加强学校的内部管理
预防犯罪首先必须保证良好的校园生活环境,保证校园里一个学习知识的场所,切实抵制社会不良文化的进入。因此要加强和改革高校的学生管理,尤其是集体宿舍的管理,采取针对性措施健全管理约束机制,建立预防大学生犯罪的网络;配合有关执法部门综合整治,排除校园周围不健康因素对大学生的影响和干预。通过建立一整套的安全防范管理体系,最终从体制上杜绝违法犯罪现象的产生。
(五)司法机关的积极协助
司法机关对大学生犯罪应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惩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以法律效果为基础,以政治效果为原则,以社会效果为目的,采取人性化的帮助手段,挽救这些失足青年,使他们能够重新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对罪行并不严重的且有悔改之意的,应采取微罪不诉或建议法院单处罚金的方法,给他们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往往会收到更好的效果。司法机关也应该有重点地与大学生定期联系,帮助学校建立良好的校园环境,同时加强校内的司法宣传教育。
(六)家长有针对性的引导
学校对大学生的引导是整体上的、普遍性的引导,而对大学生有针对性、个别性的引导则要靠家长了。因此,家长要注重对自己孩子的了解,加强与孩子的沟通联系,在配合学校教育前提下,有针对性的加以引导,努力为孩子营造一个积极健康、温馨和谐的成长环境。
(七)加强公益劳动教育,让学生融入社会,增强其爱心和责任感
关键词:未成年人;暑期安全;宁波市
本次调查以未成年人安全中的暑期安全为研究对象,采取文献回顾的调查方法,辅以非结构式访谈。从宁波市打防控系统中调取2012年暑期未成年安全事故案件的资料,共获得有效案件709起。同时,抽取了200名对象进行了非结构式访谈,了解了宁波市未成年人暑期的活动及安全状况。
一2012年宁波市未成年人暑期安全事故案件的基本状况。
(一)未成年人暑期安全事故案件特征
1在案件性质方面,未成年人遭受诈骗、敲诈勒索、盗窃等经济类案件所占比数最大,其次是殴打他人、寻衅滋事、聚众斗殴等暴力型案件,再次是猥亵、等害案件,其余案件发生在未成年人身上较少。
2在案件发生的空间特征方面,案件发生在外城区的比例大于中心城区,且案件多数发生在几个较为集中的城区。
(二)未成年人暑期安全事故主体特征
1在性别分布中,男性被害人显著多于女性被害人。
2在年龄分布中,被害人人数总体趋势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且在14岁以上显著增加,17岁年龄段的被害人人数达到顶峰。
3被害人中的流动人口所占比例最大,其次为户籍宁波市所辖县的未成年人。
二宁波市未成年人暑期安全事故发生的相关因素。
(一)外来人口特殊群体与暑期安全事故。
宁波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口进入宁波生活居住、就业创业,跨区域的人口流动越来越频繁,在进一步促进宁波发展的同时也给宁波市的治安管理和公共安全带来了隐患。外来人口的增长导致了暑期未成年人安全的危险因素的产生。据宁波市统计局有关资料显示,宁波市外来人口背景来源广泛,人口众多,不利于管理。而他们多数受教育水平不高、从事体力劳动收入不高,加之与本地人口生活水平和待遇的差距使他们心里失衡,而走上犯罪的道路,成为伤害相对社会经历丰富的成年人处于弱势群体的未成年人的危险因素。
(二)公安管理因素与未成年人暑期安全事故。
公安管理因素主要为流动人口管理因素。流动人口管理因素:流动人口来源地复杂,公安管理困难,暂住证很难普及,同时在公安工作中对未成年流动人口缺乏重点管理,从而对他们的日常活动缺乏必要的监督管理和教育,在这种情况下,未成年流动人口即使遭遇危险失踪,在无人报警的情况下,也难以发现,危险性极大。
(三)学校监督因素与暑期安全事故。
暑期放假,大部分学校都会进行安全教育,例如举行一次安全教育的讲座或者发一些有关安全防范的资料。调查发现,这种安全教育由于缺乏与家长的互动和交流、对策方法与实际脱轨,效果不佳。暑期期间,学校与家长、学生之间也缺乏必要的联系,家长和学生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提醒,学生缺乏必要的防范意识和技能,学校未能很好地实现教育的监督作用。
四、完善未成年人暑期安全的对策。
(一)加强社会管理
社会管理方面,主要包括流动人口管理、场所管理和总结经验、协助宣传。重点人口管理是分步进行的,因为流动人口来源广泛、身份复杂等特点,一步到位的管理显然是不可行的。因此先抓住流动人口中的重点人口,即流动人口中的未成年人,普及未成年人的暂住证,并将他们的资料建立电子档案,登记下他们的姓名、住址、联系方式、学校等。同时,定期抽查访问也是必要的,在监督他们的同时展示国家对他们的关爱,他们才能更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场所的管理既包括对犯罪高发地的管理,也包括对流动人口聚集地的管理和旅馆、宾馆、出租房等暂时性住所的管理。对犯罪高发地的管理主要是视频监控和警察巡逻、站岗相结合,对于较为重要的犯罪高发地如市中心、菜市场应采取视频监控和警察巡逻想结合的方式,来保证重要地段的安全。而对于无法安装视频监控的地带,如树林,则需要专人看守,在节约成本的情况下可以不用警察看守,这样才能使犯罪分子无法找到犯罪环境。
(二)建立家庭保护
建立家庭保护主要应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二是对未成年人活动的监督。首先,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即其具有良好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能够正确地辨别是非、选择正直的伙伴,从而有利于其身心健康的发展和积极的社会交往。从而,未成年人能够远离可能使其被害的人和环境,从而达到被害预防的目的。二是对未成年人活动的监督。据调查显示,大部分未成年人都或多或少地接触过来自社会的不良诱惑,而心智尚未成熟的未成年人对诱惑的抵抗能力具有不确定性。在这种情况下,来自家庭的监督是必要的,家庭教育的监督使未成年人形成对社会不良行为及不良群体等的拒绝的牢固价值观,能够从源头上保护宁波市未成年人的暑期安全。
为全面了解掌握我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现状,发现并解决卫生队伍存在的问题,努力推进卫生事业协调可持续发展,今年元月中旬以来,我局对下属医疗卫生单位在职专业技术人员状况开展了摸底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区卫生局共有下属单位9个,其中: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区卫生执法监督所、区妇幼保健所、区医院4个区级医疗卫生机构;会兴、**、磁钟、高庙4个乡级卫生院;车站街道卫生所。现有正式职工178名,专业技术人员学历构成、职称情况(按本人档案所在单位)见附表。
二、存在问题
(一)卫生人员严重不足
从调查情况来看,各单位普遍存在卫生人才不足,人才引进困难的问题。
1、临时人员偏多,单位负担重。目前,系统有临时人员36名,占专业技术人员的22.2%,人员工资全部由聘用单位承担,加之,今年修改后的《劳动法》已开始实施,要求临时人员与正式人员同工同酬,单位还要为临时人员缴纳“三金”。
2、在岗职工少,不能满足正常工作需要。4个乡级卫生院原有编制72人,因正常的退休、死亡和调出,现只有职工60名,而真正在卫生院岗位工作的仅有41人,远远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比如:区医院现有职工40人,其临时和外聘人员高达18名;**乡卫生院有正式职工13人,根据工作需要,临时雇用8名专业技术人员。
3、人员关系不顺。目前,卫生系统内部干部职工中属于借用的有26人之多,占正式职工的14.6%,既给单位的规范化管理带来不便,制约了医疗机构的进一步发展,也给借用人员造成了一定的思想压力,影响了工作积极性的充分发挥。
(二)高、中级人才比例普遍偏低
1、学历方面:4个乡级卫生院没有第一学历为本科的专业技术人才,第一学历为大专的只有2人,仅占卫生院总人数的3%。
2、职称方面:全系统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有6人,占专业技术人员的3.7%;中级职称56人,占34.5%;初级职称69人,占42.6%;无职称人员31人,占19.2%。这些表明,区属8家医疗卫生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匮乏,比例偏低,引进大专以上专业技术人员迫在眉睫。
(三)现有业务骨干年龄偏大
1、专业技术人员断档现象比较严重。一方面,现有6名副高职称专业技术人员中有4人将在5年内退休。另一方面,4个卫生院45岁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只有5人,其中1人已到退休年龄、2人即将退休,35至45岁的有35人,35岁以下的有15人,其比例为1:7:3,而45和55岁之间临床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才偏少,断档现象严重。
2、新进人员专业大多不对口。区疾控中心、区卫生执法监督所这些年新调入的人员,大多与专业不对口,现有的工作也主要靠原先的“老人手”承担,再过三、四年,若这些“老人手”到了退休年龄,“新人手”由于自身素质,不能承担重要工作,将影响到我区卫生事业的持续发展。
(四)医疗设备陈旧,科室设置不全
在这次调查中,我们也发现区医院、乡卫生院医疗设备落后,诊断疾病还主要靠解放初期的“老三件”,即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保健需求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同时由于人员、设备缺乏,直接影响到科室的科学合理设置,目前区医院没有设置急诊室,供应室、手术室、妇产科,设置不规范;4个卫生院的急诊室、供应室没有按要求设置;会兴、磁钟卫生院的急诊室、妇产科设置也不规范,与“三室一科”建设要求存在一定距离,如再不加大投入,将影响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卫生发展战略目标的如期实现。
三、对策和建议
根据上述问题和我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实际情况,提出如下对策和建议:
(一)从科学发展观的高度,认识和重视人才工作
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进程中,“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因此,我们要从科学发展观的高度认识做好人才工作的重要性。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第一要素的观念,努力打造一批高素质人才队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广泛的智力支持,为推进我区经济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
(二)强化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重视培训卫生业务骨干
健全继续教育体系,强化用人单位在人才培训中的主体地位,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在职自学、带薪学习,开展高层次学历教育和学术交流,加速知识更新,推进技术进步。在大胆使用年轻业务骨干的同时,又要注意引进和培养单位所需的高层次人才。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政策支持,努力从高等院校引进一批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对口毕业生。加强区内医疗卫生单位与省级、市级同类机构的业务合作和交流,建立并完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通过内培、外引,逐步解决人才断层现象。目前,区医院急需人员12人,其中,临床人员5人(妇科2人、内科1人、外科1人、麻醉1人),化验1人、放射1人、护理5人。卫生院急需人员19人,其中,大专以上西医临床专业人员5名、儿科2名、妇科4名、外科4名、护理4名。区疾控中心急需人员2人,其中,检验1人、流行病调查1人。
(三)引入竞争机制,鼓励和激励专业人员奋发向上
市场竞争的关键是人才竞争。这种竞争不仅仅体现在地区之间、企业之间,也要体现在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之间。专业技术人员之间的有效竞争,才能激发专业技术人员奋发有为的精神。各个技术岗位也要采用竞聘上岗的办法,激励专业技术人员多作贡献。通过竞争,形成奋发向上的氛围,留住人才,开发人才
为全面了解掌握我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现状,发现并解决卫生队伍存在的问题,努力推进卫生事业协调可持续发展,今年元月中旬以来,我局对下属医疗卫生单位在职专业技术人员状况开展了摸底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区卫生局共有下属单位9个,其中: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区卫生执法监督所、区妇幼保健所、区医院4个区级医疗卫生机构;会兴、**、磁钟、高庙4个乡级卫生院;车站街道卫生所。现有正式职工178名,专业技术人员学历构成、职称情况(按本人档案所在单位)见附表。
二、存在问题
(一)卫生人员严重不足
从调查情况来看,各单位普遍存在卫生人才不足,人才引进困难的问题。
1、临时人员偏多,单位负担重。目前,系统有临时人员36名,占专业技术人员的22.2%,人员工资全部由聘用单位承担,加之,今年修改后的《劳动法》已开始实施,要求临时人员与正式人员同工同酬,单位还要为临时人员缴纳“三金”。
2、在岗职工少,不能满足正常工作需要。4个乡级卫生院原有编制72人,因正常的退休、死亡和调出,现只有职工60名,而真正在卫生院岗位工作的仅有41人,远远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比如:区医院现有职工40人,其临时和外聘人员高达18名;**乡卫生院有正式职工13人,根据工作需要,临时雇用8名专业技术人员。
3、人员关系不顺。目前,卫生系统内部干部职工中属于借用的有26人之多,占正式职工的14.6%,既给单位的规范化管理带来不便,制约了医疗机构的进一步发展,也给借用人员造成了一定的思想压力,影响了工作积极性的充分发挥。
(二)高、中级人才比例普遍偏低
1、学历方面:4个乡级卫生院没有第一学历为本科的专业技术人才,第一学历为大专的只有2人,仅占卫生院总人数的3%。
2、职称方面:全系统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有6人,占专业技术人员的3.7%;中级职称56人,占34.5%;初级职称69人,占42.6%;无职称人员31人,占19.2%。这些表明,区属8家医疗卫生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匮乏,比例偏低,引进大专以上专业技术人员迫在眉睫。
(三)现有业务骨干年龄偏大
1、专业技术人员断档现象比较严重。一方面,现有6名副高职称专业技术人员中有4人将在5年内退休。另一方面,4个卫生院45岁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只有5人,其中1人已到退休年龄、2人即将退休,35至45岁的有35人,35岁以下的有15人,其比例为1:7:3,而45和55岁之间临床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才偏少,断档现象严重。
2、新进人员专业大多不对口。区疾控中心、区卫生执法监督所这些年新调入的人员,大多与专业不对口,现有的工作也主要靠原先的“老人手”承担,再过三、四年,若这些“老人手”到了退休年龄,“新人手”由于自身素质,不能承担重要工作,将影响到我区卫生事业的持续发展。
(四)医疗设备陈旧,科室设置不全
在这次调查中,我们也发现区医院、乡卫生院医疗设备落后,诊断疾病还主要靠解放初期的“老三件”,即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保健需求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同时由于人员、设备缺乏,直接影响到科室的科学合理设置,目前区医院没有设置急诊室,供应室、手术室、妇产科,设置不规范;4个卫生院的急诊室、供应室没有按要求设置;会兴、磁钟卫生院的急诊室、妇产科设置也不规范,与“三室一科”建设要求存在一定距离,如再不加大投入,将影响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卫生发展战略目标的如期实现。
三、对策和建议
根据上述问题和我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实际情况,提出如下对策和建议:
(一)从科学发展观的高度,认识和重视人才工作
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进程中,“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因此,我们要从科学发展观的高度认识做好人才工作的重要性。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第一要素的观念,努力打造一批高素质人才队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广泛的智力支持,为推进我区经济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
(二)强化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重视培训卫生业务骨干
健全继续教育体系,强化用人单位在人才培训中的主体地位,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在职自学、带薪学习,开展高层次学历教育和学术交流,加速知识更新,推进技术进步。在大胆使用年轻业务骨干的同时,又要注意引进和培养单位所需的高层次人才。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政策支持,努力从高等院校引进一批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对口毕业生。加强区内医疗卫生单位与省级、市级同类机构的业务合作和交流,建立并完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通过内培、外引,逐步解决人才断层现象。目前,区医院急需人员12人,其中,临床人员5人(妇科2人、内科1人、外科1人、麻醉1人),化验1人、放射1人、护理5人。卫生院急需人员19人,其中,大专以上西医临床专业人员5名、儿科2名、妇科4名、外科4名、护理4名。区疾控中心急需人员2人,其中,检验1人、流行病调查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