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互联网营销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随着大众生活习惯的变迁,那个在电视台投一个标王广告就人尽皆知的年代一去不复返了。新媒体营销方式也在面临着日新月异的挑战,移动媒体、流媒体等已经悄然占据了市场空间。传统媒体时代营销的重点是用怎样的内容告知消费者,新媒体营销时代首先要解决的是采用怎样的方式告知消费者。
(一)全媒体整合营销
美国西北大学麦迪尔新闻学院教授唐舒尔茨(DonSchultz)在20世纪就已经提出整合营销传播的概念,并对于世界的营销领域产生着巨大的影响。随着媒体社会的不断发展,全媒体整合营销将是营销的新趋势。首先要构建新的营销平台,利用数字化的信息平台和新媒体的交互性来辅助营销目标;其次要充分利用各种新媒体,将营销信息推送到比较准确的受众群体中,也就是做有针对性的精准式营销;最后要通过内容营销等方式将被动输送信息转化为受众想要主动获取信息电影的营销也不例外,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繁荣发展,国外电影人纷纷把目光聚集在中国市场。与此同时,国产大片之争也愈演愈烈。在拼投资制作拼特效技术的同时,大家也越来越看重对电影的营销。从明星首映礼到影迷见面会,从记者会到网上的电影上映档期公投。这些活动的目的归根结底是想在观众中产生一定的影响力,效果又如何呢?多数还是通过相关报纸杂志的报道和电视媒体的采访转播等途径让观众知道有关电影的信息。换句话说,人们还没有从传统的电影营销观念中走出来,宣传效果往往低于预期。即使加入互联网营销的思维模式,使信息传播的渠道在增加,但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怎样有效的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呢?这时候整合营销就成了电影营销过程中重要的核心。
(二)新媒介环境与受众分类标准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也日益丰富。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手中能够接触并使用的媒介样式越来越多元化。因此,学者们在受众研究的过程中,越发地注重将受众按照其使用媒介的偏好进行划分。研究表明,基于媒介拥有和使用的受众分类与其他基于人口统计学特征的受众类型相比,在互联网参与、社交媒体使用等方面,具有更好的预测价值。此外,越来越多的研究指出,不同媒介的使用对受众会产生交互影响。在一项关于不同媒介形式间的交互作用的研究中,有学者认为,媒介的使用在受众获取政治知识的时候,不同的媒介使用方式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尤其是当媒介内容大体相同的时候。比如,同时收看有线电视新闻和电视网新闻的受众,会出现回报递减效应。而如果同时使用纸媒和广电媒体,则会出现附加效应。
二、微电影营销人才培养的策略
(一)适应新媒介环境下的新教学理念
电影营销课程在我国高校相关专业课程中属于新兴课程,但它的开设意义和作用却日显重要。随着我国文化产业的繁荣与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影视产业的发展情况。中国电影已经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以其日新月异的发展影响着国际影坛。这些发现也与近年来中国媒体的变迁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我们所处的新媒体环境让中国电影工作者随时可以同国际接轨,随时可以同大众保持联系和互动。一部票房成功的电影,可能取决于很多因素共同作用;一部票房惨淡的电影,一部分原因则是营销的失败。微电影的传播渠道、观看方式和受众都表现出新的特点。根据近几年发展情况来看,原来越多的微电影已经开始尝试性地进入院线。人们也越来越关注到微电影这样一种艺术形式。微电影的发展也给了微电影相关行业人才创造了机会,同时微电影营销人才的培养也面临着时代的挑战。微电影营销人才培养方法将随之进行调整,无论是课程的理论架构还是授课的理念方法都要根据市场的需求进行调整。在课堂理论内容中引入精准营销,互联网搜索引擎营销等新模式探究。传统意义上的电影营销仅停留在对电影进行全面宣传的浅层次营销,新媒体环境下的电影营销应该是精准营销、互动式营销——与受众建立个性化营销服务。通过与受众的互动和沟通,进一步的了解他们的喜好和需求,并分析、总结他们的观影喜好和观影后的反馈,从而与目标受众建立起良好的关系。近些年来,通过参加一些微电影大赛和微电影征集活动涌现出很多优秀的作品,但更多的微电影作品还仅仅停留在小范围内观赏的阶段。虽然相比传统电影微电影制作的成本低门槛低,但是相比传统电影的营销,微电影对于营销的策划同网络推广所需的技巧要求更高。所以这也要求从事微电影营销学习的学生对于媒介环境市场发展趋势和受众目标定位等有深入的研究。
(二)微电影营销人才应具备的能力
微电影营销人才应当具备较强的创意能力、媒介传播的运用能力、个性化营销能力等。在具有媒介素养的同时也要提升对网络事件策划和处理的敏锐度,时刻把握互联网最新动向。互联网时代亦是发挥创意的低成本时代,微电影的传播和发展的主要途径也是网络,所以互联网思维对于微电影营销人才来讲是必不可少的技能。微电影是一种创造性的表达方式,微电影的核心是内容表现形式即影像,加入商业元素就是有故事的品牌符号。微电影营销人才的培养过程,也应是培养学生从理论知识的学习到实践运营操作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教授微电影营销知识的同时,还要通过操作练习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正的体验到微电影营销的实践运用。以本人授课经验为例,《微电影营销》是课程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并重的课程。课程主要分为微电影理论学习与研究、微电影作品策划、电影市场的环境分析、微电影营销等部分。最终结合学院的资源优势,将我校编导专业国际电影班的微电影作品让学生根据每部作品的具体特点制定营销方案并推广实施。最终的成绩评定也打破了由教师一人作主的传统方式。转变为教师评分占40%,组内成员互相评分20%,营销效果评分40%。就是说微电影宣传的效果如何将直接影响到这门课程的最终成绩。在真实任务驱动下,学生想让自己负责营销的作品有更高的关注度和点击率就要开动脑筋,发挥自己的创意。这时学生开始回顾之前所学习的新媒体营销知识,并找出自己所需要的营销技巧运用其中。给理论知识找到了实践的平台,给实际操作融入了理论指导。在营销效果反馈后,学生也可以更深层次的了解受众对于微电影的态度和评价,同时反思自己在营销过程中的成功之处和还可以继续改进的部分。
三、总结
由于各种原因,很多旅游酒店还没有认识到自己可以利用微博与消费者建立及时、有效的沟通。在微博上,酒店可以一对一地了解消费者的意愿、情绪和各种需求。因为往往微博才是反映消费者真实意愿的平台。目前很多旅游酒店还没有重视收集消费者微博的反馈信息,缺乏对微博的即时监测。酒店反应不及时,令众多微博用户希望而来、失望而去,从而弃之不理,没有达到利用微博进行营销的目的。以上三大问题使消费者对旅游酒店微博缺乏关注度,从而造成了旅游酒店微博的无人问津。
2旅游酒店应建立微博管理机制
要解决酒店微博营销中的问题,旅游酒店必须进行全局考虑,努力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酒店微博管理机制。
2.1构架系统要想完成与微博上成千上万甚至十几万、几十万的消费者进行沟通的任务,几个管理员是不可能胜任的。旅游酒店需要构建一个专门的管理系统,利用酒店各个职能部门、各个连锁酒店及每个酒店员工的共同参与,在微博交流中打造一个运作高效的管理系统,自上而下地对酒店微博进行有效协同管理。
2.2建立微博管理团队酒店的官方微博应有专门的管理团队负责对微博信息进行审核,同时担负起商务运作、客户服务和监测等几项职能。如人手不足,可以设一名专职管理员,并由其他部门提供团队、技术支持协助管理工作。酒店微博管理团队的四大职责是指:(1)日常的信息与审核,包括策划选题、加粉丝、找乐子、做评论;(2)商务运作,指对酒店微博商务活动进行有效支持,如与客户有效沟通,对客户在微博上的购买信息进行有效整理,利用图片介绍和推荐酒店产品等;(3)客户服务职责,即向微博用户提供增值服务,如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协调各职能部门工作,对公众的批评、建议、咨询等信息进行逐一答复等;(4)微博信息监测,包括周期性的数据统计,监测、分析、归纳有关本酒店的信息,及时有效地处理微博危机事态等。
2.3加强对酒店微博题材、内容的管理对酒店微博的题材、内容进行筛选可以有效地突出旅游酒店的品牌形象。为了打造旅游酒店的品牌形象,酒店的官方微博可以有选择性地设计出系列化的内容板块,每天在各相关版块中微博信息,使官方微博显得内容丰富、特色分明。这些内容都可以以“体验”作为吸引点,激发粉丝的参与兴趣。
2.4充分利用微博及时交流的特点微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与粉丝的即时交互性,旅游酒店经常与粉丝们进行互动和分享,才能激发粉丝们的兴趣和热情。因此,旅游酒店微博除了经常信息以外,还要发挥微博的即时交互性,与微博粉丝进行互动、及时评论,以便与微博粉丝们实现高效的沟通。
(一)研究背景
自工业革命以来,信息化逐渐成为人类社会进入后工业时代的第一推动力,在移动互联网高度发展的今天,各种移动应用大量涌现,而移动互联网时代,科技企业更加注重规模化、个性化。在这一背景下,传统IT企业面临巨大的挑战。A公司作为国内大型电子商务企业,其业务涵盖B2B领域、B2C领域、互联网金融、企业社交与协同平台、企业云计算平台等。目前,A公司的营收业务占比中,B2C业务占比最大,截止2016年,其各项业务占比如下:图1-12016财年A公司各主营业务占比A公司在发展过程中,一直以服务中小企业、为中小企业提供电子商务基础设施为宗旨,并提出“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这一口号,从网站建设、交易保护、物流配送、金融租赁、财务管理、客户管理等方面为中小企业提供一揽子电子商务综合解决方案。而包含在整体解决方案中的产品则通过区域总分销、省级经销商、省级服务商进行层层拓展,这些商业合作伙伴经过A公司的培训,帮助那些不懂电子商务的传统企业建立网上销售渠道,不仅为A公司的业务拓展提供了人力资源的支持,也使这些合作伙伴在辅导中小企业成为电商的过程从中获得了经济利益,而中小企业成为电商后,扩大其销售网络与销售规模,利用A公司的平台也获得了更大的经济利益,A公司则创造了多赢的市场局面,从而奠定了其在中国乃至全球电子商务领域的霸主地位。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本文以国内电子商务巨头A公司为例,以市场营销为切入点,阐述了互联网企业的营销渠道建设思路与方法,并结合整合营销理论,对互联网企业既要满足规模效益,又要满足个性化需求这一管理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通过这一研究,意在为传统IT企业在互联网业务转型中拓展思路,为构建互联网业务的渠道体系提供一些合理的解决方案。
二、互联网业务拓展的问题
(一)A公司业务发展遇到的问题
A公司成立于1999年,总部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在业务发展初期,由于受到美国互联网发展历程的影响,A公司曾经一度把主要精力聚集于网站系统的建设,而忽略了市场的拓展。那时,中国的国情与美国有很大的不同,美国国民对互联网的应用能力远远超过中国,很多中国家庭连如何让计算机连接上互联网都不知道,更不要说通过互联网进行商品交易。所以,电子商务网站上线后,用户增长的速度非常缓慢,显然,在中国市场通过网络营销+800电话客户的方式无法迅速打开局面。A公司的目标客户群体是广大的中小企业,而企业的采购决策是比较复杂的,所以,虽然是互联网业务,但是,也要通过传统的多级经销商体系进行业务拓展。2011年,A公司对网店的经营规则进行调整,并且升级了新的后台管理系统,大改版包括网店商务直通车、经销商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等。由于新的政策和系统的大升级改版,使得很多用户无法适应,的业务也无法正常开展,结果,网商罢市了,经销商也愤怒了。2011年10月,A公司创始人兼CEO在杭州召开新闻会,公开向广大中小企业用户和经销商致歉。从以上事件可以看出,渠道政策的制定和系统的版本升级需要经过深思熟虑,改版前要做好用户调研工作,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这样才能提出稳妥的改进方案。
(二)互联网业务拓展中的问题分析
许多科技公司(包括现有互联网企业)认为,互联网的营销方式主要依赖于网络营销+广告,如SEO搜索、微信营销、微博营销、户外媒体等,而忽视传统营销渠道的建设。产生这种思维逻辑的原因在于,科技公司普遍认为,互联网业务的服务人群是消费者,所以,营销方式自然采用类似消费品的营销手段。但是仔细分析一下,中国目前除了腾讯公司以外,其他互联网公司的直接收入来源均为企业客户,电子商务亦如此。因此,企业客户的拓展就必须依靠经销商、经销商的力量,实现多级的渠道体系。从另一个层面分析,互联网业务销售的是服务,和传统硬件商品不同,因此,互联网业务不仅追求规模化,也追求个性化。如果不能在规模化和个性化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很可能导致两极分化,最后转化为进退两难的尴尬局面。
三、基于整合营销的渠道建设解决之道
(一)公司的渠道体系现状
A公司的渠道体系分为区域包销和分级经销两种模式,分别适用于不同的业务线。比如金融类业务,如金融租赁、第三方支付等业务,均采用区域包销的政策,因为这类业务比较简单,产品销售给用户后,无需太多后期的跟踪服务,而对经销商的要求是尽量覆盖,以量取胜,所以,适合在每一个区域按行业进行划分,每个划分好的区域只设置一个经销商即可,比如湖南省商业零售行业、江苏省金融行业等。而另一些业务,则采用分级经销的模式,如电商、云计算、企业社交及协同平台等业务。这类业务的特点是需要精细化服务,对经销商的资质要求较高,经销商不仅要定期参加A公司的业务与技术培训,还要不断给用户进行产品培训以及处理各种技术问题。因此,每个大区设有区域服务中心,相当于区域总,每个省份再设置多个省级,比如,华东区有2个区域服务中心,一个在上海,一个在南京,然后,江苏省有4家省级,分别负责南京及镇江、苏锡常地区、苏中地区、苏北地区。这样,一般是由省级开拓新用户,同时,A公司的800客服中心也会把通过电话咨询的用户分配到不同的省级经销商,这个过程称为“总部派单”,如果业务达成,则由省级经销商与用户签订服务合同,并通过合作伙伴管理系统提交工单,通过与用户协商,在工单中选定一家区域服务中心,完成相应服务的开通。这样,对于普通的日常使用问题,用户可以咨询省级经销商,对于复杂的技术问题或技术故障,由区域服务中心负责指导解决。
(二)互联网企业营销渠道建设思路
从A公司的渠道体系现状不难看出,互联网企业更加需要在营销渠道建设方面加强投入,建立起覆盖面广、服务专业的营销渠道网络。A公司不仅注重营销渠道的建设,而且还开发了一套专业的经销商管理系统。经销商通过该系统,不仅可以进行客户关系管理、申请促销返点、合同管理、工单管理,还可以收看在线培训课程、在线视频直播,听取其他优秀经销商的经验分享,以及下载A公司为经销商提供的官方产品资料和技术资料。互联网产品有其自身的特点,对于服务类产品,可以通过线上、线下整合营销方案提升经销商的市场拓展能力,如网络广告营销支持、经销商市场费用支持等。对于一些资质优秀的经销商,可以让其身兼多职,比如既可金融类业务,又可云计算业务。A公司对于不同业绩的经销商还设置了多个经销商称号,如金牌经销商、银牌经销商、铜牌经销商,一旦业绩达到相应的经销商称号,可以享受更多的权利和利益,如总部优先派单、额外的年度返点计划等,通过这种渠道激励计划可以有效的刺激经销商做更多的业务拓展,覆盖更大的用户群体。
四、结论与思考
作为国内互联网公司巨头A公司,在发展电子商务和其他核心的过程中,逐渐意识到经销商的重要性,并一直把营销渠道建设作为市场拓展计划的重点,很多非互联网科技企业在传统业务发展遇到瓶颈时,企图在互联网领域找到新的增长点,但是从A公司成功的经验可以看出,无论是线上业务还是线下业务,都绕不开渠道建设问题。互联网作为平台产品,销售的是服务能力,所以,在渠道建设的方式方法上又有别于传统的经销商体系,因此,需要结合网络营销、分级经销、区域包销等多种方式,通过整合营销方式来推进渠道拓展。作为互联网产品的经销商,比起传统渠道,更加依赖合作伙伴支撑系统,为各级经销商合作伙伴提供一套便捷、高效的后台管理系统是提升经销商客户拓展能力的关键因素之一,而这套系统的功能设计和配套的经销商渠道政策制定需要听取经销商和最终用户的意见与建议,既不是系统工程师认可,也不是公司高管认可,这样才能有效的驱动经销商,使整个互联网业务推进有序进行。
作者:王晓静 单位:南京大学
参考文献
[1]周三多,陈传明.《管理学原理》(第二版),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8月出版.
[2]芭芭拉.《金字塔原理》,南海出版公司,2010年8月出版.
[3]杰克•特劳特,阿尔•里斯.《定位》,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年1月出版.
[4]肯尼思•克洛,唐纳德•巴克.《广告、促销与整合营销传播》(第7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年9月出版.
参考文献:
[1]高雷,杨爱军.欧美网络保险的最新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J].保险研究,2010,(11).
[2]李红坤,刘富强,翟大恒.国内外互联网保险发展比较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金融发展研究,2014,(10).
[3]陈栋,张俊岩.保险营销模式的转变与发展——电话营销与网络营销模式的互补[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1,(3).
[4]李琼,吴兴刚.我国互联网保险发展与监管研究[J].武汉金融,2015,(4).
[5]贾林青.互联网金融对保险合同制度适用的影响[J].保险研究,2014,(11).
[6]唐金成,李亚茹.中国移动互联网保险营销渠道研究[J].金融与经济,2015,(3).
[7]罗艳君.互联网保险的发展与监管[J].中国金融,2013,(24).
参考文献:
[1]罗海平.论我国保险营销的发展战略[J].保险研究,2001(11):27-30.
[2]刘辉.保险营销策略问题初探[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12,26(1):63-67.
[3]李源源.保险营销艺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4]袁辉.保险营销[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5]王国军.保险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参考文献:
[1]潘瑾,徐晶.《保险服务营销》[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2]粟芳.《保险营销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3]张永建,何江.《日本保险中介人制度模式分析及启示》[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6(12).
关键词:互联网商业、传统商业、营销手段、空间设计
中图分类号:[F287.4]文献标识码:A
前言
在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电子终端普及等多方面因素的推动下,互联网商业在近年来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并且逐步从发达国家蔓延到发展中国家,从地域易发展为全球易。随着智能移动网络终端的普及,移动互联网也加入到零售商业市场中来。互联网商业的发展势力更加壮大,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必将带来多方变革的强大力量。
从淘宝网、京东商城、苏宁易购、亚马逊等购物网站,到QQ、微信、微博等社交通讯应用,到大众点评网等生活服务网站,可以说互联网商业借助多种销售平台和宣传渠道以及自身便捷、价格相对低廉、比价方便等优势,已经强势渗入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
而从这个角度反观我们的城市商业,本来就已经由于通货膨胀、地租暴涨、物价虚高等因素而饱受诟病,现在又面临互联网商业的竞争与冲击,一定程度上的衰退与分流似乎已难以避免,从多个方面做出调整和应对才是当务之急。
作为城市规划工作者来说,在这场电子科技带来的商业变革中,也不仅仅是一个旁观者。购买方式改变消费习惯与结构,进而改变出行目的与方式,同时对整个城市的交通、功能布局、空间结构等提出新的要求。而在这一系列变化中,对于城市商业设计的变革要求自然是首当其冲最为迫切。
互联网商业的类型及特征
互联网商业主要包含B2B(Business toBusiness企业对企业)、B2C(Business to Consumer企业对客户)和 C2C(Consumer to Consumer客户对客户)这三种运营模式。
互联网商业作为一种新兴的商业模式,与传统城市零售业的经营模式有很大差别。它摒弃了一部分实体的经营场所,而已虚拟的网络经营场所来直接面对客户,省却了一部分交通成本和高昂的商业地租,凭借网络商业平台、物流通道、更加透明的价格和客户口碑来搭建起销售渠道和商业形象。
互联网商业对城市传统商业的冲击
互联网商业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关系较为密切的是B2C和C2C这两种模式,这两种模式就是通常所说的网络购物。全球著名的网络购物平台有我们所熟知的亿贝ebay、亚马逊Amazon、乐天Rakuten、阿里巴巴等。截至2012年末,ebay的PayPal全球活跃账户增长15%,达到1.23亿,阿里巴巴(含淘宝)的成交额已超过Amazon与eBay之和。2012年,淘宝系的销售额突破1万亿元人民币,在中国网购成交额中占比52.6%。
与传统零售业相比,网络购物打破了时空界限;消费者的选择范围更广、购买更加自主便利,同时经营成本的减少使得商品价格相对较低。因此当传统购物方式在商品价格、质量保障、消费体验、地点可达性等几方面不具备综合优势时,人们更倾向于选择电子商业"。
从零售渠道来看,B2C和C2C为零售业提供了一种新的零售模式,对零售业的发展和规模壮大起着重要作用;而从传统城市商业的角度来看,则是分流了相当一部分客源,传统零售企业和城市实体商业的运营提出了挑战。
互联网购物与传统购物的关系可以简单概括为三种:替代、促进、补充与独立。“替代”指的是网络购物取代一部分类型的传统购物,主要集中在书籍、音像制品以及进口商品等类别;“促进”指的是消费者通过网上店铺获取商品信息,从而激发购买欲,带动实体店铺消费;“补充”指的是消费者在网上采购一些实体店铺中难以购买到的产品,对传统城市商业进行补充。
从这三种关系中也可以看出,互联网商业确实分流了一部分传统企业的销售额,改变了消费者的购物习惯、信息来源和价值主张,但同时丰富的网络商业环境和巨大的商品信息量也刺激着消费,带来潜在的商机。因此城市商业应当从整体功能、商业业态、交通联系、宣传渠道、网点布局等多个方面进行提高,从而与互联网形成一定的错位竞争,强化自身的实体优势。
城市商业在功能与营销方面的应对
在互联网商业逐渐形成抢滩之势的当下,城市实体商业需要强化自身优势,在功能业态的调整和营销宣传手段的创新上形成有效的消费刺激点。
在功能业态方面
相对于无需交通出行、24小时无休的互联网商业而言,实体商业的交通时间成本与购物时间限制是除了地租外的一大劣势,并且这样的时间成本难以缩减,因此必须通过提高时间价值来吸引消费者。
首先是实现商业业态混合,将休闲、娱乐、餐饮等设施融入商业中,打造主题化和体验式商业中心,创造网络购物无法实现的丰富购物体验,满足不同人群的多种需求、延长消费时间、刺激购物欲望。
其次是商业与办公、酒店、居住、公园、公共服务等功能的混合,将商业中心与多种功能共同构建,使其成为生活交往的场所而不是单纯的消费场所,提高商业对城市生活的贡献,从而增加商业中心人流量、销售额,同时塑造更加积极的形象。
在营销宣传方面
尽管城市实体商业本身在时空上受限,但随着网络营销手段的普及和平台的增加,实体商业也开始转而利用微博、微信等手段广告和促销活动,吸引人气,拉回被互联网分流的年轻客户群,同时增加客户忠诚度。部分实体商业甚至增加了网络订购与实体配送服务,如生鲜货品的配送,满足网购人群的消费需求。
国外的一些著名百货商场已经有了自主的购物平台,如Neiman Marcus百货、Macy’s百货等;美国沃尔玛能够让消费者在线上和线下商店自由转换店内商品缺货可以切换到 购买,确保了客源不流失。
城市商业在空间的分布与设计上的应对
在互联网商业的冲击下,人们对于实体购物的兴趣下降,尤其是在信息时代成长起来的一批年轻人,更是对实体世界缺乏探索的热情,因此投资商、城市规划师与建筑师都在思考如何规划设计更符合时代需求的城市实体商业中心。
选址与布点
高强度的工作和快节奏的生活使得消费者要求更便捷的购物,城市中心的交通拥堵使得消费者对于远距离购物出行产生心理抵触。在此前提下,购物中心的选址应适当贴近日常生活空间,从空间和时间上减少出行成本;商业空间与邻里交往空间重合,可以增加消费者计划外的购物次数,化目的性消费为刺激性消费。
比如近年来在大城市大量出现的综合性片区商业中心,既取得了商业上的成功,同时也丰富了居民生活,提升了社区活力,对于城市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公共交通可达性
随着私人汽车保有量的持续增加,城市交通益发拥堵,公共交通、尤其是轨道的可达性对于城市商业来说是成功的关键要素之一,因此选址时考虑与公共交通站点、乃至公共交通枢纽的联系也是必不可少的,关系到长远的发展和竞争力。
外部和内部环境
城市商业建筑可以说是各种活动和人群的载体,每天承载着川流不息的运动,满足着受众的物质和心理需求。
相对而言,通过互联网购物因为难以感受到实体,并且很少存在附加的交往行为,则更加侧重于对物质方面的满足
从这样的角度来说,城市实体商业外部和内部环境的营造是它较网络购物的优势所在。
从城市人的需求出发,现代城市商业建筑必须能够高效的组织多种社会活动,比如购物、餐饮、休闲、娱乐乃至儿童游乐活动,给消费者带来丰富的感官体验,同时创造出具有现代感、亲切宜人、充满活力、沟通流畅的现代空间,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增加与外界自然环境的沟通,为人与人、人与自然的交往交流创造条件。
思考与小结
随着社会各项活动对于互联网依赖的增加,以及移动互联网终端的普及,除了城市传统商业以外的众多行业也都将与互联网产生不同程度的融合,并且催生出新的发展模式和行业规则。
当电视机、照相机、手表乃至冰箱、微波炉等都能成为互联网的终端和泛终端的时候,当各行业因为互联网的渗透而拓展平台、重构运营方式、变革利益分配的时候,则基于信息技术普及应用和全社会可持续创新的智慧城市的雏形已经开始显现出来。
在智慧城市的时代,城市的功能结构、交通组织、空间形态都将随之发生改变。对于城市规划工作者来说,在这样快速和大量的变革中,城市规划和设计工作也是随之改变的,因此把握住时展的动向,在设计工作中思考应当采取的应对方法和方案,才能做出符合现实需要与变化趋势的规划设计。
参考文献
[1]汪孔文.互联网环境下零售商业模式创新[D].华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2]云踪. 微信5.0 试水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人民邮电[J].2013.8.19
[3]王欣. 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探讨.重庆邮电大学学报[J],2009.1
[4]郑志昊.互联网商业模式重构.新营销[J],2013.8
[5]许晓东.可交往的商业空间可消费的文化场所.设计家[J],2011.3
[6]姜奇平.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模式创新.互联网周刊[J],2012.07
[7]何丹, 谭会慧.上海零售业态的变迁与城市商业空间结构.商业研究[J],2010.05
[8]王文婷.网络团购对地区商业组织空间特征的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9]韩钰,杜建会,郭鹏飞.基于SPSS的中国网络团购市场发展趋势及其区域差异研究.经济地理[J],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