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淡化语法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三位一体;中学语文;语法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2-0218-02
一、“三位一体”
“三位一体”是针对当前中学语法教学淡化的现象而提出的教学总思路,它指的是问题认知、具体方法的有效性探索、现实的教学实践三个方面组成一体的规范方法,它不是静态的,不只是停留在第三方面,教学实践后又重新发现问题,通过发现问题不断改变教学策略的一个动态循环的过程,强调完整性、立体性、指导性与发展性。它有如下意义:一、语法教学是基于语法体系的,而我国的语法学研究尚未成熟,张志公主持的《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是现规定使用的教学语法参照语法体系,其争议性的部分占一定比例,我国的汉语语法体系还需时时更新,这直接影响到语法教学,故“三位一体”建议语文语法教学不断更新和丰富。二、中学语文语法教学的策略研究是一个传统学术研究内容,众多优秀的学者已提出了不少实用有针对性的对策,但是语法教学却趋于淡化的形势,笔者认为,这可能是由于教学链脱节或教学过程不均衡:教师学生重视度和认识不足、囿于传统教学方法没有及时更新或手段单一、有意识有方法却缺少课堂具体落实,故“三位一体”强调“认知”“方法”“实践”的完整性,缺一不可。三、“语法教学的意义,就是实现语言学习从经验到理论、从盲目到自觉的飞跃”,自觉性源于对问题的深刻认知后化作行动,有一个宏观观念指导能更好地进行有效性探索。在诸多的学术研究中,有调查语法淡化的原因、有对语法教学的对策提出、有对语法教学的意义的深化等等,但缺乏一种综合性理念提出,而“三位一体”的观点有利于对语法教学展开综合性指导。
二、内容简析
以下简析“三位一体”的三个维度:问题认知与认识重建、中学语文语法教学方法、教学具体实践,进行的简要归纳和论述。
(一)问题探究与认识重建
要深入了解中学语文语法教学,首先必须对现阶段的教学现状及语法“生长环境”进行了解,根据陈巍的《中学语文中语法教学问题之探讨》的现状调查和曹甲楠硕士论文《中学语文语法教学问题研究》,显示的主要问题现状归纳如下:一是学生害怕学习抽象的语法知识。二是语文教材中语法的编排与内容不科学。三是教师在语法教学中不足够重视,脱离学生学习的实际,没有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四是由于语法的“大环境”,我国语法体系尚未成熟建立,直接影响了语法教学。
重申了语法教学的现状,然后,在运用具体的策略前,还需要这些对语法教学的诸要素内在联系重建意义:
1.对“知识”和“能力”进行教学的再认识。朱绍禹在《中学语文教材概观》中说:“语文知识是培养语文能力的基础,语文知识的教学可使学生了解本民族语言的特质和构造,把握它的规则,进而自觉地发展听说读写能力,更好地运用语言”,故知识、能力、教学的之间的关系需要理性衔接,避免不平衡。
2.明确教学目标。语法教学的原则是要灵活,要有针对性,教材的选择和教学方法都应是开放的,所以要充分发挥师生在语法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建立好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的目标,确定了教学内容和范围后,语法体系的取向和特点也会清楚反映。中学教学里容易对语法教学目标忽视,认为随文点拨就足够,其实没有了目标的规划,语法知识就容易不成系统,从而容易淡化。
3.深入了解学生的认知规律。通常认为,“人习得语言的手段主要有模仿、结构模仿-实词替换、替换、扩张、联结、句法同化等”,对语法各阶段层进行递进性的重组讲授符合认知规律,到学生具体的个体上又要注意观察他们认知的接受程度。
(二)中学语文语法教学方法综述
搜入关键词“中学语文语法教学”,统计了在2003年到2013年间,对于这个问题的探讨就有5458篇论文,可见这个问题总是语文教学中关注的一个焦点。其中,硕士论文的研究较为深入和系统,如沈志坚《中学语文语法教学的淡化现状与对策研究》、钱芳《中学语文语法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研究》、王雪梅《新课程理念下中学语文语法教学的定位与应用》、郑学莲《对中学语文‘淡化语法教学’理念的批判与探索》、曹甲楠《中学语文语法教学问题研究》、陈巍《中学语文中语法教学问题之探讨》、杨亚平《关于中学语法教学的思考与探讨》和发表在期刊上的蔡伟、张先亮《语法教学与语感培养》、傅惠钧《语法教学方法论探讨》、张先亮《试论教学语法的定位》,他们的研究较为贴合中学语文语法教学的实际情况,以下将对他们的研究共通点进行综述。
学者的对策思路研究主要分为:宏观把握或微观具体实例、教师学生教材对象分化制定、从其他方法比较中斟酌借鉴、溯因提法(根据原因针对性地进行方法制定)等。
一、杨亚平《关于中学语法教学的思考与探讨》建议:借鉴儿童习得语言的有效手段丰富新语法教学法、构建动态与静态相结合而以动态为主的开放语法教学态势、引入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学生的语法学习兴趣和效率;曹甲楠《中学语文语法教学问题研究》则从“明确教学目标、规范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变评价方式”、傅惠钧《语法教学方法论探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示正与纠误相结合”、陈巍《中学语文中语法教学问题之探讨》:“遵循现代汉语语法他点进行教学、遵循中学语法教学目的进行教学、有效取舍内容,科学编写教材、提高教师素质,改进教学方法”四个方面论述。
他们在思路主体框架上互为交融与参差,但“随机教学和点拨教学”是主要教学原则,强调把语法知识与阅读、写作、文言文、诗歌等相结合。
二、学生作为知识的接受主体,如上述方法,大多都是为了让学生更容易理解生硬的语法理论而设计的,但往往容易忽略信息发送的源头,如提高教师的自身语法知识素养(可在师范专业《现代汉语语法学》课程增添中学语文教学的教学内容的同时兼顾课程知识体系的专业性)、我国语法体系的不完善需改进、教材的语法知识编排不合理等不同对象因素同样亟待改变,成为语法教学策略中的重点整改部分。
三、其他途径的补充:如杨亚平的借鉴儿童习得语言、引入现代教育技术;沈志坚的中英文比较教学、报刊杂志上典型语法讲解;芦淳“结合词汇教学、结合修辞教学”主张从学科的其他领域相辅相成的教学方法,这些都体现教学方法的丰富性。
(三)课堂具体实践注意的问题
有了认识和方法,一个重要的落脚环节是:教师要认真地践行到学生的课堂中去。在这期间,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可接受程度,根据学生的反应以作灵活调整。“三位一体”的提出应用到中学语文语法教学中,强调的是通过发现问题不断改变教学策略的一个动态循环的过程,语法知识必须通过有意识的学习认知,再有效性制定把隐含的语法知识外化的策略,最后从课堂中融贯在学生脑海的知识体系里,其阶段不可以断层,否则只做到一个方面仍然是不足够的。
参考文献:
[1]刘思明.应淡化而不应淡忘语法教学.中学语文教学[J].2002(5).
[2]朱绍禹.中学语文教材概观[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3]周国光,王葆华.儿童句式发展研究和语言习得理论[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396.
[4]杨亚平.关于中学语法教学的思考与探讨[J].硕士论文.2005.
[5]曹甲楠.中学语文语法教学问题研究[J].硕士论文.2010.
[6]傅惠钧.语法教学方法论探讨.语言文字运用[J].2006(3).
[7]陈巍.中学语文中语法教学问题之探讨[J].硕士论文.2003.
一、为什么要加强语法教学
首先,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词语、句子的学习有明确要求:“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体味和推敲重要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正确运用语言,养成修改语病的习惯。”虽有明确要求,但教材只是罗列了知识内容,教材及配合教材使用的《教师教学用书》对怎样进行语法教学只字未提,致使许多教师(尤以年轻教师为多)感到语法教学无从下手,对教到什么程度以及学生学到什么程度很困惑,甚至出现了教师弃教、学生弃学语法知识的现象。
其次,更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淡化语法教学而导致平常学习和考试暴露出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1)在各级各类对语法知识(特别是中考中的病句类题)的考查中,学生得分率很低。(2)在散文、小说和说明文等文体教学中,常常要分析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的表达效果,但很多学生由于词类分辨不清,以至于解答此类题目毫无技巧,甚至张冠李戴,胡扯一通。(3)在文言文学习中,许多实词和虚词存在一词多义现象,学生因为不能从词性上区别而使所学知识不够系统、深入。以“之”字为例,如果学习中能从区别词性入手,那么对理解其在不同语境中的意义就会有事半功倍之效。(4)越来越多的学生分不清“的”、“地”、“得”三个助词,致使在写作中乱用一气,这与短语类型、句子成分的学习效果不佳有很大关系。(5)语文老师在批阅学生作文时越来越强烈地感觉到语病特别多,或用词不当,或表意不明,或意不连贯,或搭配不当,可谓比比皆是。在议论文写作中,学生因为不会使用关联词语而使语言不准确严密者大有人在。
这些问题足以说明语法教学不应淡化,而应加强。
二、为什么要重新编排教材中的语法知识
教 材 语法知识
六年级下册 实词
七年级上册 虚词
七年级下册 短语结构类型、句子成分
八年级上册 复句常用关联词语
这是山东省五四学制语文教材对语法知识的编排。通过此表不难看出这样编排的特点:体现了阶段性,循序渐进;知识由易到难,容量适中,便于学生学习理解。当然,其弊端也显而易见为:由于编排过于分散,既不利于系统学习,也不便于开展教学。那么,如何解决这一弊端呢?笔者认为可如下编排:
教 材 语法知识
六年级上册 实词与虚词
六年级下册 短语结构类型、句子成分
七年级上册 复句类型及常用关联词语
依笔者的教学实践看,在六七年级集中学习语法并非很难。如果这样编排使阶段知识容量大了,笔者认为可以适当删减某些课文,甚至可以在初中阶段安排一名语法教学专任教师,以便于能集中系统规范地学好语法知识。
三、如何进行语法知识教学
笔者二十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语法教学是有捷径可走、有方法可循的。
第一,高度重视词类教学。这是学好短语结构类型、句子成分的基础,对体味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表达效果、说话作文避免语病以及学习理解文言文中的实虚词都有很大的帮助。那么,怎样进行词类教学呢?(1)突出重视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的学习理解,因为这四种词使用频率广,阅读分析类题目也多。(2)教学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联系语言环境。一方面可以化抽象为具体,使教与学深入浅出、易学易懂;一方面是为了学以致用,进一步提高辨析能力。(3)注意不同词类的区别教学,如时间名词与时间副词、形容词与副词、动词与形容词、介词与连词等。
【关键词】语法教学不可淡化
语法教学曾经也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但从20世纪90年代后,语法的地位发生了动摇,语文教育界发出了要求“淡化语法”的呼声。首当其冲的是语文教科书中的语法内容被不断简化。受此影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也大都忽视了语法知识的传授、运用,大部分教师发现语法教学难以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也普遍认为语法教学是“费力不讨好”的事。因为尽管语法知识有概括性、稳定性,但更有抽象性、模糊性。于是,在教学过程中不光学生感到难学,教师有时都感到无所适从。例如,在汉语中,大部分词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为实词;有一部分词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它们的作用主要是表示一定的语法意义,是为虚词。这就有了疑惑了,课本中将副词列为虚词,然而副词在句子中是充当成分的,如状语。在讲短语时用了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等术语,可是这些术语是针对句子而言的,也会让人生疑。语法知识本身的特点很难使教者、学者做到准确严密,很多情形是模棱两可。于是学不如不学,教不如不教。因此,如今初中课堂上讲解语法知识的教师已经不多了。
对于语法教学,《语文课程标准》中除了“语法、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这处表述以外,还有一处表述:“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这个表述向我们传达了一个明确的信息:必要的语法知识还是应该学习的。语法教学作为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有其重要意义的。
第一,学习语法知识有利于提高中学生自觉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有助于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初中毕业生应该具有相应汉语听说读写能力,有一个较好的语文基础。可现在不少学生学了十几年语文,还是不能准确无误的将自己的想法表述出来。从这几年淡化语法的实际结果看,不仅在校学生错字、病句连篇,如果我们稍微注意一下报纸、电视等媒体上的宣传报道,我们也能发现不少违背语法规则的现象。其实,句中表示修饰、限定的成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句子的内涵。学好语法,懂得词句的搭配组合,就能准确的分析句子的主要成分有哪些,附加成分有哪些,语序是怎样的,层次是怎样的,注意到这些,养成这方面的习惯,对句子的基本意义就会把握的很准确。若是较长的句子,就可以很快把握住要点;若是较短的句子,就能对其内容获得较清晰的判断。如果要是掌握好汉字的造字法,可助我们推断字义;掌握好同义、反义词,可助我们理解词义;掌握好复句,可助我们理解句子之间的关系,等等。这些,都有利于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
第二,使中学生了解自己母语的基本常识,认识母语的最基本结构规律,可以达到提高他们语文素养的目的。中学生懂得汉语语法的基本常识,了解词和短语的分类,知道句子的组成规律、规则等,学习运用语法知识去正确运用汉语,虽然不一定能立竿见影地提高他们运用语言的能力,但作为一个中学生,运用语法知识指导母语的运用应该是一种最基本的素质,是一种最基本的语文素养。
相反,如果不教语法,就会妨碍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我们语文老师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初中阶段的学习是学生终身学习的重要基础。很多高中语文老师都反映我们的学生到了高中阶段往往需要补习语法,因为没有经过复句和句群这些语法知识的学习,学生一旦遇到逻辑性很强的说理性文字,如人文、科技类论文,往往读不懂,他们阅读能力的漏洞就毫无遮拦地呈现出来了。
第三,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现在,我们的学生只会套格式,作文中的错别字很多,词不达意,说半句话,前言不搭后语,病句多,不会运用或很少运用常见的修辞格,文章也少了真情实感,少了文采。若能很好的学习语法,就可以避免病句,也一定会提高写作的水平。
第四、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学科,是学好其它各学科的基础。无论是何学科,均需要用汉语准确地表达出来。如果一个学生连数学题都读不懂,又怎能学好数学呢?2007年高考数学第20题,不就有许多同学因读不懂题目而败下阵来。学不好汉语,讲不好普通话,又如何能准确地与人交流。就是学习外语,也要先学好汉语,否则你是不能够将外语准确地译出来的。并且,学好汉语语法基础知识,不单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问题,而且对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促进汉语健康地发展,都有积极的作用。
论文摘要:本文遵循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并结合实践,从语文学科性质、语文实践活动、语文素养培养、学习方式改革、三维评价等五方面进行了一些探讨,对我们语文学科的教研、实践探索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如何将新课程理念融人到课改实践中,从实践中总结新形势下的教学经验,找到行之有效的教学途径,应该是教师迫切需要关注的。根据语文课程改革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起:
(一)语文的学科性质走工共性和人文性的坑一
语文的工具性是着眼于它的形式,讲语文的人文性则是侧重于它的内容,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本身是统一的。我们既不能用语文的工具性否定它的人文性,也不能以它的人文性否定其工具性。只有坚持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才能有效地识别和防止语文教育中存在的以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的弊端。
(二)语文教学要淡化“语文知识”和机械训练,突出言语实践活动
过去,语文教学过于强调学科知识体系,逐渐形成了以“语文知识”为中心的教学,而所谓“语文知识”又大多停留于语法、修辞等代表的知识层面。以学科为体系、知识为中心,必然会追求知识的全面性和系统性,并导致对知识的烦琐分析和机械的训练,实践证明这容易使语文教学发生异化。以知识为中心,教师只需传授,学生则从根本上丧失了成为教育主体的可能。因为这种教学只重视知识的本体价值而忽视了知识的工具价值;只承认知识的重要而轻视或完全忽视经验和体验的重要;只重视掌握知识的结果而轻视掌握知识的过程。
语文教学不是不要知识的教学,语法知识、修辞知识只是语法学、修辞学的基础知识,但并不必然构成语文学科的基础知识,所以教师应该从言语技能培养的角度,或者说从语言学的角度重新审视语文课程的基础知识。对于实践性和人文性都很强的语文课程来说,实践和体验无疑是更重要的。而且即使是真正的基础知识,掌握知识的目的也全在于应用,用知识去培养人的创造精神。叶圣陶先生主张“要让学生把知识化为自己的血肉,在生活中能随时运用”。因此,学习知识,语文与其他学科有很大的不同。比如物理、化学,学知识本身就是目的,而学习语文知识的目的却在能力和素养,语文知识本身是为语文能力和语言素养服务的。从实际工作方面来说,淡化语文知识,也有利于促使教师和学生把注意力放在语文能力上。
新的课程标准提出“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形式上看,新课程的确淡化了训练,但从它强调“基本训练”和“科学训练”来看,新课程淡化的只是充斥于语文教学中的机械训练和重复训练。倡导“基本训练”和“科学训练”,预示着今后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将一改旧套,形成一种崭新的格局。基础教育的基本任务是为每个学生的发展打好基础,而人的语言的发展是人的一切发展的基础,因此毫无疑问,新课程必将把发展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置于中心的地位。
(三)语文教学要关注传晚,弘扬民族文化,强调人文猎神的培养
语文课程改革是哲学上的“扬弃”,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有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从字词的教学到阅读、写作教学,其基本经验在新课程中都有所反映。如汉字教学,传统做法是针对汉字的象形一一表意特点进行的;新课程则强调“体现汉字的特点,做到形音义相结合”,把汉字“形”的位置置于最前面。而且,汉语拼音只被定位在“是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这是符合汉字识字规律的。又如阅读教学,传统经验是重感悟,故强调“熟读精思”;重积淀,故强调吟诵;重语文修养,故强调博览群书。这些宝贵的经验在新课程中反映得尤其充分。再如写作,传统经验提倡抒发性灵,故主张“先放后收”、“多就少改”;重文字凝炼、韵律和谐,故讲究炼字、炼句;重语言熏陶,故强调“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重整体思路,故强调谋篇立意。这些好的经验,新课程也都注意了吸收。总之,吸收传统语文教学的精华,无论对于继承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还是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塑造健全的人格,都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田)加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转史教师的教学方式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外延相等”,因此综合实践活动对于语文学习来说似乎更为适宜。语文新课程的实施,势必加强综合实践活动,尤其是其中的研究性学习。这种活动有利于个性化的教学,有利于跨学科的教学,有利于学生学会合作,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因此,语文教师角色也要由“传授型”向“研究型”转变;教学方式要由“讲授型”向“师生互动型”转变。
(五)语文课程评价要重视知识与能才、恃感与态度以及价值观的徐合评价
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证明是否达到教学目标,更重要的是为了改善教学过程,从而更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发展,考试只是评价方式之一。新课程十分强调要运用到多种评价方式,不仅对学生的认知,而且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行综合评价;注意将教师的评价和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相结合。
关键词: 新课程标准 英语语法教学 课程资源 活化处理
高职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将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学习策略、情感态度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合发展的基础上。新课标明确指出:“此次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教学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于是曾经被视为学好英语的“制胜法宝”,到了最后却落个“哑巴英语”的罪魁祸首的英语语法教学,在“培养交际能力”和“任务型教学途径”的思想指导下,大有被淡忘的趋势。为此,有些教师误解了“淡化语法”的真正含义,误以为语法教学可有可无,忽视了语法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其实,不重视或不进行语法教学是对语法教学的误解。我认为,高职英语教师必须从思想上加以重视,防止“重听说、重阅读、轻语法”而造成部分学生“没有对错标准”、“动手写作就漏洞百出,语法错误连篇”的教学不良倾向,在教学中切实领悟好“淡化语法”这一教学指导思想。而且国内外语言教学界都形成了语法必教的共识。语法教学是英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为了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知识进行交流打基础的。“淡化语法”并不是不教语法,从某种程度上讲,反而要求更高了,学生有了坚实的语法基础,结合语境灵活运用,才能选出正确选项。语法在语篇衔接中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语法依然是中国基础英语教学的必要内容”(李永大,2007)。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虽然掌握语法并不等于掌握语言运用能力,但语法欠缺会制约学生准确运用英语的能力(张红缨,2004)。我认为在语法教学方面,我们应该巧设计,以便学生掌握。新课程背景下语法必教,但如何教才能提高教学效率,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在以往的英语教学中,绝大部分时间教师唱“独角戏”,不重视学生的口头交际,更忽视对其语言运用技能的训练。在语法教学中,教师应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语法教学与阅读、听力、口语和写作等技能训练相互融合,从而达到新课标的总目标――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一、利用情境进行语法教学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在语法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尽可能逼真的、反映知识生成和应用的学习情境,创建良好的实践场,注重课堂文化的生成,关注课堂情境的细节,促使学生对知识的意义进行协商与建构。语法教学也应遵循语言规律,教师应利用丰富的资源为学生学习语法知识创设形式多样的情境,让他们在生活化的氛围中领悟语法规则的内涵并运用语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以讲解表示可能性(possibility)、推测(guessing)的情态动词could/may/might/should/must/can’t为例。课前布置任务,要求学生4―6人一组,收集或拍摄身边存在的交通安全隐患的照片。在讲到推测性情态动词时,让学生呈现所拍的照片。学生在小组内分享各自收集或拍摄的照片,并讨论照片所反映的交通安全隐患。例如:
S1:Cross the road while the traffic light is red.
S2:Overtake other cars too fast on the road.
S3:The drivers don’t slow down to avoid the walkers on the zebra crossing.
……
小组观察照片,并使用情态动词讨论某些交通隐患可能导致的交通事故.如:
S1:What may/might/can/could happen if you cross the road when the traffic light is red
S2:I may/might/could be hit by cars.
S3:What may/might/can/could happen when the drivers overtake other cars in a dangerous manner
S4:They may/might/could lose control of my car.
……
老师呈现一张交通事故图,与学生一起讨论该事故发生的原因.如:
T:What may cause the traffic accident?
S1:It must be rush hour. The road is so crowded.
S2:The tyres may/might burst suddenly.
S3:Some drivers may/must be too tired and sleepy when they are driving.
S4:Some drivers can’t drive carefully. They may/might/could do something else when driving.
在活动过程中老师板书这一组情态动词,并适当插入讲解。学生在讨论中意识到了遵守交通安全的重要性,表达时的情绪比较激动。学生不仅知道要遵守交通法则,而且这样在语境中深切地、直观地理解了推测性情态动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使用及区别,从而促使学生真正做到活学活用。课堂教学就是一个由生活转化为知识,而又用知识去认识生活的过程。所以,在有限的条件下,教师要尽可能将课堂延伸到课外,使学生所学知识、兴奋点、疑问点均能伴随学生走出教室,融入学生的课外生活中。开展相应的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活动,能使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内在情感的体验和升华。
二、利用语篇进行语法教学
教师只是机械地进行单句操作某个语法点,那么学生会觉得枯燥无味。如果教师将语法点融入语篇当中,让学生在阅读文章时对某个语法现象形成一定的感性认识,学生就会从语境中归纳和总结出语法规则。语篇可以为语法规则的比较、归纳和总结提供良好的上、下文语境。脱离了语境,句子所表达的意义就无法确定。因此教师要将语法融入语篇和语境之中,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法运用能力,也有利于学生发展言语交际能力。
例如,老师可以要求学生用短文描述一下自己的祖国或故乡,要求作文中出现几次倒装句的使用。这样的阅读和写作活动既能让学生通过语篇来学习语法,学到较系统的语法知识,又可以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三、利用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语法教学
“新课标”高职英语教材对语法规则都讲解得非常系统,并设计了许多好的语法活动,从而体现了语法教学的过程性和应用性。例如:
关于定语从句语法的教学
第一步:在黑板上写出这样两个句子,让学生通过语境,试填关系词:
Mike has gone to Beijing, the 2008 Olympic Games will be held.
Mike has gone to Beijing, will hold the 2008 Olympic Games.
第二步:提问,并要求学生给出答案,然后提出问题:“Why do we have to fill in the relative adverb ‘where’ in the first sentence,while we have to fill in the relative pronoun ‘which’ in the second sentence?”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第三步: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差别:第一个句子的定语从句说明的是“2008奥运会将在北京举办”,而第二个句子的定语从句说明的是“北京将举办2008奥运会”。前者说明北京是举办的地点,而后者说明谁来举办。
第四步:让学生总结关系副词where和关系代词which在句中所充当的成分:前者在定语从句中作地点状语,而后者在定语从句中作主语。
第五步:提问学生:“Shanghai,Hangzhou,the factory,the museum等表示地点的词是地点(句中作状语),还是事物名词(句中作主语、宾语)?”学生通过以上步骤,就会很容易地认识到:这些表示地点的名词既是地点,又是事物名词,但关键是看它在定语从句中的作用。
第六步:在黑板上写出如下句子,让学生填写关系词:
The library students often study was on fire last night.
The library, was built in the 1930s,needs repairing.
The library you visited yesterday was built in 1990.
第七步:让学生联想上述例句,以使他们明确关系词在定语从句中的用法,及该语法现象的结构和运用规则。此外,要求他们运用“where,which,that”等关系词自行造句。通过上述步骤,学生经历了“发现、总结、发散、联系”等环节,亲自体验了使用定语从句的规则和方法。这样,学生牢固地掌握了这一语法点。
总之,教师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将教材丰富化、实用化、兴趣化、活动化,就能达到活化教材的目的,从而充分、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好课程资源,使学生在语法教学中能真正吸收所学的语法知识,提高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教师应该让学生在借鉴他人学习方法的基础上探索最符合自己学习目的和学习习惯的学习方法与策略;要注意培养学生对语言变化的敏感度。虽然语法规则在较短的时间内不会有什么变化,但时间长了,变化是不可避免的,所以过去学习的语法并非永远正确。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职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何安平.英语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葛玲芬.教育心理学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