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童年的发现教案

童年的发现教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童年的发现教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童年的发现教案

童年的发现教案范文第1篇

  童年的发现教学反思1

  1、课堂中,我们常会遇到学生思路不畅的情景。那么我们该怎样办呢?我认为首先教师切忌动怒.必须克制自我的情感,用理智驾驭感情,坚持冷静.这是应用教学机智的原则之一。冷静,能让我们的头脑更清楚,思维更敏捷,灵感便会在刹那间迸发出来,教师便能恰当而有效地引导学生。在本案例中,如果我当时头脑发热,将学生训斥一番,只会构成师生情绪的对立,课堂氛围的紧张,不会到达应有的教学效果。更不会听到学生后面精彩的发言,不会看到他们那一颗颗热爱生活的心,不会发现其实他们也是爱动脑、爱观察的

  2、“人究竟是怎样来的?”“母亲为什么怀胎九个月才生下婴儿?”“母腹中

  的胎儿是否再现了人的历史发展的每个阶段?”这个问题的理解学生还是比较困难的,虽然利用了课件、图片让他们了解了整个过程,但孩子们还是有些懵懂,所以这一环节还没有到达预期的效果。如果课前让孩子们查找更多的相关资料来理解或许课堂上会简便一些。

  所以我觉得课内外结合,合理而巧妙地利用课外获取的信息,这样能够更加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当然,一个教师的教学机智并不是天生的,它需要教师不断地学习——思考——实践,再学习——思考——实践,长期坚持,循环往复,经过艰苦磨砺和用心领悟而来的。它像一个人的语感一样,是属于个性化的范畴,是一种驾驭课堂的随机应变的本事。所以,它不仅仅要求我们教师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扎实的专业知识,又要有开阔的心胸、敏捷的思维、丰富的阅历、迅捷的反应力等。最终,我想说,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教学机智是教师素质的画龙点睛之笔。让我们不断地在实践中学习、摸索、思考、积淀,不断地充实自我、追求个性、构建风格,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童年的发现教学反思2

  这篇课文我认真地读了三遍,我的兴趣点集中在“进化论”和“胚胎发育规律”上,总是想着:小时候关行的梦是不是真的与人类进化过程中“鸟”有关?母腹中的胎儿怎样再现从简单生命进化成人的过程?于是我上网查找了胎儿发育过程的相关资料,阅读了进化论的相关资料。作者童年天真可爱,爱寻根究底的形象跃然纸上,我发现课文的语言是那么幽默,那么富有童趣。

  那么,孩子们的阅读理解过程会是怎样的呢?我叫了班上好中差三位学生阅读课文,他们觉得这篇文章不好理解,同时又和我一样,对“胚胎发育规律、进化论”等问题充满了好疑惑与好奇。于是我思考,怎样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怎样引导学生感悟课文的语言,感受作者童年的形象,怎样把课文的理解与语言的感悟融为一体?最后,按照学生的阅读习惯进行教学。第一课时以“发现”为线索,引导学生质疑提问,主动探究,养成学生边读边思的习惯,同时,透过课外知识的补充阅读,满足学生兴趣,初步了解进化论的相关知识。以“形象”感悟为线索,引导学生欣赏课文的语言,体会费奥多罗夫童年天真可爱的形象,享受童年发现的快乐。读通了课文,理解了字词和课文资料,而且培养了学生边阅读边思考的习惯,学得扎实到位。透过对作者童年形象的感悟,欣赏了课文的语言特色,透过模仿课文说自己童年的发现,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潜力,较好地做到了语言文字训练。

  童年的发现教学反思3

  这是我第二次教学《童年的发现》这篇文章。备课时,第一次教学这篇文章的种种不足就浮此刻眼前,因此,无论是对教材的分析,还是对学情的估计,我都进行了较为周密的思考,盼望能有所突破。

  也许是准备充分的原因,前面的课堂效果较为理想,我心中颇为得意。没想到,意外出现了。当我问:“你们在生活中也有过许多发现,来,说说吧!”(我预先认为这将是一个精彩的瞬间)刚才还热闹的课堂一下子沉寂了下来,一个个默不作声,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突然,我脑中灵光一闪,何不讲一讲自己童年的发现来启发启发学生。我立刻想到“蜘蛛在雨天结竖网,晴天结横网”,面带微笑对学生说:“这样,我先来讲一个我童年时候的发现吧!”“好!”顿时,全班同学的目光都投向了我,我慢慢地讲到:“小时候呀……”话音刚落,教室里便慢慢地嘀咕开了。但这时学生说出的发现多是用眼睛看到的,这种状况下,我让学生回忆课文,让他们说说作者的童年发现是什么,是用什么发现的,从而让他们明白发现能够是用眼睛看,还能够用耳朵听,甚至能够用脑子想。这样学生的观察就会是多角度的,对他们的观察潜力、写作潜力的提高都将很有作用。课堂中的这个小插曲引起了我的思考:我们常会遇到学生思路不畅的状况,首先,教师切忌动怒,务必克制自己的情感,用理智驾驭感情,持续冷静。“不管风吹雨打,胜似闲庭信步”,这是应用教学机智的原则之一。冷静,能让我们的头脑更清楚,思维更敏捷,能让灵感在刹那间迸发出

童年的发现教案范文第2篇

应变,是变消极为积极、变不利为有利、变被动为主动的一种科学处理问题的技能。根据变化的情况,将观念、方法、手段做相应而必要的变化,以便及时、果断、能动地驾驭教学时机和教学工作。说应变,并不意味着改变教学计划,降低教学要求,这一切都应以完成教学目标为前提。

教师应变突发事件,需要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娴熟的教育技能和敏捷的思维能力,以及宽阔的胸怀、度量和涵养;既要能对突发事件做出迅速而准确的分析和判断,又要具有一定的胆识和决策才能。这些都是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应变能力的基础。笔者认为它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高度的自控能力

高度的自控能力,是教师在教学中的基本素质之一。尤其是在突如其来的偶发事件面前,教师切忌动怒,必须学会克制自己的情感,用理智驾驭感情,保持冷静。“不管风吹雨打,胜似闲庭信步”,这是应用教学机智的原则之一。冷静,能让我们的头脑更清楚,思维更敏捷,能让灵感在刹那间迸发出来,更能恰当而有效地引导学生。

记得有一次,我去上课,刚一推门,进门的一只脚还未落地,迎面飞来一个小石子。“哐当”一声,不偏不倚,正打在我的眼睛上。“哗啦”一下,眼镜片被打得粉碎。我顿时火冒三丈,真想揪出投石子的学生扇他几个耳光,给他来个“杀鸡给猴看”。正在我要发作时,突然想起了西塞罗说的一句话“智者受理智的指导”。于是,我深吸了一口气,克制住即将爆发的情感,迅速调整一下激动的情绪。我用目光扫视了一下全班同学,微笑着说:“刚才这位同学的投掷水平不错,命中靶心的几率很高,如果将来成了神,可千万别忘了,你的老师曾经当过你的活靶子。”我的话音刚落,同学们都笑了。再看看那个投石子的同学,低着头,红着脸,一副难为情的表情。看样子,他已经在后悔自己的错误了。此时,我的心情也平静了下来,接着说:“同学们,但这是课堂,不是演练场。今后再练的话,要找个既合适又安全的地方,竖一个靶子,千万不能再用人当靶子,那样可是很危险的呦!”课后,这个学生主动找我承认了错误,再后来,我们的师生关系也处得很好。试想,如果当时我大动肝火,狠狠地给那个学生来个“下马威”,效果会怎么样呢?最起码师生之间在感情上会形成一种难以消除的隔阂,同时也达不到“长善救失”的目的。

二、快速调控的能力

突发事件出现之后,不但要求教师善于控制自己即将爆发的情感,而且还要能迅速调整思路解决问题,这就是“应变”技能。教师一定要学会随机应变,灵活处理课堂中的意外情况,因为再有预见性的教师也不可能预料到课堂偶况的出现;再周密的教案,也不可能为偶况事先设计好具体的解决方法。教学环境不是完全封闭的,更何况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向交流活动,教师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学生的思维发展、情感交流的情况,教师也不可能完全预见到。

记的那次我在公开课上教学《童年的发现》,前几个环节——初读感知、自读自悟、重点误读、讨论交流等问题都轻而易举地解决了,然而在最后一个环节却出现了问题。当时我问:“同学们在生活中肯定也有过许多发现,来,大家说说吧!”可出乎我意料的是,刚才还热闹的课堂一下子沉寂了下来,一个个默不作声。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不一定是重大的发现呀,在生活中的、学习中的,只要是你通过思考、观察得来的,都行。”可仍旧没有一个人举手。我不禁有一丝恼怒,正要发作时,脑海中有一个声音告诉我说:“冷静,冷静,千万不可动怒!”怎么办呢?此时,我脑中灵光一闪,何不讲一讲自己童年的发现来启发启发学生呢?我马上想到蜘蛛在雨天结竖网、晴天结横网的情景,于是面带笑容地对学生说:“这样吧,我先来讲讲我童年的发现吧!”“好!”顿时,全班同学的目光都投向了我。我慢慢讲道:“小时候呀……”我的话音刚落,教室里便有许多学生竞相举起手。而我在备这一课时,根本就不觉得让学生说自己的发现是一个难点,反而觉得只要老师一提出这个问题,学生就能快速说出很多发现来,因此完全没料到学生会出现思维障碍,出现冷场。但我的突然灵机一动,想到用我童年时的一个小发现来抛金引玉,从而打破了僵局,唤醒了学生的生活经验,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这一点就充分体现了教师的应变能力在教学中是多么重要!

童年的发现教案范文第3篇

一、政治思想方面

德高为师,身正是范,师德是一个教师的灵魂,,因此从一开始选择了教师职业,也就意味着时刻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参加师德培训和教师上岗培训,勇于解剖自己分析自己正视自己认真查找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工作中从不迟到和早退,坚持100%出勤,准时参加园内组织的各项会议认真领会会议精神,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和学习,做到团结同事,关爱孩子。我从小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不断武装自己的头脑,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幼儿园的各项规章制度,工作认真负责,兢兢业业,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中实现自我闪光的人生价。

二、不断学习新知识,提高自身素质

我深知作为幼儿教师,要想让孩子得到一碗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所以我要与时俱进,认真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论文百事通“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工作中,我向身边所有的老师学习,扬长补短。促进自己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并在实际教学中认真思考推敲,有目的的在班中进行一些尝试。如:绘画教学中,我采用留白的教授方式,让孩子在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的同时,展开自己的想象,随意的画出自己喜欢画的东西,让孩子自己去发现美,表达美,创造美。在评价幼儿作品时做到尊重幼儿的创造,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去欣赏孩子的作品,孩子的成功感得到了满足,作画的兴趣也提高了。

在每次教育活动交流时,我都能积极准备认真参与。每次实践后我总对我自己说:“这并不是过了,就结束了。过后还要仔细想想,认真听听,好好学学。哪儿还不够,该怎样做会更好。”通过一次次的自我反思与实践,我的教学水平突飞猛进,成为我园教育教学中的佼佼者。

在业余时间,我会去图书馆翻阅有关幼教资料,去书店购买与教育教学有关的书籍和音像资料进行观看学习。平时也抽出时间上网,把自己的教案和经验到网络中,与许多优秀的幼儿教师共同探讨交流,并汲取别人好的教育教学方法,溶入到我的教学中来。在家多看幼儿节目,多关注幼儿所喜欢的人和事物,想他们所想,探索出更适合我班孩子的上课形式及方法。

三、班级管理及特色

在对我班幼儿的教育工作中,我注意自己的言行,以身作则,为幼儿树立榜样。刚接手这个班时,大部分的孩子都缺乏常规教育,和礼貌教育,家长们也都对我的严格管理有些不理解,我也想过要放弃,但是面对那一个个天真可爱的脸,我觉得我有责任教育好他们,同时也会转变家长的意识。为次我们进行了系统的常规教育和礼貌教育,常规教育中培养了孩子们良好的生活习惯,使幼儿待人接物,言行举止大方得体,本学期我班以艺术教育为特色,每周制定一节美术教育活动和一节音乐教育活动。开学一个月以来我们班的幼儿已经可以自己创造折纸内容,并且去教其他幼儿。音乐方面也学会了简单的指挥方法,唱歌基本常识。有的幼儿还自己创作小歌曲。在活动中,我与孩子一同游戏,认真扮演孩子在游戏中给我安排的角色,和他们一同分享欢乐的童年,并且把我童年的游戏,带到孩子们中间来,给他们带来了新鲜,带来了喜悦。又如:在外出活动及日常活动中我会适时告诉幼儿:“什么是常绿树,什么是落叶树;什么会浮,什么会沉;什么是哺乳动物什么是爬行动物;为什么太阳要落山,为什么月亮和星星会发光,等等。通过这种随机教育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愉快地学到了知识。新晨

四、全身心的投入,热爱、尊重、理解幼儿

童年的发现教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以学带教 以教促学 教学策略 主体性

长期以来,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都是以“老师带着走,学生跟着做”的惯用方式进行着,学生多为记忆性学习,很少动脑去思考。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差、积极性不高,学习效率低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阅读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方式应该适应课程标准的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改善语文阅读教学。

一、转变教师角色:先向学生学,再向学生教

要创设一个民主、和谐、活跃的教学氛围,教师在课堂上的自我定位和对学生变动性思维的把握,是实现教学内容与学生想法相交融的关键,也是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前提。在现实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很多教师要么根据自己过去的经验,侃侃而谈;要么根据教案的流程,照本宣科。都没能顾及学生的真实的学习感受和想法,禁锢了学生的思维。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两方面去向学生“学习”:一是善于抓住学生学习的兴趣点所在。因为没有兴趣的学习,是痛苦的学习,学生的学习会变得应付。二是善于捕捉学生回答问题的闪光点所在。因为没有学生精妙回答的学习,是没有启发性的教学,学生的学习会沦为机械性的记忆。教师应秉持这样先学后教的教学理念,并以此引导自己的教学实践水平不断提升。

例如,《一面》一课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学生:“你们最喜欢谁?”“最崇拜谁?”这样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会踊跃地发言,说出自己喜欢的明星、作家、诗人等。接着提问:“如果有幸见到他们一面,你会有什么反应?”“你会认真观察他身上的什么东西?花五分钟时间写写你和心目中偶像会面后的想法和做法。”启发学生自己思考。引入课文“这是你们的想法,接下来我们看看又是什么样的人见过一面会让作者如此印象深刻?看看他说的是不是也是你们想要表达的?”将学生自己的想法与文章比较、衔接。

二、凸显学生地位:学生主动学,教师随动教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要求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思维活动,要求教师实时关注学生的课堂反应。保证学生在接受新知识前有足够的兴趣,在接受知识过程中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以及在学习完知识后敢于大胆地质疑。教师通过灵活的“随”动教学,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笔者认为:可根据阅读的阶段性顺序来区别性地带领学生的主动性学习。

首先,在感知阶段,通过对题目的释义,挖掘出探索新知的欲望。接着,在深入阶段,通过对内容的剖析,提高学生思考文章中心的热情。最后,在感悟阶段,通过对文章主旨的整理总结,激发学生对作者的思想情感以及表达方式的触动与启发。如教授《我的老师》一课,一开始,请学生回忆一下:从小学一年级起,教过自己的老师有几个?在诸多老师中,又有哪些令他终身难忘?老师做了什么让你们难忘?从熟悉的知识入手,迁移到新知识,作者都叙述了什么事,这些事是怎么叙述的。为什么要这样叙述?这样叙述的目的,借此让学生思考文章结构与叙述方法。最后,通过这些事跃升到对作者情感的认识,以及想说明作者和老师之间有什么样的感情。

三、优化师生关系:能学中生疑,让教有所重

师生关系是教与学的纽带。绝大多数初中生刚好处于生理转型期,开始寻求自我,对外界的态度和思想方式逐步发生变化,教师仍然把他们当作孩子,不改变和学生相处的方式,学生容易和教师产生隔阂,甚至会有公然顶撞和直接冲突的情况发生。这时,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生建立一种彼此相互接纳、经常沟通交流、共同激励提高的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对于语文阅读这样探讨性和探索性较强的教学来说,这种师生关系不仅能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也便于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可以让阅读教学过程更具“亲和力”。笔者认为,教师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去改善与学生的关系:一是树立全心全意为学生的“服务”意识。二是多赏识、鼓励自己的学生。三是建立与学生、家长的立体交互关系。这样轻松的关系,才能让学生置身于敢想、敢说、想说的氛围中,最后培养成“能想会道”的阅读习惯。

如在教授《童年的朋友》时,教师可以拿自己的童年与学生分享,借此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童年生活,进一步对文章的内容产生阅读的兴趣。还有每个学生的经历不一样,在谈论自己童年朋友的时候,感受各不相同,良好的师生关系,可让学生大胆地区表达自己对童年生活的真实想法,不一味地去虚构人物和事件。拉进学生与生活的距离,去发现自己的生活,感受真实的生活,记录精彩的生活。而不是跟着文章幻想编造,觉得作者所描述的是离自己很遥远的生活。

四、加强生生交流:学生合作学习,教为了不教

合作学习是对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影响重大的教育策略之一。有时“学生能比老师更好地了解和接触学生。”“学生是学生‘请教’最方便的资源。”“很多问题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教师引导学生间加强交流与合作,可在学生中树立积极互赖的合作意识和乐于助人的集体观念,以及在学习中实现优势互补,让教师的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小组讨论,学习任务,活动分工等阅读教学中,可以通过学生合作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这样既可以让学生的学习感悟更深,还能让学习好的学生影响和带动学习差的学生。

如在讲授《凡尔赛宫》课时,老师不必急于介绍文章的内容,可以先让学生分组,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收集资料,结合课本去了解凡尔赛宫的建筑特色,艺术风格,旅游胜地等方面的内容,再由各组汇报表演了解到的凡尔赛宫的样子。教师只需在学生了解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对学生所了解的信息进行整合,呈现给学生。这样的教学比老师自己讲的凡尔赛宫,学生的学习印象会更深刻,心得体会也更深。这样的学习,学生既能够跟随作者的笔迹去了解,同时能根据自己努力的足迹了解凡尔赛宫。在学生的合作与探索中,教学目的在不知不觉中也就实现了。

总之,不管以以上何种方式进行阅读教学,只要立足于学生的学习,坚持以学带教,以教促学的“教学相长”方针,发散学生思维,就能促进学生阅读的灵活性,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参考文献

[1]方智范.语文教育与文学素养[M].广州教育出版社,2005.

童年的发现教案范文第5篇

一、珍视信息——树立“学生资源观”

新课程下,学生不仅是教学的“对象”、“主体”,也是教学“资源”的重要构成和生成者。学生进入教学的初始状态,是教学能否对学生发展起真实、有效作用的基础性资源,也是课堂上师生交互作用的起点。学生在美术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积极性、注意力、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合作能力与质量、发表的意见、建议、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等,无论是以所画的内容,还是以言语、行为、情绪方式的表达,都是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通过教学后学生呈现的变化状态,则是评价性资源和下一个教学流程的基础性资源。有了这种“学生资源观”的意识,教师才会在课前、课堂和课后,把自己的心思不只是放在教材、教参和教案上,而是努力放在研究学生、倾听学生、发现学生上,才会不把学生在课堂中的活动、回答看作是一种对教师教的配合,才会珍视来自学生的信息,创新课程资源。

二、预测课堂——教学采用“软设计”

教学是一项有计划、有目的的活动,教学设计是教学的基本要求,是课堂动态生成的基础,是教师根据新课标的精神和美术学科特点,按照一定的教学目标和要求,针对具体的教学对象和教材所做出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构思。教学设计不仅有别于最低层次的备课,不但把课本知识要点陈列出来,而且也有别于多少年来我们习惯了的“三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它是一个创新的教学活动:整合各种课程资源,安排多种教学事件,营造真实教学情境,调配各种教学要素……这个教学设计是教师对美术教材的理解,加上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充分预测而做出的一种框架。这样的教学设计是“软设计”,不是设计一个个“套子”,课堂上让学生“请君入瓮”,而是带着这种设计到课堂上,让综合的课程效应“动态生成”。设计的课堂不是“教案剧”的演艺场,而是师生不断进行交流、积极互动、达到共同发展的人生旅程。

三、尊重学生——课堂富有人情味

美术课堂交往是“两代人”以信息为背景,以美术语言为中介的一种沟通。教师与学生各自凭借自己的经验,用各自独特的精神表现方式,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心灵的对接、意见的交换、思想的碰撞、合作的探讨,实现知识的共同拥有与个性的全面发展。教师必须以尊重为前提,善待学生的过错,并且采取有效措施从而促进生命的良好发展。

四、了解学生——建立学生资源库

教师应多多了解学生,认真倾听学生的声音,及时做好记录,建立一个学生资源库,以便更好地为创生美术课堂服务,让我们的课堂真正成为师生心灵相约的地方。学生中,有着各种各样的人才,有学乐器的、有学舞蹈、声乐的、有学武术的,也有善于朗诵演说的。这些人才我们都要及时了解并记录下来,以备美术课堂之用。同样的人才,在美术课堂里也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学生的一点一滴,教师都应该通过倾听和观察,及时把握学生的情况和需要,并想方设法采取必要的措施,或提出合理的建议,或给予必要的引导,做学生学习成长的见证人,更作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的伯乐。

五、随机应变——善于捕捉“活资源”

课堂生成灵活性来自于师生之间多层次的交往互动。交往是教学过程的本质特征,主要是通过对话、合作和沟通来实现的。师与生、生与生的真诚合作,有效互动,凸现学生主体性的参与,昭示着教学的交往、对话特殊性征,促进课程的创生。处于学习主体中的学生,他们的创新在课堂学习中主要表现为:语言表达的求新,思维的求异,想象的创意,学习方式的独特,以及解决问题的个性化等。这些学生的学习信息,有时通过美术语言表达,有时通过画面内容来传递,作为教师应珍视学生的信息,及时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瞬间,使教学充满智慧,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六、——发展眼光看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