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法院经验交流材料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化建设是国家信息化建设形势发展的需要,是保障基层人民法院在新形势下依法公正独立行使审判权的需要,是维护国家司法统一的需要。因此,信息化网络建设和应用是人民法院今后一个时期信息化建设的重点。
一、法院信息化网络系统建设的基本规划
巩固基础、开拓前进,以点带面、全面发展,是建设和发展法院信息化工作的有效原则。基层人民法院要落实法院信息化工作,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分阶段、分层次进行。
(一)落实基础。其重点是普及计算机的使用,一方面提高法院干部应用计算机的熟练程度,另一方面也为深化办公自动化程度奠定基础。
(二)系统管理。在具有一定计算机设备和应用能力的情况下,运行部分系统软件,如档案、人事、财务管理软件等,为综合和大型业务软件系统的使用积累经验。
(三)建设网络。在已经有相当计算机使用经验,办公场所建设任务已经完成的中级法院和基层法院,开展内部局域网的建设工作,并系统运行审判流程管理系统软件和其他管理软件,全面向法院业务信息化程度迈进。
(四)启动人民法庭入网工作的落实,并重点添置计算机设施,完成印章管理系统、数据卷宗系统、历史档案系统、海量输入系统、自动印刷系统的软硬件配套、完善工作,从而全面实现法院业务信息化、自动化、无纸化的最终目标。
由上我们可以下结论,由于各地法院所处的地理环境和经济条件不同,办公自动化工作在全省范围内的开展,不能以“”或者“一刀切”的方式进行,必须充分结合各地的不同情况,在规划的时间段内分阶段、分层次、分步骤进行。
作为基层法院网络系统建设来讲,要着眼长远,高投入,有重点,既保证网络系统具有一定的先进性,也要保证经济实用性和扩展性。法院网络系统建设重点在于计算机中心机房的配置,要保证计算机中心机房的建设在五至十年内不落后,实现无人值守。网络结构及材料的选择上要经济实用和易于维护,确保数据传输的速度。工作站的配置要立足于五年内不落后。
2、ups电源的选择:由于服务器是整个网络的中枢,对电源要求高,电源不稳定或突然断电,都可能给网络带来意想不到的灾难,因此作为服务器用的ups电源应具备智能化功能,能随时向服务器提供电力状况,并以定时开关机,当市电突然中断时,ups电源自动转换为后备电源供电,当市电来电后,自动转换为市电供电。当后备电源电力不足时,通知服务器准备关机,并自动将所有数据存盘,然后执行正常关机程序,关掉服务器,这一系列操作即使无人值守的情况下也能完成,以保证网络系统的安全。
二、法院信息化网络系统的应用
建立法院信息化网络系统,目的是利用计算机网络实现办公自动化,管理自动化,通讯自动化,其中最主要的是应用办公自动化。一个完整的办公自动公系统包括信息的生成和输入,信息的加工和处理,信息的存诸和检索,信息的复制,
信息的安全管理等,其作用就是提高办公效率和办公质量,改善办公条件,减轻劳动强度,实现管理和决策和科学化,防止和减少人为的差错和失误。
三、法院信息化网络系统的管理维护
人民法院信息化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和网络设备并不能为法院工作做出直接贡献,只有通过从简单到复杂的应用逐步升级的过程,进而扩展到整个系统的管理,才能保证信息网络系统对法院工作的支持和促进。在这一过程中,运行维护管理已成为应用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信息化网络系统的运行维护管理主要内容:
一是系统运行管理。指对整个信息网络系统支撑环境的管理和维护,包括运行环境、网络系统、主机系统、数据库系统等的配置、运行维护、故障
检测、升级、恢复等。
二是信息管理。指各类应用中产生、处理和使用的数据信息、语音信息、图像信息、视频系统和管理及维护。
三是系统安全管理。指系统设备物理安全、网络系统安全和信息安全等。
以先进性教育为动力
积极引导农村指导员推进新农村建设
××县农村工作指导员领导小组
(送审稿)
农村指导员工作是一项群众得实惠、干部得教育、农村得发展的“民心工程”。去年我县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农村指导员工作先进县。为了巩固成果,再创佳绩,继续走在前列,今年我县结合先进性教育活动,不断强化管理,完善机制,创新载体,农村指导员工作得到扎实开展,有力地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今年,我县共选派省、市、县、乡镇四级农村指导员1033名,其中省派1名,市派16名,县派181名。目前,我县第二批农村指导员工作总体进展顺利、态势良好,各级组织履行职责到位,广大农村工作指导员发挥作用明显,得到了群众的广泛赞誉。
一、及早谋划,精心组织,充分发挥农村工作指导员的先进性作用
我县坚持超前谋划,及早部署,精心选派,科学组织,把农村指导员工作与先进性教育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农村工作指导员在先进性教育活动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骨干作用。
1、按需选派,确保高位“嫁接”。为了提高农村指导员下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从2005年2月中旬开始,我县就专门组织人员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个别走访等形式,对全县776个行政村基本情况进行全面排摸,摸清每个村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需要什么类型的指导员,建立村情民意信息库,为农村指导员选派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在详细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我县按照“巩固一批、发展一批”的工作思路,有针对性地从县直部门单位中挑选181名优秀干部,重点派到任务重、困难多、意见大、工作推不开的“先锋工程”创建村、后进村、环境整治村、复杂村等重点村中去,帮助夯实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为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提前做好准备。下派前,我县采取召开动员大会、集中培训、座谈交流和参观考察相结合的方式,对农村工作指导员进行任前培训,还专门组织指导员分组实地参观考察各类示范村。
2、加强领导,确保扎实推进。县委、县政府把农村指导员工作列入全县年度重要工作责任制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目标责任制,并把它作为乡镇党委、政府和县直单位主要领导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层层签订责任书,进一步明确各方职责。同时,我县在片区工作组设置上进行调整改进,今年除了任命县直单位副科级下派干部为八个片区工作组组长以外,吸收全县八个片区中心镇的党群副书记任各片区工作组副组长,加强对乡镇下派指导员的管理,促进片区工作组与乡镇的交流互动。另外,我县还整合县委先进性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与农村工作指导员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工作人员的力量,实行两办合署办公,使农村指导员工作与先进性教育活动得到了有机结合,并下发了《关于发挥农村指导员在先进性教育中作用的通知》,把指导先进性教育活动工作作为一项重要考核内容,要求农村指导员在先进性教育中发挥“指导员、督察员、联络员、信息员”作用。
3、服务群众,为先进性教育开展提供保障。为了充分发挥指导员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的作用,我县在指导员中开展了“六个一”活动,即征求一次意见,上一堂党课,提一个金点子,强一个班子,解一个难题,写一份党建调研报告,努力为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一是广泛征求意见,为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打好思想基础。广大农村指导员通过召开座谈会、设计问卷调查或挨家挨户的访谈调查等形式,深入调查研究,掌握了大量的农村第一手资料,撰写了许多调研报告,提出了不少好的意见和建议,不仅为第二批先进性教育活动提供了决策依据,而且为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二是加强村级组织建设,为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奠定组织基础。广大农村指导员发挥自身优势,亲自给党员上党课,完善规章制度,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促进了村“两委”班子团结;同时积极参与实施“523”工程,大力推进村级组织办公场所建设,为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提供阵地保障。半年来,全县农村指导员共制订规章制度334个,发展党员555名,帮助新建或改造党员活动室200多个。三是积极落实帮扶措施,为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奠定物质基础。广大农村指导员坚持从实际出发,帮助所驻村理清发展思路,通过争取有关部门支持,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丰富农民群众文化活动。半年来,全县农村指导员共帮助落实各种发展项目1097个,落实扶持资金1372.24万元。四是注重化解矛盾纠纷,为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奠定群众基础。广大农村指导员发挥自身的左右沟通、上下协调作用,着力调处群众之间的矛盾纠纷,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半年来,全县农村指导员共解决社会治安问题547件次,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500起,避免(劝阻)集体上访或210起。尤其是在今年的五次抗台过程中,在指导员的发动带领下,村党员干部处处冲锋在前,党员的先进性得以初步显现。
二、整合资源,多方互动,形成支持指导员实践先进性的工作机制
农村工作指导员能否在驻村工作中实践先进性,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取决于农村指导员自身的能力与努力,更需要有各方力量的支持。
1、组建农村工作指导员服务团。为了整合指导员资源,发挥指导员实践先进性的整体优势,及时帮助指导员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我县组建了县农村工作指导员服务团。服务团人员从全县第二批机关下派的指导员中挑选具有一定专业技术能力、理论水平或在第一批先进性教育中成绩较为突出、经验比较丰富的干部组成,服务团下设办公室和规划建设指导、农业技术服务、农民技能培训、法规政策咨询等四个小组,根据指导员的申请,及时上门服务。服务团成立以来,共分发先进性教育活动、科普等各类宣传资料6000余份(册),接受诊疗、政策咨询的群众达4000余人,解决农业技术、农村政策等相关难题56个。
2、乡镇切实履行管理主体职责。各乡镇党委把指导员视为一种珍贵的人才资源,不断完善管理,建立了指导员工作例会制度、班子成员分工联系指导员制度和班子成员轮流参加“周三夜学”制度等,同时在工作、生活、学习等方面给予指导员关心和支持,积极为指导员创造有利条件。在开展第二批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各乡镇党委邀请党员农村指导员作为乡镇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指导员、督导员,利用指导员拓宽征求意见途径和方式,畅通意见反馈渠道,找准问题所在,并吸收农村指导员参与制订、落实整改提高措施,定期对指导员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协调,凡属乡镇职权范围的及时进行交办解决;凡属县直部门办理的,通过指导员的特殊关系帮助解决,从而提高第二批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整体成效。
3、县直部门切实履行包村职责。县直各部门切实履行包村职责,发挥协同管理作用,主动当好农村指导员的坚强后盾。下派前,县直部门都纷纷召开新老下派干部座谈会,相互学习交流驻村工作经验;干部下派后,县直各部门把支持指导员工作作为巩固扩大第一批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的实际行动,经常开展“民情下访”为指导员和农民群众化解难题,既有效支持、推动了指导员工作,也巩固扩大了第一批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果。如县水利局建立局领导挂钩包村联系制度,分别确定了一名党委成员联系一名农村指导员,帮助农村指导员解决工作中碰到的困难和问题,到目前为止共为农村指导员联系解决50多个难题。
4、片区工作组认真履行包片职责。各片区工作组能切实发挥好“参谋助手、监督管理、信息反馈、协调沟通、推动工作”五大作用,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敢抓敢管,积极整合片区指导员优势,共同化解难题,推进工作。如宜山藻溪片区工作组牢牢把握宜山镇作为省第三批先进性教育试点单位的契机,发挥县派指导员已参加过第一批先进性教育活动的优势,吸收优秀指导员专门成立先进性教育活动指导督导组;钱库片区开展“每月之星”先进评选活动,激发了农村指导员为群众办实事,实践先进性的热情。
三、健全机制,强化管理,努力提高农村指导员实践先进性的工作水平
为充分发挥指导员先进性、更好地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制度保障,我县认真总结经验,完善管理,积极引导农村指导员提高实践先进性的工作水平。
1、完善学习教育制度。今年我县在坚持“周三夜学”制度的基础上,推行了乡镇班子成员轮流参加“周三夜学”制度、“周三夜学”轮值制度、农村指导员导学制度,以制度来规范学习、促进学习、深化学习。还组建了县农村工作指导员教育讲师团,由有关方面的专家兼任讲师团成员,各乡镇、片区工作组可根据实际需要自主选择相应学习课题,有针对性地提高指导员的农村工作能力。近期我们还召开了全县农村工作指导员学习交流会,邀请专家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讲座,认真总结交流指导员工作先进做法,全面促进农村指导员工作。
2、完善考核评价制度。我县建立了农村工作指导员个人业绩档案制度,规定每个农村指导员在每月月底按实际工作情况详细填写月工作情况表,先由村支书进行初评,再由乡镇分管农村指导员工作的党群副书记和片区工作组组长对农村指导员本月的工作业绩进行最后考评定档,存入个人档案。考核结果分优秀、称职、基本称职和不称职四个档次。我们规定农村工作指导员如有一个月的工作业绩考核被定为不称职的,年度不得被评为优秀。对连续两个月被评定为不称职的农村工作指导员,县农指办将启动“召回”制度。农村指导员业绩档案制度的建立,为考核农村指导员工作提供了科学、全面的依据。
3、完善巡视督查制度。我县在发挥好县领导小组“经常查”、县巡视组“重点查”、片区工作组“点上查”、乡镇党委“具体查”、县直单位“协助查”五个有效督查主体作用的同时,一方面组织大规模的巡视督查活动,分组对36个乡镇进行彻查,全面了解全县指导员工作整体情况。到11月初,我县已组织了三次大规模巡视督查活动;另一方面,开展重点检查活动,根据平时掌握的情况,建立表现较差指导员的“黑名单”,发挥督查组的专门作用,开展有针对性的重点跟踪督查。今年以来,我县共召回不称职指导员2名,撤换2名,诫勉谈话的2名,严肃了农村指导员工作纪律。
关键词:法院 信息化建设
一、引言
所谓法院信息化建设,顾名思义,就是借助于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相关的硬件设施、软件设施,达到人民法院信息的采集、制作、传输、、存储、利用方式的现代化、科学化、高效化,促进法院内部的信息资源在不同的部门之间的相互共享,最大限度地实现法院内部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的提升,实现司法公正、公平的良好局面。因此,法院信息化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接下来,本文将结合笔者在法院进行信息化建设相关工作的实际经验,提出法院信息化建设的几点策略。
二、实现法院人力资源队伍的信息化建设
只有实现法院人力资源队伍的信息化建设,才能够为法院信息化建设奠定坚实的人力基础。法院信息化建设离不开精通计算机技术以及法律综合知识的综合性的高素质人才,所以,一定要实现法院信息化建设队伍的高效配置,形成一个既包含法律专业人才、又包含适当比重的计算机技术人才以及管理人才的综合性的人力资源队伍。与此同时,实现法院人力资源队伍的信息化建设,就必须实现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监督考核机制的信息化建设、法官培训的信息化建设等几个方面。这就要求法院与著名的大学以及科研院所进行密切合作,加强对于法院内部工作人员的业务技能知识的教育培训力度,切实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法院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此外,法院也应该借助于网上经验交流、在线理论研讨等各种各样的工作方法,来切实实现法院内部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的提升。
三、实现法院审判管理及法庭的信息化建设
在法院中,审判工作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而法院的庭审过程是法院诉讼活动中的重中之重,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法院审判管理的信息化和法庭的信息化建设。其中,法院的审判管理信息化建设,即通过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的运用,来实现对于案件的整个审理过程的管理的自动化、科学化,保证法院所审理的所有案件都能够在立案初期就能够走向既定的运行轨道,实现案件审理的公正性、透明性,更加科学有效地控制法院案件审理流程。
对于法庭的信息化建设来说,主要涵盖了硬件信息化建设和软件信息化建设两个部分。其中,对于硬件来说,法院必须结合自身的财力情况,在法庭中适当地安装监控设备、音频设备、视频设备、证据展示设备等一系列的先进的电子设备,真正为法庭案件的审理奠定科学有效的硬件设施基础。对于软件来说,为了推动法庭审判工作的顺利进行,法院必须根据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实际需要,通过独立开发、与科研院所合作开发或者购买与审判工作配套的法律软件等各种途径,来为法庭审判工作打下坚实的软件基础。
四、实现法院的办公信息化建设
办公信息化在法院信息化建设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办公信息化主要涵盖了办公无纸化、办公流程自动化、办公数据信息化和资料存档电子化等内容。法院实现办公信息化,必须保证全部的诉讼材料,包括书、答辩状、证据材料、委托授权书、辩护词、词、法庭记录、判决文书等等,都实行电子化收发、电子化管理和存档,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更加高效、快捷、方便地进行法院办案材料的查询,有利于法院内部工作人员更好地进行工作。
五、实现法院的执行机制信息化建设
执行机制信息化是法院信息化建设不能缺少的内容。在现阶段,各级法院在信息化进程中,对于执行机制的信息化建设不够重视,导致出现“执行难”的问题。执行机制信息化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用计算机来控制盒管理各年执行的案件情况,实现分类查询,科学配置人员,形成科学有效的执行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二是通过网络来对于本部门及下级执行力量进行统一的指挥调度,集中优势,发挥网络作用,从而适应执行工作灵便、快捷、高效、多样化的特点;三是通过网络或专线电话接受社会对隐匿财产线索的举报,开展网上执行业务咨询,对于违法违纪的人员和案件进行监督。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进行了法院信息化建设研究。在今后的工作中,只有切实有效地做好法院信息化建设工作,才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法院审判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改善法院内部管理,切实有效地维护法院的司法权威和司法形象。法院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非常艰巨的工程,我国法院一定要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充分吸取国际上的法院信息化建设成功案例的经验,切实搞好法院信息化建设工作。
参考文献:
[1]王立.信息时代对司法审判的挑战——兼论未来的法庭[J].法律适用, 2005,(04).
[2]张永进.对人民法院审判管理信息化改革的反思[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S1).
[3]朱宁贤.计算机辅助司法(CAJ)理论与实践探讨[J].信息技术, 2007,(06).
[4]张爱云.着眼司法公正 实施“四化”管理 努力提升人民法院审判管理的新境界[J].山东审判, 2008,(03).
(一)加强行政应诉工作是新形势下各行政机关化解行政争议的重要手段。当前,我县处在追赶跨越、奋力崛起的新阶段,依法调整利益关系,妥善化解社会矛盾,切实维护社会和谐,是各行政机关的重要任务。加强行政应诉工作,让行政管理相对人与行政机关在行政诉讼机制中平等对话,真诚沟通,是各行政机关贯彻以人为本、依法行政理念的必然要求,也是各行政机关法定代表人直接体察群众合理诉求,增进群众对政府工作的理解与信任,妥善化解行政争议的重要手段。
(二)加强行政应诉工作是各行政机关的法定职责。《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规定,对于人民法院受理的行政诉讼案件,行政机关应当依法答辩,提交证据、依据材料,并积极出庭应诉。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对此都提出了明确要求,各行政机关必须履行法定职责。
(三)加强行政应诉工作是各行政机关自觉接受人民法院监督的必然要求。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依法享有维护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的权力。加强行政应诉工作,是各行政机关维护法律尊严、自觉接受人民法院监督的必然要求,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推动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有利于促进行政机关依法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防止和避免行政权力的滥用。
二、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做好行政应诉各项工作
(一)依法答辩,按时提交证据和依据。对人民法院通知应诉的行政诉讼案件,有关部门和单位均要依据事实和法律,依法进行答辩,并按规定的时间向人民法院提交答辩状,提交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依据和其他相关材料。
(二)积极出庭,深入推进行政机关法定代表人出庭应诉工作。《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要求“鼓励、倡导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进一步要求对“重大行政诉讼案件,行政机关负责人要主动出庭应诉”。要继续深入推进这项制度的落实,各乡镇、县政府各部门的法定代表人要严格按照县政府推进依法行政重点工作安排的部署,把出庭应诉作为增强依法行政意识、锻炼提高依法行政能力的重要途径,积极主动出庭应诉。法定代表人出庭应诉以外的其他行政诉讼案件,应委托本机关的分管负责人、法制科长等出庭应诉。
(三)主动配合,努力促进行政争议的有效化解。在庭审中,行政机关出庭应诉人员要严格遵守法庭纪律,对人民法院提出的协调处理方案,行政机关应当积极参与,主动配合,努力通过和解、调解手段解决行政争议。对人民法院未支持行政管理相对人诉求的行政案件,人民法院建议有关行政机关协助做好裁判后相关事宜的,行政机关应当积极协助、支持。
(四)自觉履行,切实维护生效裁判的法律权威。各乡镇、县政府各部门要支持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尊重并自觉履行人民法院依法作出的生效判决、裁定。对人民法院提出的司法建议书,有关部门和单位应认真研究解决,并及时向人民法院反馈。
三、加强行政应诉能力建设,提高行政应诉工作水平
(一)加强学习培训。要制订行政应诉知识年度学习计划,不断改善行政执法人员的知识结构体系,通过案例研讨、专题讲座、模拟庭审等形式,丰富学习内容,增强学习效果。县法制办、人社局要积极会同县委组织部、县委党校有计划地举办行政应诉能力综合培训,进一步提高行政应诉人员的法律素质。
(二)建立庭审旁听制度。各乡镇、县政府有关部门对于本辖区、本系统内发生的行政应诉案件,要组织本系统、本机关的领导干部、工作人员到庭旁听。县政府法制办每年都要组织一次以上本县行政应诉案件庭审旁听工作。
(三)建立工作研讨机制。各乡镇、县政府各部门要注重加强同人民法院的工作联系,定期通报行政执法动态,对行政执法中遇到的带有普遍性的重大疑难问题,特别是有关新型案件的处理、行政自由裁量权的适用等,要根据工作需要,适时开展专题研讨、座谈,听取意见和建议,提高行政执法水平。
(四)加强行政应诉机构建设。各乡镇、县政府各部门的法制工作机构是本机关的行政应诉机构,具体负责行政应诉工作。各行政机关要采取有效措施,配齐配强行政应诉人员,切实解决行政应诉能力低等问题。
四、加强对行政应诉工作的指导和监督,推动行政应诉工作落到实处
(一)加强对行政应诉工作的指导。县政府法制办要加强对各单位行政应诉工作的指导,认真总结和分析行政应诉工作情况,促进各单位相互间的经验交流,并对行政应诉工作中反映的普遍性问题、典型案件等,加强研究与指导。建立行政应诉案件结案报告制度,有关单位应在行政应诉案件结案后5个工作日内,将行政诉讼的原告、被告、开庭时间、出庭应诉人员姓名与职务、案件审理结果、败诉原因等基本情况,向县政府报告,并抄送政府法制办。
(二)加强对行政应诉工作的督促。县政府法制办要建立健全与县法院行政审判庭行政应诉工作信息交流机制,对人民法院反馈的行政应诉案件受理情况,或者人民法院发出的关于行政机关法定代表人出庭应诉的建议,要及时通知并督促有关行政机关按要求出庭应诉。
(三)强化对行政应诉工作的考核。县政府法制办要完善行政应诉工作考核评价标准,把是否依法履行行政应诉职责、法定代表人是否按要求出庭应诉、行政诉讼案件审判结果,以及是否自觉履行人民法院的生效裁判等作为考核内容,一并纳入年终依法行政工作考核范围。对不积极履行法定职责、不按要求出庭应诉、不自觉履行人民法院生效裁判的要予以通报,并责令整改。
(四)保障行政应诉指导监督工作开展的必要条件。行政应诉工作的专业性和法律性较强,县政府法制办要积极加强对行政应诉工作的指导、监督、考核及案卷评查工作,所需工作经费,县级财部门应列入预算予以保障。
五、提高行政管理水平,适应依法行政工作需要
今年以来,县司法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坚持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促进社会和谐为目标,集中力量全面推进“法律五进”,坚持抓基层打基础,着力提升法律服务水平,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突出重点,强化措施,“法律五进”集中推进年活动取得明显成效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县“法律五进”集中推进年活动领导小组,成立了办公室,办公室下设五个工作指导组,明确任务职责,强化工作落实,做到了办公场所、人员和经费“三落实”;制定完善了“领导小组例会”、“工作协调调度”、“活动跟踪督查”、“典型经验交流”、“活动信息报送”等五项制度,确保活动开展扎实有效。
二夯实基础,健全制度,筑牢维护社会稳定“第一道防线”
2、狠抓人民调解室规范化建设。按照有场所、有制度、有牌子、有办公设施、有调解员、有档案材料的“六有”标准,做到组织、制度、工作、报酬“四落实”,集中开展了村居调解室规范化建设。各乡镇司法所认真抓落实,先后抓出了XX镇鱼台村等50个高标准的农村调解室。县人大于5月5日组织部分人大常委和委员对农村调解室建设进行了调研,对农村调解组织建设和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的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
3、加强“148”法律服务专线工作。“148”专线始终坚持“热情解答,精心归纳,疏导化解,保持稳定”的工作思路,做好了法律咨询和群众心态调节工作,为当事人解惑释疑,化解矛盾。上半年共接听、解答、分流咨询电话57个,接待来访13人次。
三扩大法律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为维护全县发展和谐稳定大局保驾护航
4、社区矫正工作步入正规化。配齐配强了社区矫正工作者队伍,部分乡镇成立了由离退休干部,社区居委会楼长、村居会治安主任为主的矫正志愿者队伍。与县法院联合制定了关于判处管制和宣告缓刑人员接受社区矫正告知书,建立社区矫正人员信息登记卡,统一制定了《社区矫正工作流程》,并印制了社区矫正工作档案材料,加强了社区矫正对象的有效衔接,注重人性化管理,防止了社会服刑人员的脱管、漏管现象的发生。采取多种帮教形式,促进矫正对象顺利回归社会,同时加大了对生活困难矫正对象的救助力度,促使他们能够安心接受矫正,体现了矫正工作人性化思路。目前,共登记社区矫正对象97人,其中管制23人,宣告缓刑58人,假释15人,解除社区矫正对象6人。
5、强化公证工作。全体公证人员努力开拓公证证源,拓展业务范围,从加强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水平着手,积极为国有土地使用权挂牌交易、男到女家落户、银行贷款、招投标项目建设、土地承包以及社会公益事业提供法律服务和法律保障,服务范围广,服务力度大,同时,将公证触角向社会领域延伸,不断拓展农村证源,积极为“三农”服务。上半年共办理各类公证226件,其中经济类公证23件,民事类公证203件,取得了较好社会效益。
四加强教育,狠抓作风队伍建设
制定了《司法局关于开展“机关作风效能建设深化年”主题活动的实施方案》、《加强机关作风效能建设督查方案》和《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的实施意见》,认真开展了“抓学习、转作风、保稳定、促发展”主题教育活动,严格落实“五抓”执行“五不准”规定。落实了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审批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严格执行上下班考勤制,增强了全局职工纪律观念,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五圆满完成其他各项工作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办公环境,通过多方协调资金,投资近十万元,对局办公楼进行全面整修,更新了办公桌椅,绿化了草坪,办公环境和办公条件有了全新改善。组织全局干部职工开展了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积极捐款支援地震灾区,全局职工共捐款29630元。
二、下半年工作打算:
一认真抓好“法律五进”集中推进年活动的总结验收工作。
二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工作规范化建设,年内10%以上的村居调委会要建成规范化调解室,实现建设56个高标准的农村调解室的目标。
三抓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尤其做好奥运期间矛盾纠纷集中排查调处工作,确保调处率100%,成功率96%以上。
四进一步抓好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进一步细化教育矫正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