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城市地理学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目前地方高校实验心理学课程设置与教学尚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教材选择上种类繁多,内容体系庞杂;在教学方式上教师讲授多、学生操作少;在实践教学上验证性和演示性实验多、课外拓展少,传统实验仪器多而新近仪器少;在教学评价上过分强调评价的总结,把考试作为学生成绩考核的唯一形式,忽视了对学生学习的过程的评价,在学习情感上学生畏难心理较为突出,学习兴趣不高。因此,我们定位的实验心理学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强调三个结合,一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体现实际应用能力和增强学习兴趣;二是本课程和其它课程(主要是普通心理学和心理统计学)的结合,体现综合性;三是基础知识与新近研究的结合,体现前沿性。
二、实验心理学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的实践
(一)课程内容的优化
优化课程结构的关键是要吸取各版本教材的优点,以教学大纲为蓝本,重新建立一个适合学生特点、体现教学特色、注重培养学生素质的课程新体系。总结多年的教学经验,我们以夯实基本理论、凸显考研重点,强化实践教学理念为基础,构建了实验心理学的课程教学新体系。1.夯实基本理论,凸显考研重点。我们根据“实验心理学”发展的动态、课时的变化和全国心理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要求,及时增加、补充新内容,适当删减一些旧内容,为学生进入其他高等院校接受进一步专业学习服务。教学中,教师应在对本学科有着深刻的理解基础上将本学科的原理及理论深入浅出地讲授清楚,使学生准确地理解和掌握本学科的基本内容。为了使教学直观形象,在教学中提倡多媒体教学,通过讲解和演示,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深化理性认识。2.强化实践教学,因地制宜更新实验教学内容,满足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第一,精选演示性和验证性实验。通过课堂精讲,重点围绕演示性、验证性实验的操作程序和原理解释,选做一些必要的经典实验项目,通过指导学生完成实验,学会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规范的实验报告来训练学生扎实的基本功,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实验态度和品质。第二,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项目。要求学生根据学过实验心理学原理,结合在生活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自行设计实验方案,独立操作实验而得出结论。学生可以在教师指导下依托大学生科研立项等课外科研活动,也可以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而进行实验,还可以遵循兴趣驱动、自主实验的原则,由学生自愿成立项目研究小组,自主设计实验和完成实验,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目前,地方高校实验心理学师资力量薄弱、心理学实验室投资小、实验教学内容陈旧、实验仪器设备等条件有限、尖端技术含量低,没有充分体现计算机及信息网络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在实验内容上,综合型、设计型实验偏少,能够反映学科前沿领域研究成果的实验几乎没有。实验程序和材料都是现成的,学生只要能够按照要求操作就可以完成实验任务,由于这些限制,学生认为心理学实验非常简单,而不会进行创造性思维,在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学习状态,不利于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地方高校心理学实验室应定位于挖掘内部潜力,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文献资源以及实验室设备与技术资源,为学生最大限度地提供学习知识和培养能力的条件。同时心理学实验室建设应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量力而行,避免不切实际地盲目追求高目标。
(二)范例教学法在实验心理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1.范例的选择和范例教学法的实施。德国教育家瓦根舍因首创的范例教学法是指教师在一组特定的知识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基础的、本质的实例(或范例),通过这些实例内容的讲授,使学生掌握同一类知识的规律,举一反三,获得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方法。“范例”的基本性强调教学应使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基础性强调教学应以学生的实际经验为基础,使之建立新的认知结构;范例性要求教学内容具有代表性、典型性,使学生能以点带面、触类旁通地掌握知识。实验心理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具有“范例”的基本特点。我们通过在《心理科学》、《心理学探新》、《心理学》(人大复印资料)、《心理与行为研究》杂志精心选取范例,这些期刊应用实验法进行的研究较多,内容涵盖基础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工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各学科领域。具体包括变量选取、被试分配、实验控制等,教师可就不同类型的实验设计进行原理的详细讲解,使用范例教学法进行教学,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组织指导的实施模式有两种,新授课:范例呈现剖析“个”“个”的特征类的特性规律认识。复习课:创设情境类的特征范例呈现、分析学科知识结构学科知识运用。在此过程中注意新授课和复习课的模式差异。在进行范例教学前,教师要进行教学分析,根据教学目标选择设计适合的范例,对范例的代表性、启发性等综合进行考虑。2.范例教学法的延伸。在课外充分利用教育信息资源,指导学生阅读专业期刊上心理实验报告,讨论分析实验设计,从中学习较高水平实验设计的思路及解决问题的策略,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具体要求学生各种实验设计的特点、分配被试的方法、实验控制模式,我们围绕教学内容,给学生布置6-8项实验报告研读和1项实验设计的作业。学生在完成研究报告研读和设计实验的过程中,通过各种渠道(除了图书馆期刊外,主要通过各种文献数据库资源获取)查阅文献,并对文献进行研读和综述。同时,我们在实验设计中要求学生按规范制作实验材料、控制实验过程、分析实验结果、撰写实验(研究)报告,使学生使用实验法进行心理学研究的能力得到较好的训练和提升。3.范例的评价与改进。使用课后效果调查表对学生进行调查,结合学生考试成绩和学生评教,对范例教学法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进一步改进、精选各部分范例,对范例的契合性进行评价,总结得失,寻找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能力的方法。4.范例教学法的实施困难。如何把掌握知识的基础性与系统性较好地结合起来,是范例教学法面临的一大问题。范例教学法要求教师既要能分析教材,又要能掌握教法;既能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又要成为他们的好助手。实际上,这一切对大多数教师来说,都是需要付出精力和努力的。比如怎样选择代表学科本质因素和基础因素的“范例”,如何保证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自然形成,教学方法的改革如果没有考虑到教师现有的教育教学能力水平,势必不能取得成功。因此教师因素也是教育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
(三)课程评价的改革目标
结合本课程的特点,通过课堂回答问题、作业、期末考试、课外读书笔记、实验操作评价及实验报告撰写等多种方式考查学生学习情况,增强学生课程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真正实现发展性课程评价。借鉴朱俊卿提出的“三结合”的方法评定学生成绩。即老师评定与学生自评相结合、理论考试与实验操作考核相结合、平时考核与期末考试相结合。期末考试的内容主要以实验理论为主,占学生总成绩的50%,另外50%为平时成绩。平时成绩主要考核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及基本的科研素质,这样既评价了学习的过程,又检验了学习效果把期末考试、平时成绩、实验技能、理论考核和自我评价等多种形式结合起来,增强实验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和约束力,确保了实验教学的系统性、完整性,提高了实验教学的质量,用多元化的评定方法来考核学生成绩,也使得评价更加合理、科学、人性。
论文关键词:城市定位天水市,城市竞争力
“城市对自己的定位,有时比其地理位置影响更大。”[1][1] 城市定位一般涉及7个要素,即空间定位、主导产业的确定、城市特色的塑造、城市功能和性质、城市形象、城市规模及城市发展战略的制定等影响城市未来发展的重大问题[2][2]。因此,城市的科学定位既是政府部门关注的重点,也是城市规划、城市地理学、城市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研究的对象。
一、天水市地位与竞争力的测算
针对天水市的行政地位和区域特点,选取了西部10省的12个城市及甘肃省内的12个地市,然后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城市定位天水市,根据选取的指标首先计算各城市的分类竞争力得分,并以分类竞争力得分作为标准化数据,再次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综合得分论文怎么写。
(一)指标的选取
考虑城市定位和城市竞争力的影响要素,选取经济总量、经济发展水平等9个方面的33项指标构建评价城市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如下: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经济
实力
和发
展水
平竞
争力
经济总量
GDP/万元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万元
地方财政收入/万元
经济发展水平
GDP增长率/%
人均GDP/元
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占总从业人员比重/%
城镇职工平均工资/元
经济效益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元/人
规模工业企业职工人均利税额/元
集聚
辐射
功能
竞争
力
要素流动
人均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元
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元
人均货运量/吨
人均客运量/人次
人均邮电业务量/元
开放程度
当年合同外资金额/万美元
实际利用外资/万美元
服务
功能
和环
境竞
争力
基础设施
人均生活用电量/千瓦时
人均生活用水量/立方米/人
人均道路面积/平方米
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辆
电话普及率/%
人居环境
人均住房投资额/元
人均园林绿地面积/平方米
燃气普及率/%
生活污水处理率/%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人口
综合
素质
竞争
力
国民素质
万人拥有高校在校学生数/人
万人拥有医生数/人
万人拥有医院床位数/张
城市人均教育支出/元
科技创新
万人拥有科技事业费支出/元
我国未来的产业优化与升级、农业发展、高技术产业发展、国际贸易、城市化、人口健康、资源综合利用、社会可持续发展、能源结构优化、环境改善和国家安全等都需要地理科学做出积极贡献。地理科学专业旨在培养适应国家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备地理科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掌握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信息科学与技术等基本理论与技能,了解本学科前沿并受到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能在有关部门从事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开发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或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的人才。西华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专业自1986年创建以来,长期、高度重视人才培养质量与专业内涵建设,已于2000年被评为四川省惟一的地理科学专业省级本科人才培养基地,2008年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2010年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
一、专业办学条件
该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8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4人、高级实验师1人、讲师5人;博士后3人,博士和在读博士共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2%。专任教师主要来自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同济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和中科院的北京地理所、成都山地所、新疆地理所等,具有良好的人脉资源与学缘结构。专任教师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人。教授与副教授每年至少为本科生讲授一门专业基础课或主干课。近年来,专任教师先后主持或承担973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四川省科技厅、教育厅和国土资源厅以及地方政府委托的科研项目23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8部,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358篇,科研成果获省部级奖励5项,科研考核连续5年获全校理科第一名。同时,专任教师还主持或承担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9项,教学成果获省部级奖励8项。建设有四川省级重点课程1门(人文地理学),省级精品课程4门(环境保护、人文地理学、旅游学、水文学),校级精品课程3门(自然地理学、地球概论、区域分析与规划),精品课程数量位居全校前列。
该专业课程教学与科学研究所需的图书资料和仪器设备等较为充足。学校图书馆藏书230余万册,有地理类藏书近10万册,有中国期刊网、重庆维普、超星数字图书馆以及ebscohost、eco psp、ccc、isi proceeding等多种中外文电子期刊数据库。学院资料室的面积约200m2,有100余种国内外专业学术期刊和近万册藏书,每年新增图书、杂志1 000余册。专业实验室面积约5 400m2,有基础实验室28个、开放实验室23个,仪器设备总价值600余万元,万元以上大型仪器28台;有arcgis、erdas、mapgis、geostar和cass等国内外专业软件实验平台。其中,地理信息系统实验室为中央与地方共建基础实验室,丘陵地区国土资源统筹利用工程实验室为四川省教育厅高校重点实验室,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实验教学中心为四川省地理科学专业惟一的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该专业的专业实习和教育实习基地不断完善。1996年,经四川省国土局同意、省教育厅批准,由四川省国土勘测规划研究院和川东北地区58个市、县国土资源局联合成立“四川师范学院国土管理学院董事会”。董事会不仅为专业建设提供资金与智力支持,同时为学生的实习和见习等提供条件,这也是四川省地理科学专业校地合作办学的成功案例。此外,还有南充市污水处理厂、青居曲流国家地质公园、凌云山国家森林公园和嘉陵江中游阶地等近郊实习基地;乐山—峨眉山地区的部门地理野外实习基地,成都—西安—延安地区的区域地理野外实习基地;以南充市5所中学为核心,辐射四川盆地的广安、绵阳、广元、巴中、达州、德阳、乐山、眉山、内江、南充、遂宁和雅安等12个地市的70余所中学地理教育实习基地。
二、主要优势特色
教师教育是师范院校固有的优势和特色。作为四川省属重点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是四川省教育师资培养的重要基地,历来把师范专业特色建设作为提升办学实力的根基。地理科学是研究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自然、人文各要素相互作用及其时空变化规律的科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具有区域性、综合性、实践性和应用性等特征。学科特征要求地理科学专业教育必须重视“厚基础”、“强实践”。
1.负重自强、铸魂励教,矢志不渝为基础教育服务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地理教师,必须具备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扎实的教育教学功底,必须能够结合实际、灵活自如地将专业知识应用到教学一线。课程与课堂教学是专业知识传授和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西华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专业最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于2008年修订、实施。为了增强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新方案将各部门自然地理学单独设课,并开设天文学概论、旅游地理学、文化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灾害地理学、数字地球导论、综合自然地理学、区域经济学、环境地理学、环境影响评价、水土保持学、土地资源调查、土地利用规划、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土地法学、房地产估价、可持续发展导论等与中学地理教育和资源、环境与发展问题紧密联系的选修课程。为了夯实学生的教育教学功底,新方案除开设教育学、心理学、普通话、书法和地理学科教学论外,还增设乡土地理教学与研究、地理素描与三板艺术、地理活动与地理教学、中学地理微格教学、中学地理新课程改革、地理教学技能训练等地理教师教育课程,还组织
转贴于
编写《地理科学专业学生必读》供学生查阅拓展阅读书目、地理学人风采、专业期刊网站、报考研究生及地理教师职业发展等相关信息。
为了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风气,除了落实新生入学教育、教学督导制、学生信息员制、期中教学检查和严格考试纪律等常规管理外,还组织大一、大二学生固定时间、固定教室上自习。大一学生参加手工绘图技能比赛,大二学生参加自然地理野外调研报告比赛,大三学生参加课堂教学技能比赛,所有学生选择性参加数字测图技能比赛、gis软件操作与二次开发技能比赛、遥感专题应用技能比赛、城市规划软件操作技能比赛、autocad软件操作技能比赛、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设计比赛等,通过各种比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核心竞争力。为了促进学生将专业知识应用到教学一线,除了选派中青年教师到中学挂职锻炼、评聘基础教育兼职教师外,还定期邀请基础教育一线名师如四川省教科所张白峡教研员、南充高中何从春高级教师、南部中学赵海特级教师、德阳二中饶萍教师(第五届全国优秀中学地理教育工作者)等给学生讲授示范课,还定期将学生带到南充市5所中学去参加教研活动、听公开课、评阅试卷等,还选派优秀本科生去顶岗实习或参加中学地理教师置换培训项目等,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真刀真枪地磨炼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
2.校地合作、科研强化,千方百计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地理学人,必须具备丰硕的实践经验、敏锐的学术思维和强烈的创新欲望。实验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拓展知识面、提升综合素质和激发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也是地理科学专业教育必须高度重视的关键环节。西华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专业已建立起由基础到综合、由验证到设计、由设计到创新,“基础验证实验—综合设计实验—创新探究实验”逐步推进,“实验—实训—实习”互为补充,“课内—课外、校内—校外、教学—科研”互相结合,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融为一体、课程教学与科学研究融为一体、专业教育与择业教育融为一体的新型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如图1所示)。必修课非独立设课实验实践均有严谨的教学大纲及配套讲义,非独立设课实验实践占总学时9.9%;一些技术性或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如计算机地图制图、测量与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等,特别重视综合性、设计性和探究性实验,占其实验实践学时85.0%;近郊乡土地理实习、乐山—峨眉山部门地理实习、成都—西安—延安区域地理实习、地理教研论文写作等,独立设课实验实践占总学时20.3%。
作为地处非中心城市的地方性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建校65年来历经两次分合、七易校名,学校建设发展深受无区位优势、队伍不稳和投入有限等问题的困扰与制约,但西华师大人一直秉承团结一致、毫不气馁、孜孜以求、积极作为的优良传统。地理科学专业教师承蒙社会厚爱及董事会成员单位支持,已在嘉陵江中游、川东北地区、川中丘陵区、四川盆周山区的土地利用与保护、城市与区域经济、自然灾害与风险管理、数字地貌与环境信息等领域主持或承担200余项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科研项目。教师以身作则,将专业知识应用到生产实践,激发学生更加热爱所学专业。利用教师项目较多优势,鼓励学生参与地图数字化与专题制图、空间数据库建设与维护、遥感图像解译、地理信息系统开发、区域综合调查、大比例尺数字化测图等工作,通过科研工作磨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激活学生的学术思维、点燃学生的创新热情、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等。学生结合科研工作申请大学生创新科研项目、发表科研论文和撰写毕业论文等成效显著,广泛涉猎土地利用评价、旅游资源开发、地质遗迹保护、生态环境评价、区位优势分析、教育教学改革等领域。
关键词:区位理论;生产方式;理论演进
区位理论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及其空间中的相互关系的学说。由于经济活动的空间有限性、经济活动对有限空间的竞争及经济活动空间移动的限制,因而企业根据自身的需要和相应的约束条件选择最佳区位成为其追逐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必然选择。因此,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萌芽开始,研究人类经济行为的空间区位选择及空间区内经济活动优化组合就成为西方经济学的重要课题。而事实上,对区位理论演进历程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从产生、发展到全球扩张的考察也的确可以发现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
一、20世纪以前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区位理论演进
(一)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时期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到19世纪初期,英国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德国等欧洲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革命仍如火如荼地进行。18世纪中期,蒸汽机的产生使得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由早期的手工作坊式生产进入了机器大工业生产方式。但此时的资本主义生产仍然主要是围绕农产品的加工,其产品以解决人们基本的衣食需求为目标,比如纺织业、食品加工业、木材加工业等。因此,机器大工业的生产需要更多来自农业的产品作为其原材料,而城市工业生产的产品也需要及时地运送到农村进行销售。在这种形势下,如何围绕城市形成农业的良好布局,减少来自农业产品的原材料向城市的运输成本和城市工业产品运送到农村的运输本,成为当时经济学家重点考虑的问题。由此,杜能从假象的、地理上孤立的城市出发,通过分析城市外围均质土地上的作物种植,认为随着距城市距离的增加,应该种植相对于农产品的价格而言运费小的作物。从而在城市的周围,将形成以某一种农作物为主的同心圆结构,即杜能圈:以城市为中心,由里向外依次为自由式农业、林业、轮作式农业、谷草式农业、三圃式农业、畜牧业这样的同心圆结构。
(二)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后马歇尔的古典区位理论。到了19世纪中后期,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革命均已完成,铁路已经代替河流成为主要的运输手段,大大降低了原材料和产品的运输成本。单纯的运输成本不再是决定厂商区位选择的唯一因素。而且,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经过长达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发展,其生产过程中的加工对象也不再是以简单的农产品加工为主,产品的种类和范围也有了极大的扩张,运输成本之外的因素,比如技术进步、外部效应等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影响更加重要。马歇尔发现,一些主要依赖工匠技能的特定产业部门在特定地区集聚,对于提高生产效率更加有利。据此,马歇尔提出了外部经济和内部经济理论。他认为,许多性质相似的小型企业集中在特定的地方能够获得内部经济,而企业在特定地区的集中则会带来熟练劳动力、专门化的服务、交通与基础设施的改善以及知识和技术的快速传播等外部经济效应。正是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形成了马歇尔的古典区位理论。
马歇尔的新古典区位理论关注的对象仍然是企业本身。但是,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扩张相伴随的是大规模人口的地域间移动,尤其是产业与人口向大城市集中的现象极为显着。韦伯工业区位论针对到底应该如何从经济区位的角度探索资本、人口向大城市移动(大城市产业与人口集聚现象)背后的空间机制展开分析。韦伯按照以运输成本定向、劳工成本和集聚与分散因素等三个视角分别分析他们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将抽象和演绎的方法运用于工业区位研究中,建立了完善的工业区位理论体系。韦伯的工业区域理论通过对运输、劳力及集聚因素相互作用的分析和计算,提出最小费用区位原则,并以工业产品的生产成本最低点作为配置工业企业的理想区位。
二、资本主义产销矛盾扩大与商业区位理论
[关键词] 开发区 理论研究 发展
对于开发区这一特殊经济现象的研究,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及其相关经济理论在近年来的最新进展,如新经济增长理论、新兴古典经济学、新经济地理学等。对开发区所形成的企业空间聚集形象,其演进过程的经济学分析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从纯经济地理学的角度看,本地的企业集群本身带来了外部经济,包括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不同企业分享公共基础设施和专业技术劳动资源,大大节约了生产成本,促进了企业之间的分工和生产灵活性 ;从社会经济学的角度看,本地的企业相互靠近,便于在长期的交往中,逐渐建立和形成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并不断稳固和完善保障这种信任关系的社会制度安排,从而积累社会资本,降低交易费用,而且地方特色产业本身能形成区域在这一产业方面的独有声誉,并吸引新的客户和生产者前来;从技术创新的角度看,本地的相关企业集聚可以促进专业知识,尤其是诀窍知识(Know How)的传播和创新的扩散,并能激发新思想、新方法的应用。
一、开发区发展概述
1.国内开发区发展概况
开发区在中国的产生和发展是有其历史大背景的。最近二十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城市化的加速和中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中国经济社会正在进入产业转型期和城市功能重构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双重迫切要求使得各种各样的开发区如雨后春笋在全国各地风起云涌。开发区从一开始技术、管理、知识和对外政策“四个窗口”导向的明确,到以工业项目为主、吸收外资为主、出口为主、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三为主、一致力”方针的确立,开发区发挥了多方面的功能。一是促进了中国全方位开放格局的形成。二是突破了传统思想观念和体制的束缚,率先在投资体制、用工体制、企业制度、市场体系建设和政府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一系列改革,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发挥了示范和推动作用。三是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开放型经济的发展,为中国吸引外资打造了一个逐渐符合国际惯例的平台。四是引进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的管理和技术专业人才,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出口竞争力,为中国成为外向型经济大国打下了良好基础。五是有力地加快了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代表的各类开发区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地区技术创新能力及推动社会发展等方面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2.开发区研究概述
最近十年来,国内学术界对于开发区这一新生事物的研究,或借鉴国际、或求证地方、针对形成机制、构建空间、发展规律等开展了多方位的探讨,涌现了一批学术成果。然而,系统的阐述和梳理一直缺乏。开发区研究作为一门交叉学科,不可能有一种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的流派能够提供足够的“范式”去容纳开发区的演绎空间。
从国际范围内看,开发区现象的出现和实践也是近几十年的事情,其概念本身尚存在诸多争议之处,理论体系也亟待进一步的完善。因此,对于开发区的研究就像其本身的发展一样,尚处于“萌芽”阶段。可以看出,对于开发区的研究以及相关领域,国内外许多学者都给予了关注与研究,有的研究了新的产业空间形成的原因与动力机制,有的研究了某种具体的新产业空间的产生与发展,而有的则从具体的区域进行研究,试图归纳出其新产业空间的发展轨迹。这些研究为深入认识开发区这一现象、探究其运作与发展机理等提供了依据或借鉴。但是目前的研究对于开发区发展机制、产业集群 规律的研究较多,而从产业集群与开发区之间的内在联系、技术创新从中扮演了何种角色以及开发区的空间布局与结构规律的研究略显欠缺,而且往往忽视了制度创新在开发区发展中所扮演的特殊角色。
二、细述国、内外开发区发展理论研究
1.国外研究进展
(1)三种学科从不同角度对于开发区的研究。国际上对开发区的研究基本上可以分为经济学、地理学和社会学三个视角,并且是从社会学向经济学、地理学延伸的。目前大量的文献主要研究新产业空间的形成与发展机制,但对于其空间机理与产业结构则缺乏进一步的研究。
①社会学角度的分析。社会学家一方面在宏观层面从对社会的转型研究切入对相关新产业空间现象的分析,如对后工业社会、信息化城市以及信息社会与网络社会的研究等 。提出了网络社会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信息技术的新工业空间的逻辑。提出新工业空间的特征是其技术与组织能力,可以将生产过程分散到不同的区位,同时通过电子通信的联系重新整合为一体,以及在零组件的制作上具有以微电子为基础的精确性和弹性。另一方面,则在微观层面寻求对于新产业区发展机制的社会学解释,例如社会学中的社会资本和社会网络的概念就被用来揭示开发区的发展(Bagnasco,1977,Harrison,1992)。社会学中的社会资本是“能够推动协调的行动来提高社会效率的信任、规范和网络”。该理论被用于分析新产业区与产业簇群集聚的原因,并提出了簇群的社会网络模型。
②经济学角度的研究。经济学的研究具有三个维度:制度经济学、新竞争经济学和新经济地理学。制度经济学关注制度成本的作用,认为规范的制度体系可以降低协调成本与交易成本,增加信任和协作,相应提出了制度资本的概念,为研究新的产业空间集聚和发展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分析工具(柯武刚、史漫飞,2000)。德国何梦笔教授认为,在分析辖区政府间竞争中,最基本的范畴是“外部性” 范畴。他认为,如果一个地方政府采用了某种战略(比如,设立一个高新技术开发区),那就存在一些内部化于市场过程的产出结果以及其他仍然留在市场过程外部的产出结果,而且这因此可能导致受到该战略影响的不同群体之间的冲突。
新竞争经济学强调新产业区中产业集群的重要性,指出“国家的竞争优势不只存在于产业内部,而且表现在产业集群上,集群不仅仅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效率,而且改进激励方式,创造出信息、专业化制度、名声等集体财富。更重要的是,集群能够改善创新的条件,加速生产率的成长,也更有利于新企业的形成。” 要促进竞争优势,政府最好在提升产业集群、客户、供应商和相关产业政策上齐头并进,并认为产业集群的磁场是大学、研究机构、专业性基础设施或优秀熟练的技术工人(迈克尔.波特,2002)。
新经济地理学借鉴地理学的观点并与经济学结合,强调空间成本的作用,且试图通过定量的模型来表达对空间集聚原理的分析(克鲁格曼,2000)。 可见经济学的研究不仅关注企业的空间成本,而且关注其生产成本与交易成本问题,隐含了企业追求整体最大化的基本假设。
③地理学角度的探索。地理学的研究视野有三个层面:城市地理学、工业地理学与企业地理学。城市地理学对新的产业空间的关注是从对产业的郊区化和城市边缘区的研究切入的,从城市产业空间与城市空间的互动角度来分析。一方面,现代交通工具的出现,增加了企业进行区位选择的自由度,加快了城市地区产业重组的力度,制造业纷纷外迁到郊区,组成巨大的新型郊区工业园区;另一方面高新技术产业在20世纪90年代新经济兴起后飞速发展,它们既要依托城市智力资源的支持,又要求有良好的环境,城市郊区成为高新技术公司的必然选择。企业经济学与工业地理学具有密切的关系,都是从对企业的空间行为以及跨国公司的空间扩散研究着手下的,通过对产业的基本组织单元―企业的空间行为研究,从微观层面临新的产业空间的形成提供了依据。虽然在地理学的不同领域内研究的起点不同,但在本质上三者均具有传统的经济地理学的区位论特征。
(2)产业集群、技术创新与开发区之间内在联系的理论归纳。纵观开发区的发展历史,开发区内产业的发展越来越表现出区域集聚和集群发展的倾向,产业集群不仅有利于形成产业发展的规模经济效应和范围经济效应,也有利于形成独特的创新氛围,促进产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的持续发展。目前,这方面具有直接借鉴意义的相关研究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新产业区理论。早在一百多年前,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就已关注了具有分工性质的工业在特定地区的集聚现象,马歇尔将这一“特定地区”叫做“产业区”。产业区内集中了大量种类相似的中小型企业,他们规模经济较低,但专业化程度较高,联系十分密切。 马歇尔把地方性工业在产业区的集聚归结为企业追求外部规模经济,即企业层面的规模报酬不变、社会层面的规模报酬递增。 但马歇尔的外部经济并没有阐明这种外部经济的最初来源何在,他只论述了集中生产的优势,而没有描述可能导致集中的过程,他忽略了区位和运输成本因素,因此也就没有注意到不同的产业和区位,产业集聚的程度和持续性是不同的。
②工业区位论。微观企业由于相互协作、动力使用、成组分布(分工序列化,互相投入―产出联系)而在选址决策中趋向于集聚。 韦伯把区位因子分为地方因子和集聚因子,地方因子使工业固定于一定地点(如趋于使运费最小或劳动成本最小的区位),集聚因子使工业趋于集中或分散(如相互分工协作或地价上涨等)。他认为合理的工业区位应这样确定:在地方因子决定了工业企业的区位后,相互关联的企业为了节约运费和交易成本而做趋于集聚的区位调整。韦伯将产业集聚归因于企业决策者将集聚所得的利益与因迁移而追加的运输和劳动成本进行大小比较后的结果,他将社会集聚和意外集聚(外部经济)看作是次要因素而在分析计算时没做具体考虑。 由于韦伯的工业区位论是以古典经济学为基础、以成本分析为依据来研究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的工业地域结构,所以他没有考虑垄断价格给企业带来的超额利润,也没有考虑政府的作用、当地社会文化的影响,他只从资源禀赋的角度考虑资源型产业的集聚,所以不具有一般性。
③新经济地理学理论。20世纪90年代以克鲁格曼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为产业集聚的产生提供了很好的解释。克鲁格曼以规模报酬递增、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为假设前提,他认为产业集聚是由企业的规模报酬递增、运输成本和生产要素移动通过市场传导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他偏重密切的经济联系导致集聚而非比较优势,并且认为技术外溢是集聚的次要因素,因为低技术产业也能形成集聚。为实现足够的规模经济,每个企业都想使自己的产品独占一国的消费市场;为使运输成本最小化,他便倾向于将区位选择在市场需求大的地方,但大的市场需求又取决于所有其他企业的区位选择。克鲁格曼将最初的产业集聚归于一种历史的偶然,初始的优势因“路径依赖”而被放大,从而产生“锁定”效应,所以集聚的产业和集聚的区位都具有“历史依赖”性。
克鲁格曼将贸易理论和区位理论相结合,用模型化的方法通过严密的数学论证从深层次上揭示了产业集聚发生的机制,弥补了马歇尔和韦伯观点的不足。但是,他比较强调大型公司的内部增长和组织间能量化的市场联系,而忽视了公司活动所产生的难以量化的非物质联系(如信息、技术联系)和非正式联系(如人际关系间基于信任的联系)。再者,企业层面上的规模收益递增应该指的是企业内部的规模经济,它是一个涉及到企业规模大小的有度的概念,只有在企业节约的交易费用大于其内部组织成本时,企业规模才会扩大。过度的集聚会造成地价上升、场地拥挤、环境污染等,虽然企业间的前后向联系所产生的向心力与贸易成本和地租所产生的离心力的强弱抗衡会决定集聚与分散,但企业迁移的惰性和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倾向于增大集聚规模。
④竞争力理论。美国著名学者迈克尔.波特提出和完善的产业集群理论其核心概念是钻石体系和产业集群 。钻石体系的核心是“投资”和“创新”,产业具有国际竞争优势,它内部的产业必须具有能力和意愿从事改进和创新,进而创造和保持本身的竞争优势。一个国家的成功并非来自某一项产业的成功,而是来自纵横交织的产业集群。钻石体系的基本目的就是推动一个国家的产业竞争优势趋向集群式分布,呈现由客户到供应商的垂直关系,或由市场、技术到营销网络的水平关联。相互强化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会出现地理集中性,因为一个国家的钻石体系中的各个关键要素都具有地理集中性。集中可以提升效率和促进专业化,还可以加强创新和进步的影响力。客户、供应商和关联产业之间绵密流通的需求和技术的信息,是国家钻石体系和产业集群的运作基础。波特指出国家的竞争优势不只存在于产业内部,也表现在产业集群上,要促进竞争优势,政府最好在提升产业集群、客户、供应商和相关产业政策上齐头并进,并认为产业集群的磁场是大学、研究机构、专业性基础设施或优秀熟练的技术工人。波特从产业集群的诞生、发展和衰亡来探讨产业集群政策。他认为,产业集群的源起可以回溯到该地在特定历史情景下,形成了钻石体系的部分条件。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产业集群是自发形成的,不过政府政策对产业集群的形成有促进作用。
⑤增长极理论。始于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的增长极理论则侧重于推动性产业―集聚―经济增长的研究。他认为推动性产业能够导致两种类型的增长效应:一是里昂惕夫乘数效应,他们通过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来发生,一是极化效应,当推动性产业生产增加导致区域外其他活动产生时,这种效应就会发生。可见,当政府将某推动性产业植入一地区后,将生产围绕推动性产业的集聚,再通过乘数效应以及极化效应,就会导致地区经济的增长,增长极理论强调推动性产业的巨大作用,也强调政府和企业对推动性产业建立的巨大作用,因此,增长极理论中的集聚不能称为自发型的,这样的产业集聚应该强调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观点,政府在产业集聚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都担当着重要的角色。
⑥能力和创新论。鉴于新、旧增长理论过于抽象、无法反映商业模式和生产能力(尤其是技术管理能力)在推动地区增长中所起的作用,迈克尔.贝斯特在2001年出版了《新竞争优势:再造美国产业》一书,作者借鉴新增长理论强调知识的作用、熊彼特强调创新和迈克尔.波特集群分析等有益的理论成果,提出:在资源和生产结果之间,存在一个转换过程。而决定这个转换效率(地区生产率)和收入水平的,就是商业模式、生产体系和技能形成。由于强调从能力和创新的角度来考察地区增长问题,贝斯特自称其分析方法为“能力和创新论”(Capability and Innovation Perspective)。
贝斯特的分析和美国学者安纳利・萨克森宁对硅谷成功经验的总结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萨克森宁曾把硅谷的成功归结为打破等级森严的层级制、模糊公司界线的生产网络和包容失败的社会环境。萨克森尼安研究了高技术企业中的根植性、创新氛围与创新行为,指出企业与产业区的健康发展和大都市区域的健康发展紧密相关,并认为信任、合作、创新氛围与创新的关系并不明显。并通过对硅谷和波士顿128号公路两种不同类型的高科技园区中高技术公司空间偏好的研究,认为企业的技术能力、生命周期、规模效益等影响着其空间选择,指出大都市对技术能力强的小企业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而且硅谷那种合作与竞争的不寻常组合连同其他要素共同构成的制度环境是企业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萨克森宁,1994)。
2.国内研究状况
国内对于开发区的研究总体来看比较系统和突出的有:顾朝林对高新技术园区的研究;王缉慈对新产业区理论的引介,以及研究;、王恺对中国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状况的分析;梁琦对产业集聚的数量化分析、周维颖对新产业区演进的经济分析和王兴平对中国城市新产业空间―发展机制与空间组织的研究等。目前对于各种开发区的再发展以及其与城市空间的整合研究、产业结构的提升正在成为一个新的热点。国内的研究基本停留在经验归纳与总结的层次上,主要针对开发区的区位类型、产业结构、功能定位、管理体制等问题进行探讨;另一方面,则是引介和应用国外的理论与规律评价国内的新产业空间现象。研究的视角主要是经济学、产业地理学和城市规划学,而具有中国特色的、对中国开发区的形成、发展与演变具有较强解释力的系统化与理论化研究还有待于展开。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新工业地理学、新产业区理论被引入,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形成了研究新的产业空间的理论化路径。如李建军从技术创新体制构建的角度来研究和思考硅谷现象和硅谷模式,认为硅谷高技术产业创新是一系列体制安排的结果,硅谷产学创新集群持续加速地促动高技术产业领域内的创新活动,意味着某种有效的机制、结构或者体制已经形成,硅谷产学创新集群的成长呈现出某种系统涨落和自组织效应。周文探讨了新产业区理论,并运用该理论对中关村的发展道路进行了批判性分析。李佳从高技术的基本特性分析入手,归纳出高技术具有经济技术复合性和高技术群落化性质,进而归纳出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七条规律,即顺序集成律、调适耦合律、集群自组织协同律、循规集成律、耦合增效律、综合集成律、高度化发展律。在此基础上作者分析了智密区的发展规律,认为成功的智密区大都在集聚的基础上采用分散的群体模式。 系统回顾和总结了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以来所经历的三个阶段,以及每个阶段发展战略、发展业绩的变化,分析了开发区体制创新的发展历程,提出和分析了开发区的孤岛效应以及成因,认为我国经济技术开发区形成了经济、功能、地理、制度和心理五个方面的孤岛效应,并对开发区“四窗口”和“三为主”的发展战略进行了反思。
三、综述
综上,若将一个经济的生产看作是一个系统的话,那么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下,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该系统经济活动的空间组织――国际或区域的分工、产业的集聚具有自组织性。因此,规模收益递增、可流动的生产要素、较低的运输成本是产业集聚发生的三大命脉,缺少任一方面,产业集聚就不会自我发生、自我增强而持续下去。
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技术创新及其对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引起广泛的兴趣。在学术界,产业集群不但是经济学、管理学研究的新热点,而且引起地理学、社会学研究的兴趣。不同学派试图从各自视角解释产业集群。截至目前为止,没有任何学派或学者对产业集群的研究取得广泛的认同,产业集群的研究处于百家争鸣的状态,经济合作组织(OECD)和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对发达国家的产业集群及其产业政策进行专门的研究,产业集群的重要性在国际得到公认。相对来说。发达国家比较早地关注产业集群的问题,并制定了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相关政策,形成了成功的产业集群。发展中国家近年开始关注产业集群的发展,并进行了实践探索。产业集群理论指导产业集群的发展和产业政策的制定,促进产业组织的合理化和优化;同时产业集群和产业政策的实践推动产业集群理论进一步深化,理论和实践的完美结合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从而实现全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刘 珂:产业集群升级研究,2008,5
[2]本文中,如无特别注明,产业集群与产业集聚同义。
[3]丹尼尔.贝尔,1997;曼纽尔.卡斯泰尔,2001
[4]普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现代意大利的公民传统》,1993
[5]“外部性”是指由于市场的活动给第三方所带来的成本。
[6]何梦笔:政府竞争:大国体制转型理论分析范式.维滕大学讨论文稿第42期中译文,陈凌译,1999
[7]周玉芬 陈 焓:信息产业集群提升综合竞争力.《华南新闻》,2005.12.08第三版
[8]克鲁格曼等:战略性贸易政策与新国际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9]陈 泉:区域特色经济与新产业区的新兴古典经济学理论基础.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4.第6卷04期
[10]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经济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4
[11]阿尼弗雷德・韦伯:《工业区位论》.商务印书馆,1997
[12]李小建 李二玲:产业集聚发生机制的比较研究.中州学刊,2002.7.第四期(总130期).No.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