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化工企业管理论文

化工企业管理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化工企业管理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化工企业管理论文

化工企业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一、化工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分析

(一)化工企业财务管理风险意识不强

当前,化工企业对企业的财务管理缺乏良好的风险意识,没有意识到化工企业的财务风险对企业的不利影响。化工企业的领导和财务管理人员受到传统的化工企业经营模式和落后的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制约,对企业的风险管理缺乏充分的认识,没有意识到企业的财务风险控制的重要性。企业风险意识的缺乏造成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存在诸多风险,没有建立科学的风险预警机制,使化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许多不稳定因素。化工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具有其特殊性,对国民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企业缺乏有效的风险控制意识,会制约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二)缺乏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运行的基础,内部控制环境的好坏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执行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化工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诸如企业文化、风险意识、员工的价值观念和职业道德以及企业人力资源政策等方面,都存在许多问题,影响化工企业的财务管理。化工企业缺乏现代科学的治理结构,在企业的经营和发展的过程中,不注重内部治理结构的完善,内部控制存在诸多问题,制约了企业的财务管理的有效实施,影响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制定和执行。

(三)财务监督机制不健全

化工企业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人员。企业的内部审计人员素质不高,企业的内部审计的作用和地位得不到体现,并且化工企业内部审计监督部门的权限范围受到了限制,制约了对化工企业财务管理环节的审计和监督,造成企业内部审计部门的作用和功能得不到发挥,影响企业财务管理效率的提升。虽然许多化工企业都设置了专门的内部审计部门,但是由于缺乏健全内部审计监督机制,造成了对企业财务管理环节的监督和控制存在问题。另外,对化工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大多处于事后监督,对企业的内部控制系统缺乏有效的运用,没有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尤其是财务风险问题进行事前的评估、预警和监控,这严重制约了财务风险控制能力。

(四)缺乏健全的财务控制

制度化工企业在财务管理的过程中,忽视了对企业的财务控制体系的构建。虽然化工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制定许多加强内部管理和控制的财务管理制度,但是,表面上健全的财务控制制度,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难以有效的发挥效力,这制约了化工企业财务风险监控的效率,造成对企业的资金管理和财务内部控制不到位,给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巨大压力。化工企业由于财务控制制度不健全,造成了企业的领导者和财务负责人在进行财务决策的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机制,财务控制流于形式,没有真正的发挥财务控制的权威性和独立性,造成企业的财务决策的主观性和独断性。例如,化工企业对企业的资金使用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造成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存在问题。企业对原材料的库存控制不严,易造成企业的资金周转问题,企业对固定资产的管理缺乏力度,造成化工企业的资产流失现象严重,影响企业的财务安全。

(五)缺乏良好的成本控制

化工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融资成本的提升成为制约化工企业融资和企业财务成本控制的重要障碍。同时,由于粗放式的管理模式,缺乏有效的成本管理,造成企业的成本控制存在许多问题。另外,随着原材料价格和能源价格的上涨,以及企业用人成本的上升,企业面临巨大的成本控制问题,造成企业的资金管理和成本控制存在严重问题,导致企业产生借贷风险和经营风险。

二、提升化工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措施建议

(一)提高化工企业的财务管理意识

化工企业的管理者和财务管理人员应该重视财务管理意识的提升。财务人员应该加强知识体系的更新,提高应变环境变化的能力,分析和应对来自外部环境变化产生的不确定性因素,提高化工企业财务风险的预防和预警能力。另外,化工企业应重视内部控制文化的培养,促进企业内部控制文化和企业的风险管理意识的结合,充分利用企业的内部控制文化,培养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的文化氛围。通过树立化工企业良好的财务风险意识,构建完善的财务风险预警体系,帮助企业构建有效的应对市场风险的防范体系,促进化工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完善化工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

加强化工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建设。通过明确化工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推动形成企业内部制衡机制,设置高效的财务管理机构,打造高素质的财务管理团队,提高化工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水平,使企业财务人员认识到任何环节的财务工作失误都会给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风险。化工企业应该强化财务基础工作,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系统的运行效率提升,建立完善的化工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机制。只有通过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的建设,才能够推动化工企业的财务管理有章可循,促进化工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质量的提高,保证化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实现。

(三)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

化工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包括了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文化和企业的财务制度等,健全的企业财务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能够保证企业的权利与责任的明确划分,解决企业内部决策、执行和监督等权力的配置问题,能够有效的协调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化工企业应该重视加强内部管理流程的完善,通过系统化和流程化的培训,促进化工企业员工明确岗位权限和责任,确保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贯彻和落实。企业应该制度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严格规范各个职能和岗位的职责权限,设置独立的审计监督部门,及时的发现和应对财务风险,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

(四)加快企业财务管理的信息化进程

现代化工企业转型发展,必须不断的完善企业的组织结构和内部治理机构,而推行财务管理信息化是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效率,适应化工企业管理模式变革的重要内容,是构建化工企业财务管理新模式的重要通道。实施财务管理信息化,有效的提升了企业的财务管理效率,避免企业财务管理受到人为因素的不利影响,提高对企业的资金管理和控制,促进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益的提升。通过财务管理的信息化改进,企业的资金运行和周转的效率得到明显的改进,进一步增强了企业的活力,推动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五)健全成本控制体系

化工企业应该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构建化工企业的成本控制体系,从而有效的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实力。在成本控制过程中,企业首先应该对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各项成本进行科学的分析和预测,从而采取有效的成本控制方法加强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的成本控制。企业应该设置科学的目标成本,有针对性的对企业的生产成本、销售成本、管理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从而有效的降低企业的整体成本投入。其次,加强化工企业的成本意识,建立完善的成本费用管理责任制,提高企业各个环节、各个部门的成本控制意识,将企业的成本控制落实到每一个员工身上。最后,应该加强对化工企业成本控制的监督。对企业的生产、销售、管理等各个环节的成本进行有效的监督和考核,确保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的成本得到有效控制,从而实现企业的利润最大化。

化工企业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工业制造企业;信息化管理;信息技术

制造业是我国经济市场中的重要支柱产业。先进的制造技术是制造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领先地位的核心要素,利用信息化技术来推动企业的发展,将数字技术与产品设计、制造、生产和管理相结合,是现代工业制造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但是就我国目前制造企业的信息化水平来看,仍存在着许多问题,限制了信息化管理的应用。因此,文章主要针对工业制造企业实施信息化管理展开研究与探讨,报道如下。

一、我国工业制造企业的现状

(一)缺乏核心竞争力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许多制造企业为了符合市场需求,生产了许多不同类型的产品,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在多元化生产中,导致企业经营复杂,也导致企业管理的难度进一步提升,企业无法通过专业经营和合作来提升经济效益,存在缺乏核心竞争力的问题。

(二)制造企业缺乏信息应用能力

随着经济市场不断变化,许多制造企业由于缺乏信息资源,加之信息获取渠道狭窄,在信息时展中,没有注重开发信息渠道,也没有重视信息的利用价值,只注重企业的短期效益,错过了发展的最佳时机。

(三)管理方式单一

在我国制造业企业中,企业在成立初期快速的发展会使得经营者忽略了企业管理活动,导致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遇到一些问题,对企业的管理能力造成了影响,同时增加了企业的运营风险。此外,管理模式的单一,也导致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下降,管理问题更加明显。

二、工业制造企业实施信息化管理的优势

(一)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

制造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容易导致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落于他人,而许多大型企业则注重产品创新和自主技术的研发。因此,制造企业通过利用信息技术,能够形成企业自主知识产前,并不断创新出新产品,提高市场占有率[1]。

(二)优化内部管理

制造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会对其市场竞争的优劣有直接影响。许多国外制造企业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能够满足市场对不同型号产品的需求,同时具有降低生产成本、大批量生产的优势。因此,通过应用信息化管理模式有助于实现制造企业管理的进步,具有积极的影响。

(三)提高生产效率

制造企业可以通过建立人力资源、财务、材料、生产、客户等数据库,在完善企业信息管理的同时,也要注重外部信息资源的收集,充分利用互联网,为企业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企业也可以利用局域网实现企业信息资源的共享,有助于提升管理效率。

三、工业制造企业实施信息化管理的策略

(一)提高管理者对信息化管理的认知水平

在目前制造企业中,许多管理者没有认识到信息化管理对组织管理和业务流程的影响,需要转变传统的管理模式[2]。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与领导,导致各部门在信息化管理中缺乏科学的衔接渠道,导致资源浪费现象的出现。因此,需要建立科学的信息化管理制度,从而消除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影响因素。由此可见需要加强管理者对信息化管理的认知,从而提高信息化管理的建设水平和应用效果。利用信息化管理能够实现外部信息资源的合理利用,通过收集外部组员,实现对企业采购、生产的合理调节。因此,管理者要重视转变自身的管理意识,通过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提升企业管理效率和水平。

(二)企业需要增加信息化管理的投入

许多企业由于没有认识到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从而也没有重视信息设备的购入,对信息化管理建设的投入较少,这也是影响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原因。因此,企业要增加信息化管理的投入,增加计算机、打印机、服务器等设备的购入,同时也要重视设备的养护和维修,从而保障设备的使用年限。企业应当确定内部管理的规范性,可以通过检查管理流程是否实现信息化来考量。例如生产、供应、销售业务是否连贯,财务处理是否符合流程。尤其要注重电算化与信息化的区分,仅通过用计算机来取代手工作业都只能被成为电算化,而信息化是以信息技术的基础,实现传统业务流程的改变,有助于提升企业经营效率,从而降低生产成本,获得更多的企业利益,这也是信息化管理的主要目的。信息化管理的任务在于加速工作处理的效率,若不对传统的工作流程、规范和标准进行更新与改变,则无法与信息化管理相适应。

(三)健全配套管理制度

企业管理信息化不仅仅在于引入信息技术,而是在于实际应用,尽量将企业各种资源数字化。部分企业没有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导致统一产品在不同部门的命名不一致,从而引发了问题。信息化管理主要是利用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对企业生产、销售、人力资源等企业活动进行信息化改变,实际上也是一种创新过程。在信息化管理推行的过程中,管理者对于信息化管理的战略目标、人才资源配置、实施过程是其能否取得应有效果的重要前提。在企业经费有限的情况下,管理者可以通过与其他企业合作,减少建设成本,从而推动信息化管理的建设。此外,企业还需要建立一套于是相匹配的管理模式,从而制约信息化管理的应用。

四、结束语

制造企业在实施信息化管理时,需要根据自身的发展目标以及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来思考,保持步调统一、逐步实现的方针政策,才能够获得信息化管理带来的积极影响。

作者:蒋正华 单位:恒天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化工企业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通常情况下,电力计量可以分成低压计量与高压计量,也有利用互感器接表进行计量及直接接表计量技术。现阶段,我国供电企业常用的计量技术有两种:第一种是利用微处理器和模数转换进行的实时处理计量技术,这种微处理器和模数转换技术所使用的电能表功能非常灵活,是当代电力计量与多功能电表的重要技术,其最大的优点是计量内存容量非常大、计量信息处理的速度快,能够获得很多有用的电能参数,它常用于计量精度较高的关口电量。然而,这种方法也存有一些缺点,因为电力市场发展及企业研发能力存在差异性,该计量技术对处理无功电能、谐波分量等方面有一定影响,我国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标准;第二种是运用通用型的计量芯片来计量电力的技术。现阶段,很多供电企业都经常利用通用型的电力计量芯片技术,该技术对于有功电能统计具有运行稳定、技术成熟和容易开发的优势。所以,它在中低端的电能计量设备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因为器件本身功能具有一定限制性,利用通用型芯片技术制作的电能表在计量无功电能与谐波电能方面比较困难。

二、电力计量标准化管理

电力计量要实现标准化管理,必须构建有针对性的电力计量标准化体系,这种标准化体系可以分成三个方面,即:管理标准化、技术标准化、服务与人员标准化。

1.管理标准化

管理标准化是站在供电企业的管理角度对电力计量实行标准化的管理。管理标准化具体含有几点工作:第一是将法律作为依据,一切工作依据法律展开,加大法制工作的宣传力度,真正贯彻《电力法》、《计量法》法律法规,把这些法律法规当成是供电企业电力计量工作的行为准则,真正做到依据法律管理电能;第二是必须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具体有计量管理技术相关规范、计量标准定期检查制度、计量标准技术管理制度、计量工作现场管理制度等,要对电能计量工作的所有环节都制定标准,保证计量设备仪器可靠准确;第三是电力计量工作要受到领导的高度重视,组织管理方面需要构建行政管理人员直接进行管理的形式,将电力计量方面的管理工作置于重要位置;第四是定期强制性的检验电能计量仪器仪表,加强计量仪表的检定工作,无论设备仪器是否正在运行,都要依据相关检查流程规范强制进行检定,对经过现场校验发现不合格的计量仪表仪器,必须送到指定的计量站对其进行全指标试验,一旦发现不合格强制要求用户换新,与此同时,要给所有计量表都建立一个专门的档案,统一归档管理,从而减少用户由于计量数据不准确受到的损失;第五是还要注意各部门相互配合,协同工作,重视各个岗位、各个部门之间的制约、配合,计量仪器和计量设备的选购、配置、维护及检查检测所有环节都进行闭环动态化的管理,将每项工作都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并制定奖罚分明制度;第六是制定档案管理方面制度,建立计量档案,派专人负责档案管理工作,提高电力计量管理工作中图纸、记录、证书及资料的管理水平,并建立对应台账实行动态管理,及时更新数据库数据,确保资料准确,从而利于整体分析电力方面各种数据信息,确保仪器可靠性和准确性,给正常的电能收费工作提供依据。

2.技术标准化

要使电力计量实现标准化的管理,必须要保证技术方面具有强大的支持,也就是在技术管理方面形成制度体系与制度方法,进而满足各标准要求。首先,要加强计量仪器选型方面的整体分析,提升计量工作准确性。仪器选型分析主要是在已选定仪器设备的情况下,分析其定位、接线及选型,最大限度的提高计量精度。具体就是要正确接线,接线方式和计量方式要根据电力系统不同情况进行,要注意将计量误差降至最低,合理定位主要是合理制定计量点位置,如果计量位置远离现场,就会增加二次负载与二次回路的损耗,进而会降低计量精度。合理选型就是科学制定电流互感器变比;其次,要提升计量仪表仪器的精度,使计量管理达到规范化和标准化。提升仪器仪表精度最主要的是提高电能表精度,在硬件方面提高和改善计量工作标准化管理。技术方面必须进行改造,有顺序的淘汰技术较落后的产品,拒绝国家已淘汰或禁止使用的电能表,加大力度改造计量技术,实现远程抄写电表和计量数字化,不断提升计量工作自动化水平。加大计量工作的检验力度,计量工作必须严格按照计量监督标准进行,充分发挥技术方面的优势,不断提升计量精度,可以依据符合类别选择精确度级别,投入使用前做好调校工作,使计量仪器误差满足规范要求。

3.服务与人员标准化

服务与人员标准化是指供电企业在服务方面和人事管理方面要进行规范,从而提升计量管理标准化程度,这方面标准化管理工作主要含有如下几方面:第一,要加强技术培训与技术交流工作,提升计量工作人员技术素质,计量标准化管理的实施和运用与计量人员具有紧密联系,计量人员具有较高综合素质与技术素质对标准化管理的实施具有促进作用。所以,要提升计量工作人员业务能力与技术素质,使他们推动管理标准化向前发展;第二要加强计量队伍建设工作,保证计量队伍的综合能力水平,可以从人力资源和智力两方面为整个计量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的基础保障;第三要重视服务标准的具体实施,加大标准实施力度,推进服务标准化。具体要明确制定各项服务制度、营业室服务、维修服务、业务流程、收费标准等方面的服务标准;第四是注意对电力用户开展计量咨询服务,向人们宣传电能计量方面的有关知识,让广大用户了解计量工作的重要性及程序性。

三、结束语

化工企业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一)企业财务精细化管理

企业财务精细化管理是一种注重企业长期性和稳定性发展的战略性管理方式。随着现阶段经济的发展,经济形势、社会形势等都要求企业财务管理由粗放型向精细化方向转型。实现企业财务的精细化管理,有利于提高一个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企业财务的精细化管理中,首先要强调的是财务管理的全面性,精细化管理要求在财务管理的资产、财务、成本等各个方面都要有所体现;在企业财务的精细化管理中,还要强调全员管理的概念,精细化管理对每个财务工作人员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借助所有工作人员的力量促进企业财务活动的标准化进程,实现财务管理的最佳效果;在企业财务的精细化管理中,还应该体现过程管理的概念,通过精细化管理,实现财务管理中各个环节的联系,做到环环相扣、道道把关,从细节处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二)企业财务精细化管理的特点

现阶段,企业财务的精细化管理所表现出来的特点也十分明显。首先,财务精细化管理的特点之一就是数据管理。财务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数据管理是财务管理工作的核心,财务管理的成果也通过数据来体现。其次,财务精细化管理的特点之一应该是流程式管理。作为一种典型的流程导向专业化的管理方式,企业财务精细化管理按照专业分工的要求,实现了由职能导向到流程导向的转变。在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各个流程“明确分工,相互合作”。再次,人本管理可以堪称是财务精细化管理的第三个显著特点。财务精细化管理的实现方式就是要在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建立如何体现人、如何激励人、如何监督人的的机制,从而不断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第四,系统管理是企业财务精细化管理的第四个特点。这个特点要求企业财务管理应该注重协调配合,将系统性贯穿于财务管理的始终。

二、高速公路企业实施财务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

高速公路工程的建设,具有耗资大、建设成本高、运营成本大、收益周期长的特点。随着高速公路的迅猛发展,在高速公路企业的内部管理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制约着高速公路企业财务管理由粗放转向精细化的进程。而高速公路实施财务精细化管理的目的在于实现对高速公路建设资金的合理分配、合理使用和有效管理,促进资金审批程序能够规范落实,保证高速公路建设资金能够实现专款专用、专户存储,从而防止挪用专款的现象发生,确保财务管理部门的安全。在高速公路企业的日常管理中实施财务精细化管理,有利于缩短工程建设工期、确保工程及时交付,确保工程能够按照既定的计划投入运营,促进工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能够早日实现。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组织,高速公路企业在运营过程中,追求利益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是企业一切活动的根本出发点。然而企业的利润与风险是并存的,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风险系数也不断增加,甚至威胁整个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此外,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多元投资主体也不断出现,高速公路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理财意识也应该不断增强。通过在企业内部实施精细化财务管理,能够不断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为企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三、高速公路企业财务精细化管理的措施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传统的财务管理理念已经不适用于现代企业的发展形势。为此,高速公路企业应该不断实施财务精细化管理,采取合理的措施不断推进企业财务管理的精细化进程,不断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实现高速公路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实施全面性预算管理

实施全面性预算管理是高速公路企业财务精细化管理的重要举措。通过全面性预算管理的实施,能够促进企业不断与当前市场经济发展形势相适应,从而实现成本的控制和管理。在具体操作中,高速公路企业应该根据每年的投资情况和企业具体战略目标,做好全面的资金预算工作。其次,在实施财务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高速公路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应该根据经济发展形势及时调整企业财务支出的结构的规模。第三,在实施财务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财务管理人员还应该对盈余资产进行调整和预算,明确该部分资金的流动方向。

(二)强化企业内部控制体制

高速公路企业实施财务精细化管理,就应该不断强化企业内部控制体制。企业财务精细化管理与企业内部控制体制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所以,为了确保财务精细化管理的实施质量,现阶段,高速公路企业应该对内部控制体制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进行控制,确保内部控制体制能够在财务管理中发挥真正的作用,防范财务风险的发生。

(三)建立精细化的作业成本管理体系

跟高速公路企业常规的成本计算控制方法相比,作业成本管理体系有着明显的优势。精细化的作业成本管理系统能够对不同经营对象的共同费用进行分析和跟踪,从而实现对资金的准确分摊。在财务精细化管理过程中,作业成本管理体系能够实现对成本费用科目、流程管理、产品管理、服务费用的深入研究,从而实现对高速公路工程的成本控制,促进高速公路企业经济效益的增加。

四、结语

化工企业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安全管理;石油化工企业;问题;措施

我国市场经济正在快速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石油化工产业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由于石油化工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因此石油化工产业是个危险性极高的行业,在生产过程中,一着不慎或管理不当,就很容易发生事故,影响企业的发展,更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例如,今年7月份,山东日照一化工企业发生爆炸,连续爆炸四次,造成了很严重的损失,而就是因为安全管理不到位,加上施工人员操作不当等问题,发生了这样的惨剧。这些惨剧的发生给企业带来了严重损失,也影响着企业员工的生命安全,更给社会带来了不好的影响。因此,本文将对石油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

1当前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1安全管理意识还很淡薄

安全意识淡薄,是目前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管理很重要的原因。目前,我国的石油化工企业发展情况也参差不齐,以跨国企业及合资企业为首的一些大型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技术比较先进,安全管理水平也较高,在人员和设备的管理上都较为完善,所以发生事故的概率也较低。但在一些小型乃至微型企业中,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较为薄弱,再加上安全生产技术相对较落后,粗放式的管理模式,并且过度追求企业的经济效益,很容易忽略安全问题,管理工作做的不到位等都会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引发严重的事故。

1.2安全管理方面投入不足

安全管理投入不足跟安全意识薄弱有着分不开的关系。正是由于部分企业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薄弱,对安全管理问题没有清楚的认识,导致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不重视安全管理,就不会对安全管理有过多的投入,安全管理人员分配也不足,更没有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因此安全系数也较低,发生事故的几率就会增大。

1.3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部分石油化工企业人员素质较低,主要体现在一些乡镇级的小型石油化工企业。在这些企业中,无论是生产技术人员还是安全管理人员,素质都普遍较为低下,在工作中很容易出现粗心大意、操作不当等问题,再加上遇到问题不能从容冷静对待,从而引发安全事故。这些小企业中的安全管理人员大都没有经过专业系统的培训,不具备基础知识。进行安全管理的时候,相关知识缺乏,不能合理科学的制定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而没有规范、严格的制度约束,在生产过程中就会产生各种安全隐患,导致安全事故发生。

1.4惩罚力度有待加强

从目前我国发生过的安全事故的惩处方式来看,惩罚力度不够,惩处方式较轻,因而加重了部分企业对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管理的不重视。石油是易燃易爆的危险品,安全问题必须引起重视。由于利益的趋势,部分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忽视安全问题,只是片面的强调生产效率问题,导致安全隐患越来越多。要使企业足够重视安全问题,国家就应该加重惩罚力度,从源头上给企业敲警钟。

2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管理模式内容

在石油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中,每个环节的每个员工都应该提高规范生产的意识,要从细节抓起,将完善生产技术和安全防范的措施结合在一起,这样才能体现出我国石油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及管理的严密性。只有在这样完善的基础上,才能谈论企业的效益。

2.1制定应急备案

在石油化工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会用到一些强腐蚀性、高毒性的危险化学品,因此,按照规定,石油化工企业应该有基本的安全管理紧急备案。企业应该定期展开系统的调查,尽可能在源头上防止重大事故的出现,一旦出现重大泄露、爆炸等事故,能够及时采取紧急措施尽可能将损失降到最低。

2.2严格制定规范原材料标准

行业监管机构对石油化工行业制定的政策较为明确,核心是节能减排,严格控制能耗比。国际对石油化工类行业的原材料也制定了严格的标准,在生产过程中,企业要严格按照国家制定的标准挑选相关原材料,操作人员也应尽可能选择自动化、机械化的手段来进行生产,以此避免人体与危险物质直接接触,将这些物质对人体造成的伤害降到最低。

2.3对技术人员进行系统的安全教育

定期对技术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尽量杜绝在生产过程中因为员工个人失职发生事故。目前在我国,部门石油化工企业的员工的个人素质和生产水平都存在问题,违规操作就是企业经发生安全事故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因此,在培训过程中,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帮助员工更好的了解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并做好技术指导,让他们掌握先进规范的处理方法,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再配以相应数量和品种的消防器材,以及针对石油化工产品的泄露等问题的应急措施,用系统性的内部宣传模式来进行企业安全管理。

3加强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管理的建议

众所周知,石油化工行业是高危行业,各部门都应重视安全问题,尤其是安全管理部门要做好把关工作,始终将“安全”放在首位。在实际的工作中,要不断的在事故中总结经验及教训,探索出新方法、新技术和新的理念,积累更多的管理经验,为企业更好的发展作支撑。

3.1严格把控质量

随着石油化工产业的不断发展,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规模也在不停的扩大,生产工艺的不断改进和产量的大幅度增加,一些常年运作的机器在高强度的作业下,就会出现一些异常现象,也就是安全隐患;而一些刚投入运作的新设备,也会因为不适应工作环境、工作人员操作失误等原因,引发交通事故。在平时的作业中,一旦发现任何安全隐患,都应该及时报告相关的负责人员,将安全问题及时的扼杀在萌芽状态。

3.2建立企业安全文化

想要进行安全管理,建立完善的企业安全文化是必不可少的。首先,应该坚持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将继承与创新很好的结合,也要很好的与当地文化融合,企业依靠员工同时也能服务于员工。其次,要构建企业自身的安全管理文化体系,以人为本,以本质安全为目标。将安全价值观植入到每个员工的脑海中,体现到整个生产过程中,对管理层也需要进行文化建设,落实管理层安全管理责任制,定期检查的制度,进行素质教育等,在日常的生产活动中,也要重视安全文化的建设,进行相关的安全文化宣传活动。石油化工企业存在着极大的危险性,因此需要一个安全管理部门,更需要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以提高安全管理的整体水平。一个完善管理机构,需要有决策部门、职能部门和管理部门,三个部门相辅相成,加以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才能更好的完成安全管理工作。决策机构,主要负责对企业生产安全、卫生、环保等部门进行相关的评估和审查,指导其它部门的工作。职能部门,主要负责完成决策部门下达的任务,并且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并进行落实和监督。管理部门,则负责具体落实安全管理工作,而这个部门主要由车间的安全员组成,他们主要负责对生产工作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督,这也是企业生产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

3.4构建科学管理模式

长期以来,我国都把重点放在了对事故的处理上,也就是事后处理,而没有把重心放在事发之前的预防,这样的处理方式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因此,应该转化思路,将重心放在事故发生之前的预防上,用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及时的消除安全隐患,将事故扼杀子啊摇篮里,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制定与企业相符合的管理方式,保证生产活动顺利进行。

3.4.1管理模式要与企业的生产实践配套

目前,我国大部分的石油化工企业,都采用了HSE管理模式来进行安全管理配置,应适时的根据生产工艺的不断改进,对安全管理模式进行调整,要不断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步伐,采取最先进的生产模式,保证日常生产活动,因此,选用的安全管理模式应该跟当下企业的生产实践进行配套。

3.4.2安全管理理念和环保理念相结合的模式

目前,我国石油化工产业发展迅速,为社会的整体发展都带来了良好的影响。但从环保的角度来讲,石油化工产业的发展来环保带来的负面影响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究。因此,石油化工企业要不断调整自己的安全管理理念和生产模式,以与我国现行的环保理念相结合。要坚持发展和环保并重,在发展企业的同时,也注意环保,更好的实行石油化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4结语

综上所述,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管理的职责在于保护员工的安全,避免企业里各种事故的发生,维护企业及国家的财产安全不受侵害,确保生产活动能够长期有效地运行。因此,安全管理是十分重要的,关系到企业的存亡,应该被多加重视。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作者:翟玮 单位:中海油气开发利用公司

参考文献:

[1]刘炳新.马向民.浅谈石油石化企业安全管理模式的转变[J].中国科技信息,2010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