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产品经理调研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这一表象揭示出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市场调研为什么会远离中国企业?
原因之一:历史桎梏
我国长期以来奉行计划经济体制,绝大多数企业只管按国家指定计划生产,根本不必担心生产过剩和销售问题。而广大消费者,无论商店里供应的物品是好是坏,除了被动接受外别无他计。在这种情况下,市场调研在企业中自然没有什么价值可言,企业也根本不可能投资搞市场调研和人员培训,企业的市场意识几近冰点。而今,尽管改革开放已十几年,但旧体制形成的惯性依然很大,很多人仍然没能完全从历史梗桔中挣脱出来。我们按牙圈称这样的企业“思想不解放”。市场调研离这类企业最遥远。
原因之二:观念落后
市场经济的发展,迫使企业要尽快树立起先进的营销观念。营销观念的核心是“企业要热爱顾客而不是产品”,其经营思路应该是:产品计划的起点是市场(消费需求,其主体是消费者),终点也是市场(消费者),两点联结于消费者,并形成反馈系统。在这里消费者是第一位的,产品根据消费者需求设计、生产和销售。市场调研一开始就被重视,其作用就是发现消费者的真正需求,并且贯穿产品计划的始终。
然而,更多的中国企业已习惯于把着眼点放在产品上,认为只要产品质量好,就会有人要。他们的经营思路是:其产品计划的起点是产品本身,企业往往美其名曰:“新产品”或“好产品”,只有当他们钟爱的产品开始积压时,企业才会惊慌失措,但是己陷入困境。这类企业占的比例不小,苛刻地说,至今还在喊“质量第一”的企业都应该反省一下,自己是否属于这样的经营思路。市场调研与这类企业相距也很遥远,他们最多把市场调研当作发掘积压产品销售渠道的工具,比如偶尔来个“金点子有奖征求”什么的,仅此而已。
原因之三:管理机制不健全
管理者面对市场调研结果与自己的观点不一致时,正确的作法是从另外的调研公司获取帮助。然而,很多经理却往往固执地认为自己懂得更多,怕采纳调研结果会有损自己在同事和上司心目中的形象,宁可牺牲集体的利益而确保自己的位置。
当前的管理机制有待改良,决策者在很多情况下不必承担因错误决策而引起的重大经济责任,即使是经营承包责任制,对决策者的惩罚也是挠痒痒,有的甚至只是易地做官。这在客观上使决策者为一己私利违背客观规律办事成为可能。市场调研在这样的企业自然受到打击和排挤,市场调研除了掩人耳目,别无他用。说不走还有劳命伤财之嫌。
原因之四:企业对市场调研的错误认识
许多企业把市场调研当作简单的事实调查,认为无非是设计一份问卷、选定几个样本、面谈访问,然后写个报告,起不了什么大作用。对调研人员的报酬也等同于一般办公职员,所以吸引不了优秀人才,调研工作便无法出色完成,结果进一步增加了领导的偏见,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有些企业把市场调研当作一次性事务,干完了事;有些企业则过分地希望从市场调研中获取更多结论与建议,而给的预算又太低;如此等等。这些错误认识都使企业冷落市场调研,远离市场调研。
原因之五:市调人员自身素质问题
研究人员训练不够,操作不规范,如有的研究人员对调研的问题不做明确定义,导致后面工作事倍功半,无效信息过多过杂,难以形成有效的结论和建议;有的研究人员不能按时完成调研工作,调研报告出来太迟,赶不上决策时间;有的研究人员则缺乏综合能力,把调研报告写的过于抽象、复杂和含糊,从而对决策没有帮助;更多的研究人员缺乏创造性,调研报告无新意,都是些耳熟能详的信息;至于市场调研本身出了错误,造成经济损失则更使企业不信赖市场调研,并逐渐远离。
关键词:钢铁企业;新产品开发;市场营销
一、新产品的界定
莱钢新产品指集团公司范围内没有生产过的,其技术特性与常规产品有明显改善和提升,具有发展潜力或市场效益的产品。包括对原有产品的改良、执行新技术标准的产品,不包括新建生产线设计大纲范围内通过验收的产品。
销售中心根据集团公司《新产品管理办法》关于新产品的界定描述,暂定下列6类产品为新产品。
1.列入集团公司年度新产品研发计划的产品;
2.通过集团公司新产品项目验收转入正常生产,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处于市场垄断地位、国内同行未批量生产的产品;
3.通过集团公司新产品项目验收转入正常生产三年内的产品;
4.针对客户需要,在现有产品、工艺技术基础上,需要从钢号、规格、标准等方面有新的工艺技术开发,经技术中心下达质量计划后、实现批量供货二年内的产品。
5.新建生产线投产后,产品设计大纲范围外开发的新品种、新规格产品,统计新产品的时限参照前四种确定。
6.未涵盖以上五种情况的新产品,由集团公司技术中心后认定、。
二、新产品开发组织机构及职责
为了做好新产品开发工作,规范新产品业务流程,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的新产品开发模式,莱钢销售中心成立新产品管理委员会及新产品发展部。
新产品管理委员会职责:对新产品是否进行详细市场调研进行决策,对市场潜力及市场开发、订单交付的可行性进行审查,对是否提出立项研发进行审批。负责人:销售中心总经理。成员:新产品发展部、营销管理部、各品种部、储运部负责人员。新产品发展部负责新产品具体的市场开发与销售工作。
三、新产品开发流程
1.获取新产品市场机会。销售人员或技术研发人员积极获取新产品市场信息,对有开发价值的产品向本单位主管领导提出市场前景预调研建议。
2.发现市场机会的人员向新产品开发部提出市场前景预调研申请,经批准后成立产品研发项目预备组,进行市场前景预调研并形成调研报告。调研报告提交中心产品管理委员会讨论决定是否进行详细市场调研。
3.新产品管理委员会对市场前景调研进行会审。
4.新产品管理委员会批准后进行详细市场调研(销售、生产、研发、技术人员联合)。
5.详细市场调研报告提交产新产品管理委员会,新产品管理委员会对该报告进行讨论或会签,经新产品管理委员会批准后项目组对创新项目向公司提出立项申报。
6.集团公司专家委员会评审、科学技术委员会审批、及具体研发实施等。
7.产品开发项目鉴定后,新产品发展部根据市场调研报告制定市场开发计划,进行市场开发,在开发合同规定的期限内达到或超过基本销售量,使研发成果尽快转变为经济效益。
8.新产品发展部进行新产品售后技术服务工作。
9.达到《新产品开发管理办法》规定的条件,新产品发展部向公司主管部门提出申请,转入销售中心品种部作为常规产品销售。
四、新产品销售业务流程
1.订单组织与评价。新产品市场开发以直供直销为主。新产品发展部通过与用户的沟通,接受客户的价格和需求咨询,取得客户订单,在向用户做出提品的承诺前,由新产品发展部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订单评价。
2.制定销售计划。新产品发展部将评价通过后的用户订单汇总平衡,按照品种效益最大化的原则,听取生产、技术、财务部门的意见,进行综合平衡报品种部,品种部销售计划平衡实行新产品销售计划优先的原则。
3.签订销售合同。凡纳入公司月度品种生产入库计划的新产品产品,由被授权的委托人与客户签订商务合同(协议)、并收取货款,新产品原则上实行合同化销售:即先收款、后排产,合格产品生产后客户必须提走。
4.组织生产。生产计划中的新产品计划优先重点保证,总调度室负责组织新产品生产兑现。
5.新产品的交付。新产品按计划生产入库后,销售中心业务人员及时安排运输事宜。
6.销售服务。产品售后跟踪。技术研发部门、生产部门会同新产品开发部要定期走访客户,跟踪客户产品使用情况,针对客户提出的质量问题制定内部改进措施;通过与客户的技术交流,向客户提供技术指导。
7.客户关系管理。根据客户关系管理办法和客户价值评价实施细则,每月对新产品客户进行价值评价,与一般产品相比,评价时适当降低批量标准,新产品客户作为关键客户进行管理。
全面实施客户代表制,通过客户代表及时掌握客户需求,发现市场机会,开发新产品。按照卓越绩效模式要求坚持实施客户满意度调查,并根据客户的意见和建议,制定整改措施,督促责任单位整改。
参考文献:
[1]吕一林,营销渠道决策与管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汪涛,组织市场营销,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3](美)纳雷希・K・马尔霍特拉,市场营销研究应用导向,第三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4](美)凯文・莱恩・凯勒
1、 问卷调查搜集到的数据失真
问卷调查的数据重测信度差,对消费者真实行为的预测效度差。文化的差异对于调查问卷的信度效度影响较大。
在大量跨文化心理研究理论中,认为中国人经常“言行不一”、“习惯撒谎”,这对于西方人来说是非常不可思议的一件事情,因为在大量西方心理学研究理论中,西方人通常态度和行为比较一致,也就是说他们认为是对的事,就会去做,不对的事就一定不会去做。
2、 调研报告的使用者对市场研究的价值持怀疑态度
中国企业多数营销经理对市场研究的价值持怀疑态度,相比西方式的以数据说话,重研究测试,“调研而后动”,中国企业的营销经理们更注重自身阅历、知识、经验在营销决策中的作用,更喜欢“谋定而后动”。营销经理们不喜欢与自己思路不一致的研究结论。调研人员往往也较为缺乏对数据的信仰,在营销经理面前“不相信自己”、“不敢坚持真理”。因此,中国企业的成功营销案例较多是来自于营销管理者的经验和创意而较少来自于优质的市场研究。
3、 重定性轻定量
焦点小组座谈会、用户深访、观察、消费者洞察等定性手段大量运用并产生出较大价值。街访、电访、网络定量问卷调研等方式被广为诟病。定量研究自身的“水土不服”及“水平不够”限制了市场研究在营销决策中的作用发挥。
市场研究是一项“人”的工作,其实施主体是人,实施客体也是人;其产品:分析报告也需要通过营销实施者对它的理解和运用才能发挥其对市场营销的价值。因此,市场研究在中国遇到的这些问题与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文化价值观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市场研究的从业者深入地分析中国人与西方人思维方式的共同点与差异点,进而对西方传入的调研理念及方法进行一番“改造”与发展,使其更加符合中国人心理实际情况。
心理学家在中国人与西方人思维方式方面,已经进行了较多深入的比较研究,可以提供我们作为一些启发。
彭凯平和 Nisbett等人从1999年开始,在,上发表了一系列的文章论述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区别。他们的观点主要集中于:1、文化的不同会影响人们的认知的思维过程;2、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直觉的,经验的,整体的,而西方人(以美国人为代表)的思维方式是分析的,独立的;3、中国人把事物放到关系中去看,而西方人独立地看待事物;4、中国人是辩证思维,而西方人是逻辑思维;5、中国人处理冲突时以和为贵,西方人则只看一端。(Richard E . Nisbett, Kaiping Peng et al.2001)。他们进行的大量实证研究(依存性和独立性的实验研究及关于辩证思考,冲突解决等方面的质性研究),证实了他们的理论。关于东西方思维差异的讨论日渐升温,他们采用的跨文化比较的研究范式也日益受到关注。
来自于西方的调研理念与方法非常重视数理逻辑的和实证分析的运用。彭凯平和 Nisbett等人的研究相当全面地描述了中国人与西方人思维方式的差异点,而中国人思维特征是直觉的,经验的,整体胜过分析的,独立;辩证思维胜过逻辑思维。所以西方调研理念和方法才会在中国“水土不服”,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美中不足的是,彭凯平和 Nisbett的研究没有回答为什么会有这些差异的存在,因此他们的研究成果也只能让我们认识到目前市场研究问题的所在,而不能提供更多的启发给我们去解决这些问题。
彭凯平和 Nisbett在研究中是采用西方已有的研究范式来研究中西方思维的差异,也即黄光国(2005)所称的“强拉式客位”研究取向。由于中西方文化,思维的差异,常常导致这种“强拉式客位”研究设计,计分与结果解释等方面的困难性。
杨中芳、赵志裕(1997) 在台北举行的“第四届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科学研讨会”以《中国人的世界观:中庸实践思维初探》为题报告了他们在中国人思维方式方面作出的一系列探索。杨中芳进而发展出一个“中庸实践思维”的体系,用以解释中国人受历史文化传统,特别是儒家思想影响之下的心理与行为模式。
杨中芳的中庸实践思维体系的提出以及西方工具理性理论遇到的挑战及危机使主张“中庸之道”的儒家思想渐渐拾回了学者们的兴趣。张德胜,杨中芳,赵志裕(2001)等进一步提出“中庸理性”的观点。他们认为,儒家的中庸之道 是以整合观的视野,自我节制的心态,求取恰如其分的最佳状态。在工具理性横肆的现代社会,它使透过理性沟通达到价值共识的努力成为可能。
“中庸实践思维体系”主张从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出发来进行文化对心理过程影响的研究。这对于克服以往文化心理学研究特别是跨文化研究中的“强拉式客位”不足有深远的启发意义。
按杨中芳的“中庸理性”,中国人所表现出来思维差异:“直觉的,经验的,整体胜过分析的,独立;辩证思维胜过逻辑思维”都是现象,而非根源。
中国人其实是“理性”的,但这种“理性”与西方人的“理性”不同,这是一种“中庸理性”。中国的市场研究从业者不必望洋兴叹,全盘否定西方调研方式,因为高度的市场竞争和信息化社会需要“理性”的市场研究。从“中庸理性”这一角度出发去进行思考有助于我们解决市场研究方法论在中国所面临的问题。
1、 在问卷的设计过程中需要照顾到中国式理性。为了获得更加贴合中国人行为的主观报告
数据,需要在问题的设计方面仔细推敲使其尽量回避有可能出现“面子回答”、“社会赞许性作答”、“反面作答”的问题;需要在计分量表的设计方面尽量回避“趋中回答”,比如可以将传统7点李克特量表改为6点,这样,就能大大减少“无所谓”、“一般”等此类没有意义的回答信息。
2、 调研工作者需要充分照顾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设计更适合中国式理性的定量问卷,而不
能照搬照抄西方的问卷模板,比如对于中国人对产品或品牌喜好度的调查,就不能简单地用“喜欢”或“不喜欢”等字眼,因为中国式理性不主张太明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而崇尚更加委婉的表达方式。例如,我们可以采用渐进式提问的方法,一步一步地创造语境,进而获得消费者的真实想法。
3、 中国企业的营销经理们更注重自身阅历、知识、经验在营销决策中的作用,更喜欢“谋
定而后动”,这其实是中国式理性中注重整体观的一种表现。这要求中国的市场研究工作者也需要具备“整体观”,其调研报告不能仅仅是数据的堆积,而应该是照顾到营销经理的中国式理性。在调查研究之前,调研工作者应该与调研报告的使用者进行更充分和深入的沟通,明确调研报告的主要使用方向,最好能站在营销经理的角度去反思调研的价值与作用。
4、 针对中国人的市场研究,或许我们可以谋求一种更加合适的方法,而不必要把定性研究
与定量研究区分得“泾渭分明”。神经营销是最新的市场营销研究理念,这种理念主张采用最新的认知神经科学测试方法来进行消费者行为研究。这些方法有脑电测试法、眼动测试法、fmri脑图测试等。采用这些方法来进行消费者研究,可以避免主观口头报告的误差,直接获得消费者对特定刺激条件,如一条广告片或一款网络游戏的脑电波变化情况、眼球注视路径变化情况、大脑激活区域等信息,进而揭开用户“不能说的秘密”。目前这种市场研究方法在国外发展很快。针对中国人的中国式理性,我们或可以在市场研究的模式方面做一个“跳跃”,采用认知神经科学的测试方法来解决“如何研究中国人”的问题。
参考文献:
[1]Kaiping Peng, Richard E. Nisbett,. Culture, Dialectics, and Reasoning About Contradiction. September 1999 ? American Psychologist. Vol. 54, No. 9, 741—754.
[2]Kaiping Peng, Richard E. Nisbett. Dialectical Responses to Questions About Dialectical Thinking. September2000 ? American Psychologist.P1067—1068l.
[3]Kaiping Peng, Richard E. Nisbett,, Nancy Y. C. Wong. Validity Problems Comparing Values Across Cultures and Possible Solutions. Psychological Methods 1997, Vol. 2, No. 4.329—344.
[4]Eric D. Knowles, Kaiping Peng. White Selves: Conceptualizing and Measuring a Dominant—Group Ident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 2005, Vol. 89, No. 2, 223241.
[5]Steven J. Heine and Darrin R. Lehman, Kaiping Peng, Joe Greenholtz. What’s Wrong With Cross—Cultural Comparisons of Subjective Likert Scales?: The Reference—Group Effec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2, Vol. 82, No. 6, 903918.
[6]Li—Jun Ji, Kaiping Peng, Richard E. Nisbett. Culture, Control, and Perception of Relationships in the Environmen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0, Vol. 78, No. 5. 943—955.
[7]张德胜,金耀基,陈海文,陈健民,杨中芳,赵志裕,伊沙白.论中庸理性:工具理性、价值理性和沟通理性之外[J]. 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2期.33—48.
[8]杨中芳著.如何理解中国人[M].台湾:远流出版社,2001.365—406.
关键词:任务驱动;市场营销;教学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的教学方法,按照“呈现任务—分析任务—完成任务—总结评价”的步骤实施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法以任务为明线、培养学生的知识与技能为暗线,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笔者将任务驱动教学法运用于市场营销基础课程的教学当中,教学效果良好,符合技工院校教学规律。
一、技工院校“市场营销基础”课程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必要性
(一)企业对营销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用人单位对营销人员基本素质、营销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决定了技工院校对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专业教学要更加注重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而任务驱动教学法正好符合市场的需求。(二)传统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职业素质的提升从过往经验来看,按照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来讲授理论知识,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未能充分参与课堂教学,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得到体现,学生的团队合作、沟通表达、信息处理等能力都不能得到更好的提升。(三)“市场营销基础”课程与任务驱动法相契合市场营销内容广泛,理论和实践联系十分紧密,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和实用性的课程,教师较容易提取学生感兴趣又便于参与的典型工作任务,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市场营销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实施
(一)班级分组思路
1.分组。每个班分为人数及实力相当的6个小组(A、B、C、D、E、F组),每组6~8人。每个小组即为一个虚拟的公司,负责一种产品的生产营销。在此,笔者设定,A、B两组(公司)生产牙膏,C、D两组(公司)生产洗发水,E、F两组(公司)生产沐浴露。每两个小组(公司)产品相同,是为了增强对比性和竞争性;全班产品不完全相同,是为了增强差异性。
2.设定角色。为每个学生设定角色,如,董事长、总经理、总经理助理、产品经理、市场经理、销售经理等,以增强学生的荣耀感和趣味感,每个角色都负责相关的任务组织实施(总经理助理主要做好相关记录和协调工作,其他角色所负责的任务见下文)。
(二)小组(公司)任务
1.总体任务。本小组(公司)生产的产品能够成功进驻到学校的超市销售,并且能够得到消费者(学生)的喜爱,取得最好的市场份额。
2.分任务。围绕着总体任务,结合市场营销课程体系提取的各种任务(见后面的内容)。
(三)评价、排名与奖励
1.对每个分任务均有评价,包括小组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每个小组(公司)内成员之间要相互评分,以得出学生在每个任务完成过程中的表现。评分表由教师设定。
2.最终排名。对所有环节得分进行汇总,按总分由高到低确定各小组(公司)排名;对每个环节个人得分进行汇总,按总分由高到低确定小组内个人排名。
3.奖励。奖励前三名的小组;奖励每组表现最好的前两名学生。
(四)“市场营销基础”课程任务提取及教学思路市场营销,究其知识体系脉络,包括市场营销概述、环境分析、市场调研、STP战略、4P策略等主要内容。以此提取出“市场营销基础”课程的任务,并对每个任务做出安排(总课时为108课时,周课时为6课时,教学周为18周)。
1.任务一:市场营销概述、营销观念及分组(12课时)。本任务主要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结合案例教学法。讲完概述及营销观念后,进行分组,说明各组任务。课前强调纪律,强调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师生关系。本任务由教师组织实施。
2.任务二:环境分析(6课时)。本任务为:讨论本小组(公司)的生产营销活动将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罗列12种以上因素,并将影响因素罗列在白纸上。各小组将白纸粘贴在白板上进行展示并尝试讲解所罗列的因素是怎样影响企业营销活动的。教师进行点评,并且对环境因素进行补充和小结,再做讲解。教师准备好白纸和油性笔,并且设定评分表。本任务由“董事长”组织实施,“总经理助理”做好记录。
3.任务三:市场调研(18课时)。本任务为:本公司要生产牙膏、洗发水、沐浴露,为了能够实现总体任务目标,做一次市场调研,调研对象为在校学生。对问卷设计以及调研注意事项做一些讲解。学生自行设计问卷,在教师的指导下修改好,做好统计,并且针对主题撰写调研报告,制作成PPT,派代表做调研汇报。教师设定评分表,包括自评、互评、教师点评等环节。调研、调研报告写作及PPT制作在课外完成,其余事项在课堂中完成。本任务由“市场经理”组织实施。
4.任务四:市场细分(6课时)。本任务为: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各小组(公司)对学生群体进行市场细分,讨论得出对学生群体进行细分时最重要的三个维度(标准)。教师进行点评,给出三个最重要的维度。同时,教师需要补充市场细分相关的知识点。本任务由“市场经理”组织实施。
5.任务五:目标市场选择(6课时)。本任务为:在市场调研和市场细分的基础上,各个小组(公司)选择本小组(公司)的目标市场,可以选择一个、两个或多个市场,还可以选择全部市场。在做选择之前,先对目标市场选择(产品市场集中化、产品专业化、市场专业化、有选择的专业化、全部市场化)进行讲解,并和其他同学讨论影响目标市场选择的因素,然后让各小组做出自己的选择,并告知全体师生。本任务由“市场经理”组织实施。
6.任务六:市场定位(6课时)。教师已经为各小组(公司)做了目标定位,那就是要做最受欢迎、销售最好的产品。随后任务七、任务八有关于产品及价格的定位,因此,在市场定位任务中,教师主要结合“王老吉”“真功夫”等案例,对市场定位的定义以及定位的目的、程序、策略进行讲解。本任务由教师组织实施。
7.任务七:产品设计(12课时)。本任务为:围绕产品层次及所选择的目标市场,各公司设计好产品,要求写一份产品设计文案。包括核心功能、产品包装、售后服务等方面的内容。实施任务前,教师先讲解产品层次等相关知识。任务实施后,学生分小组上台报告本组设计的产品以及理由。教师设定评分表,进行小组自评、互评、教师点评。本任务由“产品经理”组织实施。
8.任务八:产品定价(6课时)。本任务为:结合前面的任务,为本小组(公司)的产品进行定价,并阐明理由。教师设定评分表,进行小组自评、互评、教师点评。教师讲解定价影响因素,并结合现实案例补充尾数定价、声望定价、地区差别定价、折扣定价等知识。本任务由“市场经理”组织实施。
9.任务九:产品促销(18课时)。本任务为:为本小组(公司)的产品做一个促销方案并提交。结合本小组(公司)产品,购置一定量的产品(可退货),做一次室外现场促销活动,体验销售过程。教师对以上两个任务均设计好评分表,并在方案设计/活动结束后由学生做活动分享,教师围绕促销策略的主要要点进行总结和点评。本任务由“销售经理”组织实施。
10.任务十:渠道选择与管理(12课时)。本任务为:讨论“格力”的渠道案例。假如本小组(公司)的产品要走出校园,如何选择和管理本公司的渠道?在任务实施前,教师先讲解相关知识点。本任务由“总经理”组织实施。11.任务十一:复习及教学体会(6课时)。温故而知新,回顾本课程的学习内容以及完成的各种任务;师生发表对本学期教学的体会。本任务由教师组织实施。
三、结语
在任务驱动教学中,关键是教学任务的设计。任务是教师教学任务和学生做学合一的学习任务的统一,教师对于每个任务的提出,都要认真思考,既要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要能涵盖所讲授的新知识。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对实施进度以及成员的积极性调动做好把控。因为学生的能力存在个体差异,要把自学与群体讨论结合起来,鼓励学生提出不同见解。笔者在教学中,以虚拟公司的形式,以总体任务为引领,各个章节有具体的任务,环环相扣,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兴趣。通过以上任务的实施,学生基本掌握了市场营销基础知识,且思维能力及团队协作、信息处理、与人沟通、语言表达、OFFICE操作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参考文献:
[1]孙天福.市场营销基础[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近5年来,IBM一直将“了解如何从数据中创造价值”作为分析研究的重点,并在该领域不断研究报告,从2009年开始IBM将分析技术定义为战略资产,到2012年阐述大数据基本原理,再到2014年调研白皮书《分析:价值的蓝图》,IBM一直向外界展示在大数据领域的突破性成果。IBM大中华区大数据和分析及新市场总经理、全球企业咨询服务部合伙人、副总裁Jason Kelley说:“经过过去几年的认知和探索阶段,企业已经逐步明确数据作为二十一世纪新自然资源的巨大价值。”
值得注意的是,2014新的调研报告,通过对全球70个国家各种规模组织的900位业务和IT主管进行采访,特别提出了“提升大数据实践成果的三大要素”:“战略”、“技术”、“组织”。报告表明:分析实施战略要有助于实现组织的业务目标;现有技术要支持分析战略;不断发展的企业文化要让员工能够利用技术采取行动,并与战略保持一致。正确协调这三大关键要素,才能创造有形的价值。
九大杠杆深挖数据价值
基于此次调研报告中的提出的三大要素,企业还需在九方面提升自身的能力。IBM全球企业咨询服务部战略与分析服务副合伙人段仰圣认为,这也是领先企业区别于一般企业的衡量标准。九大杠杆为:
文化:一个组织内的数据与业务分析技术的可用性和实际应用;
数据:数据治理流程的结构和形成,及数据的安全性;
专业机能:数据管理、分析技能和能力的培养与运用;
融资:为开展分析工作而提供资金的财务宽松度;
评估:评估对业务成效的影响;
平台:硬件和软件的整合能力;
价值来源:产生结果的行动和决策;
高层支持:高管的支持和参与;
信任:组织内的信任。
Waston成大数据平台亮点
此次会IBM正式对外宣布,全面升级更新大数据和分析平台,即Watson Foundation,也就是将认知计算能力全面融入到大数据分析平台之上,通过辅助、理解、决策、洞察与发现,帮助企业更快发现新问题、新机遇和新价值,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的智慧转型。
以花旗银行为例,目前其通过Watson开展零售银行业务部的工作,零售银行家和信贷员可以利用Waston获取银行客户信息并且分析客户下一步需求,同时处理金融、经济和用户数据以及实现数字银行的个性化。Watson能在3秒内读出和理解2亿页数据,帮花旗银行找出行业专家可能忽略的风险及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