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手工制作教案

手工制作教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手工制作教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手工制作教案

手工制作教案范文第1篇

一、师生互动,构建融洽的学习氛围

《新课程标准》要求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因此,教师在学前教育专业手工制作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积极构建融洽的学习氛围,通过启发、设问、辩论等灵活的教学手段,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师生之间的平等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达到提高手工制作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比如教师在利用“案例教学法”开展手工制作的教学时,可以先带领学生一起“剖析”手工制作的优秀作品,通过对优秀手工制作作品的共同欣赏、分析、思考、交流与讨论,引导学生对于手工制作的学习内容加强认识,并进一步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如教师在利用“示范演示法”开展手工制作的教学时,应一边将手工制作的具体步骤向学生一一地进行直观的演示,一边提示学生认真地思考,使得学生在学习手工制作时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从而通过师生之间的积极互动,使得学生能够快速地、准确地掌握手工制作的基本技能与一般规律,既优化了课堂结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又为教学任务的圆满完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为了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师还可以采取更多的灵活的教学手段,如“自主探究法”“主题创作法”“集体创作法”“转换创作法”“实践操作法”等多种教学策略,进一步引发学生的积极思维与学习主动性,从而为完成预期的教学任务提供前提。需要强调的是,教师在手工制作教学过程中应非常注重情感的培养,因为情感是每一个人的内在催化剂,良好的情感反应可以打动学生的心灵,引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行为的互动,还要强调情感的互动,建立师生之间良好的情感纽带,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激发兴趣,推动学生自主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可以推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鉴于此,教师在手工制作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结合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案,使得学生能够在兴趣中学习,在兴趣中成长。比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同学们的不同的兴趣爱好以及个性特点,分别组织以布艺、泥艺、纸艺、材料画、废旧材料再运用等为侧重点的手工制作兴趣小组,鼓励同学们利用所学习的手工制作知识,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与同学们一起制作玩具、教具等,还可以引导同学们集体创作“微型幼儿园”, 促使同学们“群策群力”,以富有趣味的创作进行幼儿园环境布置的“创作实践”,以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促使同学们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手工制作的学习。教师在手工制作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兴趣的激发,设计富有情趣的教学内容,能推动学生的自主学习,从而起到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

三、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创造动力

良好的教学情境,可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可以使学生心情舒畅,思维活跃,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进一步提高。因此,教师在手工制作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想象空间和行为空间,引发学生的创造动力,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比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手工制作时,应提倡“启发式”的教学,即不是照本宣科的讲授,而是积极创设情境,让学生直接参与教学过程,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鼓励学生主动思考、自主探究、手脑并用,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不拘泥于教材知识,不局限于课堂学习,而是将所学习的手工制作知识与技能灵活运用、举一反三,从而达到教学的预期目标。

手工制作教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学习领域课程;特征;建设 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一、学习领域课程简介

学习领域课程源自德国,1999年,德国文教部长联席会通过决议,在德国全国范围内推广学习领域课程模式。我国自开展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以来,以姜大源老师为首的一批职教专家,积极推广学习领域课程模式,目前,学习领域课程模式已成为我国高职院校与项目课程模式并存的两大主要课程模式之一,在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学习领域课程以来自工作岗位的若干个典型工作任务作为教学内容(这些典型工作任务称为学习情境),通过完成这些典型工作任务,实现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培养目标。所以,学习领域课程是一种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模式。

二、 学习领域课程的特征

准确把握学习领域课程的特征是开展学习领域课程建设的关键。学习领域课程具有如下主要特征

(1)基于工作,实践主线。学习领域课程以来自工作岗位的若干个典型工作任务作为教学内容,通过完成这些典型工作任务使学生具有胜任岗位工作的能力。

(2)做教一体,做字当先。学习领域课程打破了传统课程的“坐中学”,转为“做中学”,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掌握岗位技能,并通过动手操作引发思考和探究、学习欲望,使得教师的讲授效果事半功倍,使得课后的主动学习成为可能。

(3)双师素质,双师结构。学习领域课程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对于专任教师强调双师素质,同时强调构建由校内专任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组成的双师结构来满足教学需要。

(4)学生中心,教师指导。在学习领域课程模式下,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角,而教师只是扮演指导者、引路者的角色。

(5)职场氛围,环境育人。学习领域课程强调以职业化的氛围,强化对学生的培养、熏陶。置身校园,犹如置身职场,职场人的意识和素质得以培养、形成。

三、学习领域课程的建设内容和途径

(一) 教学条件建设

学习领域课程理想的教学条件应包括仿真教室、教学做一体化教室及生产现场,在这样的教学条件下,学习情境的实施采取从仿真教学、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到生产现场教学、最后顶岗实习等不同的形式,并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三个递进:在环境上,从虚拟仿真到生产性的递进;在能力(技能)上,从生疏到熟练的递进;在身份上,从学生到准员工的递进,最终实现了学生的有经验就业。

(1)仿真教室是一种安全、实用的教学条件。在仿真教室可进行实验仿真、实训仿真和管理模拟。实验仿真是使用计算机技术来模拟实验环境,从而替代或补充传统的实验教学手段;实训仿真是由计算机技术来完全仿真一个真实的工厂,或通过控制的模拟实训器,产生逼真的训练、操作环境,可以在节约很多训练时间和经费的前提下达到同样的训练目的;计算机模拟管理非常有助于学生在管理决策方面的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仿真教学能够为学生提供近似真实的训练环境,具有训练全面、自动考核、安全、经济等特点,其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于有些专业(如化工类专业)来说,仿真教学是其主要的教学手段。

(2)教学做一体化教室是学习领域课程的主要教学条件。教学做一体化教室既可使用真实的生产设备,又避免了生产现场教学存在的的安全、环保、参数不可随意调整等问题,使得学生能较好地掌握教学内容。教学做一体化教室的结构、功能大体相同。以“零件的手工制作”学习领域课程为例,其教学做一体化教室通常由操作区、学习讨论区、工具材料区等组成。操作区每人一个操作工位,配有虎钳及各种工量具,整个操作区配有若干台钻床、砂轮机等设备用来完成钻孔、工具的磨削等工作;学习讨论区配有桌椅、若干网电脑、投影设备、钳工手册及书刊,可以开展教学、讨论、自学等活动;工具材料区配有充足的工具及材料,满足学生使用的需要。

(3)生产现场教学在学习领域课程教学的后期进行,在学生经过仿真教学、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训练,已能够熟练地进行操作的情况下进行,目的是使学生具备现场的操作经验。生产现场教学条件包括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由于受资金、场地、运营、环评等困难,一些学习领域课程(如有机产品生产运行控制)难以建设校内生产性的教学条件,因而,多通过校企合作,建设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解决。

(4)学习领域课程的教学条件应具有创新功能。同志2006年在全国科技大会上宣布,2020年将我国建成创新型国家,使科技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要“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各方面创新人才大量涌现”。贯彻落实领导讲话和“十七大”报告精神,学习领域课程实施过程中要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所以,教学条件应具有创新功能,使学生能够开展创新活动。学生的创新活动一是体现在教学内容安排中、课堂上,教师可结合课程特点设计适当的创新项目由学生完成;再就是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的自主创新活动。具有创新功能的教学环境要求设备的先进性(有少量能够满足研发要求即可)、必要的工具、材料等。

(5)学习领域课程的教学条件还包括网络环境。由于学习领域课程学生中心的特征,其学习过程学生自主性的学习占有较大比重并使用大量的网络教学资源,包括精品课程网站及各种专门网站(如中国安全天地网、中国钳工网等)。网络环境应做到校园全覆盖、无死角、高速度,远程访问快捷,能保证各种终端设备(电脑、手机等)的联网使用,保证远程教学(如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学习)的需要。

(二)教师队伍建设

(1)双师素质的提高。学习领域课程的实施过程贯穿实践主线,同时辅以必需、够用的理论学习,教师既要讲授必要的理论,还需具有动手能力,所以要求教师既要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又要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这就是学习领域课程教师的双师素质。由于我国高职教育的教师大多是从校门进校门,存在着明显的实践短板。这就要求这些教师必须通过实训室建设、生产现场实践锻炼、科研实践等途径,提高实践能力,满足学习领域课程实施的需要;另外,虽然这些同志有着较宽的知识面,但在所从事的学习领域课程领域并不一定有着与其教师身份相应的理论深度,所以,这些教师还需通过高校、科研院所的进修学习,来提高理论水平。

那么,学习领域课程双师素质的实践能力标准是什么?应该说,目前我国对于双师素质有一定的认定标准,但双师素质的认定标准不一定符合学习领域课程的实践能力要求。如果从能够完成学习领域课程的教学来判断,那么,“数控编程与操作”学习领域课程的教学人员应具有按照零件图操作机床完成数控加工的能力,“商务网站开发”学习领域课程的教学人员应具有按照企业要求开发网站的能力,软件开发类学习领域课程的教学人员应具有各类软件开发的能力,而且每一个学习领域课程的教学人员应具有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2)双师结构的构建。针对多数校内专任教师存在的实践能力不强的情况,一些学校通过构建由校内专任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来共同完成学习领域课程的教学任务。其中专任教师发挥理论特长,主要负责理论教学和安全管理;企业兼职教师发挥实践特长,主要负责实践教学和设备管理。专兼结合,优势互补,保证了教学质量。这样的教师队伍组成称为“双师结构”。

“双师结构”对专任教师的要求: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有实际工作经历,熟悉相关工作,并具有环保意识和安全意识,能进行操作现场管理。

“双师结构”对企业兼职教师的要求:具有较高的实践水平,一般应为技师、高级技师或工程技术人员,应具有一定的教学能力和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

(三)教学资源建设

学习领域课程所需的教学资源主要有教学录像、操作视频、演示动画、仿真、在线测试、网络辅导答疑、标准规范及学习网站等。演示动画主要用于抽象内容的直观演示,在电类、化工类课程中应用较多。在线测试应有内容全面的试题库做支撑,测试后直接给出标准答案和分数。

长期以来,由于受建设条件和建设水平的制约,我国多数高职院校不具备教学资源建设能力,或者说学资源建设能力不强,那些技术水平较高的教学资源多由专业化的公司开发完成。随着各校对教学资源重要性认识的不断提高,资源建设条件不断完善,资源建设水平也不断提高,因此,一些院校已能开发出具有较高技术水平的仿真软件、演示动画等教学资源。从长远来看,只有具备了教学资源的建设能力,才能不断开发出更好的学习领域课程教学资源,才能不断提高学习领域课程教学效果。

(四)教学材料建设

学习领域课程的教学材料从形式上包括纸质材料和电子材料,从类别上包括教案、活页教材、工量具(设备)单、任务书、引导文、评价表等。教案包括纸质和电子两种,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普及及多媒体教学条件的不断完善,电子教案已成为教案的主体,而且电子教案在图片显示、声音播放、动画演示等方面具有纸质教案所不具备的优势。活页教材是紧密围绕学习情境、依据学校现有条件所编写的针对性极强的教材,它与普通教材是一般和特殊的关系,在学习领域课程的实施中,普通教材可作为参考书使用。工量具(设备)单在学习情境实施前发给学生,学习情境实施前按单领用工量具(设备),学习情境实施后要清点、上交。任务书告知学生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既可为整个情境的任务书,也可为情境分解后的任务书。引导文主要告知怎样做,重点是什么,应注意哪些事项等。引导文也可和任务书设为一体。评价表用于完成评价。零件的手工制作学习领域课程的任务书如表1所示,评价表如表2所示。

表1 零件的手工制作任务书

学习领域 零件的手工制作

学习情境 3.鸭嘴锤的手工制作

要求 按图纸要求加工鸭嘴锤,要求独立完成加工任务,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及环保要求,加工时间4天

鸭嘴锤零件图

表2 零件的手工制作评价表

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

学习领域课程名称 零件的手工制作

学习情境 3.鸭嘴锤的手工制作

评价项目 分值 评分标准 得分

能力培养 100±0.1 2 超差不得分

55±0.5 2 超差不得分

28±0.3(4处) 4 超差1处扣1分

3±0.2 2 超差不得分

20±0.05(2组) 12 超差1组扣6分

3×45°(4处) 4 超差1处扣1分

平面度0.02(5面) 10 超差1面扣2分

垂直度0.03(5处) 10 超差1处扣2分

平行度0.04(2组) 4 超差1组扣2分

对称度0.20 6 超差不得分

表面粗糙度Ra3.2(5面) 5 超差1面扣1分

硬度400~450HBS(2处) 4 超差1处扣2分

操作规范性及操作熟练程度 5 操作姿势正确、操作熟练得5分

安全操作 5 按照安全操作规程操作得5分

素质培养 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10 能够分析和解决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得10分

团结协作能力 5 能够与他人协作得5分

劳动纪律 5 遵守劳动纪律得5分

工作态度 5 认真、努力得5分

3.5 教室文化建设

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话指出,“要积极发挥文化育人作用”。通过文化育人,向学生的思想理念注入尚德、责任、包容、感恩、进取、良知、诚信、谦虚、勇敢、创新等崇高美德以及质量、健康、安全、环境、服务、协作等意识,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学习领域课程的教室(包括仿真教室、教学做一体化教室、生产车间等)是文化育人的重要场所,要努力加强学习领域课程的教室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其文化育人功能。车间管理制度、教室安全卫生条例、设备安全操作规程等规章制度应齐全并应悬挂或摆放在合适位置;应悬挂或摆放与职业岗位密切相关的名言警句,比较通用的如“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比较行业化的“发展生态化工,造福子孙万代”,比较个性化的如“在想到和得到之间是做到”、“找借口只能失败,找方法才能成功”等,时刻提醒学生注意质量、安全、健康、环保,培养学生的质量、安全、健康、环保意识。

【参考文献】

[1]马树超,范唯.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再认识[J].中国高等教育,2008,(Z2)

[2]丛文龙.高职教育理念及现代职教特征[J].技术与教育,2012,(2)

[3]张新民.高等职业教育特征研究述评[J].现代大学教育,2005,(6)

手工制作教案范文第3篇

一、课堂导入,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积极的学 习心态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常用的方法有:实物展 示法、设疑法、谈话法等。例如,在讲授第二册第三章第一 节毛线编织时,在轻松优雅的音乐声中,几位同学身着款式 新颖大方,色彩艳丽合谐的毛衣,款款走上讲台来,展示毛 线编织物的独特魅力。在展示过程中,教师因势利导地讲述, 毛线编织品具有保温性好、伸缩性较大,穿着舒适暖和等优 点。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激发起来,产生了强烈的求知 欲,接着导入如何编织毛衣。

二、改变教学模式,放手学生主动探索

过去的劳动技术课授课基本上是模式化的:引入、教师示范或录像示范、学生操作实践、学生作品展示、学生谈劳动感受、教师小结。虽有学生实践环节,但学生明显处于学习的被动位置,只是机械地操作练习,不能真正体现手脑并用,这种方式大大限制了学生的创造能力。新课程标准提出"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 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到实处。自主合作学习注重的是让学生学会学 习。"教是为了不教",这就告诉我们应把课堂还给学生,一切让学生来支配,引导学生在实 践中学会学习。手工制作课以动手为主,这就给了学生很大的探究空间,因此我给学生创设 活动机会,让学生主动进行探究。例如我采用了以下课堂模式:课前和学生一起定课题,课上由学生先自学、自做,遇到问题先由学生思考解决,教师在此基础上引导、解疑、给学生提供学习资料,教师的台上示范改为台下交流,和学生同学、同做,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去思考、去分析、去实践、去体味、去创造,自己得出结论,自己学到技术。教师成了学生的学伴,与学生一起观察、思考、分析、实践、创造,使教学过程成为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生命与生命的对话。又如:对手工制作中各种制作方法,各种手工材料的运用, 题材的选择等方面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寻找相应的资料、材料,大胆想象,主动探究,采取 个人、同伴合作、小组合作等形式进行。改变了教学模式之后,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被大 大的激发,创作出了很多新颖独特的手工作品。

三、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主合作作学习

新的课程改革方案提出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其中合作学习就是让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学习。在学习一些复杂技术时,我就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先自己看书,了解学习内容及技术操作要领,然后小组成员进行讨论,解决个别学生的疑难问题,确定本节课所学技术的正确操作方法,然后进行实践操作。在操作中,每种技术内容都要求学生做出成品,成品由小组成员共同完成,可根据每人特长由小组长进行分工,最后合成。小组与小组之间展开劳动竞赛,通过作品完成的质量和数量来确定等级、评选先进,激发学生的学习和劳动热情。如在教学《线造型》一课时,教师简单的进 行了讲解和启发后,学生通过合作

交流确定了要制作的材料、题材、造型的状态等问题。下 一步进入操作阶段,学生们有的用毛线,有的用纸卷,有的用铁丝,有的用树枝等等,材料 的运用十分丰富,这一阶段我一直是处于观察者的位置,不轻易的发表自己的看法,而是仔 细的观察每一个、每一组学生的具体情况并参与学生的讨论,讨论什么样的材料制作什么样 的题材比较合适什么样的色彩搭配比较协调制作成平面还是立体的效果好就这样通 过一个个问题的出现及各个问题的解决,最终学生通过个人努力和小组合作的形式制作出了 立体的、平面的、具象的、抽象的、各种材质的线造型手工作品。这些手工作品无论是形式 还是材料的丰富性都超过了以前的手工制作课的作品,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自主探究学习中学 会了如何进行手工学习,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

四、客观分析学习内容为学生设计自主的学习方式

《标准》提出学生的技术学习过程应是主动建构知识、不断拓展能力的过程也是富有生机、充满探究、生动活泼的活动过程。我们使用的新教材较好地体现了课程标准的这一理念为学生创设了许多多角度、多方式思考问题的空间。如何有效地利用和发挥这一优势 ?1.学生自己能学会的相信学生──引导学生学

对于一些比较容易或浅显的教学内容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去学。 “先学后讲”对于一些比较简单的技术知识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也就是说在备课时我们应努力做到凡是学生自己能够探索得出的教师决不代替凡是学生能够独立发现的教师决不暗示。 2.新旧知识有直接联系的迁移类比──诱导学生学 技术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学生的技术学习活动不仅是已有知识与技能的综合运用也是新的知识与能力的综合学习是对学科体系的超越。因此我们可以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诱导学生注重各学科、各方面知识的联系与综合运用。

3学生难于理解或不易接受的动手操作──指导学生学 为了体现“应用设计的基本原则”的过程可以适当创设机会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

4学生独立学习有困难的小组合作──互相帮助学 “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的结果”是课程标准的目标之一。所以我们在设计教案时十分重视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指导他们怎样与同伴合作。

手工制作教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幼儿教师;能力培养;分析研究

在学前教育发展进程中,幼儿教师的队伍质量高低直接关系到整个学前教育的发展。从教育主管部门到幼儿园再到教师个人,都要将能力建设作为重要抓手,扎实有效的通过培训教育学习提高履职能力。

一、强化业务训练提高教师多项基本能力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幼儿教师要想有效胜任教育教学工作,要能够积极应对教育发展的形势需求,必须要不断提高自身能力水平。其中基本功是能力的基础,幼儿教师要重视以下几项基本功方面的能力训练,分别是幼儿故事讲述、钢笔字、粉笔字、绘画、弹唱、舞蹈、手工制作、课程设计等。这些基本能力是教师履职尽责的基本条件,幼儿教师岗位职责要求对上述方面的能力做出了具体要求,广大教师应当对照训练和提高。这些基本功方面的能力训练,要穿插在平时的日常工作之中,学校要经常组织教师讲故事方面的训练,让大家能够活灵活现地讲述幼儿喜欢的故事,提高教学的吸引力。在钢笔字、粉笔字上要经常进行训练,也要跟学生布置作业一样,留给幼儿教师一定量的任务,让教师在不间断的训练和练习中提高基本功。在绘画、弹唱、舞蹈等能力训练中,教师应当注重平时的专业训练,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在手工制作上可以定期展出教师的作品,以及开展教学设计竞赛等,让教师在浓厚的氛围中实现提升。

二、汲取众家之长提高教师教学设计能力

良好的教学设计是有效开展教学工作的重要支撑,有些幼儿教师习惯于照搬教案,或是从网络中下载一些成品的教案,结果在教学工作中容易出现水土不服。针对这样的问题,比较科学的方法是汲取众家之长,不要直接照搬运用,而是选取其中与自己有关联、有价值,能够为己所用的内容进行消化吸收。例如从一些优秀教师的示范课上,学习到他们如何有效设计教学流程的,如何有效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如何进行教学重点提示的。也可以从教学刊物的相关经验文章里,汲取先进的模式、高效的方法,让教师在阅读中得到提高。幼儿教师还可以通过在线学习、后续教育等多种方法,提高消化吸收和借鉴运用能力。总而言之,要指导他们能够从大量的经验交流中,提炼出能够为己所用的内容,能够将大家的优点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进行充分的运用,更好的设计好教学方案,为整个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创造良好条件。

三、倡导自主设计提高教师手段运用能力

信息化手段在学期教育工作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其新颖的演示方法、海量的教学信息,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能够产生重要的支撑功能。在幼儿教师整个教育教学工作中,一定要将多媒体手段的作用发挥出来。运用多媒体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视听感受,让他们进一步拓展眼界和知识面,能够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充满情感,更加积极的投入等等。这些信息化手段的运用,对整个工作的开展具有积极的意义。教学课件的运用要提倡教师自主设计,要逐步完成从直接运用教学课件到筛选提炼修改,最后自主设计制作这样的过程。教师应当积极的开展教学课件设计,让自己在制作的过程中积累经验、提高技巧。自主设计的教学课件和各学科教学联系更加紧密,实现了教学方案和教学手段的无缝对接,能够为教学质量的提升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提高信息手段运用和设计、制作的能力,对教育教学工作的_展,能够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四、注重灵活处置提高教师活动驾驭能力

学前阶段的幼儿活泼好动,集体活动时自控能力较差,有些幼儿在活动开展过程中不知不觉就开起了小差,甚至有的幼儿未经教师允许,直接离开指定区域随意走动。面对这些自制能力相对不足的幼儿,如何驾驭活动必须要提高教师的灵活处置能力,善于利用各种契机对幼儿进行引导,特别是因势引导,变被动为主动,这也是教师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例如开展一项集体活动时有个幼儿离开了活动区域,此时教师可以不动声色的进行提醒:同学们,我们刚才非常认真,做的也很好,有的同学已经去运小红花给大家了(小红花放在活动区域外面),我们大家表示欢迎。然后带头鼓掌,这时下位的小朋友非常害羞,满脸通红,但是教师的这一方式,使他的行为拐了一个弯,又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他随即按照老师的指示,到远处放着的小红花运了过来,既不动声色的将他的行为拉到了活动中,又避免了批评和影响其他同学注意力,这样的巧妙处置就充分体现了教师的集体活动驾驭能力。

五、研究幼儿特点提高教师心理分析能力

幼儿阶段的孩子有着各种各样的奇怪的想法,我们不能以成人的目光和思维方式去评论他们,而要认真研究这一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作为幼儿教师,在平时要强化教育学、心理学的学习,了解学前阶段幼儿的心理特点,明白他们心里幼儿心理特点之后,教师就可以多加表扬,让孩子们充分感受到成想什么、希望干什么,这样才能够在整个教育教学工作中把握主动、赢得先机。例如幼儿在平时最渴望得到老师的表扬肯定,教师一句表扬的话语甚至会能让学生的兴奋状态保持一整天,对待学习更加积极乐观,也更加投入。因此,在把握幼儿心理特点之后,教师就可以多加表扬,让孩子们

能太高,但又不能仅停留在他们原有的水平。让他们跳一跳,也许不一定适当大多数人,我们让他们“伸一伸”,让他们感觉在原有基础上稍微提升一点,既没有优秀生的难度或要求,又比原来自己的层次稍高。逐渐让他们向更高难度挑战,使中层生成长为优秀生。

3.让待进生“靠一靠”

手工制作教案范文第5篇

作为初中学生,正是在生理和心理上处于迅速发展的时期,可塑性强,他们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思维活跃,具有强烈的探究欲望,不满足于对书本知识的简单死记硬背,他们对什么都表示惊奇,什么都想动手做一做,对知识与问题有一种“刨根究底”的欲望。初中阶段也是培养青少年良好习惯、培养有责任感的生活和有创意的生活方式的关键阶段,是培养动手能力和探究兴趣最重要的阶段,也是人生观教育、价值观和品德教育的关键阶段。作为学校,应为学生提供探索问题更广阔的背景和条件,充分拓展教学活动空间,引导他们在活动中学,在实践中用。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塑造学生完美人格。

1、通过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具有发现问题、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素质和探究能力。在实践活动中,使学生能主动去探索和研究,激发好奇性和观察力,主动探索和发现问题,逐步掌握探究问题的方法,养成主动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习惯和态度,初步掌握观察、调查、实验等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技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成为好的学习者和创造者。

2、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发展查询、分析、加工和应用新知识的能力,具有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学会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收集资料和信息,加工和处理各种资料和信息,养成主动积极地获取信息的学习习惯,发展处理信息的能力,能有效地利用先进的现代化信息工具,表达个人的思想和观念,善于与他人合作、沟通,并能与他人分享见解和信息,成为好的交流者。

3、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能积极主动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形成实际操作技能,培养动手能力。养成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具有参与基本的生产劳动的能力,掌握基本的劳动技术,体验劳动过程,发展创新能力、审美能力,在劳动中培养关怀他人、团结协作、尊重劳动成果等精神品质。

4、通过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养成关心自然、关心社会、关心他人的思想意识,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家庭、社会生活,密切与自然、社会和生活的联系,体验自我对自然、对他人和社会的意义,形成负责的生活态度和生活习惯,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

5、通过综合实践活动,促进教师教育观、课程观的更新,改善学校的课程结构,结合学校及地方资源,完善和丰富本校课程。

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知识基础、心理发展特点以及新课程标准,设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具体如下。

七年级:

①信息技术教育,主要内容是电脑基础知识、文字处理等。

②劳动技术教育,主要内容是手工制作。

③社区服务与实践,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对区内水污染进行调查。

八年级:

①信息技术教育,主要内容是简单的网页制作和网络访谈等。

②劳动技术教育,主要内容是手工制作等。

③校园文化艺术节、一二、九长跑比赛。

④社区服务与实践,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去白清、马耳山、可口可乐公司调查。

1、课程的管理

①组织建设。为使课程开设有序、高效,学校成立了由校长室、教务处、德育室、团队、信息技术、总务后勤部门人员组成的实验领导小组。小组各成员按照本校实验课题、项目适当分工,分别负责校内外指导力量的组织协调和设备使用、过程落实、实验检查等各项工作的统筹安排,保证实验工作有效实施。

②课程的开发。根据本校所在新区的特点,制定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验方案,每次实践活动必须要有详尽的计划、安排,根据计划组织实施,并在实施中不断完善,以避免实验的盲目性、随意性。

③课程资源。学校现有的计算机及网络设备,祖国的大好河山、美丽的江

川等自然资源。2、课程的实施

①准备阶段

a、召开教师会议,通过学校综合实践方案;b、以年级为单位,选择子课题内容,撰写年级、班级活动计划;c、对教师进行案例撰写和实践操作等方面的培训;d、分析学情,设计教案;e、分班活动、组织学生做好活动前的准备工作。

②实施阶段

a、确立主题;b、制定学校实施计划,建立课程管理制度;c、分班或年级组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记录活动过程,建立综合实践活动过程档案,收集记录学生体验、反应;d、定期召开综合实践老师碰头会,对活动进行交流、探讨,对案例进行反思和评价;e、课题组对各班的综合实践情况进行关注性测评,对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困难及时采取措施并加以引导、调整,促使活动顺利进行;f、开展学生评价指导、探索并制定具有学校特色的综合实践评价指导体系。

1、评价理念

坚持量化与质性相结合的评价方式,采用“自我参照”标准,引导学生对自己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强调师生之间、学生同伴之间对彼此的个性化表现进行评定、鉴赏。具体策略如下:

①整体观。一方面将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和活动产品,如主题演讲表现、研究报告、模型等作为评价他们学习情况的依据;另一方面,注重把评价作为师生共同学习的机会,提供对课程修改有用的信息,并实践于教学。

②多元化。评价强调多元价值取向和多元标准。不仅允许对问题的解决可以有不同的方案,而且表现自己所学的形式也可以丰富多样。此外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也是被积极提倡的,在共同评价过程中,共同提高,共同获得实验活动的乐趣。

③过程性。评价要重视学生活动过程的评价,对学生作业评定,应该揭示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以及他们是如何解决问题的,而不只是针对他们得出的结论。

2、对学生的评价

①作品评价式;②展示与交流式;③成果汇报式;④技能比赛式;⑤档案袋式;⑥协商研讨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