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一体化训练论文

一体化训练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一体化训练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体化训练论文

一体化训练论文范文第1篇

论文关键词:焊接生产检验,一体化教学,改革,实践

 

《焊接生产检验》是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专业技能课程,也是主干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焊接结构生产所涉及到的常规检验的内容、焊接试验和检验的方法与步骤、焊接工艺评定和焊接质量管理方面的内容,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焊接检验与焊接质量管理的理论知识、操作水平和综合运用能力等方面达到焊工技师国家职业标准的相应要求。在以往的教学中,由于教学模式和场地的限制,学校一直采用分段教学法,即上一个阶段的理论课后,再上一个阶段的实习课。这种传统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中暴露了许多弊端,由于理论课和实习课相隔一段时间,学生实习时,前面所讲的理论知识已经忘记,需要教师重新讲解,这样累时费力,效果还不好。

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尝试对《焊接生产检验》实施一体化教学,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将理论和实操教学结合起来,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这样学生既可以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训,同时又可以通过实训来验证理论,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1一体化教学的可行性

在“一体化”教学过程中实践,学习目标是围绕技能训练的需求,它打破了原有学科的界限,理论教学的摘要求。因此,该课程完全具备一体化教学的条件。

2教学内容的一体化

以往的教材往往偏重于焊接质量管理,这些纯理论性的知识内容比较陈旧,繁琐,学生往往缺乏兴趣,课堂互动性很小,经过我们的努力,终于找到了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编写的一本教材,该教材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与操作技能一体化,非常便于我们进行一体化教学的改革。因此,我们首先以该教材为蓝本,对课程内容进行了项目化改革,完成了课程一体化教学的第一步。

3教学过程的一体化

编制授课计划是实施一体化教学的第一步,开展一体化教学必须对原教学授课计划、原课程大纲、原教材、原教学模式和习惯进行改革,以教会学生实际操作技能为宗旨,提倡创新务实的教风、勤学苦练的学风。大纲编写力求合理安排理论和实习课时的比例,突出技能训练。最后授课计划中确定的总课时为160,理论和实习课时基本按照1:2进行论文开题报告范文。教学过程中根据“理论教学时间化,实习教学课堂化”的原则,以实践为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练为主,讲练结合。让学生先观察后听课、先动手再分析、先了解操作的方法步骤再讲基本理论和原理,教学过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一般将学生学习状态较好的一、二节课作为理论教学时间,三、四、五、六节课进行实操训练。教学过程一体化课型的交叉、学习场所的变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保持一种积极的状态。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效率,又使理论和实习紧密结合,循序渐进,学生能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焊接生产检验》一体化教学具体的授课计划安排如下:

项目一焊接缺欠识别―――――理论教学4课时,实习教学6课时;

项目二外观检验―――――理论教学6课时(包括焊接检验概述),实习教学14课时;

项目三无损检测―――――理论教学20课时,实习教学36课时;

项目四破环检验―――――理论教学8课时,实习教学20课时;

项目五焊接工艺评定―――――理论教学4课时,实习教学8课时;

项目六焊接性试验―――――理论教学4课时,实习教学8课时;

项目七焊接质量管理―――――理论教学4课时,实习教学2课时;

考试―――――8课时;

机动―――――8课时;

4一体化教学考核

本课程的任务、特点决定了评价的主体、方法的多元化,要注重过程评价。所谓评价方法的多元化,是指通过上课表现、练习过程、实验报告完成情况、检测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价。考核方法上采用理论和实训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实践,同时还要参考学生的学习态度。理论教学考核采用课堂提问、平时作业、阶段性笔试等方式,考核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以及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性教学环节考核,通过实验、实训报告、现场操作,考核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生产中常规检验的能力,最后再根据学习态度综合评定出总成绩。通过多样化及过程化的评价方法,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每一阶段都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与学习成果,即在“学中做”又在“做中学”。

5一体化教学改革结果分析

教学改革是否成功,只有通过具体实施,并进行比较研究总结,才能真正得出结论,一体化教学改革后,我们和学生一起进行了教学改革座谈,座谈会结果显示,一体化教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路得到了进一步的体现,很受学生欢迎;一体化教学具有教学效果好、教学质量高、特别适合像《焊接生产检验》这种以实践性为主的学科,本次教学改革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我们将继续努力,把改革进行下去,教育工作者所要做的就是在教学实践中开拓创新,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激发他们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使我们的职业教学在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徐卫东焊接检验与质量管理[N].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

[2]高海云车工工艺与生产实习的一体化教学[J].科学之友,2009(29):101~102.

[3]肖锡海汽车电气设备[J].职业教育研究,2009(9):148~149.

[4]陈秀丽计算机基础课程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应用探究[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报,2009(3):112~114.

[5]庞勇数控加工工艺及编程一体化教学改革探索[J].科技教育创新,2009(16):240~241.

[6]孙玉明机械制造基础理实一体化教学[J].机械职业教育,2009(8):50~56.

一体化训练论文范文第2篇

(桂林医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摘 要】以培养新形势下药学复合型人才为目标,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开展“一体化”实验教学综合改革,采用多学科间有机结合的实验教学模式,使学生对药学专业知识有全面系统的认识,同时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科研思维。

关键词 一体化实验教学;药学复合型人才;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基金项目:桂林医学院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课题立项(JG2011018)。

作者简介:杨成芳,壮族,医学硕士,实验师,从事药理学实验教学工作。

通讯作者:李勇文,医学博士,教授,从事药理学教学工作。

药学是一门实践性和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它囊括了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物分析、药理学、药物代谢动力学和药事管理等多个二级学科。其目标是要培养出具备药学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且能在新药研发、药物评价、药品生产、管理与经营及临床合理用药等领域工作的药学复合型人才。因此,实验教学在实现高等教育的药学教学培养目标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性地位,是药学教育培养目标能否得以实现的关键环节[1]。

1 药学实验教学的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药学教育实行以理论为主、实验为辅、重知识、轻能力的教学模式[2]。在观念上把实验教学作为一种实验技能训练,在实验教学上一直都在为理论课进行验证,而忽视了它本身是一种科学研究方法的培养,实验过程中多是由授课教师根据实验讲义将实验内容和实验方案讲解清楚再示教,并由实验室教师将实验所需的仪器、试剂和药品准备好,学生进入实验室只是简单地按照带课教师的要求按部就班地做实验;同时相互关系密切的不同课程的实验教学相关学科没有相互渗透,整个实验教学缺乏连贯而严密的体系,不利于药学整体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其结果是使培养出来的大多数学生缺乏创造性思维,缺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从各课程学到的知识不连贯,互相割裂,没有形成整体化、系统化的思维,导致学生不能融会贯通,走上工作岗位后难以胜任工作,创新意识的培养更是无从谈起。因此积极推进药学实验教学改革,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药学复合型专业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

我院从2012年初开始对药学专业的实验课程进行系列改革,开展以“ 药”为中心整合药学专业多学科实施一体化实验教学模式,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2.1 以“药”为本,把“药”作为多学科间的纽带,实施一体化实验教学模式,转变实验教学观念

鉴于目前药学实验课程存在的诸多不足,我院提出了以基本技能训练为基础,一体化实验为重点的实验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核心,经过研究和实践,围绕药物的研究和开发全过程所需要的知识结构,努力构建“药学专业一体化实验教学”课程新体系。在该思想的指导下,第一部分内容结合经典实验,主要锻练学生所属专业方向需要掌握的基本技术和手段;第二部分内容为结合创新药物研究、新药开发、药物工业生产实际,锻炼学生综合运用各项基本技术、手段的能力,同时巩固专业基本知识,在各教研室在研的主要科研课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设计进行相关研究,旨在提升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

2.2 适用对象——药学相关专业的大四学生

药学专业课一体化实验主要针对的是药学或相关专业的大四学生,以7~8名同学为一个课题小组,这些学生基本完成了药学相关的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实验基础。

2.3 实验内容——建立一体化的实验教学体系

药学专业课一体化实验结束了学生“任务式”的实验,若实验内容难度不大,不具挑战性,就不易激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若难度过大,又会使学生的科研兴趣大打折扣。因此,合适的起点是保证学生顺利完成一体化实验的首要条件。

我们将药学专业实验课的基本实验能力训练、综合与科研创新能力的训练,按照由浅入深的原则进行实验课程的整合编排建立一体化的专业实验教学体系。一体化实验重点是围绕“原料药的合成/有效成分提取和分离纯化、原料药的检验、制剂与质量分析、活性评价”全过程的一体化,该一体化实验是以化学原料药的研究开发内容为主线,以新药研发的思路来设置专业实验内容充分地体现了对学生实验技能的系统性、科学性、创造性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团结协作精神,有利于调动学生上实验课的积极性和督促学生认真对待实验课。

依据药学专业特点及新药研究开发的基本程序,将药学专业各课程的实验课整合为药学基础实验、药品生产与活性评价实验三部分[3]。第一部分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仪器分析、物理化学等课程的实验,该部分的重点是规范学生的实验行为,培养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第二部分包括药物化学、生药学、天然药物化学、药剂学、制药设备、波普解析等课程的实验,学生们通过药物的化学合成、天然药物的分离纯化及结构修饰、各种制剂与剂型研究的实验,完成从原料药到药品的全过程的实验技能学习;第三部分包括药物分析、药理学、毒理学与药代动力学等课程的实验,通过各种检测手段与方法对原料与制剂的质量分析及其安全性、有效性的评价过程的实验,掌握新药研究与开发的全过程和进行重量监控的基本方法。通过三个部分的构建,各课程之间以“药”为纽带,相互交叉,相互渗透使学生在牢固掌握药学专业实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对药学知识有一个全面系统的理解和掌握,通过跨学科多技能的综合训练,掌握药物研究开发过程中的各种实验原理、方法和技能。

2.4 考评方法——构建新的评价体系,注重过程性评价

实验课程考评是对学习效果评定的手段,借此以督促学生培养严谨客观的科研态度、规范正确的操作技能、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等,它不仅是衡量实验教学水平、获取实验教学反馈信息,从而了解和掌握学生的理解水平、接受能力和实验技能的掌握程度,判断实验教学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激发学生以调动其积极性的主要手段。为此我们在实施过程中,分别按照实验的基本步骤,即:实验准备(20%)、实验过程(40%)、撰写论文(20%)和答辩总结(20%)等拟定详细的评定细则,实施过程评价。一体化实验采用论文的形式评价实验成果,结合新药申报资料内容给出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探讨。论文包括立题依据、实验仪器及试剂、实验方法、结果与讨论、

参考文献等内容。这样既让学生了解到新药申报资料的整理,又提高了学生研读中外文献的能力及科研性文章的写作水平,达到通过一体化实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3 结语

药学专业课一体化实验改变了实验教学滞后于科技前沿的现状,反映了药物设计领域新的发展趋势和技术前沿。通过几年药学专业实施一体化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已深深体会到,一体化实验课程的改革及教学手段的实施,使教学内容紧密连接药学本科生在前三年学习过程中的相关专业科目,把按照学科分类而设置的各门实验课程进行重组、交叉、整合,能帮助学生疏理各学科专业课程的知识点,既利于对学生药学知识的系统掌握,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团结协作精神和科研思维,对适应市场需求的药学复合型专业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祖国药学事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洪斌,鲁婉玉.“现代学徒制”——我国高职人才培养的新出路[J].现代教育管理,2011(11):84.

[2]张珏,贾容贵,范菊娣.药学实验教学模式的现状与改革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11):334-337.

一体化训练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政治理论课 内外一体化 教学模式

随着军队院校教学任务的转型,岗位任职教育已成为军队院校教育的主体。短时间、多层次是任职教育的主要特点,增强教学的针对性、新颖性和实用性,是岗位任职教育的主要任务。如何在短暂的时间内,达到良好的培训效果,是任职教育院校必须研究的课题。因此,探索一套与之相适应的政治理论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显得非常必要。

一、政治理论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含义

政治理论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是有针对性地把部队所需要的相关内容整合成专题,以课内专题讲座为主体,课外研究探索为补充,将课内课外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课内课外浑然一体。课内教学精讲主要知识点,采用案例式、研讨式等教学方法,将主要的理论融会贯通。课外针对专题的内容,利用图书馆、校园网等,查阅资料,研究讨论,开阔思维;还可以带着问题亲临部队“实战”,“实战”中应用理论,消化知识,提高能力,从而达到强化理论、拓展知识、创新发展的目的。

二、政治理论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优点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要以学员为主体,充分发挥学员主观能动性。政治理论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正是体现这一特点,能够充分发挥学员来自部队,具有丰富任职经历和实践经验的优势。

(一)创造了学员潜能发挥的氛围

岗位任职教育针对性强,需求的知识多、内容新。政治理论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在课堂讲授的基础上,提倡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探索学习,突出教学训练的研究性、试验性,让各种思路、方案、概念、设计碰撞交汇,让人的创造潜能在允许失败、允许反复的良好氛围中激发成长。

(二)改变了“灌输式”教学方法

教学模式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未来战争是信息化战争,信息时代的指挥军官,应以具备整合高新技术装备及多种作战因素的能力为基础,以提炼有创意的指挥概念并形成系统设计为素质能力的最高形态,这种智慧和能力的获得,创造精神的激活,需要有适应的教学模式和环境加以培育。政治理论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改变了过去教员“灌输式”教学方法,留给学员自主开发的空间,激发他们的智慧和创新能力,使课堂向“实战”拓展延伸,使知识向创新型发展。

三、政治理论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按照政治理论课内外一体化专题教学模式的要求,在实施过程中,应提高分析解决部队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员能够胜任拟任岗位需要。

(一)整合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整合,是实施政治理论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的重要步骤,内容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学模式的实施内容的整合。一是要选取部队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教学分析内容。要经常关注部队武器装备发展动态和使用管理以及军事训练中存在的问题,找准支撑解决问题的相关理论,通过专题讲座,引导学员进行分析。二是要结合军事斗争准备选取研究探索内容。选取现代高技术战争的经典战例进行分析,设置未来战争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从实战的角度进行研究探索。三是要根据学员任职岗位需要提炼补充内容。在学员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针对任职学员拟任岗位的特点,搜集现职岗位学员的成功经验和体会,提炼补充专题内容。

(二)设计教学环节

教学环节的设计,是保证政治理论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实施的关键。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各个环节的衔接。一是要准备好教学过程。在教学内容整合之后,实施中精讲哪些内容、自学哪些部分、研讨什么问题、学员扮演什么角色,教员都应当提前设置。二是要恰当处理聘请教员与自身授课的关系。教学实施中,自身教员授课是主体,但存在有一定的局限性,“请进来”作为一种必要的补充,对于一些知识前沿和跨学科的问题等,需要聘请专家教授进行讲座。三是要合理安排参观见学活动。“走出去”是拓展知识的必要环节。“走出去”看什么?学什么?回来后干什么?这些问题,都要在教学实施中提前安排,使学员做到心中有数,提前准备。

四、政治理论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采用政治理论课内外一体化专题教学模式,不仅适应了岗位任职学员的特点,而且也充分开发利用了各类资源。在内容选取上,采用前伸后延的方法,前伸到学员部队实际生活中去,收集困扰部队的难题,收集典型的案例,收集学员急需的知识。后延到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的发展前沿上,后延到学员将来的任职岗位上。在教学实施中,我们在自身讲课的基础上,聘请了其他院校和部队的专家教授进行了专题讲座,采取了研讨式、案例式等方法,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从而也证明了政治理论课内外一体化专题教学模式的可行性。

(一)更新了学员知识,提高了理论水平

通过政治理论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学员有自己的学习兴趣,有自己的创新空间。结合课堂精讲内容,针对某些理论或某项新技术,进行深入细致的钻研,开阔了思维,拓展了知识。一些学员就某项问题专门写出了非常有见解的研讨论文,有的论文已在相应刊物或研讨会上发表,具有一定的创新价值。

(二)丰富了课堂内容,补充了教学资料

经过理论总结,通过在课堂上的研讨发言,提出了新的观点和看法,补充了课堂教学资料,丰富了教员部队实践经验。我们在两期的教学中,已收集教学案例30余个,进一步掌握和熟悉了部队情况,为更好的讲授类似班次的课程奠定了基础。

一体化训练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辅助教学 便携性 嵌入式结构

中图分类号:TP36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5(b)-0002-01

目前,电力拖动控制线路教学在一部分方面能够实现“教、学、做”一体化,但由于受到场地和设备的限制,理论授课与技能训练仍然在不同的地点。同时,教学的环节仍局限在教师“设置情境―布置任务―知识讲解―完成任务”的一体化教学初级阶段,并未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做一体化。而真正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需要“设置情境,布置任务,学生自主学习,寻找解决方案,教师归纳提炼”,但要实现自主学习,仅仅依靠教材上的知识远远不够,学生又不可能同时吃透多本教材和相关参考资料。另外,要达到规范的操作水平就必须经过反复训练。但是,不同教师的授课模式不尽相同,教师授课精力有限,学生很难能够达到良好的训练水平。

1 电气专业辅助教学装置结构组成

(1)基于S3C2410最小系统架构搭建硬件平台。现在ARM系统技术相对比较成熟,对其功能进行裁剪,进行电源模块电路设计、复位及复位芯片配置、JTAG调试接口设计、时钟模块电路、SDRAM硬件设计、Nand Flash电路设计、UART串口设计、驱动电路设计,以及联网通信进行设计。硬件框图见图1。

(2)操作系统移植。以ADS作为开发环境对Bootloader程序进行开发并移植嵌入式操作系统。基于FLASH、3DMAX、JAVA等软件作为平台,应用专家系统、多媒体信息处理、数据库管理以及电子出版等技术,将技能训练指导、维修过程指导、技术图纸等信息精炼,构成高度交互能力的智能化技术手册。教师机可以与学生机进行通信,实现教师在线进行理论和技能的教学、考核和管理,也可教师离线,由学生单独操作学生机进行自主学习、技能操作、信息检索、测试考核等。系统软件系统结构如图2。

2 电气专业辅助教学装置功能

2.1 理论教学功能

该系统通过仿真动画、视频讲解、指导手册等多媒体技术手段对电力拖动控制线路的构成、工作原理、分析方法及其安装、调试与维修进行系统学习。具有联网实时通信功能,实现上位机操作下位机,现实教学内容,实现教与学的同步,将课堂移到训练场。可单机独立运行,实现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

2.2 操作训练功能

该系统利用系统软件进行模拟,使受训人员可以按照操作规范进行电力拖动控制线路的技能训练;学生可以在教师机的指令下展开操作,也可以独立操作学生机,对电力拖动线路技能训练内容进行熟悉;同时在训练过程中系统对训练的每一步操作目的、操作规范和关联关系,并对操作错误进行提示,以帮助学生理解,反复训练直至掌握正确的操作步骤。

2.3 考核功能

利用本系统可进行理论考核和实作考核[3]。理论考核时,系统自动生成试卷,考核学生对结构原理等知识的掌握情况。实践考核学生通过学生机对技能训练的操作步骤、方法进行,并与教师机进行通信,实现教师机对学生机过程监控,并有教师机给出成绩,实现无纸化考核。

3 结语

该装置在实践过程中,学员可以在无教师讲授的条件下,通过自主查询的方式,完成电力拖动控制线路的安装调试与故障排除训练,大大节省了教师的讲授时间,提高了训练效果。在功能完备性,可靠性方面得到了良好的验证,该装置体积小,便于携带,同时采用的是开放式技术,可以将本技术向相关课程进行延伸和移植。

参考文献

[1] 徐昊.基于S3C2410的嵌入式音视频播放系统研究及应用[D].贵州大学硕士论文,2006.

一体化训练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大学英语精读 一体化教学模式 听说一体化 读写一体化 读译一体化

1.引言

为了满足学生的需求,一线英语教学者和科研工作者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如语法翻译法、听说法、交际法等。2004年,《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读、听、说、写、译的能力,使他们能用英语交流信息。大学英语教学应帮助学生掌握良好的语言学习方法,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提高文化素养,以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这一培养目标对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给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带来了挑战。本文提出并首次尝试性地将一体化教学模式应用于精读课堂,使教师在使用同一教材的基础上,将听、说、读、写、译融为一体,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增强其英语实际应用能力,最终达到教学目的。

2.一体化教学模式内容

一体化教学模式在英语教学中已不罕见,以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居多,强调视、听、说三种感官的有机融合。闫建华等(2008)、钱虹等(2011)实证研究了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指出一体化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大大提高,写作水平明显提升。田荔(2010)、张谡等(2006)虽然指出了一体化教学模式在精读课堂的有效应用,但前者脱离了与教材具体内容的实践结合,后者只对“读写一体化”这一种策略进行了探讨,本文将弥补二者之不足,以教材为出发点,从三个方面阐释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内容。

2.1听说一体化

听说一体化的实施建立在主题教学模式的基础之上,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实际交际能力,将信息输入“听”与信息输出“说”有机结合起来。要求听说主题与课文主题保持一致但不拘泥于课文,留给学生拓展的空间。这里的听是有准备地听,泛泛地听;说既包括听力材料的内容陈述,又包括对主题内容的有感而发。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2.1.1课前预习环节。老师对单元主题加以拓展告知学生,学生预习时有的放矢地准备相关内容,作为课上听力和讨论的背景信息。

2.1.2课上听写环节。老师将听力材料播放两遍,学生边听边做笔记。笔记不要求与文本完全一样,但内容要尽量与原文接近,既练习了听力,又进行了创造性训练。

2.1.3课上陈述和讨论环节。学生分组后,首先,小组内互相交流笔记内容;其次,小组代表陈述本小组情况;再次,小组内部根据老师的问题和材料内容讨论观点和原因;最后,各小组间互相交换意见。讨论环节视具体情况而定,可以是讨论,也可以是信息拓展,还可以是展开辩论。

以《大学英语 精读》(上外版)第四册第二单元“Deer and the Energy Cycle”为例。学生预习课文时应准备与“energy(能量)”相关的词汇,课堂导入时老师播放英文视频,复述之后学生要对话题“How energy makes the world go round and what we should do to make the energy cycle?”进行小组讨论并发言。“听说一体化”不仅适用于课文导入部分,对课文语篇内的背景信息同样适用。这样学生既锻炼了听说能力,又加深了对背景知识的理解,将跨文化素养的培养融入精读课堂。

2.2读写一体化

读写一体化,顾名思义,就是以读带写,以写促读,即模仿阅读材料构建写作思路,通过写作练习加深对阅读材料的理解。读写一体化包括篇章读写模式和段内读写模式。上外版《大学英语精读》所选课文篇篇经典,尤其是说明文和议论文,无论是通篇结构还是段落结构,都堪称学习写作的典范。鉴于段内读写模式既可模仿篇章结构,又可学习句法词汇,本文只对段内读写模式进行探讨。同样以“Deer and the Energy Cycle”一文的第一自然段为例。

2.2.1段落结构分析。大学生学英语时往往只关注词汇和句子层面,少有注意语篇。老师的作用就是将学生带进来,再引导学生自己游出去。本段在结构上有两点值得学习:一是如何表达作者观点;二是如何阐述主题句。前者本段采用了对比的方法,后者使用了道理阐释的方法。这使得作者的观点更有说服力,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读出段内结构,找出句子间的连接词,在写作时尽量模仿。

2.2.2句子结构分析。无论说明文还是议论文,作者写作时总是能做到长短句结合及多种句式的交叉使用。比如,例段中仅有5句话,却涵盖简单句、强调句、主从复合句和倒装句,读起来朗朗上口,既不晦涩,又不过于简约。学生在读的过程中需要弄懂句内逻辑构成或语法构成,在解析句型结构的基础上构建句型结构,实现读和写的完美结合。

2.2.3词汇层面运用。词汇分析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作为句与句之间衔接手段的逻辑和功能关联词,例如some...others...,but等;二是修辞手法和描述性词语的使用,例如“currency”暗喻性的用法。学生只有在写作实践中准确地运用所学词汇,才能真正理解词汇含义,实现输入与输出的统一。

可见,读写一体化不仅仅依赖教师的引导、学生的配合,更重要的是要有恰到好处的教学材料,本教材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

2.3读译一体化

读译一体化,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语法翻译法。语法翻译法以教师为中心,母语为教学媒介,关注句子结构和语法,强调英汉互译的准确性,通过翻译理解篇章内容,换句话说,翻译是方法,理解是目的。本文提出的读译一体化虽然也包含英汉互译两个方面,但实施方法与语法翻译法相反,把任务交给学生,强调学生的参与性,英语为授课语言,在篇章理解的基础上翻译,翻译不再是方法而是培养目标,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从而保证其积极性。

读译一体化教学模式中,英译汉指课文复杂句子的翻译,汉译英指课后习题的句子翻译。前者要求学生熟读并理解课文内容,在语境中推敲句子含义,后者则要求熟练掌握课文的句子结构和词汇用法。英汉互译技能培养的过程如下:

2.3.1段落整体把握环节。对段落整体意思的认知是弄懂每个句子的前提,要求学生找出段落的topic sentence和supporting sentences,训练学生通过已知信息猜测未知信息的能力。

2.3.2复杂句子paraphrase环节。英译汉不是简单的逐字逐句的翻译,而是包括结构分析、文化理解、词语转换在内的复杂思维活动,甚至常常遇到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句子。因此,paraphrase便成为连接原句和目的语句的纽带。

2.3.3句子翻译润色环节。在paraphrase的基础上,将解释出的英文句子加工成地道的汉语。

2.3.4重点词汇把握环节。要进行反向练习,必须弄懂重点词汇的意思和用法,进而将课后练习的句子翻译进行到底。

读译一体化的实施,加深了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培养了学生英汉互译的能力,在阅读培养翻译技能的同时也促进了阅读能力的提高。

3.教学检验

本次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培养,英语综合技能得到了提高,尤其是听说能力;在构建一体化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同时,老师对教材有了全新的认识,个人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通过四级模拟考试选出两个成绩相当的班进行为期一个学期的教学实验,学期末又进行四级模拟考试,实验前后的成绩对比如表一和表二所示:

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班的模拟平均成绩明显高于控制班,且除深度阅读和完形填空外,实验班的其他各项成绩均高于控制班,这跟课堂一体化教学同时培养各项技能密切相关,同时也说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充分调动。

4.结语

实践证明,一体化教学模式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甚至学困生也不再厌恶英语学习了;一学期的教学实验表明,学生的英语水平在“听、说、读、写、译”各方面都有所提高,实际应用能力增强。但是,一体化教学模式对老师的教学设计和组织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老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和课堂的组织者,更是教学材料的演绎者和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备课时间明显增加,但由于学生积极配合,课堂教学效率高,较强教学效果省去了繁重的课后课业负担,学生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掌握了英语技能。因此,这种教学相长的教学模式值得推广,从而使英语课真正成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技能课堂。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Jack C.Richard & Theodore S. Rodgers.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3]闫建华等.澳洲ESL一体化教学模式主导下的英语写作教学策略[J].外语界,2008(4).

[4]田荔.一体化教学在主题教学模式中的探究[J].科技信息,20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