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汉语课堂教学论文

汉语课堂教学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汉语课堂教学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汉语课堂教学论文

汉语课堂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有效教学 课堂文化 文化

“有效教学”已经不是一个陌生概念,人们在讨论课程改革的时候往往会同时探讨有效教学。综观已有相关文献可以对二者关系推断出两层含义:一方面,一些人认为课程改革是有效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有效教学是推进课程改革的途径。另一方面,一些人认为课程改革是逻辑起点,只要课程改革的理念、目的和内容是正确的,就必然会在课程实施中伴随教学的“有效性”。

事实上,有效教学并不是与课程改革呈必然线性关系。因为现实中依然存在这样的状态:课程改革思想、观念和内容的变化并没有导致长期形成的课堂教学定势的变革。这种定势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仍屡见不鲜,进而也就有了人们对“三维目标”生搬硬套的批判、课堂“作秀”的质疑等一系列“新课程旧教学”相冲突的教学事件。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人们对教学“有效性”的理解太过片面,忽视了“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规范、价值观念及师生在课堂上的互动交往和行为方式的整合所构成的课堂文化”[1],特别是对突破课堂教学定势的自觉性不够,对师生主体性与身份转变的固化处理。这些问题的提出实质上就是在探讨课堂文化如何走出瓶颈,“有效性”与“文化性”如何内在统一,有效教学如何从“异化”的表象走向文化的诉求。

一、“我”与“我们”:有效教学的课堂文化主体诠释

有效教学的课堂文化主体不是教师和学生的简单聚集,而是由师生基于共同的理想和愿景组成“学习与生活的文化共同体”,这种联合“会使一群个体的‘我’转型为集体的‘我们’”[2]。“我”与“我们”都是共同成长、和谐共生的课堂文化主体,其中,集体的“我们”即为有效教学的课堂主体间的实然关系。对教师和学生的身份、主体、主体性进行辨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课堂主体间关系的应然样态。在文化研究领域,“身份”是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的辩证统一。对于教师和学生而言,其身份的自我“本质”层面表现为,在学校整体场域中,教师是教师,学生是学生;其身份的“反本质”层面表现为,教师和学生的身份不是固定的实体,而是根据环境和不同课堂教学场域变化和塑造的。在当前的教育领域中,师生被作为主体而不是教师身份和学生身份来讨论已经被普遍默认。这里就需要对主体的意义进行重申,主体并非直接等同于人,主体是通过主体性这一内在规定性来确立和体现的,而人的主体性和主体意识不仅需要建立在实践活动基础之上,其主体地位的确立也取决于个体在共同体内是否被看作平等成员并获得尊重。承认主体的同时也就确立了主体的权力和责任,这也就是在承认主体间性,这种“承认是双向的,即‘相互承认’”[3]。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师或学生要成为主体,就需要在教学活动中把彼此看作自主的、有自我意识的人,同时,师生主体也要承担起对自己共同体的责任。法国著名思想家福柯认为主体性是话语的产物,主体地位也是通过话语而产生意义[4]。也就是说,声音是话语行动的载体,是话语主体意向的意义表达[5]。主体性内含着主体的合理性,这种合理性表现为师生如何通过话语所产生的意义成为主体,以及他们在建立主置的过程中是如何表征权力和责任的。由此,可以认识到身份、主体、主体性与主体间性不能混同更不能相互等同。现实课堂中,倘若师生主体被固化为权威的教师身份和被动接受的学生身份,那么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学”的课堂文化定势就很难突破,师生主体就会异化为固定身份“镜像”中的规训产物或附加产品。那么,要实现教学“有效性”和“文化性”内在统一,就需要从身份的可塑性和多元性来审思师生身份,从身份与主体性的转变特征来关注师生作为主体的形成方式[6]。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和把握是理解有效教学之“文化性”的基础。

二、互动与对话:有效教学的课堂行为文化表征

有效教学并非是“有效”和“教学”词汇的简单拼接,教学“有效性”不仅是对教学效率、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益的重申,更是要体现并回归教学要促进学生发展这一宗旨。有效教学必然突破传统“教师教、学生学”的“线性”课堂行为方式,改变传统将课堂教学过程从整体的生命活动中抽象、隔离出来的缺陷[7],以互动、对话和参与的行为方式贯穿课堂生活。

汉语课堂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长期进修留学生 阅读课课堂活动 需求分析

阅读是一项涉及面广并且很复杂的技能,是一种语言综合能力。阅读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们从外界获取的信息量,从而对人们的生活和交际具有极大的影响。科学研究表明,在感觉器官接受的信息总量中,视觉占83%,听觉占11%,其他器官占6%。显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阅读课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巩固语法知识、扩大和积累词汇、训练阅读技巧、培养阅读习惯、逐步获得独立阅读能力的必要途径”(张树昌、杨俊萱,1985:79-84)。阅读课上的课堂活动如何设计,才能受到学生的欢迎,是我们关心的问题。本文拟在对长期进修留学生的需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外汉语阅读课课堂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研究方法

1 研究对象

北京外国语大学的长期进修留学生,包含初、中、高不同等级,学生来源包括欧美、日韩和东南亚等国家。

2 研究工具

调查问卷经过访谈、预调查、评估和调整几个阶段设计而成。问卷对调查对象设置了水平、地区和性别三个维度,采用单项选择与多项选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录入与分析使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考虑到文章篇幅,我们在进行数据分析时,对不具有显著差异的维度不在文中提供数据说明。

3 数据收集

问卷调查过程在上课时间完成。需求分析问卷分别发放266份,回收266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255份。有效率95.9%。

二、数据分析

1 留学生对阅读课课堂活动的需求

(1)排列第一位的项目选择

表1全体学生在阅读课上的课堂活动上排列第一位的选择频次

对不同选项的频次进行卡方检验,结果显示:X2=52.09,df=4,p0.05,说明不同地区的留学生在选择偏好上没有显著差异。他们都认为A项(老师详细地讲解生词和语法)是最好的选择。

表二不同水平留学生在阅读课上的课堂活动上排列第一位的选择频次

卡方统计结果显示:X2=18.16,df=8,p

表3不同水平留学生在阅读课上的课堂活动上排列第一位的选择比率

从上表可以看出,初级学生对A项和B项的选择比率远高于其他项,中级学生的选择比率在A(老师详细地讲解生词和语法)、B(在阅读课上也有说话方面的活动)、C(老师让我们阅读报纸和杂志)和D项(老师给我们布置一些对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有帮助的阅读作业)之间,并且比率比较分散;而高级学生则是在五项(E,老师给我们提供除了课本以外的别的材料)选择中更趋于平均。

考察不同性别留学生在阅读课上的课堂活动上排列第一位的选择频次,对不同选项的频次进行卡方检验,结果显示:X2=0.54,df=4,p>0.05,说明不同性别的留学生在选择偏好上也没有显著差异。

(2)排列第二位的项目选择

表4全体学生在阅读课上的课堂活动排列第二位上的选择频次

对不同诜项的频次进行卡方检验,结果显示:X2=10.57,df=4,p0.05,说明不同地区的留学生在选择偏好上没有显著差异。他们都认为D项(老师给我们布置一些对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有帮助的阅读作业)是最好的选择。

考察不同水平留学生在阅读课上的课堂活动排列第二位上的选择频次,卡方统计结果显示:X2=384,df=8,p

考察不同性别留学生在阅读课上的课堂活动排列第二位上的选择频次,对不同选项的频次进行卡方检验,结果显示:X2=5.11,df=4,p>0.05,说明不同性别的留学生在选择偏好上也没有显著差异。

三、讨论

1 调查结果分析

笔者在为阅读课制作需求问卷之前,对担任阅读课的部分教师和学生进行了访谈,并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出如下一些在阅读课上经常出现的课堂活动:A项(老师详细地讲解生词和语法)、B(在阅读课上也有说话方面的活动)、C(老师让我们阅读报纸和杂志)、D项(老师给我们布置一些对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有帮助的阅读作业)、E(老师给我们提供除了课本以外的别的材料)。

根据调查结果,留学生在阅读课上对A项内容最为偏爱。留学生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还没有掌握大量的汉语词汇和准确的语法规则,因此语言知识在阅读中起重要作用,词汇与语法知识是阅读理解中非常关键的两个组成部分。孙晓明(2003:35-39)总结了国外专家和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后,指出第二语言阅读是语言的问题,而非阅读的问题。正是基于以上原因,留学生对生词和语法的学习极为重视,成为对阅读课的第一需求。因此,阅读课教师应该在词汇和语法的讲解环节予以重视。但同时也要注意过犹不及,因为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习者的语言交际的能力,讲解过多势必造成学生在学习语言时对老师过分依赖的严重后果,使教学陷入单方输入、被动接受的静态模式,语言学习的目的难以达到。那么,阅读课教师应该如何有效地讲解词汇和语法知识,是阅读课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对于阅读课教师在讲解环节中最需要注意的就是“互动”,应该对讲解环节精心设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对新知识的学习中,在双边的互动中。进行有意义的学习。

此外。D项成为留学生对阅读课课堂活动的第二大需求。此项数据表明留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渴求。事实上,课外阅读对第二语言学习者大有裨益,成功的第二语言学习者大多得益于大量的阅读。大量的课外读物不仅能使读者巩固语法,增强语感,促进对目的语语言文化的整 体了解,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更重要的是阅读能创造词汇习得的绝好语境。让学习者有机会沉浸在目的语的大量输入中。弥补课堂教学阅读量不足的缺陷,使词汇量实现增长(刘畅,2002:2)。但遗憾的是,目前可供留学生阅读的课外读物非常少,这也给阅读教师提出很大难题。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对外汉语教学界应根据学生的需求,组织编写适合留学生阅读的课外读物,在这方面,我国英语教学界的经验值得借鉴。

除此以外,在此项调查结果中,我们发现留学生在水平维度上存在差异。初级学生比较需要A项和B项:中级学生对A、B、c和D项都比较需要;而高级学生则对五项都比较需要。结果显示,除了所有调查对象共同需要的A项以外,随着学习水平的提高,对阅读课课堂教学的需求呈现出逐级增多的态势。而且,初级学生更关注阅读课堂的交际性,中高级学生除了关注交际性以外,在有助于提高阅读能力的学习策略方面给予了特别的关注。

2 启示

首先,我们认为第二语言教学阅读课堂中的交际性活动应该引起阅读教师的充分重视。我们同意李世之(1997:78-81)的看法:“阅读,最终目的是理解。但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并不是理解,而是语言能力的形成。”多种课堂活动的配合训练对提高阅读能力是有必要的。交际性的活动也可以提高学习者的阅读兴趣,学习者对阅读能否产生浓厚兴趣是阅读教学成败的关键。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应尽量减少学生觉得枯燥乏味的教学活动。当发觉学生注意开始分散时,应注意形式和内容的适当变换或穿插其他活动,使阅读教学经常保持新鲜的感觉,学生乐于接受(朱益华、肖仕琼,2006:93)。阅读课堂上的交际性活动要求教师要有意识地组织学习者进行参与式的学习。在参与式的学习组织形式中,学生围绕阅读材料中他们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交流,学生成为积极主动的学习者,阅读是他们进行交流和思考的工具,学生通过阅读积极学习新的知识。实质上,参与式的学习组织形式提高了学生的自主性,以及阅读材料对于学习者的关联性,因此参与式的学习组织形式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王晓平、胡娇,2006:63)。

其次,中高级学习者在此项需求中,表现出了对阅读学习策略的重视。总的来说,我们发现中高级学习者认为阅读量是提高阅读能力的重要保证。阅读的熟练程度取决于阅读量。熟练的读者对词的再认是迅速而自动化的,很少发生阻断,能使词的意义很快用于更高水平的加工(何涛,2002:21)。吴勇毅(2007:42)的研究也指出成功的汉语学习者会有效地应用认知学习策略,他们会课后阅读汉语读物,用汉语思维,避免使用母语等,而且水平越高的学生用起来越是得心应手,而水平越低的学生越难使用,甚至无法使用。在我们的调查研究中也发现。相对于初级学习者而言,中高级学习者会对增大课内外的阅读量有特别的需求。心理学家曾作过实验。证明为了掌握某种知识和技能仅仅投入适量的学习的效果不如过度的学习,即所谓的“过度学习效应”。当然,“过度”也有极限,据实验证明,一般来说学习程度以150%为最佳。要达到“过度学习”就必须有足够的学习材料,且必须保证一定的复现率(高小亚,2006:16)。在第二语言阅读过程中,对于学习者来说,在初级阶段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阅读技巧,随着阅读文本难度的增加,到了中高级,对语篇以外的文化知识,包括风土人情、习俗、民俗等内容建立起来的知识结构的掌握对于理解读物也至关重要。因为“足够的语言知识,迅速识别词义的语言运用技巧,一定的背景知识和运用相关知识进行预测、推理的阅读技巧是读者进行有效阅读的必要条件”(丁毅伟,2004:17-18)。而所有这些条件都要以广泛阅读、大量阅读为基础。大量的阅读是扩大词汇量、掌握语法知识和文化知识,进而提高汉语水平的重要保证。此外,我们认为,留学生对更广泛阅读的需求,也与对外汉语阅读教材内容有一定的滞后性有关,这也要求对外汉语阅读教材的编写者应该在教材的时代性方面作出更多的努力。

四、结论

综上所述,根据留学生对阅读课课堂活动的需求分析结果,阅读课教师不但要在教学中以互动的方式对课文作必要的讲解,传授必要的语言知识,还要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和技能进行广泛的阅读和其他的语言交际活动。

留学生对阅读课课堂教学活动的需求分析结果可以为今后进一步改进汉语阅读教学提供依据。近些年,随着国外外语阅读教学理论和实践的蓬勃发展,新的理论、新的教学模式不断涌现,对外汉语阅读课的教师,在选择适合的教学模式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真正以“学”为中心,以“学习者”为中心,从而更好地推动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丁毅伟.第二语言阅读认知观.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

[2]高小亚.生词与课文的关联度研究.四川大学硕士学位毕业论文。2006.

[3]何涛.对外汉语阅读教材研究一中级汉语阅读教材生词童统计分析.北京语言文化大学硕士学位毕业论文.2002.

[4]李世之.关于阅读教学的几点思考.世界汉语教学,1997,(1).

[5]刘畅.论课外阅读.北京语言文化大学硕士学位毕业论文.2002.

[6]孙晓明.第二语言学习者句法知识与阅读能力.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5).

[7]王晓平,胡娇.提高阅读兴趣的教学策略研究――国外关于阅读兴趣的研究给我们的启示.江西教育科研.2006,(2).

[8]吴勇毅.不同环境下的外国入学习策略.上海师范大学博士学位毕业论文研究。2007.

汉语课堂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听说法;越南成年人;汉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H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1-0221-02

随着社会的发展,近年来汉语正逐渐成为全球最重要的语言之一,因此,汉语教学自然地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所关注,并已经成为一门科学,吸引了众多的语言学者、教育学家对之进行不断的探讨。我们知道,在语言教学中, 教学法的选择是相当重要的, 适当的方法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针对目前越南成人汉语教学的现状,本文将简要介绍“听说法”这一重要的外语教学方法,并就如果运用“听说法”对越南学生开展汉语教学这一问题提出具体的实践建议。

一、听说法在越南汉语教学中的必要性

“听说法(Audiolingual Method)强调通过反复的句型结构操练培养口语听说能力,又叫“句型法”或“结构法””。它来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ArmyMethod”。当时, 由于战争的需要, 语言学家们致力于研究出一种新的语言教学法, 希望能在短时期内培养出一大批会外语的军事人员。在这一背景下, 著名语言学家Bloomfield 和他的同事们成功地研究出了“Army Method”。这一方法着重对目的语的听说进行模仿训练, 并在语言的反复操练中积累出基础的语言知识。这一方法的成功刺激着它的进一步发展和在语言教学中的运用, 由这一方法发展而来的听说法在美国20世纪60年代风靡一时。

听说法是奠定在行为主义心理学、结构主义语言学等理论基础上的语言学习方法。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强调, 外语学习实质上就是培养出一套机械的人的行为习惯, 即掌握一门外语就是要获得一套适时的语言刺激――反应链。这一观点在某种程度上与结构主义语言学的观点不谋而合。在结构主义语言学家看来, 语言是一套由音素、词素、词、句子渐次组成的机制。学习一门语言就意味着掌握这门语言的各个成分, 并记住它们之间连接的规则。从音素到词素, 从词素到单词, 从单词到词组, 再从词组到句子。只要牢记这套语言结构, 养成了习惯, 就掌握了这门语言。因此, 行为主义心理学和结构主义语言学都强调通过刺激和模仿来达到习惯的培养和习得语言结构的目的。换言之,听说法主张学习语言是从开口开始,从教说话开始,主要方法是通刺激与反应的习惯,具体就是模仿和反复成为习惯,限制使用母语,强调使用多种多样的辅助教学如:幻灯、录音、电影等,强调让学生模仿及老师时纠正学生说错。这样严格培养下去学习者自然习得了语言。

二、越南成年人汉语教学的现状

越南成年人学习汉语的人比较多。在越南一般情况下习得汉语的人有两种:在外语中心学习的成年学生以及在大学就读中文专业的学生。但不过,无论如何,所有的成年学习者都是以外语中心为起点开始来学习汉语的。这是因为,在越南如果要报考中文专业,考生必须掌握一定程度的汉语(这一点与中国外语学院的招生有些类似)。所以一般情况下,除一些华侨外,绝大多数的越南成年人都是从外语中心开始正式认识汉语的。

与一般的成年语言学习者类似,越南的成年学生在汉语学习上与幼年学习者相比较,也具备一定优势。由于他们的智力发展和文化水平已达到一定程度,因此阅读和写作方面的学习并不会构成太大障碍。尤其在越南语中,大约有68%的词汇是汉越词语,所以越南成年人在学习汉语时更易于融入。我们知道,汉语学习不仅需要学习者具备识字能力,更重要的是要能够做到理解和运用,对于这个要求成年人显然更容易做到。此外,成年人自律意识较强,越南成年人尤其如此,在课堂上,教师不用花费过多心思,学生自然会根据教学要求进行自我调整,这就便于教师的课堂教学管理以及课堂授课的顺利有效进行。但是,目前越南成年人的汉语教学,特别是听说能力的培养上海存在着一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就师资状况而言,目前越南外语中心还没有聘请对外汉语教学的中国老师。老师好学习者都属于第二语言习得者。即便有部分的华侨担任授课教师,因其常年在越南成长和生活,所以仍属于第二语言学习者。另一方面,就学习者而言,越南成年人除了具有一般成年人学习第二语言时所具有的的优缺点之外,还兼有亚洲人的一般性格特点。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越南成年人也是已经过了学习语言的时期,所以没有“儿童那么活泼那么机灵、活泼、好奇、善于模仿大胆说话…”;(2) 越南成年人在学习汉语之前,其母语文字和文化的相关知识已经根深蒂固,所以在学习汉语时会发生“负迁移”的现象,成为障碍;(3)与一般的成年学习者相似,越南成年人在课堂学习的同时,还承担者一定程度的工作与家庭的压力,这就使得他们不容易消解课堂学习所带来的压力,从而丧失一定的学习的乐趣感;(4)越南成人年具有一般亚洲人的交际特点,较为好面子,内敛寡言,不敢在大众面前大胆主动发言表达个人意见,担心说错了会被他人嘲笑,这在已有一定社会地位的成年学习者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所有这些问题给越南成年人学习汉语,尤其是其听说能力的培养,造成了不少障碍。

在分析了听说法的特点、以及越南成年人汉语教学现状的基础之上,笔者认为听说法遵循了语言学习的规律,可以改善课堂环境,有利于学习者克服害羞心理,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满足其提高听说能力的渴望。因此,在目前的越南成年人汉语教学中,尤其是初级阶段的教学中占中心地位。

三、听说法在越南成年人汉语教学的具体运用

汉语教学的要求是以培养四种技能:听、说、读、写为基础,让学生能够运用汉语进行交际。其中,“口语是基础,能听能说是基本的要求”。就越南成年人学习汉语缺和优点而言,笔者以为运用听说法开展语言教学可以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运用听说法开展汉语教学的基本方法

1.听说领先。以听说为主,读写为辅。在学生打下一定的听说基础之后,再进行读写教学,使读写促进听说。

2.反复实践,形成习惯。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把大部分时间用在模仿、记忆、重复、交谈等实践练习上,在大量操练的基础上养成一套新的语言习惯。不过,这里所提及的“重复”并不是指教师的多次重复,而是指创造尽可能多的让学习者开口的机会,给让学习者来重复。这样不但可以发展其听说能力,而且在由易到难的学习过程种,多重复易于提高学习者的成就感、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

3.以句型为中心。句型是语言教学基础,也是外语教学的中心部分。句型不仅具有结构意义,还具有词汇意义和社会文化意义,语言技能的培养应围绕句型这个中心来进行。

4.排斥或限制母语。听说法把培养口语能力作为外语教学的首要目的。这就要求学生反应快,用外语进行思维,而利用母语或翻译作为教学手段,会妨碍学生在外语和思维之间建立直接联系,减缓学习外语的过程,对掌握外语口语、以及培养运用外语进行思维的能力不利。

(二)运用听说法开展汉语教学的基本步骤

在教学中听说可以分五步完成,即认知、模仿、重复、变换和选择。

1.教师发出语言信号(主要是句型),同时借助实物、图片、手势、情景等说明信号所表达的意思。营造宽松活泼的课堂氛围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不言而喻,以听说法的特点教学技术手段是运用多种辅助教学减少成人生活的压力,这对越南成人而说这是一种新的学习格式,可以引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在放松状态中会掌握好的语言。利用多种途径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强化刺激,可以极大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2.当学生理解了新的语言材料后,教师示范、学生模仿,教师要纠正学生的错误,学生再模仿。教师的语音示范在越南成年人的汉语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应加强语音规则的教学,尤其需要要对第一声和第二声进行区分。因为越南学生受母语影响,一般难以区分汉语语音的四声调。所以,要把语音的规则教好,就需要让学生多重复,多模仿。这样学习者才能学会语音规则,克服“石化”现象,避免在发汉语平声和去声时的错误。

3.让学生不断重复所学的语言材料,直到能背诵为止。这样就能利用越南成年人的阅读理解能力来提高其口语水平,从而有助于其通过句型掌握基本语言知识和语法。

4.做变换句子结构练习,选择某些词汇、成语和句型,同时给学生提出的具体场合、事件,让学习者运用所学过的语言材料进行语用练习,教师则针对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的所出现的错误及时进行纠正。越南成人在具备了一定汉越词汇量的基础上来学习汉语,替换句子、句型转换以及扩展句子之类的教学方式具备一定优势。此类练习有助于学生多开口、多练习,遵循语言学习规律,在对话交际中学会发音规则、语法句型等。

四、结语

运用听说法加强越南成年人汉语学习是由越南成年人的学习特点和听说法的优点所决定的。尽管同属汉藏语系,汉语对大多数越南成年人而言并不是太陌生,但他们在听说能力的培养上仍存在很大问题。如今大多数的语言教学实践都在强调在基础阶段强化听说训练。外语课堂是语言交流的活动过程。虽然长期以来统治课堂教学的“一言堂”方式己受到批评和摒弃,但课堂上教师滔滔不绝,学生成为附庸的现象并不罕见。尤其,与其他国家的学生相比,越南成年学习者较为沉默寡言,限制了其听说能力的发展。因此,积极运用听说法开展教学,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和语言交流能力为目地的课堂是越南汉语老师的首要任务

当然, 强调听说法在越南成年人汉语教学中的地位并不意味着对其他教学法的否定。语言学习的目的是理解和交际, 在肯定听说法在汉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的同时, 也不能否认培养学生交际及初步的读、写能力的必要性。本文仅是在结合听说教学法的原则和越南成年人汉语学习的基本状况的基础上,根据个人的实践教学经验所做出的初步探索,如何合理圆融多种教学方法促进越南汉语教学的发展还需要更多研究者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刘颂洁.第二语言习得导论-对外汉语教学视角[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出版,2007.

[2]刘著.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2009.

[3]周小兵.对外汉语教学入门,第二版[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2009.

[4]何广铿.英语教学法基础[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1996.

[5]周健、张军.汉语教学法研修教程[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汉语课堂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小学英语语感,训练,培养

1.简介

众所周知,一个孩子在习得母语的过程中总是先学会口语,在他用口语表达自己的意愿时并不懂得语言的语法规则,而是在语音、词汇、句子中感受和领悟语言的实际意义,在实际交际中不断掌握母语。所以本人认为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让他们自然而然地融入英语中,对他们以后深入学习英语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的。小学生是最好培养语感的时候,之所以要在小学开设英语教学,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强,这客观有利因素促使小学英语多以口语交际为主。同时课程内容也多以日常用语为主。根据课程内容看,小学英语教学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兴趣。

2.策略

2.1 多说。

教师每节课上课前3-5分钟留给学生,让他们搞好Free Talk。起初,可设计一些较简单的对话进行训练,往后逐渐推进,过渡到学生自由选题,自由对话,实现自主学习。为了减少难度,提高会话时效,可让学生课前做好充分准备。这样,经过几年循序渐进的练习,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分析能力会大大提高,而且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有效地训练了语感。当然,平时学习时也要多读多背,这一策略就是复制学习汉语的方法,达到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目的,也就是"熟能生巧"。

2.2 多听。

听是人们进行言语交际的重要手段,是英语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听的作用仅次于看,它是汲取知识、积累口语材料的重要渠道之一。当学生刚接触英语时,就不妨让他们多听英语磁带,尽管他们对所听到的内容不知所云,但他们在反复听了之后,就会对英语的发音系统及模式逐渐熟悉和了解。除了听磁带,教师上课必须尽量用英语授课,让学生极深刻地认识到英语课与其他课的不同。当然作为英语老师,自己的口语必须尽量纯正地道,抑扬顿挫,让学生更好地领会享受。学生在接触了大量的语言信息刺激后,就会想开口说一说,这一特性和婴儿的牙牙学语很相似。根据这一特性,教师在教学中应提供大量的语言素材,让学生乐于模仿,而模仿力是语感训练中一种十分重要的基本能力。

2.4 培养节奏感。

英语语言是具有连贯性的,要说出它的抑扬顿挫才有"英语味",如此就要培养学生说英语时的节奏感。 如-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I'm going to buy some comic books.让学生用黑点标注重音的单词:what, going, I'm, buy, comic books,学生有轻有重的输出语言,他们觉得自己和录音里说得更像了,学习更积极了。在重音的基础上,有些重读音节在不同情况下还可以拉长,比如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小动物们在讨论favorite fruit 的时候Zoom说I like beef, but I'm heavy now. I have to eat vegetables.这一句的时候,我们将like, beef, heavy, have, vegetables等作为重音来读,还将like, have to, 这样的单词和词组拉长来读,读出了Zoom有无奈和让人发笑的生动场面,学生在取笑Zoom的同时,一边将Zoom的神情语气展现得活灵活现,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学生的节奏感和语感。

2.5 演并大声说出来。

平时,有的学生不喜欢大声朗读,认为默读可以代替朗读。事实上,哪一种读法也不能代替朗读。读的重音、节奏是理解语言的一大障碍,教师必须给学生读的时间和机会,以各种形式让学生反复朗读和体会句子、模仿表演,读时注意发音、重音、语调、节奏和语感等,这样长期坚持就会增加记忆。例如,在教学购买水果这一话题时,就可以让学生把教室布置成一个水果店,让几位学生扮演成售货员站在柜台后面,把事先准备好的水果放在桌上,而其余的学生扮成顾客自由挑选自己喜欢的水果。并要求用上句子:

A: Can I help you ?

B: Do you like……?

C: Yes, I do./No, I don't.

B: I like ……How much……?

A: …… yuan.

让学生无拘无束、不由自主地投入到这个场景中来,大胆地开口说英语、积极配合,这样不但巩固了本节课的知识点,还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当然,我们不能忽略教师的主导地位发挥的作用。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教师的言行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学生对教师的言行会积极效仿。在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教学语言并尽量使用英语,适当使用汉语,在课堂上形成一定的英语氛围,有助于学生语感的培养。如:"Read after me." "Open your books at Page …" "Say all together."等。有些课堂用语学生刚接触时理解困难些,此时,教师可用body language帮助他们理解,必要时也可用汉语稍加解释。教学中师生可用英语问答,如"Are you ready?" 学生回答 "Yes." 等。进行双向英语交流,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听说能力,训练了学生的语感。

3.总结

兴趣是动力,养成良好的习惯是前提,必要的技巧指导是关键。语感教学训练应从语音语调、节奏感、朗读技巧、情感态度入手,过渡到读故事、读短文、进行独立会话;从拼读、说唱、歌曲到朗读、阅读,循序渐进,并在听、说、读、写中,在课内、课外有效渗透。 当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应持之以恒,将语感训练和语感能力的培养贯穿于英语教学与活动的各个环节,采用多种方法和途径,引导学生在一切语言交际中有意识地去感受语感,把握语感,实践语感,才会逐步养成小学生的语感素养,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席玉虎.《小学英语周报》山西省教育厅主管 山西师范大学主办,2005年3月.

[2] 江苏教育报刊社 《江苏教育》小学教学版江苏省教育厅主管,2005年3月.

[3] 施茂枝.《语感与语气的培养》学科教育,1998.6.

[4] 吕叔湘.《中学语文教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

[5] 宋霞菊.《小学生英语语感培养的实践与探索》《二十一世纪教育思想文献》,2007年第01期.

[6] 吕菲.《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语感培养》《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5年06期.

[7] 陈静.《浅谈小学英语教学语感的培养》,2007年3月19.

汉语课堂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一、拼音教学联系生活实践,促进学生语言发展

“情生于境,融于心。”情景相生,虚实结合,新课程标准特别重视培养学生向往美好的情境。汉语拼音教学特别要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把学习汉语拼音放在语言环境中,让学生从熟悉的语言环境中提炼出对拼音符号的认同和理解。所以,应让拼音教学生活化,最常用的手段就是用带调音节组词或者说一两句简单的话,赋予音节以意义。如:yi---衣服、医生、一年级;yi-阿姨、一个;yi-椅子、己经、以后;viyi容易、意见,也可以练习给音节带调说话,如教学“ai”时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让学生先带调组词再说话,"ai-喜爱一我喜爱画画”。“我喜爱踢足球”……由此可见,当音节仅仅作为符号单独存在时,它对学生是没有意义的,而没有意义的识记又是非常困难的。可一旦把音节放在具体的环境中,让它与生活密切地联系起来,就不仅能引起儿童的注意和学习兴趣,更关键的是在强化音节教学的同时又能够促进学生的语言发展、

二、利用文本,拓展发散思维

由于低年级的新生拼音水平参差不齐,所以教师应充分利用低年级学生的感性知识,以形象思维为先导来组织课堂教学,借用课文插图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发准音,记清形。在教学中,色彩鲜艳的插图,形象活泼的卡通人物,极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例如,第一课拼音“a, o,e”的整幅图出现了优美的乡村河畔晨景图,画面上大公鸡在喔喔啼,小姑娘在河边练唱,鹅在水中的倒影,学生一开始就被吸引了。我想让学生自己看,说图上的事物,用图片来引出中一韵母a, o,e。在学习中一韵母a的音形学习中,可以借助小女孩的头连同小辫子构成图形表示"a”的形;小女孩在看病,发出“a, a, a”的声。又如在教授“g, k, h”时,教材插图中有两个小孩坐在椅子上喝水。椅子就是“h”的形。喝水的“喝”就是“h”的音。我让学生观察这一画面的时候,学生特别激动,特别感兴趣,很快记住了“h"的样子。

三、活化教学课堂

由于拼音的学习是比较枯燥的,因此教师应该精心地备课,设计好教学方案,巧妙地运用各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不妨借助先进的教学设备,例如投影仪、多媒体课件等,让无声的静态知识转化为有声有色的动态知识,摆脱在教学中的枯燥感,让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活泼。同时,教师可以创造一定的包含知识学习的问题,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练习拼音字母的运用;设定一定的情境,让课堂氛围活跃起来,唤起学生对拼音学习的兴趣。由于小学生比较爱动,而且非常喜欢登台表演,因此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做游戏,比如让学生代表某个拼音字母,设定情景进行表演。还可以做一些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玩耍中学到知识,这样比单纯的死记硬背要更轻松、印象更深刻。

四、通过合作学习模式,激发学习积极性

如让同来两人互当“小老师”的活动,一个读拼音,一个当小老师,互考互问,学生们在小老师和学生的角色互换中兴趣不减,体验着当老师的成就感和学习的乐趣。在拼音的拼读教学中人合作学习更能激发兴趣。如:“找朋友”游戏,同来两人一个拿声母卡片一个拿韵母卡片,老师说一个音节,学生们在《找朋友》的音乐中找出声母和韵母,再一起拼读。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兴趣浓、劲头足,并且参与面)’、效果好。还有很多合作学习的方式,如:学习小组合作、大组合作等。不过,游戏学习的同时,要把握好度,以免学生上课只顾于玩,而忘了自己应该记住的知识。拼音教学结束后,我觉得有一部分学生掌握的并不是很扎实,所以,今后我还要继续改进学习方法,使学生能够,在玩中学知识,开心的牢记每一个知识。

五、利用游戏结合拼音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