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豆营销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论文摘要:在分析加入WTO对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影响的基拙上,探讨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保护政策的调整,建立农业国内支持新体系、农产品国际贸易保护新体系和国家支农政策新体系。
一、加入WTO对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压力
1990年前后,我国粮食、棉花、油料、生猪、苹果、烤烟等国内价格普遍低于国际价格,比较优势明显。但近十年来,农产品成本年均以约10%的速度递增,致使农产品价格高于国际市场价格20--60个百分点,国际竞争力日益减弱,只有大米、生猪和苹果、烤烟仍有比较优势。
长期以来,我国对农产品的进口调控主要依赖许可证、进口配额、检疫标准、国有外贸企业垄断经营等非关税措施进行,关税措施主要用于配额数量之外的农产品,配额内税率普遍很低。根据乌拉圭(农业协议》和《中国加人世界贸易组织法律文件》,我国加人WTO对农产品国际贸易不利影响主要有:1.贸易措施关税化影响。由于谈判基期1986--1998年我国大部分农产品的价格低于国际市场价格,关税化后的关税等值为负值,这使我国不仅失去非关税措施这一传统屏障,而且因关税减让幅度过大而失去高关税保护。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只能通过和缔约国谈判上限约束关税和靠关税化的“例外条款”应对。据《中国加人世界贸易组织法律文件》,加人WTO后农产品进口的关税总水平要从2001年的2196削减到2004年的17%,美国关注的农产品削减到14.5%。特别是大豆,因税率降到3%,且国内外价格差距较大(加上关税进口大豆价格低于国内市场20%左右),加入WTO后受到的冲击很大,2001年,大豆进口创历史最高纪录1440万吨;2.配额扩大影响。WTO《农业协议》规定关税化后市场准人机会不低于减让基期国内消费量的3%,在减让期结束扩大到5%,这对我国粮棉油进口不利。1994-1998年,年均进口小麦、玉米、大米合计661.5万吨,加人WTO后,初始年配额多增进口976.9万吨,2004年多增进口15541万吨。专家估计,仅小麦至2004要损失60亿元,有近300万麦农要离开麦田生产。棉花生产因最终配额与以往进口量相比增加较多,2004年配额数量相当于1998年国内产量19.8%,因而所受影响比谷物更大。植物油情况与棉花类似,国内生产受到影响很大。据中国加入WTO农业专家组利用国际农产品贸易中心开发的“中国农业贸易政策模拟模型"(CATP)测算,至2005年,小麦、玉米、棉花、大豆和油菜籽的比较优势将分别下降21,19%,16.36%,21.36%,40.83%和13.21%,使这些产品更加缺乏国际竞争力。同时,对生猪、大米、烤烟、甘蔗、苹果的国际竞争力也有一定的冲击。
二、加入WTO后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保护政策调整
1.建立农业国内支持新体系。按WTO农业国内支持总量AMS的“微量允许标准”(发达国家为5%,发展中国家为10%,中国人世谈判为8.5%),我国可有基期(1986一1988年)农业总产值8.5%,即412亿元的农业国内支持总量(农业生产性补贴)。除去可豁免的AMS部分,近年AMS占基期农业总产值仅有2%左右,即还有约315亿元的农业国内正支持空间。这为我国扩大实施“黄箱政策”(价格支持、营销贷款、面积补贴、生产投人补贴、牲畜数量补贴、贷款补贴等),减轻粮棉油等比较弱势农产品的成本压力提供了一定的条件。我国传统的农业国内支持“黄箱政策”主要以农产品价格补贴为主,贷款补贴(贴息贷款)为辅。价格补贴大多用于降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支农服务的收费标准,以及农产品购销环节的补贴。我国对农产品价格支持的另一途径为粮食的垄断性保护价收购。据《中国加人世界贸易组织法律文件》,加人WTO后不能实施农产品出口补贴,只是保留今后出口补贴权利。因此,我国通过保护价收购支持农产品价格在加人WTO后将被取消。加人WTO后农产品价格支持体系的构建应把重点放在加大农业生产资料补贴等生产投人补贴上,同时扩大黄色补贴范围,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对营销贷款、面积补贴、牲畜数量补贴等实行补贴,以此来达到优化农产品价格支持体系结构,提高补贴效率,并借鉴国际经验,减少农民收益较少的农产品流通环节的补贴,把支持与补贴的重点转向农业生产者。
2.建立农产品国际贸易保护新体系。WTO《农业协议》中有一些条款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农产品的国际贸易保护,如“特殊保障条款”、“特殊和差别待遇”、“特别处理”、“微量允许标准”等。灵活运用这些条款,能够采取恰当的调整措施减少某些农产品的过度进口,并能有效地采取反倾销、反补贴的法律措施保护。WTO《农业协议》有许多“灵活”操作空间,如关税配额管理,WTO各成员就有应用关税、拍卖、先到先得、按历史记录等多种管理办法。因时因地管理好我国的关税配额,能减轻进口农产品对同类产品生产的冲击。并尽快建立起综合协调、适时高效的农产品国际贸易保护体系。如加强农产品出口信贷支持;提高农产品出口退税比率,加大对具有比较优势农产品的出口支持;制订、完善反倾销、反补贴以及保障措施立法。这三种手段可作为抵制国外产品进口冲击的强力“武器”。
3.建立国家支农政策新体系。加强农业投入保护,增加农业保护力度。WTO农业协议“绿箱”政策的12项措施我国还有6项空白。在农业科研、市场促销服务、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粮食安全补贴、生产结构调整补贴、地区发展补贴等方面还有着较大的发挥空间,是间接增强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保护的有力措施。应从主导、控制型的农产品国际贸易政策向管理、服务型的农产品国际贸易政策转变:
关键词:粮食,物流需求
黑龙江省是中国耕地面积最大的省份,是世界著名的三大黑土带之一,耕地面积 990.5万公顷,粮食生产能力已稳定在 2 500 万吨以上,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2007 年粮食产量为 3 135 万吨。大豆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居全国首位,播种面积 340 万公顷,产量达 675 万吨。黑龙江绿色食品监控面积、获得标识认证的产品数量居全国第一,绿色食品数量至2007年达 787 个,监控面积达 2 380 万亩,绿色食品加工产值129.3 亿元。
(一)、粮食生产现状
过去5年,是黑龙江省粮食生产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五年:实现了播种面积、总产、单产、优质率的四个历史性突破,在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上作出巨大贡献。全省粮食播种面积由1.23亿亩发展到1.53亿亩;粮食总产由294.1亿公斤提高到378亿公斤。5年来,共为国家贡献商品粮890多亿公斤。论文写作,物流需求。
2008年,省级财政支农资金投入达46.9亿元,投入力度是近年来最大的一年。当年全省种植业资金物资投入创历史最高水平,其中生产资金投入达到266亿元,较2007年增加75.4亿元,增长48.3%;投入化肥351万吨,增加89万吨,增长34%。
(二)、粮食商品率与流向现状
黑龙江省2008年粮食总产量在756亿斤左右,其中,销往省外的粮食商品量为450多亿斤,商品率达60%,占全国省际间可调配商品粮总量1/2。近些年全省粮食产量逐年攀升,粮食库存量居高不下,粮食总量供大于求的形势十分严峻。大库存量造成粮食陈化降等、损失浪费严重、财政包袱沉重、新粮接收困难等一系列问题,个别粮食购销企业甚至出现了为保补贴宁肯储粮不愿卖粮的苗头,粮食物流任重道远。
黑龙江省粮食外运主要有三个流向:一是通过山海关,由铁路运到关内,约占外调总量的40%;二是经铁路运到大连方向,再通过水路运到南方各省或出口,约占总量的45%。三是经满洲里、黑河、绥芬河等口岸出口到俄罗斯,总量不大但却是一条极有潜力可挖的粮食物流通道。目前,黑龙江省粮食流通南进北出的格局已定,且粮食运往大连方向的比例将进一步加大,预计今年通过大连方向集散的粮食可达800万吨,可以说,大连是黑龙江省粮食物流和粮食出口的“生命线”。
(三)、运输现状
截至2008年底,全省公路总里程达到139 335.186公里(包含村道60 239.143公里),2008年,全省公路运输货运量分别达到4.8亿吨,占全社会综合运输量的84.7%和70.3%;货物运输周转量达到252亿吨公里,分别占全社会综合运输总量的20.5%。公路货物运输平均运距为52.5公里,全省汽车保有量达到了108.3万辆,其中载货汽车25.8万辆。
黑龙江省水运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基本形成港、航、厂、道、安全保障等俱全的运输体系,是黑龙江省综合运输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江河、湖泊总通航里程为5 528公里。论文写作,物流需求。营运船舶1 545艘,船舶总净载重量26.5万吨,机动船舶总功率13.0万千瓦,年运输能力24亿吨公里。
境内铁路纵横,共有铁路干线、支线、联络线67条,营运里程6 888公里,铁路总延长线12 657公里。绥芬河经哈尔滨至满洲里铁路是连接欧亚两洲"大陆桥"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仓储现状
黑龙江省269个骨干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拥有的仓容253亿斤。自世行项目和国家储备库项目建成以来,粮食仓储及配套设施得到进一步改善,技术水平较高,新建的粮库广泛使用了粮情检测、环流熏蒸、机械通风、冷却储粮、计算机管理等新技术。但从仓储能力的总体情况看,仓储设施的总体水平还不够先进,不适应现代粮食物流的需要。
(五)、包装现状
目前,黑龙江省的粮食包装袋主要是编织袋、复合塑料袋,而这些包装袋在运输、装卸、零售等环节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解决。塑料编织袋比塑料膜袋的强度高得多,且不易变形,耐冲击性也好,同时由于编织袋表面有编织纹,提高了防滑性能,便于储存时的堆码。但存在防虫、防湿性能差,污染环境等缺点。复合塑料袋是由高阻隔性包装材料EVOH、PVDC、PET、PA与PE、PP等多层塑料复合,基本上解决了粮食包装上防霉、防虫、保质问题,具备一定推广、实用价值,但由于环境问题日益受重视,以及塑料制品有毒性阻碍其进一步的发展。总体上看,黑龙江省粮食在贮存、运输、销售过程中因包装不善造成的损失是惊人的,因此粮食包装需要改进。
(六)、物流信息平台现状
黑龙江省现在已经建立了集粮食资源管理网、粮油交易网、政务管理网和粮油数据库“三网一库”为一体的信息平台。该网下联全省包括269个骨干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在内的654个粮食企业和市县粮食局,上联省政府及各主管部门,横联全国各主要粮食批发市场和商品交易所,目前已经全部正式投入使用。
在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方面,全省包括269个骨干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在内的654个粮食企业,已有131个企业具备了计算机网络系统,省粮油中心批发市场创建了黑龙江省粮油信息网站,已发展会员600多个,这些都为发展黑龙江省现代粮食物流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二、黑龙江省粮食物流需求的影响因素
(一)、政策因素
一方面,国家的粮食购销和价格体制在建立、利用和尝试走出“双轨”制度方面经历了“合同定购”、“国家定购”、 “保量放价”、“提价定购”、“省长负责制”、以及“三项政策、一项改革”等不同的政策调整,而这些调整具有较大的依赖性和可逆性。为保护农民利益,政府实行的保护价敞开收购政策会导致收购企业的仓容爆满;银行执行政府粮食收购政策并根据收购企业的收购量来安排贷款,其结果则是承受很大的贷款风险;财政对企业超储量给予的财政拨款和利息补贴,不仅存在能否及时足额到位的问题,而且在顺价销售量少且困难的情况下,会形成沉重的连锁财政负担。
另一方面,历史上中国一直是以“重农”而著称于世,但解放以后却走上了一条主要由农民和农业为国家的工业化提供资金的道路,利用“剪刀差”来完成原始积累。论文写作,物流需求。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农业的投入,虽然数字逐年增加,但相对于庞大的财政预算以及实际投入到农业中的资金却是“杯水车薪”诸多的政策因素必然引起流通格局的变化。
(二)、生产、消费因素
1、生产因素:粮食的播种面积多少,产量高低、品质优劣,将影响到粮食的价格、销量,影响到对某一市场占有份额,市场占有份额的增减,必然存在对其他地区、其他品种的相应的份额的调整;农田、水利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防灾能力的提高等生产环节的资金、科技的投入,直接影响了粮食的收成,间接地影响到流通格局的变化。
2、消费因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同的消费习惯、消费结构、消费能力对粮食有不同数量、品种的需求按照社会经济发展规律,随着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粮食直接消费会有所减少,取而代之的是食品加工和饲料用粮等间接粮食消费的急剧增加。
(三)、市场因素
市场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市场引导粮食的产销,产销的变化必然导致流通格局的变化,因为需求、价格、品质、流向等许多信息都来自市场。论文写作,物流需求。目前,国际竞争、产区竞争、粮食收购、销售主体之间的竞争复杂而激烈,粮食生产者按市场导向安排生产。论文写作,物流需求。市场驱动的结果,必然调节粮食的产销,导致流通渠道变化。
(四)、交通运输等因素
交通运输环境,也直接或间接的左右粮食流通。如铁路运输能力紧张,限制了粮食向某一市场的流通;再如,销往某一市场的粮食运价高,也将影响到粮食的运输流向。
三、黑龙江省粮食物流的发展对策
总体粮食物流呈下降趋势的原因有以下几个:粮食库存大、粮食流通成本高;粮食流通缺乏市场化机制;储运基础设施落后;农业信息不畅;观念落后,人才匮乏等。论文写作,物流需求。但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黑龙江省经济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发展,经济的高速增长对物流产生了巨大需求,从而为现代粮食物流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机会和条件。发展黑龙江区域粮食物流及区域外粮食物流的对策如下。
(一)、黑龙江省区域内粮食物流发展对策
1、成立粮食物流管理机构
统一协调粮食物流,做好粮食物流管理。管理机构应协调好黑龙江省内地区间政策性和经营性两部分粮食的物流运作,协助做好中央储备的调动和管理以及粮食企业的市场化运作。政府有关部门应依据粮食产销的经济布局,规划出黑龙江省主要粮食品种的物流走向和区域;结合自然环境、粮食产销状况和交通条件等因素来确定库址、厂址和粮仓类型;依据产销量、中转量等因素合理确定仓库规模,根据消费服务半径和竞争情况来设计加工能力。
2、加大粮食物流技术研究的力度,引进先进的粮食物流技术
目前,国外对粮食物流的研究已经涌现出许多有价值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黑龙江省应很好地借鉴和引进国外先进的粮食物流技术和管理经验,寻找与黑龙江省粮食生产、流通相适应的物流模式。提升黑龙江省粮食物流的技术水平。
3、加强粮食物流的信息交流和信息服务
目前,黑龙江省粮食物流的基本经济组织是各级粮食企业,包括收储经销公司,有许多粮食经营单位设在产区的农村,客观上造成这些单位对铁路、交通及粮食需求的信息了解、掌握得不及时、不灵通、不准确,所以必须加大信息宣传沟通的力度。粮食主管部门,粮食经营单位和铁路、交通部门等可通过计算机网络、通讯等手段了解掌握粮食运输、经营等方面的信息,有效地组织粮食物流。
4、促进国有粮食企业市场化改革,培育与壮大粮食物流主体
现代粮食物流主体主要是以下几种形态:一是国有粮食公司、供销合作社;二是农业公司,我国提倡公司加农户这一形态,大部分农业公司既指导农户生产,又从事农产品加工与流通;三是专门为农业公司、农业合作社、农民协会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这种企业目前非常少,要鼓励发展;四是为粮食物流服务的专业公司,包括专业运输公司、专业包装公司等等;五是经纪人队伍,没有一支为粮食物流服务的队伍,是无法实现现代化粮食物流的。政府应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尽快将企业推向市场。让市场机制对粮食供求发挥基础性调节作用。
5、组建现代粮食物流配送中心
现代物流配送中心是粮食流通产业的发展方向,是粮食流通企业发展的最佳选择。目前黑龙江省应放手着力发展两种类型:一是从事粮食流通的大型产供销一体化的专业性多品种配送中心。二是以粮食流通业务为主并利用其剩余经营能力其他业务的社会化的综合性多品种配送中心。
(二)黑龙江省区域外粮食物流的发展对策
1、降低粮食物流成本
改革现行粮食体制,积极发展仓储业,使之真正成为一个产业。对一部分国家储备粮实行合同储存,这样一方面可以稳定国家储备粮源,节约国家建设资金,另一方面可以使仓储业与国家粮库之间展开竞争,达到降低粮食物流成本的目的。黑龙江省粮食物流成本的降低,会大大增加与其他粮食省份之间的竞争能力。
2、组建大型粮食物流中心,实现规模效益
黑龙江省粮食流通中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大型粮食流通企业,这样就很难与国内、国外的大型粮食物流企业进行竞争。为此,必须组建大型粮食物流中心。一是采取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模式,积极培育粮食现代物流企业。具体是由粮食、铁路、公路和港口等共同发起成立黑龙江省粮食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作为物流中心的主体 ,组建大型第三方粮食物流企业,实现粮食物流的市场化、专业化和集约化。二是将与物流中心相关的粮食生产商、收储商、加工商、运营商和经销商协调组织起来,建立一个利益相关的粮食物流营销网络。
3、提高粮食流通的“四散化”率,是降低粮食物流成本的关键所在
发展省际铁路散粮运输,是提高粮食出省散运率的保证。可采取的主要办法有:一是省政府和省粮食主管部门与铁路部门和大连港协商,从政策上降低或补偿铁路的 “空驶费”,提高L18 散粮运输专用车的使用率;二是组建由粮食、铁路和社会各界共同出资的混合所有制粮食物流企业,提高各方的积极性;三是由粮食部门购买铁路散粮运输车,在收回投资成本后,将全部产权交由铁路部门等等。通过有效措施,提高南方用粮大户散粮接收能力,健全散粮运输的最后环节。
4、完善粮食物流信息平台,全面适应粮食现代物流的需要
近年来,民营经济在整个经济版图中的份额不断扩大,民营企业的政治地位也日益提高,民资已与国资、外资呈三足鼎立之势,彻底告别了原有“草根经济”的形象。随着民营企业准入政策和门槛的降低,中外资企业税率的逐步统一,以及入世过渡期结束后国际市场的进一步开放,民营企业发展必将迎来一个新的春天。但春寒料峭,面对经济国际化、竞争全球化趋势下的激烈竞争,民营企业必须审时度势,及时转变发展思路,进一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抵御国际风险的能力。论文百事通重点是加快六个转变:
一、企业竞争观念:要从无序竞争转向规范多赢
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是自然界的法则,但动物、植物间不纯粹是相互竞争的关系,其中也不乏共生双赢的例子,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之间的竞争同样不仅仅是二元式的你死我活关系,最理想的结果是在竞争中实现多赢。近年来,民营企业在竞争观念上实现这个转变,总体看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民营企业争夺国内市场时,从恶性竞争转向区域自治和行业自律。民营企业发展初期,产品、技术往往以模仿为主,甚至很多企业原本是从同一个母体企业上分裂出来的,这种企业同质化倾向,不可避免产生“价格战”等恶性竞争,既制约了企业做大做强的步伐,也影响了一个地区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温州的鞋业、东莞的电器,都经历了由盛至衰的过程,期间扭转地区形象付出的代价之大,至今让人反思。中小民营企业只有联合起来,通过组建行业协会等方式,规范同行业企业的行为,共同营造好诚信、规范、公平的发展环境,打造区域性的产业集聚发展优势,才能取得持续长远的发展。第二个阶段,是民营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时候,不仅要面对资本实力与技术水平均占巨大优势的跨国公司,而且遭遇到更多的反倾销壁垒。反倾销品种从纺织品延伸到彩电、家具、钢铁、打火机、水产品等等,甚至遭遇到西班牙烧鞋事件。这种环境对民营企业的竞争发展观念提出了新的挑战,无序竞争只会两败俱伤,分工合作才能规范共赢。国内民营企业只有凝心聚力,抱成一团,才能在进入国际市场时发挥整体竞争力,才能在应对反倾销诉讼时形成合力,否则,一损俱损。日前,长三角百家企业针对纺织品“后配额时代”的形势,发表了《长三角纺织服装企业宣言》,倡导合作自律,努力实现互补共赢和合作共荣,这是一个令人期待的起步。从意识转型进程看,民营企业第一个阶段的观念转变完成得较早较好,但第二个阶段的转变才刚刚开始,需要加快推进。
二、企业资本运作方式:要从会融资转为善理财
从跨国公司的发展经验看,资本运作是企业实现快速扩张、裂变式发展的有效途径,阿尔卡特控股上海贝尔,欧莱雅收购小护士,柯达与乐凯的合作,虽然方式不同,但内涵却是一致的。民营企业在资本运作上学历虽浅,但近年来动作快,力度大,一批民营企业通过资产重组、股票上市等实现了跨越发展。但令人遗憾的是,相当一批企业在一系列资本运作后没有取得预期效果,甚至部分企业因而限入困境,A股市场上企业业绩经常变脸即是很好例证。关键的一点,是企业对资本运作的核心理念缺乏深刻的理解,并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一些企业只是绞尽脑汁如何融资,对于如何运用资金做大做强缺乏长远的规划和打算,或频频更改投资项目,或将巨额资金用于委托理财;一些企业热衷于兼并扩张,内部管理机制跟不上,从而消化不良,光明“回奶”事件就是一个例子。这里还涉及到资金使用的成本问题,在当前的融资体制下,上市企业的资金运作成本比较低,导致许多企业热衷上市、不肯借债,上市圈钱后又缺乏资本增值的紧迫性。有人评价,当前我国股市的资本总额主要来源于新股发行而不是已有股票的升值,这充分说明了企业在发展观念上的偏差。从根本上说,融资只有资本量的转移,理财才能实现财富增长。因此善于融资只是企业加快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只有当资金转化为企业的先进生产力和核心竞争力时,才会发挥其最大作用。目前,已有一些民营企业在从聚财至理财的转变上进行了尝试与探索。一批积聚了一定实力的民营企业,既有着强烈的投资冲动,同时又为了规避风险,就自发组织起来,通过“优势互补、合作开发、盈亏共担”的模式,期望进入一些前景看好但投资总额门槛较高的行业,如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金融等领域。温州财团、苏商联盟就是一个强烈的信号,尽管这种发展模式和社会效应褒贬不一,但毕竟反映了民营企业发挥资金优势、做大做强的愿望和实践。
三、企业发展模式:要从复制转为进化
改革开放以来,抱着市场换技术的初衷,我国大力引进国际资本和跨国企业,期间民营企业在企业内部管理、市场开拓、科技创新、企业文化等方面学习到了很多市场经济方面的实战经验。但“市场换技术”,关键的技术换不来、买不到,最终还得靠自己。目前全世界2/3的影印机,50%的微波炉,2/5的个人电脑,1/3的电视机和空调,25%的洗碗机和20%的冰箱,都是在中国制造的,但核心技术却大多掌握在国外公司手里,所以中国是家电大国,却绝非强国。不掌握关键知识产权,国际制造业基地就成了世界生产链中最低端的利润环节,并动辄受到掌握核心技术的国外企业的知识产权大棒。例如国产DVD,占有国际市场70%以上的份额,但一台售价33美元的DVD,扣除成本14美元、专利费18美元,企业的最终利润只有1美元。民营企业在与外资企业的合资合作中,大多只是成为加工车间和组装厂,在提升核心竞争力方面的成效与预期目标差距甚远。民营企业这种复制性质的发展,由于缺乏创新动力,以及受市场容量的影响,企业能量将在碰撞竞争中逐渐消耗,因此复制只会形成铺天盖地,进化才能成就顶天立地。企业要加快发展,最终还要依靠自主创新,依靠在竞争中不断进化升级。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发展,以及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民营企业模仿、克隆的市场和空间只会越来越小,特别是近几年来,跨国公司在完成发展布局、形成市场垄断之后,逐渐收紧了技术转让口子,主要呈现两个趋势:一是跨国公司通过增资扩股等形式,由合资合作走向独资或控股,资料显示,自2000年始,外商独资企业从量上已超过合资企业。二是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正在改变竞争模式,从输出产品、技术,到输出品牌、输出标准,如耐克、伊莱克斯等跨国公司,通过许可生产、贴牌加工等方式进入中国运动鞋、家电市场;百胜、万豪等国际酒店管理集团也以特许加盟、品牌管理等形式,进入中国的快餐、酒店管理市场。与跨国公司相比,民营企业除了核心竞争力的缺乏,还面临着原有低成本优势的逐步丧失。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近年来席卷全国的土地荒、用电荒、民工荒,以及石油、钢铁等原材料的上涨,无不预示着生产成本的上升;二是人民币升值已是一种长远预期和现实趋势,对出口企业的成本影响将日益显现;三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东欧、拉美和东南亚许多国家和地区纷纷参与全球化的经济竞争,事实上,印度的软件工业已经独领,越南制造也进入了欧美许多连锁商场,这说明随着后起之秀的不断涌现,“中国制造”的成本优势正面临巨大挑战,世界经济版图还会发生巨大变化。面对这种形势,如果民营企业仍然停留在高消耗、低水平、低附加值这一发展环节,遭淘汰只是时间问题。出路只有一条,就是在借鉴、学习跨国公司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坚定不移走自主创新之路,打造自主品牌和自有知识产权,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努力在技术的高端、产业的高端、市场的高端占有一席之地。万向钱潮的海外发展,吉利的自主创新,都是先行一步的很好范例,而海信商标在欧洲遭遇伏击,也从反面给民营企业上了生动的一课。
四、企业市场地位:要从参与游戏到参与制定游戏规则
民营企业大多处于产业低中端加工生产环节,在参与国际竞争时,容易在原材料进口和成品出口上遭受双重夹击:一头是境外对企业所需能源、资源、原材料的价格战。目前,中国的棉花消费占全球的30%,铜矿石的进口量占国际贸易总量的20.6%,大豆进口量占到全球大豆贸易总量的比例超过31.2%。在最近一轮的全球铁矿石、铜矿石和大豆的价格上涨中,分别有30%、25%和35%是由中国的进口需求所致,“中国因素”虽然在全球价格形成中开始发挥作用,但原材料的国际定价权却掌握在别人手里,巨大的中国需求反而成为国外资本炒家的筹码。一头是境外对国际市场和营销渠道的掌控,使国内企业出口很难绕开国际中间商直接进入国外终端市场,只能被动参与交易。譬如服装,一般外商在中国的采购价与国外连锁店的售价之比为1∶8左右,外商通过控制作为产业高端的贸易金融环节来获利。即便如此,中国制造还时时面临反倾销威胁。可以说,参与游戏终究处于被动,掌控游戏规则才能稳操胜券。扭转这一被动局面,关键是要求企业在熟悉国际贸易惯例和规则的基础上,积极发挥国际制造业基地的两大影响:一是在原材料采购中买方市场的价格影响。国内各企业在与国际市场谈判中抱成一团,形成一个声音,将规模优势转化为市场影响力优势。譬如要充分利用中国市场对铁矿石持续增长的机遇,协调建立统一对外的原料需求联盟,完善协会、商会和企业三位一体的行业自律体系,切实改变众多企业分散采购、竞相压价的不利局面,增加国内企业在铁矿石定价谈判中的主动权。二是在世界贸易市场上终端产品定价的影响,争取这一主动权的关键是打造“中国规则”、“中国标准”,从而在打造“中国价格”上取得主动。我国大连大豆期货交易、上海铜期货交易等已形成相当规模,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TD-SCDMA、新一代高清晰影碟机标准EVD等也呼之欲出,这些都预示着国内市场正积蓄和蕴育着一种变迁的能量,也反映了企业向制定游戏规则努力的趋向。按照“一流企业做标准,二流企业做品牌,三流企业做产品”的标准看,目前民营企业大部分还处于做产品阶段,要取得在国际市场上的主导权,还任重道远。
五、企业产权制度:要从家族制转为公司制
企业体制与企业组织形式是影响民营经济活力的重要因素。从当前来看,家族制还是中小民营企业的基本形式,有关资料表明,目前我国非公有制经济中家族经营企业至少占到90%以上。在这些企业中,既有单一业主企业,也有合伙、共有制企业,甚至还出现了家族成员保持临界控制权的企业集团。对家族制企业的评价,业内历来颇多争议。不可否认,在民营企业初创阶段,家族制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这种家族集权式治理结构由于内部信任成本较低,有助于较小规模企业实现更有效的组织与管理。但在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这种产权形态和组织结构将限制企业更有效地配置资源,特别在选拔优秀人才、科学决策、强化制度管理等方面弊端明显。企业的本性就是竞争,其内在机制也必须是竞争的,从这个意义看,家族制内部竞争机制相对不足,公司制更适应市场经济竞争。要使企业继续保持强劲的活力,就必须适应企业发展的客观需求,加快用现代企业制度对家族制企业进行改造。随着形势的变化,民营企业对规范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认识有了新的提高。其中有两类企业,走在完善组织结构的前列:一类是发展壮大的民营企业,这些企业面对资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国际化参与度的日益提升,在加强企业管理、提高决策水平、进入资本市场等各个方面,都迫切体会到完善企业体制机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因此而跨出了坚决的一步。一类是适应知识经济潮流新兴的科技创业型企业,这些企业的创业形式比较灵活,以知识、技术入股,海归一派是这种形式的代表,几个人合作合伙组建公司创业。出于对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转制方式的反思,前一阶段很多学者提出了新公有制的观点,其中主要的一个观点就是要大力推广股份制等新型的公有制形式,这对当前民营经济突破家族制束缚、加快发展也很有指导意义。民营企业在从家族制走向公司制的过程中,目前比较明显的有几种路径:一是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聘请职业经理人,进行委托;二是管理人员和职工持股,但实行家族控股,在企业内部引入激励机制和活力元素;三是和国内外资本合资合作,借助外力加快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家族制企业走向现代企业制度。
近年来,随着我国文化传播事业的蓬勃发展,人们审美艺术品位的普遍提升,纪录片这一精英文化色彩较浓的电视艺术形式,也逐渐走入普通大众的精神生活,并不断引发观看热潮。而2012年5月,央视纪录频道推出的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将这一热潮推向顶峰。该片以高远的文化眼光,紧贴百姓生活的记录视角和灵活流畅的叙事手法,将我国的饮食文化演绎得淋漓尽致。影片成功传达出饮食背后博大的人文关怀、诚挚的家国情怀和动人的乡土情结,激起观众强烈共鸣。这极大拓展了纪录片的表现题材,增强了表现能力。在营销策略上,该片也堪称典范,与影片相关的各种文化产业正蓬勃兴起。此外,《舌尖上的中国》也是本土纪录片国际化战略的一次有益尝试,该片在海外市场亦反响强烈,口碑甚佳。本期刊发三篇研究该片的论文,期望它们独特的视角和深入的解读可以给读者更多启示。
进入新世纪,纪录片逐渐呈现出数量多、质量高、专业化、产业化的喜人态势。其中尤以两类题材,即国家政治话语的表达(如《大国崛起》、《》),和山水名胜的人文解读(如《再说长江》、《故宫》),最为成功。然而,这些作品依然保持着纪录片的精英话语姿态,从题材的选择到表现手法的运用,与普通观众的日常生活和审美习惯存在一定距离。如何从日常生活中寻找题材,并以小观大、深入浅出地阐发其背后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成为我国当下纪录片,尤其是人文纪录片努力的重要方向。
正是在这一语境下,央视纪录频道推出了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一经推出,立即引发收视热潮,俨然成为一种文化现象。该片成功地以日常饮食为切入点,透视其背后丰富的文化内涵与哲学智慧;它还基于平民视角,忠实纪录普通家庭日常饮食中的喜怒哀乐,并启迪我们品尝其背后的人生况味;它还以灵活的叙事技巧组织纷繁驳杂的内容,使叙事更加流畅,进一步凸显作品的纪实品格。可以说,该片的成功奥秘在于,它用博大的文化情怀点燃了人间烟火!
一、超越味觉:日常饮食的文化观照
我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如何在数集篇幅内,让观众对其有较全面和深刻的认识,绝非易事。导演陈晓卿以高远的文化眼光,超越以往饮食节目中关于菜肴品种、烹饪技法、食品保健等的枯燥讲述,对我国的饮食做整体文化观照,展现出博大的文化情怀。
这首先体现在标题上。“舌尖上的中国”,这一内蕴隽永的标题与美籍华人学者杜维明先生提出的“文化中国”命题一脉相承。在这一标题中,立场在“舌尖”,即指代具体的饮食行为,“中国”则延伸为一个饮食文化的的辐射场,意味着对“政治地理”意义上“中国”的超越!①这一表述不仅标明了“立场”,还标明着“中国”之涵义的丰富和深化,更隐含着一种人文纪录片价值观念的转变,即通过对生活中独到“细节”的忠实“记录”,揭示人们真实的精神世界和生存状态,实现对生活的审美掌握。这体现出创作团队高度的文化自觉和先进的理念。
《舌尖上的中国》在整体结构把握上,也体现出高度的文化概括力和敏锐的美学感悟能力。作品分七集,即“自然的馈赠”、“主食的故事”、“转化的灵感”、“时间的味道”、“厨房的秘密”、“五味的调和”与“我们的田野”。可见,作者是以文化眼光透视饮食现象背后的哲学智慧,发现这些智慧之间的“文化逻辑”,进而确定七个具有内在关系的主题,最后再为每个主题凝练出一个极具美学意味的小标题。具体而言,作品的结构体现了传统哲学中“天人合一”的境界追求。就其基本内涵而言,它要求“把自然人格化、人格自然化,把人的精神消融于自然界之中,人与自然和谐地共存与演进。”②作品编剧深谙此理,开篇就带着“对食物的敬意和情感”(陈晓卿语),展现来自山林、大地、湖泊和海洋中的“自然馈赠”。展现了以单珍卓玛、老黄、渔把头等普通劳动者,对自然的深深依赖以及人对自然的呵护。比如单珍卓玛小心掩盖松坑,以备来年再生,查干湖冬捕渔网固定六寸网眼,以放生未成年小鱼,这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场景,给人以莫大温暖!作品二至六集,从不同角度讲述了人们利用天然食材的智慧和背后的文化意蕴。不论是主食的历史变迁,还是食材的“转化灵感”,还是时间对食物的“二次制造”,以及厨房里的烹饪诀窍与五味的和谐搭配,都体现了人们对食材自然属性的理解和运用,可以说是第一集所确立的“天人合一”主题的具体展开。而经过一番饮食文化与智慧的巡礼后,作品又回到自然,即最后一集《我们的田野》。这里我们看到日喀则藏民祭祀苍天,北京市民桂春将“田野”搬到了自家房顶上,他们丰收的喜悦表达了对自然生生不息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祝福,实现了“天人合一”这一主旨的回归。
作品不仅在整体结构的把握上传达出文化内涵,更注重在讲述具体食物时,将其内在的文化意蕴抽丝剥茧般地揭示出来。下面以“转化的灵感”中对豆腐的讲述为例说明之。片中先回顾以前大豆不利于人进食的“尴尬境遇”,这便促使人们探寻进食大豆的理想方式。继而画面转换到将大豆转化为豆腐的关键物质——石膏。伴着石膏与豆浆化合的场面,作品只用一句话说明豆腐的生成原理,即“在煮沸的豆浆中,变性的蛋白质和石膏相遇后,迅速发生胶凝作用。”可谓惜墨如金!但是,下面在阐释豆腐的文化内涵时,则挥洒泼墨、句句到位。影片先呈现人们以不同方式烹食豆腐的系列画面,旁白同时跟进解说道:“中国厨师对于豆腐的理解,往往会让人大吃一惊,或许可以说,中国人用豆腐表达了自己柔软变通的适应性,所有的这些,让一粒黄豆得到了升华。”这一句紧扣标题“转化的灵感”,简洁而到位!在总结时又说:“中国的豆腐在‘清寡’中暗含了某种精神层面的气质,古人称赞豆腐有‘和德’,吃豆腐的人能安于清贫,而做豆腐的人也懂得‘顺其自然’。”至此,豆腐的文化内涵才被完全阐释出来,可谓丝丝入扣,升华了我们对食物的理解。详略得当的安排,则体现了编剧对作品主题的准确把握。总之,《舌尖上的中国》从整体立意,到结构安排,再到具体内容的讲述,都体现了博大的文化情怀,传达了我国饮食文化的精髓,令人叹服!
二、平民视角:精英话语的大众表达
纪录片就其本质而言,是文化精英的话语表达方式。然而,在当今商业化社会中,纪录片又是商品的一种,如何让纪录片真正走进百姓生活,获得他们的认可与共鸣,这是纪录片能否走向繁荣的关键。《舌尖上的中国》为此做了有益尝试,它始终以平民视角来揭示人物“真实”的内心世界和生活状态,既呈现了真善美的温情画卷,也没有回避生活的艰辛和“沉重”,还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焦虑和期许,实现了精英话语的大众表达。
首先,作品通过对特定生活细节的捕捉,揭示人物最“真实”的内心世界和生活状态,展现了一幅真善美的温情画卷。纪录片的“真实”,不是机械记录原生态的生活画面,而是善于“‘发现’有意义有价值且颇为神奇的生活细节,而且能够将这些珍珠般的细节贯串在一起,那就可能升华为一种别样的生活,别样的世界。”③这样才真正把握了生活的本质,走向“艺术真实”!《舌尖上的中国》在这一方面十分成功,比如片中对陕北农民老黄生活的记录就十分精彩。片中老黄用古老的石碾子磨面,然后用手加水揉面,影片这里给他额上的汗水做了特写,暗示他对这一古老饮食方式的坚守。接着,揉好的糜子面被搬上热炕,并盖上陕北特色的花棉被以发酵。第二天一早,影片就展现灶台上那一个个热气腾腾、亮黄美味的黄馍馍,这就是当地农民最真实、最普通的饮食生活,让人倍感亲切!而老黄卖馍的过程则更加富有情趣,不论是他蹬三轮的兴奋,还是那一声声卖力的陕北味吆喝,还是对顾客还价的急躁无奈,都那么生动感人,毫无做作之感。这些最“真实”的生活细节,已经在片中获得美学提升,具有打动人心的艺术力量!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姚贵文夫妇的调侃打趣,上海汪姐腌制醉蟹,蒙克将奶豆腐送至爷爷口中等。即便是西安人手撕泡沫的动作,拉面师傅的一招一式,甚至一眼老井、一口酱缸都那么真切,散发着浓厚的文化韵味。这些源自生活的“真实”细节,拨动了每一位观众的情感之弦,整部作品都洋溢着浓浓的人间真情。
其次,作品在传递人间温情的同时,亦没有回避一些社会层面的问题,展现了人们生存的艰辛与坚韧,获得了应有的“沉重感”与更深刻的“真实感”。比如上文提到的老黄,作品没有过度渲染他田园生活的“诗意”,而是不失时机地揭示他平静生活背后的艰辛和生活哲学。片中他一边升火一边用陕北方言说:“辛苦就赚来钱,不干,懒的人没人给他钱。”这是对生活多么朴实而又真切的理解!有无数像老黄这样的普通劳动者,他们扛起生活的艰辛,靠勤劳坚韧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还有嘉鱼县的圣武、茂荣兄弟,他们徒手挖藕的工作极其辛苦,面对镜头,他们坦言辛苦就是“为了生活!多挣几个钱”,并自豪地说:“家里盖房子的钱和孩子读书的钱,全是我挖藕挣的。”工棚里,计算机的声音与漆黑的湖面融为一体,这一细节可谓传神,令人回味。尤其值得回味的是,在寒冬里辛苦作业的挖藕工人们,竟希望天气再寒冷些,这样藕就可以卖个好价钱。如此矛盾的心理,让观众感到些许心酸。为了挑起家庭重担,这些挖藕人不惜承担更多苦痛,这份担当和意志令人钦佩!可见,作品没有回避生活中艰辛、“沉重”的一面,而是挖掘其背后更深刻、积极的意义,深化我们对生活本质的理解,体现出强烈的“主体意识”④。而这正是当下许多纪录片所缺失的。
最后,作品还表达了对民族饮食文化未来命运的深沉思索,体现出创作者寻求文化认同的努力。郑晓云先生认为,“文化认同是人类对于文化的倾向性共识与认可。”⑤于个人而言,就是对自己所属的文化以及文化群体产生归属感,从而实现对自我文化身份的确证。然而,在当今工业化和全球化的语境下,我们的文化认同感日渐消失,经常为失去民族传统而焦虑,作品对此有生动表现。比如第一集中的广西京族三岛,以前这里的高跷捕鱼十分发达,而现在这一极具民族特色的捕鱼方式却日趋没落,沦为民俗旅游项目,而且全岛坚守这一捕鱼方式的仅有五人。作品在十分低沉伤感的音乐中,依次对这五位渔民做了特写,他们苍老的面庞和苦涩的笑容背后隐藏了太多无奈。还有第三集中,安徽人方兴玉想把制作毛豆腐的手艺传给大女儿,而小女儿却不希望姐姐干这一行。因为做豆腐过于辛苦,她不希望姐姐生活的大部分“和豆腐坊牢牢长在一起”。类似内容在作品中多有表现,它传达出对我国许多优秀传统文化后继无人现状的深深忧虑。此外,片中也有一些传统食物在当代重获生机,寄予了对传统文化的期许,最典型的是粽子。在嘉兴标准化工厂里,一个粽子分为36道工序,像刘光荣这样的普通裹粽师,一天即可生产3000只粽子。其效率之高,是传统手工不可比拟的。正是在强大的机械化生产推动下,粽子这一具有“礼仪节令气质”的食物,成了一种日常主食,获得前所未有的生机。正如片中所言,裹粽师们“用手的温度呵护了传统食物的生命力!”总之,《舌尖上的中国》没有停留于对传统饮食文化的追根溯源,和对当下现状的客观讲述。它从平民视角,以深沉的人文关怀思考和忧虑着民族传统的未来,具有寻求文化认同的意味,这使作品具有更加厚重的思想内涵和平民气息。
三、故事言说:纪实品格的叙事建构
纪实性是纪录片的基本品格,能否尊重并凸显这一品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叙事策略的采用。近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理念的更新,我国纪录片在叙事手法上多有创新,一个重要趋势就是纪录片的故事化。其主要表现就是情节化叙事,即对具有情节因素的生活内容用强化和组合的方法加以展现。⑥这一手法可以发挥影像直观性和故事情节性的优势,从而增强纪录片的可看性。《舌尖上的中国》灵活运用这一方法,取得良好的艺术效果。
其一,作品根据平民视角的定位,巧妙地以家庭为单位组织叙事,这为充分而自然地展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情感世界提供平台。作品每一集的开端都走进一户普通家庭,先介绍主人公的职业,然后摄像机跟随主人公,记录他们最普通的日常生活画面。这样,许多不便独立表现的细节,都可以在家庭叙事中得到细致完整地呈现。比如第四集中,作品带领我们走入朝鲜族女孩金顺姬的家里,目睹了腌制泡菜的全过程,从砍伐大白菜,到清理菜叶,到切分白菜,到腌制白菜,再到涂抹调味料,这些细腻而真切的生活场景很难以其他方式讲述,只有在家庭叙事中才有自然展现的空间。
此外,家庭也给每个成员烙下最初的,也是最难以忘怀的味觉记忆,形成独具家庭特色的饮食文化。“家的味道”或者“妈妈味”成为无数人一生的记忆。比如苗族女孩龙毅,至今回忆起童年时母亲为她做的腌鱼,依然兴奋不已;摄影师白波对母亲做的“焖面”念念不忘,觉得“有说不出来的好吃”。温馨而直观的家庭画面,与主人公朴素而真情的旁白巧妙融合,充分展现了那份源自家庭的温暖。因此,以家庭为单位的叙事回到了亲情的源泉,为最大限度地进入主人公的情感世界和灵活自然地组织叙事,提供了广阔空间。
其二,作品不仅展现每个家庭的日常生活和情感故事,更注意处理故事间的关系,使它们的衔接更加自然顺畅,结构更加缜密。总览全篇,作品主要运用了三种衔接方法,下面分而述之。
首先,运用时空转换,实现不同食物间的大跨度衔接。比如第三集中关于不同地区豆制品的介绍,作品在讲述完建水姚贵文夫妇家的豆腐后,引入过渡句:“在距离建水不到40公里的古城石屏,这里的豆腐在气质上却大为不同。”从而自然地讲述石屏豆腐。在介绍完西南豆腐之后,作品又以同样的方式将视线拉至安徽,旁白说:“这些一脉相承的制作细节,让人联想到几千公里外的中原腹地。”进而作品画面切换至安徽寿县豆腐坊主胡学兵的家里。而在讲述完安徽豆腐的制作方式后,作品再一次转换时空,将视线拉至内蒙草原,介绍那里的奶豆腐。这种转换在作品中很多,时空的自由穿梭将相距遥远的美食联系在一起,使作品结构更加紧凑,叙述更加流畅,便于我们在比较中领略不同地区的饮食差异和智慧。
其次,作品还巧妙利用饮食用具,勾连叙事线索。最突出的在第二集中,作品先讲述山西丁村魏大妈一家为一场寿宴做面食,但这一线索没有延续下去,下面接着介绍陕北老黄做糜子馍,维吾尔族人的“馕”,广州的河粉,兰州拉面,广东的“竹升面”。在展现“竹升面”独特擀制方式之后,旁白解说道:“同样是做面,广东人用毛竹,中原人用的是擀面杖。”画面则切回到丁村魏大妈用擀面杖做面的场景,接着讲述丁村寿宴。可见,作品巧妙地用擀面杖这一普通用具,将刚才停顿的叙事线索再次勾连起来。尽管前后跨度很大,但却没有突兀之感,反而使叙事结构更加丰富、张弛有度。
最后,作品还根据人们对食物性质的不同理解和运用,梳理其内部相承关系,以结构叙事线索。比如“五味的调和”中介绍辣味的一段,充分运用了这一方法。作品先走进四川辣椒农素琼的生活,在她卖辣椒的集市上,以一句旁白,即“新鲜辣椒也引来了老主顾”,自然引出川菜特级厨师刘俊杰这一主人公。影片便走进刘俊杰家中,介绍四川人制作泡椒的方法。紧随其后,作品介绍由泡椒催生的川菜著名味型“鱼香”,可谓环环紧扣。接着,作品又讲述四川人对辣味的又一创造,即豆瓣。然而这些还只是铺垫,下面对辣椒的讲述才走向最,即介绍川菜的独特味型“麻辣”,并称赞这是“四川人对辣椒最为卓越的创造”。可见,这段讲述有一个逻辑递进的过程,由简单到复杂,梳理了各种食用方法之间的相承关系。
其三,作品准确把握故事化的尺度,实现影像的直观性、故事的情节性和意蕴的丰富性三者融合。从本质上说,纪录片的纪实性和故事化讲述之间存在一定矛盾。因为事实本身无法自我说明,故事化手法的进入必然要重新结构现实,这要求我们仔细拿捏故事化的尺度。不可刻意追求情节性而消解了真实性,亦不可虚设矛盾冲突而破坏了“生活逻辑的自在性”。⑦《舌尖上的中国》较好把握了这一尺度,下面以第二集中宁波女孩宁宁一家的故事说明之。这段近8分钟的内容,搭建了一个较完整的故事框架,即顾阿公和顾阿婆为迎接孩子们岁末归来团聚,他们便带着宁宁一起做年糕。接着合家团聚,共进晚餐达到。最后,孩子们带着老人做的年糕回到城市。可见,其线索是很清晰的。但是,作品没有严格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安排过多的人物或情节。而是在这一故事框架内,灵活运用蒙太奇的画面处理方法,将与年糕相关的饮食习俗和具有文化意蕴的生活细节穿插其间,使画面、情节和意蕴三者之间形成动人的张力!作品开始展现两位老人用最传统的方式做水磨年糕,石磨伴着木推手发出的吱呦声在匀速旋转,旁白介绍老人沧桑的人生经历,传达出老人的执着与淳朴。接着,影片伴着老人的行动,依次介绍年糕具体的制作过程,并插入两种年糕独特吃法,完成由人到物的转换,十分自然。介绍完食物后,作品以“顾家的厨房里蒸汽腾腾,饭香四溢”一句话,将叙事由物拉回到人,展现故事的,即一家人热闹地共进晚餐。旁白解说道,一家人这样围坐在一起吃饭,一年仅两三次。这里逐渐揭示了年糕承载的文化意蕴,这一温馨的场景,几乎让我们忘记背后叙事线索的悄悄推进。接着,作品继续深化年糕的文化意蕴,插入一组当地人吃年糕的画面,并以宁宁结尾。伴着宁宁天真的笑容,旁白深情地解说道:“等宁宁长大,可能不会记得年糕的做法,但那种柔韧筋道的口感,承载着家庭的味道,也许会留在宁宁一生的记忆中。”这段精彩的旁白,加上之后宁宁和顾阿婆的对话,将年糕的文化意蕴彻底阐发出来。而当我们还在沉思这意蕴时,画面又切换至宁波跨海大桥,并用一句话提示故事线索的推进,即“短暂的家庭聚会之后,孩子们带着阿公阿婆亲手做的年糕,回到城市”。至此,故事方才结束。可见,作品将故事化尺度拿捏地非常好,情节线索只是一条暗线,它串起形象的画面和丰富的意蕴,使作品结构更加紧凑、浑然一体。而画面的插入和意蕴的阐发,也使情节线索更加疏荡有致。
综上所述,《舌尖上的中国》选取极具民族特色的日常饮食为切入点,透视其背后丰富的文化内涵与哲学智慧,展现出博大的人文关怀、诚挚的家国情怀和动人的乡土情结。作品采用灵活的叙事技巧,以家庭为单位组织叙事,为充分表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与情感世界提供平台,也使叙事风格更加自然流畅。作品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它采用国际化制作方式和表达手法,成功超越语言、社会、价值观等传播障碍,阐释出本土题材的世界意义,真正实现了中国题材的世界表达!
注释:
① 参见田崇雪:《新闻中国 资讯华人 别样乡愁——评深圳卫视〈直播港澳台〉》,《中国电视》2009年第6期。
② 孙金荣等编著:《中国传统文化要略》,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年版,第151页。
③ 胡智锋:《关于纪录片真实性的逻辑分析》,《中国电视》1993年第7期。
④ 张:《论中国纪录片沉重感的缺失》,《电影艺术》2005年第3期。
⑤ 郑晓云:《文化认同与文化变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4页。
⑥ 邢勇:《真实的背后——中国纪录片话语分析》,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07页。
[关键词]农业一体化;北美;农业政策
[中图分类号] F310[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461(2009)01-0075-06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健全农业补贴制度及对农民直接补贴政策研究(07CJY041)”、上海高校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资助项目“中国农产品贸易问题研究”(17054)以及上海大学文科“跨越”发展项目“农业政策与农业贸易效应研究:分析框架与发展中国家经验”(07YB000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一、引 言
1993~2005年,美国对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农产品出口增长了123%,从89亿美元增加到199亿美元,而美国对全球的农产品贸易仅增长了47%,从429亿美元增加到629亿美元。同时,加拿大和墨西哥对美国的农产品出口也大幅度增加。1993-2005年,加拿大和墨西哥对美国农产品出口分别增长了163%和207%。1993年~2003年,加拿大和墨西哥对美国以外地区农产品出口仅增长了52%,而对美国的农产品出口却增长了125%。美国从墨西哥和加拿大的农产品进口从1993年的74亿美元增加到2005年的206亿美元,增长了179%。①
加拿大对墨西哥的农业出口只占其对外农业出口的一小部分。1993年加拿大对墨西哥的农产品出口仅为加拿大农产品出口额的1.5%,2002年,加拿大对墨西哥农产品出口比重增加2.5%。2003年,加拿大对墨西哥农业出口额为7亿4千6百万美元,比1993年的3亿美元增长了149%。②尽管如此,墨西哥和加拿大的农产品贸易在近十多年来有了很大的发展。这些数据表明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在农业方面的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强。
但是,仅仅是从贸易方面来考察经济的一体化发展是不够的,本文拟从多方面来考察北美农业的一体化发展。论文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二节从不同角度论述北美农业的一体化趋势,第三节分析影响该趋势的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最后总结全文。论文以《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的生效作为分析的时间起点。本文所称的北美是从NAFTA的角度出发的,包括墨西哥、美国和加拿大,不是指地理意义上的北美,文中的北美地区和NAFTA成员国是同一概念。
二、北美农业一体化的表现
NAFTA实施10多年来,墨西哥、美国和加拿大的农业部门更加趋向一体化。三个国家之间的农业贸易大大地发展了,依赖美国农产品投入的墨西哥和加拿大行业有了很大的扩张。美国饲料极大地促进了墨西哥肉类的生产和消费,加拿大和墨西哥的水果和蔬菜生产对美国水果和蔬菜消费的重要性也不断增加。三国的农业政策也表现出越来越多的一致性。外来直接投资(FDI)在墨西哥食品加工部门增加,三个国家的跨国食品公司在北美范围内的销售增加,给消费者更多的产品选择。北美农业的一体化可以从农业政策的一致性趋向、产品价格的趋同和要素市场的变化四个方面来考察。
(一)农业政策的一体化趋势
NAFTA保留了成员国制定和执行其国内农业政策的自。在过去的十多年中,北美三国都运用自己的权力进行农业政策改革。美国在《1996年农业法》到期的时候制定了《2002年农场安全与农村投资法案》(2002年农业法),为美国2007年之前的农业政策提供了法律框架。墨西哥颁布了两个农业政策纲要,即2002年的农业防卫计划(Agri-food Amor, AFA)和2003年的国家乡村协定(National Agreement for the Countryside, NAC)。加拿大也制定并实施了农业政策框架(Agricultural Policy Framework, APF)。
尽管各国的农业政策各具特色,在NAFTA期间北美三国的农业政策在某些方面逐步地走到了一起。例如,三个国家都削减了对农业生产者的收入支付,制定了反周期计划(countercyclical programs, CCP),为农民在农产品价格(在加拿大为农业净收入)低于一定水平的时候提供收入支持。反周期计划是对美国和加拿大为应对20世纪90年代后和本世纪初期农产品价格下降时制定的临时计划(ad hoc programs)的继承和创新。美国以历史种植面积和单产为基础为10种农产品制定了新的反周期支付计划。加拿大将受灾援助融合到生产者补助储蓄计划中,称为加拿大农业收入稳定性计划(the Canadian Agricultural Income Stabilization Program, CAIS)。墨西哥为谷物类和油菜籽生产者制定了目标收入直接支持子计划(the Subprogram of Direct Supports to Target Income)。下面我们来看一看这些农业收入支持政策,以说明北美三个国家农业政策的趋同趋势。
1.美国农业收入支持政策
美国《2002年农业法》利用三种机制为小麦、饲用谷物、高地棉花、大米、花生和油菜籽生产者提供收入支持:直接收入支付、反周期支付和营销贷款。
《2002年农业法》给农民的直接支付与《1996年农业法》的生产灵活性合同(Product Flexibility Contract, PFC)基本相似。但是,所覆盖的商品增加了大豆、其他油料作物和花生③。支付率是以历史种植面积和历史单产为基础的。直接支付的额度为某农产品的支付率与支付面积和支付单产的乘积。支付面积为农场种植面积的85%,支付单产沿用1995年确定的水平;新增作物的支付单产则根据农场1998年~2001年的单产水平确定。
反周期支付是《2002年农业法》的创新。当所涵盖的农产品的市场价格低于有效目标价格(目标价格减去直接支付率)时,农民可以得到一定数额的补贴。补贴支付率为有效目标价格(ETP)与实际市场价格(MP)之差。最高的反周期支付率为有效目标价格与营销贷款率的差额。例如,2005-2006年玉米的目标价格是每蒲式耳(bushel)2.63美元,直接支付率是每蒲式耳0.28美元,营销贷款率为每蒲式耳1.95美元,有效目标价格为2.35美元,即(2.63 减 0.28)美元。如果玉米的季节平均价格高于营销贷款率,如每蒲式耳2.20美元,反周期支付率就是每蒲式耳0.15美元,即(2.35减2.20)美元。当玉米的市场价格达到或者高于2.35美元时,反周期补贴率将为0;但市场价格低至1.95美元或者更低时,反周期支付率将为最高的0.40美元,即(2.35减1.95)美元。
《2002年农业法》继续实行农产品贷款计划,并且将产品范围扩大到了《1996年农业法》所没有涵盖的鹰嘴豆、小扁豆和干豌豆,以及《1996年农业法》停止支持的马海毛、羊毛和蜂蜜。农民可以将农产品抵押给国家,获得贷款收益。如果农产品的市场价格低于贷款率,农民可以放弃被抵押的农产品而不用偿还贷款,也可以将产品拿到市场上销售,由国家补足贷款率与市场价格的差额,即贷款差价支付(Loan Deficiency Payment, LDP);如果市场价格高于贷款率,农民可以将已抵押的农产品要回出售,并偿还贷款及相应的利息。
2.墨西哥农业收入支持政策
美国2002年农业法案的制定推动了墨西哥农业政策的改革。为了应对美国2002年农业法,墨西哥在六个月之内颁布了两个文件为农业政策改革指引方向,即2002年11月的农业防卫计划(AFA)和2003年4月的国家乡村协定(NAC)。④ 这两份文件并未制定全新的农业政策,而是以往农业政策的发展。在农业收入支持方面既继承了以往的计划又制定了新的方案。
墨西哥的农业收入支持是通过两个计划来实现的:乡村直接支持计划(PROCAMPO)和生产者直接支持计划。尽管农业防卫计划和国家乡村协定都对这两个计划进行了重大的修改,但是,墨西哥仍继续提供农业目标收入支持。
在NAFTA即将生效的1993年冬天启动的乡村直接支持计划(PROCAMPO)是一个15年期的向墨西哥农业提供收入支持的过渡计划。这一实施期与NAFTA的农业贸易自由化过渡期完全一致。(Rosenzweig, 2003)乡村直接支持计划是墨西哥最大的农业支持计划,在墨西哥农业部的预算中占有较大的比重,2004年约为三分之一。⑤
随着这一计划实施期接近尾声,墨西哥政府需要决定是否继续该计划。农业防卫计划对乡村直接支持计划做了修改,允许计划的受益方选择现有的计划或是接受新的计划。政府制定了新的计划将一些原先排除在乡村直接支持计划范围以外的土地包含进来,国家乡村协定为此提出了6亿5千万比索(约6千万美元)的紧急开支预算。
生产者直接支持计划,即“通过可销售剩余对生产者的直接支持计划”(the Program of Direct Supports to Producers through Marketable Surpluses)包含一个目标收入直接支持子计划(简称“目标收入子计划”)。目标收入子计划是墨西哥颇具争议的一项新的农业政策,墨西哥政府打算在5年的执行期内,向某些作物的生产者保证一定的目标收入。目前,墨西哥已为10种作物设定了目标收入墨西哥农业部对2004年的预算进行修改时为这一子计划分配了23亿比索(约2亿零4百万美元),约占总预算的5%。
3.加拿大农业收入支持政策
2003年末,加拿大联邦政府和省政府开始实施一项称之为“农业政策框架”(Agricultral Policy Framework, APF)的新的农业政策。⑥这项政策的原则是为农业政策提供一种更宽泛、更综合的长期方法,主要关注于农业部门提高利润率的能力。
新的农业政策框架的涉及五个方面:商业风险管理、食品安全与质量、科学与创新、环境和农业复兴。其中,商业风险管理为农业收入支持(农场安全)方面的政策。
农政策框架(APF)设计了一个农场收入稳定性与受灾保护的计划,也就是加拿大农业收入稳定性计划(CAIS)。农业收入稳定性计划取代了净收入稳定性账户计划(NISA)和农场收入计划(CFIP),并要求农民在2009年3月31日以前撤回所有资金、关闭净收入稳定性账户(NISA)。此外,农业政策框架的商业管理部分包含了一项比原来的农作物保险计划涵盖更多农产品、提供更多政策类型的生产保险计划。
在过去的几年间,美国、加拿大、墨西哥都对农业政策做了重大的改革。在应对20世纪90年代末21世纪初农产品价格的急剧下降时,三个国家都制定了农业收入支持计划对农业生产者给予额外的资助。这些计划最终都成了各国农业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的反周期支付(CCP)、加拿大的农业收入稳定性计划(CAIS)和墨西哥的目标收入子计划。这些政策都不是一日形成的,都是对各自的农业政策的继承和发展。从这一方面看,北美三国的农业政策在许多方面正逐步走向一致。
(二)农产品价格
衡量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另一个指标是不同国家市场的价格变动趋势。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在没有运输费有和官方贸易壁垒的自由竞争市场上,同样的货物在不同国家出售,按同一货币计量的价格应该是一样的。如果不同国家的市场价格存在差异,贸易商就有动力从价格低的市场上购买商品,然后到价格高的市场上出售,直到两个市场的价格相等为止。
由于价格在市场上的调节作用和价格对供求均衡的反映,对价格的分析为市场一体化的研究提供了许多有用的信息。有多位学者对加拿大和美国农产品市场进行了价格趋同的研究,尽管方法不尽相同,但结论是相似的:各种类型的农产品都在不同程度上表现出一体化的倾向,并且价格的趋同程度与产品的贸易自由化程度成正相关;美加自由贸易区启动之前原本就具有较强关联的美加市场价格在自由贸易区启动之后关联程度得到加强。
Moodley, Kerr和Gorden(2000)应用计量经济学的一价定律模型对美国和加拿大的生产者价格的收敛程度作了研究。他们发现,在建立美加自由贸易区(CUSTA)之前,两国生产者价格的收敛关系就已经存在,而且这种关系在CUSTA之后进一步加强。这证明两国市场一体化程度的增加。Vollrath(2003)用价格关联指数和计量经济学模型估计加拿大和和美国肉类市场的一体化程度。两个模型的结果都表明,猪肉产品市场的一体化程度高于牛肉和整鸡产品市场的一体化程度。他们的价格关联指数是用于衡量两个市场的一体化程度的。当指数为1时,说明两个市场完全一体化;当指数为0时,两个市场是完全分离的;如果指数介于0和1之间则表示两个市场处于某种程度的一体化。Vollrath的计算结果表明,美加猪肉产品市场的价格关联指数为0.86,牛肉产品市场的价格关联指数为0.60,而整鸡产品市场的价格关联指数为0.26。
政府政策和计划的变动通常也能影响市场一体化的程度。为了检验1994年NAFTA和1995年加拿大取消铁路补贴政策的影响,Mohanty和Langley(2003)运用协整(cointegration)和误差修正(error-correction)的方法测算加拿大和美国小麦和大麦市场的价格一体化程度。他们发现,美国和加拿大之间的小麦和大麦市场早已存在稳定的长期价格关系,也就是说,这两个市场的一体化进程早已开始,并且随时间而逐步加深。他们还研究了价格传导速度和程度来说明市场的一体化程度。价格传导弹性(price transmission elasticity)是他们用来衡量市场一体化的指标。价格传导弹性是一个国家的价格对贸易伙伴国价格变动的反应,数值越大一体化程度越高。美加之间小麦和大麦市场的价格传导弹性分别从1995年之前的0.84和0.67提高到1995年之后的0.99和0.91。
(三)要素市场
生产要素在北美内部的流动也是北美经济一体化的表现。这里主要讨论外来直接投资(FDI)。
北美内部FDI的发展比贸易的增长更能说明北美农业一体化的程度。20世纪90年代以来,NAFTA成员间的FDI流量扩大了三倍。自从CUSTA和NAFTA生效以来,美国对加拿大和墨西哥食品加工业的FDI有了重大的发展。美国对加拿大食品加工业的直接投资从1988年的18亿美元增长到1999年的50亿美元,对墨西哥食品加工业的直接投资从1993年的23亿美元增加到1999年的53亿美元。
最近几十年来,消费者对高价值加工食品的需求有了很大的增长(Henderson, Handy and Neff, 1996),在高收入国家美国和加拿大尤为如此。在中等收入国家墨西哥,这种需求也有较大的增长。这些产品的生产、营销、分销都是资本和技术密集的活动,主要由跨国公司所控制。如果能与国内相对丰富的资源有效地整合使用,外来直接投资将极大地促进生产率和产量的提高。
在北美的食品加工行业,FDI在转移资本和管理技术的同时也转移了先进的技术,这对当地的生产率和产量有着积极的影响。因此,外来直接投资是跨国食品加工企业开展国际商务的主要形式。就全球而言,60%的国际加工食品销售是由国外子公司完成的;剩下的40%,通过跨国公司的出口实现30%,与东道国企业的合资和授权生产实现10%。这种情况在北美更是如此。美国食品加工企业在进入国外市场是对FDI有很强的依赖性(Bolling, Neff and Handy, 1998)。美国企业在加拿大和墨西哥子公司的销售额是其对这些国家出口额的三倍。
全球十大食品加工企业,有六家的总部设在美国。因此,美国对加拿大和墨西哥食品加工业的直接投资远远超过了加拿大和墨西哥对美国食品加工业的直接投资。2002年,美国对加拿大和墨西哥食品加工业的直接投资分别为37亿美元和14亿美元,而加拿大和墨西哥对美国食品加工业的直接投资则分别为11亿美元和12亿美元;2003年,美国对加拿大和墨西哥食品加工业的直接投资分为43亿美元和17亿美元,而加拿大和墨西哥对美国食品加工业的直接投资均为11亿美元。
以上从农业政策、农产品价格和要素市场对北美农业的一体化程度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北美农业正处于
高度一体化的过程。从总体上看,北美农业的一体化程度较之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
三、北美农业一体化的影响因素
有许多因素都有可能影响区域经济和市场的一体化进程,就北美农业一体化的过程而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
1.贸易壁垒的拆除
NAFTA对北美农业市场一体化最明显的贡献是对北美国家之间广泛贸易壁垒的拆除。这种大规模的清除活动不是瞬间能够完成的,而是要花将近20年的时间。NAFTA是由三个双边协定构成的:美加、美墨和墨加自由贸易协定。美加自由贸易协定从1989年1月开始实施,美墨和墨加自由贸易协定则包含于NAFTA,从1994年1月起正式生效。
目前,北美地区内农业贸易的多数关税和配额制度都已取消。尽管在2008年以前美国和加拿大之间对双边水果、蔬菜和花卉贸易仍可采取临时保障措施,但是,两国之间的农业贸易关税从1998年起已经完全废除。美国和墨西哥以及加拿大和墨西哥之间的贸易自由化也在顺利地进行。从NAFTA实施之日起,墨西哥对基本农作物实行自由贸易,即从1994年1月1日起,美国和加拿大的高粱、芝麻、向日葵等农产品,以及大麦、大豆、玉米、棉花等可以自由进入墨西哥。从1998年起,各种豆类农产品市场也开始对美加自由开放。NAFTA采用了关税配额制度(Tariff Quota Rate, TQR)作为削减数量限制的过渡机制。关税配额制度适用于双方约定的敏感产品。对于配额内的进口农产品不征收关税,对于超出配额的部分则可以收取一定的关税。对于玉米和干豆在2008年以前逐年提高配额,同时逐年调低超出配额的关税税率;谷物类和麦芽大麦的关税配额在2003年取消。但是从一开始,墨西哥就实施了比NAFTA的规定更为自由的贸易政策,基本上未对超额进口的农产品征收关税。
2.对投资者的保护
NAFTA的另一大贡献是设定了外来投资者待遇的主要原则,这对市场一体化有很大的推动与促进作用。这些原则包括各成员国给予来自其他成员国的投资者国民待遇、最惠国待遇、最低标准待遇,并禁止对外来投资者实施诸如在生产中使用一定比例的东道国原材料的业绩要求等。
与乌拉圭回合所达成的农业协定一样,NAFTA所要求的卫生与植物检疫措施必须是科学的、非歧视的和透明的,并且尽可能少地限制贸易。NAFTA还成立了卫生与植物检疫措施委员会为NAFTA国家在制定、应用和实施这些措施方面提供技术合作支持。
3.争端解决机制
NAFTA设立了一整套的有关协定的解释、国家反倾销和反补贴法律的应用、协定的投资与服务规定等的争端解决机制。NAFTA共有四章涉及争端的解决程序:第11章、第14章、第19章和第20章。其中,第19章涉及反补贴和反倾销,第14章涉及金融服务,第11章涉及投资,第20章则是在解释或应用NAFTA是避免或解决争端的一般规定。此外,一些根据NAFTA有关条款成立的民间组织在化解尚未发展成为正式贸易争端的贸易紧张情况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些机制和其他投资条款为北美地区内的经济活动提供了安全保证。结果,NAFTA的实施引发了NAFTA国家农业部门(主要是加工行业)外来直接投资的发展。
(二)乌拉圭回合农业协定
在WTO农业贸易改革的三大支柱,即市场准入、国内支持和出口补贴中,NAFTA主要注重于市场准入。因此,乌拉圭回合农业协定(URAA)对北美农业一体化的发展在其他两个方面具有重要的贡献。例如,在出口补贴方面,为了与WTO规则一致,1995年,加拿大取消了西部谷物运输法案(Western Grain Transportation Act, WGTA)。按照WTO的规则,仅仅适用于出口的国内运输补贴也是出口补贴的一种,必须削减。加拿大的这一法案就是给铁路部门运输谷物到大洋口岸以便出口提供补贴。乌拉圭回合农业协议的另一个贡献就是对具有贸易扭曲效果的国内农业支持政策的限制。该规定迫使NAFTA成员国改革农业政策,使之对农业生产和贸易不具有或则具有最少的扭曲效果。墨西哥的农业直接支持计划(PROCAMPO)、加拿大的农业收入稳定计划(CAIS)和美国的直接转移支付计划等便是其中的例子。
(三)宏观经济环境与国内政策的变革
有研究表明,GDP的增长率和外汇汇率对农业贸易具有很大的影响(Ndayisenga, 2001; Orden, 2002)。经济增长通常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驱动力,因为企业总是要寻求利用邻近国家的经济机会。而不可预见的经济衰退,如1994/95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和2000/01年的美国经济困难,对经济一体化和贸易产生不利的影响。汇率的波动也是经济一体化的一大障碍,因为国际交易风险因此而增加。汇率的变动对农业贸易的增长具有重大的负面效应(Cho, Sheldon and McCorriston, 2002)。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北美区域内农业贸易增长就快于对区域外的农业贸易增长。这说明除了NAFTA和CUSTA之外,还有别的因素推动着北美农业一体化的发展。统计数据和实证研究表明,墨西哥在90年代初进行的单边农业政策改革极大地促进了美国对墨西哥的农业出口,此后的一系列农业政策改革可以解释1990-1998年美国对墨西哥农业出口的39%(Zahniser, Pick, Pompelli and Gehlhar, 2004)。
(四)地理位置、文化因素与技术进步
众多的引力模型(gravity model)都证实诸如相邻地域、共同语言等地理位置和文化因素对国际贸易水平有很大的积极影响(Diao, Roe and Somwaru, 2001)。对于NAFTA国家来说,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有助于他们更好的利用地理位置接近和文化相似的条件。尽管北美三国没有一种共同的官方语言,但是,美国和加拿大西班牙语和墨西哥说英语的人越来越多,语言不再是经济一体化的障碍。
半个世纪以来,运输、储藏和通信等方面技术的进步极大地扩展了农业贸易的产品范围。这些技术包括对运输进行详细的、实时的跟踪和监控,多模式联运系统的广泛应用,用于减少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腐烂的温度控制、包装和生物工程技术的改进,等等。
四、世界粮食价格与北美粮食形势
(一)世界粮食价格
在经历了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的价格下降后,世界粮食作物价格从2006年开始出现了上升的势头。2007年,这一趋势得以保持,2008年上半年,世界粮食作物价格出现了更为猛烈的上涨。在国际市场上,最高价位时,美国二号黄玉米的价格为每吨294.2美元(2008年7月),泰国100%B级大米的价格为每吨962.6美元(2008年5月),美国一号黄豆的价格为每吨584.2美元(2008年7月),美国二号硬粒红小麦的价格为每吨397.2美元(2008年3月),均在2006年价格水平的两倍以上。⑦粮食价格的上涨使许多拉美和非洲国家面临粮食短缺。位于北美地区的美国和加拿大是世界主要的粮食生产和贸易大国,世界粮食价格上涨对这两个国家没有实质的影响。
面对飞涨的国际粮食价格,墨西哥采取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自2008年1月起,政府根据与加拿大和美国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完全取消了自1994年NAFTA就开始实施的旨在保护玉米、豆类、奶类和食糖的配额和关税。此后,墨西哥政府与贸易商达成了增加玉米进口量并降低食品零售价的协议,并宣布了支持粮食生产的措施和把化肥价格降低三分之一的计划。2008年5月,墨西哥政府批准免征20%关税进口25万吨稻米和10万吨豆类,同时取消对小麦、稻米、玉米、高粱和化肥的进口关税。2008年6月,墨西哥政府宣布2008年年底前冻结约150种食品的价格。
(二)北美粮食形势
在生产方面,据美国官方预测,美国2008年小麦产量将比上年的6800万吨增产约21%。玉米产量为3.067亿吨,比创纪录的2007年低8%。在加拿大,低温多雨的夏延缓了作物长,但有利于提高单产。官方估计小麦总产为2730万吨,比歉收的2007年增长36%;因玉米面积减少,粗粮总产将低于去年水平,为2610万吨。而墨西哥的夏粗粮作物预计本收成与2007年的创纪录水平基本持平。⑧
在谷物库存量方面,美国占世界库存量的10%左右,从2004年到2008年分别为4440万吨、7470万吨、7170万吨、4990万吨和5310万吨,加拿大为1030万吨、1450万吨、1620万吨、1050万吨和780万吨,而墨西哥则为390万吨、460万吨、280万吨、270万吨和320万吨。
尽管北美农业一体化趋势不断增强,但由于墨西哥与美国和加拿大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差悬殊,农业支持力度相去甚远,在农产品市场出现较大波动时,墨西哥受到的影响仍然是最大的。
五、结 语
农业贸易始终是国际贸易中的一个重要又难以解决的问题。1995年之前的国际农业贸易一直游离于多边贸易体制之外。特别是出口补贴和国内支持在农业贸易的许多领域大行其道,而更严格的对进口限制的约束措施经常不被重视。最近十多年来,在农业贸易多边谈判步履维艰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国家在双边或区域贸易协定中加入了农业贸易自由化的内容。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组成的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是最为典型的一个。NAFTA生效十多年来,北美区域内农业贸易获得了重大发展。
[注释]
①数据来源:世界粮农组织商品价格数据库。
②数据来源:世界粮农组织《作物前景与粮食形势》(2008年10月)。
③数据来源:美国农业部贸易数据统计数据库(.
[8]Mohanty, S. and S. Langley. The Effects of Various Policy Regimes in the Integration of North American Grain Markets[J].Canadi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2003, 51:109-20.
[9]Moodley, R., W. Kerr, and D. Gordon. Has the Canada-US Trade Agreement Fostered Price Integration?[J].Review of World Economics, 2000,136:334-54.
[10]Ndayisenga, F.The Effects of Free Trade Agreements on Canada-US Trade Flows in Processed Food Products[Z]. Agriculture and Agri-food Canada Working Paper, 2001.
[11]Orden, D.Exchange Rate Effects on Agricultural Trade[J].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Applied Economics, 2002,34: 303-12.
[12]Roberston, Raymond.Defining North American Economic Integratio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2004 Workshop of the North American Agrifood Market Integration Consortium, May 6-7, 2004, Cancún, Quintana Roo[J/OL]. available at: .
Agricultural Integration Trend in North America and Related Factors
He Shuquan
(Shangha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44,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