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薪酬制度管理制度

薪酬制度管理制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薪酬制度管理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薪酬制度管理制度

薪酬制度管理制度范文第1篇

随着社会各方面的不断进步,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各大医院为了在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谋求更好的发展,必须提升自身的综合实力。众所周知,21世纪市场的竞争最根本的就是人才的竞争。因此为了提升医院的综合实力,最重要的就是引进人才和培养人才。而吸纳人才最为直接有效地办法就是通过薪酬吸引,这也就意味着薪酬制度在医院提升自身综合实力的竞争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此必须对其进行制度改革以推进医院在市场竞争中的发展实力。而人力资源管理是保证人才不流失最重要的方法,因此为了研究提升医院的综合实力的办法,必须从研究医院薪酬制度和人力资源管理入手。在下文中主要介绍了我国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与其薪酬制度之间的关系,总结了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进步对薪酬制度改革的影响。

二、医院薪酬制度

1.薪酬制度的概念

薪酬制度是整个企业整体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具体来说,薪酬是指企业管理人员根据员工对企业所作出的价值支付相应的酬劳,而薪酬制度就是指企业管理人员对薪酬分配的管理制度,用经济学的眼光来看,薪酬制度是一种公平的商业交易活动。薪酬制度在人才引进和培养中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对于医院的综合实力的提升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

2.医院薪酬的作用

医院薪酬是在医院工作人员对医院提供服务之后所得到的一定的经济补偿,是对工作人员的服务的肯定,只有这样劳动才可以继续进行。一方面,医院薪酬是对医护人员相关工作的肯定,对其所付出劳动的经济补偿;另一方面,薪酬的高低对医护人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人们为了得到更高的薪酬不得不提高自身服务水平。这就使得医院在良性循环中进行发展。

三、我国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1.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落后

随着经济和社会各方面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相比之下我国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相对落后,当前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已经不适用于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只有建立一个健全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才能更好的留住人才,这提示了我们推进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2.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

薪酬激励制度是一种常见的薪酬管理制度,简单的说,薪酬激励制度主要是对那些表现较好的员工提高薪酬以表奖励,并对其他员工产生一定的激励因素。企业利用薪酬激励制度可以使员工更好的投入工作。而目前我国医院的薪酬管理中,很少缺乏这种激励机制,这会导致医护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下降,从而导致医院整体服务水平不高,这对医院整体综合实力的提升有不好的影响。

四、医院薪酬制度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

1.医院薪酬和医护人员岗位安排

随着社会各方面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医疗水平也随之不断进步,对于医院来说,需要更加精细的划分医院中的岗位,这就意味着医院需要大量引进专业性人才,而众所周知,吸引人才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薪酬。医院设的岗位越多,对人才的专业性要求就越强,相关人才就越少,并且对薪酬的管理要求也越高。也就是说,医院为了提升自身综合实力需要引进专业性人才,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而为了留住相关人才,医院必须提出供足够具有吸引力的薪酬,这就需要医院对目前的薪酬管理制度进行改革。

2.医院薪酬和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是任何企业在发展的自我评估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部分之一,绩效管理简单的说就是对企业一段时间内不同岗位中不同员工所取得的绩效进行相关管理,并作出详细的纪录。绩效管理在企业发展中起到督促发展的作用,对企业管理者来说时刻掌握企业每一时段的绩效可以为下一时段企业的发展提供动力。对于医院来说,为了更好的提高医院绩效,可以采用薪酬激励制度。所谓薪酬激励制度是指根据医护人员的工作表现提供一定的经济奖励政策,对员工的辛勤劳动提出认可,又可以一定程度上激励员工更加高效的投入到工作中,再次创在新的业绩,因此也就提高了医院的绩效。

五、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对薪酬制度改革的影响

在现代化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前提下,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各大医院为了在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定地位,需要提升自身综合实力,而由于人力资源管理对于医院提升综合实力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医院想要提升综合实力,必须在对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进行改进创新。又因为人力资源管理与人才息息相关,因此对人才的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而想要吸引人才最为直接有效地办法就是改革薪酬制度。这也就是说,人力资源管理的推进,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薪酬制度的改革,为薪酬制度改革提供了保障;而薪酬制度的改革在另一方面又反作用于人力资源的管理,为人力资源管理提供方便。

六、结束语

薪酬制度管理制度范文第2篇

关键词公司治理 决策能力 可持续发展

一、国企高管激励约束机制是公司治理的关键

激励与约束是企业所有者为取得收益最大化将企业委托给经营管理者后,为使经营者趋向符合所有者目标而采取的两个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的措施。对国有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的激励约束,就是激励约束主体根据国有企业的目标、国企高管需要及其变化趋势,采取措施,满足其合理合法的需要,并予以强化,限制其非正当性需要,以引导国有企业高管朝着所有者期望的目标努力。在实际工作中,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在激励或约束之间做好平衡。只有把二者很好的结合起来,才能调动国企高管的积极性,并与所有者利益一致,实现企业有效经营和监管。

二、我国国企高管激励与约束机制存在的缺陷

第一,国企高管由政府选拔和组织任命的弊端。国企经营者由政府官员选择和组织任命,决定了经营者的选择可能是无效或者低效的,政府官员有选择经营者的控制权,但没有相应的收益权,有权选择高管人员却不需为此承担风险和责任,他们没有足够的动力去发现和任命有能力的人当国企高管。同时,依据个人偏好和个人关系选拔经营者,导致一大批具有领导才能和企业家精神的潜在优秀企业高级管理者将被拒之门外。

第二,在职消费不规范,隐性收入不明确。国有企业改制后,公司治理结构不规范,股东大会、监事会对董事长、总经理制衡机制不健全。而我国正处于体制转轨时期,企业激励机制不够,约束机制更差。职务消费与自我消费界限不明,而隐性收入也因信息不对称的原因大量存在,如自利交易、提拔职员所得好处等。由于经济收入属于个人隐私,监督亦有困难,有时很难确定国企高管们到底拿了多少酬薪。

第三,国企高管薪酬的制定存在弊端。国企高管的薪酬标准,绝大多数是企业自己定,主管机构审批,其中的决定性意见出自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现在,一般国企经营者薪酬制度的设定和执行往往是在国企高管的参与下进行的,缺乏制度的客观性与公正性。而且由于企业制度的不完善,一些参与决策的其他人员,也都不是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在参与制定薪酬制度的过程中,缺乏科学性。

第四,国企高管薪酬考核绩效体系不健全,约束不力。我国国有企业实施绩效考核制度已经多年,真正通过绩效考核达到预期目的的企业较少。绩效管理重要目标在于发现和解决工作中的问题,然而很多国企在这方面的工作开展较为薄弱,往往将考核置于表层,没有将考核结果与被考核人员的职位变动紧密结合,而且与薪酬升降的关联度较小。考核工作流于形式,考核价值也被贬低,薪酬激励效果无法实现。

三、完善国企高管薪酬制度的思考

第一,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加强董事会功能,落实监事会职能。国企高管薪酬畸高,与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有关。因此,国企法人治理结构需要进一步完善。按照现代法人治理结构,应当在董事会下设薪酬与考核专门委员会,对薪酬制度设计与考核负责。对国企薪酬与考核委员会的人员结构界定,可以包括企业有关部门的专业人员、企业的员工代表、独立董事、外部咨询顾问等,但是不应包括管理层人员,独立董事必须保持较大的比例。

第二,深化国企改革,发挥竞争机制在国企高管选聘中的作用,实现市场化的薪酬管理制度。国企高管市场化的薪酬要与市场化的经营者选拔任用机制相配套,市场竞争的历练是优秀经营者产生和成长必不可少的途径,采取竞争上岗的方式,在国有经济系统中发现和选拔合格经营者,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选聘原则,通过职工民主选举和国资委考核相结合的办法,充分挖掘利用国有人才资源。推行社会招聘的选任方式,实现经营者的市场化自由流动,在全社会营造一种适合于企业家成长、发展的环境。

第三,建立多元化薪酬制度设计和完善的业绩考核体系。企业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运用基本工资、年度奖金、持有股权和股票期权等多种薪酬方式,有步骤地推进薪酬制度的完善。建立健全科学业绩考核体系,要明确界定高管经营业绩考核内容,确定科学的评价指标及其体系,增加对国企高管工作业绩方面的评价力度,将考核结果与薪酬紧密挂钩,提高可信度,加强对国企高管的经常性考核监督,把政府监督考核与企业内部业绩考核联系起来。

第四,健全薪酬监管法规政策体系,要严格执行现行薪酬管理的各项政策法规规定,进一步做好国企高管薪酬管理工作。建立国企高管职业风险制度,强化国企高管责任意识,要让高管真正走入市场,去承担市场风险,并逐步形成国企高管是的市场声誉。建立高管职业风险制度,让国企高管真正承担经营的责任、风险和损失,同时享受经营的收益。使国企高管更多的从国企的利益出发,认真经营企业。

从现代公司治理机制的制衡机理来看,要想使企业高管人员努力发挥自己的才能为企业创造最大效益,除了采取正向的激励措施也要采取反向约束机制,这些都最终有待于现代公司治理结构模式的完善,高管激励约束机制的有效实施,国有企业的市场化运作,高级管理人员的职业化市场化,才能使高管薪酬日趋合理。当然这也需要国家干预措施及法律规制的辅助。

参考文献

[1]张玉清,李春玲.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年版.

[2]刘银国.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薪酬制度管理制度范文第3篇

关键词:薪酬管理;人力资源;薪酬制度

随着中国企业与国际接轨,人力资源管理已成为企业家们越来越重视的一个问题。薪酬管理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和核心工作,它与人力资源各个工作模块紧密相连对于人才的吸引,保留和激励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更是作为企业创造价值的一个重要管理手段。企业薪酬的有效管理对内关系到整个企业人力成本的合理控制,员工整体满意度及企业内部管理的公平性等一系列问题;对外则关系到企业提高在市场上的地位,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如果薪酬设计不合理,操作不当,不仅会阻碍薪酬杠杆作用的发挥,甚至会适得其反,造成人才流失,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

一、我国薪酬管理理论的发展和现状

企业薪酬问题一直是经济学界和管理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从古典经济学到现代经济学的发展,经济学领域对工资(薪酬)问题的研究已相当系统。无疑,对这些薪酬管理理论的发展脉络进行分析,领会其演变的逻辑过程,对企业薪酬管理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总的说来,传统薪酬管理的变迁可以归结为三个阶段早期工厂制度阶段:把工资水平降低到最低限度的观点;科学管理阶段:围绕工作标准和成本节约展开的薪酬政策;行为科学阶段:适应员工心理需求的薪酬制度。传统的薪酬理论知识对直接经济的报酬,特别管理理念的创新是管理实践的前景。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企业内外经营环境日趋变化和挑战性,薪酬成为企业经营成功的战略条件。

目前企业没计完整的薪酬体系步骤一般包括:薪酬调查(确定发多少):岗位评估(内部公平问题);调查薪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确定企业薪酬总额:设计奖金模式、津贴模式和长期激励模式:形成薪酬制度、奖金制度、福利制度和长期激励政策文件。但是,随着近年来企业的发展加上管理者在实践上的积极探索,薪酬制度又有了一些新的变化,如果企业不进行薪酬管理制度的创新,必然会影响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乃至整个公司的发展。

二、中国企业薪酬制度存在的突出问题

从我国企业现状来看,企业通常存在薪酬理论落后,薪酬体系与企业发展战略不匹配,薪酬结构不合理、注重个人、不注重团队的问题。

(一)薪酬理论落后

无论是在理论界还是实务界,对于薪酬的含义目前还存在着一些模糊的甚至错误的认识,这无疑会妨碍薪酬管理的有效实施.鉴于我国许多企业在薪酬管理以及整体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方面的基础非常薄弱,如将薪酬看作工资福利加奖金,或高工资等于高的员工满意度,一味追求物质报酬;有些企业甚至连规范的职位说明书都没有,更是从来没有做过工作岗位评价,在这种情况下实行薪酬管理会有一定困难。

(二)薪酬体系与企业发展战略不匹配

为了刺激员工的当前贡献,通过短期激励的方法就可以强化员工的行为。典型的做法是以成败论英雄,使得每个员工都关注眼前结果。但这样做的结果必然会忽视有些重要的、但不易很快见到效果的工作,如新市场的开拓、新技术的开发、经营创新与管理变革等,这些工作对于企业长远发展有决定性的影响,但工作成果往往在短时间内难以体现。

(三)薪酬结构不合理,注重个人不注重团队

为了强化激励,企业往往过分强调员工个人评价与激励,但如果过分强调个人的作用,必将会影响员工之间的协作精神,从而影响组织整体的运作能力,最终导致企业经营管理链条的断裂。

三、中国企业薪酬管理制度创新的对策分析

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到企业提高总体发展效率,本文从中国企业的现状出发,从以下方面来做出解决:

(一)引用宽带薪酬,创新薪酬理念

宽带薪酬设计,是指在组织内用少数跨度较大的工资范围来代替原有数量较多的工资级别的跨度范围,将原来较多的薪酬等级压缩成几个级别,同时将每一个薪酬级别所对应的薪酬浮动范围拉大,从而形成一种新的薪酬管理系统及操作流程。这种工资等级越来越少的宽带化薪酬管理模式目前正盛行于一些欧美国家,并逐渐为国内企业所认识和实践。

通常情况下技术型、创新型的企业更适合宽带薪酬管理模式,而劳动密集型企业则不宜引用这套管理模式。实行宽带化薪酬模式也必须具备三大条件:首先是管理上有迫切的需要每种管理方法都有其适用范围,企业不要盲目跟风。如果企业的员工对目前的薪酬政策的满意较高、人工成本也没有比同行明显偏高的情况下,为追求时髦进行薪酬改革是没有必要的;其次是组织机构是否与人员发展相配合。薪酬宽带化,首先需要一个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和简化汇报流程。如果组织级别森严,在大家转变观念前实行宽带化薪酬办法也将是困难重重的;再次是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宽带化薪酬管理办法对人力资源从业者以及中高层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提出很高的挑战。如果没有强有力的人员支撑,宽带化薪酬管理办法是很难准确、有效的贯彻执行的。

为了使能力与职位更好地结合起来,综合考虑个人对企业的贡献,并使之能作为一种可以引导员工提升任职能力的可操作性强的企业管理方法与制度,深圳市益华时代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开发了《职业化标准体系的设计方法》,并推广实践。职业化标准体系的大致思想是:根据业务性质确定企业中主要的职位簇;将各职位簇分为不同等级,并为各等级的知识、专业技能、行为等设计不同的标准;通过对员工职业化等级的认证引导员工不断提升岗位能力。职业化标准体系是独立于企业岗位体系之外的对员工任职能力的评估和任职制度。

薪酬宽带不是解决所有薪酬管理问题的万用灵药,运用这种薪酬结构设计的企业中有成功者,也有失败者。并且薪酬管理人员对薪酬宽带的意见也是不同的,有的管理者认为薪酬宽带管理起来可能比较容易,因为在调整职位之间的薪酬差异方面所花的时间减少了。但有的管理人员却认为,花在对职位进行评价上的时问少了,但是花在对人进行评价上的时问却增加了。最后,薪酬宽带也并不适用于所有的组织。它在那种新型的“无边界”组织以及强调低专业化程度、多职能工作、跨部门流程、技能工种的团队型组织中非常有用。因为这种组织所要强调的并非只是一种行为或者价值观,它们不仅要适应变革,而且要保持生产率并且通过变革来保持高度的竞争力,因此它们希望通过一种更具有综合性的方法,将薪酬与新技能的掌握、能力的提高、更为宽泛角色的承担以及最终的绩效联系在一起,同时还要有利于员工的成长和多种职业轨道的开发而薪酬宽带的设计思路恰恰与这种组织的上述需求相吻合。

薪酬制度管理制度范文第4篇

所谓薪酬激励是指企业支付给员工必要的基本工资之外,对于表现优秀的员工,按公司激励制条款,给予员工一定奖励。铁路企业建立完善的薪酬管理激励制度,在于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让工作人员带着饱满的工作热情为顾客服务,提升铁路企业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本文分析铁路企业薪酬管理激励制度的建立和应用,旨在不断提高铁路企业薪酬管理水平,促进铁路企业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

铁路企业;薪酬管理;激励制度

我国对铁路部门进行企业化改革后,也对铁路企业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铁路企业按照现代企业管理要求不断完善自身的管理体系,从而促进铁路企业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健康发展。薪酬管理激励制度是企业管理中一项重要的管理制度,在铁路企业管理中同样重要,薪酬管理制度直接影响企业员工的切身利益和工作积极性,为了能够使铁路企业人力资源发挥最大价值,建立有效薪酬管理激励制度势在必行,同时也是促进铁路企业长期健康发展的需要。本文在分析铁路企业薪酬管理制度原则的基础上,分析了铁路企业薪酬激励制度的建立和应用。

一、铁路企业薪酬管理制度的建立原则

(一)不以激励和惩罚为目的

铁路企业薪酬激励要把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作为重点,促进企业实现发展目标。不能为了惩罚而惩罚,更不能为激励而激励。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

(二)奖惩要考虑企业的发展实际

铁路企业进行薪酬激励的奖惩措施不能以激励个人和小团体为目标,要考虑企业的整体和长远发展目标,更不能将对员工的激励变成培植亲信。此外,还要杜绝拉帮结派和不劳而获的现象。铁路企业如果不能够做到这些,就不能公平公正激励,不能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更不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也不能确保员工的切实利益。

(三)不断创新激励方法

激励不只是金钱奖励,给员工授予荣誉称号也是激励,非金钱激励还有晋升、机遇、休假和外出培训和旅游等。激励措施要适度,过多过少都不行,并适当拉开激励层次,为增强员工团队合作意识,要重视团体激励。铁路企业在实际激励过程中要不断创新激励方法,尽可能减少单一激励方法的使用。

(四)坚持科学有效奖惩

企业在使用惩罚负面激励措施时,要尽量避免伤害员工自尊心,防止员工产生挫折心理。此外,选择的惩罚措施要以纠正员工行为作为出发点,不能够为了惩罚而惩罚,更不能恶语伤人和公开批评。把员工的教育作为工作重点,对屡教不改的员工要实施惩罚措施。

二、铁路企业薪酬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应用

铁路企业的工资分配方案能够满足企业实际发展需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充分发挥现有激励机制的激励作用。因此,根据企业实际情况,修订现有的薪酬分配制度,使薪酬分配制度更加完善,具体方案如下。

(一)中心思想

以企业行业市场运行机制为基础,企业工资分配方案不断市场化,使企业工资过渡成市场化水平。铁路企业修订后的工资分配方案要体现岗位特点,以便激发员工工作热情,培养员工工作的专业性和创造性,促使企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铁路企业的经营、技术和管理类型岗位工资水平应该不同。

(二)薪酬核定办法

1.新入职员工

铁路企业要对新入职员工(包括其他单位调入和首次就业人员)设计试用期工资,试用期为1~3个月。新入职员工过了试用期后,将工资等级划分为5种档次。要提升一些试用期工作比较优秀员工的工资档次,需要由员工所在部门申报,最后上报企业总经理审批。

2.职务晋升人员

铁路企业员工获得晋升机会后,仍要执行1~3个月的试用,试用期间的工资还是按照原工资标准执行,试用期过后工资调整为新职位最低档。如果有特殊情况,需要报企业审批。

3.岗位调整人员

铁路企业员工要进行岗位调整时需要经历1~3个月的适用期,适用期过后才能够调整工资水平。

4.技术工资

铁路企业要对执行技术工资的员工分初级、中级和高级,级别的核定要由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考核。经考核合格之后正式执行技术工资,不合格者则不能够享有技术工资。

5.工资调整

铁路企业原则上要每年调整一次员工工资,晋升和职位调整除外,对于存在的特殊情况需要上报审批。

三、结语

铁路企业与普通企业一样,建立薪酬管理激励制度都是为了让人力资源发挥最大价值,但铁路企业比较重职称的评定和岗位工作年限。因此,铁路企业在薪酬管理激励制度过程中要始终将人放在首要位置,充分考虑不同员工的技能状况和工作特点,才能有效发挥薪酬管理激励制度的激励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更多科学的薪酬激励制度将会应用于铁路企业,铁路企业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作者:侯凯翔 单位:西安铁路局西安客运段

参考文献:

[1]陈虹霁,陈德智.基于岗位评价的薪酬结构设计实例[J].人力资源管理,2013(1).

[2]牛宁.以激励为导向的现代企业薪资管理问题及改进策略研究[J].现代商业,2015(9).

薪酬制度管理制度范文第5篇

关键词:薪酬问题分析 对策

薪酬是企业对员工为企业所做的贡献,包括实现的绩效、付出的努力、时间、学识、技能、经验与创造所付给的相应回报或答谢,薪酬管理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因此,如何适应市场需要,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配套的、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薪酬管理制度与分配方案,以充分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开发企业人力资源的潜能,便成为当前的重要课题。

    一、问题分析

    一是由于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平均分配主义还是主要倾向。公平付薪是薪酬理论争论的一个焦点,合理而公平的劳动报酬可以充分调动大多数职工的积极兴、避免劳资纠纷。但传统观念将公平的概念绝对化,将其等同于平均、同等。导致薪酬的分配没有充分考虑工作岗位的差异性和员工对实现企业目标的贡献,关键岗位、重要岗位与一般岗位的工资差距没有拉开,其结果导致了内部的不公平。

    二是薪酬分配的方式比较单一。不能根据实际工作、人员差别和岗位特点分别实施不同类型的薪酬制度,薪酬分配与岗位、员工业绩存在着脱节现象。

    三是分配行为不规范。薪酬分配管理中自我约束能力不强,问题较多,如员工的工资结构不合理、奖金过低、在分配中管理者个人意识参与过多等等。

    四是工作分析、职位评价工作薄弱,特别是在岗位的界定和评价方面存在误区。作为基本薪酬的决定依据更多的是行政级别或人员类别,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经过了分析和评价之后确定的岗位。如,中层管理人员都拿本相同的薪酬,理由是他们属于同一类岗位,但事实上,不同部门的中层管理人员所承受的压力以及对企业战略目标的贡献存在一定的差异,可以说他们是在同一个行政级别上,却不能说他们属于同一个等级的岗位。

    五是技术骨干和重要岗位的薪酬与市场脱节,缺乏竞争力,造成管理骨干、技术骨干积极性不高,薪酬的激励作用发挥不充分,员工满意度不高。

    二、对策探讨

    薪酬的作用就是要激励员工充分发挥自身能力一,但这些能力必须是所在岗位需要的知识和水平。因工作能力的不同而工作效果会有所不同,因此,劳动者得到的报酬也不应相同。所以应建立工作分析和职位评价制度,实行定员定编,根据员工工作能力和成果以及担当的岗位责任合理拉开分配差距,将报酬与贡献挂钩,使薪酬管理逐步摆脱经验管理,迈上科学管理的台阶。

首先要在企业的领导层中统一思想,统一认识。不断深化企业内部各项改革,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建立了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劳动分配机制,在企业内部进行人事制度、用人制度、分配制度的改革,以此推动和深化企业内部分配制度的改革。

    二是加强工作分析和职位评价工作。通过工作分析有利于企业内部的管理流程,合理界定部门与岗位的工作职责,同时针对具体岗位的任职资格、工作条件、权限以及任职者所应具备的知识技能等要求的分析,从岗位本身明确了对组织发展的相对重要性及对其任职人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实行岗位工资制,建立起以岗定薪、岗动薪动、一岗多薪的宽带薪酬体系,充分发挥薪酬的激励作用。

    三是完善企业考核制度。薪酬制度的有效实施是以科学的考核制度为依托的。薪酬体系作为激励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本身只具有对人才的吸引和短期的激励作用,只有将薪酬与企业绩效管理有机结合,将员工个人的成长与企业发展相融合,才能激励员工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四是制定多种薪酬分配方式。员工需求是有差异的,不同岗位、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层次的人对需求的满足程度的感受也是不同的。有的注重工作机会的获得、有的注重物质奖励、有的注重荣誉获得,有的着眼于改善现有工作环境,因此,要想使薪酬制度发挥更大的效果,需充分了解员工需求的多样化,根据员工个体的差异,采取不同的分配制度。可采用收益分享、利润分享、股票期权,雇员持股计划等,而且在制定薪酬政策时可充分考虑短期.、中期和长期报酬的关系,并为特殊人才设计特殊的“薪酬方案”,以充分调动员工团队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