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振兴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低迷时局下的对策
和“十一五”规划中所制定的长期产业发展目标不同的是,此次出台的“十大产业振兴计划”更多的是应对当前急剧下降的外需冲击以及内需的结构性调整。
去年底,总体出口已经出现负增长态势,在发达经济体短期仍然看不到复苏迹象的环境下,预计未来出口会持续低迷。因此,产业振兴计划所透露出的政策目标,具有明显的保生产力、经济增长、出口、就业和社会稳定的含义,而计划实施的时间段也为预期外需低迷的2009-2011年。
十大产业在中国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2007年,钢铁、汽车、造船、石化、轻工、纺织、有色金属、装备制造和电子信息的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接近80%,占GDP的比重接近三分之一;从业人员数大约为3600万人,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46%左右;税收大约占整个国民经济的37%。
从目前十大产业的增长质量来看,在前期中国经济长期快速增长的背景下,各产业普遍面临产能扩张过快,盲目投资、重复投资,低端产品供给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原材料和能源利用效率低、污染严重的问题。
对比日韩寻找振兴关键点
从振兴的产业来看,中国此次产业振兴计划的重点是重化工业,和上世纪60年代的日本以及70年代的韩国类似。3个国家无一例外地选择支持钢铁、石化和机械工业。此外,有色金属、造船、汽车、电子等行业和韩国所选择的产业相同。主要区别在于中国的振兴计划包含了消费品中的的纺织和轻工产业,而韩国、日本所选择的其他产业则全部是投资品和原材料。从工业化进程来看,2007年中国的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已经达到43%,预计2008年这一比例还会继续升高,已经超过日本和韩国在重工业化完成之后的高峰比例。
从所处的经济环境来看,当前中国正面临严重的外需萎缩和内需调整,而上世纪60年代的日本和70年代的韩国却正是处于快速增长的时期,外部环境也并没有如此严峻。中国目前所处的环境和日本上世纪80年代,以及韩国上世纪90年代的产业结构调整期更为类似。但是日、韩在经济调整期间,都试图把产业发展引向高新技术方面,并集中于降低单位GDP能耗。同时,日本由于过高的重化工业比例又连续遇上两次石油危机,不得不花大力气去解决能源安全,能源利用效率以及污染的问题。
鉴于中国目前所处的经济环境,此次产业振兴计划的重点虽然是重化工业,但应当不是要继续推进此类产业的快速发展。一方面,过高的工业比例已经使中国的资源和环境不堪重负;另一方面,总体需求的低迷也很难支持重化工业继续维持高速增长。因此,政府主要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在经济不景气阶段主动引导重化工业进行结构调整,培养一批优秀的重点企业,同时,有序地淘汰一批落后产能。同时,从财政政策上支持纺织、轻工行业,以防止就业情况出现剧烈恶化。
行业振兴细化
钢铁行业
主要措施:
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高炉淘汰标准由300立方米提高到400立方米,淘汰转炉与电炉公称容量由20吨提高到30吨。
淘汰产能地区:从淘汰产能地域分布来看,主要选择了目前钢铁产能最大的华北和华东地区。
调整进出口税率:在取消67个税号钢铁产品出口关税的基础上,提高部分高端产品的出口退税率。
公平税赋政策:取消加工贸易企业使用进口钢材的4%税差,促进公平竞争。
运输政策:增加国产大型矿石船1000万载重吨,保证国家重要矿产资源的运输安全,扩大船板需求,建立钢铁、造船、海运之间的联动。
推进联合重组:国资委、财政部负责解决重组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问题。
技术改造:从100亿元技术改造资金中,列支8项工程的钢铁技术改专项资金,加大改造力度,促进产业升级。
信息披露:国家各有关部分强化信息沟通、共享和披露、为企业决策提供指导。
走出去战略:对于海外投资并购,国家通过信贷、外汇、财税、人员出入境方面给予多方面支持。
维护市场秩序:整顿铁矿石进口市场秩序,规范钢材销售制度,建立产销风险共担机制。
主要影响:
钢铁产业振兴计划虽然无法改变目前钢铁行业面临的内外需下降的状态,但是通过淘汰落后产能,兼并整合等一系列举措可以缓解经济周期性下行带来的调整压力。
国家力保重点企业意图明显,长材类钢铁产品受益于产能淘汰和投资拉动。从长期来看,大型优势钢企将成为钢铁行业的绝对龙头。不过短期来看,因为小高炉、小转炉对应的产品主要为螺纹钢等长材类钢铁产品,淘汰落后力度的加大将直接改善长材类产品的供需环境,再加上4万亿也是直接作用长材类产品。
汽车行业
检封车间现有青工255人,占全车间人数的70%以上。青工是检封工作生产的主力军,因此,提升青工的技能是必要地、迫切地、具有现实意义的。
一、搞好教育培训工作是前提。
为深入开展青工技能振兴计划,充分调动全厂广大青工学技术、学业务、练技能的积极性,检封团总支做到教育培训工作有计划、有安排、有制度,使广大团员青年都能积极参与其中。
这些活动的组织开展,让更多的青年人增加了相互交流、沟通、学习和提高自我的机会,增强了青年团队的向心力,为年青人提供了更多、更好、更广的展示舞台,从而营造了一种健康向上的企业氛围。
1、教育培训工作要从新进厂青年人入手。
近两年新进厂的人员比较多,对于刚刚步入企业的团员青年而言,正处在长知识、打基础的阶段。团总支从思想教育到技能培训一步一个脚印热心地服务青年:
(1)团总支以开展“六个一”主题活动为契机,加强思想教育,使团员青年的观念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从“要我做”变成“我要做”。
(2)定期召开大学生座谈会。邀请车间领导与刚进厂大学生座谈,通过沟通、交流、提建议等多种方式,使新人能更快融入到检封这个大集体中来,更快地适应新的岗位,也为车间做好对新进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打下了扎实地基础。
(3)组织新进厂大学生参观检封车间工艺流程,使新进厂大学生熟悉车间情况,让这些新鲜的“血液”快速“流动”起来,积极地投入工作。
通过参观大家分别了解了大张检查、裁切、小张联动生产线、清分机以及塑封装箱生产线等工艺流程,对检封车间的生产工艺特点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明白了每个流程之间的紧密关系,进一步树立了大局意识和精品意识。
(4)新进厂职工技能培训。培训重点讲解了手工数钞操作技能。针对数数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过数的操作要领、技巧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解答和规范操作演示。举办培训活动,增强了新进人员的数管意识和数字安全意识,提高职工实际操作能力。
2、提升在岗青工的技能水平。面对车间生产时间紧、任务重的生产形势,检封团总支围绕车间中心,积极开展各项活动,大力提升员工的创造力、学习力:
(1)组织举办“日问日答日提高”活动,从而增加团员青年对机器的工作原理及主要部件作用与性能的了解。
就拿近几年引进的清分机等设备来说,自动化水平在不断提高,对青工的要求也在提高。小张清分机检验是一项新技术,是团总支培训计划的重点之一。在车间领导的帮助下,我们邀请工程师利用现场的机器给大家介绍了清分机的各主要模块和传感器的构造和作用,根据大家平时生产操作中的难点作了详细的讲解,确保生产过程中产品和人身安全。
(2)大张检验工序培训。团总支多次组织举办知识交流共享会,安排技术全面的师傅面对面的对团员青年进行技能培训、经验传授等。
针对大张班组,有目的的进行了技能培训,对生产中易出现的漏废及薄弱环节,用废品实物样边操作边讲解,加强相互之间的技术交流,经验传授,信息共享。同时,加强对青工“一对一”导师带徒活动的深入开展,激发青工学习技能的热情,实现员工整体应变能力的提升。达到验证操作人员判废能力和生产效率的目的。
(3)转变培训思路,培养多面手。为了更快更好地适应生产需要,组织数扎人员学习产品公差样张,培养多面手,提高联动线班组的应变力和战斗力。在人员紧缺时,也可以随时顶上拆包或清分机岗位,从而保持联动线的高效畅通。
二、开展竞赛比技能
检封团总支围绕车间以培养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人才为重点,积极开展劳动竞赛活动,营造青工学习技能热情,通过比赛把造就高技能人才与提高职工技能水平相结合,调动青年员工劳动热情,提升操作技能。
(1)组织裁切工技术比武。裁切工序是检封车间生产的重要环节之一。裁切工技能水平的高低影响着车间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比武内容包括理论答题和实践操作环节两个方面,比赛不仅能查找存在的不足,也提升了裁切队伍的整体素质。
(2)举行小张清分机操作技能比赛。比赛项目包括清分机基本操作、查看平衡报告、读懂英文故障提示信息并正确处理、开机前的设备检查等。
随着小张清分机和清分中班的增加,清分机操作人员将增加60%。操作人员技能水平,对清分机日常工作的正常高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次比赛有利于全面了解清分机人员专业技术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操作技能水平,为车间清分机转岗人员的培训提供参考和借鉴。
清分机操作人员抽查技能赛是开展的系列比武大练兵活动之一。随着检封工艺改革的不断深入,清分机在检封成为重要环节,清分机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成为质量控制关键点。为提高和检验清分机操作人员技能水平,鼓励青工学习技能的热情,为优质高效完成生产任务奠定基础。
(3) “检封车间技能比武选拔赛”在大张、数扎岗位拉开序幕。技能比武选拔赛是配合总公司团委“2010年印制青工检封技能专场竞赛”活动而举行的,竞赛活动的目的是提升青工技能水平,推动青工振兴计划。
1
我厂在大张、数扎岗位组织了技能比武选拔赛,通过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比赛,有四名青工脱颖而出。在总公司团委举行的活动中,我厂选手克服比赛中存在大张工艺和我厂工艺不一致、数捆设备和我厂设备差别较大等困难,积极调整,适应比赛条件,取得了较好成绩,刘春莉获数捆比赛第二名,赖亚中进入大张比赛前六名。
关键词:产业调整振兴;钢铁行业; 产能过剩;联合重组
1控制产量,扩大需求,减缓行业景气下滑
(1)通过加大对铁路、公路、城建等基础建设方面的投资,扩大各行业对钢材的消费量。
(2)通过关税调整,提高附加值高的钢材产品出口退税率,逐步恢复对以来料加工等贸易形式的进口钢材征收关税和17%的增值税,维持普通产品(生铁、钢坯、长材)10%-25%的出口关税等方式缓解国内供求平衡矛盾。
(3)严格控制新增产能,不再核准和支持单纯新建、扩建产能的钢铁项目,所有项目必须以淘汰落后为前提。2010年底前,淘汰300立方米及以下高炉产能5340万吨,20吨及以下转炉、电炉产能320万吨;2011年底前再淘汰400立方米及以下高炉、30吨及以下转炉和电炉,相应淘汰落后炼铁能力7200万吨、炼钢能力2500万吨。实施淘汰落后、建设钢铁大厂的地区和其它有条件的地区,要将淘汰落后产能标准提高到1000立方米以下高炉及相应的炼钢产能。
2企业联合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
未来将进一步发挥宝钢、鞍本、武钢等大型企业集团的带动作用,推动鞍本集团、广东钢铁集团、广西钢铁集团、河北钢铁集团和山东钢铁集团完成集团内产供销、人财物统一管理的实质性重组;推进鞍本与攀钢、东北特钢,宝钢与包钢、宁波钢铁等跨地区的重组,推进天津钢管与天铁、天钢、天津冶金公司,太钢与省内钢铁企业等区域内的重组。到2011年,全国形成宝钢集团、鞍本集团、武钢集团等几个产能在5000万吨以上、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特大型钢铁企业;形成若干个产能在1000-3000万吨级的大型钢铁企业。
联合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是国家一直倡导的钢铁企业的发展目标。应该说目前钢铁工业存在着很多问题,都与钢铁行业、企业组织比较散乱、集中度低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在加快联合重组,提高行业的集中度是钢铁工业面临的又一个紧迫问题。在此次政策出台后,钢企间的兼并重组将得到进一步的加速。
3技术研发投入加快实现产品结构调整
实施钢铁产业技术进步与技术改造专项,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型骨干企业,跨区域、跨所有制、跨行业重组的龙头企业,以及国防军工、航天航空关键材料生产企业,给予重点支持;对发展高速铁路用钢、高磁感取向硅钢、高强度机械用钢等关键钢材品种,推广高强度钢筋使用和节材技术,发展高温高压干熄焦、烧结余热利用、烟气脱硫等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工艺技术,以及提升开发利用低品位、难选冶铁矿等技术,给予重点支持。
技术进步与技术改造是实现钢铁产业升级的关键举措。在金融危机压力的影响下,企业处于极度困难时期,通过技术进步、技术改造加速企业的转型升级,对于多数企业可能会力不从心,因此规划确定了重点支持的原则、方向、内容,对使用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钢铁产业实施技术改造具有明确的指导作用,减少个人决策的空间。
4优化钢铁产业布局,统筹协调发展
在减少或不增加产能的前提下,加快调整钢铁产业布局。一是建设沿海钢铁基地。按期完成首钢搬迁工程,建成曹妃甸钢铁精品基地。结合广州钢铁搬迁,推动宝钢与广东钢铁企业、武钢与广西钢铁企业兼并重组,通过淘汰或减少现有产能,适时建设湛江、防城港沿海钢铁精品基地。按照首钢在曹妃甸减少产能、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结合济钢、莱钢、青钢压缩产能和搬迁,对山东省内钢铁企业实施重组和淘汰落后产能,推动日照钢铁精品基地建设。结合杭钢搬迁、以及宝钢跨地区重组和淘汰落后、压缩产能,论证宁波钢铁续建项目。二是推进城市钢厂搬迁,引导产业有序转移和集聚发展。组织实施好北京、广州、杭州、合肥等城市钢厂搬迁项目,统筹研究推进抚顺、青岛、重庆、石家庄等城市钢厂搬迁。三是加快实施《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生产力布局和产业调整专项规划》确定的钢铁项目建设。
扩大入学机会:向中西部投放18.5万个东部高校招生名额,贫困地区定向招生覆盖所有国家级扶贫重点县
《振兴计划》提出,要通过坚持新增招生计划向中西部高教资源短缺地区倾斜和继续实施专项招生计划的方式,扩大中西部学生入学机会。“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是指将招生计划增量和对东部高校调整出的生源存量计划投向中西部高等教育升学压力较大的地区。适度降低东部地区中央部门高校属地计划比例,继续将学校从属地调出计划及学校计划增量投向中西部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相对较少的地区,逐步缩小东中西部地区招生录取率的差距。据悉,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该计划在全国高校招生计划中专门安排18.5万个名额,由东部高校招收中西部考生。同时,《振兴计划》提出继续实施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
增强院校实力:重金投入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新建一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优化中西部地区院校设置成为《振兴计划》的重要内容。教育部在高校设置工作中,将对中西部地区实行单列审批。据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已经启动,以5年为一个周期,一期实施期限为2012―2015年,计划投入100亿元先期支持100所中西部地方本科高校建设。中西部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也被给予关注。《振兴计划》要求,加强对中西部高校“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等试点工作的指导,引导中西部高校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振兴计划》还提出,加强中西部高校国家级科研平台培育和建设,新建一批体现中西部区域学科集群优势和特色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和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提高师资水平:人才计划优先支持中西部高校,支持骨干教师到东部高水平大学研修
对于人才建设,《振兴计划》不遗余力:发挥高层次人才引领作用,建立优先支持政策机制。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等各项人才计划实施中,优先支持中西部高校。在“海外名师项目”中,重点支持中西部高校聘请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海外名师任教和合作科研。实施“千名中西部大学校长海外研修计划”。据了解,教育部与香港李兆基基金会、培华教育基金会合作,计划在2012年到2016年间,选派千名中西部高校领导干部赴海外研修培训。实施“西部之光”等访问学者项目,支持中西部高校骨干教师到东部高水平大学研修访学。在对口支援西部高校工作中,支持1万名中西部受援高校教师和管理干部到支援高校进修锻炼。实施就业指导队伍培训项目,用5年时间将中西部高校就业指导教师轮训一遍,提升就业指导水平。加大国家公派留学政策对中西部地区倾斜力度。
加大经费投入:地方政府要健全所属高校经费投入机制,国家奖助学金向中西部倾斜
一、基本情况
1.村庄经济发展概况。石柱村现有6个种植合作社,土地流转3000多亩,建有红薯加工、米业加工、油茶加工、养鸡场等产业基地。目前主要集体收入为:沿湘壶线铺面300间,管理费用收入60000元;农贸市场摊位70个,管理费用收入70000元;村民人均年收入10000元。
2.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石柱村基础设施较完善,从云田水库引下水渠长达12.5km,覆盖3000亩水田灌溉;村内铺建低压水灌溉管道8km,能灌溉水田1000余亩。2017年以来,支村两委成员带头建设山塘、水坝、公路等基础设施项目60余个,村内道路硬化率70%,新修建村部占地5亩,办公楼占地面积674平方米,会议室面积320平方米,村部建有文化广场,篮球场等。
3.党建工作基本情况。石柱村党总支下设4个党支部,现有192名党员,预备党员1人,60岁以上党员100人,占52%。2021年1月,石柱村完成支村两委换届,新任七名支村两委成员平均年龄46岁。今年石柱村纳入了月山镇党校示范点规划。
4.生态文明建设情况。重视村庄清洁、环境卫生建设,村内雇有6个保洁员,设垃圾箱30余个,每年组织党员群众对双石河(4.5km)、云田至石柱(2.5km)两段主要河流进行清淤。2018年村内打造湘潭市级美丽屋场1处。坚持不懈推进“厕所革命”,去年新增20余个三格化粪池。
5.村民村风基本情况。2017年新修订石柱村村规民约村内设有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村内重大事项严格实行“四议两公开制度”。
6.发展面临困难和不足。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村内没有主导经济产业和支柱产业,农业生产总体上是粗放生产,且多以零散种养为主,未形成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
二、乡村振兴规划项目
1.新建门面招租。乡村振兴的内在动力是村集体经济的不断壮大,是村级公益设施满足村民日益增长的需要。现村部前坪有1亩闲置土地,在不违反政策的情况下,计划新建10个门面用以招租,提高村集体经济可用收入。
2.发展云田水库生态经济。石柱村云田水库面积约500亩,位于S328省道沿线附近,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在不破坏生态的前提下,建设钓鱼基地,在水库周围建设农家乐,为居民提供休闲度假场所,挖掘水库休闲旅游价值,增强农民宜居与生态双重效益的获得感。
3.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落实双石河河道整治项目,沿河岸砌石墙4.5km,打造河道整治样板工程。对云田水库灌溉渠(12.5km)进行硬化;对石柱村至青坪村道路(5km)、云田组至东峰组道路(0.7km)两段道路硬化。计划每年硬化道路3km。在水渠、低压灌溉管道不能覆盖的水田附近修建水塘,解决偏远水田灌溉问题。
4.做好土地流转工作。石柱村有耕地5000余亩,做好土地流转工作,发挥农业种植的规模集聚效应。把土地流转政策宣传到位,鼓励村民承包经营权在市场上流转,鼓励土地在农户间流转,向科技种田能手、种粮大户、科技致富带头人流转。做好相连田承包户的工作,确保承包田转包给种粮大户;杜绝抛荒现象。
5.合理规划农贸市场。在上级党委政府指导下,对农贸市场科学布局规划,遵从消费习惯,尽可能将空间利用率最大化,消除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实现农贸市场“分类”“定点”“指片”交易,营造规范整洁、秩序井然的集镇容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