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学习实践活动

学习实践活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学习实践活动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学习实践活动

学习实践活动范文第1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实践活动;初探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学习方式的三个基本维度,适时有效地开展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自主、自悟、自得,从而将书本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技能,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个性、特长和谐发展,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下面就开展数学实践活动的做法及体会。

一 、选取实践内容要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可操作性强。

数学实践活动是一项实践性较强的活动,是教师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这个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是其年龄段感兴趣,做得了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活动中更好地积累经验,感悟、理解数学知识的内涵。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体会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调动学习情感,为今后更有效地学习打好基础。

本学期我们在一年级学生中开展了“问题银行”活动,提供探究性学习场所,让学生敢问、会问、善问,并以各自不同的方式理解和解答问题。二年级开展了“我家的数字”活动,同学们通过度一度,量一量,对书本上介绍的长度单位的认识由抽象到直观。并通过电脑合成、手抄报等形式展示了各自的才能。三年级“寻找家中的周长”;四年级“生日派对方案”;五年级“我的设计”;六年级“走出课堂、走进银行”等,这些活动,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是课堂学习的延伸和拓展。反过来又给课堂教学带来了主动、生动、互动的效果,使课堂教学从“掌握型”走向“创新型”,为同学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开辟了广阔天地。

二、实践活动过程中,及时交流,互相启发,逐步完善。

数学实践活动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活动过程。再小的活动都不可能一下子完成。要经历确定活动目标、内容——拟定活动计划——组织具体实施——交流反馈评价等程序。在活动过程中,既要放手让学生去体验,去创造,又要及时反馈、及时指导,还要有一定的时间保证。例如,在学完《圆的认识》后,为使学生能灵活、正确使用圆规画圆,进一步了解圆心、直径、半径等名词,鼓励学生画一幅以圆为主流的平面图。学生作业交上来后,有简笔画、水彩画、想象画、漫画等,种类繁多,色彩鲜艳。但构思比较简单,主题欠鲜明,只是大大小小圆的组合,寓意欠深刻。遇到这种情况,老师并不急于品头论足,而是适时组织同学在小组、全班范围交流创作的意念、创作过程及创作体会。从而感受别人思维的不同。互向启发,逐步完善自己的作品。

三、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而不仅仅是结果。

综合实践活动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己进行的合作学习活动。实践活动的开展,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来了解、关注,并试着去分析解决自己所关注的问题。这些问题在我们看来可能是幼稚的,没有意义的,而有些问题是他们根本无法解决的。但我们更明白,综合实践活动的根本目的不是只为了让学生真正解决某个实际问题,更不是要一个完美的解决办法。而是注重在关注并试图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学生是怎样发现问题的,是怎样思考并试图解决问题的,在关注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有所体验,有所感悟,学生的身心、情感、思维、态度都有了哪些变化。通过实践活动来认识自己,关爱生活、发展自己,这才是开展实践活动的目标所在。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时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在学习《统计表、统计图的整理和复习》时,我们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网络、调查访问、翻阅书报、杂志、课外书获得信息,巧妙地制成统计图或统计表。在这一活动中,数学知识不再是脱离生活的各种练习,而是充分体现实践活动的再创造。情感体验伴随着活动的始终。因此,他们敏锐的新闻触觉,扎实的数学基础知识、良好的审美观念等,展现了现代孩子超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体现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品质。另外,在每次活动中,我们都十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注意保护每一个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让学生在活动中互相交流,在评价中点燃思维的火花,拓展知识的视野,了解斑斓的世界,共享成功的喜悦。

四、师生互动,有助于教师观念更新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居高临下的师道尊严受到冲击。综合实践活动毕竟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它面向的不仅仅是学生,而是更广阔的生活世界,在纷杂的世界里,学生是学生,教师也是学生。而在某些方面,学生比老师更富有想象,创新能力更强。这就意味着老师要向学生学习,让师生关系真正走向平等。使老师对自己的教学认真反思,调整自己,以适应新的形势。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老师作用的最大发挥,是为学生在自由空间的自由展现创设良好的氛围,提供广阔的空间。给学生信心,相信学生自己有能力,能做好。老师自己要虚心,不先入为主,不存偏见,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为学生的终身发展着想。尊重学生个性,尊重人与人的差异,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有所发展,而不能强求一律,厚此薄彼,建立真正平等的师生关系。

学习实践活动范文第2篇

11月22日,我们河北省小学综合实践活动骨干教师培训班学员跟随石家庄活动基地的领导去参观考察河北省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学习他们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经验。考察中,通过看(看学校环境、学生活动情况)、听(听汇报课)我从中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振奋,感受很深。

活动一开始,基地把我们学员分成两个大班,让我们做为学生亲自参加综合实践活动课,体验课程的全过程。我参加的是《十字绣》,授课教师紧紧地抓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质设计活动方案。课上,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强调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如探究、调查、操作、技术实践等,在活动过程中,教师注重了与学生情感的共享。原来的我动手的能力相当差,通过这次实践活动课,我学会了“十字绣”,又多了一样生活的本领。作为成人的我们上了一节这样的课还会那么激动,小学生们呢?

这次参观考察活动中,石家庄活动基地特意为我们提供了四堂综合实践活动观摩课,四位执教老师上得相当成功。我听的一节课是《石英钟》,老师先让学生谈谈什么是石英钟,石英钟有什么用,它有几部分构成,,怎样做一个石英钟。让学生说一说需要老师帮助些什么。接下来,老师展示了准备的大量材料。让学生构思石英钟的图案,这是让学生创造性体现的地方,用准备好的材料制作。活动中,学生的智慧与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他们在动手制作石英钟的过程中,体验快乐,享受成功。

一天的参观考察,让我感受最深的是石家庄活动基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的落实和实践,实验时间虽短,但措施得力,领导重视,教师工作扎实,已显露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带来的种种鲜活可喜的变化,令人耳目一新,给我们全省各地以及全国做出了示范。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过程中,石家庄活动基地不仅仅把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当作一个执行的过程,更是结合我省学生特点、实际和背景,创造性地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认识与思考: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国家规定、地方管理、校本开发的三级管理课程。1.处理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关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属于国家课程,是学校必须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在课程门类的归属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是一门校本课程的具体门类,但需要利用校本开发的理念与技术。这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基本关系。

2.制定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方案和学年计划。学校应通过制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计划,处理好与社区机构的部门的关系。学校每年需要社区哪些部门的配合、什么时段、以何种形式、需要哪些人力和物力等方面的支持,取得社区部门或机构的支持。

这次参观考察,对我收获很大,但也有些思考。1、如何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的作用、意义以及必要性的认识,扩展到有关教育行政和教研部门以及参与课程实施的教师身上。2、如何制定一个因地制宜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计划,以指导我校的实施工作。3、如何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课程开设有效评价。4、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需要一定的条件,教师的培训、工作量的确定、资金的筹集等都需要协调解决。这些问题都是我校要面临和解决的。

提出一点建议:

1、处理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各要素的关系。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在本质上不是课程的内容,而是学生活动形式。真正的课程内容是学生自主提出的活动主题。要整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各个要素,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活动主题的展开过程中,适当地通过研究、服务、宣传、设计、制作、信息技术实践等多种活动形式的体验,达到各要素的整合。

学习实践活动范文第3篇

一、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基本认识

新的课程计划将所有课程分为三类: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不仅仅是国家课程中新增的一门必修课程,更是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具有许多不同于其它学科的特征。开设这门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自主地、探究式地解决与自身联系密切的学习、生活、实践中的问题,同时获得积极的体验,形成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间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2]。

增设这门课程,在宏观上有利于改进我国基础教育中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微观上适应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综合实践活动”课不仅仅是非学科课程知识的总和,更不是“非主科”内容的总和。它是对前几年提出的“活动课”的继承和发展[2],要求学生走出教室,参与实践活动,结合所学知识,从中提出问题,并进一步分析问题,确立一套或多套解决方案,进行试验和探究,其中可能变换各种方法,反复循环直到成功(或失败),总结经验,最后以一定的活动向外界作出反馈。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特征:

首先是学生自主性:在信息技术部分和劳动与技术部分,学习内容一般由教师根据教材或学生实际给出,在学习过程中就提倡任务驱动式的探究性式学习,在研究性学习部分,就是让学生自主选择课题,自主参与活动和研究等一系列步骤,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则主要作为以上三个部分的载体,其本身就明显体现学生的自主性。课程的实践性也是一大特征,是由自主性所引发的。

其次是内容的综合性。活动中牵涉的知识、技能一般是多方面、多学科的、综合的。信息技术部分大力提倡课程整合,反过来其它学科提倡利用信息技术这一工具进行课程整合。劳动与技术往往与制作、创新、发明联系在一起,,也明显体现综合性,新的七年级教材就非常明显体现这一思想。

再次,学生在一系列活动后应有一定的反馈活动,如报告会,成果展览,小发明,科技制作,写论文,演小品,演讲等,甚至是专题活动。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与其它教育环节的关系

1、综合实践活动课与学科课程的关系:新课程计划要求所有学科都要有一定比例的课时用于探究性教学,这种课是属于该学科内部的探究性学习,而综合活动实践课则突出跨学科的,甚至是超学科的,即不属于任一学科内容的。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来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灵活程度,拓展思维的广度,借此将知识融会贯通,大大促进综合能力,这种作用是学科教学所达不到的和不能替代的。下图为新老教学体系中教学思想的变化。

2、综合实践活动课在升学考中的体现:自02年的高中新课程改革起,已提出高考、中考的各学科均有综合探究性的大题目,并努力在其它题目中体现这个思想,特别是高考的X科目,除了希望实现大综合外,还要实现探究性学习的题目占15%-30%的目标。这几年的高考、中考题不断朝降低解题难度,提高分析问题的灵活度和综合应用能力方向发展,显然随着考试改革的深入,这个评价思想会得得到进一步加强。

3、综合实践活动课与学校课程(校本课程)关系: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国家课程的一部分,它的教学原则、目标、基本内容范围、教学时间由教育部制订,学校或其它教育行政部门无权改变,。但它与其它学科不同之处是没有教材(不提倡编写学生用书)、形式不固定,相对学生而言,指导师可以不固定。学校课程是学校根据学校自身情况、当地教育资源确定教学内容、目标及形式,可以自编教学提纲。一般只针对一项内容,展开深入学习和探究,如小发明、书法、集邮、小学一二年级的信息技术等,并努力形成学校办学特色。在某些情况下两者内容、形式可以相同,但两者的发展方向不同。

4、综合实践活动与课外活动、兴趣小组的关系:首先,综合实践活动是要求所有学生参与的课程,课外活动是针对数量较多的部分学生的,如有些学校举办艺术节,运动会,读书节等,兴趣小组则针对一小部分学生,往往带有竞赛辅导的作用,如信息学奥赛,航模、书法、运动队、科技等各种小组开工存在的活动等。可看出综合实践活动课是面向全体学生,要求学生以实践为主,锻炼综合能力,课外活动和兴趣小组是针对部分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选择学习内容,不排除教学为主学习方式,以专业和钻研为主要特征。另一方面,三者之间内容上互有关联,时间上可以互相穿插。要注意的是要朝各自的特征方向发展,不能是简单的代替。

三、综合实践活动实施中有关问题

1、理清四部分关系:综合实践活动包括的四部分并不是平等的和同类的,其中研究性学习是核心和重点,其它三个部分一方面为研究性学习服务,另一方面也有其自身的学习目标和特有教学形式,但同样也具有综合实践活动的特征。这也是把这四个部分归入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原因。所以原则上,综合实践活动课应有四种课型,其中信息技术和劳动与技术的课型是在传统的课型上进行改良的形式,主要为自身教学目标展开的,这里不展开论述。

围绕研究性学习的四部分关系是:在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中发现和提出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并展开探究活动和研究性学习,完成较为简单的,带回有意义且一时不能解决的(注意:研究性学习课题的来源不一定来自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后续的活动则是有计划,有目标的探究、调查和学习,直到课题完成,最后向外界课题的成果(反馈性活动)。这整个过程会经常用到信息技术和以手工制作为代表的几种技术性劳动,用于查找资料、制作研究工具和辅助反馈性的活动的实物等方面。

下文所讲“综合实践活动”主要是指围绕研究性学习的部分。下图是四部分的关系示意图。

2、实践综合实践活动的思想障碍:可以说中国两千年的教育文化,最大的缺陷之一就是重理论而轻实践,重科学而轻技术的思想,这既成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产生的原因或需求,也成为在中小学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最大思想障碍。包括广大教师在内的所有教育工作者应放远眼光,努力学习,转变思想,才能主动跟上时代的步伐。

3、理想的师资结构和当前形势下的师资调配措施:基于四部分的关系,理想的师资结构应有两种专职教师和两种兼职教师:信息技术、劳动与技术两方面是专职,另两方面则由各学科教师兼职,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有专职教师,但一般学校应有一二人为学校的主要负责人,例如教科室主任负责研究性学习,政教处主任负责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

我省的新课程计划将信息技术课独立出来,劳动与技术(原称为劳动技术)则是半独立,它们都有规定的课时,指定的教材,这种做法也说明了上文所述的四部分关系和理想的师资结构的合理性。

在当前情况是:本学科刚起步,一缺广泛而正确的的思想认识,二缺操作经验,三缺专职教师,有些学校甚至不能按要求开足课时。如何配置教师,开展学科教学和教学研究是当务之急。我们认为:1、缺乏信息技术和劳动技术专职教师的学校,要创造条件让其它教职工兼职,以保证按上级要求开足课时。2、要对绝大多数教师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整体理论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培训,包括一些各级文件要求。通过培训,形成氛围,从而培养一批本学科的带头人。3、在对教师进行培训的同时,开展学科教学的探索。4、学校要通过制订管理条例来督促教师不占用、改变课程计划中的课时分配。5、排出专门时间开展本课程的教研活动。

4、探究性学习选题[5、6]:探究性学习的特征虽然是跨学科或超学科的,但在确定具体课题时,应定位在一个较大领域,如人与自然(科学),人与社会(人文),自我关系(心理),人与文化(文化艺术),或者象工程技术(技术),社会危机(人文)、经济现象(人文)之类,作为指导师,应该熟悉以上各大领域内包括哪些小的领域或具体的可选内容,如:心理健康与个性发展、饮食与健康、情绪调节,消费观念等。当然,这些课题本身可能在几个领域中交叉。当一个主题确定后,一般会有所侧重于某些教学的学科,例如:对乡土历史、人文情况研究的,侧重政史地方面;联系课本,进行实地污染调查,即侧重理化生。如果选择范围在一个学科内部的课题,主要由该学科教师安排探究性学习,超出一个学科,又在一个大领域内,带有专题性的内容则是综合实践活动中研究性学习的内容。

5、教材的选用和证订原则:这几年,由于各种原因,信息技术、劳动与技术两学科的教材和教学配套材料的征订比较混乱。我们依据的原则是(1)、按照教育部和教育厅的有关文件精神:“任何进入中小学课堂的教材及教材的配套材料,必须经省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未经审定的,应立即停止使用”。(2)、试用教材通过教研室征订,正式教材通过新华书店证订。按目前情况,作为试用教材的高二信息技术选修教材(四选一),初中信息技术教材,小学信息技术教材、高中劳动与技术教材均通过教研室证订,初中劳动与技术

教材(每学期均为多选一)、小学劳动与技术教材均通过新华书店证订。各中小学校和证订工作相关的单位,应密切注意下一学期的订单,注意是否有变,并在弄清其性质后再行订购。

四、综合实践活动的备课

因综合实践活动有四种课型,对应的也有几种不同备课的形式或方法。信息技术技术课的备课与普通学科的备课相差不大,主要区别在于要准备大量的资料供不同层次学生作帮助。本文的第五部分中给出比纲更详细的参考内容,活动形式则根据有关原则和实际情况,由指导师自行设计。根据《浙江省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指导意见》等材料精神,我们认为备课的总思路是“学校定方向,教师分组集体备课,个人指导实施”三层次备课。

第一层次:学校在每学期开学初,召开由于校长,教导主任,教科室主任,政教主任,总务主任,各学科骨干教师组成的校级讨论会,确定本校各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内容,课时安排和功课表编排方法,指导师聘任方法以及活动前后有关的与校外联系,学生组织什么样的反馈活动等等相关事项。根据实际情况,如果校级会议能一学期召开多次,则更好。

第二层次:以年级为单位,教师分文理两小组讨论本年级学生一学期的具体活动内容与形式。在一定的条件下,也可请某些学生参加。注意:供选内容一般是单一性,要进行合理的组合,使每次活动有综合实践活动的各环节。再安排时间,场地,费用等,确定分组形式和指导师人选。分组形式可以是按原来的班级进行,如有些内容是与个人能力爱好关系不大的,也可指导师给出可选方案(可以多个),学生自愿选择而分组。本层次应每一到两星期进行一次。

第三层次:教师分组同上,频率同上,加上选聘的指导师,详细准备综合活动的每个步骤,提出明确的要求和原则,注意事项等,最后由指导师单独统筹,进一步考虑,付诸实施。

在实施中,有一些具体情况,如:二三层次的备课可能连在一起的;全年级一起活动;对一组学生的活动同时有多位指导师;社会实践和社会服务一学期集中安排一到两次,研究性学习分配给各班任课教师。

学校安排举例:一学期教学时间共17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每周一节,劳动技术每周一节,实际各用15节,多余4节,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探究性学习共17*2+4=38节,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安排1、远足为主要内容,(远足中调查,采集,回来试验,制作标本、展示板和中华节,详细本处略)一天计7节,2、对社区中饮食卫生、环境卫生、人群健康意识方面进行调查,用于研究性学习(联系初一科学的生理卫生部分内容),再将结果制作成展览板,进行针对性小发明,制作实物在社区中用各种形式宣传。安排不连续的一个上午和一个下午,共7节。两项内容全段教师有所侧重地分工,共同承担指导师角色。这样前七个星期的课已统一安排。接着10周的每周2节,单周两节连排,双周两节分开排,探究性学习由各任课教师分担,分别上侧重某一方面的某一类探究性学习,因有10门不同学科教师,每人每学期上两次,每次一节或两节,共25节。第二层次的备课采用学科教研组为主的集体备课形式。

变化举例:因担任探究性学习的教师较少,后10周中再安排一个或下午两个下午或一整天用于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所余时间仍是单周两节连排,双周两节分开排。只是总周数减少。

五、详细的综合实践活动课题及选择注意事项

(一)、中小学生常见或重要的活动内容

1、中学生日常行为与文明礼仪教育2、法纪法规教育3、各种安全教育4、学习方法指导5、走向社会他人交往、基本人际交往能力训练6、科技小发明7、针对学科教学内容的探究性学习8、手脑并用的,左右脑协调,开发右脑的训练。

由于是全体学生必须参加的活动,可以班级为单位,由任课教师进行指导活动,形式绝不应是讲授式,而应是学生参预活动(为主),也参预准备(为辅),如智力抢答式,猜谜语式,制作并参观展览式,先学生自学、提问,再进行参观、访问调查、看展览、听讲座、看电影等(代答疑),最后写论文,写心得,演小品,小制作等反馈活动。

(二)、中小学生均可选择的一般性活动内容

1、社会教育活动:通过广播、班刊、校刊(校内部分),报告、参观、集会、访问、社会调查、校内外劳动、社区服务,家庭劳动、成人工作一日体验,参与重大节日、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活动等形式,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以及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人民的思想感情,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增强学生组织观念和集体观念以及自我管理和人际交往的能力。

2、科学技术活动:通过发明、科技论文、制作、种植饲养、科学调查、人文考查、探究性实验、利用计算机获取和处理信息、各种信息传播等科技方面的活动,使学生了解人类科技发展的过程及对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巨大影响,了解我国历史上的科技成果,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体验或尝试进行科学研究;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科学创造意识,有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精神和运用科学方法对待生活、学习中实际问题的意识。

3、文体艺术活动:通过读书、讲座、器乐、书法、雕刻、工艺制作、影视戏剧欣赏、体育比赛、国防体育、登山、远足等形式,开拓视野,培养学生文学艺术方面的兴趣和感受各种形式的美,认知美,培养团结合作精神和克服困难、坚韧不拔的意志品格。(三)、侧重中学生选择的活动内容:

读书节活动、时事报道、主题班会活动课、社区服务活动、专题夏令营、学习理论、学习方法指导与学法训练活动、智能训练活动、家政、职业指导、走向大自然生物班等自然兴趣组、科技节活动、科技“三小”活动、心理健康教育、科技劳技兴趣小组、

(二)、(三)部分因是可选择的内容,建议学校确定课题,教师集体备课,以教师个人特长为依据,确定某内容的指导师,学生根据公布的指导师选择自己的活动内容的模式,也可以按班级指定内容。学校确定课题时,校长、教务处、政教处、教科室、各学科骨干教师集体商量,要充分考虑课时和课题数量、难度的关系;教师集体备课时,以本年级教师为主,其它相关教师,有关职工,如实验员,或社会上有关聘请的人员要一并参加;确定的指导师可以是本校教职工,或社会上聘请的专业人员;学生必须人人参加,每课不缺。

(四)、课题详细举例

学习实践活动范文第4篇

一是建立师生共同愿景,推动语文综合性学习。

彼得·圣吉的学习型组织理论,对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极有帮助。尤其是他的“共同愿景”理论,不仅是团体学习的动力器,更能很好地促进语文综合性学习。

要确立共同愿景,使之在学习小组、团体中真正发挥动力效应,必须注意以下几点:首先,鼓励个人愿景。共同愿景是由个人愿景会聚而来的,借着个人愿景,共同愿景才能获得能量。只有将各自的目标厘清统一起来,才可以创造强大的综合效应,朝向个人和组织想要的真正目标迈进。其次,杜绝威权意识。在传统的师生组织中,没有人怀疑过愿景来自于教师,甚至将其理解为一种要求。所以,指引组织的大蓝图没有被大家分享,很难在组织中扎根,更谈不上孕育出能量。最后,学习聆听。个人要在自由表达自己梦想的同时,学会聆听他人的梦想,使大家在聆听之间逐渐融汇出共同的愿景。

在彼得·圣吉“共同愿景”理论的指导下,在多次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我们打破权威,不断厘清师生心中最真切的渴望,经过数次更易,最终建立了“快乐地学习语文”的师生共同愿景。事实证明,它的确在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有效地激发了强大的向心力、使命感、兴奋感和创造性张力。

二是利用地方课程资源,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笔者根据“迁移·联系·拓展”大语文实践设想,引导全县师生关注乡土人文资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例如,以“你了解身边的家乡——古息国的人与事吗”为主题,组织学生开展各阶段的活动。第一学期:①我从哪里来——追溯息国历史;②豪杰大眼睛——息县物产资源;③收集展示台——乡谚、民谣集;④关于1959年“信阳事件”的调查。第二学期:①佳联妙对喜迎春;②云游濮公山;③亲近母亲河——淮河;④风俗礼仪大搜寻。

对于活动时间的安排,一般情况下,采用“先短后长”原则:第一学期安排短些,第二学期安排长些。考虑学生能否相处合作,以及性别、兴趣、爱好等因素,实践活动主要采用组建活动互助组的形式。实践活动的实质性展开,需要学生与教师的共同合作。首先,学生根据总体目标,具体、自主规划各小组活动,做好活动的前、中、后期工作。具体活动形式由组长、教师、组员共同协商而定。其次,教师可提供收集材料信息方面的指导、帮助。最后,各互助组长组织组员讨论、剪接、修饰、润笔、定稿,可写汇报材料,也可写讨论文章,或者散文、调查报告,进行反思、总结。

三是突破传统教学模式,防止走向误区。

学习实践活动范文第5篇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经验学习;课堂回应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重大项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关键能力培养与表现性评价研究”(项目编号:2015jssjys-06);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精品课题培育对象“基于多元智能发展的课堂学习活动设计研究”(课题编号:C-c/2011/01/012)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10-0049-03

经验学习是指通过亲身体验或实际操作而进行的学习。在心理学家看来,学习就是学习者因经验而引起的行为、能力和心理倾向比较持久的变化。这些变化不是因成熟、疾病和药物引起的,而且也不一定表现出外显行为。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与学科课程相对应的经验课程,强调以学生的直接经验为中心,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在调查、考察、实验、探究、设计、制作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积累和丰富经验,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本文以笔者的名师工作室在江苏省教研室“教学新时空・名师课堂”展示的综合实践活动《生活用品的改造》为例作典型分析,剖析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生活经验的唤醒策略,探索基于生活用品改造的经验学习路径,通过一些生活用品的改造,让我们的生活世界变得更便捷、更开放、更美好。

一、引导学生留意生活,发现生活用品的问题

1. 激活生活经验

特里・博顿于1970年出版的《达到・接触和教学》一书中到,一个学生在学校里学到的东西,以及他最终会成为什么样的人,都深受他的自我感受和他对外部世界感受的影响。这些感受就是学生的经验和体验。

活动开始时,课堂上教师通过两个场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用品,一是徒手拿粉笔,学生列举粉笔的缺点,自然引出一个学生用一次性塑料针管设计“多功能粉笔套”的改造案例;二是通过学生回顾小时候蹲马桶不方便的经历,引出“可拉伸的马桶高低调节器”的改造并获得科技发明金奖的案例,从而激发学生观察生活用品的兴趣,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并打破学生的常态惯性生活思维,学生能够明白,其实很多生活用品使用时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陷,只是我们平时缺少更深一步的思考,缺少对生活用品改造的意识。

2. 提取具体经验

为了真实了解生活用品存在的问题,让学生真正走进生活并感知生活,教师提前一周布置学生调查班级、学校、家庭、社会等领域生活用品存在的缺陷,引领学生主动走进现实的社会生活。学生在调查小组内交流《生活用品调查表》(表1),头脑中逐渐形成有关经验结构的“图式”,抓住具体的经验,进行抽象概括,感知获取信息,并采用条状的描述,汇报所发现的生活用品的缺点。通过生活用品缺点的罗列,引导学生融入生活,热爱生活,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此时,每个学生都是生活的发现者。

3. 甄别筛选经验

改造生活用品的根本目的是方便自己的生活,存在着个体性与差异性。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有差异,他所关注的生活用品就会有所侧重。正所谓“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而积极富有创新精神的思维,只有在充分自由的环境下才能产生。学生根据自身的遗传特性, 特定的生活经验以及当前的具体情境等对其作出选择。比如,有的学生关注到学校特色活动器材“呼啦圈”,有的学生关注到书包,有的学生关注到卫生用具……学生理性分析其不足,通过简洁明确的表达,积极思考并提出比较有意义的计划解决的问题,初步清晰问题解决的方向。

二、自主建构学习,提高逻辑思辨和规划设计能力

1. 析取共性经验

由于呼啦圈是学校的特色体育活动,课堂上,教师顺势选择学生比较熟悉的“呼啦圈”作为范例,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剖析“呼啦圈”存在的问题。比如,课堂上学生提出的易断开、占地大(每人一个)、易折弯、易弄脏、难辨认等问题,都是学生在日常使用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都来自于学生的活动经验。接下来,教师引领学生展开一场“头脑风暴”,自主尝试寻求解决的办法,有的学生针对“占地大”的问题,提出把呼啦圈挂在墙上,并摆出美观的图案,作为学校或班级的文化标识;有的学生针对“易折弯”的问题,提出在接缝处缠上胶袋的方法;有的学生针对“易弄脏”的问题,提出了用适合的材质为呼啦圈做一个套子的方法……通过一个典型事物的分析,学生基于不同的生活经验发现不一样的问题,并提出富有个性的解决办法。

2. 设计解决方案

没有兴趣,就没有智力的发展。兴趣是注意和理解的先决条件。哪怕是同一件生活用品,学生发现的缺陷也可能不一样。让学生根据前期调查中发现的问题,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想要改造的物品是关键。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也可以小组共同选择,完全尊重学生的意愿。明晰了所要改造的生活用品的缺点,就要发挥团队的智慧,缜密思考改造的方案。小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活动中方案的设计没有让学生进行文字表述,而是让学生运用画示意图或设计图的形式,将抽象的文字具象化(表2)。此项学习活动,采取延迟评判原则,不轻易否定任何学生的设想,既尊重了学生的意愿,又注重了学生规划设计能力的训练。

3. 共商实践策略

美国组织行为学教授大卫・科尔伯认为,学习是通过转化经验来创造知识的过程,任何经验都是从原有的经验中获得有价值的东西,又会以某种方式改变今后经验的质量,强调实践活动对个体的影响。活动中,有的学生选择改造书包,有的选择改造粉笔(如用口红的外壳),有的选择改造教室的门(见表3)……这些都是学生身边的事物,这些改造都是为了让生活更方便,提升生活的品质。在汇报的过程中,学生之间进行了激烈的辩论,每个人都在迅速提取生活中的经历,转化为经验,通过反思性观察,进行信息加工。正所谓“真理不辩不明”,在你来我往的质疑与答辩过程中,通过同辈群体间的经验学习,思维的碰撞显现智慧的火花,学生俨然成了一个个小小发明家。

三、动手操作实践,评价生活用品改造的成效

1. 优势互补促合作

霍华德・加德纳将智能定义为,一种处理信息的生理心理潜能。这种潜能在某种文化背景之下,会被激活以解决问题或是创造该文化珍视的产品。从多元智能理论本土化应用的角度思考,良好的身体―动觉智能与空间智能相结合,能更好地使用工具和处理工作对象。如果不仅仅是使用复杂的工具,而且要进行新的发明,那么就需要几种智能的组合。除了需要身体―动觉智能与空间智能的组合以外,还需要逻辑―数学智能,确定制造出设计产品的必要和充分条件。在生活用品的改造活动中,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和经验,尝试运用各自的优势智能解决问题,合作互助,在特定情境中开展实践活动,从而获得实际的活动体验。

2. 过程分享重交流

佐藤学说,学习是同新世界的相遇和对话,是师生基于对话的“冲刺和挑战”。课堂上要注重学习过程中的经验分享。学生要说清楚改造的是什么?怎样改造的?改造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活动中得到哪些收获和体会?比如,有的同学汇报其改造的“多功能收纳袋”,可以放在课桌上当作文具袋,可以夹在自行车上装水瓶,甚至考虑到了如果再装大一些的东西可以把封口的环做大,袋子也可以做成白色,在上面设计喜欢的图案,等等。在经验分享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是自由的,有的学生现场询问制作的方法,制作者进行详尽的解说;有的学生针对封口牢固不牢固的问题,给出了很好的建议。正如怀特海所说,唯一具有重要意义的训练是自我训练,这种训练只有通过充分享有自由才能获得。

3. 顺藤抱瓜真评价

“能与小伙伴互助合作,在看懂图纸的基础上,制作和改装,形成一些较为复杂的创意作品,并能考虑到作品的实用与美观”是《江苏省义务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纲要》中对于“动手操作能力”的目标要求,同时也是本次活动评价的要点。大多数学习经验都能产生多重结果。通过利用每一种经验所引发的多重结果,有可能使教学更有效率。

本次活动的评价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见表4):

(1)技术性评价。技术教育是一种利用知识进行物质产品生产的技能。这种训练强调手工技能、手和眼协调能力以及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判断力。比如,有的小组将“遥控汽车”和“毛刷”组合在一起改造成了“玻璃刷”,学生针对演示的情况提出了困惑,制作者当面解答。

(2)批判性评价。针对“拖地式拖鞋”,有的同学提出了“如何吸水?如何牢固地粘住海绵?”的问题;关于“迷你书架”,有的学生提出“如何固定书架?如何摆放图书?实用性如何?”等问题,都直指产品的质量问题。

(3)真实性评价。用接近“真实生活”的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动手、动脑过程。

杜威的“学校即社会”思想认为,一开始,学习者带着自己的生活经验走进学校,在接受教育后获得新的学习经验,然后再带着经验走到下一阶段的学习活动中。不管学生对你的课程有什么样的兴趣,这种兴趣必须在此时此刻激发;不管你要加强学生的何种能力,这种能力必须在此时此刻得到习;不管你想怎样影响学生的未来的精神世界,必须现在就展示它。这是教育的金科玉律,也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应遵循的一条规律。

参考文献:

[1] 施良方.学习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99.

[2] 严加平,夏惠贤.基于经验学习的学习风格研究述评[J].教育科学,2006,(1):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