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西方礼仪

中西方礼仪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西方礼仪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西方礼仪

中西方礼仪范文第1篇

下面就我所知道有一些方面与你共享一下:

不少人在吃西餐时,都会担心“失礼”。其实,所谓餐桌礼仪是为了让餐膳可以不受阻碍和破坏,而得以顺利流畅地进行的实用守则。谨记“整齐、清洁和保持安静”三项原则便可无往而不利。

一、宴会礼仪

(1)在当你应邀赴宴时,你对同桌进餐的人和餐桌上的谈话,大概要比对饮食要更感兴趣。因此进餐时,应该尽可能地少一些声响,少一些动作。

(2)女主人一拿起餐巾时,你也就可以拿起你的餐巾,放在腿上。有时餐巾中包有一只小面包;如果是那样的话就把它取也,放在旁边的小碟上。

(3)餐巾如果很大,就双叠着放在腿上;如果很小,就全部打开。千万别将餐巾别在领上或背心上,也不要在手中乱揉。可以用餐巾的一角擦去嘴上或手指上的油渍或脏物。千万别用它来擦刀叉或碗碟。

(4)正餐通常从汤开始。在你座前最大的一把匙就是汤匙,它就在你的右边的盘子旁边。不要错用放在桌子中间的那把匙子,因为那可能是取蔬菜可果酱用的。

(5)在女主人拿起她的匙子或叉子以前,客人不得食用任何一道菜。女主人通常要等到每位客人都拿到菜后才开始。她不会像中国习惯那样,请你先吃。当她拿起匙或叉时,那就意味着大家也可以那样做了。

(6)如果有鱼这道菜的话,它多半在汤以后送上,桌上可能有鱼的一把专用叉子,它也可能与吃肉的叉子相似,通常要小一些,总之,鱼叉放在肉叉的外侧离盘较远的一侧。

(7)通常在鱼上桌之前,鱼骨早就剔净了,如果你吃的那块鱼还有刺的话,你可以左手拿着面包卷,或一块面包,右手拿着刀子,把刺拨开。

(8)如果嘴里有了一根刺,就应悄悄地,尽可能不引起注意地用手指将它取出,放在盘子边沿上,别放在桌上,或扔在地下。

此外,我对法国餐桌礼仪的忌讳有些了解,如后:

二、法国餐桌礼仪七忌

答应对方的邀请后如果临时有事要迟到甚至取消约会,必须事先通知对方。赴会时稍迟是可以接受的,但若超过15分钟便会给对方不重视约会的坏印象。在点菜时自己应选定想吃的食物,如果看遍菜牌也没有头绪的话,可请侍应为你推荐餐厅的招牌菜,但要给明确的表示,如想吃海鲜、不吃红肉等,切记事事拿不定主意,只懂说“是但(随便也罢)”的人只会为同台客人添加麻烦。用餐要注意的细节甚多,但其实大部分也是日常的礼仪,只要保持冷静,不做大动作,不出声响或阻碍别人用餐的话已算合格。

1、使用餐具最基本的原则是由外至内,完成一道菜后侍奉收去该份餐具,按需要或会补上另一套刀叉。

2、吃肉类时(如牛扒)应从角落开始切,吃完一块再切下一块。遇到不吃的部分或配菜,只需将它移到碟边。

3、如嘴里有东西要吐出来,应将叉子递到嘴边接出,或以手指取出,再移到碟子边沿。整个过程要尽量不要引别人注意,之后自然地用餐便可。

4、遇到豆类或饭一类的配菜,可以左手握叉平放碟上,叉尖向上,再以刀子将豆类或饭轻拨到叉子上便可。若需要调味料但伸手又取不到,可要求对方递给你,千万不要站起来俯前去取。

5、吃完抹手抹嘴切忌用餐巾大力擦,注意仪态用餐巾的一角轻轻印去嘴上或手指上的油渍便可。

中西方礼仪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文化差异;日常交际;礼仪

中国正以飞速的发展与世界接轨,跨国交际日益增多。中国与西方国家的接触越来越多。中(东)西方文化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由此也对交际礼仪方面有一定的影响。在中(东)西方文化都非常重视人际交往。但交往的观念交往的方式都有着明显的差别。

一、打招呼

中国人路遇熟人总爱寒暄道:“吃饭了吗?”“到哪儿去?”“上班呀?”等。在我们看来这是一种有礼貌的打招呼用语,而若你跟西方人这样打招呼“Have you had your meal?”“Where are you going?”他 们则会认为你想请他吃饭或者干涉其私事,会引起误解。西方人见面,通常招呼道:“Hello!”“How do yo u do!”“Nice day,isn’tit?”

二、感谢

对于别人的赞扬,中国人通常表示谦虚,并有一套谦虚之词,象“惭愧”、“哪里”、“寒舍”、“拙文 ”等。而西方人总是高兴地回答“thank you”以表接受。中国人用“谢谢”的场合较西方人少,尤其是非常亲近的朋友和家庭成员之间不常说“谢谢。”而西方人 整天把“thank you”挂在嘴边,即使是亲朋好友和家庭成员之间也常如此。

中国人收到礼物时往往放在一边,看也不看(生怕人家说贪心)。而西方人收到礼物时要当着客人的面马上打开并连声称好。

三、招待客人

中国人殷勤好客,一杯杯地斟酒,一遍遍地上菜,客人不吃不行,不喝也不行,使西方人觉得难以对付。而西方人的习惯是:Helpyourself,Please!中国人送客人时,主人与客人常说:“慢走!”“小心点!”“再见,走好啊!”“你们进去吧!”“请留步”等。而西方人只说:“Bye Bye!””See you later!””See you next time !””Goodnight!”

四、节日礼仪

中国和英语国家的文化差异还显著地表现在节日方面。除中国和英语国家共同的节日(如,New Year’s Day)处,双方还各有自己独特的节日。中国有the Spring Festival,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Mid—Autumn Day.等,英语国家有”Valentine’s Day(情人节),Easter(复活节),April fool’s Day(愚人节),Thanks Giving Day(感恩节),Christmas Day(圣诞节)等。中西方节日的风俗习惯也很不相同。在节日里,对于别人送来的礼物,中国人往往要推辞一番,表现得无可奈何地接受,接受后一般也不当面打开。如果当面打开并喜形于色,可能招致“贪财”的嫌疑。而在英语文化中,人们对别人送的礼品,一般都要当面打开称赞一番,并且欣然道谢。

五、词汇语言的文化

英语词汇在长期使用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对英语词汇的文化意义的介绍,以防学生单纯地从词汇本身做出主观评价。比如red一词,无论在英语国家还是在中国,红色往往与庆祝活动或喜庆日子有关,英语里有“red—letter days”(节假日)。尤其在中国,红色象征革命和社会主义等积极意义,但在英语中“red”还意味着危险状态或使人生气,如“red flag”(引人生气的事)。还有当看到商业英语中的“in the red”,别以为是盈利,相反,是表示亏损,负债。

在教学中,文化教育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该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培养文化意识,使他们能主动地,自学地吸收并融入新的文化环境中。比如:加强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比较,将中西文化在称呼,招呼语等等谈话题材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自觉自然地渗透到教学中。又如: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手段,吸收和体验异国文化。可以收集一些英语国家的物品和图片,让学生了解外国艺术,历史和风土人情等。

总之,中西方的文化存在着很多差异,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只单纯注意语言教学,而必须加强语言的文化导入,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对语言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际中正确运用语言。

六、文化等级观念

中(东)方文化等级观念强烈。无论是在组织里,还是在家庭里,忽略等级、地位就是非礼。尽管传统礼制中的等级制度已被消除,但等级观念至今仍对东方文化产生影响。在中国,传统的君臣、父子等级观念在中国人的头脑中仍根深蒂固。父亲在儿子的眼中、教师在学生的眼中有着绝对的权威,家庭背景在人的成长中仍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另外,中国式的家庭结构比较复杂,传统的幸福家庭是四代同堂。在这样的家庭中,老人帮助照看小孩,儿孙们长大后帮助扶养老人,家庭成员之间互相依赖,互相帮助,密切了亲情关系。

在西方国家,除了英国等少数国家有着世袭贵族和森严的等级制度外,大多数西方国家都倡导平等观念。特别在美国,崇尚人人平等,很少人以自己显赫的家庭背景为荣,也很少人以自己贫寒出身为耻,因他们都知道,只要自己努力,是一定能取得成功的。正如美国一句流行的谚语所言:“只要努力,牛仔也能当总统。”(If working hard, even cowboy can be president.)在家庭中,美国人不讲等级,只要彼此尊重,父母与子女可直呼其名。他们的家庭观念往往比较淡薄,不愿为家庭做出太多牺牲。

当然,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导致的礼仪上的差异还有很多,比如服饰礼仪、进餐礼仪,秘书礼仪等等,由于篇幅等多方面的制约,在此不能一一深入探讨。总之,中西方之间有各自的文化习惯,由此也产生了不少不同的交往习惯。因此,随着我国进入 WTO经济的发展和对外交流、贸易的不断增加,我们不但有必要在与外国人交往或者前往别的国家去之前,了解对方国家的礼仪习惯,而且必须加强专业礼仪人才的培养,提高全民礼仪意识,这不仅是对对方的尊重,也给我们自己带来了便利,不但能避免了不必要的麻烦与误会,还能在现代社会的多方竞争中争取主动,取得良好的结果或效益。

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润清,《语言文化即英汉语言文化对比》,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1994

【2】方文惠主编,《英汉对比语言学》,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

【3】胡文仲,《文化与文学》,《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年第1期

中西方礼仪范文第3篇

一、中国人招呼语

中国人传统上以肢体动作或是语言和人打招呼的(例如:拱手等)。一般的时候,两个传统中国人见面会说“你好”。如果在早饭的时候见到对方,会说“吃早饭了吗?”;如果是在中午看的话,那就会说“吃中饭了吗?”;当然要是在晚上的话,就会说“吃晚饭了吗?”由此可见,中国人的生活与吃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所以吃也是一个很有讲究的内容。

相熟的朋友,会互相邀请着到家里去吃饭。当然吃的这个时间也是有火候把握的,中国人习惯要早一些到以示对主人的尊重本文由收集整理,自然是不能去的太早的,太早的话,主人还没有注备好,去晚了又是失礼的。还有就是,我们习惯去做客时,总是带上一些水果之类的,以示友好。一般在聚会结束后,离开主人家里时,主人通常会为了表示热情好客,再一次发出邀请。“有空再来玩,有空再过来吃饭”等等的话,自然以示回应客人会说“一定,好的”之类的回复。其实,我们只要明白,这里只是为了表示双方的情绪,整个饭局的状态是好的。而至于真的到底什么时候会再去吃饭,那又是不太确定的内容。除非双方真的又再一次敲定了时间地点。当然如果是外出吃饭的话,那么一般情况下是,谁发出的邀请那么就是谁来买单的,很少会有aa制的发生,除非事先讲清楚那就另当别论了。

他们还有一个惯例就是喜欢看到别人做什么事情的时候就要问什么。例如,看到相识的人出门,就要问“你出门啊?上街呀?”;看到别人下班就问“下了呀?”;如果不确定对方要去哪里情况下,就会说“这是去哪里呀?”

二、西方人的招呼语

其实我们所说的西方人的招呼语,也是各国这间有很大差异的。例如以法国人而言,他们最常见的方式是握手和吻面礼。当然握手时时间不宜过长,还有没有必要握信人家的手使劲晃动。大多数情况下见面是吻两次,男士之间不需吻,女士则只有在不认识的情况下才握手,否则一天中第一次见面和道别都是要吻对方的。而对于美国人而言就更加随性一些。他们是以不拘礼节而闻名于世的。

遇见某人

当他们初次与某人见面的时候,通常情况下美国人习惯握手来打招呼,不论男女都是如此。当然拥抱的话,就只可能出现在比较亲密的朋友之间。和法国人不同的是,他们也不常亲吻对方。美国人一般会用他们的全名(will·smith)来给别人做介绍自己,如果见面的场合很随意的话,也有可能只有名(will)。所以只要初次见面,对方说很乐意见到你,那么你就可以称呼对方的名字,除非他是有头衔的,像是你的教授等人,那只能尊称他的姓氏了。

讲电话

美国人接电话,一般只有简单的"hello",如果你只是为了公事打过去的话,那么电话会立马转到你要办公事的人那儿,而如果你要找的这个人必须要和你通话,那么你就必须得留下自己的名字,如果不行的,那么你应该礼貌地说“我能不能和他通话?”当然大多数美国家庭都会有电话留言机,同样许多的公司里也有有声邮件可供雇员们使用。所以当你想留言的时候,只要清楚地写下你的名字、地址和电话就好了。

外出用餐

全美的所有餐馆都可以用现金支付,当然大多数也可以接受信用卡,少数的餐馆也可以在atm机上刷卡支付。在外一些比较好的餐馆就餐等位置是常出现的事情,而这些餐馆一般是不接受订位的。当人们就餐完毕之后,他们会习惯打包,有时候这些食物是打包给他们忠诚的朋友——狗。另外餐馆里如果经营烟的话,是需要经营执照的,而且喝酒的客人也是有年龄限制的。

中西方礼仪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西文化 婚礼习俗 差异 对比 原因

婚姻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随着历史的发展,人类对于文明的要求越来越高,自然对于婚嫁中的各项细节也越来越重视,并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礼仪。由于历史、宗教、地理、民主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中西方不同地区形成了具有各自地方特色的婚礼习俗。中国的传统婚礼是谨慎而严格的,西方基督教国家的婚礼是随意而轻松的。这些在漫长历史发展中沉淀下来的传统习俗最能反映各地区文化间的差异。本文通过研究这种差异来简单的分析这背后蕴含的文化内涵,从而促进两种文化的交流。

一、中西传统婚礼过程的差异

作为世界上拥有最古老文明的国家之一,中国早在100万年前就已经有简单的嫁娶观和相应的习俗形成了;而西方国家,例如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各国的婚俗仅形成于千年甚至百年前,这种时间上的跨度决定了这一习俗的不同。中国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制度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婚嫁礼仪,尽管制度中不乏性别歧视又经历几多朝代变迁,人们仍然坚持对这一礼仪的尊崇。西方基督教国家也因为对于信仰的坚守而一直沿用古老的婚礼习俗至今。下面是对于中西方婚礼不同时间段的不同事项安排的对比。

1.婚礼前

1)配偶的选择

在选择配偶方面,中国传统婚礼中一个重要的观念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姻双方的当事人并没有选择配偶或拒绝配偶的权利,父母以及在婚姻中扮演重要角色的陌生人――媒人才是婚姻的真正主导者。即使父母不在了,家中的长辈也会代替父母履行这一职责。一个家庭选择另一个家庭的第一标准则是“门当户对”,也就是要有同样的社会地位或者同样的财富,其次才是对方的品貌和修养,可见婚姻是一项家庭事务而非个人的事情。

西方国家中,尽管也存在家族与家族之间因为利益的联姻,但结婚还是有着高度自由的。他们认为婚姻是上帝赐予每个人的福利,是任何人都不能被剥夺的权利,即使是父母也不可以。在中世纪,崇尚战争的骑士们甚至为了爱情不惜进行生死决斗。一般来说,在选择结婚对象中男性为主动方,女性则受教条和礼仪的约束采取保守态度。尽管如此,年前的女性们对于自己中意的对象也会采取眼神或言语的暗示来传递意愿。

尽管西方国家的婚姻观较为开放,但在选择配偶时是最重要的因素。一般来说基督教徒很难和犹太教徒结婚。

2)求婚

说到中国传统婚姻礼仪,那一定要提到“六礼”, 即从议婚至完婚过程中的六种礼节: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本段讨论“婚礼前“的礼仪,因此“亲迎”这一礼本段不做说明,在下一章“婚礼中”再做讨论)。这一娶亲程式,周代即已确立,最早见于《礼记•昏义》。以后各代大多沿袭周礼。这每一项礼仪都有严格的标准,是新人结亲时必须遵循的准则。

一、纳采:六礼之首礼。男方欲与女方结亲,请媒妁往女方提亲,得到应允后,再请媒妁正式向女家纳“采择之礼”。二、问名:六礼中第二礼。即男方遣媒人到女家询问女方姓名,生辰八字。取回庚贴后,卜吉合八字。三、纳吉:六礼中第三礼。是男方问名、合八字后,将卜婚的吉兆通知女方,并送礼表示要订婚的礼仪。四、纳征:亦称纳成、纳币。六礼中第四礼。就是男方向女方送聘礼。

五、请期:又称告期,俗称选日子。六礼中第五礼。是男家派人到女家去通知成亲迎娶的日期。六、亲迎:又称迎亲。六礼中第六礼。是新郎亲自迎娶新娘回家的礼仪。

西方人的订婚远比中国人的随意简单,但也不失庄重。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如果双方认可了彼此,这时男士要正式地向女士提出请求:“你愿意嫁给我吗?”虽然只是简单的一句话,但却是促成婚姻必不可少的步骤。如果女士接受了请求,他们就会办一个简单的订婚仪式,请一些亲密的人参加,规模不大,旨在向他人传递“我们要结婚了”这样一个信息。西方人中意的结婚日期是法定假期、节日或周末大家比较轻松的时候。

2.婚礼中

1)婚礼地点

按照中国传统的婚俗,办婚礼的地点一定是在男方家,婚后女方要住在男方家以方便照顾丈夫与公婆。这一点也反映出了中国女性在婚姻当中的附属地位。在西方国家中,出于对基督教教义的尊崇,人们更希望他们的婚礼受到上帝的见证及祝福,教堂是最理想的婚礼地点。也有人在婚姻注册处简单地完成婚礼,同样会受到神职人员的祝福。

2)婚礼服饰

中西方审美与习俗的差异决定了彼此传统婚礼服饰的不同。中国服饰强调统一不突出个性,西方服饰以表现人的本质美为前提,显示人体曲线,彰显个性。中式的婚礼喜庆,男女双方也要身着象征吉祥喜庆的红色礼服;西方的婚礼浪漫庄重,男士的纯黑或纯白西服,女士的白色婚纱更能体现婚礼的纯洁。

为了要使婚姻长久,中国的母亲们会在女儿出嫁的时候为她们准备从内到外的新衣,预示着新生活的开始,也嘱咐新娘不能不能穿戴任何有“短”字的服装,如短袜,短衫,这些都会预示着婚姻的短暂。西方的婚礼中有条不成问的规定,新娘的服饰中一定要包含“新、旧、蓝、借”四项装饰。“新”是指朋友送的礼物,象征新生活;“旧”指母亲或长辈传下来的婚纱、头饰或首饰,代表亲人的祝福及传承;“蓝”指新娘的小饰物或花束是蓝色的,象征纯洁的爱情及对爱情的忠贞;最后“借”是指向别人借的东西,代表财运。

从这点上看,尽管服饰相差很多,但表达的意思相似,这样说明了人类文明是相通的,可以在延续自己文化的同时相互融。

3)婚礼过程

从颜色上看,中式婚礼以热情的红色为主,西式婚礼则以纯洁的白色为主。在我国,白色代表丧事或不吉利的事;在西方,红色象征血腥和战争,有意思的是这两个在同一文化中对立的颜色却在另一文化中传递着相同的信息。

从声音上看,我国的婚礼要越热闹越好,鞭炮声、奏乐声、熙攘声一刻不停,主婚人的声音也要越高越好,这样才能显得新人受到的祝福多。西方人认为柔和的《婚礼进行曲》配上安详的氛围才能更容易得到上帝的祝福。

从行礼仪式上来看,中国新人的婚礼必须要由男方家族中德高望重的人主持,主要的仪式是:“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大礼。新人以这三拜表示礼成,表示说他们已经传承了天地的旨意,得到祖先及父母的认可正式结婚。西方的新人们往往选择牧师来主持婚礼,宣布他们婚姻的合法性。礼仪上更是尊重信仰,要在上帝的面前相互宣誓:“从今天开始,相互拥有,相互扶持,无论是好还是坏,是富裕还是贫穷,是健康还是疾病都彼此相爱、珍视,直到死亡将我们分开”,表示忠于彼此的爱情与婚姻。相互交换戒指并亲吻对方后表示礼成。

从婚宴上来看,我国的传统婚宴是在男方家举办。礼成后新郎会一一想前来贺喜的宾客敬酒答谢,女方则不宜抛头露面回洞房休息。婚宴的钱一般由男方家来出。与我国婚宴不同,西方婚宴比较自由,多采用自助餐的形式,并伴有一场舞会,宾客多送礼物而很少直接给礼金。婚宴的钱一般由女方来出。

3.婚礼后

中国的传统婚礼中,结婚的第三天是新娘协新郎“回门”的时间,即新婚夫妇于婚后首次至女家答谢兼新婿拜认女方亲属的时间。由于交通的不便和传统“以夫为天”的思想,旧时出嫁后的女儿很少能再次回到娘家,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回门”就是女儿与父母的最后告别,是传统婚礼的最末并且最重要的一项仪式。

与中国传统婚姻相反,西方的新婚夫妇们在婚后第一项事情是离开家人朋友去做一个简单的蜜月旅行。蜜月这个词起源于英国古代条顿族的“抢婚”,丈夫为了避免妻子被对方抢回去,婚后立即带着妻子到外地去过一段旅行生活。在这段旅行生活中,每日三餐都要喝当时盛产的由蜂蜜酿成的酒,人们就称这段日子为“蜜月”。

至此,整个婚礼全部结束,新婚夫妇开始他们正常的婚姻生活。

二、中西方传统婚姻礼仪的差异分析

1.婚姻观不同

中国传统的婚俗带有较强的封建文化色彩,“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礼记》•《昏义》)”,可见婚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广家族、繁子孙,同时用来维护并提高家族名望及地位。婚姻有时甚至成为了政治结盟的手段,中国历史上的多次“和亲”,就是以婚姻作筹码,换取和平的交易,是政治支配婚姻的产物。婚姻被视为家庭甚至国家的要事,而非个人的私事,所以男女间的爱情并不能作为婚姻的首要依据,利益才是最终的标准。

在西方,婚姻是男女青年爱情的归宿,缔结婚姻的目的是为了让双方长相厮守,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在一起,是个人的私事,所以,西方人在选择伴侣时,注重的是感情的有无,而不是家庭的利益,家族的声望。

2.信仰不同

一个简单的例子可以体现出中西方信仰的不同:一个中国的孩子捡到一个钱包不会占为己有,原因是他的父母告诉过他那是“不道德”的;西方的孩子也不会这样做,因为他相信“上帝在看着他”。

事实上中国人并没有固定的信仰,人们只会尊崇“道德”的约束,而这些道德的标准来自儒家思想。儒家认为“男女有别而后夫妇有义(《礼记》•《昏义》)”,夫妇的关系是建立在“义”的基础上,即男主女从的夫妇关系。西汉“独尊儒术”的董仲舒在儒家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三纲”之说,强调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确立了父权、夫权的亘古不变的牢固性,实际也确立了女性在婚姻家庭中的卑下而屈从的地位。

在西方,人们的很明确,对个人生活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因此他们的婚礼也要按照信仰的宗教的教条来举办。基督教是对西方人影响至深的宗教,他们的婚礼要有上帝的见证,牧师的主持和结婚的誓词。基督教的神强调男女平等,都是上帝的儿女,不应该存在谁服从谁的问题。所以他们的生育观也与“重男轻女”的中国人有很大差异,男孩和女孩都是爱情的结晶,都会受到父母的疼爱。

3.婚神不同

中国古人最早的婚神是伏羲和女蜗,相传伏羲和女蜗结为夫妻而繁衍了人类,他们既是人类的始祖,又是“制嫁娶”和“置婚姻”的神仙,后世将他们奉为婚神。中国古人还相信“赤绳系足”的天命观,认为人一生下来,就被月下老人以红绳系足,姻缘早以天定。因而,尽管古代婚姻存在诸多不合理的地方,却很少有人会主动进行反抗。

与中国社会的祭祖祭孔风习不同,基督教是把尊奉和敬拜天主作为第一教义,这是其十戒中的第一条,舍天主不得别有拜祭之偶像。在西方神话传说中,主持人间婚姻的爱神很多,古希腊神话中的爱神是阿芙罗狄德、维纳斯等,古罗马神话中的爱神则是维纳斯之子丘比特,丘比特手中有爱之神剑,当射出的金剑射中了青年男女的心,两人就会产生美妙的爱情,进而缔结成婚姻,但当射出的是银剑时,男女青年就不会有美满的结局。所以他们的婚姻更多的是考虑“真爱”

三、结语

婚礼习俗是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一个体现。我们在学习一种外国文化的时候,不仅要学习不同的文化形式,还有了解这些不同中所体现的文化差异,掌握这些文化差异才能更好的彼此交流和学习。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加速发展,中西方跨文化交际越来越频繁,了解彼此文化中的差异对提高跨文化交际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很好的掌握这些差异才能在多元文化发展迅速的今天正确认识自己的文化,同时促进与其他文化的融合,跟紧文化发展的浪潮。

参考文献:

[1]Samovar,Larry A and Richard 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A].Beijing.Peking University Press,2004

[2]杜学增.中英文化习俗比较[M].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04

[3]鸿宇.婚嫁[M].广西: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

[4]李荣建,宋和平.外国习俗与礼仪[M].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

[5]完颜绍元.婚嫁[M].上海:上海古文出版社,2003

[6]万建中.婚俗[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

[7]岳娟娟.嫁娶[M].山东: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

中西方礼仪范文第5篇

【关键词】礼貌原则 文化差异 交际

在语用学界,礼貌已被公认为一种常见的语用现象。语用学探讨的礼貌问题,主要是研究各个语言集团的成员在何种场合遵守何种礼貌原则,并运用何种言语手段来显示自己的文明礼貌程度。国外关于礼貌的研究,最早源于英国哲学家奥斯汀( J. Austin) 在 20世纪 60 年代所提出的言语行为理论。言语行为理论认为人们讲一句话就是在执行某种言语行为, 这些言语行为遵守一定的规则, 而且正是这些规则使言语行为成为可能。其后, 美国哲学家格莱斯( H. P. Grice)又进一步发展了奥斯汀的理论, 提出了会话合作原则。对此,英国语言学家利奇( G. N. Leech)又提出了“礼貌原则”, 使格莱斯的合作原则理论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从而为语用学的发展开辟了新的篇章。在我国, 这方面的研究主要以顾曰国提出礼貌原则和徐盛桓的新礼貌原则构想为主要代表。本文主要以 Leech 和顾曰国提出的礼貌原则为基础来分析礼貌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用差异。

1.中国学者对礼貌原则的研究与分析

关于礼貌的意义,我们中国有着很长的历史。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道德规范和礼貌原则。因此,我国有许多学者也对礼貌原则进行了研究。顾曰国(1992)提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礼貌原则,这一原则很符合中国的国情。

(1)贬己尊人准则。即对自己或与自己相关的事物要“贬”和“谦”,对听者或与听者相关的事物要“抬”和“尊”。它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成分“夫礼者, 自卑而尊人”,也体现了中国文化中的谦虚品德。

(2)称呼准则。即用适当的称呼问侯对方。在中国,使用恰当的称呼语被认为是最起码的礼貌原则。它体现了中国文化中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秉承和沿袭了古代“礼”的精髓,是“上下有异,贵贱有分,长幼有序”等在现代文化中的积淀和反应。

(3)雅言准则。即出言高雅, 有教养。选用雅言, 禁用秽语, 多用委婉,少用直言。这一原则反映了说话者的语言修养和自身的文化素养。

(4)求同准则。即交际双方在诸多方面尽量减少不同之处,力求和谐一致,尽量满足对方的欲望要求,尊重对方的“面子”和身份。它体现了中国文化中的“尚同”或“恭敬不如从命”的礼仪。

(5)德言行准则。即在行为动机上,尽量减少他人付出的代价,尽量增大对他人的益处;在言辞上,尽量夸大别人给自己的好处,尽量缩小自己付出的代价。这个原则反映了中国文化中“有德者必有言”以及“君子耻有其词而无其德,耻有其德而无其行”的传统思想。

2.西方学者对礼貌原则的研究

对于礼貌原则的研究, 国外学术界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英国的语言学家利奇( G. N. Leech)在1983 年提出了具有普遍性的“礼貌原则”(Politeness Principle简称 PP), 所总结的具体准则如下:

1.策略准则(tact maxim): 尽量减少他人付出的代价, 尽量增大对他人的益处。

2.慷慨准则(generosity maxim): 尽量减少对自己的益处,尽量增大自己付出的代价。

3.赞扬准则(approbation maxim): 尽量缩小对他人的批评,尽量增强对他人的赞扬。

4.谦虚准则(modesty maxim): 尽量缩小对自己的标榜,尽量放大对自己的批评。

5.赞同准则(agreement maxim):尽量缩小与他人的不同意见,尽量放大与他人的相同意见。

6.同情准则(sympathy maxim): 尽量缩小对他人的厌恶,尽量扩大对他人的同情。其中,策略准则和慷慨准则分别是从对待他人和对待自己的角度, 来强调应坚持为了增大他人的利益而宁可自己付出代价的原则。策略准则一般用于请求或命令别人做某事;而慷慨准则常用于承诺对方要给予他们一定的帮助等语境中。

赞扬准则与谦逊准则也是同一问题的两个层面, 西方人更侧重于使用赞扬准则;而中国人对于谦逊准则会更加青睐。

由于赞同准则的约束,直截了当地发表不同看法是不礼貌的, 因此在表示不同意见时应先表示自谦, 或在某种程度上先肯定对方的意见。而同情准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祝贺”和“吊唁”是有礼貌的, 因为两者所表达的都是与听话人共有的感情。

3.中西方礼貌原则的异同

3.1中西方礼貌原则在理论上的一致性

在中西方人进行会话时,理念是一样的,说话的双方无疑都想使会话顺利进行下去,在进行交际时,他们都是在友好交际等其他情况都相同的前提下,尽量不让双方有失礼貌的感觉,这都是由于交际双方为了友好的交际,才会使用礼貌性的言语,使对话没有问题。任何人都爱面子,面子是不分国界的,当然交际双方也很在乎面子,为了达到共同的交际目标;他们都会互相尊重、彼此赞扬。在中西两方社会交际中, 他们有着共同要遵循的原则,比如,他们也需要互相赞扬、谦虚、尊重和宽容对方。其次,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很谦虚,因此,人们非常重视“谦虚”,这也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而Leech的谦虚准则与中国人的“谦虚”实质是不一样的。比如中国人在请客时,他们会说几句客气的话,很谦虚的说几句:“也没准备什么好吃的东西,请谅解。”这些类似客套话都有意地贬低自己,抬高对方,而在西方人给对方送了礼物,或是为对方做了什么好事时,当对方表示感谢或夸奖时,他们会很乐意地说很高兴为对方这样做,会直接表现出希望对方喜欢之意。但是中西方在理论上是一致的,因为他们的交际目的一样。

3.2 中西方礼貌原则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区别

虽然中西方礼貌原则在理论上是一致的,然而在跨文化交际中是不尽相同的,有着本质的区别。在平常的交际中,如果受到称赞时,中国人通常喜欢贬低自己,抬高别人,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中国是一个以群体主义为取向的国家。中国人为了一个集体,为了他人,可以承受一切负担、然而就形成了谦虚的礼貌原则,它是中国人所崇尚的,这不同于西方的个人主义思想。而中西方礼貌原则差异主要表现在对对方赞扬的话语上,西方人面对对方夸奖时,虽然谦虚,而不贬低自己,他们会说:“Thank you.”;而中国人面对别人夸奖时,通常会先贬低自己,用否定的方式说 :“哪有,我做的还远远不够好,只是小意思,是跟着党走。”等。自古以来,中国把谦虚作为一项美德,面对对方的赞誉时,向来都是不接受,或是不直接接受, 甚至还通过贬低自己的方式来对待这种情况。而同样的问题,对于西方人来说,他们没有这种习惯,当受到别人的夸奖时,他们往往会表现出很欣然地接受对方的夸奖,并表示十分感谢。

4.结语

Leech 的礼貌原则和顾曰国的礼貌原则分别是基于英语和汉语两种不同的文化特征而提出的作为语用原则的研究范畴,它们都受各自文化背景和历史环境的制约,文化的差异可以直接体现在其对各自准则的含义理解以及侧重选择上。对比分析汉英礼貌原则的异同之处,有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中西文化差异,增进中西方文化交融,指导我们在实际的跨文化交际当中正确使用礼貌原则,掌握礼貌用语,避免语用失误。

参考文献:

[1]Geoffrey N Leech. Principles of Pragmatics[M]. New York: Longman Group Ltd. 1983.

[2]顾曰国. 礼貌·语用与文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2(4) .

[3]何自然. 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4]何兆熊. 新编语用学概要[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