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网络视频监控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解决方案
针对中小企业网络视频监控的功能需求和网络、应用现状,我们提出以下的解决方案。
系统结构
系统组成
一、监控前端
监控前端指需要视频监控的各地点,在企业网络视频监控中,可以是车间、办公室、锅炉房、大门口等。有的监控点在室外,有的在室内。
监控前端由监控设备、多种报警监测器、多路视频分割器(或分配器)、网络视频服务器组成。
监控设备可以根据用户需求选择不同档次的彩色摄像机。如果需要进行远程云台控制,需要配置云台与RS485解码器。各摄像机的视频信号(如果需要云台控制,也包括云台控制信号)需要连接到多路视频分配器,同时报警信号也需要连接到多路视频分配器。
报警监测器包括对烟感、温感、人体远红外报警监测器等,对企业的安全防护有重要作用。报警监测器连接到网络视频服务器。
多路视频分配器与网络视频服务器共同工作,可以实现在远程通过多选一的开关,观看其中的某一路视频信息。这样既可以使观看者看到多个监控点的视频图像,又可以大大地降低整个系统地成本。
远程观看视频的关键是需要将已采集的模拟视频信息进行数字化、压缩、传输。网络视频服务器完成这些功能。网络视频服务器是监控前端设备的核心,本系统方案使用网睛公司的ENE-008宽带网络视频服务器。视频服务器接入互联网。
ENE-008型宽带网络视频服务器采用国际最领先的H.264(MPEG-4/part10)视频压缩技术,能同时实现4路视频信号和音频信号的同步压缩、实时网络传输和远程实时观看。系统具有VMD(移动图像侦测)报警、烟感报警、温感报警、人体远红外防盗报警等功能,系统通过RS232(或RS485)实时采集传输现场设备数据,同时系统还能够通过网络进行远程实时控制(包括云台、镜头、消防、家电、自动化生产设备等),图像质量好,压缩比极高,32~800Kbps码流,352×288(或352×240)分辨率,25(或30)帧/秒,还能够将视频输出到模拟监视器、电视墙、大屏幕,为网络数字化视频监控提供完整解决方案。
二、通信传输
网络视频服务器的网络端口接入互联网。每路视频信号的码流设定为300~400K,就可以得到流畅、清晰的图像质量。现在最常用的ADSL带宽为512K,完全满足需要;如果更宽带上网,带宽则更加充足。
视频信息、报警信息以TCP/IP的方式传输。
三、企业内部监控及录像
在企业内部的监控中心,可以集中监控各监控点信息,并可进行硬盘录像,便于以后的查询、检索和回放。
在办公室,只要接入企业的局域网,即可进行观看和监控。
四、远程观看端
企业管理者出差在外时,只要能上互联网,就能随时随地观看企业内的情况。
系统可提供如下服务:
Ø观看工作场所现状;
Ø对关键点录像;
Ø进行安防报警。
五、自动化功能
连接网络视频服务器至企业电气设备,即可实现诸如关门开灯等一类的自动化功能。
系统实际配置
Ø配置1台网络视频服务器和多路视频分割器(或分配器)(8路或16路),需要交流电源;
Ø1套系统可带最多16个摄像头安装连接到多路视频分割器(或分配器)在需要视频监控的各地点。有的监控点在室外,有的在室内。
Ø人体远红外探测器、玻璃破碎检测器等安防附件连接到视频服务器;
Ø如果客户需要可控制摄像头方向的云台,也连到视频服务器;
Ø将一条ADSL宽带网络线接到视频服务器的网口(ADSL包月费很低廉,且可与企业上网不矛盾)。
系统功能
管理者可通过连接公共宽带网络或无线数据网络在电脑上逐一浏览每个监控点的图像;
系统可提供如下服务:
Ø观看工作场所现状;
Ø对关键点录像;
Ø进行安防报警。
Ø实现部分自动化功能。
系统安全性
视频监控,尤其是网络视频监控的安全性非常重要。经过用户授权才可以观看视频信息。
系统优势
本系统方案的优势在于:
•采用最先进的H.264视频压缩技术(目前市场上很少有类似产品,一般都是MPEG4压缩方式),既节约带宽,又保证高质量的图像。一旦模拟视频变成数字视频后,很容易保持其质量不变;
•尤其在已完成信息网络建设的场合下,网络视频服务器可“即插即用”地随时接入任一网络接点;
•能在办公室观看,还可以在外部、外地通过互联网观看,有利于管理者实施企业“可视化”管理;
•具有自主版权的监控软件系统功能齐全,使用方便、安全;
关键词:网络视频监控 IP网 集中式架构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8-0288-01
一、项目建设背景
随着学校新校区的迁建,学校校园面积变大、场地分散,学生众多,校园周边的环境复杂、传统的人力巡查已不能满足校园安全管理的需求,校园网络视频安防监控系统(以下简称监控系统)的建设就是为了提高学校处置突发事件的应急指挥能力,最大限度的减少意外事故给学校师生造成的影响和损失,为学校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安全保障。
网络视频监控即IP监控, IP是Internet Protocol(因特网协议)的缩写,它是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交流的最常用的协议之一。网络视频监控技术,作为在网络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一代视频监控技术,它可以充分利用校园网提供的得天独厚的带宽条件。构建网络化的校园监控体系可以大大提高校园的监控和管理水平,成为构建“安全校园、文明校园”的一个重要手段。
二、主要目标
为加强对校园安全的管理,学校拟建设一套网络监控系统,依托校园主干网络,在校园实施系统建设,完成校区主要建筑物室内外监控。
监控系统具有一套完整的监控系统平台,能够实现本地监控,远程集中监控,可以通过计算机连接监控平台来调看授权监控点图像,可以对摄像头进行远程控制,录像可以回放调用,下载录像文件等。
根据校园网络监控的特点及具体情况,需求如下:学校大门口监控,主要监控出入的车辆和过往的人群;公共场所监控:体育场等公共环境实行24小时全面监控;建筑物内外监控:24小时全面监控各个出入口等重要场所,但不能涉嫌侵犯师生的隐私。
三、校园网络概述
学校一个新建的校区,校园网络整个网络架构采用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三层结构模型。楼宇间采用光纤接入的方式,主干网络带宽千兆,学校互联网服务由教育网和广电接入。学校校园网校园覆盖率已达到90%以上,覆盖区域包括教学楼、实训楼、办公楼、食堂、宿舍等区域。
校园监控系统主要是网络化实时高清视频监控。它使管理人员在控制室中能观察到所有重要地点的情况,将监测区的情况以视频图像等方式实时传送到管理中心,值班人员通过主控显示器可以随时了解学校各个地方的实时情况。
整个校园视频监控可以在完全不改变现有校园网整体架构下顺利实施,且不会造成网络的过度负载和网络管理人员的负担。在具体实施中,综合考虑了现有网络的架构和网络负载情况,监控点位,根据就近原则选择最优的网络接入点。监控设备接入采用VLAN,其本身数据处理带宽占有量小于4M,完全可以融入现有的网络结构。
整个方案都是基于IP网,充分利用了IP网的优势,并把这些优势充分应用到监控系统中。
四、网络监控系统设计依据
监控系统是由摄像、传输、控制、显示、记录登记5大部分组成。摄像机通过同轴视频电缆将视频图像传输到控制主机,控制主机再将视频信号分配到各监视器及录像设备,同时可将需要传输的语音信号同步录入到录像机内。 通过控制主机,操作人员可发出指令,对云台的上、下、左、右的动作进行控制及对镜头进行调焦变倍的操作,并可通过控制主机实现在多路摄像机及云台之间的切换。利用特殊的录像处理模式,可对图像进行录入、回放、处理等操作,使录像效果达到最佳。
方案设计时充分考虑了校园视频监控的各项需求、应用,同时又考虑了未来快速增长的发展要求。
在系统整体功能设施配备时依据功能齐全、实用、使用方便、质量可靠、技术先进具有扩容能力、可靠性高、性价比高的原则,采用先进成熟的产品;按系统整体安全性高、性能稳定、可维护性、故障少、系统操作简单的原则进行系统集成;在视频监控工程的施工、安装、调试直到最后验收的全过程,都严格按照国家有关的标准和规范,作好系统的标准化设计和管理工作。
五、网络监控系统组成
系统采用集中式架构管理进行建设,设立中心监控中心平台,系统将前端网络摄像机系统信号在通过校园网上传到中心监控平台,系统在校园建立一级监控中心平台,实现监控资源的统一管理控制、实时监控图像集中浏览、摄像头控制、录像查询回放、权限管理、电视墙管理控制等功能,授权用户可以通过计算机终端连接到校园网络来调看授权监控点图像,能够实现本地监控。
六、体会思考
通过示范校特色项目的建设,学校已完成校园数字化安防监控系统部署,在规划建设108个视频录像系统的基础上,学校新增加49个监控点,使学校监控点达到157个,安防监控系统对学校校园办公、教学、生活等环境带来更加完善的覆盖效应,为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带来极大地方便。
通过一年多的使用,学校网络监控系统的建设达到了预期目标,为平安校园的建设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后期,学校将进一步加强学校网络监控系统的运行管理,并补充监控点和增加语音双向预警功能,使系统在学校建设发展中发挥更佳的作用。然而,对于平安校园的建设而言,最重要的目的应当是通过视频监控、报警等手段对突发安全事故起到有效的防范,以将事故带来的损害降低到最弱,只有这样,平安校园才是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1] 吴延昌,李宁. 智能校园安防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J].物联网技术,2013,08.
[2] 苏志荣. 平安校园安防技术发展趋势 [J].中国公共安全,2013,21.
[3]王玲. 大学校区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的规划设计[J]. 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13,07:86-91.
早在2004年,中国视频监控行业应用市场总产值就已经达到151亿元人民币,相比2003年的123亿元人民币增长了近23%,并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不断增长。分析机构调研显示,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家庭用户对安全感的需求正在逐渐增加,对于家庭监控、安防的要求也日趋成熟。由于视频监控系统在保护安全、预防犯罪方面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个人用户对家庭安全需求的增长必将带动住宅监控系统的发展。来自普通消费者家庭的视频监控需求正成为视频监控应用的新兴市场,并有望在未来几年中呈现显著增长态势。
国内市场需求凸显
2006年,AT&T公司就在美国推出了面向家用的视频监控设备,用户可使用手机或者PC接收来自家中的警报或实时视频回馈。用户需要一次性支付199美元,用以购买摄像头、无线门磁探测器以及相关软硬件,之后需每月支付9.95美元作为服务费用,美国的宽带互联网用户和Cingular Wireless公司的无线上网手机用户都可以享用该服务。
从国外的视频监控市场可以看出,个人用户是视频监控领域不可缺少的重要客户,一直以来,我国的视频监控业务主要集中在行业用户上,由于家用视频监控一直没有形成规模,产业链也没有完全形成,加上造价、设备复杂性方面的影响,家用视频监控市场一直没有显著的发展。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国内市场对适合民用的安全监控系统的需求变得十分强烈。为了应对市场需求,原先以行业应用为主的网络视频监控设备从外观、功能、应用和价格上不断贴近家庭市场的消费需求,大量以网络视频监控设备为代表的家用视频监控产品开始涌入民用市场,凭借强大的技术、时尚的外观设计和高性价比,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国内安防民用市场的发展现状。随着全民安全防范意识的提升,家居安防市场即将迎来雪崩式的成长。
易用及低成本成最大优势
相对行业视频监控系统来说,民用视频监控系统操作更加简单,价格也更加低廉,这些都是家用视频监控系统的优势所在。
家用视频监控设备往往设计小巧精致,不但贴合家居风格,而且操作简便。“目前的家用视频监控摄像头多数支持水平270度、垂直90度范围内的广阔视角监控,能达到24小时无死角全面监控,同时还支持实时视频观看和历史回放,真正做到了想看哪里就看哪里,想看什么就看什么。”千里目网络视频监控设备产品经理在采访中告诉记者。首先,视频监控设备无需依附任何电脑硬件或软件,插上网线或通过WiFi无线网络即可使用,不同于Web摄像头必须连接到PC上;其次,视频监控摄像头可提供VGA/QVGA级的分辨率,使用逐行扫描技术,可以毫无失真地完成对动态物体的全分辨率摄影,甚至还可根据需要比照影像细节以甄别人物和目标物体;再次,通过改良的H.264视频压缩标准与传统采用的MPEG-4和Motion JPEG标准相比,存储空间占用和网络带宽可分别节省50%和80%,节约了存储空间,并能够减少网络传输时间;另外,在开启安防的过程中,产品还可以实现联网报警,只要发现监控范围内有可疑人物出现,就能在第一时间以短信和彩信的报警方式通知业主。
“民用网络视频监控解决方案不但设计紧凑,外观时尚,而且可以省去布线的麻烦,只要连接互联网即可即插即用,能有效地为用户节约使用成本。”国内民用网络视频监控企业北京众目恒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樊本海指出,目前该公司一套民用视频监控设备的推广价约为2000元,其中包含一年服务费,一年后服务费的价格约为50元/月。“相对于原有行业的视频监控产品来说,新一代针对民用的视频产品具有应用门槛低、功能全面、价格低廉等特点。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产品的价格还将呈现出快速下降的趋势,甚至发展到零费用安装,单纯依靠后续服务来获取收益。所以不仅仅大中城市的居民会快速接受,小城市和乡镇的人们在未来也完全能享受到该类产品服务为生活带来的便利。” 樊本海说。
宽带带来市场机会
操作的便捷与价格的降低使家用视频监控系统拥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网络通信技术、图像压缩处理技术和传输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民用视频监控设备能够采用最新的通信和图像处理技术,通过网络传输数字图像,为用户提供高效可行而且低廉的解决方案。如果说带宽一直是网络视频业务发展的瓶颈,那么,近年来宽带技术的发展则成为家用视频监控市场的新机会。
通过技术手段将视频监控IP化、家用化,并辅以适合网络传输的高码流压缩比技术,使之能更好地适应家用市场,已经成为不少厂商努力的目标。业内人士指出,家用视频监控系统与行业视频监控及安防的概念不大相同,更加适合对异地监看有需求的民用市场。突破了带宽限制,除了安装在室内的多功能网络摄像机外,用户还可以通过Web浏览(PC或手机)的方式实时查看监控情况,并可以进行摄像机选择、云台控制、多画面浏览、信息显示等操作。
通常情况下,设计完善的民用视频监控系统还可以通过网络对监控录像进行实时存储和回看,并通过账号保护和端到端的3DES动态加密确保视频流的安全性。除了视频监控以外,在网络支持的情况下,家用视频监控系统还支持煤气探测、烟感探测、声光告警等附加功能。
3G应用即将到来
基于宽带开发的家用监控业务,虽然可以传输视频,但必须登录互联网络查看监控现场的实时影像,操作的简便性和灵活性也不够。业内人士指出,3G移动网络的发展将为家用视频监控带来新的可能。有消息指出,在中国台湾省部分地区,移动运营商已经推出了基于3G移动网络的无线视频监控业务,手机用户可以直接使用3G手机对家庭情况进行监控。
关键词:网络视频监控 光纤传输 周界报警
1概述
为满足长输管线安全生产和科学系统化管理的需要,对意外情况能迅速做出准确判断和处理,拟在管道沿线建设安全监控系统,及时地把生产设备运行状况和险情图像资料传送到各站场控制室和管道调控中心,使险情或隐患被扼制在萌芽状态,确保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2方案选择
根据现场条件及工艺站场的实际需求,并充分考虑技术的实用性,管道安全监控系统主要采用视频监近系统和周界报警系统来组网。
2.1视频监控系统
视频监控系统的应用目前主要有三种形式:模拟视频监控、基于微机平台/嵌入式系统的(半)数字视频监控和基于网络视频服务器技术的数字化网络视频监控。
2.1.1模拟视频监控系统(第1代监控技术)视频信号采用同轴电缆进行传输,并由模拟矩阵主机进行信号处理。从摄像机到控制主机再到录像机、监视器,全部以模拟视频信号进行传输与图像存储。而控制信号以数字信号进行传输。
2.1.2半数字视频监控系统(第2代监控技术)1)基于微机平台的DVR(第2代监控技术)。DVR系统采用微机和Windows平台,在计算机中安装视频压缩卡和相应的DVR软件,支持实时视频和音频,是第一代模拟监控系统升级至数字化的可选方案。
视频信号仍采用同轴电缆进行传输,控制信号以数字信号进行传输,由多媒体控制主机或硬盘录像主机(DVR)进行数字处理与图像存储。从摄像机到控制主机和监视器以模拟视频信号进行传输,而控制主机的处理、控制及存储是以数字信号进行的,故准确的讲应为"半数字监控"技术。
(2)嵌入式DVR(第2.5代监控技术)。嵌入式DVR指的是在传统DVk的基础上扩展了网络功能的DVR产品,使得更多的用户可以进行访问。正是由于这种产品开发的理念,使得带网络功能的DVR产品还是传统意义上的DVR,其主要功能仍然是DV存储,这也决定了其市场定位是在小范围的网络环境中,监控点也有限。
2.1.3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第3代监控技术)网络视频监控系统是目前业内最先进的监控技术,视频从前端图像采集设备输出时即为数字信号,并以网络为传输媒介,基于TCP/IP协议,采用流媒体技术实现视频在网上的多路复用传输,并通过网络数字矩阵主机(IPM)来实现对整个监控系统的调度、存储和控制等功能。此外,周界报警、门禁等设备输出的数字信号也可采用多网合一的方式,通过网络复用进行传输,并在同一平台上进行管理与控制。
2.2监控方案比选
(1)第1代模拟监控技术,由于技术落后,正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因此不考虑用该技术组网。
(2)第2代DVR技术,由于前端还是模拟传输方式,而模拟视频线和控制线的有效传输距离为300m以内,对于规模较大的工艺站场,有少量的监控点与控制室的距离较远,必须再加线放才能满足传输需求,增加了传输成本。
(3)第3代网络监控技术,优势就在于传输不受距离限制,组网方便灵活,更适宜于网络传输和远程控制。
根据监控系统的实时性、有效性和经济性,并充分考虑到管道视频图像信号的远传需求,结合各站场的实际情况,推荐采用网络视频监控技术来实现管道工程监控图像的采集、传输、实时监看、存储和上传。
2.3周界报警系统
周界防范报警系统作为视频监控系统的一个有效补充,与监控系统共同构成统一的安防网络。周界报警系统主要是在周界围墙上安装红外探头,类似于在围墙上布设了一道看不见的电子墙,当有人非法穿越围墙进入站场时,触发报警并输出信号进行报警联动。
3方案设计
3.1监控系统
3.1.1图像采集系统设计
前端摄像部分是整个监控系统的前沿部分,主要包括摄像机、镜头、云台和防护罩等。前端的任务是对现场进行摄像,把摄得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并进行数字压缩处理。
在各工艺站场根据实际情况设计网络摄像机若干台。在站场的工艺装置区安装防爆型枪式摄像机和视频服务器,在所有出入口、道路、围墙和其他重点部位安装网络智能球型一体化摄像机(集成视频服务器),内置低照度彩转黑多倍摄像机或宽动态低照度彩转黑一体机,可根据需要远程控制镜头拉伸,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监控。
3.1.2传输系统设计
传输部分就是系统图像和控制信号的传输信道。把现场摄像机发出的电信号及报警信号(转换后的数字信息)传送到控制室,一般包括通讯线缆(双绞线或光纤)和线路驱动设备(网络交换机、光纤收发器)等。
为保证传输信号质量,前端网络摄像机通过敷设光缆线路以及两端配置光纤收发器将视频、控制信号传人站场控制室,再通过交换机连接主控计算机进行图像监视和信号控制。
3.1.3控制系统设计
控制部分是实现整个系统功能的指挥中心。控制部分主要的功能有:①视频信号放大与分配;②图像信号的校正与补偿;③图像信号的切换、分割、记录和打印等;④对前端设备的摄像机、电动变焦镜头及全方位云台等进行控制,以完成对现场全面详细的监视。
拟在各站场监控室配置1~2台监控计算机进行现场视频的显示和控制;并通过管道MSTP光传输系统将图像和报警信号传给调控中心,在调控中心通过数字矩阵设备实现远程控制。
管道传输网里的任何一台计算机都可以经过授权进行现场图象浏览,以及时准确地获得现场信息。
3.1.4显示及存储系统设计
监控设备置于各站场及调控中心的控制室内,不需另建监控室。在监控室采用液晶显示器和大屏幕液晶平板电视组合为电视墙,进行实时监视;录像系统采用普通PC或数据服务器,设计整个录像系统可以连续保存录像资料半个月,并支持录像与回放。
3.2周界报警系统
周界防范报警系统由前端的对射探头(安装于站场围墙上)、报警主机(安装于站场控制室)及一些辅助设备(电源、显示地图和警铃等)构成。
系统采用在围墙上安装两束或四束红外对射探测器,对站场进行翻越防范。当发生非法翻越,有人闯入禁区时,探头立即将报警信号传送到站场控制室,实时显示防区位置并记录,方便值班人员第一时间进行准确处理,并可与站场录像监控系统联动,将非法越界事件进行实时录像。
【关键词】 光纤传输 图像监控 数字化
随着视频压缩技术的不断发展,视频技术在电力系统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其中监控系统正是其主要的应用领域。它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变电所自动化“遥测、遥信、遥控、遥调等四遥”以外新的“遥视”问题。
近年来,电力系统对通信模式的数字化改造,特别是对局、厂、站之间的光缆铺设,使信息数字化综合传输能力大大提高。基于光纤传输方式,采用灵活多变的组网方式实现了一种技术新颖的数字化远程图像监控管理系统,可完成对各级变电站监控和监视,用图像记录变电站的安全和设备运行情况,大大提高了变电站管理水平和安全水平。
一、视频监控发展史
视频监控系统发展了短短二十几年的时间,从最早的模拟监控到前些年火热的数字监控再到现在方兴未艾的网络监控。在IP技术逐步统一全球的今天,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视频监控系统的发展。从技术的角度出发,视频监控系统的发展划分为:第一代:模拟视频监控系统(CCTV);第二代:基于“PC+多媒体卡”的数字视频监控系统(DVR);第三代:基于“智能视频监控管理软件+芯片及的嵌入式视频编码器”的网络视频监控系统(NVS)。
二、网络数字视频跟模拟视频的比较
1、视频信号可分为模拟视频信号和数字视频信号两大类。模拟视频是指每一帧图像是实时获取的自然景物的真实图像信号,具有成本低和还原性好等优点。但它的最大缺点是不论被记录的图像信号有多好,经长时间的存放或者多次复制之后,信号和画面的质量将大大的降低。
2、在传输过程中,模拟信号跟数字信号也存在着很大的区别。模拟视频信号的传输对距离十分敏感,当传输距离大于300米时,信号容易产生衰耗、畸变、群延时,并且易受干扰,使图像质量下降;其次,有线模拟视频监控无法联网,只能以点对点的方式监视现场,并且使布线工程量大。数字信号通过网线与局域网连接,使处在整个网络的电脑主机都可以访问,这就大大扩展了监控的范围,网络能及的每一个角落都成监控中心。
3、变电站内采用光纤作为信号主传输介质。在市局变电所图像监控一期项目建设中,采用的以模拟信号为主的设备方案,在模拟视频的视频监控系统中,经常会碰到或多或少的干扰,达不到正常工作的标准。造成干扰的原因有很多,但基本上可以归结为三部分:接头、设备跟传输。其中,由于变电所特殊的场内特征,传输过程中所产生的干扰是最常见也是最难以处理的。
视频信号传输质量的好坏,直接取决于信号强度与干扰(背景与线路RI的综合干扰)场强的比值(即信杂比)。根据资料统计,我国220kV线路的无线电干扰(RI),标准条件(晴天,1MHz,距边线20m处)的实测统计值为43.9 dB,而视频输出一般的信噪比为50dB。
综上所述, 变电站内的电磁干扰相对于摄像机的视频信号传输还是有着相当大的影响。但是电缆传输从根本上是无法解决易受电磁干扰的困境,在部分前端设备上仍然需要通过增加抗干扰传输器来降低图像的条纹干扰。
在二期视频监控扩建工程上,在视频信号传输上, 采用将视频信号在单芯光纤上实现实时同步、无失真、高质量地传输,取得了很好的工程建设效果。无需繁琐的现场调节, 稳定性高,适用于不同的工作环境,不受环境干扰影响、传输质量高、能长期稳定工作。因此光纤传输的方式完全可胜任电力系统各电压等级变电站在长距离下、强磁场干扰下等情况的视频监控任务。
4、用光纤打造数字化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将现在成熟的光纤通信技术与数字化图像监控技术结合,找到一种最适合电网的模式来建设变电站图像监控系统,既方便施工维护,又能最大程度地利用新技术来打造更好的监控系统。将光纤传输技术引入到变电站的数字化视频监控系统势必会成为一种新的方向,这将大大提升变电站的安全监控及事故分析能力,数字化、光纤化、智能化、集成化将成为变电站视频监控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有助于提高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参 考 文 献
[1] 数字化视频监控系统集成工程设计;硕士;湖南大学;20071018
[2] 新型网络数字视频监控系统的研究;硕士;北京工业大学;20040501
[3] 基于网络的变电站数字化IP视频监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