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村信用社

农村信用社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村信用社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农村信用社

农村信用社范文第1篇

关键词:金融立异 信用社 金融资本

竞争能力的主要基本,是正确措置提防金融风险和撑持经济成长关系、促进处所经济加速成长的必然要求。有人曾以信用社为重点开展金融立异查询拜访,并撰文指出信用社金融立异存在“三多三少”问题,即“资财富务立异多,中心营业立异少、吸纳性立异多,自立性立异少、低附加值立异多,树品牌增效立异少”。那么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的农村信用社,若何在“夹缝”中谋求保留成长,整合现有金融资本,加速金融立异轨范,周全晋升竞争实力,成为当务之急。

1 信用社金融立异滞后的根柢原因

信用社金融立异之所以效率不高,呈现“三多三少”现象,是多方面身分综合而形成的。

1.1 系统体例方面身分。农村信用社可以说是自成立之日起就处于一种“上无爹娘,下却儿孙合座”的尴尬地位。系统体例不清、权属不明使得信用社历来都处于一种“朝中无主,自我成长”场所排场。今朝虽然农村信用社实施县级法人统一打点,但在营业打点系统体例上仍附属于省级联社,加之自己因为财政、人员等肩负较重,在金融立异上可以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好比全省性吸纳性立异网上银行等营业都是一向处于难产阶段,更别说是全国性的自立性立异。可见系统体例不顺、权属不明一向以来都是制约信用社金融立异的根柢原因。

1.2 手艺方面身分。金融要立异,就必然要依托高科技手段,在信息电子化的基本长进行立异。而今朝农村信用社电子化培植起步较晚,电子化水平普遍低下,加上信用社点多面广,空间跨度年夜,其电子化培植的难度相对较年夜,要想在全国规模内构建统一的电子收集平台,需要破耗巨额资金,而以今朝省管信用社的系统体例是很难战胜这个手艺难题的。这也农村信用社缺乏金融立异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得症结地址。

1.3 自动性方面身分。立异需要勇气、立异需要投入。从率领层来看,若是没有久远的、计谋性的目光来看待信用社的成长问题,过度着重于传统营业和传统市场,不正视人才的培育和开发,那么在金融立异方面就会按部就班、安分守纪没有任何打破。从通俗员工层来看,若是不提高其整体文化水平、营业素质,那么立异就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若是不打破“年夜锅饭”、“铁饭碗”采纳一套行之有用的查核奖惩激励机制,员工进取意识和立异意识就得不到激发,信用社金融立异也就无法实现。

1.4 情形方面身分。一是农村社合信用情形不够理想,有不少的贷户存在恶意赖债逃债行为,致使农村信用社不愿意积极推广新的贷款营业品种。二是金融监管相当严酷。银监部门对农村信用社的代办署理营业以及新营业仍然实施斗劲严酷的金融管制,使农村信用社的金融立异空间受到了很年夜限制。

2 解决信用社金融立异滞后的根柢路子

面临日益激烈竞争的经济金融形势,农村信用社必需进行全方位综合性的金融立异,首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 增强打点轨制立异。农村信用社进行金融立异的焦点和关头在于打点轨制立异,只有成立科学高效的打点轨制,才能对农村信用社实施有用打点,充实调带动工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所以我们应该紧扣《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化农村信用社更始试点方案的通知》的文件精神,在省政府负责的前提下,在成立县级统一法人基本上,直接对下层信用社员工进行垂直打点,最终把农村信用社慢慢过渡为区域性的银行。具体要做以下几方面工作:①调整机构设置,构建高效组织机构。农村信用社在内部机构设置上,应按照抉择妄想参谋系统、市场拓展系统、处事保障系统和看管考评系统从头调整内部机构。②成立科学合理的人事轨制。信用社应该将人力资本视为一种最主要的资本,彻底实现干部人事打点轨制的立异。一是要成立合适农村信用社经营打点需要的员工级别系统,按照职称、学历、工作年限、营业经营能力、缔造价值效益等指标周全奉行品级打点,做到能者上庸者下。同时也要成立健全专业人才打点机制,实施打点职务和专业手艺职务“双轨晋升”轨制,为专业人才斥地“绿色通道”。确保真正做到以事就人,人适其所,各尽其才,各尽所用,使每个有能力的人都有机缘实现自己的价值。

2.2 增强产物与处事立异。产物立异首要搜罗存款营业立异、贷款营业立异、中心营业立异。处事立异搜罗处事形式的立异、处事内容的立异以及处事手段的立异。信用社的立异要按照自身的特点和现实来确定,不能一味的吸纳性跟风,搞什么“电话银行”、“网上银行”。其实,立异贵在“新”字,我们面临泛博苍生,立异必需适合公共的口胃。要脚结壮地的在“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上做文章,尤其是在个性化处事上要有新的打破。而个性化的处事要求信用社走出柜台、走向社会,体味社会上各方面的金融需求,找寻直接而有用的处事体例,这现实就叫“营销”。而诸如斯类的营销勾当恰是未来农村信用社立异品种、立异处事、增强经营活力的一年夜趋向。农村信用社立异处事的根柢点在于:变被动处事为自动处事,最终把营业经营的自动权抓在自己手里,最年夜限度地拓展营业市场。

农村信用社范文第2篇

一、评定作用和意义

创建信用村工作是我国农村信贷管理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是农村合作金融部门和乡村组织贯彻、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农民办好事、办实事的具体体现。创建信用村有利于农村信用社克服“惧贷”思想,推动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工作的开展,使农民及时、方便、有效地获得贷款;有利于农村信用社转变经营观念和工作作风,支持农村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发展农村经济;有利于优化农村道德、文化和信用环境,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抑制农村高利借贷、规范农村金融秩序,促进农村社会稳定。

二、评定对象

信用村评定对象为农村信用合作社社区内行政村。

三、评定原则

(一)贯彻国家的金融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遵循客观、公正、公开的原则。

(二)定量与定性指标相结合,以定量指标为主的原则。

四、评定条件

信用村必须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一)村委会关心、支持信用社工作,积极帮助信用社组织资金,协助贷款发放、收回工作;

(二)村委会的基本账户开在所辖信用社,资金通过信用社发生往来,不拖欠信用社债务;

(三)村所辖贷款户诚实守信,无赖债逃债行为(含为他人担保的贷款能承担担保义务);

(四)当年新增农户贷款到期收回率达到95%以上;

(五)不良贷款比率低于10%;

(六)贷款利息收回率达到95%以上;

(七)入股信用社社员户数占本村总户数的50%以上;

(八)贷款户数占本村总户数的30%以上。

五、信用村评定程序

(一)成立信用村评定小组和评定委员会。评定小组由乡(镇)主管农业的领导、信用社主任、信贷员等成员组成;评定委员会由县、区联社及其直接监管的人民银行有关人员组成;

(二)村委会向所在地农村信用社提出书面申请;

(三)评定小组按照信用村评定条件,对申请村进行评定;

(四)信用社将评定材料上报评定委员会进行审核批准,由人民银行和县、区联社统一发给“信用村”牌匾和证书,并在新闻媒体公布;

(五)“信用村”每年评定一次,评定后指标达不到要求即取消资格,不再享受“信用村”优惠待遇。

六、信用村的优惠政策

经评定为信用村的农户贷款可享受下列优惠政策:

(一)资金优先安排。信用社每年优先安排信贷资金用于“信用村”的农户贷款;

(二)农户贷款利率在信用社现行同类执行利率的基础上优惠5%;

(三)放宽授信额度。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授信额度可高于同等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额的30%;

(四)进村上门放贷。农忙期间信用社安排人员和时间,进村上门集中放贷;

(五)对专业户、多种经营户贷款需求,信用社优先安排调查;借款金额较大而又无法提供抵质押担保的,可采取农民联保的方式发放;

农村信用社范文第3篇

关键词:支农资金;金融服务意识;金融服务技术;信贷;信用环境;防范体系

 

农村信用社是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催化剂、农村金融业务的主力军,在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农村信用社积极深化体制改革,不断完善支农服务功能,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但农信社支农工作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各项存款增长缓慢,资金来源严重不足,支农资金难筹措。另外长久以来农业地区资金大量外流,进一步加剧了农村资金供需矛盾。农村信用社提供的金融服务与现代农民农业生产发展的需求不相匹配等一些原因,也严重制约着农村信用社对支农工作成效的发挥,影响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延缓了和谐社会的构建速度。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用何种对策全面增强农信社支农能力是任重而道远的工作。

一、支农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一)宏观背景问题

1.国家宏观上没有持续重视农业投入。我国仍是农业人口大国,党和国家重视农业的发展,财政上有一定的资金用于支持农业生产的发展,但财政支农支出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呈现不稳定的变化,并有相对下降趋势,部分财政困难的贫困乡县,政府对农业的投入不足,更加剧了政策上农业资金缺短的状况。

2.农业投入的科技含量不高。我国农业生成基本还是延续了几千年的传统生产模式,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低,农民的文化水平局限,长远发展意识薄弱,在农业技术水平上的局限限制农业生产的回报。同时,农业自发投资能力较弱,造成了农业投资乏力,反过来又促成了农业落后的局面,形成了恶性循环,阻碍了农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从而影响了农村信用社的支农效益。

3.投资的基本要求与农业投资的风险存在矛盾。投资农业投资具有高风险,农业除了市场风险外,还要面临自然灾害风险。这无疑增大了农业贷款的风险度。而农村信用社基于信贷资金的”三性”要求,希望把资金投向效率高、风险小的行业和地区。这与农业效率低、风险大形成了强大反差,自然产生了矛盾。这种矛盾导致信贷资金不易流向支农环节。

(二)农村金融信贷方面问题

1.农村金融服务意识相对落后。随着农民经济效益观念逐步加强,对农村信用社提供的金融服务也出现了多元化的要求,目前农村信用社服务方式与经营模式,与当前形势发展和农民的需求不相适应。无法为农村经济提供更高更优质的服务。首先,对于农业产业中产、供、销和各环节信贷服务脱节,信用社只管产前的信贷投人,对产中、产后的信贷服务很薄弱,某些时候导致农民的生产发展过程中因资金链断裂出现发展瓶颈。其次,支农信贷仅局限于金融领域,无法提供相应政策、法律咨询、市场经济信息、市场调查及预测、实用农业科技指南等信息。狭小的信贷服务领域既制约了信用社自身的发展,也不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2.农村金融服务技术落后。面向农村的信用社只有最基本的存贷款业务和简单的结算业务,贷款手续繁杂,贷款利率甚至“一浮到顶”,而农民别无选择。农村的电子信息网络不完善,农信社一直未能建立起统一的支付清算系统,结算手段落后,其结算只能通过商业银行转汇,资金汇划环节多,在途时间长,资金结算的复杂与不便捷,难以满足农村经济发展需求。

3.支农服务存在社会义务与盈利之间的矛盾。支农信贷风险大,由于申请支农贷款的农户大多分布在交通不便、位置偏远的农村,由于贷款农户会计核算资料不健全,信贷员很难对农户的资信进行量化评估。加之有的贷款农户生产资金来源比较复杂,多头贷款现象屡见不鲜。这使得贷前调查难度大,而且在贷时审查、贷后检查和贷款催收等任何一个环节都存在很大难度,信用社为支农贷款所花费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成本均比其他业务要多,管理难度和付出成本明显偏高。再加上某些贷款农户的信誉缺失和政府对农信社的政策扶持力度不够,导致农信社经营效益不理想,甚至出现了亏损的现象,严重地损伤了农信社支持三农、服务三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信贷支农资金不足,农村资金外流严重,加剧了农村资金的紧张。当前,县域金融市场的基本现状是各国有商业银行、邮政储蓄、农村信用社等机构分争社会资金,遍布于各乡村的邮政储蓄机构,各商业银行网点机构吸收的资金大部分上存,成为抽取农村资金的重要渠道。国有商业银行贷款权限的上收和缺少优质信贷项目是导致资金大量上划的主要原因。除农村信用社外,其他机构吸收的资金绝大部分流出县域及农业产业之外,农村资金匮乏,单凭信用社的资金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农村信贷资金的需要。

二、改进信贷支农服务的对策

(一)各级信用社机构应进一步提高对信贷支农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做好农民增收工作的总体要求,改革和创新农村金融体制、改进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方式,要倾斜政策,确保支农资金投人增加。根据农业基础地位,国家应对承担支农任务的农村信用社给予较多的扶持政策。建议国家适当降低农村信用社营业税率和存款准备金比率,以提高农村信用社可用资金比例。从财政渠道或其他途径拨入国家资金,弥补支农资金的不足。对农村信用社在央行或国有商业银行的转存款利率适当上浮或在人民银行设立支农存款专户给予适当补贴。农村企业和农村保险存款来源于农业方面的资金可以存入农村信用社,以增强资金实力。积极协调政府及各部门的关系,争取人民银行的再贷款支持,努力扩大支农资金来源。

(二)合理安排信贷资金,突出支持重点

农村信用社资金要取之于农,用之于农。组织资金,增强支农实力。扩展存款营销方式,通过加强和改进柜面服务,完善储蓄存款考核机制,调动员工吸收存款的积极性,在巩固乡镇储蓄存款市场优势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对公业务,进而实现存款成本合理性与规模稳定性的有机统一。同时在传统中间业务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在农村的网点优势,努力发展中间业务,积极介入代收业务,创造新的利润来源,积极推进与保险公司的业务合作并与其他金融机构合作,开办寄库、项目代(托)管、委托贷款、债券分销等业务。继续开展增资扩股工作,扩大投资股和资格股在股本金中的比例,增强农村信用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农村信用社与农民的双赢互利。

(三)重塑信用环境

为了给支农信贷创造良性循环,必须在优化社会信用环境上下做工作,通过金融业务手段、行政手段重塑良好信用环境。业务上完善贷款方式,提高为农服务水平。建立起切实有效的信用考核、记录形式,对贷款农户进行量化信用评级,对不同的信用等级农户核定不同的信用贷款额度,同时要按照灵活、方便、安全的原则,完善农户联保贷款方式,扩大农户联保贷款的范围,大力推行农户联保贷款,专业合作组织联保贷款和专业协会成员联保贷款,积极探索开展信用乡镇、信用村、信用户创建工作,组建信用共同体,分散农贷风险,切实为农户贷款开辟多种担保抵押渠道。

在重塑信用环境的过程中,要求党政部门起带头作用,提高党政部门和干部的信用意识,使其成为诚实守信的带头人。各级地方政府要坚决制止干部信用缺失行为,建议将诚信列为党政干部考核和提拔任用的一项重要内容,对恶意拖欠农村信用社贷款的不守信干部,有关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转变企业信用观念,对不守信用的企业,地方政府要出台惩罚性约束措施,加大打击力度。最重要的是要转变农民的信用观念,地方政府要培养农民的信用观念,普及信用重要性的法律经济常识逐步在农村信用社与农户之间架起诚信桥梁。

(四)建立科学的信贷风险防范体系,解决农村信用社支农服务的管理难题

强化对支农贷款的管理和监督,健全农户贷款档案,规范各类管理台账、卡片统计口径,定期复核台账、卡片内容,确保信贷信息真实全面,并逐步将档案台账实行电子化、网络化操作管理,实现客户档案动态管理。

(五)创新金融产品,扩展信用社支农服务功能

通过创新金融产品,推出“致富通”专业大户生产经营贷款、“产销通”和“公司+农户”生产经营贷款、“创业通”失地农民创业贷款、“小康通”公共事务农户贷款等产品。针对不同贷款对象确定贷款种类、利率标准、办理方式、审批程序,根据农村农时特点和客户需求,灵活确定贷款期限、担保方式,提供个性化服务,吸引和巩固优质客户。改善服务方式,实施精细化服务,推行客户经理制,设立“农贷专柜”,建立“个人客户信贷服务中心”、“中小企业信贷服务中心”,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加快资金兑付,扩展业务功能,不断提高为三农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结论

农村信用社范文第4篇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的意见》(〔**〕66号)和**省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会议精神,我市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确保农村信用社改革顺利实施,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各项任务目标,现通知如下:

一、调整市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领导小组成员

根据2006年12月29日市政府常务会议意见,调整后市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领导小组组长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宋文同志担任,副组长由市政府副市长李博同志担任,领导小组的组成人员仍由**市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市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领导小组的通知》(〔**〕66号)中确定的各有关部门的主要领导或主管领导同志担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市银监分局,办公室主任由市金融办主任张保刚同志兼任,杨继范、贾捷、付先军、徐学利同志兼任办公室副主任。

二、积极开展清欠收贷,降低不良贷款占比

按照省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领导小组的安排部署,自**年第二季度起,各市农村信用社认购的央行专项票据陆续进入兑付期。票据能否如期兑付,对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至关重要,而票据兑付前的一个基本前提条件就是“不良贷款比2002年下降50%”。按这一标准测算,我市到票据兑付期,应至少再清收不良贷款6.4亿元,因此,清收的任务十分艰巨。

为确保按时完成清收任务,达到票据兑付标准,市政府确定,从现在开始到春节期间,利用一个月时间,在全市大打一场清收盘活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攻坚战。一是由市法院牵头对农村信用社历年积压的贷款诉讼案件进行一次集中清理,加快审结速度,加大执行力度;二是由市监察局牵头,对党政干部、公职人员欠款,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清收,春节前完成80%;三是由县(市、区)政府负责,对政府有关部门自贷、担保形成的不良贷款,以及清理基金会时政府承诺资金,能用现金归还的用现金归还,没有的可用政府其他优质资产如土地等进行资产置换;四是建议各级人大、政协等部门,对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劳动模范欠款,运用行政、组织等手段进行清收。五是农村信用社要充分发挥清收主力军作用,积极向有关部门提供情况,搞好服务。各有关部门要在各级政府的统一协调下,各负其责,分工协作,密切配合,确保这次集中统一行动收到预期效果。

三、落实配套扶持政策,全力支持农村信用社改革

农村信用社范文第5篇

什么是企业文化?目前学术界对企业文化还没有准确的定义,但从本质上讲,企业文化实际上就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创造的具有企业特色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是研究企业生存、竞争、发展的科学,是企业的“灵魂立法”,对外是一面旗帜,对内是一种向心力。它的出现,标志着企业管理从物质的、制度的层次向更深的文化层次发展,随着市场的逐步规范和竞争的深化,竞争的方式、内容也表现为企业文化竞争。

二、农村信用社之企业文化

农村信用社是集体合作金融企业,本文就农村信用社企业文化粗浅的谈一下自己的看法:农村信用社的企业文化主要包括企业价值观、经营理念和发展目标,企业精神、行业风气、服务规范、企业形象以及金融法制、制度文化和传播文化、金融文艺等很多方面。农村信用社加强自身企业文化建设,不仅是对过去工作的总结和升华,也是新时期战略调整的理性选择,农村信用社独立运作以来,创造了许多值得好好总结的文化理念、管理思想、管理制度和行为规范,如以人为本、以农为本、以社为家、诚信合作等方面。这些都是对农村信用社企业文化建设的有力实践和探索。对全员的思想和行为起到了很大的导向,凝聚、整合和培育作用,是农村信用社的灵魂工程、民心工程、动力工程和智力工程。

三、农村信用社如何走好企业文化之路

企业文化随着市场经济的变化规律,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内涵。因此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创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具体的说,分为远期和近期目标。

远期目标是建设“四个一流”的,具有“中国农信人”特质的长效型现代化农村合作金融企业文化。

近期目标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认真总结、提炼、创造出农村信用社核心价值观,将先进的企业文化建设与业务经营、风险管理、创优服务、转换机制、改进作风等有机结合起来,下大力气夯实基础,增添亮色、整章建制、规范行为、重塑社魂,进一步提升经营和管理层次,提升工作质量和效率,提高经营效益和社会效益。

农村信用社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具体的工作实际中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的有机结合。

1.将企业文化建设与规范员工行为、工作作风有机结合。树新农信形象,创新农信精神文化。促进金融职业道德教育与企业精神教育的有机结合,并进一步创造一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文化氛围。采取统一培训与岗位练兵、业务技术比赛相结合,培养大批熟练掌握现代金融知识及相关产业经济理论和精通计算机操作及网络管理系统的专门人才。并将服务用语、职业道德、职业纪律、岗位职责等一系列行为规范汇编成《员工手册》作为广大信合员工的行为准则,并在广大信合员工中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文体活动,并抓好人生观教育、敬业爱岗教育、反腐倡廉教育化无形为有形,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2.将企业文化建设与业务经营结合起来。提速发展新业务,创新农村信用社物质文化。搞好市场定位:坚持以农为本、为农服务、与农共舞、与农共赢。呈现出“农信塔台、农民唱戏”共同致富的新农村建设的新气象。

3.将企业文化建设与风险管理结合起来。提增品牌效应,创新农村信用社信贷文化,并以“敬业、诚实、守信、创新、效益”作为信贷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和精神内涵。

4.将企业文化建设与创优服务结合起来。提升服务层次,转变服务观念,创新农村信用社行为文化。

服务是一切创新的手段、方式及其过程,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服务是一切创造利润和财富的手段,客户是效益生长的源泉,员工是创造效益和财富的主体。作为农村信用社的领导实践“三个第一”服务思想,就要强调“态度第

一、关系第

一、团队第一”。态度决定一切,它决定立场、方向和成功。关系是市场经济的神经,理顺关系,建立长效发展机制是领导组织要求;团队是主干,带好团队是领导天职,要重视天时地利人和,发扬农信人“诚信、团队、牺牲、创新和奉献”精神。

作为员工,要坚持“学习第

一、执行第

一、创造第

一、”不学习,就不能贯彻和执行,不执行就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不创造就没有发展前途,就不能实现最佳效益的这三者的辩证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