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改革自我总结

改革自我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改革自我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改革自我总结

改革自我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初中数学 学生能力 基础学力

初中数学教学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对于深化初中课改进程,起到了重要的意义。在培养学生基础学力的过程中,创新教学模式、狠抓教学要点的举措,是落实学生基础学力培养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初中课改正处于关键时期,以培养学生基础学力为目标的数学教学模式,无疑是深化初中数学改革,落实相关改革精神的重要途径。

1.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

1.1 创新教学模式,立足于“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原则。学生学力的培养,注重学生全面素养的培养,尤其是创新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等,都是落实培养目标的重要方面。这就强调初中数学教学,要基于课改精神,立足“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原则,创新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启发学生进行新知识的思考和探究,以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在组织教学中,要遵循大纲要求,合理整合教学内容,进行探究性或合作式等一些类的教学模式,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创新教学模式,很大内容上是基于教学情境的创新。教师在情境的创设中,要基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利用有效的教学情境,去调动、启发学生思维活动,以强化学生自我学习、自我认知、自我获取的能力。例如:证明不等式 (a,b,m为整数;a

1.2狠抓知识要点,强化“教师的讲、学生的练”。初中数学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也就是说,在教学中,教师要狠抓知识要点,强化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好引导的辅助作用,精讲课程内容,巩固基础知识的应用和拓展,并配以相应的学生练习,这种师生“精讲多练”的方式,对于优化学生学习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在精讲的过程中,不是僵化的知识传授,而是基于探究性或问题式的教学活动,以互动交流的方式,实现课程内容的讲述,这种模式下的精讲,突出了教学的自主性和创新性,适合于初中生的个性发展特点。同时,教师的讲要利于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诸如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以明确好教学目标,这便于系统性教学方式的形成。例如:在《因式分解》的课程教学中,课程内容比较繁琐,教师的精讲非常关键,对于常用或特殊情形下的方式,以及创新思维下的分解方式讲解,以强化学生对因式分解方式的掌握和巧妙运用。

1.3 激励学生的自我总结,强化自我基础学力的认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教学内容的接受方面。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善于激励学生自我总结和反省,以强化学生的自我能力的认识。学生要针对自我学习的表现,诸如课堂反应、活动探究情况、作业情况等,进行自我学习状况和状态的总结,以及时发现自己能力上的不足或缺失,这点对于落实培养学生基础学力,具有实质性的意义。同时,教师要针对学生的自我总结报告,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以引导学生“快乐的学、积极的学、有能力的学”,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信心,而且强化了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这些都为初中数学教育的改革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2.初中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基础学力的意义

初中教育改革,重在教学模式和教学体系的完善。基于培养学生基础学力的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落实了课改的精神,深化了教学改革,对于初中数学的教学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和谐社会环境下,构建和谐的教学氛围、积极的教学形态、科学的培养机制,对于深化教育意义,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1 深化教学改革,明确教学目标。基础学力的教学培养,依托于创新性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机制。这就强调课改的实质,需要在教学中得到落实。学生的基础学力是多样的,这就决定教学过程中,要立足于“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原则,以探究性或问题式的引导式教学,组织学生的思维锻炼、探究思考等,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基础学力。就这点以深化了教学改革,推动了新课改的进步。

2.2 培养学生良好的素养,激发了学生的潜能。新课改下,注重多元化的培养机制。在培养学生基础学力的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式教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潜能,尤其是创新能和思维能力等,都是构成学生素养的基本内容。所以,基于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素养,进而形成良性的教学体系。这点对于处于“尴尬”境地的课改而言,无疑是重要的、有意义的。

3.结语

随着我国课改的不断深入,基于多元化的培养模式,已成为初中课改的重要内容。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注重学生基础学力,诸如创新能力、思维能力等,都是全面培养学生素养的重要方面。在实际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学力的培养,需要立足于“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原则,并基于和谐的师生关系,开展互动式的探究性教学,这些都是培养学生基础数学学力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钟坚红.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学力的培养[J]

[2]葛晓燕.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发展学生的学力[J]

改革自我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体育教学;反思;评价

新课程的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日益推行让广大家长和学校对体育课程的重视程度也相对提升。体育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教学,我们这今天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进行体育运动和体育锻炼,达到我们的教学效果,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帮助学生强身健体,同时我们还需要培养学生在学习中进行反思和自我评价的能力。

1.通过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正确评价

在以往的学习中,我们一般在教学过程中只是重视学生学习的成果,却忽视学生学习的能力,忽视学生对自己的正确认知,这学生能够对自己进行正确的反思和评价,才能够深刻认识自身更好的完成学习任务。我们在体育教学中要通过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正确的评价方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改变死板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要通过教学让学生能够正确的评价和反思自己。评价往往是一项群众性的工作,需要评价者与评价者密切合作,同时要动员全体师生共同参与,参加检查,评估与总结,才能产生良好的评价效果。要想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能够正确的评价和反思自己,就要给学生明确评价和反思的内容。

我们现在往往引导学生评价和反思都是反思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这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需要让学生正确的认识到自己在体育运动中的优势特长、兴趣爱好。这并不代表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缺点是没有必要的,而是要求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能够全面认识自己,比如有些同学具有很好的体育运动能力,在一些项目上具有先天的优势,我们就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多多发挥自己的长处,扬长避短,而有些同学在运动上具有天生的不足,那么我们也可以让他找到他其他方面的优点,比如在运动比赛的战略思维上,或者是运动比赛的配合上,只有全面认识自己,才能够更好的完成体育运动。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主要一般情况下是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我们要改革以往只靠学习效果和成绩以及运动的量来评价学生的方式,我们还要观察同学的出勤率,对体育运动的重视程度,学生的学习态度,学生的情感,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价值观念的,这些都是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评价的种种方面,也应该是教师引导学生去反思和总结自己种种方面,只有全面认识自己才能做到全面的提高。

2.通过比赛形式引导学生自我反思

我们现在的教学模式,还是以前古板的教学模式,不能适应时代的改革和社会的发展,体育运动本来就是一门需要实际进行的一项课程,没有参与其中,就没有发言权。要想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必须让学生参加到运动中来,就是一味讲解,学生在下面简单练习并不能达到体育教学的很好效果。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取比赛的形式来进行教学,通过比赛既提高了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能够提高学生们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合作意识,在比赛中还能够深刻的知道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以及能够知道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在比赛的过程中还能够自然而然的对自己形成一个反思和总结。当然,有些同学会只在乎比赛的结果而忽视过程,这时候就需要我们的体育教师在比赛结束之后,积极的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总结和反思,比如我们在体育教学中进行了一场两人三足比赛,我们在比赛结束之后就可以引导同学们那几场比赛进行反思和总结,有的同学赢在了哪些方面,输的同学,又输在了哪些方面,自己在比赛的过程中是在输的一方还是赢的一方,自己对比赛的输赢,起到了什么作用。最后教师也可以总结每个小组的优点和缺点,或者通过小组互评的方式说出对方的优点,或者让每一个学生都自我总结,这样学生通过比赛的形式就能够有一个很好的反思和总结,能够更好的达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

3.通过分组形式引导学生互相评价

体育教学,往往不同于体育竞技,我们可以通过比赛的形式引导学生自我反思,但是小组教学模式,能够引导学生互相评价,互相指导,不仅能够增加学生的,友谊,还能够形成一个正确的评价模式。我们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对某一项体育活动进行示范之后,然后通过分小组来进行,学生通过分小组的练习,让学生互相帮助,互相纠正,这样,学生就在分小组的体育运动中深深感受到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这样让学生在老师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引导,做出教师的评价,和通过比赛进行自我的反思以及通过分小组进行互相评价就行成了一个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有了一个多元化的评价主体。比如我们在进行篮球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讲解完之后可以让学生分小组来练习,两个人一组,两个人分别三步上篮,这时候,一个人进行的时候,另一个人观察,这样观察的同学就能很好的看到机修运球同学的优点和其中的不足,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相互之间提意见,还有,如果我们在进行传球的过程中,两个人一个小组就更有利于相互知道对方的传球方式和特点,优势和不足,这样就能够在小组学习中反思自己,同时也能够评价同学,鼓励同学,这样既增加了学生之间的友谊,还能够促进教学任务更好的完成。

通过引导学生在体育运动中进行反思和评价,不仅能够很好的达到教学效果,完成教学任务,还有利于学生将这种方法贯彻到其他学科中,对学生今后的学习有着至关重要、不容小觑的作用。是让学生能够更好的享受体育教学成果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必经之路。

改革自我总结范文第3篇

七年级学生大多数是13、14岁的少年,处于人生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他们好奇、热情、活泼、各方面都朝气蓬勃;但自制力差,注意力不集中……总之,七年级学生处于半幼稚、半成熟阶段,要使数学教学更有效地帮助学生获取数学知识和适应能力,有些问题应在我们的数学教学中予以重视。

一、做好中小学数学数学教学的衔接,帮助学生平稳过渡

学习数学对七年级的学生来说,首先应当是获得适应中学数学学习的能力,以缩短小学学习向中学学习的过渡期。

重视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建立知识网络。中小学数学有很多衔接知识点,如有理数、三角形等,到初中,它们有的加深了,有的研究范围扩大了,有些在小学成立的结论到初中可能不成立。因此,在讲授新知识时,我们有意引导学生联系旧知识,复习和区别旧知识,特别注重对那些容易出错易容混淆的知识加以分析、比较和区别,这样可以达到温故知新、温故而探新的效果。

重视培养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总结的良好习惯,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初中数学概括性强,题目灵活多变,只靠课上听懂是不够的,需要课后进行认真消化,认真总结归纳,这就要求学生应具备善于自我反思和自我总结的能力。因此,我们在教学中,抓住时机积极培养;在单元结束时,帮助学生进行自我章节小结;在解题后,积极引导学生反思:思解题思路和步骤,思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思解题方法和解题规律的总结。由此培养学生善于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总结的习惯,扩大知识和方法的应用范围,提高学习效率。

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不仅体现在学生学法的衔接上,更主要的是体现在教师教法的衔接上;不仅体现在初中与小学的衔接上,也体现在小学与初中的衔接上。如何引导他们尽快熟悉初中教法,增强自学与自制能力,顺利渡过衔接关,要认真分析研究有关问题,切实加强中小学之间的数学教研,为搞好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和提高教学质量做出一些有益的探索,让我们成为帮助学生平稳过渡的良师益友。

二、教学中注重几何兴趣的培养,强化几何基本技能训练

七年级学生初次接触理论几何。作为教师应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于是在学习正课之前,首先上两节预备课,主要谈几何的作用,从古希腊的测地术到今日的高楼大厦,从工农业生产到日常生活,到处都可以看到几何踪影,到处都可以看到数学家的功绩,几何是学习其它学科的工具,更是开发智力,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新起点,然后介绍几何的发展史,提出一些有趣的几何问题,为学生创设情境,启动思维,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几何的兴趣。

有时课堂上要讲析比较复杂的证明题,要分析、画图、证明时间紧,这时可着重引导学生口述分析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口述能力,也就是用几何语言表达应该书写的全过程。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提高了学生语言的表达能力,从而使得学生几何技能得到强化训练。

三、为培养学生的理解、归纳和总结能力,教学中应重视变式教学

能从一组存在某种共同本质特征的不同数学对象中寻求或发现这些本质特征,是学习数学中有关概念、公式、定理、法则以及数学思想方法的基本技能。让七年级学生初步掌握这一技能,是初中阶段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掌握这一技能的指导思想是化归思想,而实现这一思想的方法有很多,其中变式教学方法是常用的方法。所谓变式教学,就是通过不同角度、侧面、情形和背景,从多个方面变更所提供数学对象素材或数学问题呈现形式,使事物的非本质特征时隐时现而其本质特征保持不变的教学形式。该教学方式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在变化中概括出本质特征,因此它对培养学生对数学问题的理解、归纳和总结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应在教学实践中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改革自我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探究性教学;初中化学;应用

探究性教学模式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时,以学生做为主体,教师做为引导者,于教学过程中通过合理的指导,让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为目的进行有效性学习的一种教学方式。针对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而言,探究性教学模式的应用,可以使学生较全面、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技能,并可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实践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一、探究性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1.利用趣味性设计,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在进行初中化学教学时,教师需每一堂新课教学前,都先设计好一个新课导入,通过对具有趣味性的问题或实验的导入,有效地起到承上启下,巩固旧知识,引出新知识的教学效果。此外,通过趣味性教学设计,还可激发学生对初中化学的学习好奇心,促使其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化学学习当中。

2.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思考

良好教学情境的创设,对探究性教学模式的开展十分有利。例如,教师在讲解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时,可先创设相应的情境:于烧杯底部固定一支点燃的蜡烛,并注入适量的稀盐酸,之后再于烧杯中加入碳酸钠粉末(注意实验时一定要保证自身与学生的安全),通过此种类型的实验,让学生观察烧杯中发生的变化。其次,在对实验情境观察的基础上,让学生总结出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在生成二氧化碳的诸多反应中,其是否都适合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再次,通过各种情境实验的观察,让学生以自主探索或合作交流的方式,分析碳酸钙与稀盐酸、碳酸钠与稀盐酸、大理石与稀硫酸、大理石与稀盐酸等之间发生的反应。通过对反应物状态、反应条件等方面的分析,最终得到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最合适的方法;最后,通过学生前期的不断的思考与探索,再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其了解并可熟悉使用二氧化碳的制取、收集、验满、检验等详细的操作步骤。

3.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进一步加深知识的掌握度

在探究性教学中,小组合作交流属于一种实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教师将班级内学生按一定的要求组成若干学习小组,于共同探讨、交流和合作下,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在培养每位学生协作、交流能力的同时,使学生都能获得较好的学习成效。

例如,教师在讲解酸和碱的性质一课时,先准备相应的实验器材,包括有试管、药匙、镊子、木炭、生锈铁钉、镁条、氯化铜溶液、浓硫酸、浓盐酸、稀盐酸、氧化铜等。并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真实标签,并对比浓硫酸与浓盐酸的物理性质。之后,教师先叮嘱学生进行实验时需采取的防护措施,以小组的类型分别给每个小组相应的实验器材,使其以分组的形式,让学生通过各种类型的实验,探究稀盐酸与稀硫酸的化学性质。学生在教师的合理引导下,根据自主探索与小组合作学习,以实践、合作、交流、讨论的方式深化对本课知识的理解。

4.自我总结与评估,巩固与强化所学知识点

在一单元知识教学完毕后,教师应及时地通过课堂小组,指导学生对自己所学知识的掌握度进行评估与总结,使学生能发现自己的优缺点,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扬长避短。首先,教学需提出具体的评价要求,让学生通过对所学单元化学知识的了解与复习,总结知识点,并学会准确、熟练的应用学过的知识。其次,在学生认真阅读和复习所学知识之后,教师引导其通过对各种类型化学习题的收集,使学生在自主或小组合作下,学会自己编题,进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动手与动脑能力;再次,在学生合作下出好题之后,教师将其归纳,并于其中选择出难易适中的题目对学生进行集中测试。通过测试结果,学生自己可与出题的同学进行交流、讨论,评估自己学习中的不足之处,并及时进行探讨与改正,在合理巩固学生所学知识的同时,有效地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

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总结与评估时,为保证此阶段教学的有效性,需着重注意两点问题:其一,在学生进行评价时,需保证评价内容的综合性、多样性、动态性与有效性;其二,将学生自我总结与评价与教学评价、家长评价、生生评价进行有机结合,通过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促进初中化学探究性教学的有效性。

二、结束语

探究性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位置,其以学生为主体,通过人性化、民主、实践性的教学理念,在利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化学的同时,有效地培养起学生的创新、思维、自主、合作与实践能力,进而促进初中化学教学整体教学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改革自我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思想政治教学;学科整合;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1;G63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05-0012-01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与学生学习活动的有效整合,是在已有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自我展示的创设工具、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合作探究的辅助工具、知识巩固的拓展工具、自我总结的升华工具,并将这些“工具”运用到政治课堂中去,使教学环节、教学资源、教学环境等要素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有机结合,以便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

一、信息技术――学生课前自我展示的创设工具

课堂上为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是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源泉,课前自我展示强调学生的个性化体现,是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学生可以围绕生活中的学科知识和社会现象、社会热点开展讲演、课本剧、趣味性游戏、知识竞赛等活动,对已学知识进行巩固,为新课导入做铺垫。而这些活动形式的创设就要借助信息技术来完成。例如,在学习“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一框题时,可以课前展示2015年值得关注的社会热点,为了完成这个话题资料,首先要借助计算机网络进行搜集和整合,然后通过播放视频、幻灯等展示整合后百姓最关注的热点问题。或者让学生在课前展示自编自演的游戏,来体会多劳多得、少劳少得的含义。为了增强做游戏时的活动氛围,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播放一些曲目,来制造欢乐气氛。通过利用信息化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借助其丰富的内容,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积极引导学生进入新课学习。

二、信息技术――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

“自主学习”是与“他主学习”相对的概念,是学生处于主体地位状态下的主动性与能动性的学习。如何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信息刺激,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认知效率。在自主学习环节将信息技术融入进去,设计美观生动的画面,创造逼真的教学环境,提供视觉、听觉等各种感官刺激,不仅可以达到良好的感知效果,获得生动形象的信息,还能产生美感,给学生带来愉快的体验,从而有利于对知识的掌握。例如,学生参照导学案进行自主学习时,教师运用幻灯片展示导学案上空白处的信息,并根据学习内容,幻灯片的制作可以插入一些声音、图片、动漫来加深学生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阿凡提染布的故事体现的是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此时在幻灯片中可以插入一些动漫图片,来说明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教师使用多媒体技术制作课件,事先将准确的信息制作出来,不但节省了公布答案的时间,而且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的疑惑问题通过观看幻灯片和图画,能及时有效地得到解决,为下面更深一步的学习做好铺垫。

三、信息技术――学生合作探究的辅助工具

合作探究是教学的关键和核心环节,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通过设置一个具体的典型案例,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因此,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自由民主的氛围,是提高合作探究学习效率的重要环节。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生动形象的学习情境,也可以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以及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例如,在学习“民主监督”一课时,可以让学生观看居民区被粉尘污染的视频,将问题设计与新闻整合,画面与音乐相配合,巧妙地渗透本节课要探讨的核心问题。再如,在学习“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一课时,课下可以让学生通过网络搜集一些体现民族关系的事例。通过课内课外活动,巧妙地将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课教学相结合,辅助学生更好地学习。

四、信息技术――学生自我总结与评价的升华工具

学生自我总结与评价环节是整堂课的落脚点和归宿,对于学生来说主要有两个任务:一是学生自主总结归纳本节课的学习收获,通过信息技术呈现结构图,让学生将零散的知识形成一个知识网络体系。二是学生作为整堂课体验的主体,在学习过程中会对学习内容产生某种情感体验,教师要通过信息技术创设特定的环境、特定的氛围、特定的情境,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情感释放出来,并从中体验同情、依恋、爱憎、愤怒、自强、欢喜等情感。例如,在学习“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这一框题时,课程结束后,教师可以通过播放视频来激发学生们的情感。可以播放中国大步走向繁荣富强的画面,激励学生的爱国热情。通过视频展示、音乐播放,把人类社会是永恒发展的这样的教学内容巧妙地与学生的情感紧密联系,做到以情激学,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水平。

参考文献:

[1]孟庆男.思想政治新课程教学技能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

[2]唐亚阳,杨果.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探析[J].湖南大学学报,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