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学英语三级作文

大学英语三级作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英语三级作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大学英语三级作文

大学英语三级作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提高课程;地方高校

2013年11月,大部分省份的高考英语分值从之前的150分调低至120分。高考英语分值的改革直接触及大学英语课程设置调整的必要性。高校外语课程体系进行过多次不同程度的改革。这次高考英语的分值改革涉及到大学英语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的改变。大学英语应该更加倾向于综合化、特色化、地方化方向发展。

一、大学英语课程设置现状

2007年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规定大学英语课程占本科的总学分比例应达10%(即16学分)左右。因为各个高校的生源、办学特色、培养目标等实际情况有所不同,大学英语课程的设置呈现很大的差异。全国一流的重点高校在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上采取了压缩学分、压缩课时的做法。地方高校、二本院校尽管大多数还能够保持16学分值,但这包含了必修课和各类选修课。总体上,大学英语占大学总学分的比例严重下降。

大学英语课程的设置内容更加倾向于综合化,不再局限于其工具,兼顾工具性与人文性,也应综合各专业特色进行结合性教学,更加注重大学英语的实用性。我们从大学英语四、六级改革的发展历程即可看出这一点。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由原来的100分提升到710分;由原来的注重语法、单独知识点转化为对听、读、写、译的综合能力考查,再到将口语的等级考查融入到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成绩单中,口试门槛降低。这一发展历程足以证明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也应着重于听、说、读、写、译五个模块的结合模式。大学英语课程的设置应该更倾向于特色化。各高校开展了各类英语特色选修课,将大学英语与专业相结合,与文化相结合,更加注重大学英语的实用性,或强化语言的工具性,或锻炼文化的补偿性,或强调语言的实用性。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变革的另一方向即地方化。大学英语的培养目标为通识型人才,但不应忽视个体差异,特别是地区差异,所以在保证实现通识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同时,应突出地方院校特色,因地制宜地改革大学英语的课程内容设置。

二、重点高校大学英语提高课程体系建设现状

重点高校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一大主要表现即为逐步压缩大学英语基础阶段的课时比例。针对学生外语水平的差异,设立符合校情的外语等级水平考试,将学生按外语实际水平分类教学。基于等级水平考试,决定各个等级语言基础课时的比例以及提高课程的种类和比例。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重点高校将大学英语必修学分的比重降低了50%到25%不等。

清华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隶属人文学院,下设公共英语本科、公共英语研究生教研室,负责公共外语教学。大学英语课程分为基础英语1~3级,另外包含了近20门英语公共选修课:在实用英语方面开设了科技英语、体育英语、科技英语视听说、报刊选读、商贸英语;在英语高级技能方面开设了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以及根据听、说技能训练开设的高级口语、高级听力,根据写、读技能开设的高级写作、高级阅读;在文化英语方面开设了影视欣赏、中国文化英文谈、西方社会与文化。清华大学通过英语公共选修课实现提高阶段的各项教育教学要求,采用模块式的课程内容和形式,基本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提高课程体系:外语学习的重点不再仅仅局限于打语言基础,而是专注于语言的各项基本技能培养;在课程设置方面转向高层次设计,突出语言的应用特色;公共英语水平测试系统的建立能够更好地测试学生对语言的应用能力;为了推进素质教育并且创造良好的校园语言交流环境,清华大学建立了大学外语课外学习环境组,积极地开展语言应用环境的建设,有利于给学生提供课外语言学习环境。外语环境建设是课堂语言教学的有效延伸途径,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外语协会、英语学习网站、英语交流与写作辅导中心、英语学习策略咨询辅导中心、实用英语技能系列讲座、外教西方文化系列讲座、英语夏令营等方式起到营造全英语环境、语言文化熏陶的作用,体现了教学的民主化主旋律,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自己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并积极参与其中。外语环境建设的主要课外活动包括:各类比赛(外文歌曲大奖赛、演讲比赛、作文比赛),以外语文化传播为目的的一系列讲座、英语角、外语调频台广播等。这些外语环境建设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实践机会,营造了人工的双语环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产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不断地受到激励和鼓舞,达成综合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重庆大学的公共外语教学由大学英语教育中心负责,隶属外国语学院。外语教育中心下设6个英语课程组: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组、文理学科大学英语课程组、建筑学科大学英语课程组、工程学科大学英语课程组、信息学科大学英语课程组和大学英语创新课程组。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组承担非英语专业硕士、博士生的公共外语教学;文理学科大学英语课程组、建筑学科大学英语课程组、工程学科大学英语课程组以及信息学科大学英语课程组是以学生的专业为标准进行划分,将语言与专业相结合,主要内容为英语语言基础知识与其应用技能,同时兼顾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集合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在课程的设计方面重视听说能力的锻炼,在教学模式方面积极推进以网络和计算机为基础的英语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单纯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语言知识点为重点的教学模式。在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和条件的同时,实现以学生为中心、兼顾知识传授、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引导的教学模式。另一方面,教学评估全面、客观、科学和准确。大学英语创新课程组以项目驱动法为依托,为学生提供面对面指导,努力帮助学生提升语言以及思辨能力,增强学生的国际竞争力。

三、地方高校大学英语提高课程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

地方高校大学英语提高课程体系的建设可以参考重点高校的设置模式和内容,但不能完全照搬照抄。重点高校提高课程的设置是经过长时期的实践检验,是较为成熟的成果,是地方高校大学英语课程发展的趋势和目标,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但同时我们应该意识到地方高校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生源基本功相对较弱;办学特色比较突出;师资配备组合欠合理;配套设施跟不上;理念高度有待加强。在提高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地方高校也已经开始探索实施,但有些高校意识不够、因循守旧,有些高校积极进取但收效甚微,部分高校有如无头苍蝇,乱飞乱撞最后又回到原点。基于地方高校的特点和现有的提高课程体系建设情况,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地方高校应明确一套分级教学标准及模式。因材施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大帮哄的公共外语教学模式既浪费了时间又收效甚微。压缩大学英语的课时对于地方高校是不明智的选择。地方高校不同于重点高校,学苗较弱、基础知识缺乏,充足的课时才能保证基本语言水平的需要。教学可以分为三个等级,采用小班教学的模式,每个教学班不应超过60人。分级模式应兼顾听、说、读、写、译五种能力的综合考察,以总分排名的方式决定英语等级。

第二,结合本校办学特色,进行专业与大学英语的结合。一级为语言基础知识教学;二级为专业与语言结合;三级为自由选修项目。其中,三级教学内容采用模块式选修方式:高级语言能力模块、实用英语模块、文化培养模块。高级语言能力模块将课时平均分配到听、说、读、写、译能力培养上,是一级的提高版;实用英语模块进一步将语言与专业相结合,是二级的提高版;文化培养模块是出于对学生人文性培养的考虑,对于基础非常好的学生可以在文化中进一步提高语言能力。

第三,教材、师资应该配合第二点进行规划。地方高校应该注重教师的深造培养,派教师去重点高校甚至国外高校进行学习,使他们的知识能够快速地更新换代。教材方面应在二、三级采用自编教材,这样才能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第四,大学英语提高课程为二级和三级,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二级应该遵循一级采用分值的评价方式。三级应该采用等级评价方式,分为优、良、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级。

大学英语提高课程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参考文献:

大学英语三级作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学评价;师资培养

目前,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正经历着一场改革,处在一个转型期。是彻底放弃通用英语(EGP)教学转向学术英语(EAP)教学,还是二者兼顾?本文拟介绍突显学术英语兼顾通用英语的山东大学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涉及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学评价、学术英语师资培养以及已经取得成就等方面,以求为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ESP教学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课程设置

(1)ESP课程体系。山东大学课程设置充分考虑了国家、社会和学生的需求,突显学术英语兼顾通用英语, 目标是提高学生以英语为工具吸收现代科技文明的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中国最优秀的本科生,服务于建设国际化的研究型大学、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规划。

我们构建了包括通识必修课程和通识选修课程在内的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课程体系。通识必修课程下设通识基础类课程和通识提高类课程。基础类课程包括大学英语读写课、大学英语视听说课、ESP系列课程以及为部分学院开设的特色专业课程,如为“泰山学堂”学生开设的捷进英语系列课程,为医科学生开设的医学英语系列课程、为理工科学生开设的科技英语系列课程等。提高类课程主要是为学完大学英语基础阶段后的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开设的课程。通识选修课程下设三个课程群:通识一般课程、通识核心课程和国际网络课程。

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对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构建起到了强大的支撑作用。依托现代教育技术,促进课程优势发展,是山东大学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特色之一。基于互联网的国际课程,开辟了广阔的空间,推动了课程现代化和国际化的进程。

(2)医学英语教学的个案。实施医学英语教学首先解决了很多问题。医学英语涉及医学、化学、物理学、生物学、生物工程学、伦理学、心理学等多门学科的知识,因此教师通过调查问卷、座谈会等多种形式,结合学生的建议和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精选教学内容,编写教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针对医学英语教学确立了“加强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目标,为不同级别的学生开设了“医学英语翻译与写作”、“基础医学英语”、“临床医学英语”、“医学英语听与说”等多门课程。学生实现个性化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学习,主动式学习。教师不仅是知识传授者,而且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教学采取教师引导、学生准备(自学)、集体讨论、教师集中讲评或答疑等形式。教学中教师运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进行辅助教学,充分利用课件和音像资料,把知识性、趣味性和科学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此外,医学英语教学还专门设立了学习网站,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文字、音频和视频的资料。学习成绩评价注重学习过程和多元评价,学生的最终成绩由课堂表现、平时作业、论文写作及期末考试等各个方面的评价构成。

由于医学专业内容复杂而难懂,教师们采用视频播放、案例分析、项目展示、网站辅助、论坛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教学重点除了教授医学英语语言知识以外,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成为主要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中,老师与学生紧密沟通,确保普通英语学习与医学英语学习的衔接以及学生进入临床阶段医学英语学习的连续性。

二、教学模式

根据大学英语课程的特点,我校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指导思想。

(1)分级教学。为了突出“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特点,我校大学英语教学采用分级教学。学生入学后根据考试成绩分为大学英语二级起点和大学英语三级起点两个级别。

(2)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让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布置一些需要学生合作才能完成的学习任务,如辩论会、专题探讨、模拟国际学术会议等,要求学生协作完成任务,以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3)营造语言环境。营造语言应用环境是第一课堂的延伸,为学生提供应用英语的舞台,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 自2009年以来,我校大学外语教学部共举办全校性英语表演赛40多次,每学期都组织英语讲座、英语沙龙、英语创新作文比赛和英语文化月等活动。2010年、2011年和2012年,大学外语教学部配合学校举办了3期全英文暑期夏令营,共有600多名学生参加学习,收到了令人欣喜的效果。

(4)利用现代技术。大学外语教学部早在2004年就建立了集网络教学、系统管理、资源服务“三位一体”的多功能网络教学平台,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大学英语教学平台由1个卫星节目编辑室、2个课件制作室、8个自主学习中心、4个网络课程直播室组成。平台上安装了5套大学英语学习系统,约有10T的信息资源,可供6个校区2万多学生在线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5)发展国际合作。自2008年以来,山东大学与美国东卡莱罗纳大学联合开设了4门有关语言、文化、时政的网络视频交互课程,学生可以借助网络教学平台与美国、瑞典等32个国家的学生和教师进行网络互动,开阔了学生的国际视野,促进了跨文化交流。

总之,山东大学的大学英语教学实行分级、读写和视听说分课型上课,采用了基于课堂和计算机网络的教学模式。通识选修课程则运用了研究、讨论和实践等教学方法。采用不同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认知能力。

三、教学评价

山东大学的大学英语教学引入多元化评价机制,包含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价机制和教师的教学质量监督机制两个方面。

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价机制实行过程与结果相结合,形成性评估与终结性评估相结合。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加大学生平时学习的分值。必修课程采用“4+6评价方法”(即平时成绩占40%,期末考试成绩占60%),选修课对学生出勤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期末考试结果进行多点考核,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业表现和学习效果。通过几年的实践,逐步完善了形成性评价的量化标准,保障了评价的科学性。

为提高和保证教学质量,大学外语教学部成立了以教学骨干为主组成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定期检查和研究教学中的问题,对教学质量实行“一票否决制”,评价结果与业绩挂钩,强化质量意识。在各校区都委派了大学英语教学督导员,负责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检查。所有这些措施对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积极作用。

四、师资培养

大学英语从通用英语向专业英语转移受教师自身知识结构多种因素的制约。开设专门用途英语课程需要一支特别的外语教师队伍。他们不仅需要有较高的英语水平,还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

山东大学大学外语教学部制定了教师发展规划,通过各种方式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团队带头人和业务骨干,造就了一支具有非英语专业背景的复合型师资队伍,为开设各类全英文通识选修课程奠定了人力基础。到目前为止,40%的教师获得或在读博士学位,80%的教师具有国外学习、研究经历。组建了20个教学团队,而且教学团队建设不断加强。其中,大学英语教学团队于2010年被评为“省级教学团队”。

大学外语教学部通过“输入或培养”的方式,组建了一支“英语+专业”的复合型大学英语教师队伍,目前已达43人。除英语语言外,业务专长还涉及文学、历史、哲学、法学、宗教、人文医学、经济管理、教育学、机械学等领域,为开设各种通识类课程和特色专业英语课程提供了必要的师资条件。

参考文献:

[1] 蔡基刚. 制约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方向转移的因素分析[J].外语研究,2010(2).

大学英语三级作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大学英语分层教学教学模式多样化

0 引言

教学模式的多样化是目前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从美国教育家乔伊斯与韦尔1972年提出“教学模式”始,我国教育界对其研究呈现出不断升温的趋势。尤其是近几年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应用和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对教学模式的兴趣和热情空前高涨,其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教学模式的多样化。教学模式的多样化研究是对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顺应和促进,对传统教学反思的结果,是教学模式发展的必然。

长期以来大学英语单一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习者的个体差异,抹杀了学习者在学习过程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随着外语教学理论的深入研究和外语教学实践的不断开展,高专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学生人校时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这种明显的差异不仅存在于班级内部,而且还存在于班级与班级之间,甚至系与系之间。如果继续按照传统的方式将他们安排在一个教学层次,即教师使用相同的教案和相同的教学方法,学生在相同的时间内学完相同的内容并达到相同的教学目的,则无法提高高专大学英语教学质量。为了妥善解决这一矛盾,真正做到循序渐进、因材施教,我校对2005级新生在英语分层教学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实施了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实验。这一举措正以不同寻常的广度和深度冲击着传统的外语教学模式。现在通过结题报告,研究总结该教学实验的总体效果,对比分析各种模式的特点与成效。这对于充分发挥各方面因素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促进大学英语教学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1 教学模式及分层教学

1.1 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指对理想教学活动的理论构造,是描述教与学活动结构或过程中各要素问稳定关系的简约化形式。简言之,教学模式是一种反映或再现教学活动现实的理论性、简约性的形式。它总是在时代的发展中不断地构建和完善。随着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随着教师科研意识的觉醒,构建多样化教学模式,已成为素质教育和现代教育技术研究与实践中的热门话题。

1.2 教学模式应用的多样化

与教育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的发展,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一道,各种教学活动模式层出不穷。多样化的模式不但改组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创建了崭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而且构建或刷新了课外学习、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管理教育模式。这些模式主要是针对课堂教学而言。

1)小组学习,分组教学。这是针对班集体和个别学习而言的。由于小组学生界于班集体教学和个别学习之间,因而较容易发挥集体学习和个别学习的长处。组织小组学习还可以达到照顾学生的不同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帮助等不同的目的。

2)个别学习和自学。这是一种按个人设定学习目标、学习内容、毕业论文学习进度和学习方法,并让个人主动学习的方法。这一方法集中体现了学习的主体性原则。

3)自由讨论,课堂讨论。这是学生和学生之问或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启发、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学习方法。这种教学方法能调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还能在很大程度上克服教师讲解的单向、单调、满堂灌的局限。但这种方法必须和教师的讲解结合起来,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4)兴趣学习。兴趣学习区别于强制学习。它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生动性,还可以增强教师上课的针对性。如在“兴趣引路,实践为主”的教学模式中就较多地运用了这一教学方法。在英语课上学生唱歌、猜谜、对话、认图等可使教学过程有声有色、趣味盎然。

5)暗示教学或情境教学。现代生理学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的理智与情感、分析与综合、有意识与无意识不可分割,人的活动最有效的时刻就是这些因素处在最和谐状态的时刻—一兼有意识和无意识的调节作用。情境教学或暗示教学即是利用无意识的调节作用,创设一个生动引人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的方法。

6)基于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现代信息技术与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的融合,构建了许多充满时代气息和蓬勃生机的教学模式。现代信息技术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可统称为CAI。

1.3 大学英语分层教学

所谓英语分层教学,即在班级教学中依照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确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给予学生不同层次的辅导,组织不同水平的测试。做到各类学生在学习中都有兴趣,都有所得,都能得到较充分的发展,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其目的是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各自的英语基础上学习得到优化,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本着“因材施教,分级指导”的原则,新生入学时,按高考英语单科成绩初步划分级别,把学生分成A、B、C三类。在全面贯彻和完成高职高专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执行不同的教学计划和任务。A类班级同学要求学后第二学期参加英语应用能力考试,通过考试同学可以申请免修英语。未通过考试的同学插入B班继续学习,第三学期再参加考试。B类同学在学后第三学期参加英语应用能力考试。C类同学四学期参加实用英语能力考试。学生在修读大学英语的两年期间亦可更改其选择。

2 多样化教学模式实验

2.1 实验目的

此次实验目的如下。

1)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1)多种模式为学生提供了自主选择的空间,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2)分级教学,因材施教,体现了人本精神和学生中心论;(3)课堂上精讲多练也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

2)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有效应用多媒体网络技术,争取在不增加教师工作量和学生课时数的前提下节约师资,提高教学质量。

3)通过各大模式间的比较与分析,寻找最佳的教学模式。

2.2 多种模式教学实验的概况与内涵

1)常普英语教学模式(模式1)。维持了常规的大学英语教学方式,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实施分级教学。采用传统教室授课,承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权威作用,讲究语言系统的掌握对语言习得的作用。学生的语言能力主要通过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讲授和布置任务等方式得到强化。

2)多媒体英语教学模式(模式2)。以网络教程为主修教材,通过校园局域网向学生提供网络教学平台。职称论文 运用多媒体网络教学手段,采取以学生网上自主学习与课堂上教师有针对性地辅导相结合,以课外有弹性地自我安排学习和网上随机性地自我测验相结合的方式,多维度地输入语言,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和自我提高的能力。在充分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基础上,努力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和语言应用能力。

3)快乐英语教学模式(模式3)。第一学期就使用《大学英语》第一册和一些国外原版教材。该模式从提高学生英语运用能力和增强英语语感人手,通过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如:阅读英语小说,利用计算机教学软件自学视听英语电影,精听英语磁带,用英语互相讲故事,练习撰写英语作文,网上冲浪查找英语资料,查阅多种英语参考书和工具书等,侧重在每个教学环节指导学生自学,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全面提高听、说、读、写能力。

2.3 实验数据的比较与分析

多种模式教学实验取得了何种成效呢?本文以我校大学英语分层教学的05级学生为实验对象,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各模式学生的实验前的测试成绩和通过大学英语等级考试三级的考生成绩进行处理,结果如下。

如表1所示,模式1的起点成绩和终点成绩与模式2的同期成绩相比十分相近。两种模式的离散度也一直较高,从实验前的第二、三位上升为实验后的第一、二位。高离散度数据表明这两种模式的两极分化现象比较严重。

众所周知,在起点较低的基础上,即学生的潜能尚未完全开发的时候,取得进步相对较为容易;倘若想在较高的起点上取得进一步提高则显然要困难得多。如表2显示,B级的通过率同C级相比仅上升了0.8%,而A级在更高的起点上使通过率上升了4.4%,实现了质的飞跃。这种飞跃并非偶然,它从一个纵向的角度表明A级学生与B级、C级学生相比具有明显优势。多种模式的推出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各模式呈均衡发展态势,而教学实验的总体效果呈明显提升之势,这一切表明本教学实验是成功的。

再看表3,模式2与模式1的同期成绩相比十分接近,起点成绩和终点成绩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粗粗一看,实验前后各模式学生成绩和等方差t检验数据似乎意味着功效平平。但是细细想来A级通过率的显著提高不正是由于各大模式齐头并进才得以实现的吗?我们不是通过“抓”一部分学生、“放”一部分学生来提高成绩,而是争取全体学生均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取得可喜的进步。可见,教学实验模式分别适应了各自的学习群体,均显示了强劲的发展。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大学英语实践教学改革过程中,采用小组学习、分组教学等方式相结合的多样化教学模式来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是很有必要的。英语论文 多样化教学模式的推出打破了“一个大纲、一本教材、一种标准”的神话,彻底废除了“千人一面”的教学格局,为教学个性化和多样化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学习者自主性的发挥、选择权的运用以及期望值的满足将有助于维持稳定的学习动机,产生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成绩。实验表明,多样化教学模式较之单一的教学模式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学习者的多样性决定了教学模式的多样性。大学英语教学要朝着多样化方向发展,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的机会。当然,本教学实验从设计到实施都还存在一定的不足。比如学生在自主选择教学模式时具有盲目性、从众性、保守性,有些学生并不清楚什么样的教学模式真正适合自己的学习风格等。

从教学模式的历史发展看,教学模式是趋向于多样化的。当今社会知识结构不断变化,教育内容不断更新,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这些都对教学模式的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我们不仅要从经验、知识、技术的角度,还要从智力发展、人际关系、行为控制、人格陶冶等等更多样化的视角去研究教学模式,设计更合理、更能达到教学目标的新型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Brown,H.D.Teaching by principles—An Interactive Approach to Learning Pedagogy[M].New Jersey:Prentice Hall Regents,

l994.

[2]Brown,H.D.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M]London:Longman Inc,2000.

[3]Cohen,A.D.StrategieS in Learning and Using a Second Lan—guage[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4]DianeIAtl'~en—Freeman &MichaelH.Long.AnIntroductionto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Research[M].Beijing:Foreign 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 Press,2000.

[5]Ellis,R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University Press,1988.

[6]Krashen,s.D.The Input Hypothesis:Issues and Implications [M].Oxford:Paragons,1985、

[7]Mackay .L and A.J.Mounford.The Teaching of 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s[M].London:Longman,1987.

[8]Skehan,P.A Cogni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Learning[M].Shanghai: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9.

[9]冯奇,郑晶,邵军航.创新理念深化改革——大学英语多种模式教学实验[J].外语电化教学,2005(11).

[10]胡壮麟.大学英语教学的个性化、协作化、模块化和超文本[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

大学英语三级作文范文第4篇

摘要:传统的写作训练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收效甚微,本文主要论述了创造性大学英语写作的步骤及教学措施。

关键词 :创造性 大学 英语 写作 教学

英语写作一直是令教师与学生双方头痛的问题,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从标点、字词、句段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在CET考试棒的指挥下,大学英文写作教学完全变成了背诵模板的应试教学,而不是与别人交流自己思想和感情的一个过程。事实证明,这种写作训练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收效甚微,开展创造性英文写作的教学势在必行。

一、创造性英文写作的定义

写作跟数学不同,数学力求精确,而写作就大有弹性,存在模糊地带。写作有很大的空间可以容纳个人的风格和癖好。所以创造性写作的第一点就是你个人的延伸。英文写作者面对空白的纸张或计算机屏幕,以仅仅26个字母尝试着创造出前所未有的东西。通过写作可以留下你个人的印记,如同你独一无二的指纹。所以你的作品一定要有创见,读者会因为你独特的见解而喜欢你的作品。当然我们可以见贤思齐,学习其他作者的风格和典范,但绝不能完全复制他人的作品。

二、创造性英语写作步骤

写作是一个复杂、循环、创造的过程,它并不是人们头脑中已有想法的直接映射,而是把题材从潜意识中提取出来,让清醒的头脑能够审视它们, 并对其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也就是所谓的“源于生活, 但又高于生活”。

1.酝酿思考

针对不同的写作任务和要求,学生写出当时浮现于脑海中的所有内容,这就是所谓的“脑力激荡”。为了完成挖掘题材的任务,酝酿阶段的核心是向学生提供多种写作技巧,以帮助他们寻找题材,最终写出不断涌入大脑意识中的所有东西。

2.有力的开始

文章的开头很重要,一般人只花几十秒阅读你的作品,就可以决定要继续阅读或将它丢在一旁。所以切记,要引起读者的兴趣。例如许多标准化测验像托福或GRE,阅卷者批改每篇文章只花三分钟,而每次要批阅100到200分作文。在这种阅卷情况下,你必须让你的作文脱颖而出,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你可以利用这个数学公式为你的写作来个有力的开始:抢眼的题目+吸引兴趣的切入点+清楚的主旨句。只要把这个公式谨记在心,你就能创造出更佳、更具吸引力的开头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3.词汇的选择

单词在词典里看来是如此的单纯和软弱,但一到善于结合单词的作家手里,就瞬间成为极度善良与邪恶的化身(Nathaniel Hawthorne, US author1804-1864)。词汇好比写作中的建材会使你的作品坚实或塌陷。你在课堂上所得的印象可能觉得愈长的词愈有学问,但事实并不见得,通常较短的词反而充满活力,让作者表达更多、更快速。林肯的第二任就职演讲稿仅有701个词,而其中的505个词都是单音节,而122个词是双音节。足以用短词表达之处就不用长词,所以写作时,若要用discontinue, 则不如用stop;若用momentarily,则不如用soon等,不要为了使用长词而用它。如果长词是最佳的选择,那也很好,否则的话还是以简单为原则。

4.“粘着剂”的使用

再回到盖房子的比喻,我们知道单词就好像是盖房子的砖块,如果砖块结构松散,房子很快就会摇晃倒塌。砖块若是用灰泥浆砌合在一起,让砖块逐渐堆叠成一堵墙,最后终可盖好一栋房屋。用词也是如此,如同灰泥浆把砖块固定在一起,“粘着剂”或者转折词语和结构,能够使你的文章紧凑而符合逻辑。段落的主题句就是一种重要的“粘着剂”,可以突出每个段落的重点,使整个段落附着在一块。另一种“粘着剂”是使用转折语,有效的转折语能使文章更流畅,并把零散的句子组合成较平顺的句子,来一步一步的引导你的读者理解文意。另外还有一种“粘着剂”技巧是“例证”,即是陈述一件实事或原则后,再跳到一个故事、笑话或例子来说明该原则。或者也可以先讲故事或例子之后再引述原则。因为人们容易遗忘枯燥抽象的规范,但他们会记得用作说明的故事或例子,从而也会记得故事背后的道理。

5.动人的结语

在完成大作之际,记得要有个动人的结语。以我多年的教学经验,我发现很多人都觉得结语很困难。也许他们已经把该说的都说完了,或者只是觉得没有时间了。无论什么原因,很多人写的结论都让读者觉得言不尽意。但是文章要有动人的结尾,来重述你的主旨或你想证明的要点,可以是讽刺性的转折、呼吁采取行动、请求等。总之,一句话,要以动人的方式结语,不要无力地低吟。

三、创造性英文写作教学措施

1.加强目的语输入,扩大学生积极词汇量

Krashen(1982)可理解性输入假说(comprehensibleinputhypothesis)认为外语习得的关键是要接触大量可理解的、有趣的又有关联的目的语。Krashen 认为语言习得和语言学习的心理过程为:“输入-过滤-吸收-组织-监控-输出”的一体化过程。语言输入量越大,运用外语表达自己的能力就越强,最终外语能力就提高得越快。中国古人学诗也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经验之谈,现将其借用于外语写作教学依然是至理名言。英语写作技能的提高有赖于英语语言文化知识的积累,通过大量阅读,学生不但可以扩大词汇量、熟悉词汇和句法,还可以掌握不同文章的体裁特点、风格和结构,同时拓宽知识面和丰富自己的思想。而且通过阅读我们可以学习其作者是如何论证、铺陈句子和选择词汇。

2.发挥教师在写作教学中的榜样和激励作用

为了教好写作,教师自身应坚持不懈地进行阅读,熟悉各种写作方式,把握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的语言规律,并把这种有活力的语言用于教学、写作、指导学生习作上。同时,教师自身应该加强各种文体的写作技巧和写作水平,写出一些范文,如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各种实用文体的范文,让学生来评判其优劣,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濡染,进而提高学生自己的写作水平。这样通过自身文化素养的不断提高,教师本人成为真正的写作高手,才能做到居高临下,让学生佩服,增强教师的影响力,真正教好写作。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进行写作练习,同时还应该及时了解学生的写作态度、写作效果等方面的变化情况,给予耐心地而恰当地指导。

3.习作的修改

有学者指出,作文逢错必改容易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对自己丧失信心。因为学生犯错误是进步的阶梯,是不可避免的。通过大量接触语言的正面输入,随着英语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语言错误会自行消失。因此,教师评改作文时,与其纠正作文中的所有错误,不如指出学生作文中的闪亮点加以表扬,以树立学生英语写作的信心,鼓励学生取得进步。而那些典型的写作错误和普遍不足则应放在课堂评讲,以加深学生对这些知识点的印象,促使学生共同提高。此外,有时还可采取老师只评不改、让学生自改的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自改来增强他们的成就感。叶圣陶先生指出,“教是为了不教”。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

参考文献

[1]Pyle.M.A.Clif fsTestPrep:TOEFL CBT.CA:IDG Books,Worldwide,2001

[2]茌远视.谈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J].科学教育研究,2008(6)

大学英语三级作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网络;体验;英语写作;建构主义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5795(2012)04—0022—0005

1 研究背景

英语写作能力是衡量大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但英语写作历来是英语学习者的薄弱环节之一。历年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和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中,学生写作部分的得分普遍较低,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这个问题。

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是,传统的写作训练存在费时、低效的问题,重写作结果而轻写作过程,重文本形式而轻思想表达,重写作技巧而轻写作内容。此外,也忽视了学习者的认知过程和亲身体验,而写作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写作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写作的亲身体验(Numan,2004)。

体验式英语写作模式注重学习者的参与性和实践性。体验(experience)就是要让学习者亲身体验学习的每一个过程,如思考、讨论、输出,亲身感受认知能力的升华,品尝能力发展中的甜酸苦辣(王金等,2010:70)。近十年来,体验式教学理念在我国的英语写作研究中已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从教学方式上来说,传统的课堂学习模式以黑板和纸质练习为主,未能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而国家教育部高教司2007年1号文件明确指出:“要积极推进网络教育资源开发和共享平台建设,建设面向全国高校的精品课程和立体化教材的数字化资源中心,为广大教师和学生提供免费享用的优质教育资源。”因此,借助网络信息技术进行英语学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本研究遵循教育部大学英语改革的精神,顺应网络时展的要求,结合最新教学理念,旨在探讨如何利用数字化教学平台,提高学生的英语书面表达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2 理论基础

2.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学习理论是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其核心内容为:个体的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密切相关,知识需要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的建构过程而获得(丁刚、刘蕾,2003:14)。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一方面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另一方面也强调学习过程的真实性和社会性,真实性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在与他人密切联系的真实社会情景中,社会性是指交互性的协作学习(张一平,2008:40)。因此,学习者若能在合作的学习环境中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每一学习环节,其学习能力与创造性便能得到很好的发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研究基于网络平台的英语写作模式的重要理论基础。

2.2体验式科学研究理念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科学技术全球化、文本系统数字化、学术成果网络化的宏大背景下,体验式科学研究模式应运而生。该理论模式主要针对广义的语言教学研究而提出,具体应用到英语写作教学与研究领域,其核心思想是:强调学习者的社会认知过程及在学习过程中的亲身体验,通过环环相扣的写作学习行为来解决“写什么”与“如何写”之间的矛盾。

3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2006年以来,课题组通过网络平台,采用体验式英语写作模式,在浙江海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中做了五个回合的教学实验。本研究历时五年多,其主要内容与创新之处总结如下。

3.1学习手段的创新

传统的写作学习模式以黑板和纸质练习为主,而新模式采用了计算机网络平台,实现了学习环境网络化、学习资源数字化。

第一,课堂学习环境由传统教室转变为现代网络教室。每位学生一台计算机,这样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教室设备,进行多媒体广播学习、监控转播、遥控辅导、文件分发等组织活动,实现课堂学习过程的网络化。师生们都体会到了现代计算机技术所带来的直观、快捷、省时与高效,从而大大提高了课堂学习的效率。

第二,建设数字化平台,实现优质学习资源的共享。每台计算机都安装了《体验英语写作》数字语料库,内含海量的清华学子的习作语料素材,以此为镜像资源,学生可以直接体验、广泛参比,从而达到“以读促写”。系统功能语言学把语言作为交际的工具,把阅读和写作看作是同一交际过程的两个基本程序:阅读是输人性语言活动,而写作则是输出性语言活动(唐叶青等,2009:74)。两者相辅相成,只有一定量的语言输入才可能实现语言的输出。而任何纸质教材或讲义只能提供极有限的范文,数字化技术则解决了这一难题。英语作文语料库不仅提供了海量直观的范文样本,而且每篇作文都有教师的批改文字、修改建议及评语反馈,便于学生进行“镜像学习”(mirror—image learning)与“自我评估”(self—evaluation)(杨永林,2004:2)。

第三,建设“英语写作”省级精品课程网站。课程网站内容丰富,包含课程导学、在线教学、习作园地、课外练笔、互动教学、成果展示等几大版块,每个大版块中又包含很多子版块,如教学课件、教学视频、优秀习作、课外学习网站、写作考题、线上交流等。借助课程网站,学生可将自己的习作初稿、二稿、经小组评议后的修改稿等电子素材上传,从而建立自己的语料库。这不仅实现了区域性学习资源的共享,解决了传统模式下学生很难分享同伴习作的问题;而且每个学生的习作都有了详细的全程记录,展现了学习者个体的“学习记录过程”和“能力发展轨迹”,也便于做跟踪式学习与研究(杨永林,2004:2)。此外,班级主页、热点讨论等版块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快捷、便利的互动平台,成为学生之间及师生之间随时随地交流的重要纽带。

第四,借助网络实现无纸化的阅读、写作、评阅和习作素材库的建设。学生在电脑上完成习作,再由小组成员互评后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给教师评阅,快捷又高效,同时也有助于教师建设英语习作语料库并开展相关研究。利用计算机写作的几点优势是显而易见的:编辑、查找方便,修改简单易行,无需重复抄写,拼写和语法检查功能使得文字处理更加高效。研究表明,利用网络资源辅助写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网络交际能力,即通过网络搜寻、获取和传递信息及资料的能力,从而有效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隗雪燕等,2003:62)。

3.2学习方法的创新

在学习方法上,本研究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体验式教学理念为指导,注重学生的参与性、实践性与合作性,倡导在体验中学习,在体验中升华,实现了课堂学习过程化、课外学习合作化。

首先,课堂学习模式由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讲座模式转变为环环相扣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新模式。新模式主要由以下八个步骤构成:学生预写(pre—writing)课堂讨论(classroom discussion)范文评析(sample commentary)指导性写作(writing principles)自我修改(serf—revision)小组交流(group interaction)课外练习与自我评析(after—class practice and self—evalua—tion)教师评阅(teacher’s evaluation)。每一个环节都有明确的目的与作用。通过预写,学生体验到写作中碰到的困难,尤其是关于内容选择和结构布局方面的问题,从而了解自己习作的优缺点;通过课堂讨论,学生可以明白不同语类的写作目的、语篇在社会交际中的作用、交际双方的关系、语篇的必备语义成分、段落发展方式及语言使用特征,逐步培养学生的语篇分析能力;通过范文评析,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语类结构的重要性,并明确什么是内容充实、结构合理、语言通顺、表达得体的好作文;通过指导性写作,学生可以明确特定语类的基本写作原则和常用写作技巧;通过自我修改初稿,学生可以针对性地对预写中出现的问题加以改进;通过小组交流,学生可以取长补短、共同进步;通过课后练习与自我评析,学生可以进一步巩固所学语类并提升语篇的分析能力;通过教师评阅,学生可以全面了解自己的写作进展情况、取得的进步及不足之处(蔡慧萍等,2007:75)。整个过程能较好地处理写作任务必须解决的三个问题:确定某个语类的语义框架、选择语言表达方式、用一定的修辞方法组织已选择好的内容和语言表达方式。整个学习模式是一个动态的进程,学生能够亲身感受其能力发展的过程,体验过程写作的乐趣,进而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建构和创造新知识,亲身感受认知能力的升华。

其次,开放、轻松的课外学习环境使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课外写作。学生可以在多媒体网络自主学习中心进行训练,这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写作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此外,每次的课外作业都要经过小组评议后再提交,这一过程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有关合作型写作互动的研究表明,与其他同学合作写作可以活跃思维、激发讨论、解决分歧,并且在文章的措辞、结构安排、主题思想、语言运用等层面能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从而提升学习效果(石洛祥,2004:81)。下面举一个学生课外合作评议的例子。一小组成员写的关于取消约会的便条如下:Sept.28,2009Dear Prof.Whitley,

Due to my mother’s sudden illness, I have to lookafter her and I’d like to cancel the appointment with youthis Friday afternoon. I do apologize for it and hope itdoesn’t bring you too much inconvenience. I am wonder—ing if we could fix another time. What about 9 a.m.thisSunday?

I’m looking forward to your replay.

Yours sincerely

Tracy经过小组评议、合作修改后的便条如下:

不难发现,经过小组评议修改后的便条有了很大的进步:写作目的明确、结构合理、格式规范、内容较充实、表达较得体。这一修改稿采取了“体验英语写作”训练系统倡导的“三级评议模式”(杨永林,2008:24),除字里行间的“局部修改”(local/surface oorrec—tions)外,还有“文中批注”(inter—text notes)以及“文末总体评价与建议”(post—text comments&sugges,tions),这是整个小组共同讨论、共同体验的结晶,也是小组成员共同进步的见证。借助网络平台,将小组的评议成果上传至课程网站后,更多的学习者可以体验、分享这一进步,进而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

3.3学习内容的创新

在学习内容上,改变了传统的“词句段落四大文体写作应用文写作”的框架,而是一开始就从应用文语篇人手。根据系统功能语言学,语言是一种用来表达意义潜势的意义源泉,具有三个纯理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Halliday,1994;Thomp—son,1996)。任何一个语篇都是为了实现特定的交际目的,特定的交际目的决定了特定的语类,特定的语类会出现特定的语义成分、语篇结构及语言特征。在实际交际中,语言的基本单位是语篇而非词、句,因而从语篇出发、在语篇语境中探讨词、句、段的得体性更能提高学习者的语篇生成能力(王金等,2010:72)。而大多数的应用文语义成分清晰,易于掌握,且实用性强。教学实践证明,从写作目的明确、语义结构简单、表达方式和语法现象较容易掌握的应用文人手,学生容易获得成就感,从而激发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从应用文语篇出发,遵循“循序渐进、从易到难”的原则,结合《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的要求及学生的实际需求,重点学习20种常用语类的写作,依次为:卡片、通知、便条、私人信件、公函、求职信、个人简历、求助信、推荐信、摘要、记叙文、地点描写文、人物描写文、例证式说明文、因果分析式说明文、过程分析式说明文、对比或对照式说明文、分类式说明文、议论文及读书报告。学生在学习每个语类的过程中,不仅提高了语类意识,能明确每一语类的必备成分与可选成分(Halliday&Hasan,1985),而且自主写作意识也大为提高。

4 研究结果与评价

基于网络平台的体验英语写作模式经过五年多的实践,学生受益匪浅。

第一,学生的语类语篇分析评价能力与写作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达到了《大纲》对我国高校英语写作的要求:“能写各类体裁的文章,做到内容充实,语言通顺,用词恰当,表达得体”(《大纲》,2000:10)。从2007、2008、2009、2010年的英语专业四级考试中发现,作为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我们的写作项平均得分高于全国平均分,而新模式实践之前,写作项的平均分是低于全国平均分的。

第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大为提高。体验式学习模式特别强调写作过程及学生的合作学习活动,学生经过环环相扣的过程体验,从痛苦的被动写作转变为快乐的体验式写作,写作兴趣变浓了,自信心增强了,自主学习意识提高了。而小组合作评议极大地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

第三,学生的计算机及网络应用能力大为增强。基于计算机网络平台的学习模式培养了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个性化学习的习惯,这是网络时代的要求,也是贯彻教育部精神的需要,更是实现终身学习的必备技能。

然而,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也发现这一新模式还有需要不断完善的地方。

(1)目前因技术原因,还未能真正实现优质资源的开放性和共享性,受益面比较窄。鉴于此,我们将优化网络平台,整合区域性写作教学资源,逐步实现资源的网络化、数字化、优质化,从而扩大受益面。

(2)课程网站的建设还需不断改进。一方面要不断更新、充实学生习作语料库,另一方面要加强动态性内容,特别是“线上交流”平台还比较单一,以学生的帖子居多,如何真正体现师生互动,这也是我们要不断完善的地方。

(3)教师的作文评阅工作量大,三级评议模式也加大了评阅难度和要求。鉴于此,我们将继续探索多元化的作文评改方式,并借助“多元评分系统软件”和“评语生成软件”,减轻教师的工作强度并提高作文的评改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