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自由主义剖析材料

自由主义剖析材料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自由主义剖析材料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自由主义剖析材料

自由主义剖析材料范文第1篇

按照街道党委《实施意见》的要求,第二阶段是整个学习教育活动环节最多的阶段,直接关系整个活动的效果。第二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紧密联系工作实际,联系班子和个人的思想实际,认真查摆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差距,查摆在落实“为民、务实、清廉”要求方面的突出问题,撰写了班子和个人的自查剖析材料,组织召开了一次民主生活会,并做好了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查摆剖析。在学习提高、听取意见建议的前提下,认真对照科学发展观和“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搞好“六查六看”:即一查本单位确定的发展战略、规划和举措,看发展思路、目标要求和具体措施是否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二查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落实情况,看是否符合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要求;三查是否符合合理规划长远发展的要求;四查和谐构建的落实情况,看是否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五查深化教育改革、优化队伍结构、细化内部管理、看是否符合新时期的要求;六查考核制度、奖惩制度和作风建设情况,看是否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正确的政绩观。着力解决以下六个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要着力解决缺乏创新意识,观念落后,违背客观规律,盲目决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阳奉阴违,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脱离实际,做表面文章;弄虚作假,虚报浮夸等问题。二是在贯彻民主集中制方面,着力解决民主集中制观念不强,不注重发扬民主,不能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缺乏团结合作意识,凝聚力、战斗力不强和以集体研究为借口,不愿负责、不敢负责、推卸责任等问题。三是在履行职能方面,着力解决,对工作不负责任;办事拖拉、效率低下;四是在维护群众利益方面,着力解决脱离群众,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和困难漠不关心;五是在组织纪律方面,着力解决纪律观念淡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好人主义严重等问题。六是在生活作风方面,着力解决讲排场、比阔气,贪图享受,奢侈浪费;言行不检点,交友不慎,道德情操低俗等问题。

(二)征求意见。班子和个人剖析材料形成后,要以通报、发放征求意见表、召开座谈会、个别沟通等形式,广泛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的范围除党员干部外,扩大到普通居民。对征求的意见梳理汇总,以原汁原味地反馈给干部个人。领导班子成员之间要采取个别谈话、集中研讨等形式进行交流和沟通,共同查找和分析问题。对查摆分析不全面、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及时指出不足。班子和个人对剖析材料作出了进一步修改。

(三)召开民主生活会。在充分准备、条件成熟的前提下,召开了一次严肃的民主生活会。班子成员紧密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认真分析、检查自己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剖析思想根源,展开批评与自我批评,提出整改方向和措施,通过健康的思想斗争,统一思想认识,形成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共识。

三、认真把握了第二阶段要求,认真贯彻精神,充分发扬民主,走好群众路线;抓住查摆剖析这一重点环节,深刻检查、深入反恩、明确努力方向;开展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分清是非,增强党性,提高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为贯彻这一要求,第二阶段要重点把握了以下几点。新华社区全面贯彻街道党委的总体要求和工作部署,扎实有序地组织好对照检查阶段的工作,努力在运用科学发展观查找问题、剖析根源上下功夫,在深刻反思、明确努力方向上下功夫,不断把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活动引向深入。

自由主义剖析材料范文第2篇

为深入学习贯彻“xxxx”重要思想,落实区委、区政府有关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当前开展的“师德建设月”活动,经区教育局党委研究,决定在全区教育系统开展以“塑师德、正师风”为主要内容的系列师德教育活动,以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促进全区教育的跨越式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望认真贯彻执行。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xx大精神和“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全区治理软环境工作会议精神,以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育干部队伍和教师队伍为目标,通过“塑师德、正师风”活动的扎实开展,着力解决师德师风方面存在的问题,树立xx教育的良好形象,促进全区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着力解决的问题

1、解决精神状态方面的问题。深挖思想根源,突出整顿纪律涣散、不思进娶精神不振等不良作风,消除拜金主义、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思想的影响,努力形成纪律严明、敬业奉献、敢争一流的干部、教师战斗集体。

2、解决教师行为方面的问题。杜绝侮辱、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以及埋怨、指责、训斥学生家长的现象;突出解决在个别教师中存在的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以及在遵守“教师十不行为规范”方面存在的问题。

3、解决工作态度不端正、责任心不强、方式方法简单粗暴的问题。健全和完善教师日常工作考核评价机制,把教师的工作态度、责任心、质量效益观念与教师的职业道德联系起来,增强教师为学生终生负责的意识。

4、解决原则性不强、组织纪律观念淡薄的问题。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汇报制度,防止~和违法违纪事件的发生。

5、解决为教不廉的问题。突出解决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的问题,杜绝强制学生购买教学辅助材料,向学生推销商品,向学生和家长索要财物的现象,禁止从事以营利为目的的家教活动。

6、解决教师公众形象方面的问题。从规范和约束教师言行举止、仪态仪表以及社会活动入手,突出解决教师违~公德,损害教师、教育形象等方面的问题。

三、活动安排

(一)宣传学习阶段(~.9——~.1)

1、区教育局、各学校分层组织召开动员大会,总体部署,周密安排,并利用宣传媒体进行广泛宣传,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2、认真组织广大教师系统学习《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法律法规,每名干部和教师都要结合自身实际,对有关规定和精神进行深层次学习,撰写学习笔记。

3、通过开展师德知识测试、辅导报告会、心得交流会、学习笔记展评等活动,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二)对照检查阶段(~.2——~.3)

对照师德规范和上级要求,采取个人找、大家提、组织帮和师生评议等方式,广泛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在查找问题的同时,形成个人剖析材料,理清整改思路。

1、横向找差距。自觉与身边的优秀教师相比较,看自己在在师德、业务水平、工作态度等方面存在的差距。

2、纵向查找问题和不足。认真总结回顾近年来个人的师德情况,对照有关师德规范、制度,实事求是的查找自身的问题和不足。

(三)整改提高阶段(~.4——~.5)

针对查出的问题,要立足个人思想和工作实际,制定有效的整改措施。整改过程中,要放下思想包袱,既要正视自己的问题和不足,又要看到自己的成绩与优势,增强奋起直追的信心和勇气。通过整改,努力达到以下目标:

1、教师队伍的精神面貌得到根本改善,形成敬业爱岗、拼搏进娶无私奉献、敢争一流的浓厚氛围。

2、师德建设再上新台阶,体罚、变相体罚学生事件彻底根除,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得到自觉遵守,教师依法执教的自觉性普遍增强。

3、教育行为全面规范,有损教师形象、教育形象的现象全面禁绝。

4、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形成以制度促师德、以师德树形象的师德管理新机制。

5、教师队伍的社会声誉显着提高,树立起一批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优秀教师典型。

(四)总结表彰阶段(6月中旬)

每位教育干部和教师都要写出这次活动的自我总结,学校组织评议,镇(街办)教育办或学校提出意见后,报教育局存入个人档案。活动结束后,区教育局和学校将评选出职业道德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并予以通报表彰和奖励。

自由主义剖析材料范文第3篇

中国的城市文学研究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曾掀起热潮,20世纪30年代的海派文学因其与上海城市的最直接的关联而成为其中当仁不让的宠儿。20世纪90年代至今,在海派文学研究领域,已经出现了一些综合性、系统性、宏观性较强的研究成果,如杨义、吴福辉、许道明、李今等人的著作。但就整体而言,已有的关于20世纪30年代海派文学的研究也存在着一定薄弱之处。可喜的是,《海派文学研究》在弥补这些薄弱之处上有着明显的突破。

一是该书避免了以往研究中常见的“文化障目、不见文学”的弊病,而充分尊重海派文学的主体性。已有的关于海派文学的论述,往往特别强调和突出城市文化、都市生态的地位和作用,着重阐释上海文化对海派文学的影响,具有把海派文学作为上海文化的反映和组成部分、并通过前者来证实和丰富后者的倾向。它们在花大量篇幅细密地铺述都市风景和文化背景如何如何、回顾与讨论上海城市面貌与上海文化精神如何如何时,却削弱和淡化了海派文学在整个研究中的主体性。而《海派文学研究》的一大特色就是始终紧扣住海派文学的主体性、独立性而非只是上海文化附庸的性质,把探讨海派文学的规律作为核心任务而非其他。全书共七章约22万字,仅以一章约十分之一的篇幅阐述20世纪30年代上海文学生态环境,其余则细致辨析海派作家的话语立场、摩登而趋向自由主义的文化心态、文学功能观、题材观、形式观等,还作出了约10万字的“刘呐鸥、穆时英小说合论”和“施蛰存小说论”。全书论述去芜存菁,有物有序,远离高蹈和浮泛,精细而实在,显现出作者作为青年学人可贵的严谨平正的治学态度和扎实的学术基本功。

二是该书避免了以往研究中一定范围内存在的“上海障目、不见左翼”的弊病,始终在20世纪30年代社会的现场感和真实历史氛围中,在与20世纪30年代政治生态、时代精神、文学主潮、左翼文学和文化的参照或对比中凸现海派文学的意义与价值。任何意义上的对海派文学的探讨,都需要将海派文学放在中国20世纪30年代历史、政治、社会、文化的综合语境中进行考察。而“上海”因素和“左翼”因素无论从何角度讲都是此语境中的荦荦大者。然而在以往的海派文学研究中,后者经常沦为前者所排斥、限定的对象而缺席。事实上,正如一些学者所指出的那样,20世纪30年代主要生发在上海的左翼文化与上海文化的关系,息息相关,密而不疏,甚至它本身就是上海文化的组成部分。或许一方面因为老上海的“摩登”过于眩人耳目,一方面因为革命和左翼的门庭日益冷落,人们在众语喧哗地讨论和想象上海时,会有意无意地对左翼文化加以漠视和遮蔽,而忽略了左翼文化本来在建构、呈现新的都市文化方面曾是海派文学的同道的事实,典型者如李欧梵的《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海派文学研究》避免了这种偏颇,在其论述中,海派文学始终存在于与左翼文学的比对语境中。不同于其研究对象海派作家那样在上海城市内部、从纯粹个人性的视角体验上海、迷醉于其声光化电、灯红酒绿,该书作者自己却是一以贯之地以审视、冷静的、宏大的眼光从高处俯瞰海派文学和上海,把海派文学放在一个国际、国内政治社会历史的宏大视野下和背景中来观照。作者不仅在京海之争的光谱中展现海派文学的色彩,而且通过对20世纪30年代政治生态的精当剖析、对时代精神和文学主潮的深刻揭示,着重在与左翼文学和文化的对比和参照中展现海派文学色彩的丰富多变,准确表现了“30年代海派只能在话语霸权的夹缝中生存,只能在边缘处无奈地言说”的内蕴丰富的历史姿态。

自由主义剖析材料范文第4篇

【关键词】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师生关系 学习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185-02

一、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历史发展及其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古罗马学者西塞罗(公元前106年-前43年)曾用拉丁文中的一个词humanitas来表征古希腊哲人的教育观:对人进行一种全面的教育,以宏扬纯粹属于人及人性的品质。到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学者弗吉里奥率先阐述了当时的“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弗吉里奥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他对昆体良《论演说家的教育》一书进行了完整的注释,撰写了《论绅士风度的自由学科》一文,在这篇文章中,他全面地阐述了人文主义教育的目的与方法,即:对年轻一代进行全面的教育,并根据学生的爱好与兴趣进行教学。

当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兴起是以马斯洛、罗杰斯等人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潮的兴起为先导的。它肯定人、尊重人以及人的自我实现,以人为本,关注人格的深化,从真正意义上开始关注世界的主体——人。一方面,人本主义心理学反对行为主义没有恰当的探讨人类的思维能力和情感体验,把人看作是机器或动物。另一方面,人本主义心理学批评认知心理学虽然重视人类的认知结构,却忽视了人类情感、价值、态度等方面对学习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观点:

1.自我实现的人格论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一生有9种需要,分别是生存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自我满足的需要、人之的需要、审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二自我实现的需要时人生的最高目标,即“一个人能够成为什么,他就必须成为什么,他必须忠于自己的本性。”[1]正是人又自我实现的需要,才使得学习者的潜能得以实现、保持和增强。

2.知情统一的教学目标

在教学目标上,罗杰斯说“只有学会如何学习和学会如何适应变化的人,只有意识到没有任何可靠的知识,只有寻求知识的过程才是可靠的人,才是真正有教养的人。在现代世界中,变化是唯一可以作为确立教育目标的依据,这种变化取决于过程而不是静止的知识。”[2]可见人本主义更加重视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而并不是教学的结果。而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将学习者的认知与情感紧密的结合起来,二者是不能分开的。也就是说罗杰斯的教育理想就是既用情感的方式也用认知的方式行事的情知合一的人。

3.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

罗杰斯信奉的学习,是有意义的或经验的学习。他认为,这种学习不仅证明了有意义的、自发的、经验的学习的可能性,而且确切地表明有意义的、依赖于自己的学习能够激励学生学习的可行方式。在这种学习中,要求学习者能在相当大的范围内自行选择学习材料;自己安排适合于自己的情境;学习者不应当经历那种因升级制度或考试而形成的失败感;教育的目标不再是培养应试的人。教师的作用是引导自力更生的学习者发展教育的功能,是学习的促进者。依靠机械记忆进行的无意义学习,通过自由选择,可以转化为意义学习。

4.学生中心的教学观

人本主义的教学观是基于其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提出的。在这个基础上,罗杰斯认为能够真正影响学习者行为的知识并不是通过别人的传授获得的,而是学习者自发的组织学习材料,通过自己创设的情景加以同化后获得的知识,只有这样的知识才是有用的。基于这样的教学观,罗杰斯提出了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的资源,提供一种促进学习的气氛,让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他认为在传统教育中,“教师是权力的拥有者,而学生只是服从者”。[3]因此,罗杰斯主张废除“教师”这一角色,代之以“学习的引导者”。

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中关于学习共同体的主要内容

1.学习共同体的涵义与功能

“共同体”是社会学概念。20世纪80年代末应用于教育学领域。所谓的“学习共同体”是包含在新课程理念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一种交流和互动的团体,它通过互动和共同的探索活动将公共知识转化为个人知识。一个“学习共同体”是一个由学习者及其助学者(包括教师、专家、辅导者等)共同构成的团体,通过人际沟通、交流和分享各种学习资源而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基层学习集体。它与传统教学班和教学组织的主要区别在于强调人际心理相容与沟通,在学习中发挥群体动力作用。[4] 2.学习共同体的基本功能

关于建立师生学习共同体的基本功能的研究有许多相同或者不同的观点,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首先是大大增强学习者的社会参与度。建立师生之间的“学习共同体”可以使得学习者有的参与感大大增强,因而其自信心和归属感也与日俱增,因为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再是个独立的个体,而是同其他学习者一起努力,共同维持学习活动。

其次是大大增强了学习者之间的信息传达。学习者在这个团体的学习氛围中,学习者与合作者不再是传达——接受的单边活动而是共同讨论、相互交流的双边活动。谈们共同的建构、分享知识,这使得学习者无论是在看待问题的角度还是理解问题的深度上都有了很大的改变与提高,同时在不断的发现过程中进一步地加深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三、建立学习共同体 打造新型师生关系对教师提出的要求

将“学习共同体”的新型师生教学关系引入课堂,一定程度上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

1.从“领导者”到“引导者”的角色转变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双边活动。而传统教学中教师一直是以“领导者”的身份居高临下的向学生传达知识。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很低。教师“一言堂”已经难以适应学生的发展。屡次频发的教学冲突要求教师自身角色要发生变化。即从“领导者”到“引导者”的角色转变。所谓“引导者”是指教师在向学生传递知识时应当告别权威者,成为学生接纳、吸收知识的参与者和合作者。同时在推进课程计划的过程中,尤其是在课程开发与课程设置方面,作为教师应当充分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感兴趣和渴望了解的知识应将其融入到教学中。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多让学生发言、观察与讨论,做到人人参与,人人思考。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仔细的倾听与观察,随时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并思考下一步如何指导,另外,还要给予学生心理上的支持与鼓励,增强其学习的自信心。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注意教育学生遵守纪律,让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与他人友好相处,培养合作精神。

2.从“整体教学”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态度转变

谈到教师对学生的态度的转变,笔者认为,作为学校和教师必须把学生看作“人”,尊重学习者。相信学生的本性是好的,是积极向上的。相信任何正常的学习者都能自己教育自己,发展自己的潜能,并最终达到“自我实现”。在教学设计上,应该按照清晰的逻辑主线,充分考虑不同的学习者的知识背景以及理解能力,尽量按照认识论的基本规律构建内容体系。应从具体课程的总体目标入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循序渐进的引导学习者寻找实现总体目标的分目标,进而寻找具体措施。让其自我发现哪些知识是在不同阶段需要了解的,使其从心底萌生学习的欲望,实现对其潜在能力的唤醒和开发,并且使其了解学习过程,达到培养学习者学习能力的目的。同时要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选择、兴趣、学习方式,更多的给以善意的鼓励和告诫而不是批评和训斥,要让学生感受到学生对其人格的尊重,个性的理解。

3.从“甄别对待”到“一视同仁”的理念的转变

目前,用学生的成绩来甄别出优生与差生已经是许多学教与教师司空见惯的事情。人本至于过于建立学习共同的思想认为:“知识的地位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所以教师在对待知识与学生的教育理念上要更新。因为知识都是人类智慧的凝结,没有一种知识的价值比另一种知识更为重要,只是不同知识存在的理由和运行的空间不同而已。知识的平等要求我们必须遵循它们各自的相对独立性,不能以一种知识意志来规范另一种知识,教学过程的设计要从一维的单线条的勾勒转变为多维的全方位的角度安排。同时“学习共同体”可以让学习者自行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或者是自己最能接受的知识来学习成为一种现实。所以这更加要求教师应当尊重每一位学习者,对他们一视同仁的倾听和帮助。

用以人为本的精神去培养人才是同志提出的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人才的需要,是同志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科学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创新型国家的目标需要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创新精神的人才,需要有以人为本的精神去培养。也只有用以人为本的精神培养的人才是具有独立人格、人性完善的人,只有自身体会到尊重、关爱的个体,才会真正的去尊重他人、关爱他人,才能使得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

注释:

[1]杜舒尔布著,杨力能等译,现代心理学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第407页。

[2]陈琦,刘孺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第二版.第72页。

[3]陈琦,刘孺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第二版.第75页。

[4]百度百科(http:///view/987006.htm)。

参考文献:

[1]郝广兴.云南师范大学.我国当代教育的人本思考.继续教育研究2010年第1期

[2]马金凤.徐州医学院公共教育学院.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对教育教学的启示.大众科技2010年第3期

[3]江俊丽、陈江.四川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试析“以人的生命意义为本”的教学观.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12月

[4]杨永敬.黄淮学院国际学院.试论人文主义对当今高校教学的影响

[5]贾英霞.济宁学院教育系.构建“学习共同体”——人本主义教育观的体现.教育科学2010年4月

自由主义剖析材料范文第5篇

关键词:生态规律;高端生态农业;生物质能源:扩大再生产:三元机制

中图分类号:F3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4)02-0056-05

一、发展高端生态农业的必然性与基本途径

几十年来,我国坚持以农业为基础,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以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22%的人口,新世纪以来,又取得了“十连增”的奇迹,这是非常宝贵的成就和经验。但同时应该看到,由于受到西方新自由主义的影响和GDP政绩观的作祟,许多人脑子里轻视农业,习惯于走西方的道路,加剧了石化农业带来的一系列严重的生态和经济问题。在新自由主义那里却出现了二律背反的逻辑:一方面认为按市场规律衡量农业效益低,对GDP贡献率小,提出尽量压缩农业乃至消灭农业、农村、农民的主张;另一方面认为解决农业问题又需要“市场化”,包括依赖进口粮食。这种观点是根本站不住脚的,而且带来了严重后果。对此,同志有一段精辟论述:“农业是社会效益大而比较效益低的产业,光靠市场调节不行。”“由于市场规律的作用,往往驱使生产要素从农业向非农业流动。工业的高速发展,不仅占用大量的经济资源,而且加剧原材料的供需矛盾,拉动农用生产资料涨价,导致农业生产成本上升。因此,市场经济越发展,工业化程度越高,越需要加强对农业的保护和扶持。这是历史已经证明的客观规律。”所以,我们必须抛开市场原教旨主义观点,按照生态规律深化认识农业经济。列宁指出:“农业有许多绝对不能消除的特点(如果把在实验室制造蛋白质和食物这种过于遥远和过于不可靠的可能性撇开不谈的话)。由于这些特点,农业中的大机器生产永远也不会具备工业中的大机器生产的全部特点。”我们从实际出发应当剖析农业的五个“两重性”。从生产特殊性上说,农业既是经济再生产,又是自然再生产。在这一两重性中,自然再生产是根基,生产的对象是有生命的植物、动物、微生物,生产的资源主要是土地,还需要大量的水分,并且受大自然的直接影响。这就是说它本身具有特殊的生态环境规律。农业作为一个“主角”至少参与三大生态循环:一是大自然特别是大气的大循环,包括碳、氧、氮、水的循环。二是“大农业”中各产业之间的循环,包括种植业、养殖业、培育业(微生物)和采集业(海洋及山地等的野生生物的捕捞或采集)等,具体诸如农作物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微生物培育业等,在其系统内部就包含着由“生产者”(植物及部分微生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微生物)构成的较完整的开放性生态循环链,这是其它产业所不具备的。三是农作物种植业自身就包含着“无机一有机一无机”和“CO2—O2”等循环过程。农业是大自然的一部分,要遵循自然规律而存续和发展,同时又受它的制约。

从对人类的功能上说,农业既是食物的最重要来源,又是生态环境的一大子系统。按照自然的规定性,粮食中所含的以光合作用直接产物葡萄糖为始源的有机物,是维持人类生命的不可替代的能源和基础构建材料,是支持人和畜禽生命的主要物质基础。同时,它本身的生态功能又很大,容易被忽视。农业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生态产业或“绿色产业”。例如,按中国年产出5亿吨粮食同时还产出7.9亿吨秸秆计算,可吸纳(或少排出)CO218.384亿吨(约等于目前中国每年排出CO2总量55亿吨的1/3),放出氧气12.804亿吨。这种状况主要发生在人居环境附近,对居民呼吸的空气质量有着直接影响。今后随着碳酸肥料技术的突破,农业将成为吸纳和转化CO2的一个主角。至于林业、畜牧业、微生物培育业等,也是如此。所以,农业是集经济、生态、民生于一体,份量最重的“绿色经济”,是整个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基础。

从其存在的经济环境来说,既要逐步缩减农业在GDP中的比例,又要使其使用的资源得以扩大。人类现代化生活消费趋势是食物所占比重日趋下降(恩格尔系数),在GDP中的比重也相应减少。但它所赖以生长发育的自然资源却需要扩大,特别是耕地的数量和质量要求更高。在我国目前形成了土地“三少一差”的情况:人均耕地少、优质耕地少、后备资源少、基础条件差。目前土地的质量下降非常严重,而城镇化、工业化却又大量占用土地:加上土壤污染严重,不能实现科学的轮休制。这就是农业发展中的重点制约因素,也是生态的潜在危机。

从居民需求的趋势上说,既要求增加农产品数量,又要求不断提高它的质量。就我国的粮食安全来看,首先要求基本自给,但随着人口增加、耕地减少,国际资本势力渗入,我国的粮食自给率已由95%降到88%,油料已不能自给。这种趋势可能还会日趋严峻。同时,居民不仅要求粮食和其他农产品数量的满足,而且要求越来越高的质量保证最基本的食品安全。长期以来,我国耕地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加上工业污染、水体污染,很难保证农产品的质量。而数量和质量本身又是一对矛盾,往往产量越高,产品的质量就比较差。

从农业经营的主要矛盾上说,既需要强化它的公益性,又需要克服它的弱质性。可以说,农产品的公益性与农业地位的弱质性之间的矛盾是农业经营的主要矛盾,人类既离不开农业,又难以从中获得高效益。现在,又有三条自然规律形成了倒逼机制:一条是生态运行的规律,要求农业优化生态环境;二是农业自身的生态规律,要求农业摆脱石化农业的消极影响;三是人类生活质量需求不断提升、扩展的规律,要求食物数量和质量统一。而农业经济出现了“三高一低”的倒逼机制,即高污染、高风险、高成本、低效益,进一步加剧了农业的脆弱性。可以这样估计,目前农业的弱质性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它形成了一种倒逼机制,如果我们满足于现状,不改变农业的生产方式,在今后10年、20年内很可能发生农业危机。对这种形势我们应该有清醒的估计。

党的十提出“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这一时代的到来很可能带来农业高端生态化为主旋律的产业革命。追溯历史,展望未来,人类农业经济大体经历了三个时代、两次产业革命:第一个时代是原始农业:第二个时代是石化农业,对原始农业进行一次产业革命;第三个时代是高端生态农业时代,对石化农业又要进行一次产业革命。中国未来的农业现代化将是高科技支持的高端生态农业。什么是高端生态农业呢?除了具备农业的一般特征外,它还能够弥补农业前两个发展阶段中的缺陷。高端生态农业是在先进科技的引领和支撑下,以生态全面优化为重要特征和前提条件,达到高产、优质、高效、安全,从而取得生态、经济、社会、健康四重效益的现代农业。它至少具有六大基本特征:生态全面高端优化、科技全要素创新集成、循环全程多层交叉、资源全部科学配置、装备全方位成龙配套、模式全盘统分协同。实现高端农业最基本的途径是依靠科学技术,发展循环经济,重要的是通过农业支持畜牧业大发展,既能产出有机肥,又制造大量的生物质能源。这就是按照生态系统规律形成生物质能源和生态农业互相依赖、互相转换的循环产业链。

二、生物质能源扩大再生产与生态农业循环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专门研究了物质运动形式认为:“整个自然界被证明是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的。”这种螺旋式上升的循环运动在自然中普遍存在,而现在的科技进步可以顺应自然规律,人工开拓与联结不同资源、能量、产业之间的循环过程,形成循环经济,使之成为符合优化生态环境的一种生产方式。曾提出农林牧互相依赖、互相转化、发展有机农业的观点,可谓循环农业的雏形。现在进一步将生物质能源扩大再生产与高端生态农业联结成循环产业链条,立足农业,超越农业,联生工业,反哺农业,乃是人类生产方式一项突破性的创新,既延伸了农业产业链,优化生态环境,又反过来滋养生态农业,可获取生态、经济、社会、健康四大综合效益。

所谓生物质能源,就是生态系统将太阳能转化为生物有机质所蕴含的能量。它的原料主要来自农作物的废弃物(秸秆)、人畜粪便、海洋生物(海藻)、其他农产品和生活废物(生活垃圾及污水)。科学家估算,地球接受的太阳能大约1~2‰转化为初级生物质的能量,地球每年经光合作用产生的生物质有2200亿吨,其中蕴含的能量相当于全世界能源消耗总量的10倍,但目前的利用率不到3%。尽管许多学者估量的数值有些差异,但是生物质能源的潜在开发价值非常巨大,这是不容置疑的。

生物质能源类型(用传统方法直接燃烧的薪柴、秸秆等不视为生物质能源),按物理状态可分为三大类:(1)固体:即压型类燃料,经压制成型,高效燃烧,其优点是工序相对简单,缺点是只利用了C、H元素产生能量,却把N、P、S等有用元素变成了有害气体,这种方法不宜多提倡。(2)气体:可燃部分主要是甲烷,按其纯度又分为两种,一是纯度较低的生活、取暖用的“原态”沼气,主要为户用:二是经加工制成的甲烷在95%以上的“燃气”,还可进一步制成“液化燃气”,作为发电和车辆的动力,所发电能可通过分布式电源系统输送到电网。(3)液体:包括以陈化粮、油类植物、地沟油、微藻类等为原料制成的“生物柴油”,乃至航空用“生物煤油”、乙醇等,用于工农业、运输业的动力能源。截至2012年年底,我国的各类生物质能源年利用量为3000万吨标准煤,其中一部分可加工为商业化燃气供工业和交通运输业使用,大大提高其经济价值。经测算,如我国有效利用畜禽粪便、生活垃圾及农林废弃物等,年可产相当于天然气的生物质燃气1500亿立方米,约合4500亿元产值。国家能源局测算生物质能源潜力可达46000万吨标准煤,占总能耗的1%以上。实际上这一估算显然偏低了,进一步开发,还将有巨大潜力,甚至有可能超过水电。其优点是:(1)原料极其丰富。生物质能源生产力原料主要是农作物,美国是靠玉米,巴西是靠甘蔗,我国主要靠大量的农业废弃物和垃圾,如农作物秸秆(约3.4亿吨),农产品加工剩余物(约6000万吨),林业木质剩余物(约3.5亿吨),人、禽粪便(8.4亿吨)城市生活垃圾(7500万吨),有机废水(4.35亿吨),有机废渣(9.5亿吨)等,折合标准煤可达到4.6亿吨(见表1)。而现在所利用的仅5%,其余95%尚未利用。此外,还有海洋及陆地水面养殖微藻及其它水生植物作为另一原料来源,可以构建“一能(生物质能)三源(农、污、海)”的生态/能源网络,其资源相当丰富,可能大大超过了估算。(2)具有经济安全性、便利性。生物质能源完全立足于国内,不受种种国际因素的制约,对能源安全有着保证作用;这种能源可以加工为各种形式,如固体、液体、气体,以供发电、供热、车船及航空动力、生活使用。据计算,生物燃气(高纯度沼气)生产成本为进口LNG(液化天然气)价格的60%左右。(3)优化生态和能源结构。开发生物质能源就必然发展绿色植物、光合微生物,这正是优化生态的主要内容:生物质能源可利用农业废物、畜禽粪便、生活垃圾、城乡废水取得,这本身就是高效生物治污手段,而在其利用过程中,处理得当可以不排出氮、硫、磷和其它有害物质,并把它们转化为优质肥料或其它有用物质,只在生态碳平衡的限度内排出CO2,这将改变以往以矿物能源为主体的能源结构(我国煤炭占70%以上)。(4)促进陆地大农业、海洋农业的发展。沼气生产可以C、H化物转化为能源,把N、P、S等元素转化为优质有机肥料,供农业使用,减少乃至取代化肥,发展生态农业;在海洋、陆地水面中利用光合微生物制造生物质燃料,特别是生物燃油,同时改善生态环境,丰富了海洋农业和“水体农业”的内涵。(5)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发展规模化生物质能源产业可以创造一定的就业岗位,增加从业人员收入;这项事业的发展,可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国民的生态意识、素养和行为规范。这对我国格外重要,不仅能够治理大气污染而且能够减少能源进口、扩大国内就业。

正因为生物质能源如此重要,世界上许多国家已看到这一潜在价值和发展趋势,纷纷致力于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并已取得可观的效果。据石元春院士介绍,瑞典是一个杰出代表,2007年其能源消费结构中的石油份额由1970年的77%下降到2008年的32%:生物质能源的工业用途达1230亿千瓦时,分别是天然气(100亿千瓦时)和煤炭(270亿千瓦时)的12.3倍和4.5倍。其生物质供热发电1030亿千瓦时,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16.8%,占供热能源消费总量的71.6%。我国重视包括生物质能源在内的可再生能源的开发,早在2005年就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最近正在酝酿进一步修改;先后制订了《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生物质能发展“十二五”规划》;国务院印发的《“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也把发展生物质能产业作为重要任务,目前已取得显著成效,如生物质燃气产业初具基础,规模化生物质燃气工程已超过8万处,年沼气总产量约150亿立方,折合3100万吨标煤,二氧化碳减排6100万吨,年产有机肥(沼渣沼液)4亿多吨。

目前,我国生产生物质能源和发展生态农业之间的循环链条主要有以下四种方式:(1)采取循环方式将农林水来源的生物质材料直接粉碎,投入沼气池转化为沼气,沼渣、沼液作为肥料,即“农林—沼—农”型。(2)以畜禽粪尿等废物制取沼气,沼渣、沼液作为肥料,即“农—畜—沼—农”型。这种方式的优点是通过饲养业经动物过腹还田,变成肥料和沼气,就使得畜牧业直接将两头联接起来,是滋养有机农业最好的方式。(3)以人粪尿、生活污水污物制取沼气,沼渣、沼液作为肥料,即“农—生活—农”型。(4)混合型,即以上三种类型的混合使用。可以说,通过发展生物质产业,既能构建多重生态循环链、经济循环网、工农联体、城乡联体的新型经济模式,又能促进社会和谐、文明素质提高,推进经济根本转型,这对于发展高端生态农业尤为重要,是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构建“二生”互动工程与“三元”配置机制

高端生态农业与生物质能源扩大再生产可以构成循环大农业和新能源产业,能够优化环境,改善我国能源结构,这是最新的生产方式之一。然而,在实践中却进展缓慢,有的地方经常出现夭折,在全国推广也比较困难。这里的关键问题在哪里呢?在于缺少中间环节。从科学理论创新到技术创新,再到推广应用,特别是产业化,需要一个“转化链”,其中最重要的环节是技术工程化与产品商业化。现在看来需要重点解决两大难题。

1.构建“二生”循环经济规模化配套工程

生态农业与生物质能源互相转化,我们做了多年的实验,但是仍未足够重视,许多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现在要使它大规模发展,必须实现三个转变:(1)从小规模户办到大规模场办转变。比如生产沼气,以前主要是户办为主,但不能持久,往往是“一年好,二年差,三年养青蛙”。由于现在农民主要不指望农业,而搞沼气费工费时,种地很少用有机肥,所以沼气不被重视。现在看来必须由户办为主转化为规模经济,要适当集中。可以采取大中小三种类型,而以中型为主,并且要有专业队伍,解决分散收集难的问题。从实际情况看,秸秆、农业残屑、畜禽粪尿确实有能量密度低、收集困难的问题,特别是农作上的抢收抢种常常有时间急迫性:林业、海洋和陆地水面的生物质能源受着运输和操作的限制,更难以收集;城乡生活垃圾、污水缺乏转换生物质能源的前端处理系统;群众和相关业者也确实存在接受方面的某些认识障碍,这些客观困难或问题对推广和实施也有很大影响。这些问题靠分散的一家一户是解决不了的,必须下决心实现规模化。(2)从单纯搞沼气或发展畜牧业向农—牧—沼—肥产业链转变。过去搞沼气只是为了处理农户的粪便,搞养殖业包括大型牧场为出售肉蛋奶鱼,不重视沼气生产,这样就不能形成产业链。经验证明,必须把养殖业、垃圾污水处理同发展沼气乃至用沼气发电连接起来,使之真正地循环利用。原料来自农业,肥料返还农业,生产的沼气通向社会,并能广泛使用。(3)从简单规模化机械化向现代全面装备配套转变。“二生”的转化必须有一个系统的连接工程,如果农业、畜牧业、沼气发电各搞各的,那就形不成循环链条。要实现规模化必须实施工程化,需要三个配套:一是生物质生产能源基地与生态农业之间的回路配套。一条路是农业为畜牧业(如饲料)向生物质能源生产基地输送原料;再一条路是由沼气生产基地向农田返回沼液、沼渣代替农药和化肥,可以考虑采取管道形式回归农田;二是多种能源生产和应用配套,可以设计生产沼气的基地,同时配以太阳能、风能的生产器具,使之同步;要考虑输电线路,将沼气等生态能源的发电通过分布式电路输送到大电网,开拓用户。许多地方把沼气进一步提升,变为车用气,可以直接作为汽车的燃料,这需要一定的商业化模式;经营体制配套,实现规模化经营,不仅靠农户办不到,就是靠中型规模的家庭农场、牧场、林场也很难办到。比较理想的形式是由一定规模的企业牵头,形成统分结合的综合体,通盘考虑农牧沼电汽(车用)等统一经营。经营体下面可以分设若干“分体”,建立一定的专业队伍。如果我们把这一个配套工程发展起来,形成分散到各地的能源生产基地,那就可以扩大就业空间(至少安排几千万人就业),大大改变农村卫生面目,而且使城乡连接起来,形成城乡生态连体结构。

2.改善宏观调控。创新资源配置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