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居住区环境设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寒地;居住区外环境;自然环境;人文环境
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 A
人居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生态环境、气候环境、物理环境等)和人文环境(艺术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等)两个方面。设计中要把二者协调好,以达到居民生活舒适、身心健康、环境美化的目的。
寒地居住区是寒地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水平的综合反映,其发展和建设体现了寒地城市人的需求在不断提高,不仅要住好,还要有越来越多的精神生活。但是,由于认识的局限性,长期以来人们对寒地居住区的设计往往只注重其物质单元——住房,认为冬季里让人们有个温暖的家就够了,而没有深入分析寒地居住区的系统结构和为之配套的空间设计。因此,作为寒地城市,在人居环境的规划设计上,应充分考虑寒地城市的特点。通过与寒地城市的地理气候特点相适应的规划的实施,使寒地城市居民能充分享受由此带来的独特、丰富、高水平的生活,从而使寒地城市充满生机,展示出一派人性化都市的景象。
在寒地居住区外环境设计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自然环境方面 居住区规划要遵循本地区气候的特点。利用当地气候的有利因素,改善其不利因素;寻求适应于当地气候特点的建筑形式,利用建筑自身的气候调节能力创造怡人的小气候。
1、日照——阳光对于人类的生存、生长和生活具有重要的作用,阳光中的紫外线具有杀菌和净化空气的作用。儿童如长期得不到阳光照射就会患佝偻病。阳光具有强烈的热效应,在冬季能提高室温是寒冷地区的重要热源补充,可起到节能的效果。同时阳光能促进花木的生长,提供美好的室外环境。在北方寒冷地区.冬季寒冷、干燥、吹寒风且带有风沙,阳光在寒冷的气候下能给人以温暖的感觉,令人振奋、欢快。因此住宅布置中应充分注意朝向,冬季要争取日照。为了保证建筑有良好的朝向,主要街道宜采用与子午线成30°-60°角的方向布置。在住宅布置中,房屋多坐北朝南,南向开大窗,北向只开小高窗,屋顶、外墙要求保温防寒,并要防止冷空气和蒸汽的渗透。建筑形体较为严密厚重,外闭内敞。同时,也应改变单纯地按照日照间距南北向行列式排列,充分利用太阳的方位角变化,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既丰富了空间环境,又提高了日照质量。归纳以下几种方法:(1)、住宅上下或左右错开布置(2)、条式住宅与点式住宅相结合的布置(3)、南偏东的最佳日照角度的布置。(4)、适当增加东西向住宅,不但增加了建房面积,还可扩大南北向住宅的间距,形成庭院式的室外空间,庭院内冬季可不受寒风的侵袭,改善了室外小气候。
2、通风——局域的通风有赖于居住区的空间组织利于空气流通,建筑布局要为整个居住区提供自然通风的环境。采用南敞北闭法:夏季引入季节风,冬季遮挡北来的寒风。主要居室向南,具有良好的日照与通风条件,同时对小区小气候有好处。南边的低住宅呈三点式布置,向季节风敞开,对通风特别有利。
(二)人文环境方面
居住区规划应以人为本。寒冷地区的居住区规划应该充分体现人的地位和作用,要满足人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促进人的身心和个性的健康发展。在公平原则下,使寒冷地区城市每个人都能享受到平等、自由的权利和轻松、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条件。从而更好的适应严酷的生活条件,使人们从“猫冬”中走出来,进入到积极的户外活动,使夏天的活动在冬季里得到延伸。寒冷地区的居住区要为居民提供优质、舒适、上层次的公共空间,满足人们的室外活动。在公共空间设计上,创造富有吸引力的冬季户外活动空间,增加寒地城市环境的魅力,抵消人们对寒冷环境的畏惧。既要保护人免受不良气候的影响,又不能使人与自然过分脱离,形成一个丰富合理的户外游憩活动空间体系。
1、住宅设大堂 ——大堂的最初形态是门厅,是从楼外到家的一个过渡空间,承担着为住户等待电梯预留空间、供人流集散的任务。大堂的应用最初还多属于酒店、写字楼及高档公寓,近期很多住宅楼宇引入大堂。现代社会的人们都希望通过公共空间实现邻里间的交流,大堂恰好可以满足实现这种功能。 另外,大堂还为北方冬季住户活动提供了一定空间。 不过,不能将富丽堂皇的星级酒店、高档写字楼的大堂风格搬到住宅中,会让人产生不协调与浪费的感觉,要在细部处理上体现自然与家庭的气息。
2、会所 ——居住区的居民密度加大,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却越来越疏远。 会所是可供小区居民交流、活动、休闲的公共场所。特别是北方冬季天寒地冻、出行不便,人们希望出行的时间尽量地缩短,会所为居住区居民就近购物、活动、休闲及交流提供了一个方便、舒适的环境,加大了公共空间的可达性。
3、喷水池和大面积草坪应慎用——在北方喷水池无实用价值,一年开不了几次,到了冬季通常为了防冻就停止使用了,在居住小区内实属浪费。有条件的居住小区可配建浅水池,夏季可作戏水之用,冬季结冰可作溜冰场。另外,住宅景观设计采用社区中心大片绿地的做法。在北方到了冬季,草坪枯萎了露出光秃秃的土地,造成景观的不完整性;另一方面,中心绿地易导致居住区内不同区域的住宅近宅景观差异性。因此居住区应尽量少用大面积的中央绿地,而采用线性景观带的方式。小型景观绿地、休憩公园、室外健身场、儿童乐园、露天咖啡吧等都沿线性景观带分布,提高了住宅景观的均好性,也让景观具有了很好的可利用性。同时景观设施在万物凋零的、萧瑟的寒冬里也起到了活跃居住区气氛的作用,有利于住户在社区的优美环境中拉近彼此距离,进行交流。
4、造园材料应本地化及四季兼顾——居住区造园植物须坚持北方地区性。不仅使居住区园林极具个性,而且植物的本地化也有适应性强、易生长、少病害、维护少、经济等方面的优势。同时,植物配置应充分选用不同花期的开花植物与四季常绿植物搭配,使居住区四季皆有景,即使是冬季也不乏绿色,从而丰富居住区的景观。
5、外墙的色彩——在北方寒冷地区,居住区建筑在色彩上采用黄、淡黄、乳白等一些中等明度的暖色和中性色基调,这些建筑又常取络红、深绿、青灰等为屋面色调。在冬季,蓝天、绿树、白雪、红顶交映成绚丽的美景,给人以温暖感觉。
6、发展夜景观——我国目前大多数城市的夜空间环境往往城市商业中心明亮一片,而在多数居住区却漆黑一片。因此,居住区应加大夜景观的设计,以促进居民的夜生活。特别在寒冷的冬季,北方日短夜长,夜景观的作用更是突出。夜景观不仅是活跃居住区气氛的要素之一;更是表现力极强的夜间标志点,最能增强夜间可识别性。例如,充分利用冬季积雪,制作成冰雪雕塑,来形成具有寒冷地区城市特色的夜间景观。
7、重视居住区的安全性——安全是人情化设计最根本的体现,也是公共空间最首要的要求,这一点大到居住区的空间布局,小到居住区的建筑物细部处理都有着具体要求。例如过街防护,驻留空间的遮蔽风雪,人行道的防滑除雪设计,阳角线的倒角磨光处理等。更好的促进了人们在冬季从室内走出到室外活动。
综上所述,在寒地居住区外环境设计中应充分注意与当地的气候特征相适应,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一个丰富合理的户外游憩活动空间体系,为人们在冬季进行室外活动提供一个舒适的空间环境。
参考文献
(1)空间整体性设计原则
居住区空间环境是为居民日常生活和交往活动专门设置的。不同的空间环境可以为居民提供不同的活动氛围。这些空间环境在为居民提供相互交往场所的同时,又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当然也存在相互联系的关系。这就是说,居住区空间环境在平面上看来是相对独立的空间,但实际上又存在着融会贯通的关联,它们通过不同角度相互交织在一起,与整个居住区融为一个整体。这就要求设计师在设计的时候,要能够让空间环境与居住区的整体规划保持最大程度的统一性。这是因为整个居住区空间环境布局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居住区居民的日常生活与交往情况。设计师应该充分考虑到各种自然、社会以及人为因素,精心布局空间环境,为居民提供一个舒适的居住与交往空间。
(2)领域归属感原则
居住区空间环境会给居民一种空间方面的领域性心理感受,让他们体会到这个空间就是他们的领地,并从中获得一定的安全感。事实上,这是居民对居住空间环境给出的积极反应。人们所处的空间环境归属感越强,他们针对这个居住区的关心程度就越高,参与到这个居住区空间中去进行活动与交往的可能性也就越大。人们在活动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他们相互之间的交往也会不断增加。这不仅有利于促进人们居住区空间环境的进一步改善,同时还有利于构建和睦健康的邻里关系。反之,如果居住区空间环境经常被闲置在那里,就有可能导致环境恶化,无法为人们的交往与活动提供一个舒适的空间环境。一般来说,设计师的设计应该让空间界限清晰,比如说可以分为实体边界和象征性边界。其中,实体边界可以让居民直接获得一个较为明确的空间范围,象征性边界则可以让居民获得某种心理上的空间感。此外,设计师还应该注意居住区空间环境的设计要做到功能定位明确,尽可能地满足居民的居住需求,让人们获得生理与心理上的满足,为居民营造一个多方位和多类型的交往空间。相反,如果居住区空间功能定位模糊不清,就会让身处其中的居民无法领略到领域性和娱乐性。
二、居住区空间环境设计的具体构成要素
(1)植物方面的设计
居住区空间环境设计师首先应该充分利用小区内的植物来与周围空间环境进行科学配置,让居民的空间环境更具层次感,并通过对植物的色彩与形体等进行布局来让植物对居住区空间环境起到一定的美化作用,让居住区空间环境能够在植物的衬托下变得丰富多彩。具体来说,居住区空间环境设计首先要具有实用性。这就是说,设计师在进行居住区空间环境设计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居民的居住需求,不仅要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居住生态环境,更要在外部通过植物创造一个绿色空间,让居民可以在舒适的空间环境里进行休闲娱乐活动。因此,居住区空间环境中的植物设计不仅要具有绿化的装饰性作用,同时还应该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与可达性。这就是说,居住区中的绿地应该设置在居民可以到达的地方,让居民散步和休息,还可以供儿童进行玩乐。当然,这里的植物布置应以不遮挡人们的视线与道路为基本标准,这样,才可以让居民与居住区空间环境融为一体。其次,设计师应该对空间领域进行合理划分。比如说,设计师可以通过植物的不同高度和种类来区分空间的界限,这种植物构成的平面和空间可以是实在的,也可以是虚构的。居民可以在这些植物的合围中体会到空间存在感与归属感,并进一步促进他们交往活动的开展。此外,植物的设计还应该体现出一定的美化功能,让居住区空间环境更具人性化特征,居民可以在宜人的空间环境中进行自由活动与交往。
(2)水体方面的设计
任何一个居住空间中都不应该离开水。这是因为水是一切生命的起源。因此,居住区空间环境的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必须充分考虑到水这个永恒的设计主题。水具有灵气,它可以让居住区空间变得活泼跳跃,减少建筑物的生硬呆板,让毫无生气的建筑物在水的映衬下开始变得有亲切感。事实上,人们生来就具有亲水性,小区中被人们使用最为频繁的场所就是有水的景观。人们乐意在水边开展户外活动。在此,水对于小区居民来说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与意义。这些水体的设计如果合理的话,可以大大提升居民的居住外部环境,让居民得到生态化的居住环境。水体旁边的植物种植、堤岸设计以及小品配置等,都会对整个居住区空间环境产生不容忽视的重大影响。首先,在居住区中,空间环境设计师应该让水体具有一定的可亲近性。设计师可以在水上木道上、小桥上建设一些亲水平台或漫步道,这样,居民就可以在这样的水体设计中亲近大自然。当然,设计师还应该根据水体的功能来进行深度方面的设计,如果是供儿童玩耍嬉戏的,就应该让水体的深度保持在合适的范围内,还可以在水底绘制一些丰富多彩的图案,让整个水体对儿童来说更具吸引力。其次,居住区的空间环境设计中还应该让水体促进交往空间的形成,比如说可以设置一个小喷泉,居民就可以在欣赏小喷泉的同时自觉形成一个交往圈子,设计师还可以在周围提供一些座椅等适合休闲娱乐的工具。
(3)小品设施方面的设计
关键词:绿化 景观设计 和谐小品
0前言
现代人们对居住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住宅区环境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房地产的销售量,环境景观创造价值,已成为开发商的共识,一些具有卓识远见的开发商越来越重视园林景观的规划和设计,尽可能地提高绿地率,使住宅区成为名副其实的花园,力争为住户创造一个舒适宜人、环境优美的室外空间。
1 居住区环境设计理念
环境景观的设计还必须注意运行维护的方便。常出现这种情况,一个好的设计在建成后因维护不方便而逐渐遭到破坏,因此,设计中要考虑维护的方便易行,才能保证高品质的环境日久弥新。相互呼应,协调共济,形成有机的整体。中心公园(绿地广场)是为住户提供茶余饭后活动休闲的场所,其规模和形式要符合该小区居民休闲的要求,可设置一定的文化体育设施,休憩场所,同时还要兼顾老人和儿童的需求。中心游园的位置要适中,服务半径以400米到500米为宜;园路的设计与走向既要考虑居民出入的方便,又要有适合于居民早晚散步、健身的步道,绿地广场的道路两旁可适当设置小平台及坐椅,供人们休闲;小区中的园建小品要有一定的文化内涵,除了需要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外,还要起到一定的功能效果,以提高景观的实用性,使住户感受和亲近自然。
2 居住区景观的具体规划设计
2.1设计特点
居住区景观的设计包括对基地自然状况的研究和利用,对空间关系的处理和发挥,与居住区整体风格的融合和协调。包括道路的布置、水景的组织、路面的铺砌、照明设计、小品的设计、公共设施的处理等等,这些方面既有功能意义,又涉及到视觉和心理感受。在进行景观设计时,应注意整体性、实用性、艺术性、趣味性的结合。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空间组织立意:景观设计必须呼应居住区设计整体风格的主题,硬质景观要同绿化等软质景观相协调。不同居住区设计风格将产生不同的景观配置效果,现代风格的住宅适宜采用现代景观造园手法,地方风格的住宅则适宜采用具有地方特色和历史语言的造园思路和手法。当然,城市设计和园林设计的一般规律诸如对景、轴线、节点、路径、视觉走廊、空间的开合等,都是通用的。同时,景观设计要根据空间的开放度和私密性组织空间。
2)体现地方特征景观设计要充分体现地方特征和基地的自然特色。我国幅员辽阔,自然区域和文化地域的特征相去甚远,居住区景观设计要把握这些特点,营造出富有地方特色的环境。同时居住区景观应充分利用区内的地形地貌特点,塑造出富有创意和个性的景观空间。
3)使用现代材料的选用是居住区景观设计的重要内容,应尽量使用当地较为常见的材料,体现当地的自然特色。在材料的使用上有几种趋势:①非标制成品材料的使用;②复合材料的使用;③特殊材料的使用,如玻璃、萤光漆、PVC材料;④注意发挥材料的特性和本色;⑤重视色彩的表现;⑥DIY(DoItYouself)材料的使用,如可组合的儿童游戏材料等。当然,特定地段的需要和业主的需求也是应该考虑的因素。环境景观的设计还必须注意运行维护的方便。常出现这种情况,一个好的设计在建成后因维护不方便而逐渐遭到破坏,因此,设计中要考虑维护的方便易行,才能保证高品质的环境日久弥新。
4)“点”、“线”、“面”相结合:环境景观中的“点”是整个环境设计中的精彩所在。这些“点”元素经过相互交织的道路、河道等线性元素贯穿起来,“点”、“线”景观元素使得居住区的空间变得有序。在居住区的入口或中心等地区,线与线的交织与碰撞又形成“面”的概念,“面”是全居住区中景观汇集的。“点”、“线”、“面”结合的景观系列是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在现代居住区规划中,传统空间布局手法已很难形成有创意的景观空间,必须将人与景观有机融合,从而构筑全新的空间网络:①亲地空间,增加居民接触地面的机会,创造适合各类人群活动的室外场地和各种形式的屋顶花园等等。②亲水空间,居住区硬质景观要充分挖掘水的内涵,体现东方理水文化,营造出人们亲水、观水、听水、戏水的场所。③亲绿空间,硬软景观应有机结合,充分利用车库、台地、坡地、宅前屋后构造充满活力和自然情调的绿色环境。④亲子空间,居住区中要充分考虑儿童活动的场地和设施,培养儿童友好、合作、冒险的精神。
2.2设计原则
1)设计需经济实用
为提高小区的生活质量,绿化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在整个小区内以自然植物景观且多以绿色植物为主,增加整个空间的绿量。在居住区内多种植高大的乔木,因为成片的高大的乔木不仅可以改善居住区的环境而且还为低层植物的生长创造了较好的生态条件,在高大的乔木下面还可以作为活动、娱乐的休闲场地。并实现绿化的多样性,建立乔、灌、草多层次的复合结构的植物群落,增加开放性空间的绿化,在有限的空间内创造最好的绿化效果。为居民创造一个良好的自然环境,让居民能真正感觉到大自然的亲切美好。 2)因地制宜,巧于因借 小区绿化是以满足居民生活、为生活在喧闹都市的人们营造接近自然、生态良好的温馨家园为宗旨,本着经济适用的原则,因地制宜,巧于因借,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用最少的投入、最简单的维护、达到设计与风土人情及文化氛围相融合的境界。
3)合理的组织空间
居住区绿化同居民的日常生活关系密切,更具有功能性和实用性。我在设计中主要采取分割与渗透的手法来组织空间。
绿化空间的分割要满足居民在绿地中话动时的感受和需求。当人处于静止状态时,空间中封闭部分给人以隐蔽、宁静、安全的感受,便于休憩;开敞部分能增加人们交往的生活气息,比如花架和景墙,当人在流动时,分割的空间可起到抑制视线的作用。通过空间分割可创造人所需的空间尺度,丰富视觉景观,形成远、中、近多层次的空间深度,获得园中园、景中景的效果。
空间的渗透与联系同空间的分割是相辅相成的。单纯分割而没有渗透和联系的空间令人感到局促和压抑,通过向相邻空间的扩展、延伸,可产生层次变化。在方案中我用门窗、花格墙和植物框景。在设置分割物时,还可利用门洞等手法使被分割的空间既保持它的独立,让人们有场所感,又与外界联系紧密,相互渗透。小区中的组团式小游园,服务半径小,供居民茶余饭后休息游乐,就像“袖珍花园”。 4)利用自然景观,体现绿色 在小区园林植物的配置方面:一方面我利用各种植物相互之间的配置,来考虑植物种类的选择,树丛的组合,色彩季相以及意境;另一方面我用植物与其它园林要素如山石水体建筑园路等的关系来配置。
5)可持续的生态设计
居住区环境质量的高低除艺术性的层面外,还要体现生态的一面。就微观的环境景观设计而言就是通过环境设计为居民提供良好的日照、通风、阻隔噪音、吸附有害气体的条件,同时对住区地域自然景观、自然生态及除人之外物种的尊重与关怀,实现住区地域生物的多样性。如在住区环境中还留出一定比例的“自然空间”,可以有效地调节住区的生态环境。而自然空间的生态功能主要体现在保持水土、固碳制氧、维持大气成份稳定、调节气温、增加空气湿度、改善住区气候、净化空气、吸尘滞尘、消减噪音等方面。因此,对于居住区景观生态环境而言,共生与再生原则就要求我们特别注意和自然环境的结合与协作;善于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利用一切可以运用的因素,高效地利用地质因素和自然资源;减少人工层次而注意自然环境设计。
3结束语
居住区环境设计是一项较新的专业领域,它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与建筑设计、园艺设计等密不可分。在居住区环境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环境景观的设计也愈受重视,其设计原则、理念、手法等,都值得我们去认真学习研究。
4参考文献:
自从地球上有了人类,人与其的景观环境就有了密不可分的联系。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在不断地设计探讨中得到了发展和优化。人类居住区最好的景观环境,不仅应该能从物质上满足人类的生活需求,还应该试图带给人们更更多的视觉愉悦体验。这就要求设计者对居住区的景观环境进行人性化设计,创造出优美、实用、生态的居住环境。
1.人对居住区景观的感知
造型的感知。即人类对景观环境形态最直观的感知。
色彩的感知。即景观环境设计中最活跃的语言,是最富有情感与充满理想的表现。
距离的感知。人类感知事物时依赖于事物的相对大小,而距离直接影响人类对事物形状大小的视觉感知,距离越近,感知越清晰,关系越密切。
方位的感知。就是利用景观中物体来感知所处的位置和方向。如何从四面八方看,都能够识别物体的位置及确定自己所处的相对位置,这便需要景观中各组成元素的合理搭配。
声的感知。在现代景观环境设计中通过声音的传达来做诱导、暗示,定向、报时,在空间感知的同时注入自然和文化的信息,富于景观生气、活力与人性化。
光的感知。人具有趋光的功能,而光具有扩大、缩小、强化、分散注意等作用。在高低台阶处、交通要道突然转向处,以光加强、指引方向、疏导交通。
不同运动方式的感知。如人在车上观景,快速的前进就会使近景不断快速变化连成一片,此时中景、远景的设计就变得重要;随着运动速度的减慢,人类对于近景的关注程度就会不断增加,此时路面的铺设、路边的招牌、花卉等细部设计要求就会不断提高。
人对景观的感知并非是各个景观的简单叠加,而是景观在空间、时间多维交叉状态下的接连展现。
2.人对景观空间的感知
1)生理的体验。锻炼体能,呼吸新鲜的空气。2)心里的体验。缓解生活压力,追求松弛、宁静、赏心悦目的。3)社交的体验。交流,发展友谊,自我表现等。4)知识的体验。学习自然、历史文化等。5)自我实现的体验。产生成就感,发现自我价值。
人对景观空间这种不同层次的体验,正是现代人品格的追求,人性化的体验。在居住区景观环境设计中应充分满足他们体验的要求,才能实现景观空间的效益,这是景观环境人性化设计的先决条件。
3.居住区景观环境人性化设计的目标
环境的优美舒适。居住区的景观环境要做到优美舒适,既要考虑有充足的阳光,良好的通风,新鲜的空气,还要考虑蔽阴;既要有开敞的视野,又要保持小区内的幽静与安宁,以防噪音的干扰;既要进行分区成组,动静分离,形成一块块绿化交错围和的休息空间,还要通过视觉的通道,让居住的人们欣赏到优美的景色,是不同年龄的人群都能得到精神上美的享受。
加强人际关系的沟通。在现代城市化进程中,城区规划、建筑样式和住宅格局打乱了人们的生存空间、文化习俗及生活方式,现有的居住环境已丧失了昔日的生活情致,使人们邻里之间缺少了最基本的联系交往。因此创造人际沟通的人际环境十分重要,在居住区创建一些公共环境、设施等,使邻里之间都参与其中,在互助的过程中体验人际和谐沟通的愉悦。
满足社区的多样性生活。要满足社区的多样性生活,需要周密考虑景观环境与设施的规划,满足不同年龄、职业、性别、习俗及兴趣爱好的人们的户外休息、文化娱乐等的需求,营造一个有利于人们进行公共交流、自由活动的文化氛围和良好环境,使居住区人们的社交活动可视、可听、可息,并富有情趣,可以修建水体、岩石、绿化、雕塑等各种景观,使环境充满活力,让人们的生活多样性。
塑造居住区的人文特色。进行居住区的景观环境设计要关注其人文历史和优良传统、民间的文化习俗,并使其与景观环境之间产生有机的联系,让景观的主题内容与社区的文化历史产生时代感的延续与关照,使居民感受到对自己居住区的认同感,让居民融入整个居住区的景观环境中,有一种归属感。
4.居住区景观环境人性化设计的主要内容
绿化景观。绿化是景观环境的基本组成元素,根据实用性与人性化的要求,确定绿化的面积及形式,因地制宜地进行绿化。
道路景观。它是小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给人一种畅快淋漓的愉悦感。
场所景观。在居住区人们常逗留的地方进行合理的布置,包括健身、休闲、儿童游乐场等。
水景景观。水给人以亲切感,同时能使人回归大自然,例如设置一些装饰水景、泳池、庭院水景等。
蔽护性景观。在人们重要的交往地区和户外活动集散地设置,使人们的交往、娱乐既有开放性,又有遮蔽性,像小亭子、廊道、膜结构等。
服务性景观。即为满足人们日常生活所需,设置一些休闲娱乐、交际学习的设施,能够满足各种居民生活所需。
5.结语
进行居住区景观环境人性化设计时,首先要弄清楚人们对景观与空间的感知角度、方式,然后才能明白如何设计出满足人们需求的景观环境,使其人性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区景观环境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其人性化设计会变得更为重要,要求设计者在以后对居住区景观环境的人性化设计与探讨中要不断总结,吸取教训,创造出更加美好、和谐、文明的人性化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刘滨谊.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2]曹瑞忻. 景观设计[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关键词】居住区;景观设计;园林环境
1.城市居住区园林的发展趋势
1.1居住水平的提高要求更高数量和质量的居住区园林
居住水平的提高,对居住区园林环境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是居住区园林数量应当有适当提高。由于我国地少人多,要求园林绿地面积与居住水平按比例提高不大可能。但这不是说,居住区园林绿地面积的上述指标,连一点提高的可能也没有。随着居住水平的提高,居住区园林绿地的数量必须有适当的提高,否则,居住水平的提高就是片面的、没有环境水平支撑的提高。通过适当的途径,居住区园林绿地的数量(包括绝对数量和相对数量)完全可以提高。第二,是居住区园林绿地的质量有所提高。此外,园林环境的艺术水平、文化内涵、功能要求等也是居住区园林绿地质量有所提高的重要方面。
1.2追求更高的绿量
目前,对绿量的追求主要通过提高单位叶面积量来达到,有关部门专家也对不同植物种类的绿量情况进行了研究。要注重乔灌藤草的结合,避免树少草多的情形出现,多用地被灌木,少用草坪,恰当、科学地建立人工生态系统,是提高绿量的重要手段。从总体上说,未来的居住区园林环境,必然朝着逐步提高绿量的方向发展,以更好地实现园林的生态效益。可以说,提高绿量也是逐步提高居住区园林环境水平的重要做法。
1.3满足居民生理、心理需求
园林对居民的生理有影响,对提高生理上的舒适度有积极作用。例如,炎热的夏季,园林带来的树荫就能明显改善环境的温度,使居民感受到舒适感。
1.4文化造园
园林是一种文化,这种文化应该为建设良好的社区文化服务。如何建设既符合时代精神又继承中国传统的社区文化,对居住区室外环境规划设计来说,是重要的任务。人们对居住的要求,已经从简单的物质需求,逐步上升为精神文化层面的要求。园林环境在居住区文化环境建设方面,有不小的作用。
1.5追求更高艺术境界
园林的发展从来就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艺术的影响,目前,艺术已经从古典发展到现代,现代艺术的发展速度超过了以往的任何时代。因此,现代园林必须随着艺术的不断发展,去追求更高的艺术境界。园林艺术本身在发展中,也要紧随时代的脉搏,形成时代的特色。
1.6多样化的居住区园林环境
打破以往小区规划的模式进行建设,就要求园林环境规划设计也随之改进。居住区的重要变化是,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多样化,园林环境也将随之呈现多样的特点。展望未来,多样化是居住区园林环境的发展方向,这一方面是由于居住区形态将向着多样的方向发展,同时也是居住区园林环境发展的内在要求。
1.7居住区园林与建筑、规划的互动
居住区园林与建筑、规划的互动,这种互动在当前已经成为居住区建设的一种趋势。居住区规划设计,已经不再仅仅山规划和建筑专业所决定,而是要对居住区园林景观进行从总体到细节的深入的研究,并由风景园林专业参与规划设计的始终。
2.某公寓景观设计案例分析
由于该公寓的业主有着较高的审美情趣,初步形成了一个针对本方案设计风格的企划理念,那就是简约的风格,原始材质的运用,第五立面的考量,在此立论的基础上,赋予景观意境,创立趣味中心,满足功能要求,以创造出令人耳目一新的精彩手笔。在设计方案中笔者以自由流畅的曲线环绕建筑基底与道路绿地相结合,形成赏心悦目的第五立面。该公寓用地紧凑,整体感好,故绿化景观设计中充分利用了建筑硬质景观,并运用中国传统园林中的夹景、借景手法,利用高层建筑间形成的无极框景,远借南京紫金塔,近借小区内大树装饰植坛,形成一幅绝佳的景致。
大树装饰植坛施工做法:在位于大树种植点1.0~1.5m的范围用杉木板形成一方形盆地,其内满置白理石块,绿茵草坪、浓荫大树、白理石块、悠悠白云,透出一缕浪漫的情调。在方案的平面中,笔者试图用尽可能简单的方式表达尽可能多的内涵,以创造出新世纪的/新景观理念。这种简约设计的手法随处可见:球状灌木、高大的乔木及装饰石子、绿茵草坪构成简洁、明净的景致;本色的原木与自然的块石构成的休闲步道,弥漫着原始的氛围;由植物构成的曲线成为主体建筑的基面,而圆和椭圆则构成建筑道路间点睛联系的聚焦中心,用布尔运算法,几种几何形体的相互穿插和嵌切,给人干净利落的感觉,建筑基脚整片的矮篱曲线,原始材质的运用,围绕草地、植球,无不流露出简约风格的痕迹。人们常常习惯于怀念过去的生活方式及影像。在现代钢筋混凝土的都市丛林中,自然朴实的材料与质感往往成为寄托这种感觉的载体。考虑到高层建筑群密集,在设计中运用原木及块石结合在绿色的草坪上形成休闲步行小径,选用的块石是偏暧黄褐色的,与草地的绿色形成对比。原始的原木,仅作简单的处理,将两面修平,木纹裂隙及结疤毕现,以体现出原始的美感。下部以碎石填基,稳固基础。居民漫步其间,仿佛又找到了回归自然的一些感受。小径穿行于高耸的群楼间隙,在构图及质感上形成强烈的对比,产生灵活的动感。
该公寓北片区名曰/桃李苑,在其中修建了数处草坪缓坡地,其中间地带用白石子模拟成溪流,点缀景石,植物配置主要以花桃、红叶李、常绿植球等,构成一幅极富文化氛围的景致,令人顿悟/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意境,古言/一切景语皆情语在此得到了浓郁的渲染,从而升华了园林环境的格调。南片区/嘉实园取自晋代丘迟诗句/芳叶已浩浩,嘉实复离离,用于高教公寓亦十分贴切。景观的文化主题性加强了高教公寓环境的人文气息。在该小区南片区第3~4幢之间东首,小区道路与白石子、小叶黄杨篱、大叶黄杨篱、蜀桧篱、广场砖或彩色防磨漆地面组合椭圆形状的穿插,形成社区游憩趣味中心。设计极富创意,形式感强,予人以明亮、恬静之感。特别是椭圆形中心与道路交叉中心处,用广场砖或彩色耐磨漆地面形成一装饰图案,加强了道路的识别与导向性。在材料上选用白石子、碎红砖、青碎石这些在建筑工地常见的廉价工程基本材料,以几何形状铺设在绿色的草地中,形成色彩亮丽的趣味中心。
由于该公寓是大型高层居住小区,所以在南北片的较中心区域各设置了一处儿童游戏场地,这样既方便儿童就近玩耍,又为小区内的环境增添了几分色彩。儿童在游戏场活动嬉戏,为居住小区平添了许多生活的情趣。儿童游戏场是以彩色塑胶地面为基底,周边衬以绿茵草坪及白色戏沙池,间或植以大树,点植半球状常绿植物,设置色彩鲜艳的儿童活动器具。考虑到儿童活动的特点,特将它安排到建筑的南向,这样小区内的儿童在玩耍时能充分地享受阳光的沐浴,投入大自然的怀抱,此情此景不由得令人产生一种对孩提时代无限怀念的情愫。
在植物设计方面,强调/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以绿荫草坪为绿色基调,令住户出门见绿,并充分享受植物的姿、色、味等。枝叶婆娑的红枫,挥洒阔度的棕榈,春季满红的杜鹃及自然散置的景石。闲暇之余,漫步于游憩休闲步道,予人以无限的暇思与/放怀适情的感受。
3.结论
随着生活条件及居住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区园林环境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从城市居住区园林的数量、质量、规划设计及人们生理、心理需求等方面分析了城市居住区园林的发展趋势。 [科]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