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班化教育论文

小班化教育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班化教育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小班化教育论文

小班化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立体化是时代的呼唤,是语文教学改革的要求,是适应人才选拔任用制度改革的需要。小学语文教学立体化,必须转变语文教学观念,建立“大语文”观念,必须改革教学方法,读、说、写结合,并与其他学科教学相配合,多股劲拧成一股绳;必须发动家庭、社会与学校相配合,共同培养学生语文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 全方位 立体化

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传媒现代化的进步,使得报纸、杂志、书籍、电视、电影、广播、广告、多媒体软件、信息高速公路等传媒作用,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计算机网络的扩充辅射,几乎把整个世界的古往今来都呈现在人们面前,所有这些构成了“大语文”环境。小学语文教学立体化,就是从“大语文”环境出发,以“大语文观”为指导,实施多方位、多起点、多层次、多联系的立体化的语文教学。

一、转变语文教学观念

实施小学语文教学立体化,不仅在于要使学生识多少字、读什么程度的文章、写多少字的作文,更要注意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即以人为本,着眼于人的发展,“授之以渔”,帮助他们学会自主学习,养成良好自学习惯,提高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激发内部驱动力,使学生主动发展,以达到低耗高效的目的。也就是说,语文教学要建立“大语文观”,不能仅仅局限在课本上,而要让学生自觉自愿地扩大视野,多渠道学习语文,多渠道获得信息,多读、多想、多说、多写,提高学习能力与学习效率。语文课堂教学要改革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信息传递方式,要实施师与生、生与生多向的信息传递方式,提倡主动自学、小组学习、分组讨论甚至辩论,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要我学习为我要学习,变学会为会学,变评价学生单看考试分数为看全面发展、是否学有个性。要实施语文教学立体化,首要的条件就是转变教学观念,把语文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按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进行教育和教学。

二、改革教学方法

转变教学观念要落实到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能力上。改革语文教学方法,实施小学语文教学立体化,适应了教改形势的需要,符合教育发展的要求。教育部颁布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制订了《语文课程标准》,大纲精神的落实,语文课程标准的实现,都需要改革教学方法。以传授知识为核心的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今天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在改革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要建立以培养学生主动自学观念、主动自学能力为核心的语文课堂教学结构、教学方法。“主动式”教学、“自学辅导法”、“导探教学法”等,体现了新教育思想和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教学主旨。

三、读、说、写结合

实施小学语文教学立体化,在讲读课文时,必须重视读写结合、说写结合,不能像过去一样,泛泛地分析课文,机械地背诵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课堂教学要充分挖掘课文的因素,创造学生说、写的条件,使他们得到更多的说、写锻炼机会。在阅读教学中,要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引领学生踏上“自得”之路;同时,要结合课文的讲读传授写作知识,结合课文的讲读创造学生说与写的情境,得到相应的锻炼。

四、多渠道培养语文能力

语文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是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体现。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单靠语文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多渠道、多途径,齐心协力拧成一股绳,形成合力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1.开展每周二诗、三诗活动。古典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灿烂瑰宝。要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必须重视语言的积累。开展每周二诗、三诗活动,或者每日一诗活动,通过背诵古代名诗词,丰富语言积累,丰富文学积累,为提高语言能力奠定基础。古代诗词只有背下来,才有可能转变成为自己的精神财富,才能学以致用。

2.积累名人名言、成语、警句、优美句段。要求学生背诵些名人名言、成语、警句、优美句段等,帮助学生积累语言。在这方面,应该在限定的时间内有一定的数量要求。

3.召开新闻会。热爱祖国是每个公民必须具备的素质,这需要从小培养。关心国家大事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有效办法。为此,可以要求学生看新闻联播,了解国内外大事。同时,还可以要求学生看看当地新闻,采访本村、本乡镇、本地区、本学校的新人新事,定期召开新闻会,让学生汇报自己了解到的新闻。

4.举办故事会。爱听故事,爱读故事书,喜欢模仿表演是儿童的天性。我们要从儿童的天性出发,鼓励儿童多读书,多听故事,并且让他们把听到的或者看到的故事讲给大家听,看谁讲得好。这对学生扩大知识视野,提高表达能力是非常有益的。定期召开故事会,给学生创造展示自己的机会,学生是欢迎的,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同时,也促进了学生读书活动的开展。

5.建立小记者站。建立小记者站,办好校园电视台、校园网、广播站、校刊、校报、班级手抄报等,完全由学生自行组织完成,对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例如办红领巾广播站,小记者要深人各班采访,编缉要对各班来稿进行筛选、编辑,广播员要朗读,要会使用广播设备等,其工作性质与政府办的广播电台相似,这些工作都要求学生去完成,这对学生是多么大的锻炼!这些活动的开展,会有效地促进学生语文能力及其他能力的提高。

6.召开读书汇报会。指导学生多读有益的课外书,帮助人们学会读课外书,对学生的成长和读写能力的提高非常有益。在布置和指导学生读书的同时,还应该定期举办读书汇报会。通过交流读书的经验和体会,激发他们的读书热情,使他们更爱读书,更会读书。要求学生读书时,要及时记好读书笔记,定期举办读书笔记展览与评比,并对优秀的学生给予表彰和奖励,以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提高读写能力。

7.指导学生搞社会调查。社会调查的面很宽,有文学性的,也有非文学性的。例如要求学生从老人那里了解民间故事、民间传说,并记载下来,这就是文学积累,在文学积累中锻炼语文能力。

8.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的应用,增加了信息的来源,提高了信息的传播速度。因此,可以让学生利用计算机上网,学习使用学习软件,进行阅读与写作的练习。也可以访问相关网站,下载有关资料,进行自学。

小班化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设备;师资;校本;项目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02/03C-0048-03

空调器的故障主要出现在制冷系统和电路控制系统中,而空调器控制电路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比较复杂,因此空调器控制电路的维修成为了热点和难点。在制冷与空调专业教学过程中,根据实际空调器维修的经验,以及历年来中级工、高级工的技能鉴定考核等几个方面总结,空调器电路维修内容是重点,基于空调器电路的教学尤为重要。

一、我校空调器电路维修教学现状

江苏省江阴中等专业学校(以下简称“江阴中专校”)电器、电工相关专业班级,开设制冷与空调工作原理与维修的课程。为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专业理论和实际技能操作水平,空调器电路维修内容采用了项目式教学,取得丰硕成果。现就学校空调器电路进行项目式教学实践与研究,进行了相应的总结,与同行交流。

(一)自有教学设备现状

为充分适应学校项目式教学的顺利开展,学校目前用于空调器电路维修教学的设备主要有4个部分。

1.实际空调器设备。为了结合空调器电路结构不同的实际,教学过程中采用三个不同的品牌产品,共设定12个工位,来满足项目式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分组教学活动。

2.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制冷与空调专用设备。为了适应职业教育与发展的要求,满足学校师生参加各级各类制冷与空调项目技能比赛的需要,学校购进3台制冷与空调比赛专用设备,以适应实施项目式教学,进行参赛选手技能训练和理论学习。

3.制冷与空调教学演示的教学实验设备。在教学过程中,制冷系统和电路工作原理可以使用模拟的信号状态变化,以及各类仪表来演示,直观地呈现在学生的眼前,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制冷与空调设备的工作过程和原理。

4.为增强学生的知识面和全面技能提高,开展项目式教学,江阴中专校利用淘汰下拆旧的空调器,弥补以上设备的欠缺。

(二)本校师资来源及培养

为满足制冷与空调专业不断发展的需要,实施项目式教学,需要打造一支技术过硬、教学能力强的师资队伍,学校师资通过走出去和引进来等渠道,不断实施“传、帮、带”青蓝结对、导师制等师资培养模式,持续提升教师队伍建设水平。

一是从年轻电类专业教师队伍中挑选出有发展潜力的教师,送出去到相关企业或高校进行中长期脱产培训,培养专业教学师资;二是利用政府人才引进平台,公开招聘专业性强、有影响力的空调维修专业教师,提高教师队伍教学及专业能力;三是从本地企业调入或校企合作共建,使企业有技术、有能力的技术人员加入到教师建设中来,充实教师队伍专业力量;四是利用已有的优秀师资,带领年轻教师,进行专门对口培养。

根据教学的发展要求,采用青蓝师徒结对、导师制等多种方式,培养了多名青年教师。这样,学校制冷与空调教学的师资不仅数量足,而且质量高,可以顺利圆满地完成所有的教学任务。

二、主要做法与经验

(一)基于空调器电路的校本课程教材开发

江阴中专校制冷与空调专业教师,经过多年的教学积累和总结,同时参考其他教材和最新技术资料,结合学校实际教学设备,采用自编教学讲义进行教学,形成了完整、系统的项目式课程校本教材。

1.整合R悼纬蹋综合优化教材

中职学校理论课程多,专业课程教学时间短、学习时间不够,难以消化知识,需要对专业课程整合、优化,编写与本校教学实际吻合的综合性校本教材,应用于专业课程教学。

刚开始学习制冷与空调专业的二年级学生,只有1个学期的电子电工专业知识学习,导致制冷与空调控制电路的学习基础很欠缺,并且制冷与空调的基本工作原理知识全无。所以要对制冷与空调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优化教学内容,需要编写内容全、涉及面广的教材以便使用。所以要将有关的专业课程整合到制冷与空调的教学中来。这样,不仅做到学习内容和实用技术相结合,而且丰富了教学内容,优化了专业课程之间的联系。

电器电工专业的基础课程一般都要开设电工基础、电子线路基础、电机与变压器、脉冲与数字电路、无线电基础、传感器与控制等基础科目。在制冷与空调教学过程中,根据空调器电路教学项目的确定,以项目需要为抓手,以项目教学为手段,将上述各科基础专业课进行优化组合,提取和制冷与空调有关联的理论知识点,编写一套与空调器电路教学内容有密切关系的校本教材。

2.校本教材编写的基本要求

校本教材要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目的性,它不是国家规划通用教材,而是自编自用的。又由于很多教学设备都是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指定的,并且理论内容基本都是通用的,所以校本教材编写时应适当注意通用性,以利于正式公开出版,推广教学经验。同时,编写校本教材还是要和教学模式、手段等相结合,注意编写的理论教学内容、操作技能训练教学内容,以及教材的排版模式等。

江阴中专校编写的制冷与空调教学教材,技能训练的专业性都是针对自有的设备进行设计编写的。教学设备前面已经进行了说明,像空调器就是学校在市场购买的自备设备,各个学校很难做到统一,而全国大赛的竞赛设备是统一的。这样针对设备编写的教材就具有很强的通用性和针对性,不仅可以自用,还可以和其他学校交流使用,甚至公开出版发行,大范围推广运用。

针对中职学校教育教学的学情,专业课很适合项目式教学,这样学生在学习时能避免知识点分散而杂乱、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师生互动,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所以,江阴中专校编写的校本教材就是项目式教学专用教材。

教材编写,在设计教学内容上进行项目内容科学分解,以任务驱动为学习和训练,来完成项目内的各个任务,每个项目编写配若干个任务书;在教学过程的布局上,注重教师指导为辅,学生自主研究学习为主,完成项目任务为目的;在教学环节上注重入门指导、巡回指导、结束指导,单独和集中指导学生完成项目任务;在教学流程上教材内容体现情境导入、基本技能、基本知识、课堂练习、学习评价、课后练习等标题条目来推进项目式教学进程的开始、发展和结束。

(二)项目式教学实施

实施专业课项目式教学,江阴中专校进行过三个阶段的实践研究。一是项目式示范课公开课教学,二是相关专业课普遍实施项目式教学,三是进行小班化分层次项目式实验改革教学。制冷与空调教学从2000年至今,已经进入项目式教学的成熟发展时期,全部实施项目式教学,这很得益于我校的制冷与空调课程的师资、设备及校本教材的跟进和提高。

从学校引进的第一批制冷与空调专业师资开始,由于师资来源企业,给学校课堂教学不仅带来新技术和新经验,而且创新了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主要表现就是编写了校本教材讲义,应用校本教材讲义实施项目式教学,使项目式教学逐步深入发展。

为了和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接轨,江阴中专校开始实施小班化分层次项目式实验改革教学,训练选手参加市、省级技能大赛及选拔赛,制冷与空调专业首当其冲,获得国赛、省赛、市赛等金牌。基于空调器电路的项目式教学实践与研究应运而生,并且取得丰硕成果。

三、取得的教学成果

经过制冷与空调专业项目式教学的探索与实践,本专业的学生不仅在就业时受到用人单位的追捧,在开店创业上也具有很大的优势,实验教改班的选手参加各级各类竞赛中也获奖颇丰。同时师资力量也得到了提升和发展,制冷与空调专业课程也日益成熟和提升。江阴中专校师生多次在制冷与空调项目竞赛中获得国赛、省赛、市赛一、二、三等奖,师资力量老中青联接不断,由校本教材改进的中职示范校项目式教改国家规划教材《空调器维修技术基本功》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2部空调器维修技术专著由国防工I出版社出版,数十篇空调器及项目式教学教育论文、专业技术论文等获奖和发表。在此基础上,经过申报和论证,完成了市级课题《基于空调电路应用的中职电子电工专业项目式教学实践与研究》的研究,项目式教学在电子线路、电气控制线路等核心专业课程中进行了有效推广。学校充分利用校内、校外的教学资源,组织专业教师团队对技能训练的设施设备进行开发利用,为满足教学需要,还专门配置了项目式教学教室,通过项目式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为深化教学改革,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目前我校项目式教学不仅应用在电子电工类专业,而且在机电、机械等加工制造类专业教学中也得到普及应用。基于空调器电路的项目式教学起到了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朋.浅谈空调器电路项目式教学校本教材的编写[J].江苏教育,2014(9).

小班化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分层教学避免走“极端”

黄忠敬,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副教授,美国教育研究会(AERA)国际会员。

《教育》:为什么要提出分层教学?

黄忠敬:我们当前的教学现实,存在不少违背学生最近发展区和忽视最佳发展期的无效教学,对学生的“发展性”重视不够,要么过度,要么不足。过度主要表现在重复机械训练、过度补习、过度拔高等现象,唯恐“输在起跑线上”;不足主要是指对一些特殊需要的学生,比如超常儿童、弱智儿童和处境不利儿童的成长需求关注不够,缺乏有针对性的教学。

根据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即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学习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跳一跳,摘桃子”。最近发展区存在个体差异和情境差异,因此,学生的发展水平是不断变动的“区域”,教学应当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来进行。同时,学生的发展还存在关键期,即最佳发展期,指人的某些功能在特定时期里较易发展,比如1岁至3岁是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错过了就难以发展甚至无法发展。关键期也是因人而异的。

《教育》:在实际教学中,应对哪些教学内容进行分层?

黄忠敬:分层教学一般可以分为学生分层、目标分层、课程分层、作业分层和评价分层等几个方面。

学生分层。可以按照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分班教学,或者在一个班级内开展分组教学。但要避免把班级学生标签化、意识形态化的倾向,避免歧视或偏见。根据学生的进步状况,允许其在不同层次的班级间流动。

目标分层。指根据课程大纲的要求,以及班级中各层次学生可能性水平,制定与各层次“最近发展区”相吻合的分层教学目标。

课程分层。就是根据课程的难易程度将其分为低、中、高3个层次,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发展水平和未来职业定向等因素选择不同的课程层级。同时,改变传统固定行政班的教学制度,形成流动的“走班制”。相对于把学生分到固定的不同层次的班级而言,这种课程分层更值得肯定。

作业分层。针对学生的差异,作业设计可分为3个层次:第一层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型作业;第二层是面向大多数学生的拓展型作业;第三层是面向少数学有余力学生的提高型作业。同时,可以改变布置作业的方式,变“布置”作业为“推荐”作业,变教师给予为学生自编,实行弹性作业制度、学生互帮制度等。

评价分层。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学习目标,分层评价其基础性学力、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评价分层的关键不在于追求结果,而在于关注过程性与发展性。要变横向评价为纵向评价,鼓励学生自己与自己比较,而不是在学生之间进行比较,肯定自己的每一点进步。要变竞争性评价为激励性评价,学会欣赏,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评价分层的前提是评价多元,确立不同层次的多元评价标准。不仅要关注优等生和中等生,更要关注后进生,既要评估平均分、及格率和优秀率,还要评估不及格率和后30%学生的平均分,开展分层评估。

《教育》:分层教学与教育均衡如何平衡?

黄忠敬:分层教学是把双刃剑。分层教学的宗旨是协助学生认识自己的学习特性和风格,明白自己的强项和不足,把握自己的发展水平和程度,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支架”,为学生创设不同的情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同时,也要避免过于强调差异和缩小差距,使分层教学标签化、模式化,而忽视差距本身的积极意义。实际上,当我们在强调分层教学的时候,要尽量避免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分层教学的真正要义是如何在规范与灵活、统一与多样、主体与主导、全纳与特殊等多对矛盾之间找到适合的平衡点。

杨妮花:

分层教学必须关注的三个因素

杨妮花,北京师范大学承德附属学校,曾有多篇有关差异教育论文获河北省级奖励。

《教育》:您长期在一线从事教学工作,您认为分层教学与传统教学有哪些区别?

杨妮花:现在实行的教学导致好学生“吃不饱”,中等生“吃不好”,学困生“吃不了”。因此,提出了分层教学的设想,要求对学生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分层测试、分层评价,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建立信心,都能够看到希望,主动学习,形成自我发展的能力,以实现让优等生“吃得饱”、中等生“吃得好”、学困生“吃得了”的教学要求,从而大面积提高班级各层次学生的学习成绩。

《教育》:分层教学如何展开?

杨妮花:作为教师,必须对每个学生的学习现状了然于胸,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有的放矢,才能够对学生分出层次。实施分层时,不能一味地根据学生的成绩,考试成绩存在偶然性,仅仅根据成绩分层是不合理的。除了学习成绩,还应该综合考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智力因素。很大一部分学生学习成绩差、接受程度慢是跟其本身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智力相关的。综合考虑以上三个因素可以将学生大致分为A、B、C三个层次:A组(跃进层),该层基础扎实,接受能力强,学习方法正确,自主学习能力强,成绩优秀;B组(发展层),该层基础一般,智力也一般,学生比较自觉,认真踏实,有一定上进心,是成绩中等的学生;C组(提高层),该层基础、智力均较差,学生接受能力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是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只有分好层,我们才能为下一步的分层教学工作做好铺垫。

《教育》:如何有针对性关注到各组的学习情况?

杨妮花:分层之后,各组之间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存在干扰,尤其是低年级段的学生。所以,教师在实施分层教学时还需要注意以下问题:第一,老师在备课时一定要做好分层备课,明确A、B、C各组在本节课的不同目标及需要完成的任务;第二,排除组间干扰的重中之重是老师一定要备好分层授课这一环节。在课堂教学中,老师既要有面向全体学生的环节,主攻基本目标,又要有兼顾优、后进生的环节,分解层次目标。在共性指导阶段把握课堂提问的层次,让各组学生都积极参与,在讲授知识时提问中等生,利用他们在认识上的不完善,将问题展开,进行知识的研究。有了这样充足的分层准备工作,分层教学的课堂一定是非常有序的,各组之间一定是不会互相干扰的。

《教育》:分层教学与因材施教是什么关系?

杨妮花:实施分层教学就是落实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如性格、习惯、智力,家庭背景等实施教学,如此才能调动起全体学生的积极性,达到分层的目的。分层教学并不能立竿见影,所以要求教师在分层教学中了解与掌握这些差异,做好“因材施教”,讲究“量体裁衣”,只有这样每一个学生才能够享受成功的喜悦,才能健康地成长。

于允锋:

建立“层次设置标准”

于允锋,山东省潍坊第一中学校长,分层教学的倡导与实践者。

《教育》:您认为最值得分享的经验是什么?

于允锋:学校实行分层走班教学已有4年多,学生通过“跑班”现象,打破了原来的班级平衡。究其原因:一是分层走班后1名教师要教原来7个教师教过的学生,学生自有比较,也会根据教师的能力与特点给教师分层;二是提高班的学生产生自满感,不愿意呆在原层次学习;三是1个单元7个班同时上课,为学生“跑班”提供了可能。这不但造成了一定的混乱,也打击了个别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为此,学校设定了一套科学合理的升降方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入学成绩和过程性检测成绩、个人意愿、其班主任和原任课教师指导以及各层次课程设置、培养标准和授课方式,进行合理的层次选择,填写选课申请表。之后,根据“层次设置标准”,学校每学期调整一两次。调整时要依据测试成绩、分层基础以及学生选择来确定。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先提交申请表,经“分层教学管理委员会”审议通过,成绩提高达到更高层级标准的可以选择升级。这样,既保持了分层走班制教学的规模与优势,更能调动学生拼搏进取的能动性。与此同时,学校要求各教学层次任课老师加强课堂教学组织与管理能力,总结经验教训,多与学生沟通,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心理进行研究和尝试,寻找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注意力,培养学习兴趣。总之,分层走班教学比传统教学方式复杂得多。

《教育》:为了确保分层走班教学的顺利实施,学校还需要关注哪些方面?

于允锋:学校需要注意教师的安排和课表的编排。学校充分考虑不同层次、不同性格学生发展的需要,会考虑不同执教风格的教师。先修课程班安排有教学特色、思维活跃、课堂驾驭能力强的教师;提高班的教学要求稳中求进,因此安排一些基本功扎实、教风稳健的教师;强化班的学生纪律松散、学习习惯较差,则更多地安排一些有个性,沟通和管理能力强的教师。考虑到一些家长担心强化班的学生受到不公平对待的疑虑,学校特意安排一些优秀教师到强化班任教并担任强化班层次学科负责人,使他们对强化班的教学起到很好的引领作用。

在施教班级的安排上,学校按照“跨单元不跨层”的原则安排教师。“跨单元”是指某一教师一定要安排在不同的单元任课,保证同单元内同一时间能够同时上课。“不跨层”是指某一老师尽量安排教同一层次的学生,目的是减轻教师的工作量和保证教学质量。

《教育》:走班教学流动性太强,如何确保学生不逃课?

于允锋:学校实行“定座实名制”管理制度。任课教师排完座位后,学生将自己的班级和姓名贴在课桌前侧,上课时对号入座,未经同意不能随意换桌。讲桌上贴走班座次表,方便考勤和管理。为了使教学班的任课教师尽快地熟悉所有学生,学部要求所有的教学班按座位打印学生照片提供给任课教师。

对学生走班上课的考勤,学校出台了措施,明确规定考勤分占学业成绩的10%。考勤由任课教师和教学班班长共同负责。任课教师每节课后把考勤情况上报学部,学部通过“每日一报”一天一通报,一周一汇总,既作为个人量化的一部分,也作为班级量化的一部分。每“单元组”设组长一名,由学部主任和所有教师共同推选的5名业务能力强、具有高度责任心、拥有较高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的教师担任,直接领导本单元的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带领本单元任课教师,组织好本单元的教学与管理。

学校还推举学生会学习部部长兼任分层教学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会长,针对各单元教学设立分部,针对每单元教学各设分会长一人。各单元教学班的班长、课代表即“教师助理”为分部成员,帮助“单元组”组长协调本单元的各项管理和教学,做好上传下达。

钱万军:

新高考融合分层走班教学

钱万军,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课程部主任,提出分层走班是新高考的必然教学模式。

《教育》:杭师大附中是如何实行分层教学?

钱万军:浙江的课程改革已经步入深水区,将课程、课堂和评价进行捆绑式变革,也就是说将教学策略、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同步变革。浙江师大附中的走班制推出“2.0版”:课堂形态从分层走班制走向分层、分类走班制。换言之,就是语数外分层走班,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进入相应教学班学习,而政史地物化生技术七门课则分类走班,学生根据自己的不同选择进入不同教学班进行学习。师大附中的语文学科,遵循“必修分层”的原则,将编制的“雅正语文”学程分为“雅正A、雅正B、雅正C”,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程度,“分层走班”上课,实行“小班化”教学,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着力打造有思维力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