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融资租入固定资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融资租入固定资产范文第1篇

对于融资租入固定资产,会计准则规定承租企业应单设“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明细科目进行核算。企业应在租赁期开始日,将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两者中较低者,加上在租赁谈判和签订租赁合同过程中发生的可直接归属于租赁项目的手续费、律师费、差旅费、印花税等初始直接费用,作为租入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

税法规定,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以租赁合同约定的付款总额和承租人在签订租赁合同过程中发生的相关费用为计税基础,租赁合同未约定付款总额的,以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承租人在签订租赁合同过程中发生的相关费用为计税基础。可见,税法并未规定计算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而是采用相对简化的处理方式,按照合同约定的付款总额作为计税基础,比会计准则的规定更直观、更简单。

上述差异导致融资租人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大于初始会计成本。另外会计与税法计提固定资产的方法与折旧年限不一致、预计净残值的差异等,都会造成会计与税法每年计提的折旧数额可能不一致。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在租赁开始日,承租人应当将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中较低者作为租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将最低租赁付款额作为长期应付款的入账价值,其差额作为未确认融资费用。每期采用实际利率法分摊未确认融资费用,按当期应分摊的未确认融资费用金额,借记“财务费用”科目,贷记“未确认融资费用”科目。而税法对融资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的计价不考虑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不承认会计确认的未确认融资费用,也不存在未确认融资费用的摊销。

二、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纳税调整

会计与税法每年计提的折旧数额不一致,要求企业每年申报所得税时,应调整应纳税所得额。会计上对未确认融资费用,每期摊销时,计人财务费用,税法不允许在税前扣除,每年进行所得税申报时,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例]2007年12月31日,大华公司从乙公司以融资租赁方式租人一套设备。租赁公司购置设备的成本为510000元,公允价值为510000元,租赁期为5年,合同规定每年末支付租金118708元,期满设备归大华公司所有,租赁内含利率为6%。该设备的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税法规定机器设备的折旧年限为10年。假定会计与税法均预计无残值,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

大华公司会计处理如下:

(1)2007年12月31日,租赁开始日确定租赁资产的入账价值:

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118708×(P/A,6%,5)=500000(元)。

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小于设备的公允价值,因此,租赁资产的人账价值即为500000元。

借: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500000

未确认融资费用

93540

贷:长期应付款一应付融资租赁费

593540

(2)2008年12月31日,支付租金、分摊融资费用并计提折旧。采用实际利率发分摊未确认融资费用,如表1:

借:长期应付款一应付融资租赁费118708

贷:银行存款

118708

借:财务费用

30000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30000

借:制造费用

100000

贷:累计折旧

100000

以后年度支付租金、分摊融资费用并计提折旧的账务处理。同2008年相关账务处理。

(3)2012年12月31日租赁期满时:

借:固定资产

500000

贷: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500000

大华公司相关纳税调整如下:

2007年12月31日,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为500000元,计税基础为593540元,二者之间产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为93540元(593540-500000),但所扣除的费用没有差异,在申报企业所得税时,无需调整应纳税所得额。

该设备每年税前扣除折旧额为:593540÷10=59354(元)。

2008年至2012年,该设备每年会计上计提折旧100000元,税前准予扣除折旧额为59354元,企业每年申报企业所得税时,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40646元。2013年至2017年,该设备每年会计上计提折旧额为0,税前准予扣除折旧额为59354元,企业每年申报企业所得税时,应调减应纳税所得额59354元。

会计上对未确认融资费用,每期摊销时,计人财务费用,税法不允许在税前扣除。2008年企业申报所得税时,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30000元。以后在每个支付租金的年度,均按会计上摊销的未确认融资费用作纳税调整增加。

三、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所得税会计处理

承上例:大华公司每年资产负债表日因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不同应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情况如表2。

大华公司每年资产负债表日因未确认融资费用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不同应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情况如表3。

假定华丰公司2007年以后每年会计利润为1000000元,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2007年,应纳税所得额也为1000000元,应交所得税

为250000元,所得税会计处理为:

借:所得税费用

250000

递延所得税资产

23385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250000

递延所得税负债

23385

2008年,应纳税所得额为1070646元(1000000+40646+30000),应交所得税为267661.5元,所得税会计处理为:

借:所得税费用

250000

递延所得税资产

10161.5

递延所得税负债

75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267661+5

2009年,应纳税所得额为1065324元(1000000+40646-4-24678),应交所得税额为266331元,所得税会计处理为:

借:所得税费用

249941

递延所得税资产

10161.5

递延所得税负债

6228.5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266331

融资租入固定资产范文第2篇

承租人按合同规定支付各期的应付融资租赁款时,借记“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费”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对承租期间及以后应计提的折旧,借记“制造费用”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租赁期满,按合同要求支付租赁结束的购买价时,借记“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同时,对所有权已转归承租人的设备,应进行转账,借记“固定资产——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科目,贷记“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科目。

例1:2002年12月1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一份租赁合同。租赁合同规定:租赁的标的物为一条A产品生产线;租赁开始日为2003年1月1日;租赁期为从租赁开始日起36个月,即3年;甲公司自2003年1月1日起每半年于月末支付租金300000元;A产品生产线的保险费、维护费等费用都由承租人甲公司负担,估计每年约20000元;A产品生产线在2003年1月1日的账面价值为1400000元;租赁合同规定的半年利率为7%;A产品生产线的估计使用年限为16年,已使用6年,估计期满时无残值;租赁期结束时,甲公司享有优惠购买该生产线的选择权,购买价为200元,估计该日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为160000元。假设租入生产线的账面价值占甲公司资产总额的30%以上,并且不需要安装。

分析:本例中存在优惠购买选择权。优惠购买价200元,远远低于行使选择权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160000元(200÷160000=0.125%),所以,2003年1月1日租赁开始日,就可以合理地判断甲公司将会行使这项选择权;此外,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为1430233.20元,占租赁资产原账面价值的比例为102.16%(1430233.20÷1400000),高于90%;基于以上分析,可以认定这项租赁为融资租赁。

最低租赁付款额为:300000×3+200=1800200(元)

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为:300000×4.767+200×0.666=1430233.20(元)

(查年金现值表或复利现值表:N为6,I为7%)

未确认融资费用为:1800200–1400000=400200(元)

承租人甲公司应作如下会计分录:

1、2003年1月1日租入A产品生产线时:

借: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1400000

未确认融资费用400200

贷: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1800200

2、2003年6月30日支付第一期融资租赁款时:

借: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300000

贷:银行存款300000

3、2003年12月31日支付第二期融资租赁款时:

借: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300000

贷:银行存款300000

4、2003年年末,按直线法分摊三分之一的未确认融资费用时:

借:财务费用133400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133400(400200÷3)

(2004年和2005年同期作与2、3、4相同的会计分录)

5、从2003年起,按估计的尚可使用年限10年平均计提折旧时:

借:制造费用140000

贷:累计折旧140000(1400000÷10)

6、租赁期满,2006年1月1日支付租赁结束时的购买价200元时:

借: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200

贷:银行存款200

7、该生产线所有权转归本公司时:

借:固定资产——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1400000

贷: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1400000

如果在租赁开始日,承租人租入资产的原账面价值小于或等于承租人资产总额的30%,那么,在租赁开始日,承租人应按租赁资产的最低租赁付款额,借记“固定资产——融资租赁固定资产”科目,贷记“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科目。

如果承租人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在租赁开始日需要经过安装才能投入使用,那么,承租人应先通过“在建工程”科目核算,在安装完毕交付使用时,再由“在建工程”科目转入“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科目。

例2:丙公司以租赁方式租入全新的设备一台,根据协议确定的租赁价款为800000元,按协议规定,该设备价款分5年于每年年初初支付,其折旧年限为8年,预计净残值为5000元。签订合同后在十天内丙公司向出租方支付租赁保证金170000元及手续费16000元。租赁期满时需支付该设备转让费10000元(估计该日租赁设备的公允价值为280000元),同时取得该设备的所有权。该租赁设备的价值仅占丙公司总资产的3%.丙公司另以存款支付运杂费、保险费等25000元,发生安装调试费15000元。公司采用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

分析:本例中存在优惠购买选择权。优惠购买价10000元,远远低于行使选择权日租赁设备公允价值280000元。所以,租赁开始日就可以合理地判断丙公司将会行使这项选择权。基于以上分析,可以认定这项租赁为融资租赁。丙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1、签订合同后第十天,开出转账支票支付租赁保证金及手续费(在10个月内摊销):

借:其他应收款——租赁保证金170000

待摊费用——租赁手续费14400

财务费用——手续费1600

贷:银行存款186000

2、租入需安装设备时:

借:在建工程——×设备安装工程810000

贷: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810000

3、支付运杂费、保险费时:

借:在建工程——×设备安装工程25000

贷:银行存款25000

4、以存款支付安装调试费时:

借:在建工程——×设备安装工程15000

贷:银行存款15000

5、租赁设备达到可使用状态时:

借: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850000

贷:在建工程——×设备安装工程850000

6、租赁期间于第一年年初支付融资租赁款时:

借: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160000(800000÷5)

贷:银行存款160000

(第

二、

三、四年年初作以上同样分录)

7、在折旧年限内每年应计提折旧=(850000–5000)÷8=105625(元)

借:制造费用105625

贷:累计折旧105625

8、第五年年初,以原支付租赁保证金抵最后一期租金时:

借: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160000

贷:其他应收款——租赁保证金160000

9、租赁期满以原支付租赁保证金抵设备转让费时:

借: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10000

贷:其他应收款——租赁保证金10000

10、该设备所有权转让转归本公司时:

借:固定资产——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850000

融资租入固定资产范文第3篇

与1998年颁布的原《医院会计制度》相比,新《医院会计制度》引入了企业会计制度中的权责发生制原则和配比原则,较好地适应了现行经济环境下医院财务管理的需要。在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核算方面,原《医院会计制度》规定: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借记“固定资产”,贷记“长期应付款”科目;支付租赁费时,借记“专用基金———修购基金”科目,贷记“固定基金”科目,同时借记“长期应付款”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而新《医院会计制度》规定: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其成本按照租赁协议或合同确定的价款、运输费、途中保险费、安装调试费等确定;按照确定的成本,借记“固定资产”,按照租赁协议或合同确定的租赁价款,贷记“长期应付款”科目,按照实际支付的运输费、保险费、安装调试费等相关费用,贷记“银行存款”科目。按以上规定,会计处理分别如下。从以上处理过程可以看出,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入账原值并没有变化,而在后续处理上新《医院会计制度》引入了企业会计的理念,取消了固定基金科目,并要求计提折旧。

二、新制度下会计处理的改进

新制度对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有了一定程度的改革,在体现公立医院的非营利性、核算简便性以及配比原则方面都有所改善。但笔者认为,在医院目前管理体制及业绩考核方面都有企业化趋同的背景下,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仍有改进的空间。

首先,固定资产原值可以按照固定资产的当前市价来确认。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固定资产原值按照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来确定,这是一种更为科学的确认方法,但核算较复杂,不易在医院会计中执行,所以建议按照固定资产的当前市价来确认,这样既可以方便地确定固定资产的价值,也可以避免高估固定资产价值。

其次,有的医院在进行部门效益考核时,将部门使用固定资产的折旧作为一项费用指标,在原固定资产计价模式下,这项费用被高估,容易造成分配的不公平,所以应当将这部分融资费用归医院本部来管理。笔者认为可以将租赁费中超出固定资产原值的部分(即支付给出租方的融资费用)作为长期待摊费用处理,在租赁期内均匀摊销,同样出于方便核算考虑,笔者仍不建议采用本息分计的方法处理融资费用。

融资租入固定资产范文第4篇

    1、租赁期开始日:增加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孰低)和未确认融资费用,同时增加: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最低租赁付款额)。折现率的确定(计算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时,其折现率可按下列顺序确定)①出租人的租赁内含利率;②租赁合同规定的利率;③同期银行贷款利率。2、初始直接费用计入租入资产价值:增加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初始直接费用)同时减少单位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或银行存款等。未确认融资费用分摊的处理按实际利率法分摊,未确认融资费用的摊销额等于(长期应付款的期初余额-未确认融资费用的期初余额)×实际利率。3、折旧期间:①如果能够合理确定租赁期届满时承租人将会取得租赁资产所有权,即可认为承租人拥有该项资产的全部使用寿命,因此应以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的寿命作为折旧期间;②如果无法合理确定租赁期届满后承租人是否能够取得租赁资产的所有权,则应以租赁期与租赁资产寿命两者中较短者作为折旧期间。履约成本的会计处理履约成本发生时通常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增加管理费用等同时减少单位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或银行存款等4、租赁期满时的会计处理:(1)返还租赁资产:①存在承租人担保余值:增加累计折旧、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同时减少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②不存在承租人担保余值:增加累计折旧、同时减少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2)留购租赁资产:①支付购买价款时增加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同时减少银行存款等,②结转固定资产所有权增加固定资产—生产用固定资产同时减少固定资产。

    二、采用金融工具融资的风险控制

    融资租赁业务属于金融工具投资,投资大、周期长、资产流动性弱的特点,对于医院而言,可能会出现租赁标的物无法按期到货使用的风险,也可能出现由于财务规划不合理而造成租金无法按时支付的风险,这将会对租赁双方造成损失。因此,必须建立融资租赁风险控制体系,用制度来防范风险,构建租赁公司、医院、财政“三位一体”的融资租赁组织防范体系。

    1、人力资源管理:

    为了提高医院融资租赁的有效性,人才培养是其中的关键环节,应从两方面入手,提高人才竞争实力。第一,融资租赁公司引进和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由于融资租赁的专业性,需要精通金融、投资、法律、财会、等多个领域知识的综合型人才,而目前我国医院融资租赁业从业人员的素质显然没有达到行业发展的要求,因此,需要通过引进和选拔人才,也可以委托租赁机构组对员工进行在职培训以提高专业水平。

    2、风险评估:

    ①重要性原则:对融资租赁项目评审报告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把握住问题的实质,抓住关键点,对风险评估需要运用专业判断,把握住市场需求的实质,兼顾效率和效果,以实现较小的成本取得较好效益。②真实性原则:项目评审要真实、客观地反映评审的融资租赁项目、可靠、可验证,预计风险和收益的影响。③稳健性原则:融资租赁项目评审中对于项目的收益的确认应持谨慎的态度。融资租赁项目一般为中长期项目,期间由于经济环境、经济政策和市场竞争中经营活动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决定的。运用《企业内部控制指引》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避免因个人风险偏好给医院经营带来重大损失。

融资租入固定资产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固定资产质量 影响因素 分析

前言

固定资产通常具有如下特点:①被企业长期拥有并在生产经营中持续发挥作用,是企业主要的劳务资料;②投资数额大,经营风险也相对较大;③反映企业生产的技术、工艺水平,直接决定了生产的存货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是企业获取盈利主要的物质基础;④变现性差,由于是以使用为主要持有目的,因此,固定资产不会轻易变现;⑤增值性差,除企业拥有的建筑物,大多数的固定资产,如机器设备、交通工具等,均会随着使用或技术进步而发生不同程度的贬值。

了解固定资产的上述特征,便于我们确定固定资产质量分析的关注点。与其他资产不同,固定资产的质量高低并不一定取决于其增值性和变现性,我们更应该关注固定资产的规模和结构与企业战略的吻合度、固定资产的技术先进程度和使用效率、固定资产对存货质量及盈利性的保障等方面。为此,固定资产的质量分析应重点考查以下方面。

1. 固定资产的取得方式对财务状况外在表现的影响

固定资产的取得,既可采用外购方式,又可采用自建方式,还可直接接受所有者入资或采用租赁等方式。不同的获取方式对财务状况有不同的影响。

1.1用流动资产或流动负债购建固定资产

显然这种方式的财务影响是:第一,会减少货币资金、存货等流动资产或增加流动负债,最终的结果是在短期内引发企业货币资金的巨额支付,导致企业营运资本(流动资产减流动负债)的大幅下降,不利于企业外在财务状况的表现;第二,这种方式下固定资产的价值核算会较为真实并可验证。

1.2通过分期付款的方式购建固定资产

由于固定资产具有投资数额大的特点,企业在购建固定资产时通常采用分期付款的融资方式。融资方式的财务影响是:第一,符合在平衡中保持增值的资金管理理念,不会引发企业资金的巨额下降;第二,会增加企业的负债率和利息负担,降低企业进一步举债的能力,对于负债较高或近期内有其他举债计划的企业不宜使用。

1.3接受所有者固定资产入资

这种方式通常在创建有限责任公司、合伙制企业以及中外合资企业时出现。它的财务影响是:第一,增加企业所有者权益(资本)的“厚实”程度,改善企业的资本结构,为企业进一步举债创造条件;第二,成本确定具有主观性:接受入资的固定资产成本的确定或按双方协议约定,或按资产评估机构评估确认的价值来确定。不论哪种价值,均不是市场的公平交易价格。

1.4通过融资租赁方式取得固定资产

该种方式与分期付款购买固定资产虽在资产所有权的最终归属上可能有所不同,但其会计处理却非常类似。按照融资租赁的惯例做法,融资租入方将租入的固定资产视同其自有的固定资产进行会计处理,将租金的现值及有关附加成本计入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成本,并向出租方支付定金,分期付清其余款项。在租赁期内,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法定所有权属于出租方。因而,对承租方来说,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财务影响将是:第一,减少流动资产(货币)而增加流动负债(1年内支付部分)和非流动负债(1年以上支付部分),因而将加大企业负债率,降低企业进一步举债的能力;第二,承租方将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视同自己的固定资产管理.计提折旧,并按税法要求抵减所得税。

1.5通过经营性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

在经营性租入固定资产的条件下,承租企业仅支付租金,并将租金计入当期费用。为此,

其财务影响是:第一,租入的固定资产并不作为承租方的固定资产列示,资产和欠付的租金均不出现在承租方的资产负债表中,实质上的举债并不会恶化企业的负债率(成为表外负债);第二,由于经营租入条件下的租金一般高于同类资产的折旧,因此,经营租赁下利润表中的租金将比融资租赁的折旧费的金额高,具有更好的抵税效果。

2. 固定资产规模的适应性分析

固定资产的投资规模必须与企业的整体发展战略相一致,同时也要注意与企业的流动资产规模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企业整体发展战略的制定要考虑企业的生产经营水平、市场供需状况、所处企业特点及行业技术更新速度等。如果企业不顾上述影响因素而盲目购置新设备,扩大生产规模,就会造成资源的低效利用甚至是浪费;而过小的固定资产规模或过于陈旧的设备又难以保证生产企业市场适销的产品,这些最终都将影响企业整体的获利水平。因此,企业应根据其战略发展的需要,适时制定生产经营计划,核定固定资产需要量,据此添置或处置设备,管理固定资产规模。

3. 固定资产的结构及配置的合理性分析

对于制造性企业而言,在其各类固定资产中,生产用固定资产,特别是生产设备,直接决定了其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该类固定资产在全部资产中应占较大的比重。而非生产用固定资产应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根据需要适当安排,但其增长速度一般情况下不应超过生产用固定资产的增长速度。未使用和不需用的闲置固定资产比例过大,会影响企业固定资产整体的利用效率,应尽早查明原因,及时予以处理。对这些方面可根据企业财务报表相关附注中的信息,结合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技术水平和发展战略等因素综合地予以分析。固定资产的结构与配置合理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利用效率和效益的高低。

4. 固定资产增减变动的战略透视

企业在各个会计期间内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优化固定资产结构、提高固定资产先进性、改进固定资产利用效果方面的努力,进而反映了企业固定资产质量的变化过程。因此,关注企业年度内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动与企业生产经营战略的吻合程度,将为我们判断企业固定资产质量提供一种重要思路。固定资产增减变动的信息主要体现在原值的变动上,由于现行企业财务报表的主表中只披露固定资产的净值,因此,应利用报表附注中关于固定资产原值变动的明细资料,以及现金流量表中投资活动现金流量部分的现金流信息进行判断。

5. 固定资产的利用状况和盈利质量分析

固定资产不仅要有与企业行业选择和战略定位相吻合的规模和结构,其质量最终的体现是其被利用的状况和盈利能力。而固定资产的利用状况和盈利能力很难独立考查,对于制造业来说,更多的是体现在存货的产出能力以及存货的质量上,甚至体现在企业的整体盈利能力上。为此,对于制造业固定资产的质量分析应与存货的质量分析,乃至企业经营活动的整体盈利能力分析结合起来。

6. 固定资产的变现质量分析

固定资产通常会被企业长期利用,服务于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一般不会轻易出售变现。但如果企业不再需要这些资产,或因为流动资产意外出现问题,不能足以清偿到期债务时,企业则需要将固定资产变现。固定资产的变现能力取决于其增值或贬值状况、技术状况、市场需求状况以及专用性等方面。

大部分固定资产,如机器设备、交通工具、通信设备等,因为使用或技术进步而不断地贬值,但仍有一些稀缺性或供给不足的固定资产,如房地产等,具有增值潜力。具有增值性、技术先进、市场需求旺盛的固定资产通常具有较好的变现能力。此外,固定资产的专用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变现性。通常情况下,资产的专用性越高,其变现的风险就越大,至少要大大超过通用资产。

参考文献:

[1] 李家瑗 固定资产计价问题的探讨 [J]广西财务与会计》199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