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竞争与合作的关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竞争与合作的关系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本文认为,由于存在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之间的矛盾。短期内通信运营商在价格竞争博弈中可能选择相互压价的非合作策略,但是从长远来看,还有实现合作的可能性;选择互联互通对于通信运营商各方来说都是有利的。文章提 出,在电信产业的发展 中,政府应 当发挥积极作用 ,制定市场规则,并公正地 执行 规则从宏观 的角度对通信运营商进行积极的 引导。促成通信运营商走 向良性竞争.实现共赢:要最终解决我国通信运营商之 间存在 的恶性价格战、互联互通障碍等 问题,需要对国有通信运营商的公司治理结构进行改革,使通信运营商成为真正以赢利为 目的的市场主体。

一、引言

1994年联通公司成立以来,伴随着电信业打破垄断、引入竞争的进程,中国电信产业迅速发展。同时通信运营商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由于通信运营商们所提供的产品具有很强的替代性,价格便成为他们争夺消费者的最主要手段。为了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各运营商纷纷降价,由此陷入了价格竞争的恶性循环中。而在互联互通方面,各通信运营商有意无意地给其他运营商设置障碍。这使互联互通受到阻碍,而互联互通的障碍会影响到运营商自身的发展。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通信运营商之间价格竞争和互联互通的博弈分析。论证各通信运营商在价格竞争和互联互通问题上有选择合作的必要性,也有选择合作的可能性,从而为通信运营商处理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为我国电信业的良性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二、研究背景

1.我国通信市场的整体环境

1994年中国联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电信独家垄断时代的结束 ,从此我 国通信行业发生了重大变化通信市场 由垄断逐步走 向竞争1999年 2月,原中国电信被拆分为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卫通,寻呼业务并入中国联通。随后,为了进一步加强竞争,政府又给网通公司铁通公司和吉通公司颁发了运营牌照。2001年底,中国电信被分割为南北两部分,南部保留原“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名称,北方与中国网通、中国吉通重组为“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至此。在基础电信领域。包括国际、长途、本地、移动等在内的各类主要业务都已同时有两家以上运营商展开竞争,我国的通信运营市场形成 了多家企业 共同竞争的局面,通信市场的竞争态势初步形成。

2.主要通信运营商的基本情况

中 国电信 2004年经营收入1612.12亿元人民币,实现纯利润28 0.23亿元人民币:从业务发展指标来看,截至2004年底。中国电信本地电话用户为 1.86亿户,宽带用户为 1384万户 。中国移动 2004年营业收入为 1923.81亿元。纯利润达420亿元,市场占有率为 64.3%:从业务发展状况来看,中国移动 2004年用户总数达 2.04亿户。中国联通公司 2004年 营业收入达到 793.3亿元人民币;从业务发展指标来看,2004年 移 动 电话 用户 总数 达 到11208.1万户,累计用户市场占有率保持在 35.6%。中国网通 2004年全年营业收入 649亿元,纯利润 92.48亿元。

从业务收入角度来看。中国移动名列前茅,中国电信紧随其后,中国联通与中国网通收入水平相当,实力较弱。

3.细分通信市场的竞争状况

(1)固定电话领域。随着中国联通和铁通公司先后获得固定电话经营牌照及中国电信的南北拆分。原来独家垄断的固定电话领域形成了竞争的局面。目前,就通信网络资源而言,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在南北各自拥有自己的接入网资源,并且拥有全国范围的长途骨干网资源:铁通公司也拥有全国范 围的通信网,主营固定电话业务,但相对而言规模较小:中国联通 目前只在几个城市开展了固定电话的运营,规模有限。可以说,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从用户规模的角度可以开展平等的竞争,虽然两家运营商现有接入网络的覆盖重点分别在南方和北方,在地域上不重叠,但两 公司在业务层面 已经 开始相互渗透并展开竞争,如网通的无线桌面移动电话对电信的固定电话发起了有力挑战。

(2)移动通信领域。1999年中国移动从中国电信分离后,与 1994年成立的中国联通形成了双寡头的移动市场竞争结构。近年来,我国移动通信市场呈现持续快速增长 的态势 ,从 2000年至 2003年,我 国移动电话用 户分别 新增 4197万 户、5955万户、6139万户和 6269万户。特别是 2004年 ,我 国新增移动用 户达 到6400万户,成 为近 年来新增移动用户数量最多的一年,用户总数达到3.34亿户,占中国人口的四分之一。随后 ,中 国电信 的 “小灵通 ”和 中国网通 “大灵通 ”加入移动通信市场,在特定的区域中,“小灵通”和“大灵通’,对移动手机在功能上(如移动通话、发短信、彩铃等)有较强的替代性,而资费水平相对比较低廉,所以,目前我国移动通信市场实际上已由双寡头变成多寡头竞争结构。

4,小结

从上面的背景分析可以看出,我国通信市场结构已经由原来的独家垄断逐步向竞争性结构演进。在通信服务领域,包括同定、移动、增值业务等 各类主要通信 服务都 已经有两家以上运营商展开竞争,我国的通信运营市场已形成了多家企业共同竞争的局面。可以看出,电信产业迅速发展的同时,通信运营商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

在上述背景下,国内外学者对我国的通信市场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学者们普遍认为,目前我国各通信运营商已经陷入了价格竞争的 “囚徒困境”,这一困境使得运营商们把降价作为其竞争的主要手段,虽然降价扩大了通信行业的整体市场,但由于 ARPU的降低,运营商的总收入并没有上升,甚至处于亏损状态;同时,在互联互通方面,运营商为网络间的互联互通有意无意地设置障碍,以遏制对方。这种做法,在限制对方的同时 ,对 自己也造成了损害。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认为:第一,在“囚徒困境 ”的博弈中,价格竞争并非一定会以非合作而告终,在一定的条件下,合作也是可能的。合作的结果显然优于不合作的结果,运营商之间应该合作。第二,各运营商有共同的利益,并且合作会使各自的利益得到增进,那么他们在互联 互通的博弈上可 以建立起稳定 的均 衡,从而在互联互通 领域建立合作关系,实现共同发展。

三、通信运营商竞争与合作的博弈模型分析

1.通信运营商价格竞争问题的博弈分析

“囚徒困境”是博弈论的经典例子,反映了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矛盾。…下面我们将以“囚徒困境’,型分析我国通信运营商的价格竞争。我们取移动通信市场上最具代表性的两家企业——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作为博弈的局中人,给出价格竞争的博弈模型(见图 1)。

图 1支付矩阵中的数据是根据两公司的实际市场 占有比例虚拟的。在这里,我们采用划线法,可以得出,(降价,降价)是一个占优均衡,也就是说,对于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来说,无论对方选择何种策略,降价始终都是其最优选择。这样,双方将陷入价格竞争的囚徒困境。

但是从支付矩阵可 以看出,如果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能够很好地合作,采用(不降价.不降价)策略,两个运营商的收益都比恶性的价格战为优。其中,移动得到 7000,联通得到3000,这样的结果应该是两个运营商更好的选择。合作的结果明显要优于不合作的结果,理性 的企 业应当选择合作。在现实生活中,运营商之间的恶性价格战时有发生,恶性价格竞争不但会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国家税收减少,损害国家利益,同时也阻碍了行业健康发展。因此我们认为,我国通信运营商应当正确认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认识到实现合作是必要的。但是,实现合作是否有可能呢?下面我们将讨论通信运营商实现合作的可能性。

从理论上讲,满足了以下三个条件,“囚徒困境”的博弈便可能出现合作解:第一,博弈为无限次重复博弈。在无穷多次博弈中,选择背叛者即使从第一次的机会主义行为中获得利益,它将会在以后的博弈中受到来自对方的报复,最终得不偿失。第二,参与博弈的人数少而稳定,各博弈参与者所感知到的风险会减少,并在以后不断的合作中趋于稳定。第三,有严格的外部约束机制,惩罚博弈中的背叛者,如在“囚徒博弈 ”中,两个犯罪嫌疑人均受到威胁,如果选择了坦白,他们将会性命不保,而其家人也会有生命危险,那么两个囚徒就有可能达成合作协议。我们用一个假 想的无 限次重复博弈模型说明局中人合作的条件。

假设 A与 B是通信运营商中的实力相当的两家,社会的贴现系数为 6=1,(1+ ), 是某一时期的市场利率,它们所面临的一次博弈支付矩阵如图2所示。支付矩阵表明,如果 A、B都选择合作,将各得 5个单位的收益,都选择不合作各得 3个单位的收益:如果一方选择合作而另一方选择不合作,那么不合作者可得 6个单位收益,而合作者则只能得到 1个单位收益。由划线法可得,(不合作,不合作)是一个纳什均衡。但是,如果将这一博弈演变成无限重复博弈,结果会有所不同。

我们假设企业 A首先选择合作,一旦发现企业 B在此次选择了不合作,则在下一次的博弈中也同样会选择不合作,双方都采用触发策略。因此,博弈方可供选择的总策略有两个:一是合作;二是报复。下面分析两个企业选择合作的条件。

(1)合作的收益分析

设企业 A与企业 B的总收益分别为 Ra.,Rb.,由于双方均选择合作,各得 5单位收益,因此长期合作下去,各自的收益现值为:

(2)报复的收益分析

设企业 A与企业 B的总收益分别为Ra2,Rb2,企业 A先试图选择合作策略,当发现对方不合作,则在下一次的博弈中也选择不合作进行报复,并将永远报复下去。此时,企业A、B各 自的收益总现值为:

对以上数据进行比较,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第一 ,对于任何,都有Ra->R啦,因此,对于企业 A来说合作策略收益最高。

第二 ,若可推出,也就是说,当时,合作是企业 B的最优策略。这 样,当B>I/3时,两企业从一开始就 会选择(合作,合作)。

通过 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当社会贴现系数满足一定条件时,参与博弈的各通信运营商选择合作能够从中获得好处,并且由于背叛将会招致报复,它们谁也没有积极性脱离这种良好的合作关系,因此,在无限次重复博弈下,合作是有可能实现的。而这对于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意义就是,两者合作的可能性是存在的。第一,在可预见的时期中,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竞争关系,要一直持续下去,对双方来讲,这种竞争可以等同于一种无限次重复博弈。既然是无限次重复博弈,从理论上讲实现合作的可能性就是存在的。因此从长远利益考虑,它们更愿意在博弈中选择合作。第二,从前面的背景分析可以看到,通信服务市场上的运营商少而稳定,相互之间容易达成合作协议。第三,政府可以限制和干预运营商之间的恶性价格竞争。

从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价格竞争分析中所得的结论,可以适用于在固话、数据、增值业务领域展开竞争的其他通信运营商。

2.通信运营商互联互通的博弈分析

互联互通是通信业这种具有网络型特征的产业正常运转的必要条件,如果网络之间不能互联互通,或是网络内部的不同节点之间不能互联互通,网络的价值就要打折扣。互联互通是通信市场形成有效竞争的前提和基础,是竞争性通信运营商开展业务时不可回避的问题。

原来在电信垄断经营时代,互联互通不存在问题。但是,电信拆分后,不同的运营商控制着不同饷网络资源,互联互通出现了较多问题。目前,互联互通问题表现在“联而不通,通而不畅”,或者是对网间通信采用与网内通信差别定价的价格歧视措施。由于涉及到自身的多重利益,通信运营商常把互联互通作为竞争的武器。

从理论上讲,对于拥有独立通信网的通信运营商来讲,只要有自己的主体利益,实现互联互通应该是理性的选择。下面用一个假想的博弈模型说明这一思想(见图 3)。

假设通信市场中有两家企业,其中企业 A占据了主导地位,其市场占有率大体是企业B的两倍。如果两家企业的网间完全不能互通,则两企业的收入只是来 自网内的客户(2,1);如果两家企业的网间完全互联互通,则两企业的收入不仅来自网内用户,还会因网络效应产生整体的提升(6,4);如果企业 A选“通”,即为企业 B提供接入便利,但企业 B选“不通 ”,不给企业 A提供接 入便利 ,则 两运 营 商收 入 为(5,2);相反,企业 A选 “不通”,企业B选 “通”,两者收入为(4,2)。

根据划线法,可以得到均衡解为(通,通),两个通信运营商的收入为(6,4)。毫无疑问,运营商的理性选择应该是相互提供联通便利,因为这样,两者的收入都会有所提升。

3.小结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通信市场中的运营商,对待价格问题,既有实现合作的必要性,又有实现合作的可能性;对待互联互通问题,运营商理性的选择应该是相互提供互联互通的便利,因此,从理论上讲,合作应该是竞争各方的理性选择实际上,运营商之间的恶性价格竞争时有发生,运营商之间联而不通,通而不畅的情况也经常出现。

为什么实际情况会与理论相背离?对此,我们以为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我们得到通信运营商可以实现合作这一结论的前提是,局中人都是“理性人”,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唯一目标。中国通信运营商虽然经过了股份制改造,而且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都已经在海外上市(中国联通参股的主体最多),但是,其主体是国有企业。国有企业与私营企业相比其经营 目标有多元化的特征,在市场中的行为就会表现出与私营企业相当大的差异。因此,本文暗含的建议是,要解决我国通信运营商之间存在的恶性价格战问题和互联互通的障碍问题,对国有通信运营商的公司治理结构改革看来不可避免。

四、结论

通过全文的分析,笔者得出以下结论:

1.由于存在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之间的矛盾,短期内,通信运营商在价格竞争博弈中可能选择相互压价的非合作策略。但是从长远来看,只要企业持续性存在,每个参与方可以用隐含的报复来威胁对方。在这种情况下,对于看重未来利益的企业,便有实现合作的可能性。

2.通过对互联互通博弈模型的分析可以看出,选择互联互通对于运营商各方来说都是有利的。因此,在竞争性市场中,互联互通应该表现为一种企业间的合作关系。

3.在电信产业的发展中,政府应当发挥积极作用,制定市场规则,并公正地执行规则,从宏观的角度对通信运营商进行积极的引导,促成通信运营商走向良性竞争,实现共赢。

4.要最终解决我国通信运营商之间存在的恶性价格战、互联互通障碍等问题,需要对国有通信运营商的公司治理结构进行改革,使通信运营商成为真正以赢利为目的的市场主体。

参考文献

[l]刘红梅.以博弈论看待电信企业问竞争.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4):l0-l3.

[2]曾剑秋,赵龙.我国电信运营企业竞争与合作的博弈分析.通信世界,2002,(14):4 -4l

[3]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I]上海:上海三联书店,l996.15一l7.

竞争与合作的关系范文第2篇

关键词:能人 创新精神 组织绩效

一、研究假设

能人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具有较为重要的促进作用,不少学者通过研究能人对合作组织发展的影响表明:能人能够有效地带动周边村民致富、带动村民创业,能人在村里从事经营活动,通过提供就业机会、纳税履行了社会责任(符钢战、韦振煜,2007),但从创新精神的角度来研究能人与合作组织的绩效关系的成果较少。本文试根据创新理论,结合成都合作组织的发展实践,探寻能人的创新精神与组织绩效之间的关系,力图为成都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提供参考意见。通过文献梳理,假设能人的创新精神对合作经济组织的绩效有正向的影响。其理论模型如图一所示。

其中M1、M2、M3、M4、M5依次表示能人:有创新想法、寻求创新机会、支持创新活动、带动创新活动、敢于承担创新风险;N1、N2、N3、N4依次代表:客户满意创新产品、创新产品提高了企业效益、客户满意创新服务、创新服务提高了企业效益。

二、研究设计

按随机抽样的原则,在成都市一、二、三圈层抽取了共64个专业合作组织,各合作组织随机抽取6户农户,共抽取了384户农户,收回有效问卷335份,有效率约为87%。借助SPSS17.0计算了各计量指标的描述性统计量,并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得出专业合作组织中能人创新精神5个测量指标的均值都较小,说明成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中能人不是很具备创新精神,成都农民合作组织的绩效不是很高。从相关系数矩阵的数据可得出9个指标两两相关。对数据进行可靠性分析,得到因子1为0.84.因子2为 0.93。Cronbach a 值大于0.7,说明数据有一定的可靠性。因子l(0.84)和因子2(0.93) Cronbach a的值均大于0.7,说明数据的可靠性较高。做因子分析适合性检验时,得KMO的值为0.89,且巴特莱特球体检验结果(P=0.000)小于0.001,说明因子分析是适合的。表一是主成分分析的结果,共得到了2个特征值 大于1的因子。经正交旋转后,这2个因子共解释了87.397%的方差,这2个因子分别表示能人创新精神和合作组织的绩效。(表一)

采用测量能人创新精神的5个指标的平均值作为自变量,采用测量合作组织绩效的4个指标的平均值作为应变量,进行回归分析。显著度在0.01水平上,可知能人创新精神对合作组织绩效有显著正相关,分析结果证明本文提出的假设是正确的。

三、结论建议

通过对成都市合作组织调查数据的分析,证实了能人的创新精神对合作组织的绩效有显著的正相关,能人越具有创新精神就越能为合作组织创造更多的利润和价值,说明能人应该具备这种创新素养。实证表明成都市专业合作组织中能人创新精神相对不足,造成成都专业合作组织的绩效较低,建议成都专业合作组织一方面要大力培育具备创新精神的能人,另一方面要广泛引入具备创新精神的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符钢战,韦振煜,黄荣贵.农村能人与农村发展[J]. 中国农村经济,2007(3)

[2] 卫,郝喜玲.创业团队企业家精神与公司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J]. 管理科学,2008(2)

竞争与合作的关系范文第3篇

【关键词】体育教学 培养 竞争与合作意识

当今社会是一个竞争与合作并存的社会,每个人都应该以积极的姿态主动迎接各类挑战,参与各类竞争,以适应时展的需要。同时,在竞争中善于与他人合作,也是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然而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习惯了以“我”为中心,唯我独尊,常以放大镜看别人的缺点和自己的优点,这是他们走向社会、走向成功的主要障碍之一。作为一名体育教育工作者,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竞争与合作意识,是放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而艰巨的任务。

1 何谓竞争与合作?竞争是互动的双方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在社会同一领域与对方展开争取胜利的比赛。竞争是促进人发展的一种动力。能激发人的积极性,培养人的进取心、坚韧性和大胆创新的精神。

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或群体为达到某一共同的目的而联合,为相互利益而协调一致的活动。中国古语说:“人心齐,泰山移”:“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都说明了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

2 竞争与合作之间的关系。竞争与合作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在对待竞争与合作的关系问题上,应坚持竞争是在合作的前提下开展的竞争,合作是为了更好地开展竞争而进行的合作的原则。两者相互渗透、相辅相成,在竞争中有合作,在合作中有竞争。坚持竞争与合作的统一,还应处理好个人与集体、主角与配角、成功与失败之间的关系。

3 体育锻炼对培养学生竞争与合作意识的作用。

3.1 激烈的竞争性是现代体育的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学校体育可为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它可以营造一种紧张的竞争氛围,激发学生对竞争的热忱,充分调动和发挥他们的潜力,对学生个体或群体的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进而对学生竞争意识起到潜移默化的巨大影响。

3.2 学校体育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能力,可以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思维方式,以及不畏强手、敢于竞争、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精神,这种精神是竞争者非常重要的素质。

3.3 通过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加强个体合作意识,培育个体团队精神。

3.4 通过体育比赛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道德风尚,即比赛中做到尊重对方。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不感情用事,用宽容谅解的态度泰然处之。

4 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竞争与合作意识的方法。

4.1 利用真人真事鼓励学生。在室内理论课上,将奥运冠军的事迹通过多媒体播放给学生看,让学生评价、讨论,从而帮助学生理解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正确树立竞争和合作的意识。如:女子跳水项目,郭晶晶与吴敏霞在单人项目上是竞争对手,而在双人项目上是合作伙伴等典型事例进行说明。

4.2 教学方法设计方面。多采用游戏法、竞赛法进行练习。组织好各种各样的竞赛活动,制定合理的规则,使学生明白竞争是在公平的基础上进行的,成功与失败、机会与风险对所有人是公平的。公平竞争不仅是体育竞争的宗旨,也是一种道德教育。要使学生通过体育活动树立公平竞争的意识和敢打敢拼的决心和信心。同时要让学生认识到集体项目中,人与人之间只有良好的合作,才能相处得更融洽、亲和,取得成功的机会也更大。

具体教学方法:

①在不同的学习单元,指导学生确立短期目标、中期目标、远期目标,让学生在目标的指引下不断挑战自己。比如学习正面双手垫排球,短期目标:掌握技术――熟练掌握、并能控制好球;中期目标:自垫时能达到规定高度且达到一定数量;最终目标:规定时间和区域内,在规定高度上达到规定的数量,即满分的标准。通过制定目标,学生就会不断挑战自己达到制定的每一个目标,从而培养学生自我竞争的意识。

②树立榜样,让学生有学习、比较、赶超的对象。比如学习某一个动作技术时,让一些体育骨干进行示范展示。然后定一个赶超对象,通过相互的学习、观察、评价来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动作技术水平,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相互竞争和合作的意识。

③多采用小组间的游戏、比赛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增强团体的凝聚力,培养学生的竞争和合作意识。比如开展短程接力跑比赛,增加一些器材(如接力棒),让学生认识到不仅个人的速度要快,还要注意队友之间接力棒的交接是否成功,只有熟练掌握技术、相互默契配合,才能取得小组最后的胜利。北京奥运会上美国队4x100米接力的失败是最有说服力的例子。再如三至四人的合作跑,用绳子把相邻两人的腿绑住,变成三人四腿走、四人五腿走,让学生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充分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还有篮球教学比赛、排球垫球时不仅计个人数,还要计小组总数等等。通过这些练习使得学生的竞争与合作意识在既紧张又快乐的氛围中得到了培养。

5 注意问题。

5.1 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竞赛法、游戏法等教学。在赛前做好动员鼓励工作,使学生树立敢拼的决心和信心,赛后进行认真讲评,使胜者不骄败者不馁。避免因竞争应用不当而带来负面的影响。譬如;引起过度紧张和焦虑,产生敌对、相互抱怨、报复、虚伪、嫉妒等消极心理。

竞争与合作的关系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战略管理;企业合作;企业合作力

[中图分类号] F27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8)01-0067-04

[作者简介] 潘成彪,绍兴文理学院法学院公共管理系主任、讲师,研究方向为战略管理、公共管理。(浙江 绍兴 312000)

在市场经济一浪逐一浪的推进和发展进程中,一个世纪以来,始于西方进而行于全球的企业并购事件层出不穷,企业战略联盟也一经提出就迅速推行。随着新经济浪潮的掀起,“基于合作的战略”的研究很快走向前沿。洛朗(1999年)与斯蒂芬・卡德尔(2004年)分别明确提出了“合作是确保企业成功所必须具备的三项基本条件之一”和“合作的四种模式,即供应链合作、实力型合作、主题型合作、竞争性合作”;彼得・德鲁克(2006年)则在分析了当今组织内外及国际经济环境的新特点、新趋势后,进一步强调指出在企业变革过程中越来越需要通过有效地组织,将企业内外的关系发展成为长期的合作关系。而秉承着东方文化,“和气生财,合作致胜”更干脆地被奉为企业成功经营的真谛(如黄如金2005年)。然而,目前不论是学界的研究还是企业界的实践,似乎都没有及时地将基于合作的战略作为一种主导的、独立的企业战略学分支来加以研究及实施。这在市场全球化、经营一体化的“新经济”环境下,合作事实上占主导并越来越成为统率有效竞争的内在灵魂,竞争渐退其次并越来越成为更好合作的手段的今天,是一定需要跟进和弥补的。本文正是基于这一认识,对基于合作的战略从理论、工具、模式三方面进行初步探讨,以抛砖引玉。

一、基于合作的战略理论假设:“合作人”与“合作企业”

对管理的研究最根本的是对人性的认识,对人的本性的认识构成了管理理论的哲学基础。一切管理理论都以人性假设为前提。不同的人性假设在实践中就体现为不同的管理理论、管理原则和管理方法。因此,一定意义上来说,对于人性或人的本质的认识是管理活动的起点。

1.“合作人”假设。人是合作人,人生命本身就是父母合作的结晶,人的成长发展则是与周边环境合作的过程。合作是人所必须的,这基于人的需要,也与欲望相联系。成君忆(2005年)认为,适宜的需要是人的天性,而过度的欲望是人的劣性,天性是合理的,劣性是不合理的,过度的欲望是人的痛苦之源。由于“适宜的需要”,人会合作;由于“过度的欲望”,人要竞争,而过度的欲望是无穷的,过分的竞争是一条不归路。因此,逻辑上讲,合作是人所必然的。

总之,现实的人性是“合作人”,人天生具备合作的能力,合作是后天人必然的选择。由此,“合作人”假设基于以下理论前提:

第一,承认人的需求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但又注意到“过度需求”的负面影响,因此,应把人的“需求”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并鼓励切合实际的需求和有益的需求。

第二,承认“竞争”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但又注意到“竞争”的负面影响和破坏作用,因此,应把“竞争”控制在一个合理的程度之内。

第三,强调“合作”与“合谋”的本质区别,即合作具有公益性,合作不以获取垄断利润为目的,相反合作也把提高客户价值作为其初衷和归宿之一。

“合作人”假设的基本观点包括:

第一,“合作人”具有适宜的需求。“合作人”具有衣、食、住、行等的基本物质生活需要,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更倾向于改善其物质生活质量;在此基础上,即“生存”问题得到解决之后,“合作人”又要享受精神生活,他们需要与相关人融洽相处,他们希望交际广泛,致力于拓宽自己的人生道路。他们的需求是渐进式的,并认为满足自己适宜的需求的最佳途径是与人合作。

第二,“合作人”具有“适度竞争”意识。“合作人”承认“适度竞争”能够促进共同的进步与改善,通过“适度竞争”可以促使各方合作效率的提高,从而使合作在更高层面上展开,也能更有效地实现合作的初衷;同时,“合作人”深谙合作中的机会主义行为的得不偿失,特别是随着信用制度建设的不断完善,合作中一方实施机会主义行为的成本将越来越高,因而“合作人”一般不会采取机会主义的短视行为。

第三,“合作人”具有非排他性。“合作人”寻求广泛合作,广结友谊,同时也容忍、赞赏其合作对象广泛合作,广结友谊,他们认为这样可以大大拓展其合作网络,并从中受益。

2.“合作企业”假设。“合作企业”是一个人格化的概念,以拟人化的手法来设想、研究企业实体、过程、关系和运动。“合作企业”假设是基于“合作人”假设之上的理论假定,基本观点为:

第一,企业倾向于合作,只要条件合宜,企业都愿意与其他组织合作,并认为合作是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有效路径。企业是人的集合,企业行为受人的意识、行为,特别是企业高层管理者意识、行为的支配和主导,“合作人”的思想和意识决定了所在企业必然属于“合作型企业”。

第二,只要条件允许,企业注重自身声誉,并愿意承担社会责任。今天的企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企业声誉等无形资产的重要性,企业声誉是企业的灵魂,自毁声誉就好比出卖自己的灵魂一样,被认为是愚昧的,对企业是致命性的,因此,企业都非常呵护自身声誉;同时,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更加强烈,他们很好地理解了承担社会责任与企业发展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企业追求适度的利润,同时兼顾合作者和社会公众的利益,以求三者的平衡,认为这样才是企业的宗旨和立足与发展之本。

第三,只要条件允许,企业会在独立性和整体性之间寻求平衡点。企业一方面维持其独立性,立足本企业从事经营活动,追求个体效率和效益;另一方面又兼顾整体性,倾向于把自己纳入一个网络之中,与网络内各结点开展形式多样的合作,愿意采取共同行动,实现共享多赢,追求群体效率和效益。

二、企业合作力管理理论

1.企业间合作程度及其管理。企业与其他组织间的合作程度可以用合作系数来表示,它是一个由纯粹竞争到合作竞争直至合一化(“合一”是一个不同于“合并”的概念,源于古词“天人合一”,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合并”强调的是形式与表象,“合一”注重的是内容和实质)的连续体(如图1所示),合作系数在[0,1]之间,纯粹竞争的企业间的合作系数为0,合一化的合作系数为1,企业要做的是不断提高与其他组织的合作系数。而企业与其他组织间的合作系数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企业合作力的强弱,企业可以通过合作力的提升来加强与改进与其他组织的合作程度,以有效实现合作目标。

2.企业合作力的培育与提升。企业合作力是企业基于特定的目的而与其它组织或个人建立、巩固预期合作关系并实现预期目标的能力。合作关系建立与改善的成败乃至合作战略执行的有效与否,关键看企业合作力,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来培育与提升:

(1)转变企业经营观念。主要应实现四个方面的理念转变:第一,转变“市场”观。第二,转变“产品”观。第三,转变“企业目标”观。第四,转变“企业核心能力”观。

(2)加强以“合作”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建设。首先,要把知识经济时代应有的价值观融合在企业文化之中,反映出符合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要求的现代意识:合作与竞争均衡意识、效率与公平均衡意识、双赢和谐意识;其次,要重视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中外众多优秀企业的实践无一不证明,为广大员工所认同的团队合作精神,能产生很强的凝聚人、激励人、激发人的创造性的动力学效应,并转化为推动群体合作行为的动力;最后,要加强有利于形成“合作”行为的制度建设,企业管理制度要使合作行为受益,过度竞争行为受损,从而在制度层面上促进“合作人”的形成。

(3)增强合作的第一推动力。促成组织间的合作必须有力的作用,力不外乎外力和内力,合作可以由外力推动,也可以由内力牵引。因此,要增强企业合作的第一推动力,一方面,政府部门可制定相关政策,引导组织间良好合作,在全社会营造有利于企业合作的政策环境和舆论氛围,社会中介机构可发挥自身特长提供多方面的中介服务,做企业合作的牵线红娘;另一方面,企业自身应转变观念,在企业内部营造良好的合作文化,加强组织修炼,不断提升合作力。

(4)建立并不断完善长效合作运行机制。第一推动只能促成合作,要维持良好的合作,需要合作企业建立并不断完善长效合作运行机制。企业合作的源动力在于通过合作能互惠双赢,意义也在于互惠双赢,因此,长效合作运行机制的关键是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能促成合作各方持续互利互惠的方法、程序,以引导企业行为趋于“正和”博弈,通过资源共享、信息共享、能力共享、知识共长,最终实现资源充裕、信息充分、能力提升、知识增长。

三、基于合作的战略分析工具

1.企业与其他组织间合作关系类型的分析工具。按利益关注的时期,及利益关注的对象两个维度把企业(一般意义上)与其它组织间的合作关系分为四种类型(如图2所示),即自私型(短期利己)、势利型(长期利己)、友好型(短期利人)、真诚型(长期利人)。

自私型关系中的企业处处为本企业考虑,想方设法树立假想敌,不惜动用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时间大打广告战、价格战,一般只注重策略,忽视企业战略,只着眼于当前利益,而不顾长远利益。一个短视的企业执行着自私型策略。

势利型关系中的企业短期也会作出有利于其他企业的举动,但长远来讲还是只顾本企业的利益,他们会举着双赢的牌子,给合作企业一点蝇头小利,但谋取本企业长期利益的最大化,取得未来市场竞争的有利地位才是他们真正的动机和出发点。在波特的竞争战略教导下的企业往往执行着势利型战略。

友好型关系中的企业视其他组织(比如供应商、经销商、行业内同类企业、科研院校)为友好的伙伴,他们期望其他组织与自己一起成长,但他们又过于现实,合作仅停留在短期和表面,而缺乏一个长期、深度合作的战略支持和运行机制。

真诚型关系中的企业把其他组织视为人生难觅的知音,他们真诚地为其他组织服务,甚至于到了无私的境地,他们深思远虑、高瞻远瞩,其结果是通过利人而最终也利己。

在当代,组织间更需要的是友好型乃至真诚型的组织关系。

2.企业合作力的三维结构分析工具。企业合作力强弱可以从三个维度来进行评估(如图3所示):信誉度、资产质量度(以下简称资质度)、稀缺资源拥有度(以下简称稀缺度)。用公式表示:H=f(x,z,q),其中,H表示企业合作力,f( )表示函数,x表示信誉度,z表示资质度,q表示稀缺度。

(1)信誉度。信誉度指企业的践履历史、践履意愿(诚意)和践履能力的程度,类似于美誉度,高度相关于企业的合作历史和档案。一个信誉度高的企业给人以可靠的、值得信赖的美好形象,相反一个信誉度低的企业给人不牢靠的、值得怀疑的丑陋形象。企业信誉度的高低是企业过去、现在及将来点点滴滴思想、行为留给社会的综合印象,信誉是企业间合作的基石。

(2)资质度。资质度涵盖有形的资产(人力、财力、物力)及无形的品牌价值、信息和知识等,其中品牌价值、信息和知识可以物化为企业资产,因此资质度指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品牌资源、信息资源和知识资源的质与量的程度,是企业实力的综合体现。如果说信誉度是虚的部分,那么,资质度则是实的部分,信誉度往往超越“物”的形态表示和性状表示的层次,上升到“物”的内涵表示和意义表示的层次,而资质度则可以通过以“物”的实际成分呈现,是一种实在的、计量的、使用的价值体现。“资质”是企业间合作的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

(3)稀缺度。稀缺度指本企业拥有的合作对象所缺乏的各种资源的程度,这种稀缺资源可以是稀缺物质、稀缺人力、稀缺信息、稀缺知识或稀缺能力等,稀缺度界定了企业能够提供给合作者服务的质的水平和量的多少。“稀缺”是企业间合作的关键和纽带。

四、基于合作的战略模式

从竞争走向合作意味着企业从封闭状态走向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意味着企业将具备吐故纳新的新陈代谢能力。最早实践合作战略者从中尝到了甜头,通过有效的合作关系建立起他们的企业王国;很多别的企业也逐步认识到无需购买就可以获得其他企业的资源,因为企业扩张的传统障碍已经在慢慢消失,新的企业不必建设、制造或拥有任何所经营的产品或服务也同样可以成为商业巨头。

然而,合作不是无成本的。合作在创造收益的同时也需要支付成本,所以也存在一个效率问题。企业需要制定并执行一个有效的基于合作的战略来确保合作的卓有成效,而可供选择的基于合作的战略模式可从合作组织间的相关性角度分为3种:同质型企业合作战略、互补型组织合作战略和不相关型组织合作战略。

1.同质型企业合作战略模式。同质指业务内容的同一或地理区域的同一;同质型企业指属于同一行业、经营同类产品(服务)或位于同一区域的两个及两个以上企业;同质型企业合作战略有强强合作、弱弱合作、强弱合作和区域内经济合作(集群化)等形式。强强合作指两个及以上实力强劲的同类企业达成的联合意志和进行的联合行动,通过强强合作,合作各方可以避免两雄争斗以至两败俱伤,缓解、减轻乃至消除不理性的竞争,保留合理的比赛,通过资源、信息、能力、市场等的互租共享,实现成本的节约、技术的突破和市场反应的敏捷,取得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如国际汽车行业中,23个最大的竞争对手所形成的国际战略联盟。与强强合作相反,弱弱合作指两个及以上实力弱小的同类企业为谋求生存等目的而结盟,取得“蚁群效应”,如果说强强合作是为了图发展,则弱弱合作主要为了谋生存,强强合作可以避免两雄争斗,弱弱合作可以免遭羊入虎口。强弱合作指行业内实力强劲的企业与实力弱小的企业之间为了达成各自的目的而联合,强弱合作实质上是合作圈内的有效分工,强者做大事、难事、重要事,而由弱者做小事、易事、次要事,取得“联动机车效应”,实现资源的节约、效率的提高、创新的提速。集群化是指同一产业及其相关产业、支持产业的企业在空间上的群合并实现产业上的集成。这一现象早在18世纪中后期就随着社会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而初现端倪,19世纪末,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A.Marshall)曾在设菲尔德和兰开夏郡对当时这两个地区较为明显的集群化现象作过研究。目前,集群化现象已是普遍经济现象。集群化的价值在于使得集群内的企业从以往零散、杂乱状态走向系统化、有序化,从而实现外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美国的硅谷、意大利的萨斯索罗以及国内的中关村、浙江省的工业园区都是集群化的典范。

2.互补型组织合作战略模式。互补型组织是指在资源、能力、市场等方面互有所长的不同组织;互补型组织合作战略主要有资源性合作、能力性合作和市场性合作等形式。资源性合作是指任何一方拥有合作对方所需要的经营性资源,通过合作可以实现资源的供应、租用或共享等;一个生产制造企业与位于产业上游的供应商合作,或者与行业内具有资源互补性的同类企业合作都属于资源性合作。能力性合作是指任何一方拥有合作对方所需要的经营性能力,通过合作所建立的有效互动关系,可以实现能力的相互借鉴、知识的共同积累,从而创造更高的价值,促进更快的发展,如产、学、研一体化。市场性合作是指任何一方拥有合作对方开拓市场所需要的有利条件,通过联手打拼可以获得更高的市场份额,典型的是企业与位于产业下游的分销商合作。

3.不相关型组织合作战略模式。不相关型组织本指分别处于不同产业或类别,不具有直接相关关系及支持关系的不同组织。然而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各组织的间接相关与潜在相关日益明显。在经济综合实力中,各不同产业或类别的相关性也成为一个重要指标。不相关型组织合作战略模式大致可分为自在性合作和自为性合作。前者主要指有一定法律的、规则的明确规定的合作,如目前正不断组成的不少由一些不同产业或类别的企业与公司组成的集团公司;后者则没有一定法律的、规则的明确规定的合作,如一些由产、销,教、研等不同产业或类别的单位结成的非法人资格的合作组织。执行不相关型合作战略通常可以使企业的多元化经营广度得到拓展,速度得到提升。

基于合作的战略,是以合作为主导的战略,旨在通过引导企业行为走向“正和”博弈,以实现本企业、合作方和社会公众三方共赢。基于合作的战略,是包容的战略,它一方面指引企业将自己纳入开放的系统,成为组织关系网络的一个结点;另一方面,它不排斥组织内外、系统内外适度的竞争,甚至也鼓励通过适度的竞争来不断推进合作,使合作更有效率。基于合作的战略,是双管齐下解决问题的战略,企业能以此避免顾此失彼,以实现平衡发展。

参考文献:

[1]Kash,Don E.,and Robert W.Rycoft,2000,“Patterns of Innovating Complex Technologies:A Framework for Adaptive Network Strategies,”Research Policy,Vol.29.

[2]Pyka,Andreas,2000,“Informal Networking and Indus-trial Life Cycles,”Technovation,Vol.20.

[3]彼得・德鲁克,著.朱雁斌,译.21世纪的管理挑战[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4]成君忆.渔夫与管理学[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

[5]黄如金.“和合管理”与“蓝海战略”[J].经济管理,2005,(24).

[6]迈克尔・波特,著.乔晓东,等译.竞争战略[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9.

竞争与合作的关系范文第5篇

在霍夫斯泰德(Geert Hofstede)的跨文化研究中,他将中国人归类为崇尚集体主义,且权力距离指数较高的族群。同时,中国企业家和中国人的企业家精神从本质上来说,又是个人主义的。类似的对立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例如,全球化主义与地方化主义、效率与效果、交易与关系、以及集中化与分权化等),而如何化解这些对立,一直是哲学及组织问题的核心。由于商业互动日趋复杂,战略学者已经注意到这类情况,并且认为,“最优秀的公司已经学会如何管理这些对立事件”。然而,大多数管理者们还是倾向于用“二选一”的思维方式处理对立事件。

竞争与合作两大策略是厂商经营策略的主轴,因此,竞争与合作这一对立问题对企业经营决策者和战略研究学者都是核心命题。内勒巴夫(B. J. Nalebuff)和布兰登勃格(A. M. Brandenburger)在其1996年的著作中强调“竞合(co-opetition,由网威公司创始人雷·努尔达(Ray Noorda)创造)”观念,而一些大型企业也与竞争对手签订协议,争取合作共赢。我们可以用超越对立(transparadox)的视角去理解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不必只做“二选一”的策略。

理解对立的三种思路

对立源自于希腊文的para(指超越或相反)及doxa(指意见),其涵义已经逐渐引申为暗示超越合理性或逻辑性的状况或关系。西方文化倾向于将对立解释为两个独立甚至敌对的个体;由于呈现着明显的相反状态,竞争与合作便成为显著的一个对立性组织现象。东方哲学中的中庸思维具有整体性、包容性,与西方分析思维互补,鼓励超越对立思维。超越对立的观念并非统一或综合,而是意味着包容范式的差异性、相似度以及交互关系。

西方思维与研究

西方组织研究已经增加了对对立问题的分析及其在经营领域的应用。刘易斯(Lewis,2000)强调,若想创造管理及组织科学的重大突破,理论家必需寻求一些方法来处理人类及组织固有的一些对立矛盾等问题。莫尼加恩(Murnighan)与康伦(Conlon)的一项实证研究(研究中的组织为管弦四重奏乐团)发现,愈成功的组织,愈不会公开讨论对立的问题,他们只会以含蓄的方式来体认这种固有的矛盾现象。其他学者的研究包括,将对立问题进行时间、空间上的分割,发现对立在冲突性之外还有相互关联性,等等。

尽管如此,管理及组织研究领域大都仍把对立理解为“二选一”的问题,也就是说,对立所包含的两种事物被认为是相互独立的,并且在一个特定时间或情况下,两者仅有一个能够运作。刘易斯(Lewis,2000)这样解释这种现象:当人类尝试去解释愈来愈复杂、模糊、不断改变的世界时,往往会忽视复杂的互动关系,做出“二选一”的极端选择。根据亚里士多德、笛卡尔、牛顿的哲学,正式逻辑需要将现象切割为更小的、截然不同的片段,从而进行语法分析。这种逻辑架构在“二选一”的思维方式中,无法将对立的复杂状况融会贯通。

东方中庸之道

一项关于各国文化解决矛盾冲突方式的研究(Peng & Nisbett ,1999)发现,美国的参与者在面对两种显著对立的论点时,会出现极端的观点,然而华人则倾向于同时接受两种论点。作者对此结果的解释认为,中国人在处理矛盾或冲突的情况时,倾向采取妥协或折衷的办法;相反的,源自于亚里士多德学派逻辑的西方思想,在面临选择时,通常会出现极端的对立论述。纽曼(Newman,1995)认为:“西方文化的长处之一,就是其分析能力;相对而言,中国式思想的优点之一,就是将不同事物予以整合。西方人对于商业活动之研究,整合行动的分析较少,因此,西方世界对于整合议题,仍有极大的改善空间。” 相对于将整体事物拆散成为个体的分析思维,中国人则是采取整合性的思考模式,评估所有事物的关联性,包括社会、经济、及生物等层面。中庸之道是强调整体性的一种动态观念,寻求事物的和解与包容,特别是平衡对立的趋势;中庸之道的另一面是对立,著名的“阴阳图形”最能够贴切描述这一点。一些常用的汉语词汇也能体现这种“两者皆可”的观点,比如内外、矛盾、多少、古今、存亡、危机,等等。

超越对立视角

已有研究把竞争与合作的交互关系分为三类:竞合(co-opetition studies,内勒巴夫和布兰登勃格将竞合定义为“无须扼杀对立者的竞争,以及无需忽略自身利益之合作”)、竞争导向的合作(competition-oriented cooperation,如合资企业或战略联盟的合作协议)、合作导向的竞争(cooperation-oriented competition studies,合作关系成为竞争水准的测量方式,如利用历史事件分析竞争如何侵蚀战略联盟等)。之前的研究基于不同理论,在不同层面上探讨竞争与合作问题,存在两个问题:一、不同定义之间存在不一致性;二、竞争与合作的逻辑关系不对等。我认为,假设竞争与合作有一定范围的动态交互影响,才可避免“二选一”的思维。结合东西方思维模式的差异,我们提出超越对立的视角。

在这种超越对立的观念中,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许在本质上是相互依赖的,并构成一个整体。这种超越对立的架构可以容纳三种对立的关系:独立(independent)、相互关联(interrelated)、相互依赖(interdependent)。独立对立是指两个共同存在但具有排他性的主题,比如你跟一位陌生人之间的关系;相互关联对立是指部分受到其他观点影响的主题,如同星群中两颗星之间的关系;相互依赖,指两个息息相关、相伴出现的概念,如黑暗与光明。西方传统观念将对立的事物视为“两个”(也就是分离的事物,尽管它们可能相关,例如双胞胎),而中国思维认为,对立是由两个相互依赖的相反事物构成。它们由彼此定义,是构成一个完整整体的、两个相互作用的组件。

然而,传统西方思想中并非完全没有相互依赖对立的观念。在希腊神话中,依卡洛斯用羽毛和蜡制的翅膀升空飞行,企图逃脱克里特岛的监禁;然而,当他飞近太阳,蜡开始融化,翅膀突然散落,依卡洛斯因此坠海身亡。翅膀使他可以飞行,也最终使他丧命。在企业经营环境中,成功的企业往往会因为过去的成就而制定鲁莽的决策,严重破坏公司的经营。英特尔董事长安迪·格鲁夫针对这种矛盾曾表示:企业的成功也隐藏了自我毁灭的种子。莎士比亚在《奥赛罗》中表示,极端理性的品质会转变为暴力的、恐怖的非理性狂热;并且,一项行为包含着其对立面的根源。由超越对立架构所引申出的相互依赖对立概念,强调在矛盾之中的极端对比并非仅是纠缠在紧张关系中而已,实际上是构成完整状态中的重要成分。

竞争、合作的三种关系

用集合方式表达竞争、合作的三种关系,可以得出图1所示的三种状态。在这个平台上,我们可以用多种方式、从多重层面来考虑二者的互动性,从“二选一”到“两者皆可”。

独立对立(independent opposites,图1-1所示)代表竞争与合作相互独立,甚至相互对立的情况。“将这两股力量区分开来相当重要。如同水与油一样,竞争与合作无法融合。相反地,他们必须平行动作,一个接着一个,或者一个覆盖在另一个之上。”此观念假设这两股力量会相互抵销,是一种典型的“零和博弈”的思维。这种观念存在于寡头垄断市场研究中。在寡头垄断市场的厂商关系中,两股相反的势力,决定了竞争与合作之间的平衡:第一股力量为两家公司(或更多)相互合作、追求共同利润极大化之企业间共同利益,第二是每家企业追求自身利益,这也意谓着这些厂商可能会采取竞争行为来增加他们的利润。从这个角度讲,唯有一家企业降低他们合作的行为时,竞争行动才会升高,反之亦然。

相互关连对立(interconnected opposites,图1-2所示)强调了二者之间可能存在模棱两可的关联。例如,通用汽车提供了1000美元的汽车零件购买折价券,而这种折价券却可在任何竞争对手的店铺使用。此时,该公司的竞争者(例如福特)是否应该将通用汽车的这项方案视为是合作的举动(因为此举可提升福特的销售)或是竞争的动作?竞争与合作的力量往往相互牵连,并可能互相影响,形成厂商之间相互竞争(或合作)的特质。交会区域中存在着两种对立的根源,如同中国的阴阳哲学。

在这种高风险及不确定性的情况之下,关系不对称(公司对于他们的关系有不同之解读)将攸关厂商间动态。如果厂商对于这种微妙状况未能善加管理,则他们所采取的行动可能会产生适得其反的结果。以网络公司之间的交互影响为例,当某家公司发明了一套标准时,他们需要与其他公司合作去建设此标准,并创造出一个用户专属的单一网络兼容系统(例如传真机、银行提款机网络、高画质电视、手机网络等)。因此,发明并建立此标准的行动同时具有合作与竞争的特性。当一套标准建立之后,该网络内同业竞争者之间的竞争便会升温(新加入者也会带来竞争压力),然而所有的公司都必须共同维持这套标准,以避免造成他们投资的巨额浪费,这种相反事物之间的相互关连性,以及管理这种微妙策略双重性的压力,在这种状况中格外显著。

全部包含的相互依赖对立(all-inclusive interdependent opposites,如图1-3所示)包含了厂商间动态的所有可能状况(竞争、合作、及超越此两者)。竞争与合作形成了两个圆圈的组合,某些行动及关系在本质上具有竞争性,某些则具有合作性。重迭的区域包括了那些相互关联的对立,在本质上具有混合及含糊不清的现象。与此同时,竞争与合作不明朗的状况也存在,它们可能是潜在的、无形的互动关系。这种研究有两个极重要的相关主题:竞争与合作关系是厂商间往来的基础,而组织相互依存的概念对于理解企业组织的生存及绩效,极为重要(厂商的决策及行动取决于其他公司的决策及行动)。

在全部包含的概念中,厂商间动态系属于全方位的,而竞争行动与竞争响应则是厂商间许多错综复杂策略往来中的一环。一项竞争行动可能会引起对方希望合作的响应。相同的,两家公司的合作也往往会招致竞争性的报复措施(此关系也自然可能会吸引其他厂商加入合作的阵营)。因此,竞争-合作隐含着多重的交互影响。依据此论点,图3-3不仅包含两家厂商的竞争合作互动与可能行动,同时也纳入两家公司无任何竞争或合作关系的状况(此状况超越了我们对于竞争合作思考的范畴)。这一观念让我们可考虑到既非竞争亦非合作的公司,以及其他尚未发现的潜在组成要素。或许会有人质疑思考这些状况是否具有实用性。事实上,这种建构允许我们考虑那些尚未观察到的可能性,是一种相当保守的思维。这种建构提醒我们:任何行动或关系均可能含有对立的根源,不论这项行动在某一个时点是否显著,是否具有相互关联性。某项措施表面上可能并无关联性,然而从较晚的时点来观察,却可能具有某些意义。

竞、合存在多种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