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跨文化意识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在分析中职英语教育过程中跨文化意识培养重要性的基础上,在此笔者认为有必要明确英语的学习目的和丰富课堂的教学方式,在教学当中强调多文化教育方式。
1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
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进行国际交流和沟通,而畅通高效的交流和沟通是基于一定的文化背景认知之上的,可见英语跨文化知识的掌握非常重要,因此中职英语教育,需要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纠正学生应付等级考试的学习动机,避免耗费太多的时间背诵单词、词组、句型,而忽略英语读、写、听技能的同步提升。笔者认为中职英语学习,应强调教材的文化内容,中职英语教材中,包括诸多的跨文化内容,在实际学习中,这些文化很容易被忽略。英语教育过程中培养跨文化意识,需要重拾对相关跨文化内容的重视程度,将相关文化内容融入到课堂学习当中,譬如某段英国社会文化对话内容的学习,有必要讲解对话内容所对应的文化背景内容,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对话内容的含义,也便于从中汲取有用的文化知识。
2丰富课堂的教学方式
当前中职英语教育的授课方式,大多围绕老师的讲解,学生课堂学习相对比较被动,即便教材有精彩的文化内容,也可能被老师轻描淡写地带过。笔者认为,跨文化涉及到各个国家的文化内容,譬如国家的建筑文化、科学文化、服装文化等,这些内容均可通过形象的声像表现出来,如果通过多媒体的方式授课,将文化以图片、视频、声音等方式表达出来,自然可以加深学生对文化内容的印象,英语知识的掌握也能够得以进一步巩固。另外很多英语影视作品,同样蕴含着宝贵的英语文化知识,老师应该鼓励学生利用课余的时间,或者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观看英语影视作品,这样一来,既可以大大提高课堂学习的趣味性,还能够让学生同步掌握更多的英语知识和英语文化。
3采用多文化教育方式
很多学生将英语文化的学习,局限于英国与美国两个国家,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在实际教学中,老师要围绕更多国家的英语文化内容,实行多文化教育方式,纠正学生对英语文化的片面见解。多文化教育方式,要求学生把握各个文化范畴的知识点,着力提升学生多文化交流的能力,增强英语学习的宽容性和敏锐性,尤其是文化差异问题的处理能力,这样方可适应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发展,满足国际交流的实际需求。英语教师应尽快摒弃“语言文化二元论”的落后教育理念,除了需要讲解英语发音、翻译、语法和句式,还应该让学生透彻理解英语的文化内涵,将语言和文化完全融合起来,这样反而能够让学生加深对所需知识的印象。
二结束语
关键词: 跨文化意识 外语文化课程 文化教学
一、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使得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作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发展基础和前提,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问题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外语界的相关讨论多集中在外语语言教学中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上,而且,对跨文化意识的内涵鲜有阐释。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外语公选课程及后续课程中文化课程不断增加,探讨外语文化课程中学生跨文化意识和能力的培养问题显得尤为必要。
二、跨文化意识的内涵
什么是跨文化意识?Hanvey将跨文化意识分为四个层次:在第一层次,学习者对于表面或明显的异国文化特征有所了解,其反应通常是新奇但不理解;在第二层次,学习者对于异国文化中与本国文化存在显著差异的细微而有意义的文化特征有所识别,其反应通常是认为不可置信,仍然是不理解;在第三个层次,学习者通过理性的分析,认为与本国文化有着明显差异的异文化特征可以理解;在第四个层次,学习者通过深入体验异国文化,能够做到从对方的立场出发感受其文化。Hanvey认为,学习者达到第三层次还不够。尽管要达到第四层次很不容易,但学习者应该努力达到第四层次的部分要求。[1]Hanvey的论述很强调学习者对异国文化的了解,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实际上,在了解异国文化、理解文化差异的过程中,学习者的母语文化知识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学习者对母语文化和异国文化的理解是相互促进的。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外语界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问题讨论的深入,我国学者对跨文化意识的认识更加全面,对跨文化意识内涵的阐释更为丰富。张伊娜认为外语教育中跨文化教学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但是,跨文化意识绝不单纯指对异文化的敏感性,它至少应该包括文化平等观念、从交际对方的角度来评价和理解其不同于交际者本国文化的文化观念和行为、传播中华文化及文化融合意识。[2]高一虹认为我国的外语教学需要新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理念,即以文化意识培养为中心,注重态度和情感层面,不局限于目的语文化。所谓文化意识,指的就是对文化多元性的意识和对差异的宽容态度,对异文化成员的共情能力,以及对自身文化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觉察和反省。这种文化意识应能帮助学习者主动地获取、深层次地处理文化知识,并在跨文化交际行为方面具有更多的灵活性和创造性。[3]在全球化大环境下,这种不局限于目的语文化,超越具体文化的全新的文化意识,其意义尤为深远。
三、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外语文化课程具体承担着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任务。要想通过系统的文化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努力实现从文化“跨越”到文化“超越”的转变,外语文化教学就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文化差异意识,而且要重视其文化平等意识、多元文化意识和主体文化意识的培养。
1.文化差异意识的培养。德国学者Alois Moosmuller将跨文化交际的环境分为国际化语境和多元文化语境。前者主要指跨国公司和机构的人员调配和工作合作及国际学生的交流;后者侧重多元文化社区中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共处。在国际化语境中,由于人们普遍认为自己具有全球视野,文化差异的影响不太重要,故而应增强他们对文化差异的认识;在多元文化语境中,由于人们对文化差异通常过于敏感,总是刻意地维护自己的文化身份,故而需要敦促人们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存在,和平共处。[4]可见,交际者无论是处于哪一种交际环境,都需要增加对不同文化的了解,以便正确理解和对待不同的文化。
在外语文化课程的学习中,教师可通过专题讲座、专题讨论、视频观赏、课程论文等途径引导学生探究中西方文化在风俗习惯、及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的差异,通过对比分析揭示文化差异的根源,使学生更加深刻和透彻地了解不同的文化现象。只有进一步提高文化差异意识,充分了解不同文化间的差异,才能更好地尊重和宽容异国文化,减少乃至消除跨文化交际中的误解和冲突,在跨文化交际中才能既不过分坚持自己的文化,又不过分依从对方的文化,以致丧失自己的文化身份。
2.多元文化意识的培养。Lustig和Koester在论述跨文化能力时强调:“作为21世纪的公民,任何人都已无法抉择是否要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一起相处或工作,唯一能决定的是自己该怎样与他们相处或共事。”[5]经济全球化决定了文化的多元共存,教育国际化则使多元文化走进了校园。在这样一个多元文化的时代,跨文化交际必然是多元的。外语文化课程应帮助学生接触不同的文化,增长见识,开阔视野,提高全球意识,增进国际理解。将跨文化教学等同于目的语文化(即英美文化)教学,则不利于跨文化交际人才的培养。因此,外语文化教学不能局限于特定文化知识的传授,在教学内容上应以英美文化为基点,兼顾其他英语国家的文化,合理取舍和适当延伸,努力提高学生的多元文化意识。
3.文化平等意识的培养。王宗炎在《自我认识与跨文化交际》一文中指出:在对待本国文化和语言及异国文化和语言的问题上,强国或强大的民族倾向于自高自大,这是民族中心主义(ethnocentrism);弱国或弱小的民族倾向于自卑,这是惧外心理(xenophobia)。[6]民族中心思想强烈的学习者则往往处处以自己的文化为中心,不自觉地以本族文化的观念和标准去理解和衡量异族文化的一切,容易对异族文化产生偏见和敌视。而对本国文化感到自卑的学习者往往会认为异族文化处处比本族文化优越,容易对异族文化盲目崇拜。显然,这两种思想使得学习者无法正确地看待异国文化,都不利于其跨文化学习和跨文化交流。
因此,在外语文化课程开课之初,就要提醒学生注意两种思想的存在,帮助学生认清其危害并树立文化相对论的思想,使学生认识到文化之间只有相同与不同,而无优劣。在课程中,要根据授课内容适时引导,引发学生思考,展开文化讨论,从而使学生在跨文化学习中形成正确的文化认识,有意识地减少和消除两种思想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4.主体文化意识的培养。学习者所具有的本国文化知识和所掌握的异国文化知识都是其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充分了解母语文化,才能深入进行文化比较,加深文化理解,客观、全面和正确地审视各国文化。因而,学习者必须重视本民族文化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同时,跨文化交际是一种双向活动。交际得以实现的三个要素,即交际的场合(setting)、谈话的内容(topic)和交际的参与者(participant)无一不受到母语文化的影响。交际中的双方既有可能因缺乏对对方文化的了解而出现交际失误,又有可能因无法用外语表述本国文化而导致交际中断。因而,学习者还要重视提高用外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
在外语文化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发挥母语文化在异国文化学习中的促进作用,锻炼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平等交流意识。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交际活动中只有既熟悉对方文化,又向对方介绍自己国家的文化,还在学习、借鉴和吸纳异国先进文化的同时能介绍、传播和弘扬本国优秀文化,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双向和平等的跨文化交流。
四、结语
外语文化课程是实施文化教学、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和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外语文化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文化差异意识、文化平等意识、多元文化意识和主体文化意识,使其具有多重文化意识,有利于将其培养成真正意义上的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当然,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和提高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真正获得跨文化意识需要学习者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积累知识,比较、理解和反思不同的文化。
参考文献:
[1]Hu wenzhong.Selected Readings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C].Hunan:Hunan Education Press,1990:227-243.
[2]张伊娜.外语教育中跨文化教学的重点及其内涵.[J].国外外语教学,2000,(3):28-31.
[3]高一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跨越”和“超越”.[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10):27-31.
[4]张红玲.交流跨文化研究学术思想,推动跨文化研究学科发展.[J].外国语,2010,(6):49-53.
[5]Lustig M W,Koester J.Intercultural Competence: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across Cultures.(5th edi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7:2.
关键词: 英语教学; 跨文化; 语言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01-0149-01
一、跨文化教育注重文化与语言的关系
文化在学术界历来有多种定义方法。笼统地说,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的所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显性元素和隐性元素。显性元素有服饰、建筑、交通工具等,隐性元素则包括了价值观、、文学等。课堂教学中所涉及的文化,主要是狭义的文化,即一个社会中普遍存在的行为标准、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跨文化教育是外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其主要作用,是指把目的语的习俗、历史知识、价值观等融入课堂教学之中。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受种种因素影响,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还是不能令人满意,学习者的交际能力,也没有得到很好地提高。一方面,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还是更多关注与考试相关的技能训练,文化教育则遭遇冷落。另一方面,文化教育的教学缺乏统一的、成熟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即使有些教师认识到了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但其教学效果也往往千差万别,不尽如人意。
二、文化导入应遵循的原则
文化教育导入英语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一)实用性优先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文化导入首先应该遵循实用性原则。由于学生的时间和精力有限,而文化这一概念所涉及的内容又繁多复杂,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筛选,挑选出最具实用性和普遍性的部分,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在合理设置课程方面,学校应改变原有的“文化课等同于英美概况课”的思路,增加西方文化入门、中西方文化比较等课程,并根据教学重点和难易程度,对这些课程进行系统性的安排,穿插在英语教育的各个阶段。文化教学不能是空中楼阁,没有目的和边界的内容,因为这会让学生无所适从,找不到学习的重点和方向,甚至失去学习兴趣。因此,教学内容的相关性和目的性也非常重要,但文化教育的教学不能完全脱离教材,应在精选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授课内容而定。
(二)加强本土文化和目的语文化的双向互动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国际交流越来越多,逐渐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英语也因此成为多向、多元的交流工具,人们利用英语,不仅是和美国人及英国人交流,还要和世界各个国家的人交流。传统的英美文化输入,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跨文化意识,不单指对目的语文化的认知、了解和掌握,还应加强对目的语与母语文化差异的理解,英语作为一门被广泛使用的语言,不应只承载文化输入的任务。在与他人交际时,还要承载起母语文化输出的任务,这样才能最终达到文化理解和文化宽容。对中国的英语学习者而言,中国文化的输入,无疑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塑造出真实的语境来方便学生的语言学习,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应加强文化的双向互动。
三、采用现代化教学模式,提高学生文化敏感性
(一)创造文化语境,注重学习兴趣
新时期的社会发展,对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他们舍弃惯有的词汇+语法的教学方法,认识到文化导入的重要性,在教学的过程中,尽可能创造出真实的语境,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体验和学习。例如在词汇教学中,教师需要在分析重点词汇时,必须分析它们的特定文化背景,以方便学生理解和掌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内在需求,创造出真实自然的文化语境,使他们自然而然地处于那种文化氛围之中,潜移默化的接受。教师可以采取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采用分组讨论、演示、采访或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二)教材背景入手,多种角度渗透
文化这一定义所涵盖的内容错综复杂,如果没有适合的切入角度,学生在纷繁的话题中就找不到学习的重点。因此,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找到适当的切入点。正如上文提到的,课堂教学所涉及的文化一般是狭义的文化,主要包括风俗习惯、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等内容,教师应从中找到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或者能体现出中西文化差异的话题。对此,教师可以从教材的背景中,发掘出与文化相关的资料。那些题材广泛、内容新颖的课文,往往涉及方方面面的文化信息,如西方国家的风土人情、生活方式、思维信仰、社会习俗等。挖掘这些课文背后的信息,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他们的文化积累,增强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同时,对于课文中涉及的交际技巧,包括非语言交际,教师都应适当涉及,挖掘背后的文化含义,以加强文化知识的渗透。
(三)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改良教学手段
英语课堂教学中现代技术的使用尤为重要。一方面,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技术,用声音和影像技术来辅助英语教学,全面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增强他们的直观了解,使他们尽可能身临其境地感受语言学习。网络为语言学习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丰富资源。另一方面,英语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进行教学,引导学生上网查阅资料,积累文化知识;利用网络,创造交流平台,促进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教师可以及时解答学生的学习困惑,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交流思想;利用网络,实现资源共享,教师和学生可以把有用的材料放到网上,和其他人分享,共同学习,分享经验。这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异国他乡的文化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开展第二课堂,提升文化积累
第二课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正确合理利用第二课堂,不仅可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参与意识,还可以迅速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第二课堂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首先,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校可以组织以文化为主题的文化周、文化月等交流活动,邀请外国专家全面系统地介绍西方文化,或组织文化专题讲座,增加学生的文化积累,提高他们的文化敏感性。其次,要尽可能地培养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和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体会文化差异,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教师引导他们进行与文化相关的实践,如开展社会调查、撰写与文化相关的论文和报告等。再次,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广泛阅读文学作品,观看原版电影,听英文歌曲,等等。教师也可摘选一些经典的英美文学小说或段落,加以适当的讲解或点评。值得注意的是,为解决英语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本土文化缺失的问题,在鼓励学生学习西方文化的同时,还应引导他们通过适当的活动,来增强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如观看有关中国文化的英文节目等,以增加他们对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了解。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新的历史条件对英语教师和英语教学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在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涌现的今天,英语教师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他们应该尽快调整教学思路,提高自身文化修养,改进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把握时展的脉搏,加强西方文化和本土文化在语言教学中的导入,增强学生的文化敏感性,尽量消除语言沟通的文化差异,如此才能真正改善教师的教学效果,消解学生的跨文化交流障碍,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最终达到自如地进行跨文化交流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赵泽碧.从构建和谐社会高度探讨教育均衡发展问题[J].教育探索,2006(3).
论文摘要: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决定了文化教育在语言教学与学习中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因此,为了有效地开展英语教学,英语教师必须在传授英语语言技能的同时,以各种方式传播英语文化,做好跨文化教育,注重对学习者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在实施跨文化教育、培养跨文化意识的各种途径中,英语词汇是实施跨文化教育、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首要工具,而富含文化信息的词汇释例则是达成这一目标的有效催化剂。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文化认知能力已成为衡量现代人才的重要标准。在当今高校的英语教学界,培养和强化大学生对异域文化的认知能力,是一个方兴未艾的研究课题。2004年出台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曾明确指出:“大学英语教学是高等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大学英语课程是大学生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大学英语是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1980年,联合国“世界文化政策大会”之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展了“世界文化十年”活动,开始倡导跨文化教育。
1、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教育
1. 1跨文化教育跨文化教育(intercultural education ),一般是指在两种文化之间进行的一种教育。从教育人类学的角度看,人类的一切教育活动都是建立在某种特定文化基础之上的,教育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换言之,每一个人都具有一定的民族所属,而每一种教育也都与特定的民族文化密不可分。按照教育的民族属性,它又可进一步划分为“单一文化教育”和“跨文化教育”两大类。前者是指受教育者所受教育基本上仅局限于一个民族的文化,具有单一的民族属性,如早期的美洲印第安民族教育等。而后者,则是在两种不同文化之间进行的。如移民教育、殖民地教育、留学生教育、多民族国家中的少数民族教育和多元文化教育等,均属于跨文化教育的范畴。也就是说,在单一层民族教育的背景上实施异文化教育的现象,都可以视为跨文化教育。因此,在中国实施英语教学也是一种跨文化教育行为。从英语教学的角度出发,我们所说的跨文化教育主要是指配合语言形式教学,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教学活动。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生通过语句,语篇学习外语,同时也在习得一种思维习惯、一种世界观、一套价值观念。外语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跨文化交际的人才,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形成并非只是一个简单的知识学习过程,而必须实现心理深层的调整,帮助学生形成对待世界各民族文化的正确态度和信念。因此,跨文化教学的重点应该是“提高意识”而非“认同采纳”。在英语已成为国际通用语的今天,我们根本无法认同采纳某一种文化而畅通无阻地与世界各民族人民进行交流,只有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才是有效途径。综上所述,跨文化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那么,什么是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呢?
1.2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根据Hanvey的观点,跨文化意识指的是跨文化交际中参与者对文化因素的敏感性认知,一般分为四个层次:一是对那些被认作是怪异的表面文化现象的认知;二是对那些与母语文化相反而又被认为是不可思议的显著的文化特征的认知;三是通过理性分析从而取得对文化特征的认知;四是从异文化持有者的角度感知异文化。第四个层次是跨文化意识的最高境界,要求参与者具备“移情”和“文化融人”的能力。然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并不是外语教学的终极目标,而是为最终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作铺垫。跨文化交际是指“发生在具有足以改变交际结果的不同文化观念和不同符号系统的人们之间的交际。它可以发生在“大文化”之间,也可以发生在亚文化之间。外语教育所关心的是不同语言群体之间的跨文化交际,包括大文化区之间、国家之间、跨国组织之间、本文化群体与对象文化群体或亚群体之间的交际。这种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可以培养的。但是,对本国文化的学习可以在自然的语言习得环境中完成,而对异国文化的学习只能在英语教学环境中完成。因为文化教学是教会学生怎样在真实的社会环境中去完成与社会环境相配的社会行为,传授的应该是关于文化知识的真实、地道的使用,而不仅仅是关于文化的知识。因此,在缺乏真实英语社会环境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通过显性的教学活动和隐性的潜移默化,让学生建立和提高这种对异国文化和本国文化异同的敏感度,以及在使用目标语时根据目标语文化来调整自己语言理解和产出的自觉性。
2、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文化研究发展至今,一个最具概括性、广为接受的观点认为文化是一个群体的生活方式,它包括人自出生后所学到的一切,如语言、言行方式和内容、信仰,以及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和精神基础。涵盖如此之广的文化这一概念通常被分成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物质文化,它是经过人的主观意志加工改造过的。第二个层次是制度文化,主要包括政治及经济制度、法律、文艺作品、人际关系、习惯行为等。第三个层次是心理层次,或称观念文化,包括人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道德情操、宗教感情和民族心理等”。作为文化要素之一的语言,因为承载了上述各种文化内容而与文化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但语言又不只是一种符号,更是一种社会现象,具有社会性,是在人们的日常交际中被抽象概括出来的,蕴涵着复杂的社会因素和深刻的文化内涵。随着社会语言学、文化人类学、社会学、民俗学等现代学科的发展,人们进一步认识到语言并非孤立存在,它深深扎根于它所属的民族文化的土壤之中。一方面,文化是语言的基础,两种文化的差异决定了其语言(包括词法、句法、表达方式等)的差异;另一方面,语言又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一部分,它映射一个民族的特征,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社会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族的人生观、价值观、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因此可以说,学习一种语言实际上就是理解一种文化。胡文仲先生说过:“语言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不了解英美文化要学好英语是不可能的。反过来,越深刻细致地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以至生活细节,就越能正确理解和准确使用这一语言”。美国著名语言学家萨王尔还指出:“文化可以解释为社会所做的和所想的,而语言则是思想的具体表达方式。”由于语言是一种民族文化的表现与承载形式,不了解这个民族的文化,也就无法真正学好该民族的语言。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语言与文化关系密切,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语言承载文化,文化制约语言。清楚认识语言与文化二者的关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加深对语言的理解,提高运用该语言的能力。 3、跨文化教育与英语教学的结合
1影视艺术传播带来广泛的利润回报
科技的开发演进,影视作品越来越广泛的传播到全国各地甚至全世界各地区。越来越多的影视作品打破了人们的日常思维。影视艺术的表现和作者的意图能够在科技的帮助下实现超越。难以置信的画面、奇思妙想的场景、古怪奇异的造型都会出现在作品中,由此创造的高额票房及其相关附加值诸如音乐作品、纪念品、拍摄地旅游经济的带动等将其作为文化产业的作用也发挥得淋漓尽致,如《泰坦尼克号》除了让人惊心动破的覆船画面,其感人至深,或充满浪漫色彩或悲伤如诉的主题曲和插曲深入人心,其音乐制品曾风靡世界并一度炙手可热;《变形金刚》的放映吸引无数年轻观众购买收集主角模型;《超人》、《美国队长》、《蝙蝠侠》使主人公的服装和道具成了一度令人追捧的收藏品;《阿凡达》给观众带到了令人无限遐想的潘多拉星球,见识了形形的外星球物种,湖南张家界这一取景地也因此迎来了许多慕名而来的游客,游客纷纷摄影留念并购买纪念品,诸如此类不胜枚举。由此可见,影视作品作为商品,它的利益来源可以大大超出票房收入的范围,影响力也可以扩散到世界各地,体现出影视艺术跨文化传播的趋势。
2影视作品
在跨文化传播背景下呈现出民族性和国际性的文化特征除了商业利润,作品中反映出爱与自由、勇敢担当的精神内核,具有鲜明时代和民族气息。最终引向我们对影视艺术民族性和国际性的思考。《影视鉴赏》一书中提到:“影视艺术的民族性主要是指各民族的影视作品都以反映本民族的社会生活与民族精神为主,因而必然带有鲜明的民族风格与民族特色;影视艺术的国际性是指影视语言是世界性的艺术语言,影视艺术也是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工具,影视艺术必须置身于世界文化氛围中才能取得真正的发展。”影视艺术的表现手法、修辞特色、题材历史性社会性、审美心理等深深打上了民族性的烙印,影视作品都饱含了所处历史阶段的政治、社会、文化元素,不同的历史背景需要不同的精神导向,揭示不同的社会矛盾,展现不同时代背景中人物的精神风貌以及当下人物特有的性格塑造。我国的电影同样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与时代特点,《》、《红高粱》、《黄土地》是著名的名族电影代表,“中国影视艺术的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首先表现在对中华民族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把握上,并且成为影视作品弘扬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其次表现在影视作品形象的传达出了民族的情感和意愿,更在于它进一步追溯到民族文化传统和民族文化心理,更加富有思想深度和哲理意蕴。”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影视艺术作为一个文化交流的媒介,在向不同国家传递自己的文化价值。面对多元异质文化,我们需要借鉴和发扬。通过电影所处文化背景下的视听语言要素(光线、色彩、构图、音响、画外音、蒙太奇等)、创作思维、方式以及其运用的修辞(象征、隐喻等)在跨文化传播中体现民族影像价值和获得“他者”认同,达到观者情感与作品内在情感的共鸣,最终实现作品潜在价值的认同。当代影视艺术作为一个文化交流的载体,在向不同国家展示着自己的文化价值,其中包括艺术、传统、习惯、社会风俗、道德伦理、法的观念和社会关系等。著名美国电影学者大卫.波德维尔在《跨文化空间:作为世界电影的中国电影》中说到:“电影作为一种强有力的跨文化媒介,不仅需要依靠本土文化,同时也需要吸收更加广泛的人类文明,尤其是分享其他文化成果,只有具备了吸收不同文化的能力,中国电影才能真正冲出国界并为全世界观众所接受。”作为老一辈电影工作者也谈到:“实现电影本体与中国本土的完美结合,是中国电影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