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功能调研报告

功能调研报告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功能调研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功能调研报告

功能调研报告范文第1篇

加强内部专卖监督管理工作,是烟草企业应有的责任和义务。近年来,*卷烟厂为了严格落实内部专卖管理监督的各项措施,切实增强自律意识,健全监督机制,促使企业内部专卖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日常化,做到“三个围绕”:

1、围绕企业生产的中心点,开展内部专卖管理监督。开展内部专卖管理监督的目的在于加强企业自律,规范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而要有效地开展企业内部专卖管理监督工作,使内部监督工作落实处,取得应有的效果,就必须把内部监管和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紧密结合起来,着力和着眼于企业生产和经营的整个流程,严格依据烟草专卖法规,对烟草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开展积极、有效的监督与控制,从而严格执法,规范生产,达到杜绝生产与经营中违反专卖法律法规、利用烟草行业国家垄断地位谋取个人或小团体利益事件的发生。正是紧紧围绕生产经营的中心点,使内部监管发挥了真正的指导作用,监督效能。

2、围绕企业经营的支出点,开展内部专卖管理监督。内部监管的核心就是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而企业各种支出行为,既是企业经营行为的一部分,更是内部专卖管理监督重要的方面。支出中,既有企业广告宣传等费用支出,更有成品卷烟的计划外支出,废弃卷烟专卖品的支出等多种形式。这些支出,往往是专卖管理不到位的高发区,是容易滋生腐败的敏感区域,加强这些方面的内部监管,对于堵塞不合理支出、减少企业不规范行为发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经过审查,发现在废烟灰棒处理上存在直接对外销售情况,废弃卷烟纸、废弃滤嘴棒、废弃过滤嘴处理审批手续不健全等问题。我们积极整改,提高有关人员的专卖意识,经书面请示*市烟草专卖局,按照市局专卖管理的要求,健全处理审批手续,接受市局监管,在市局的监管下,签定协议,完善废弃物的处理程序,从而堵塞了管理上的一大漏洞。

3、围绕企业管理的薄弱点,开展内部专卖管理监督。企业管理中,存在一些管理的死角,或者因为制度不健全,执行不到位,还会存在一些管理的薄弱点,而这些薄弱点就是各种问题发生的隐患。通过加强对这些薄弱环节的管理,严格管理制度,强化审查审计,就可以减少执行过程中的随意性,规范经营行为,达到内部专卖管理约束作用。通过审查,发现合同管理是我厂薄弱环节。而且在合同中,存在实际签订合同数与卷烟实际销售数不一致现象。经过认真排查,寻找原因,我们要求相关人员增强合同执行与管理意识;由专人负责销售台帐登记,定期自查并汇总统计数据,按照交易周期,认真核对合同执行情况,确保各地区合同执行的合理性与准确性,对卷烟购销合同与销售数据填报,要做到有台帐、报表支撑,确保数据来源与出处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二、瞄准关键点,确保内部专卖管理监督的针对性

为使内部监管取得预期实效,达到预期目的,*卷烟厂大力提高内部监管的针对性:

1、对重点环节强化内部监管。加强对重点环节的内部监管,是提高内部监管效能的必要措施。卷烟生产计划执行、卷烟打扫码、烟草专卖品采购和报废管理、卷烟销售专卖管理、准运证管理、试制烟促销烟管理、废弃烟草专卖品管理等,是专卖管理的重点环节。我们在以专卖管理制度为依据,指定专人负责,开展了多层次,多角度的自查的基础上,邀请专卖局上门审查。在审查中,发现了卷烟打码差异问题。我们高度重视,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卷烟打码工作,每日统计打码数据,及时核对打码情况,定期进行分析,准确掌握卷烟生产打码信息。每月汇总打码数据报送厂监管办和市局驻厂组,做到打码数据的及时监管,实现了打码差异率远小于“一号工程”系统的要求。针对部分人员专卖管理意识不强、同城运输未开具准运证、准运证开具和使用管理不规范等一系列问题,我们强化专卖法规的教育培训,提高准运证管理水平,增强主动性和规范意识,建立台帐,严格管理,确保准运证管理符合要求。

2、对重点人员进行内部监管。内部专卖管理监督工作规范的是生产经营过程的所有方面,企业中所有员工的工作都是内部专卖管理监督工作所要规范的范畴。小到仓库的发货员,甚至生产车间的门卫所从事的工作,都涉及到要遵守烟草专卖管理制度。对重点人物开展内部监管,是确保内部监管工作取得实效的关键。在监管审查中,我们发现在生产经营中,部分重点岗位监督职能存在缺失现象,特别是采购人员,质量检验人员、设备管理人员等,这些人员往往是供应商眼中的重点人物。加强对这一部分人员以及重要部门中层干部的教育,进一步提高他们的专卖意识和知法守法的主动性,严格制度,使执行与检验职能分离,是内部监管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健全制度,职能分离、严格审批,加强检查,最大程度的维护了国企利益,减少不规范行为。

3、对重点岗位进行内部监管。在企业内,管钱、管物、管设备、管工程的岗位都是人们眼中的热门岗位,也是直接和内部监管有对应关系的岗位。坚强对这些岗位的内部监管,对深化监管工作,建立长效机制,关系重大。我们先后组织多次重点岗位的专卖法学习考试,使大家充分了解专卖法的相关规定,同时组织自查,针对重点岗位人员的管理,建立起考核机制,把重点岗位工作人员的业绩与考核结合起来,提高他们的执法意识。

三、抓好“四条线”,确保内部管理监督取得实效

内管工作不是一项独立的工作,它贯穿于企业的整个生产经营过程之中。实践证明,要确保企业内管工作取得实际效果,要找准两个基本点之外,还要抓好“四条线”:

一是抓好宣传教育。我们积极抓好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学习有关专卖法知识,贯彻有关加强内部专卖管理制度的规定,让企业员工从上到下全员了解加强内部专卖管理的意义,减少理解误区,消除思想盲区,进而提高企业规范运作的水平。利用报纸、电子屏幕、网络开辟宣传专栏,对内部监管工作进行专题报道,在企业内部形成了舆论氛围。组织开展内部专卖管理监督大讨论活动,通过活动,鼓励职工联系实际,畅所欲言,使职工树立起“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的共同价值观,在思想上筑起防线,增强自我识别与免疫能力。

二是抓好组织协调。内部监管工作牵涉到整个企业各个生产经营环节,部门多、范围广。要确保内部监管工作的落实力度,必须切实做好组织协调工作。我们成立了由厂长任组长的内部专卖管理监督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内部专卖管理监督办公室”,具体负责内部监管工作的实施。依据职能分工,成立生产运行、烟叶管理、销售管理、废品处理、物资供应、烟机设备、宣传报道、督查考核八个内部监管专业化工作小组。除专职内管信息员负责日常内部专卖管理监督工作之外,还根据内部监管工作需要,抽调多名人员成立内部监管临时工作小组协同内管办开展工作。对内部专卖管理监督员履行职责情况实施严格的考核与责任追究,使大家思想上高度重视,行为上高度负责,为做好内部专卖管理监督工作提供了组织与纪律保障。先后组织召开内部专卖管理监督工作会议20多次。临时召开的、个别部门参加的、小型的内部监管工作协调会议更是不计其数。省烟草专卖局、省中烟工业公司2006年7月、2007年4月联合组织的两次大规模的检查指导,有力的促进了我厂内部专卖管理监督水平的提高。

三是抓好制度建设。在制度建设方面,我厂先后制定了《内部专卖管理监督制度》、《内部专卖管理监督岗位职责》、《内部专卖信息管理岗位职责》、《内部专卖管理监督考核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对各项制度进行细化、量化,形成强有力的管理链,把各项制度落到实处,使专卖工作形成“可用、可控、可操作”的制度管理体系。建立了内部专卖管理监督经济责任监督考核机制,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厂长与内部监管工作小组负责人签定了《内部专卖管理监督责任书》,明确相关部门负责人为内部专卖管理监督工作直接责任人。《自查方案》中规定了严格的奖惩措施,监督考核工作小组负责对内部专卖管理监督工作进行监督与考核。

功能调研报告范文第2篇

一、能源统计现状

1、领导重视,建立健全了能源监测统计机构。纳溪区政府及相关部门高度重视能源统计工作,及时成立了能源监测统计股,设立了办公室,建立了能源统计指标、监测和考核体系,落实了人员。各乡镇、街道办明确了1名能源统计人员,建立了能源监测统计制度,建立了能源监测统计台帐,配备了电脑等信息化办公设备,统计力量基本得到了保障。

2、经费保证。目前在财政预算中安排了专门的能源统计经费,对统计工作所需的必要经费采取了实报实销的方式给予保证,保证了能源统计工作顺利开展必须的经费开支。

3、现行能源统计报表制度。现行能源统计报表制度是在工业能源统计制度基础上逐步建立起来的。目前,区级统计部门只负责公共机构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能源统计工作,统计范围仅包括全区公共机构单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等。统计内容为能源产品的生产、购进、消费和库存等情况;设置的报表周期为月报、季报、半年报和年报,主要表种有:公共机构基本信息、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状况、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部门汇总情况、工业企业能源购进、消费和库存表、工业企业能源购进、消费和库存附表、主要能耗工业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情况表和工业企业水消费表。

二、能源统计存在的问题

(一)能源统计队伍稳定性差。能源统计人员身份构成比较复杂,主要来自公务员、事业人员和“村官”。据了解,从近两年来看,全区乡镇从事能源统计的人员变动达到三分之二左右。由于能源统计人员的频繁变动,加之能源统计业务受人、财、物等多方面的制约,虽每年举办数次业务培训,但仍达不到本专业的要求,造成新接手的人员业务不熟、概念不清,直接影响了能源统计数据的质量。

(二)能源统计人才严重缺乏。据调查了解,全区乡镇能源统计人员虽然大多数均有统计从业资格证,但无一人是学统计专业的。加之统计人员多数身兼数职,对能源统计业务钻研不够。短期的培训满足不了专业的需求,能源统计专业水平明显较低,难以适应新时期能源统计事业发展的需要。

功能调研报告范文第3篇

一、基本情况

**县**矿业有限公司是在**省“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方针指引下,积极推进“电矿联营”的政策措施,通过引入外来资金,在**县成立的民营企业。公司位于勐马镇帕亮村,占地面积62243平方米,法定代表人**。公司以铁合金产品的生产和经营为主,兼营矿产品和黑色金属材料。20**年5月公司新建铁合金厂一期工程建成投产,生产硅铁、高碳猛铁、锰硅合金等铁合金产品。公司计划总投资5000万元,设计安装9000kva和12500kva矿热电炉各一台,总容量21500kva。同时建设环保除尘系统,供电系统、水循环利用系统及机电维修、化验分析、原料处理等附属设施。公司现有职工80人,其中,管理人员8人;吸收本县内农民工18人,安置残疾就业人员7人。

该项目已列入**县2004—2020年县经济发展规划,具有年产锰系列铁合金2.6万吨的生产能力,年产值2亿元,年实现利润931万元,上缴税金2137万元。公司建设工程完成后,每年可消耗锰矿石8万吨,焦炭2万吨、石灰石3万吨、电力1.3亿kw.h;年进出厂主要物资吞吐量将达23吨。

通过强有力的监管手段,我县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达到了县委、县政府“确保环境污染好于周边地区,确保不发生大的环境污染事故”的目标。通过实施严密、严格、严肃的执法监管,促进我县地方政府和企业在环境治理工作中的多方面重大转变和提升,此次调研感受最深的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由“被动治理”为“积极治理”的环境保护意识的转变:

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高度重视环境管理,思想意识由以往的只重视经济效益向经济环保并重转变,一些企业主由以往一问三不知的环保“门外汉”逐步成为行业污染治理方面的行家里手,通过完善治污设施、生产技术改进、资源综合利用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措施逐步取得“减污增效”的实际效果。在治污设施提标升级改造中不再是以往的“被动治理、消极观望”,而是积极寻方案、找技术、舍得投入,“重企业经济效益、轻环保社会效益”的老观念有了重大转变。

(二)企业“软件硬件升级”发展的内部环境有了较大转变:

企业生产过程中“跑冒滴漏”,现场环境“脏乱差“的现场已不多见,在完善污染治理设施的同时,厂容环境也得到长足的提升:物流堆放有序,沟渠保洁,雨污分流等细节显示出企业在污染防治硬件方面有了较大转变,制度标语上墙,台帐资料完整、专人定岗定位等措施也显示了企业在管理软件方面有了较大提升,企业内部生产环境较以往有了较大转变。

二、存在问题

调研中我们深切感受到我县的环保执法环境进一步优化,绝大多数企业主的环保意识有了一定程度的增强,群众对环保工作的满意度逐步提升。这些进步与环保部门近年来所做的大量扎实细致的工作是分不开的。但在肯定监管工作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到环境监管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与不足,亟需在今后工作中着力解决:

(一)、工作成效与当前严竣的环保形势尚有差距。在应对上级部门的各类检查中,我们还不能做到信心十足胸有成竹,究其根源还在于我们的工作仍存在许多薄弱的环节,例如在对一些小企业的监管方面工作还存在不细不实的情况,在上级部门的执法督查中还是有仓促应对突击应对的情况,包括在企业治理工艺的细节方面我们执法人员在自行检查中并未及时发现问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在上级部门检查中却暴露出来,往往成为通报的焦点。

(二)、业务能力有待加强,服务水平还待提高。各次检查中也暴露出我们部分监察人员缺乏查实查细的钻劲和韧劲,缺乏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特别在推进环保整改的执行力方面有所欠缺。业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重监管,轻服务”的现象还明显存在,在帮助企业解决问题,指导企业完善治理技术、

攻克治理技术方面的疑点难点问题的方面,能力还显得薄弱。

(三)、地区间的监管差异明显,不平衡性还很突出。总体看来我市东部沿太湖地区企业环境意识普遍好于西南部地区企业,重点企业环境意识普遍好于小型企业。调研中也反映出部分企业仍存在环保法制意识淡薄和安于现状的心理,少数化工企业存在生产与治污不够协调的问题还很突出。原因之一是治污设施投入和运行成本较高,加之受到今年国际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受利益驱动,有些企业治污设施配备不全或运转不正常,治污设施成为应付环保检查的摆设;原因之二是环保执法工作存在疏漏之处,仍存在诸多盲点死角,执法工作的不平衡性导致有些局部区域环境污染较重,群众投诉反响较大。

三、几点建议

针对我们目前面临的环境形势,建议政府及相关部门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群众利益观,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法这一基本国策的贯彻和落实,在今后一段时期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进一步提高科学发展意识,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要通过发展来解决经济与环境保护问题,通过解决环境保护问题来促进发展,走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之路,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稳定的发展;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行清洁生产,促进企业建设环境友好型企业;对决定转产、搬迁的开发区化工企业,要做好督查工作,确保企业按进度转产或搬迁。

功能调研报告范文第4篇

一、三季度我市能源消耗情况

1.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情况

前三季度我市规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为19.87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2.73%。其中:原煤消费6.49万吨标准煤,电力消费12.93万吨标准煤。

2、全社会用电量缓慢增长

1-3季度全社会用电量76406万度,同比增长1.5%,其中二产用电量49963万度,增长1.03%;三产用电量5565万度,增长20.35%;城乡居民用电量20560万度,下降1.12%;工业用电量49326万度,增长0.61%。

3、能源消费结构特点

(1)能源消费品种相对集中,煤炭、电力仍为能源消费主体。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费品种以电力和原煤为主,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为19.87万吨标准煤,其中:原煤消费量6.49万吨标准煤,占全市规模工业能耗总量的32.66%,电力消费12.93万吨标准煤,占全市规模工业能耗总量的65.07%。

(2)工业能源消费主要集中在再生铅和极板行业。

从分行业看,再生铅冶炼和极板两大主要高耗能行业构成我市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的主导行业,三季度这两大行业合计消耗14.13万吨标准煤,占全市规模工业能源消费总量的71.11%左右。

二、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存在的主要问题

1、重工业化趋势明显,决定节能降耗难度大。

近年来,市以再生铅和极板为代表的重工业发展迅猛,重工业在工业经济中的份额显著提升。三季度规模以上再生铅和极板行业实现产值141.02亿元;再生铅和极板消耗能源14.13万吨标准煤,占全市规模工业能源消耗总量的71.11%。因此,再生铅和极板的高速发展对加快市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但同时也增加了节能降耗的工作难度。

2、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原煤消费比重大。

我市的能源消费以原煤为主,三季度原煤消费总量为6.49万吨标准煤,占全市能源消费总量的32.66%,而清洁能源,生物能源等消耗较少,能源消费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3、企业节能降耗面临压力,重视程度不够高。

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受资金制约,企业主要精力放在了生产与销售方面,节能降耗工作力度不够,生产设备、技术相对落后,这些不足构成中小企业实现节能降耗的最大障碍。

4、节能降耗缺乏有效的激励措施和制约机制。

一方面对节能降耗改造、节能降耗设备应用以及节能降耗奖励方面在财税政策上支持力度不够,没有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另一方面对不实行节能减排或是浪费能源行为的监督、处罚还缺乏操作性强的具体规定。

三、推进工业节能降耗的几点建议

1、切实提高认识,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关于节能降耗的政策部署。

节能降耗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从发展环境看,传统工业化模式难以为继,不利于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从内在发展动机看,经济转型是建设经济强市的必然选择,是对历史发展机遇的正确把握。因此,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观念,切实增强做好节能降耗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正确处理发展和节能降耗的关系,全面落实中央和省部署的节能降耗政策措施。

2、抓好重点耗能企业的节能工作。

加强对重点耗能企业的节能降耗管理,是降低我市工业能耗总量和单位GDP耗能水平的关键。为此,根据我市实际,要突出抓好有色金属冶炼和极板等重点耗能行业。提出节能降耗目标和措施,加强管理与指导,建立节能工作责任制,做好能源消费统计和效率分析,通过降低企业单耗水平来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企业市场竞争能力。

3、调整能源结构,降低整体能耗水平。

鼓励企业尽可能利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为原料,多途径寻找替代能源,减少煤炭的消费。积极发展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努力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促进能源与经济、能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功能调研报告范文第5篇

一、目前我市节能减排工作应突出“三个重点”。

重点一:突出工业的节能降耗。“十五”以来,我市工业经济快速发展,重工业是其主导力量,已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78.97%。与此同时,能源消耗也在逐步上升,能耗总量超百万吨企业3个;超十万吨14个。由此可见,节能降耗工作着力点仍然是工业,而耗能大户又是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我市节能降耗工作卓有成效,如济钢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水泥厂的废渣利用等。但万元gdp能耗仍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尤其是某些重化工业技术设备相对落后,节能减排形势不容乐观。我们认为,今后一个时期,工业仍是我市耗能最多的部门,也是可以取得节能效益最显著的部门。工业节能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与调整行业、产品结构相结合,具体通过修订节能设计规范,实行企业能源审计,建立能源管理信息系统,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等措施确保实施。

重点二:突出提高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去年,我市全社会能源消耗总量中,一产占1.11%;二产占62.77%;三产占24.15%;居民生活占9.49%。做强做大第三产业是破解节能减排瓶颈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市三产发展迅速,二产降、三产升的趋势逐步显现。但目前第三产业结构并不合理,商场、宾馆、酒店等传统服务业比重仍显过大,这些行业的能耗并不低。调研中我们发现,第三产业中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仅占全社会能耗3.1%,万元gdp能耗仅0.6吨标准煤,大大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其发展潜力巨大。我们的观点,要优先发展以金融、信息、会展等产业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以专业化分工和提高社会效率为重点,积极发展生产业;以满足人们需求和方便群众生活为中心,提升发展生活业;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传统产业升级,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中的比重。

重点三:突出提高全民节能意识。节能减排不仅是政府倡导、企业践行的准则,更应该是居家生活的自觉意识,比如人走灯灭、推广节能灯、调节空调温度、拧紧水龙头等等,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节能行为不可小觑,专家指出,节能灯比普通白炽灯省电80%以上;夏季空调调高1~2摄氏度,可省电10%;节约1度电可节省约400克标准煤和4000克水……对一个人、一个家庭来说,这也许不算什么,如果按全市600万人口计算,那就是一个了不得的数字。提倡全民总动员厉行节约,更深刻的意义还在于调动每个公民的节能意识,养成节约的习惯。如果人人都有节约意识,每个公民在各自的角色上能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可以把节约行为深入到生产、生活中的每个环节。我们认为,要不断提高企业、单位和个人的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把节约资源变成每个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形成“人人爱节约,个个懂节能”的社会风尚,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二、六大措施力促我市节能减排工作。

1、着力推进结构节能。长期以来,我市能源效率偏低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增长方式粗放、高耗能产业比重过高。因此,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尤其是工业内部结构成为我市能源节约的战略重点和实现节能目标的关键。为此,对高耗能行业要建立严格的准入制度,对正在生产的高耗能行业企业要严格控制其发展规模和速度。在产品结构上,有步骤地发展相对低能耗高附加值的产品,力争以较少的能源消耗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在产业结构上,大力发展低能耗的第三产业,逐步提高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在我市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

2、突出抓好技术节能。从发达国家经验看,调整产业结构带来节能潜力高于技术进步。但从我市实际情况看,短时间内工业特别是重化工业比重难以大幅下降,因此,仅靠调整产业结构来实现能耗指标的快速下降不太现实。针对于此,当前亟需完善我市科技创新扶持政策,支持企业开展节能和综合利用方面的技术改造,逐步改进浪费资源的工艺、技术和产品,真正把“技术节能”提到突出位置上来抓。

3、合理布局循环经济。积极探索跨行业、区域性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建立全市循环经济重点企业、项目库,促进关联企业、项目适度向专业园区集中,实现集群发展,使节能减排的产业链良性循环,降低项目合作成本。重点要在钢铁、电力、化工、酿造、畜禽养殖等行业,推进企业之间消化工业废物的“循环链”,通过行业成员之间副产品和废物的交换、能量和废水的逐级利用、基础设施的共享,达到工业废物循环利用的目的。

4、积极鼓励技术创新。要组织培育科技创新型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与科研院校合作,构建技术研发服务平台,努力培植技术标准示范企业。要围绕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积极开展替代技术、减量技术、再利用技术、资源化技术、系统化技术等关键技术研究,突破制约节能减排的技术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