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七年级数学个人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学期来,本人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为了今后能更好的工作对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1、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为了上好课,我做了下面的工作:
⑴课前准备:备好课。
①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
②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③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⑵课堂上的情况。
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本文来源于]持相对稳定性,因材施教,注重培养尖子生,注重抓两头带中间,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布置好家庭作业,作业少而精,减轻学生的负担。
2、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初中的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学习上不能合理的安排时间,针对这种问题,就要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还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比如,我班的个别同学刚开学的一个月里不安心学习上课睡觉、搞小动作、说话,下课就往外跑不打铃不回班,针对这种情况,分析其原因,我了解到这些同学,并同其家长联系共同做他的思想工作,从赞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和他们交谈时,对他们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现在很多同学学习成绩大副度提高,其他的毛病相对就减少了。
3、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
小学的信息技术课普遍不被重视,在小学课程教学中偏安一隅,自生自灭。信息技术课程目标的实施全凭执教老师的自觉,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可想而知。初一学生来自不同的小学,甚至不少的学生来自乡村小学,信息技术基础普遍较差,甚至是零基础。在立足学情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以信息技术中考为方向,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为目标,以教材为纲,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改造。本学期主要学习了打字练习和计算机的硬件组成、windows7系统的操作。信息技术课长期得不到重视,绝大部分家长也视电脑为洪水猛兽不让孩子接触,孩子的动手能力非常差,在学校每周一节的信息技术课也得不到保障。本学期用了一半的时间进行标准指法的打字练习,想要给孩子终生使用电脑打下一个良好的习惯和基础,可由于练习时间没有保障,效果不太理想。通过对计算机硬件和Windows7操作系统的学习,学生大体上明了硬件和软件的作用,以及一些通适行的操作,能对文件及文件夹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并掌握对它们的基本操作。
要上好信息技术课,就要正确引导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认识。很多学生觉得信息技术课就是用来放松的、换换脑筋的,并没有视其为真正的课堂。首先向学生讲清楚信息技术是中考的一个科目,也是伴随我们一生的必修课,特别是在我们这样一个信息社会,掌握好信息技术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更是如虎添翼。
为了保证学习效果,本学期严格课堂管理,无论是课堂纪律,还是卫生保持都做得不错。学生进入机房不准携带任何零食;课前检查机器和卫生,认真填写上机记录;老师讲课时专心听讲,不准随意说话,对实际操作时无所适从的学生及时提出批评并要求他们站着听课、及时关注他们接下来的操作情况,持续关注并跟踪指导;离开机房时,学生统一把凳子放到桌洞下面以保持机房的整洁,对违规者由值日班长通知本人并扣该生的量化管理分。
帮助学生养成做笔记的习惯。信息技术课本并不是每人一本,而课本与我们学生的学情也很不合拍,每周一节课知识点不容易得到巩固,因此,信息技术课堂笔记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本学期我要求学生每人一个专用的硬皮抄作为信息技术笔记本,不带笔记本不准上机。一开始很多学生都是临时拿一个打草本来应付,经过
两三个星期的整顿,本子的问题解决了,但怎么记的问题又来了。小学时,他们没有记笔记的习惯,对课堂重点内容也不会整理,我对课堂笔记的格式提出来具体的要求,对需要记录的重点内容及时提醒,并向学生展示特别优秀的课堂笔记,引导他们从书面、格式到内容都逐步规范。为了让学生重视课堂笔记,在每节新课之前,先让学生用一分钟的时间阅读上节课的笔记,然后合上笔记,等待老师提问。
宽严相济是对学生最好的教育方式,老师既要板起面孔严格要求,又要放下身段与学生互动。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严格课堂纪律是必须的,适当的惩戒室必要的,但也不能总是虎视眈眈的一副冷面孔,对学生也要适度的奖赏和鼓励,不要吝啬你的赞美之词。通过赞赏拉近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敢和你交流、愿意和你交流、喜欢和你交流,进而体验学到知识的快乐。有安静舒心的学习环境,有充满爱意的师生交流,有老师的赞赏和鼓励,学生才会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才会向往你的课堂。
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讲课思路,认真上好每堂课。课前设计的教学内容、教学思路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常常不能很好的吻合,也是正常情况,但我们不能一条道走到黑,每堂课下来我都会做及时的调整,并记录在教案上。一个年级12节课下来,边教边改,到最后不能保证每节课都是精品,但起码能做到这节课很流畅,上起来很舒服。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听了山大附中王占钦老师和本校吴志芳老师的课,对他们的信息技术课由衷地板赞叹。他们对课程精心设计,既让学生既学到信息技术的操作知识,又把具有本地特色的情感教育融入课堂,实在难能可贵。在他们的启发之下,我也尽量把情感教育试着融入课堂,让学生在学到信息技术的同时,对生他、养他的脚下的这块土地有更多的了解、更深的感情,真正把区委、区政府提出的“爱我家乡、奉献定陶”落到实处。
做好教学工作之外,学校办公室主任和电教管理员的工作也耗费了我大量的时间。办公室的工作方方面面,林林总总 ,繁杂而琐碎,加班加点是工作的常态;电教管理员的工作就是救火队员的工作,无论是教室的一体机、老师的计算机,还是学校的网络,哪里出了问题都要在第一时间解决,尽量减少对学校工作的影响;每个星期天都要检查、批阅综合组老师的随笔和教案,统计一个星期的考勤情况。
圣人求缺,凡夫求全。圣人离我们太远,我们只求不断完善我们的工作,克服我们的缺点。钱钟书曾说过,“一个人的缺点就像猴子的尾巴,猴子蹲在地面的时候,尾巴是看不见的,直到它向树上爬,就把后部供大众瞻仰。可恕不知,这红屁长尾巴本来就有,并非地位爬高了的新标识。”对自己的缺点,自己最清楚。
【关键词】七年级 新教材 兴趣教学
面对新教材应该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经过不断探索和实践,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要充分把握起始阶段的教学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是新教材编写者的指导思想。七年级学生翻开刚拿到的数学课本后,一般都感觉新奇、有趣,想学好数学的求知欲较为迫切。因此,教师要不惜花费时间,深下功夫,让学生在学习的起始阶段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浓厚的兴趣。
正如新教材所要求的目标:七年级数学起始阶段的教学,侧重消除学生害怕的心理、提高学习兴趣上做文章,以数学的趣味性、教学的艺术性给学生以感染,使其像磁铁上的铁屑离不开磁铁一样,向往着教师,向往着本学科。
二、求新、求活以保持课堂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
七年级数学比较贴进生活实际,具有很强的知识性、现实性和趣味性。因此,它以丰富的内容提供教学中诱发学生情趣和动机的酵母。新教材还抓住了七年级学生情绪易变、起伏较大的心理、生理特点,要求以“活的东西去教活的学生”(陶行知先生语),来培养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全面提高他们的素质和能力。对此,我的具体做法是:
1.注重课堂教学中的引入环节。在课堂引入中,设计各种形式、运用各种手段把学生调动起来,唤起他们的参与意识。如教学“七巧板”时,一开始就用事先准备好的七巧板拼出一些优美的图案,提出:这些图案由哪些基本图形组成的?它们的边与边之间有什么关系?待他们思考回答后再进行总结。最后让他们自由合作进行制作,也拼出一些优美的图案。这样,通过简单的表演,把问题设置于适当的情境下,从而营造了一个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相信在这样轻松的环境下,学生会兴趣盎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
2.充分让学生参与实践操作。新教材还针对七年级学生喜欢观看、喜欢动手的性格特征,安排了大量的实践性内容。要求尽可能利用自制教具优化课堂结构,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我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自由组合),请他们做我的助手,一道准备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演示。通过实验操作,既规范了学生的劳动、行为习惯,又使他们在参与活动中认识“自我”,以产生兴趣和求知欲。
三、注重学习方法指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新教材以“指导教法,渗透学法”的思想,在每章节内容的编排上安排了“做一做”、“想一想”、“议一议”、“读一读”等栏目,其独具匠心、面目一新。其宗旨是设法使学生学有趣、学有法、学有得,同时对教师的教法提出了高要求。在教学实践中,我从兴趣教学入手,侧重于从以下几个环节中进行:
1.培养阅读习惯。具体方法是阅读前出示阅读题,如教学“角的度量与表示”时,可出示阅读题:我们以前用刻度尺测量线段的长短,那我们用什么来度量角的大小呢? 角的表示方法有几种?表示的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阅读完毕,或通过提问、或以评估的形式来检查阅读效果;或有计划地组织学习小组以讨论的形式探讨阅读内容。同时,鼓励学生在阅读中找出问题,并不失时机地表扬在阅读中有进步、有成绩的学生,使学生有获得成功之喜悦,从而产生兴趣,养成阅读的习惯。
2.培养讨论的习惯。教师通过有针对性、合理性的提问,引发学生进入教学所创设的教学情境,引发他们积极探讨数学知识,逐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讨论的习惯。特别是一题多解的题目或需要分类讨论的问题,如在教学“绝对值”、“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就有很多需要分类讨论的题目;还有在探索规律这一节的教学中,也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由此引导学生三、五人一组进行讨论,归纳出相应的方法和规律。
3.培养观察能力。学生对图形、对实验的观察特别感兴趣,缺点是思维被动、目的不明确,这就需要教师引导他们有的放矢、积极主动去观察。可采取边观察、边提问、边引导学生对变化原因、条件、结果进行讨论;也可以创设教学情境把学生带入较熟悉的环境中去观察。如在教学“平行”前,要求学生认真观察现实生活中有关于平行的实物,上新课时着重提问几个学生,并根据他们的观察、分析的情况逐步导出平行及其性质。这样能使学生体会观察所带来的收获与兴奋,自觉养成观察的习惯。
4.培养小结习惯。根据新教材的要求,在实际教学中或让学生上讲台进行小结评比,或以板报的形式张贴几个学生的小结,或在课余时间对互帮互助小组双方的小结进行评比,从章节、小节慢慢过渡到课时小结。由于经常强调自己去归纳、小结,这使学生记忆效果明显,认识结构清晰,学过的知识不易遗忘。教学实践表明,只有正确的学法指导,才能使学生站在教学的主置上,学有所获,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还能保持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七年级数学 教学实效性 探索
一、做好初中与小学的衔接工作,以“慢”促“优”
学生由小学升入初中面临着许多变化,如环境与心理的变化、教材的变化、课时的变化、教法学法的变化,尤其出现知识点增多、课堂容量加大、进度变快,七年级新生一时会很不适应这种差异。而且小学只要多记多背即可取得好成绩,初中则需要勤思考、总结规律才行,而七年级新生根本没有这个习惯,这不利于他们良好学法的形成和学习质量的提高。中小学数学不衔接好,必将影响学生今后的学习。从调查情况看,初中数学教师还没有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认真去做好衔接工作的不多,给新课程实验的顺利实施带来了一定困难。所以,我们必须重视这项工作,具体措施如下:
1.适当听一些小学数学课,了解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特点,也了解学生学习的习惯。总体来讲,小学数学课堂生动活泼,学生交流热烈,教学知识点少,学生练习时间多。初中数学教师在开始教学阶段要尽可能营造一些气氛,以使学生逐步适应,顺利过渡。
2.通过摸底测试和对入学成绩的分析,了解学生的基础,有针对性地规划自己的教学,以适应学生的实际需要。
3.熟悉小学的知识体系,找出小学与初中数学知识的衔接点、区别点。如小学几何是实验几何,它的性质都是通过实验方式得到的,像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是通过剪拼得到的。初中数学教师应针对小学与初中对相关知识的不同处理,采取不同的策略,以达到巩固复习、深化提高的目的。
4.优化课堂教学环节。根据七年级学生性格活泼、好奇、热情但自制力差、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的心理特点,要放慢起始教学进度,特别是开学前5周左右每周安排一节课专讲初中数学的学习方法,主要是一些常规学法的指导,如预习、听课、复习、做作业等。教师应以“低起点、缓坡度、多直观、勤指导”的原则面向每个学生进行教学,每节课的讲授不超过25分钟,余下时间进行多种形式的练习,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发展的机会。七年级开始有几个难理解、易错误的概念,如负数、绝对值等,教师应多注意创设情境,设计一些数学游戏、比赛,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利用正迁移、阅读课本等方式,使学生顺利过关。
二、拓展各种互动资源,以“交流”促“发展”
1.通过学情调查促进交流。学生在每个阶段都会有一些学习思想、方法、情感上的变化,尤其是七年级学生,及时地了解这些学习动态,可以为教师提供反思自己教学行为的依据,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下面是上虞区教育局对“初中生数学学习兴趣”作的一个调查,其中有几项对数学教师很有启发。
(1)你不喜欢数学的原因:老师讲得不好(20.2%);总做错(19.6%);抽象枯燥(20.8%);成绩差(39.4%)。
(2)你喜欢的数学方法:讲授法(18.18%);讨论法(30.6%);指导练习法(29.5%);发现法(21.26%)。
(3)数学成绩考好了,你会:更加有信心(75.28%);与以往一样(18.34%);可以松气了(7.38%)。
(4)下面哪一位老师的数学方法更能提高你的数学兴趣?每题从头讲到尾(10.23%);每题都讲,但每节课都给学生留出反思和练习的时间(29.55%);在征求同学们意见的基础上,有针对性?有重点地讲解,并给学生留出反思和练习的时间(46.58%);让学生多练(13.64%)。
(5)每次考完数学你觉得哪种方式更能激发你学习数学的热情?考好后直接评讲试卷(21.2%);先根据成绩表扬和奖励,然后评讲试卷(28.3%);考前先动员,考后根据成绩表扬奖励并让成绩好的学生教成绩差的学生(41.46%);考后就把样卷贴在墙上,由学生自我校对(9.04%)。
从调查可以看出,学生喜欢的数学教师应该富有民主意识、善于激励、少讲授多启发、作业试卷不要偏难、不使学生丧失学习数学的信心。因此,数学教师时常进行一些调查,可以更好地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搞好素质教育。
2.培养学生写“数学周记”的习惯。数学周记的内容与形式有很多,如内容可以是本周学习的知识中哪些已经掌握、哪些尚未掌握,解题中哪题的做法是最得意的、哪题的错误原因是什么、准备如何改,或对某个问题的探讨、对老师的想法及建议等。周记的形式可以是书面、E-mail或QQ聊天等,教师对数学周记应作一些口头或语言上的交流或评价,使学生意识到数学周记的价值,能真正展露内心的思想。数学周记有效地弥补了数学交流的局限,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将促进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对培养创新型人才起到了推动作用。
一、要充分把握起始阶段的教学。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是新教材编写者的指导思想。七年级学生翻开刚拿到的数学课本后,一般都感觉新奇、有趣,想学好数学的求知欲较为迫切。因此,教师要不惜花费时间,深下功夫,让学生在学习的起始阶段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浓厚的兴趣。 如在教学第一章时,可让学生参与部分实验。在本章结束后,可以利用课外活动举办一次自由形式的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可以设计学生对数学难学吗、有用吗?数学是不是都这样有趣?对基础弱的能不能学好?对各种问题展开讨论,以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如在教学第一章中“展开与折叠”时,让学生俩俩一组互相制作,同学们积极的认真画、剪、叠,又互相验证:画的时候要注意边与边之间的关系。再如在教学截一个几何体时,可利用切豆腐的方法,化难为易,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正如新教材所要求的目标:七年级数学起始阶段的教学,侧重消除学生害怕的心理、提高学习兴趣上做文章,以数学的趣味性、教学的艺术性给学生以感染,使其像磁铁上的铁屑离不开磁铁一样,向往着教师,向往着本学科。
二、求新、求活以保持课堂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
七年级数学比较贴进生活实际,具有很强的知识性、现实性和趣味性。因此,它以丰富的内容提供教学中诱发学生情趣和动机的酵母。新教材还抓住了七年级学生情绪易变、起伏较大的心理、生理特点,要求以“活的东西去教活的学生”(陶行知先生语),来培养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全面提高他们的素质和能力。
对此,我的具体做法是:
1.注重课堂教学中的引入环节。在课堂引入中,设计各种形式、运用各种手段把学生调动起来,唤起他们的参与意识。如教学“七巧板”时,一开始就用事先准备好的七巧板拼出一些优美的图案,提出:这些图案由哪些基本图形组成的?它们的边与边之间有什么关系?待他们思考回答后再进行总结。最后让他们自由合作进行制作,也拼出一些优美的图案。这样,通过简单的表演,把问题设置于适当的情境下,从而营造了一个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相信在这样轻松的环境下,学生会兴趣盎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
2.充分让学生参与实践操作。新教材还针对七年级学生喜欢观看、喜欢动手的性格特征,安排了大量的实践性内容。要求尽可能利用自制教具优化课堂结构,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我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自由组合),请他们做我的助手,一道准备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演示。通过实验操作,既规范了学生的劳动、行为习惯,又使他们在参与活动中认识“自我”,以产生兴趣和求知欲。
此外,在教学中教师的语言的精练、语调的变化得当,板书设计合理,字体优美雅观,知识丰富等都能激发学生和学科情感,达到“亲其师,信其教”的效果。
三、注重学习方法指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新教材以“指导教法,渗透学法”的思想,在每章节内容的编排上安排了“做一做”、“想一想”、“议一议”、“读一读”等栏目,其独具匠心、面目一新。其宗旨是设法使学生学有趣、学有法、学有得,同时对教师的教法提出了高要求。在教学实践中,我从兴趣教学入手,侧重于从以下几个环节中进行:
1.培养阅读习惯。
具体方法是阅读前出示阅读题,如教学“角的度量与表示”时,可出示阅读题:我们以前用刻度尺测量线段的长短,那我们用什么来度量角的大小呢? 角的表示方法有几种?表示的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阅读完毕,或通过提问、或以评估的形式来检查阅读效果;或有计划地组织学习小组以讨论的形式探讨阅读内容。同时,鼓励学生在阅读中找出问题,并不失时机地表扬在阅读中有进步、有成绩的学生,使学生有获得成功之喜悦,从而产生兴趣,养成阅读的习惯。
2.培养讨论的习惯。教师通过有针对性、合理性的提问,引发学生进入教学所创设的教学情境,引发他们积极探讨数学知识,逐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讨论的习惯。特别是一题多解的题目或需要分类讨论的问题,如在教学“绝对值”、“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就有很多需要分类讨论的题目;还有在探索规律这一节的教学中,也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由此引导学生三、五人一组进行讨论,归纳出相应的方法和规律。
3.培养观察能力。学生对图形、对实验的观察特别感兴趣,缺点是思维被动、目的不明确,这就需要教师引导他们有的放矢、积极主动去观察。可采取边观察、边提问、边引导学生对变化原因、条件、 结果进行讨论;也可以创设教学情境把学生带入较熟悉的环境中去观察。如在教学“平行”前,要求学生认真观察现实生活中有关于平行的实物,上新课时着重提问几个学生,并根据他们的观察、分析的情况逐步导出平行及其性质。这样能使学生体会观察所带来的收获与兴奋,自觉养成观察的习惯。
4.培养小结习惯。根据新教材的要求,在实际教学中或让学生上讲台进行小结评比,或以板报的形式张贴几个学生的小结,或在课余时间对互帮互助小组双方的小结进行评比,从章节、小节慢慢过渡到课时小结。由于经常强调自己去归纳、小结,这使学生记忆效果明显,认识结构清晰,学过的知识不易遗忘。教学实践表明,只有正确的学法指导,才能使学生站在教学的主置上,学有所获,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还能保持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