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长江之歌阅读答案

长江之歌阅读答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长江之歌阅读答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长江之歌阅读答案

长江之歌阅读答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阅读教学;质量;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7-0089-01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之一。小学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必须"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那么怎样才能提高阅读质量,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历来是专家学者和语文老师共同探讨的一个永恒话题。多年来,由于受应试教育及课程评价标准的影响,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出现了一切以标准答案为依据的现象。学生在阅读上受到严重的束缚和限制,对语文课兴趣索然。如何让学生喜欢阅读,提高阅读质量,是我们小学语文老师共同的追求。

1.阅读教学中凸现的一些问题

由于应试教育,束缚了个性的发展,我们的教学一直也是奔着提高教学成绩的方向努力着,教师疲于奔命,学生苦不堪言,从而导致了语文阅读活动的环境很不理想,普遍存在"主客颠倒"、"唯我独尊"、"一言堂"等问题。我们知道学生应是阅读课的主人,教师只是组织者、协调者。但是,我们的课堂上教师总是扮演高高在上的统治者和终极裁判官的角色,致使我们的教学严重轻视实践、发现、探索、体验、感悟等活动。让学生主动阅读、探索、发现、体验,对大量的语言信息进行搜集、分析、判断,从而增进思考力、创造力,是我们应该和必须努力的方向。教师对学生阅读指导形式不应是直接明示,而是间接暗示,教师适时适当指导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有利于学生在教师高质量的指导下独立完成阅读活动任务,从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2.激发学生阅读的乐趣和情趣

让学生自主地阅读,处理好"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关系",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要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那些令学生感兴趣的,学生愿意去接触的课文,才会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欲望,进而产生学习动机,从而达到让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文本中,有不少课文与学生的生活联系紧密,有些则不尽如学生意。此时教师就要改变教材的呈现方式,放手让学生去选择,确定阅读的内容。如《山中杂记》、《分一半掌声给她》、《手拉手》……这类课文,不管是教材规定为教师讲读还是学生独立阅读,只要是学生需要的,老师就给出大量的时间让学生去理解、探索。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作者流眼泪,读者才会受感动。阅读的过程就是审美的过程,这个过程若缺乏审美热情,阅读就会变得索然无味。例如,学生学习《母亲的纯净水》一课。由于这课讲的内容与学生平常的生活实际联系紧密,教师此时只作参与者、引导者就行了。然后给学生时间去比较自己的发现与课文的叙述之间的异同。这样一来,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发挥,情感体验和审美热情得到了激发,学生就能满含激情的发表自己独特的感受。学生学得轻松满意,教师减轻了教学强度,教得也挥洒自如。

3.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兴趣

一个人知识的获取主要靠的是阅读。语文教学一要重视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二要重视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现在有的教师很注意培养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在游戏中学习语文,这种做法是无可非议的。但是,在语文教学中开展活动、做游戏,要以学好语文为基础。我们提倡的是"快快乐乐学好语文",要在"好"字上做文章,不要过分地在"乐"字上做文章。阅读教学中,应该引领学生走进其中,去解读、去品味、去领悟、去熏陶、去仰慕、去沉醉。在教法上少一些墨守成规,多一些不拘一格。教师应用自己智慧的火种,去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在文本、教师、学生的相互对话中,让学生充分说出他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所疑、所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让学生去提,让学生去议,答案让学生去辩,结论让学生去得。学生要品出自己的味,品出自己的情,还品出自己的疑……这时的读已经不单纯是对课文语言的忠实再现了,而是能够表达自己情感与理解的"二度创作"了,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读书最高境界,使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

4.提高学生选择阅读的能力

让学生有选择地阅读,培养学生的浏览能力。 21世纪是信息时代,而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的最重要手段。小学语文新课标指出:"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培养学生的浏览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对于教材中那些篇幅较长的课文,如《爸爸带我去爬树》、《小英雄雨来》、《黑孩子罗伯特》……教师应该改变教材的阅读方式,让学生主动地选择学习内容,不应面面俱到,为让学生全面了解课文内容而浪费大量的精力。要让学生快速地粗略读课文,先了解提供了哪些信息,再阅读自己需要的、感兴趣的信息,最后作仔细研究,从中获得知识技能。如《小英雄雨来》一课,内容多,篇幅长。要让学生把所有学习内容都作为重点是不现实的。教学时,教师要有意识让学生在粗略读的基础上选择出想学的部分,再深入地研究。这种做法,既利于满足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又节省了学生的学习时间,培养了学生的浏览能力,为提高学生从阅读中获取关键信息的能力创造了条件。

5.注重拓展,提高阅读质量

注重课外的阅读,在教学中能积极引导学生由课内拓展到课外,提高阅读质量。小学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让学生"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长江之歌阅读答案范文第2篇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培养过程

1、小学语文阅读知识的植入。阅读知识的教学是阅读教学体系的基础,是为学生的阅读理解力服务的。阅读整个思维构架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阅读知识来决定的,并且阅读知识还能增强课堂的精彩性,增加课堂吸引力。阅读知识教学的发展,主要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取各种有效的手段,帮助学生掌握阅读知识。小学语文的阅读知识主要包括语文课本知识和延伸知识等体系。小学语文阅读知识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培养,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和语文学习能力。

2、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训练。阅读能力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过长时间的有效训练,因此,阅读能力的训练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时十分重要的。如有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大声、有感情的朗读出阅读短文,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发现学生通过阅读已经掌握了一些字的音、形、义的基本特点,能够准确的用这些字组词造句。比简单的依靠教师讲解更有成效,并且学生之间还形成了相互探讨的习惯。通过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训练,帮助学生积累了丰富的语言文字、掌握了一些简单的阅读技巧,为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提升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教学方法

1、要突出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坚持以学生个体作为中心。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自行发现、自行构建文本的意义,让学生学会阅读,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洛斯?罗杰斯认为: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其首要条件就是要发展学生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因为创造的本质就是追求与众不同,它要求人们在心理上必须有足够的“自由”和“安全”,从而帮助人们发挥最大的潜能。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师生间也应该努力构建平等、民主、和谐的关系,使学生在心理空间上有足够的安全和自由,确立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

2、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力求认识某项事物和从事某些活动的意识倾向。兴趣是学生探求新知、开阔眼界的动力,激励学生刻苦钻研,认真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在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中,要激励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小学语文的阅读材料以写人、记事、写景、状物为主,内容比较具体,形象生动,比较能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阅读教学中,最常见的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有:第一是疑问法。即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遇到问题时,教师可以进行因势利导,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边思考边阅读,激发他们的阅读的兴趣。例如在学习《唯一的听众》时,就可以首先提出几个问题:唯一的听众指的是谁?她是不是真的听不见?为什么她会说自己听不见呢?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第二是以境引趣。在阅读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对文章语言的欣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对文中记叙和描写产生强烈的感受,引起他们情感上的共鸣。使学生被文章所描述的情境所吸引,激发他们阅读、思考的兴趣。如在学习《长江之歌》时,就可以先向学生展示一些相关的图片、幻灯片等,通过视听结合的方式进行情境再现,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并且,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导读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生动鲜明的导读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也是十分有效的。因而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也应该做好导读准备工作,以引人入胜的导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学生掌握知识、陶冶情操、培养能力的有效途径。小学生处在学习的初始阶段,良好的阅读习惯能让他们收益终身。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识字习惯。学生阅读的基础是识字,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也是《语文课程标准》中的第一目标。要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首先就要提高学生的识字兴趣和识字能力。因此教师,特别是低年级的教师一定要通过多种途径来调动学生的识字兴趣。并且,通过语文课本教学,学生所能遇到的字总是有限的,一些不认识的字会影响学生对文章思想的理解和领悟,同时也会影响学生的阅读兴趣。因此,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使用正确使用字典、词典等工具书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识字习惯。

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好习惯。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光靠阅读课本是显然不够的,还需要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来丰富阅读内容,提高阅读水平。教师可以通过认真指导及提供相应的阅读材料,指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例如在学习了《琥珀》、《大自然的秘密》后可以推荐他们阅读《十万个为什么》;在学习了《丢失的骆驼》和《九色鹿》后可以推荐学生阅读《格林童话》。并且要求同学之间相互的讨论,或是写一些阅读笔记。通过这些优秀作品的阅读,使学生不断的开阔眼界、累积知识,提高阅读能力。

4、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长江之歌阅读答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

一、理论基础

“主题探究教学模式”是按照现代教育教学理论、课程改革理论和《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的要求,在一定主体(教师个体或集体)的组织引导下,围绕某一综合主题,按照课题探究的基本程序,综合利用各门学科知识、能力、各种课程资源,使一定的活动主体——学生学习使用自主、合作、探究等方式,采用各种方法和手段,试图解决综合主题的所有问题的过程。

当前,在英国的一些学校纷纷取消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取而代之的是以诸如“巧克力”这类话题为授课内容的主题教学模式,这一模式能很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与数学、语文、艺术、科学这样的分科方式不同,这种新模式以一个主题展开。打个比方来说,一位老师在课堂上以“巧克力“为话题,先从深受学生喜爱的电影《查理和巧克力工厂》内容讲起,激发学生们对于这个话题的兴趣,然后再进一步讲述有关巧克力的科学知识,比如巧克力作为固体如何被融化为液体,从而揭示出“固体与液体之间转化的可逆性”这一科学原理。这样一来,这位教师就把一系列相关科目的知识贯穿于“巧克力”这一主题中,很好地传授给了学生。

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所研究的问题往往是系列的多类型的体系,它把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创造能力结合起来这正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追求的。借鉴英国课堂主题探究的教学方法,确定“主题探究教学模式”的基本框架:“确定目标——创设情境——发现问题——选择问题——确定主题——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总结评价——拓展延伸……

二、教学实例

下面是本人通过多年教学实践,应用“主题探究教学模式”于初中地理课堂中的教学实例:

七年级下册第三章走进国家第七节澳大利亚,本节教材内容是区域地理中讲述的最后一个国家,前面学生已学习了日本、美国等六个国家,已初步掌握了分析一个国家的基本方法,在此基础上,抓住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条线索,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我把本节教学内容作了重新调整,概括为四个主题:“世界古生物博物馆”、“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地广人稀的国家”、“坐在矿车上的国家”,采用主题探究的方式来完成教学任务。

以“骑在羊背上的国家”为例:1、创设情境:同唱一首歌“剪羊毛”,学生热情很高,理解歌词含义,分享牧民收获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发现问题:多媒体展示图表“澳大利亚养羊业占世界的比重”、 “享誉世界的澳毛”图片及资料和视频“澳大利亚养羊业”。通过图文资料采用对比手法,让学生了解澳大利亚发达的农牧业特别是有发达的养羊业,有“骑在羊背上的国家”之称,学生在观察中发现问题,激发其进一步探求新知。3、选择问题:学生通过图文资料了解澳大利亚本来连一只羊都没有。十八世纪末,欧洲移民带来了29只西班牙美利奴种羊,到19世纪末羊的头数繁殖到1亿只。学生分小组合作探究“澳大利亚人是如何利用当地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发展养羊业的?(提示:从地形、气候、水源等条件分析),学生通过交流,发表不同见解,产生思维碰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通过提示、引导起着指导者合作者的作用。4、确定主题:“骑在羊背上的国家”的由来?各小组学生发言,检验探究情况,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概括的能力。5、制定计划:图表演示:澳大利亚养羊业的发展条件(1)由“草原美,广”引入详细分析“澳大利亚地形图”(2)由“地下水丰富”引入“大自流盆地”动画了解形成原因(3)由“气候干燥、适于绵羊生长”引入“澳大利亚气候分布图”了解气候分布特点与主要类型。学生分别从地形、气候、水源等方面选择适合绵羊生长的条件。既突出了重点又实现了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线索,挖掘自然地理与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活跃课堂气氛,动画演示形象生动,帮助学生解决难点。给学生一个自由想象的空间,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

三、案例分析:

本节课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即在讲述一个国家的时候,先讲自然地理中的地形、气候、河流、资源再讲人文地理的工农业、人口、城市等)把澳大利亚这节的教学内容作了重新整合,概括为四个主题,给人以全新的感觉,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由果追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自然的和人文的知识很好的结合在一起,贯穿为一条线索:发达的农牧业(养羊业)—自然地理环境(地形、气候、河流等条件),并能够用自然的知识来解释人文的知识,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合多媒体教学,图文声像并茂,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学生采用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进一步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共同完成任务的能力。

四、“主题探究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实现新课程的内容

长江之歌阅读答案范文第4篇

首先,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自我表现欲望和创新意识

良好的教学环境是学生学习成功的有力保障。中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处于发展阶段,他们对新知识的需求量大,喜欢追求新鲜事物,传统语文教学中模式渠道窄、空间小,限制了学生思维发展,满足不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多媒体图像清晰、声音逼真,对感官具有强烈的刺激作用,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学习兴趣浓厚,积极主动学习。在执教《黄河颂》时,我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在简短的导语之后,让学生静听配乐朗诵:美妙的旋律,深情的朗诵,真实的画面,学生趣为之生,心为之律动……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多形式朗诵,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诗的情感、思路,品味语言,并与《长江之歌》作比较,学生很快进入了和谐、开放、创造性的学习氛围中,读得深情,议得热烈,发言勇跃且见解到位新颖,较好地激发了学生自我表现的欲望和创新意识。

其次,多媒体教学能增强直观性,让学生感知丰富形象。提高认识水平。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新的课程标准界定语文素养的主要内容有: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丰富的语言积累,语感能力和思维能力,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以及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是对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描述,是在实践运用层面上对语文“工具性”内涵的准确概括,是我们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也是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需要。

多媒体可以大量存储信息和快速检索信息,能够加大语文课堂教学的知识容量并灵活掌握教学节奏,增强语文课堂的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丰富性,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执教《最后一课》时,我根据学生对二战历史缺乏了解的实际情况,先播放了《二战史录》中巴黎沦陷的片段,调动起了学生情绪,然后播放《最后一课》的配乐朗读,让学生的情绪再次深化,接着把“九・一八”和的片断放给学生看,紧扣小说的三要素,让学生分组、自主、合作、探究,畅所欲言。这样一来,学生的语文素养自然得到了有效的培养和提高。

再次,多媒体能精选资料,充分调动学生思维能力,有重点训练学生的语文能力

思维是认知的核心,而思维首先建立在人脑对事物直接具体的感知基础上的。多媒体可以便捷地精选资料,向学生提供想象和联想的素材,让他们加深对作品的理解,触景(事)生情,发挥联想和想象。我在上《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一文时,使用计算机精心设计,把多方面观察事物、思考问题的观点图文并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并下发从网上下载、复印的满分作文《答案是丰富多彩的》、《突破思维定势》,让学生把观点与图文结合,把此文与彼文比较,把己文与别文对比,把现实与文章对照,语文能力尤其是思维能力得到了重点的训练与提高。

最后,多媒体教学能灵活运用比较的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长江之歌阅读答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问题意识质疑

陶行知先生有句名言:“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爱因斯坦也强调:“一个问题的产生通常要比它结论的得出更为重要”,讲的都是问题意识的重要性。那么,什么是问题意识呢?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思维的这种问题性心理品质,称为问题意识。

一、培养中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性

从“主体性教学”的角度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及能力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活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学生学习历史与社会不能一味听教师讲,“提出问题”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教师向学生提问,教师起旁敲侧引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学生要学会提出问题。教学过程中的“道而弗抑、开而弗达”也正是这个道理。故此,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师讲授和提问的教学模式,而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问题教学模式。

从“素质教育”的角度看。素质教育不仅需要我们改变教法,更要求我们的老师去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学生能否提出问题,是否具备问题意识非常重要,它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探究式学习的起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没有问题,学生就不会有解决问题的思维冲动,也就更谈不上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

现代思维科学认为,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任何思维过程都是指向某一个具体问题的。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思维、被动的思维。当人们在认识活动中感到自己需要问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时候,人的思维才真正地起动。强烈的问题意识可以促使人们不断地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直至进行创新思维、创造发明。大家都知道蒸汽机的发明,其实每天都有无数的人在烧开水时可以见到水开时壶盖会跳,但没有人能像瓦特那样提问:壶盖为什么会跳?正是瓦特的这个问题以及由此发明的蒸汽机,直接推动了人类社会由农业文明进入工业文明。可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也是创新的起点和开端。正因为如此,心理学理论中一个极其重要的观点是:科学上很多重大发明与创新,与其说是问题的解决者促成的,不如说是问题的寻求者促成的。

二、中学生问题意识的现状分析

记得以前看到一个案例:美国教育考察团到上海访问,希望听到一节有中国特色的公开课。负责接待的上海教育科学院安排一所著名高中一名有影响的特级教师为他们开了一堂物理课。课堂上,教学双边活动活跃,教师问问题,学生答问题,课堂气氛热烈;教师教学方法灵活,重点突出,训练有素,时间安排恰当。讲完课后,中国的教师不禁鼓起了掌。奇怪的是,美国教育学家一点表情都没有。这是为什么?他们的回答出乎我们的意料。他们反问:教师提出的问题都能回答,这节课还上它干什么?原来,这些教育家认为,学生应该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这让我想起有人曾这样评价我们的教育:“在中国,是将有问题的学生教得没问题,作为成功。而在美国,却是将没有问题的学生教得有问题,甚至连教师也难以回答,作为成功。”由此可见,我国的中学生问题意识普遍缺乏。那么,我校学生的问题意识怎么样呢?为此,笔者随机对七、八、九年级各100名学生做了一个抽样书面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七年级(比例%)八年级(比例%)九年级(比例%)

经常提问12%6%16%

偶尔提问20%14%24%

从来不问68%80%60%

从来不问原因害怕老师批评,不知从何下手,没有问的习惯,不愿动脑筋

从以上统计可以看出,学生的问题意识非常淡薄,从来不问问题的学生占了大部分,尽管九年级提问人数稍有增加,但是据调查增加的背后却是“表面的繁华”,绝大部分学生只是为了应付中考,所以才不得不问一些试卷,作业上的问题。调查显示不问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不敢问、不会问、不愿问、不习惯问……

三、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教学策略

(一)营造氛围,使学生“敢问”

心理学认为,中学生的好奇性强,求知欲旺,思维活跃,这是问题意识的表现。学生具有的这种潜在的问题意识能否得以表露和发展,取决于是否有一个民主的环境和氛围。美国教育学家莫里斯L比格曾经说过:“在可能的时候,教师的任务就是通过课堂民主气氛的影响,去帮助诱导(学生)亲身介入。”

1、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重视课堂上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教师的教态要自然,笑脸相迎,热情大方,和蔼可亲;教学语言要有感染力,以情动人,要能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应在人格上对每位学生一视同仁。不以成绩优劣而将学生分成三六九等,不仅照顾到经常质疑的同学,而且要消除那些很少提问或不提问的学生的紧张情绪,使这部分学生敢于质疑。

2、多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和发言的机会,让学生真正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在教学中,在时间许可的情况下,尽可能给更多的学生提供独立思考和发言的机会,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大胆思考,各抒己见,允许学生当时质疑,可随时打断老师的讲解,随时陈述自己的疑惑或见解,当然,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教师的启发、引导和点拨,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质疑释疑的场所。

3、激励勇气,引导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和希望

不管什么时候都应鼓励学生提问。所提的问题,即使是芝麻西瓜一大堆,甚至提得不恰当,对这些大胆提问的学生,不论他所提的问题质量如何都应及时给予鼓励,不要挫伤学生的积极性,要充分肯定学生积极动脑筋的一面;对提错问题的学生,教师也决不批评,启发他用另一种方法思考,帮助他树立信心;对于提出的问题富有思考性的,要及时给予表扬,启发学生围绕课文的重点来提问;对于提出的问题超过学生现在所学知识范围或教师一时难以回答的,要给学生讲明原因。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保护,就没有精神束缚和心理负担,就敢于大胆思考,敢想、敢说、敢问,上课自然会积极举手、踊跃发言,质疑问难就能大胆了。我们的课堂要建立在学生的情感、动机的需求上,让学生带着“安全的情绪”走进课堂,让我们的课堂有趣味,让学生在课堂中有足够的自信心,给学生一定的自由与权利,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这样的课堂氛围会使学生形成一种自由的、独立的、主动的探索心态,学生心情舒畅了,求知欲旺盛了,思维也活跃、流畅了。这样,学生个体才能感想、敢问、敢说,学生群体才有“跃跃欲试”的热烈气氛。

(二)教给方法,使学生“会问”

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奠基人达尔文说:“方法是最有价值的知识。”方法是学习能力的一个基本要素,要提高学生的质疑与释疑能力就一定要加强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质疑提问的思维技巧。常言道:“授人以鱼,只供一食之需,教人以渔,则终生受用。”要使学生“会问”,必须“教以渔”。即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让学生提出有深刻性创造性挑战性的问题来。首先,教师要做好示范,学生的一切活动是从模仿开始的,提问也是如此,因此教师应注意提问的“言传身教”其次,使学生明确在哪里找疑问。

1、做平凡人,从生活中找问题

流动的生活,流动的知识,只要你是有心人,你就发现生活中处处有学问。只要稍作留意,问题便滚滚而来,来自生活的问题更能产生强烈的真实的效应。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发现问题。例如:在介绍文化景观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时,让学生观察南方的民居主要的外在形态提问?学生提出了一系列有代表性的问题:为什么南方的屋顶主要呈“人字形”?北方的屋顶形状和南方有什么差别?造成差别的原因是什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都得到了加强,思维能力也在不断的提高。

2、做有心人,在热点中找问题

现实生活中的很多问题与我们课堂知识联系密切,如果不做留意,缺乏思考,一些很有意义的社会、生活现象就会成为过眼烟云。教师要有目的、有重点地引领学生抓住那些有意义、学生感兴趣而又符合其身心发展规律的社会热点,去发掘、捕捉,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例如:当时俄罗斯与乌克兰便发生了天然气风波,最终以谈判和解,由于是个热点问题,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你一言我一语共同交流了俄、乌两国的情况,同时也提出,我国作为一个消耗能源大国,其进口石油的渠道有哪些?为了更加安全接下来应该怎么办?如果碰到类似事件,又如何处理?经过这样的反思过程,学生对本国的资源国情、为什么要建立战略石油储备系统都有了明确的了解。同时树立了节约能源,大力发展科技、开发新能源的可持续观点。

3、做细心人,在破绽中找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可以故意出“错”给学生留下“钻空子”的机会,设法让学生钻这个“空子”,使学生认识自己有独立探索问题的能力,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愿意多提问、思考问题,始终保持旺盛的学习激情。例如:笔者在教学“如何在地图判断方向”这一内容时,画出了若干幅经纬网地图,其中一幅如下图所示并问学生,这样的方向对吗?一开始有些同学没反应过来,还认为是对的,而在教室里又有不同的声音,然后课堂就非常热闹,同学们开始热烈的讨论起来,指出我画的这幅图存在什么问题,

正确的画法应该是怎样的。这样,我就非常成功的解决了一个

重要的问题: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不管经纬线是多么弯曲,

一定要按经线定南北方向,纬线定东西方向。这点内容在同学

们的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后来的教学中碰到类似问题,基本不会在出错了。

4、做实在人,在标题中找问题

教材中起画龙点睛作用的课题、标题很多,抓住课题、标题质疑,往往可起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例如在讲《百家争鸣》时,可以鼓励学生:你看到这个标题,你会产生什么样的想法?请你告诉大家。学生会提问:“百家”指哪些家?为什么要争鸣?争鸣什么?结果会怎么样?等等。再讲“变革与争霸”时,学生也会提问:变革是什么意思?发生在什么时候?为何要变革?是谁与谁争霸?为什么要争霸?等等。这样从课题入手解剖,层层推进,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本课的内容。

5、做想象人,在假设中找问题

提出某些不存在的现象启发学生思考,如果这些现象存在的话会产生什么后果,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相象能力。在学习七年级《历史与社会》教材中的“众多人口”一目时,提问“假设用迁移人口的办法,使全国各地的人口平均分布,会产生什么后果?这些问题引发了学生开放的思维,许多学生大胆设想,畅所欲言,学生自己搞清楚的问题,印象也很深,记忆也牢,认识也深刻。在以后的学习中更是提出了:“假如我是山顶洞人,我的一天会如何度过?”、“假如你是秦始皇,你会采取哪些措施来加强自己的统治?”“假如隋炀帝不开凿大运河,隋朝会灭亡吗?”等问题。

6、做勤快人,在情境中找问题

创设历史问题情境的手段可谓多样,可用实物媒体,如史料、照片、文物、图画等;也可用电教媒体,如幻灯、投影、录音、录像、软件等;也可以虚拟情境,如角色扮演、戏剧表演、形象模拟等。历史情境的创设可缩短时空距离,让学生贴近历史,置身于再造历史的场景中,于是,产生认知冲突,进而引发问题意识。在出示《长江之歌》那动听的旋律:“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你向未来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后,学生提问:长江发源在哪里?长江流向何方?长江源流有什么特点?在讲授《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一课时,投影了1958年9月18日《人民日报》报道的广西环江县红旗农业社水稻亩产65217公斤的报纸材料和另一幅“”时期的宣传漫画——两个牧童骑在硕大无比的肥猪身上。学生看后大为惊讶,顿时提出问题:①《人民日报》怎么会登载这样严重失实的报道?世界舆论会怎么评价?②有人相信吗?为什么那时候人们像面对“皇帝的新装”那样不敢说真话?③发生的根本原因和反映的实质问题是什么?此时,学生已欲罢不能,急于想从教学中获得答案。

(三)创造条件,让学生“常问”

1、让提问成为常规

如果在教学活动中,我们教师都能意识到对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努力让“问题意识”培养成为教学中的常规,那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就会逐步得到强化。在我的常规教学中,我很注重培养学生的提问的能力,我的做法:

(1)带着问题走进课堂:每节社会课,我都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这些问题怎样来?我在课前预习时要求每个同学都要提出2~4个自己认为很重要的问题。

(2)课中确定有价值的问题: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的问题有深有浅,也有很多学生问题相交。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分组交流各自的问题,确定重要的,有价值的问题,课堂教学就围绕学生的问题进行。

(3)带着问题走出课堂:随着课堂的逐步深入,学生课前、课中提出的问题,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得到了解决。是不是就没有问题了呢?课堂的学习应该说解决了一些比较“常规的问题”。其实文本中还蕴涵着很多更深层次的问题。如果教师不带领学生一起去挖掘,这些问题就得不到发现,学生的问题探究就不会深入。在学习完课文后,我让学生再次反复阅读课文,与文本再度交流、对话,发现问题。这些有一定深度、广度的问题,我不急于解决而是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自己去探究。在适当的时间开展“问题解决”汇报会。让学生来汇报自己解决问题的经过、体会、方法以及解决的结果。

2、用评价激励提问

《课程标准》指出:“评价本身具有教育性,是人与人互动与交流的过程。利用评价对成就进行鼓励,对于不足提出改进建议,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所以,我们教师应根据新课程提出的评价方向,善待孩子的提问,使学生在得到积极肯定评价中强化问题意识。在课堂上运用有声语言、无声语言(书面语言、默语、体态语言)通过即时性评价激趣,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意见。不论学生提的问题质量如何,都给予“鼓励性评价”,作出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评价。这是提高学生对问题探究兴趣的有效手段。另外,为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教师还可以通过阶段性评价活动激趣。例如开展“智多星”竞赛活动,设计“智慧星”登记本,哪位学生提出好问题,哪位学生会解决问题,甚至有独特见解,就会把这个问题记在这本子上。注册一个好问题就可以得到一至三颗星星;同时为学生建立提问题积分制,根据学生所提问题的价值将分值定为1、2、3分。一个月一核算,分高者被评为“智多星”,连续两次被评为“智多星”的则被评为“小博士”,以此来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探究兴趣。

一位学者说过:“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提问。”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起点和重要抓手,是造就创新人才的关键。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思维的动力。只有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并善于提出问题,学生才能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这也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浅谈新课程理念下“三自一导”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曾跟东2006,(5)

2、《“问题教学”之问题及对策》[J]朱开群..素质教育大参考.2006,(4)

3、《例谈哲学教学应重视问题设置的“度”》[J]孔丽萍..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