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江苏高考作文题目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导语】
2018年高考,江苏卷语文作文题大致为:花自语,鸟有语,生活处处有语言。生命也可以用语言来解读,雕塑、基因……都可以用语言来传递。语言丰富生活,语言诠释生命,语言传承文明。请根据所给材料作文,自己拟题,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为方便大家及时获取2018年高考试题、成绩、分数线信息,
一、高中生名著阅读现状研究
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的《阅读与鉴赏》明确规定:高中学生应该“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课外自读名著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
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自2008年起在文科生附加题部分设置了15分名著阅读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学生的阅读积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然而只针对文科生设置的名著简答题目,在一定层面上对理科生并未带有任何影响,甚至造成一些误解:理科生不需要读名著。
学生普遍认为读文学名著不如多做一道理科题,不如多背几个单词,不如将时间用于名句默写上,因为这些见效快,学习目标越来越功利,所以即使语文教师不功利,在当今高考模式下部分学生也会忽视名著忽视阅读积累。
江苏省在2008年考试说明中规定了十部作品,2013年9月在江苏省丹阳吕叔湘中学新高一不分文理科的情况下,全年级1200人中做出如下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在功利化学习模式下,名著阅读现状令人担忧,熟读过原作的人少之又少,甚至在明知有些篇目涉及高考的情况下,阅读人数仍为零。经典名著是前人留给后人的思想财富,被青少们忽视,这难道不是教育的悲哀吗?
在未读过原作但基本了解内容的这一类学生中也作过调查,他们认为阅读原作耗时费力,效益不高,不如通过影视作品或者故事梗概了解情节。90.2%的学生每天没有固定的阅读时间,大部分时间被作业占满,课外活动以看电视、上网、玩游戏为主。即便有些阅读过原作的学生,阅读也只是追求速度,浮光掠影,一目十行,结束问其细节时一头雾水,缺少细嚼慢咽,缺乏思考的品读,怎能汲取“营养”?
阅读一直是我国文化传承的方式,它的重要作用是经过实践印证过的,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深化课改的同时,青少年们对阅读名著的兴趣、习惯、阅读量及阅读效果离教育者们的初衷太远。
二、高中生写作能力现状研究
写作的重要性一方面在于它是表达的工具、文化的载体,还在于它体现了语文的综合能力:既有语言文字的应用,又有思想表达,更有表达技巧运用。那么,对于如此重要的写作能力处于高中学生掌握的情况到底如何呢?
我们首先回到教育纲领性文件的规定中看一看。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到《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变化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语文教育明显向综合性迈进的走向(从教育目标上的五大块转向二大块),这种走向反映在写作上。从初中教育刚进入高中教育的学生在这方面会有一个明显的不适应阶段,原来还不错的作文成绩忽然大大打了折扣。这是因为原来比较程式化的写作能力不再是高中语文教育的目标:教师希望学生的语言表达力更强,表述层次更清晰,表达思想更深刻,见解更精到。所以,在江苏省的语文高考作文批改标准中才生发出两个层次。作文基础等级:(1)符合题意;(2)符合文体要求;(3)感情真挚、思想健康;(4)内容充实、中心明确;(5)语言通顺、结构完整;(6)书写规范、标点正确。作文发展等级:(1)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2)丰富: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3)有文采: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4)有创新: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
但是在现实的高中语文教育中,教师很难明显感受到学生的写作能力有《语文课程标准》和《考试要求》中所期待的那样的提高,甚至一些学生对于高中语文教育本身的过程意识非常模糊:学习了什么,学到了什么?无论是从外在的考查体制还是从高中学生的主观感受讲,作文教学陷入一个很难向前行进的“高原地带”。
江苏省自2008年高考自主命题以来,作文分数由原来的60分提高到70分,在试卷中所占比重由40%增加至43.75%,以近四年江苏高考作文为例:
2010年“绿色生活”,阅卷中出现大量写低碳生活的作文,但这类题材只是停留在对“绿色生活”的浅层理解,这样的作文很难出彩,一般只能拿个基础分,得分多半在45分左右。有一位语文阅卷老师哭笑不得地向外透露,有大批考生写绿色生活,都写的是老奶奶怎么过低碳生活,比如养花、种树、不用塑料袋等。这样的作文让他看得头大,他每天批阅作文,基本上都能看到上百篇类似的作文。“改到最后都想吐。”
2011年“拒绝平庸”,考生在作文上的发挥是“比较平庸”,均分只有46分,高分作文比往年少,记叙多写爷爷奶奶,议论文多是“三段论”。在2010年年底去世的作家史铁生、当年热门的法网冠军李娜,还有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成为出现频率最高的名字。
2012年“忧与爱”,这一年的作文题被认为是“近几年来最好的作文题”,但全省作文的均分低于2011年,如此广受好评的作文题目,被认为题目有重点,容量大,内容丰富,角度多样,可选择性程度高,让考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情可抒,充分发挥个人特长、个性特色,以现实生活为本源、以选拔人才为宗旨。然而这一年却未能让考生们写出让读者赞美的佳作,依然“名人扎堆”,“大路货”、“套路货”作文层出,值得深思。
2013年是一则“探险者与蝴蝶”的材料题,全省均分维持45分和上一年相仿,但满分作文只有2012年的一半。材料中一句话是:小小的蜡烛竟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受这句话的“启发”,差不多七成考生都在论述“小与大”的关系,虽然算切题,但大多考生写得枯燥乏味,角度狭窄“撞车”严重,导致很难得到高分。
由此可见,江苏省高考作文从自主命题以来,全省的作文均分持续徘徊在四十五六分之间,作文整体水平停留在“基础等级”阶段,从未在“发展等级”上有整体加分。虽然每年满分作文里,也有一批文意隽永、文笔活泼的文章浮出水面,而且这些作文无不具有较丰厚的历史底蕴,闪烁人文精神的光芒和理性思辨的色彩。但改变不了高中生作文整体不容乐观的现状,从历年高考作文阅卷反馈看,语言干瘪枯燥、思想缺乏深度、素材撞车严重,一些考生作文毫无鲜明的思想情感,更没有整体构思,写作成了痛苦万分的事情,更不会是为了表情达意,手写我心。
三、高考作文命题特点研究
高考是国家行为,《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是国家颁布的指导性标准,是不容逾越的考查底线。高考作文命题和阅卷必须遵从这一标准。需要注意的是,《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措辞是“鼓励”,是“提供”,是“尽可能减少束缚”。往往,我们认识某个作文题目,总停留在“允许不允许”的层面。依照“课程标准”“允许不允许”根本无需讨论,不但允许,而且鼓励,要提供,一切都不应成为束缚考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的借口。
(一)江苏省高考作文命题回顾
(二)命题展望
继话题作文、命题作文之后,2014年江苏省首次随同全国其他地区高考命题形式出现新材料作文,这一变化体现了作文命题在走人文教育的思路,从题型看,更注重关注人本,贴近生活,发展个性,减少束缚,鼓励创新。
通过回顾江苏省近十年的高考作文题,从作文的立意看,呈现出三大特点:
1.倡导高尚品行。高尚品行、高尚追求、传递正能量一直是高考作文命题立意的常用主题,这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有帮助。属于此类的作文题如2011年“拒绝平庸”、2012年“忧与爱”,还有重庆卷“保安救人”、北京卷“大山铁路巡道工”。据高考作文权威人士分析,近年来我国舆论关于社会公德有很多议论。2012年3月全国掀起学雷锋热潮,5月“最美女教师”张丽莉的英雄事迹广为传颂,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设计这一类试题,有更突出的时代意义,不仅“接地气”,而且向广大考生传递出发展的“正能量”。
2.增强文化特征。“文化”表现的是一个民族物质文明与精神状态的总和,“文章”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之一,高考作文命题呈现出以文化的眼光关照社会人生,以文化的视角审视周遭生活,给青少年的思想上好重要一课。属于此类的作文试题有2004年“水的灵动,山的沉稳”、2005年“凤头、猪肚、豹尾”、2007年“怀想天空”、2010年“绿色生活”。有人说,“文章似水”、“佳作如酿”,命题的导向要展现考生的文化素养,那么考生就要丰富作文的文化内涵,最有效的做法莫过于走进经典之作,尤其是走进中国古代文化名流的精神世界。亲其人,爱其文,这种文化装饰,在文字的世界是最昂贵、最精致的。
3.加强哲理思辨。理性思辨代表着思维的最佳视角,在高考作文中,理性思辨能力的高低决定着高考作文等级的高低。从选拔人才角度看,是否具备哲理思辨能力,是高校选拔人才的尺度,目前的高等科研项目中尤其需要具有思辨能力的人才。属于此类的作文试题如2006年“人与路”、2009年“品味时尚”、2013年“探险者与蝴蝶”。这些题目需要考生根据自己关心热点事件、话题及名言格句的不同侧面,展开思辨与联想,展现自己对自然、人生、社会长度与高度的认识,在考场上总结自我,抒写个性和体现审美情趣。思辨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大量阅读之后沉淀。
(三)启示
一、新课标是命题的基本依据。
2009年,全国已有10个省份实施“新课改”,而2009年的高考作文命题已明确显示出新课改的方向,体现出新课改的要求,那就是要求学生“要负责地写作”、“要抒发真情实感”,作文命题则是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空间。
2009年高考湖北卷可以说是新课改的“急先锋”。从往年的材料作文“母语”“举手投足之间”到2009年的半命题作文“站在门口”,2009年的这道作文最大的亮点就是没有在审题上设置太多的障碍,能让人有更多的选择,有更多的情感抒发。题目选择的空间很大,考生可以实写“在教室门口”、“在朋友门口”等等,也可以虚写“在高考门口”、“在未来门口”、“在道义门口”等等,选择的立意相当宽泛,考生容易写出真情实感的作品。
还有福建的“这也是一种”,山东的“见证”、江苏的“品味时尚”、四川的“熟悉”等题目都很“宽”,让学生感到“不陌生”“有话说”,从而激励学生进行自由的表达、有个性的表达、有创意的表达。
二、回归人本和关注现实是考察的主要方向。
1、回归人本,注重体验。2009年,全国与各省(市)的作文命题,涉及的内容范围相当广,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但不论怎么变,都从不同侧面体现了以“人”为本的高考题,无论是湖北的“站在 门口”,还是浙江卷的“绿叶对根的情意”都是看似容易,但写好确实不容易的题目。考生分数的高低关键还是取决于个人的“写作基本功”与“综合素养”,高考作文来不得半点投机取巧,只有平时加强基本写作训练,考试时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在2010年的高考作文备考中,大家要积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准备:
一是要看准趋势、精选精练。要想学有所获,“用力就要用在刀刃上”,把那些真正能体现高考作文命题趋势和发展动向的题目作为训练重点,比如体现人文性和现实性的作文题目。
俗话说:“题好一半文。”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能否出一个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让学生有话可说的作文题目,是作文训练能否成功的首要标志。因此,教师要树立“命题是一种作文教学的手段”的教学训练观念,作文命题应注重唤起学生的写作动机,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苏联著名教育家和心理学家赞可夫说:“儿童的情绪生活与儿童的探索性思维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适合儿童心理特点的练习就能促进儿童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叶圣陶先生也说过:“教者命题,题意所含,要学生心所能思”;“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撰作”。作文命题,的确不是件容易的事,它体现着教师的创造性思维。可以说,每出一个题目,就是进行一次写作的艺术创造。教师命题时应从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出发,“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动笔”,在愉快的情绪中形成各种写作能力。
作文题目分命题作文题目和给材料作文(情景作文)题目两种。命题作文的题目又有全命题和半命题两种。题目无论有多少类型,它都有出题的基本规律,无论哪一种命题,都有一定的命题艺术。如“我的妈妈”这个题目就太大,而“妈妈的黎明”这个题目就细,比较具体,学生愿意写,有话说,能写好。
首先,教师命题时应从学生的喜怒哀乐中捕捉学生情感的触动点,唤起学生写作的内在动机,让学生感觉到写作活动是在选择用笔纸来倾吐自己的悲欢离合、酸甜苦辣的复杂情绪,是在和知心朋友或亲人聊天、拉家常,或者是在说心中的悄悄话。如作文题目“我的爸爸”、“爸爸,我想对你说”,自然是“爸爸,我想对你说”更具触动性,更容易打开学生的话匣子。究其原因,就是后者较之前者,更能让学生感觉到父亲与自己是一种平等的关系,于是,他们就更能通过写作宣泄获得情绪上的释放。又如其他命题:“记一件难忘的事”和“我的委屈有谁知”,“感触生活”和“流泪之后”,“暑假记事”和“2007,我的夏天”,后一命题具有情感触动点如“委屈”“流泪”“我的夏天”等,更能撩拨学生感情的琴弦,使其文思喷涌,笔底生花。
其次,教师命题时应考虑学生求异求新的要求。中学生思维敏捷,好奇心、求知欲极强,好的命题往往能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使之以愉悦的情绪进入写作。第一,作文题目要引人注目,题目(或话题)蕴涵的内容要有新意,有趣味。作文的题目不能让学生猜到,这样才有新鲜感,有表达欲。如果年复一年地写节假日,写家庭成员,写老师,写同学,不仅约束学生思想感情的精神空间,而且学生不断地重复写同一个题目的作文自己也容易厌烦。第二,教师可以尽量少替学生拟题,把作文命题权交还给学生,让他们写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教是为了不教”,作文教学中应提倡写“放胆文”、“放手文”,让学生自由倾吐胸中的积蓄。这样能帮助学生较好地克服惧怕、厌烦写作的心理,发展学生的个性特点,展示学生的写作才华,逐步形成学生生存与发展的能力。
再次,教师命题时应激活学生的探究与想象意愿。长期的应试教育,窒息了学生爱幻想、想象的天性,束缚了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教师可以出些开放性的题目,有利于学生的写作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激发。 关于开放性,著名特级教师韩军有过一段精彩的论述:“一个好的文题,应是一个‘指路牌’,循牌走去,考生会找到一块‘独特的精神天地’,那里宽宏自由,任自我个性之花,烂漫、自在地伸展,真切、坦荡、自然地开放。一个好的文题,还应是一段‘引芯’,能把学生‘冬眠状态’的‘文思’,‘唤醒’‘引燃’,学子摊开试卷,一面对考题,就文思炸涌,从而爆出摇曳多姿、七彩斑斓的‘精神虹云’,即:一道好的作文题,应特别有利于情思自由展现、精神真实伸展”。作文命题要做到有利于学生放开手脚,有利于学生拓展思维与想象空间,要尽可能让每位学生有话可说。孙绍振教授也指出:题目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关键词是否具有多义的弹性,是否具有召唤感情和理念的语义结构。他以2007年上海高考作文题“必须跨过这道坎”为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指出该题关键词“坎”字,隐含着多元内涵:一是意味着难度;二是意味着拒绝逃避,知难而进;三是意味着新的高度;四是这种“坎”,既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有象征性,是生活和人生的考验。正因如此,该命题为自主立意提供了广阔的想像空间,成为最受考生欢迎的高考作文命题之一。
肉豆和丝瓜藤两个植物的须缠在一起,一个小孩想将两者扯断分开,父亲告诉他这两种植物都是用来吃的,不用将其扯断区分。
根据材料内容,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完成文章。
此类作文题,观照生活的情怀与生命的出走,依旧是“不藏考点,不考偏点”,诸如此类的作文题还有湖北卷、江苏卷等。虽然从审题点来说,分析材料提出的主干对考生来说并非难事,但题目的设置最终是考查考生的思维发展能力,即辩证看待事物的能力。
众所周知,高中语文学科四大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其中,“思维发展与提升”在议论文的写作中尤为重要。此外,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发展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要求中学生对自然、社会和人生具有较深刻的思考和认识,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具备理性观察和分析事物的能力,具有良好的思维品质。因此,在高考作文题目的设置中,剖析社会现象、探寻考生对自我的价值实现等方面的考查日趋增多,且走向更深的发展方向。在这一大背景下,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良好的思维品质需要辩证性,而辩证又以深度的思维做保证。
“思辨”字典上解释为“思考辨析”,它体现在议论文的立论和论证之中。对一个问题的分析,如果只看到表现就断然下结论,不去分析事物内部的因果联系,立意仅仅停留在“是什么”上,忽视了“为什么”,那写就的文章终究只是一叶浮萍,缺乏深度也经不住细细研磨。记得初中课本有选文《两小儿辩日》,现在读来,甚觉精妙。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如此思考,大人犹不能及,遑论对错!单两小儿从日常生活中仔细观察,并能自己得出结论这种行为本身就值得我们学习。他们的辩,是一种对生活精加工的理性思维,是一种有深度的辩证性思维。如果说这是一场辩论赛,你能说它不精彩吗?其实,思辨能力不仅是提高写作能力的法宝,更是公民必备的基本素质。有思辨力,就有了全面、深刻看待事物的能力,就有了今后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的基本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