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药物管理论文

药物管理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药物管理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药物管理论文

药物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1.1完善设备主数据ERP设备管理系统具有修改并记录设备变更信息的功能,其主要包括使用部门、成本中心、内部订单、功能位置、房间名称、设备状态、设备变更时间、操作者等信息的变更。且设备编码具有惟一性,系统可进行多维度的设备查询和定位。

1.2设备运行记录ERP设备管理系统具有记录设备运行状态及使用频次、运行时间、操作人员等运行信息,据此统计运行成本及确定设备维修保养周期。

1.3设备信息共享ERP设备管理系统可根据设备基础信息数据,查询设备历史变更、设备使用情况及维修保养内容,通过公司间闲置设备信息共享,实现闲置设备的再利用。中生集团采用统一的编码规则建立设备主数据,实现了主数据统一、完整和一致,从而提高了系统数据质量,降低了数据管理成本。

2设备的维修管理

ERP设备管理系统中的PM模块是本系统中的一个功能子模块,其主要包括一个维修工厂所有的维修工作,除了描述自身的特性参数外,还关联了采购、仓储、成本等模块信息。每台设备只有惟一的设备编号,根据此编号可查询设备技术性能、参数、图纸资料、安装验收、缺陷及整改记录,精确定位设备所在位置,为维修工作提供便利。设备维修主要分为故障性维修和计划性维修,二者在系统中均以维修工作单的形式来完成,形成设备电子故障档案,为管理层制定设备维修计划和维修周期提供可靠依据。

2.1故障性维修

2.1.1内部维修当设备遇到故障时,使用部门在设备管理系统中通过故障通知单进行故障报修;维修部门建立维修工作单,主要记录设备维修所需要的材料和备件并对其审批,并根据库存情况决定是否购买〔2〕。每个部件和零件都有一个物料号,系统记录修理工序,更换备件清单、维修费用、维修作业起止时间、维修人员和所用工时等。当设备巡检时发现的问题和隐患,通过维修通知单记录在系统中,避免了繁琐的数字整理,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作强度。根据需要系统可实时查询设备的维修历史。

2.1.2外委维修当公司内部无法自行完成维修保养工作时,维修人员将设备维修工作委托外部单位完成,并在系统中提出外委维修服务申请,审批后便可得到外委维修服务采购订单,验收合格后进行收货,完成发票校验。系统可查询设备对外维修历史和费用明细。

2.2计划性维修为了确保设备长期稳定运行及减少设备故障,企业需要对运行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保养,即计划性维护保养。根据设备类型不同,在ERP设备管理系统中制定相应的维护计划,确定维护周期和维护内容。系统自动按维修计划产生维护工作所需要的维修工作单,维修人员对设备进行定期、定点的维护工作。根据日常维护工作情况,适时调整维护内容和维护计划〔1〕。计划性维护工作与日常维护工作相结合,可减少故障停机,提高工作效率,从而减少因延误生产而造成的人工成本和材料成本,确保设备处于完好状态。

2.3设备维修报表设备维修后可在ERP设备管理系统中生成设备维修报表,根据此表可查阅设备的维修内容、维修计划、更换的备品备件和物料消耗明细及设备大修时间和次数、设备外委维修服务的次数及费用明细、某段时间内所发生的维修费用、某成本中心在某一时间内产生的各类成本及费用明细〔2〕。

3ERP设备管理系统的维护支持

ERP设备管理系统可使企业管理进入了全新的信息化管理时代,实现生物制药企业设备信息管理系统的持续优化。为提高企业的管理,生物制药企业应建立ERP系统运维管理制度,且要保障系统原始数据录入的及时、可靠、准确。中生集团的ERP设备管理系统上线后,与国内知名软件公司合作,将ERP系统与本公司的OA办公系统相结合,开发出ERP系统与OA系统的数据接口,实现了设备数据从ERP导入OA系统进行业务流程审批。如《设备对外维修审批》和《设备报废审批》的OA流程审批,实现了无纸化办公,优化了企业内部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

4结论

在生物制药企业内部利用有限的资源,通过ERP系统实现了信息共享,优化企业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4.1ERP设备管理系统优点ERP设备管理系统不同于单纯的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其与采购模块(MM)、成本控制模块(CO)等集成协作,共同完成设备的维修成本控制〔1〕,实现了设备资产从采购、安装、调试、使用、维修、更新、改造到报废的全寿命管理。设备管理是企业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产品质量和保证生产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设备管理部门可通过ERP系统制定合理的维修计划,确定维修级别,安排好人员,严格按计划执行,可减少备件的采购成本和库存量。

药物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1.1一般资料

收集并分析2012年1月~2013年6月本院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对21个临床科室的检查资料,发现与药物有关的缺陷31起,其中与新药物有关的16起,占51.61%;护理不良事件报表中,与给药护理有关的142起,与新药物有关的49起,占34.51%。具体表现为:查对不清6起,占12.24%;给药速度不正确9起,占18.37%;药物常用剂量不清4起,占8.16%;违反药物配伍禁忌9起,占18.37%;未告知药物副作用18起,占36.73%;过敏反应处理不及时起2起,占4.08%。2013年6月随机抽查21个病区护理人员对3种新药物的掌握情况,提问护士84名,对新药的主要药理作用知晓者32名,占38.10%,能回答用法41名,占48.81%;能准确回答常用量47名,占55.95%;配药注意事项及配伍禁忌知晓者24名,占28.57%;不良反应19名,22.62%;药物的时间药理学掌知晓者12名,占14.29%;较准确回答观察要点17名,占20.24%;自身防护问题知晓者22名,占22.19%。

1.2管理方法

1.2.1建立病区新药品管理组织

1.2.1.1成立病区新药品管理小组

护理部将新药品管理纳入护理质量考核体系,建立新药品管理小组,由护理部主任任组长,药学科副主任任副组长,各科护士长和1名临床药师为成员。负责制订病区新药品的相关管理制度和质量评价标准,各科室的新药品管理培训、检查、评价。

1.2.1.2各病区设立1名新药质控员

由责任心强,大专以上学历,主管护师担任,负责制定、更新本病区新药品目录,收集药物说明书,科内护士新药品的培训与考核,评估科室护士安全用药能力,实施科内自查,及时整改。

1.2.2制定新药使用管理制度

1.2.2.1制订新药品目录手册

临床药学部、护理部和各科护士长,共同界定本院新药品:①全国医学高职高专护理专业第2版《护用药理学》未收录的药物;②医院电脑信息系统基本目录形成后近3年增加的药物;③各病区经护士讨论认为不熟悉的药物。根据新药定义制定全院总目录,每季度更新1次。各病区根据全院新药品目录摘录专科目录并制定手册。手册内容包括:主要药理作用、药效动力学、适应证、规格、常用剂量、用药途径、禁忌证、副作用、用药观察要点。

1.2.2.2收集整理专科药物说明书

科室新药质控员负责整理专科药物说明书,放入专门文件夹,及时补充更新,用于日常查看及培训。

1.2.2.3张贴“药物配伍应用检索表和常用试敏药品操作

规程表”购置最新版本的“400种中西药注射剂临床配伍应用检索表”和“常用试敏药品操作规程表”,统一张贴在各病区治疗室,便于护士查询检索。

1.2.2.4加强医护合作

各科由科主任牵头,护士长或新药质控员制定本科室新药应用流程。科室使用新药前召开推介会,介绍新药的临床试验结果、与同类药相比的优缺点、适应证、用量用法、禁忌证、副作用、用药观察要点。医师启用新药,须与当日主班护士口头沟通,提醒护士注意查对、配置及给药过程的注意事项、不良反应的观察等。护士当日用药过程中,应做好观察记录,书写交班报告,连交3班,夜班护士晨会总交班汇报。

1.2.2.5制定药物不良反应处理预案

一旦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立即停药,报告医师,遵医嘱给予处理,登记药物不良反应报表,上报临床药学科,次日科晨会通报不良反应症状及处理结果。

1.2.3组织培训与考核

提高护理人员的药学知识是安全用药的前提,缺乏药物相关知识居给药错误原因的第3位,低年资护士是发生给药错误的主要人群。护理部对新入职护士岗前培训药学知识;到科区后,进行科室新药培训,内容涵盖本科新药手册内容。临床带教中,逐渐掌握新药物给药护理。带教结束测试本科室新药物相关知识,90分合格。轮转护士及休假超过3个月的护士,应参加新药讲座。临床药学科每月针对新药质控员培训。医院引进新药,新药质控员参加临床药学科培训后,组织全体护理人员培训,晨会提问,人人掌握。

1.2.4持续质量改进

护理部对新药品专项检查督导,存在的问题反馈给科室,科室在月护理质量分析会上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填写反馈单交回护理部,次月护理部对存在问题追踪检查,直至问题解决。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统计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护理部月护理质量检查资料,与药物管理有关的缺陷12起,其中与新药物有关的2起,占16.67%;护理不良事件报表中,与给药护理有关的92起,与新药物有关的有14起,占15.22%。2014年10月抽查护理人员对本病区3种新药物的掌握情况,21个临床科室提问护士114名,对新药的主要药理作用知晓者101名,占88.60%;能准确回答用法用量108名,占94.74%;配药中注意事项及配伍禁忌知晓者96名,占84.21%;不良反应知晓者89名,78.07%;药物的时间药理学掌知晓者82名,占71.93%;较准确回答使用中观察要点92名,80.70%;用药中护理人员自身防护问题知晓者109名,占95.61%;具有用药过程评估能力的72名,占63.16%。比较采取管理前后两组各项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95,P<0.05),提示加强新药品的管理,能有效提高护士的药物知识和新药物的给药护理质量。

3讨论

3.1实施系统的新药管理措施可提高给药护理质量

建立完善的护理质量管理体制和评价体系,可实现质量管理的专业化、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适应新时期医学发展的需求。本研究中将新药物的给药护理建立管理组织,健全制度,明确责任,培训覆盖面大、细致深入,可帮助护理人员掌握药物相关知识。通过督导检查,分析改进,反馈追踪,达到持续质量改进,保证了新药物应用的安全和给药质量。

3.2加强多学科合作有利于提高护士对新药的认知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药物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1.1试验用药在院全程管理

对药物能进行全程化、精细化的管理是本系统的特点之一,将试验用药物的发放、回收、销毁和储存以及医师开药、退药处方全程纳入管理软件中,还包括药物有效期的提醒、药物清查、盘库等信息化管理。通过系统管理,每片药的来源去向清晰可查;药物有效期会自动提醒,保证了用药安全;按不同方案个性化维护药物基本信息和包装,也为处方自动生成、自动判断退药数量提供了保证。

1.2项目执行过程管理

项目管理包括接洽、立项、启动和结束等过程的管理。管理部门及科室可以随时了解到在研项目、项目入组进度、纳入受试者或者脱落情况等。通过建立受试者档案库,可自动提示某名受试者是否是重复参加试验项目者。由于不同项目所做的检验项目不同,而且不同试验阶段所做的检验项目也可能不同,研究者通常不能清晰明白地开具检验医嘱;而通过在项目启动前建立医嘱模板,研究者只需选择模板名称即可完成开嘱,并在此基础上系统自动生成检验检查申请单,不但方便了研究者,而且减少了因书写不规范导致的错误。因此,本系统还可对检验检查医嘱进行信息化管理。

1.3数据共享

该系统实现了试验数据即时传输、永久保存,可随时查阅入组进度、检验结果、心电图信息、药物有效期等。

2药物临床试验管理系统设计

2.1系统用户管理

用户管理包括用户注册、用户信息管理、用户角色及权限管理。药物临床试验管理系统是面向多用户的开放系统,涉及医师、护士、医技人员、药物管理员和管理人员等。不同的用户对访问程序和数据的要求是不同的,可将具有相似特征的用户归为某一角色。因此首先要对用户分类,根据管理及用户不同的应用需求,分出不同的角色,分别授予权限。药库管理员具有维护药物及包装信息、药物入库、出库、退药给申办者、药物清查(包括有效期)、统计查询等权限;而药房管理员有接收药物、药物发放、接收退药、退药给库房、药物清查(包括有效期)、统计查询等权限。其次,每个用户登录的位置不同,访问的数据则不同。如登录消化专业可看到消化科承担的临床试验项目,而其余科室的项目则不能显示。在本系统中,用户/角色/权限管理采用基于角色的用户权限配置设计模式来实现。用户的身份管理采用二级管理,第一级为机构办公室(简称“机构办”),第二级为科室负责人。机构办添加各个相关科室负责人,科室负责人再添加本科室研究人员(用户)。用户要在自已的登录界面维护研究者履历,信息相关数据项是按照《药物临床试验管理规范》(GCP)中对研究者履历的要求进行设计的,可随时更新打印。用户与项目关联,不是每个用户都可以参加所有开展的临床试验,也并非每个项目需要所有的用户参与。只有被授权参加某个项目的用户,才能成为这个项目的有效用户。项目启动后,由项目管理员在系统将参加人员标志激活,此时被激活的用户才能参加到这个项目。对参与人员授权分工后,可自动生成人员授权分工表,打印后签字存档。

2.2试验项目管理

2.2.1项目接洽流程

各个机构的项目接洽的流程不尽相同,或与机构办联系,或与研究者联系,各有优缺点。我机构目前接洽流程大致如下:申办者与机构办联系,机构办对接洽项目进行初评,若初评同意,由机构办与科室研究者商讨共同确定,填写《药物临床试验项目承接意向书》。机构办对全院的临床试验项目进行宏观管理,对项目的种类和研究者的资质进行把关;研究者对试验方案有充分认识,可从项目的价值和可行性进行把关。按照机构办事流程,管理系统实现了此管理过程的信息化管理。项目发起者可以是申办者,也可以是机构办代为操作,试验批件、方案等电子文档可以上传作为附件存储;机构办审核该专业目前承担的项目情况,填写初评意见,发送给某专业科室负责人;科室负责人审阅方案等文件,对研究项目的价值和可行性进行分析,填写意见,返回机构办;科室负责人和机构办多次沟通过程将记录在系统中;最后可按照预先设计的审批路径请上级领导审阅。

2.2.2建立受试者信息库

入组受试者时,需要建立受试者与项目的关联,受试者信息可以从HIS获得。输入受试者在HIS中的登记号,受试者信息自动导入,研究者可补充和修改受试者一般信息,见图1。通过建立受试者信息库,如果某受试者在3个月内参加另一项临床试验项目,系统会自动提醒。

2.2.3启动前维护药物信息及检验医嘱模板

项目启动前,按照试验方案要求,对试验用药的单次剂量、频次、用法以及需要进行的化验检查项目预先做好维护,搭建起项目构架,方便研究者开处方及检验检查医嘱。通过启动前项目关键环节设置,减少了执行过程中对方案的违背。药库负责维护药物信息,专业科室负责维护检验检查模板,机构办负责审查。

2.2.4统计查询

管理人员及主要研究者可随时了解项目的入组进度以及受试者情况。这样,每个项目可自动生成受试者入选/筛选表、鉴认代码表,打印后签字存档,减少了手工登记填写的烦琐。

2.3试验用药物管理

药物管理指药物从进入医院到回收整个过程的管理,包括入库、出库、发药、回收、退库、退回申办者等,贯穿了药物临床试验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过程。如果是手工管理,在药物包装、数量、保质期等方面易出现问题。而应用软件管理系统,则可准确记录药物各级包装及内含药物,定期提醒近效期药物,并可知晓每片入库药物的来源去向。

2.4检验检查医嘱管理

2.4.1检验检查医嘱模板

传统手工操作经常出现研究者检验检查项目开错、少开或者多开的情况,造成化验检查值缺失,违背方案,或者做了不必要的检查而造成浪费;研究者在开具医嘱时面临的问题就是每个项目观察的检验检查项目不同,而且在导入期,治疗前、中、后的不同阶段观察的项目也可能不同。因此在项目启动前,每个项目需要做不同访视期的医嘱模板。这样研究者按项目和访视期选择不同的模板后确认即可,方便研究者开医嘱,也保证了研究者对方案的依从性。

2.4.2检验检查单

系统按照医嘱信息,自动生成受试者的检验申请单,研究者不必逐份填写受试者的一般情况及检验检查项目,既节约了时间,减轻了工作量,同时也避免了由于字迹潦草、书写错误等原因而出现的漏查、误查或张冠李戴等现象。

2.4.3与LIS、心电信息系统等系统接口

手工操作的时候经常出现检验检查单上受试者姓名、性别、年龄等信息错误,影响数据溯源;由于受试者信息需要手工录入,检验科室的人员也常抱怨处理药物临床试验的标本太麻烦。为了使数据可溯源,减少错误,方便研究者和检验检查科室人员的工作,我院将药物临床试验管理系统与LIS、医学图像存储和传输系统(PACS)、心电信息系统建立了接口。研究者开完医嘱,检验检查科室自动接收,自动读取数据。这样避免了手工录入常见的错误,也减轻了检验检查科室录入的烦琐,同时便于统计工作量。更重要的是,实现了检验、心电图、放射等数据存储,任何联接内网的计算机,经过授权后都可以查阅受试者的信息,研究者可以及时了解到受试者的检验结果,以便作出医疗判断。尤其是与心电信息系统建立接口后,实现了心电医嘱自动接收、心电图像信息在系统中的存储,解决了心电图信息不能溯源、热敏纸记录的心电纸在时间较长后颜色变淡、甚至不显示、难以储存信息的问题。

3讨论

信息管理系统应用后最大的优势在于项目的相关信息以数字化的格式存储在数据库中,便于进行各种查询、统计分析以及表格的输出打印,使项目过程规范、流程清晰,管理更加高效、快速,极大地提高了临床研究效率,更好地保证了药物临床试验的质量。截至2012年底,在我国认定的375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中,已有几十家机构采用了药物临床试验管理系统。文献报道的医院药物临床试验管理系统基本涵盖了临床试验全过程,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以项目流程化管理为主要设计思路,包括项目接洽、伦理审核、合同审核、研究者的职责分工、物品交接、质量控制、经费核算、档案管理等内容;还有基于数据管理的电子化数据管理系统,主要解决数据采集、质疑、统计分析;也有专门的临床试验标准操作规程管理或试验药物管理的系统。这些系统的构建均为本系统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本系统设计主要针对临床试验过程中与医疗相关的医嘱处理、药物发放回收、检验检查医嘱处理等环节,解决了临床试验中容易出现的发药人员分配随机号错误、检验科室信息输入错误、漏检或错检、研究者医嘱管理、不能及时掌握受试者用药及入组情况等常见问题。此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也为多中心试验组长及参加单位及时了解各中心入组情况、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提供了可能。有效利用这些信息,有利于整合资源;及时交流,关注各中心散在发生的、看似偶发的不良事件,研究者可及早采取对策,更好地保护受试者。

药物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一体化无线遥测雨量站按照工程化要求设计而成,具有易安装,占地少,功耗低,无线覆盖距离远,维护成本低等优点,雨量站以高性能微控制器为核心,具有多通信信道、大容量数据存储及多传感器接口,是集数据采集、显示、存储、通信和远程管理等功能为一体的智能遥测数字终端设备。以GPRS信道接入时,无线自动雨量监测站的通信费用是以数据流量计算的,费用低廉,而且有很强的地域适应空间,只要移动电话网络信号覆盖的地方都能通信,并可实时监测当地的降雨量。一体化无线遥测雨量站自动测报系统由全天候数据采集单元(主板是YDH-1E或YDH-1E-WX)、翻斗式雨量计、太阳能充电系统、数据采集软件组成。可以实现降水量数据的自动监测、储存和传输,实现无人值守,具备全天候自动测报功能,巡检人员可通过数据中心实时查看降雨雨量和遥测站工作状态。一体化无线遥测雨量站自动测报系统的工作原理:当翻斗式雨量计翻斗雨量达到0.5mm时,翻斗翻转,触发磁敏开关(干簧管),雨量传感器输出信号(电脉冲信号),RTU(遥测终端)接收到信号后,根据设定雨量数据上报的时间及间隔控制通信模块工作,通过GPRS等数据终端将雨量数据包以无线传输方式发送出去,通过无线网络供应商转送到Internet,中心站前置接收系统经由Internet采集到雨量数据后,经分析处理存放在数据库,以供后台查询软件查询雨量数据。

2一体化无线遥测雨量站管理和维护

2012年4月一体化无线遥测雨量站开始运行,到现在已经正常运行2年有余。

2.1日常维护

分中心数据采集系统接收和处理各遥测站发回的信息,应加强数据采集系统的管理和维护,日常维护工作如下:

1)加强分中心网络通信的管理,确保网络畅通。

2)定期对数据采集系统UPS电源的自动切换功能进行试验。

3)做好接收系统的备份(包括数据库备份,可在数据库中设定定时自动备份数据库),当系统出现故障时能及时快速恢复。

4)定期对系统内每台计算机进行查毒和杀毒。

5)定期对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分析,及时发现和处理系统存在的隐患和问题,具体如,监控测站是否有异常、漏报数据,分析确定问题源头;监控遥测站电压,确定供电系统是正常的;监控测站发报使用的信道,确定信道质量,监控畅通率,寻找低畅通率的原因;远程按需提取补缺。

2.2定期现场维护

一体化无线遥测雨量站定期现场维护如下:

1)清洗雨量筒、集水漏斗、翻斗,疏通排水孔,调整雨量计翻斗的限位螺丝,利用量杯校核雨量计精度,校核后,根据校核结果,加水测试雨量计数据的采集和传输是否正常;

2)脱开蓄电池和太阳能接收光板的连接插件,用万用表检查蓄电池和太阳能光板电压,检查充电电流是否正常;

3)检查RTU基本功能、各项参数设置是否正确;

4)检查通信模块通信是否正常;

5)检测一体化遥测雨量站是否存在问题。

2.3常见故障及排除

当大批站点没有信号返回时,检查接收系统是否出现故障,因特网是否畅通(各遥测站是以GSM/GPRS为主通道,GSM/SMS为备份通道),手机卡是否还有费用等。当1个站点连续5h没有数据返回时(正常情况下整点小时是有数据返回的),该站点可能出现故障,应该查看该站最后发回的来报编码电压是否出现告警(站点编号和年份之间的11代表电压正常,01则是电压偏低了)。当遥测站点没有信号返回,需下站检修,要带足以下备件:好的免维护电池、GPRS模块(手机卡一起写好)、充电控制器、主板、雨量计、太阳能板、检修遥测站所需工具等。根据运行经验积累,一体化遥测雨量站主要存在以下可能的故障:

1)手机模块故障。故障现象为网络信号灯发送过程中熄灭,即NET掉线,刷新后网络信号灯发送过程中还是一样熄灭,检查手机卡各项正常,则为手机模块故障。更换手机模块后,重机模块参数,遥测站点发送信号正常。

2)手机卡故障。故障现象为网络信号灯发送过程中熄灭,即NET掉线,检查手机卡,发现没有信号,则为手机卡故障。更换手机卡后,遥测站点发送信号正常。

3)手机卡接触不良。故障现象为到站检查,发现各仪器正常,就是发不出信息,为手机卡接触不良故障。打开手机模块,取出手机卡,用橡皮擦拭手机卡,放回手机卡,重新测试,信号可以发出去,遥测正常。

4)主板个别元件故障。故障现象为,到站检查,发现遥测站点各仪器都正常,主板显示的各项数据正常,就是发不出信号,中心站收不到数据,且发送信号时,主板上的U13和Q1电子元件发热,很烫手,此时要考虑主板问题。经检查是U12芯片坏了,更换一个好的芯片(MAX232CPE),信号发送正常。

5)主板芯片接触不良。故障现象为,到站检查发现遥测站点各仪器都正常,主板显示的各项数据正常,但发不出信号,中心站收不到数据,手机模块数据发送时主板上的U13和Q1电子元件不发热,可能是主板芯片接触故障。把主板管理发送的U12芯片(MAX232CPE),擦试脚针,再放回去,遥测站点发送信号正常。

6)主板存在问题。故障现象为,到站检查,供电系统正常,发现主板显示屏不能显示数据,则为主板问题。更换主板后,遥测站点发送信号正常。

7)主板传感器接口存在问题。故障现象为遥测站点信号返回正常,但分中心接收到的雨量一直是0,到站检查,雨量传感器没有问题,则可能是主板传感器接口故障。更换主板后,遥测站点发送信号正常,接收到的雨量数据正常。

8)充电控制器故障。故障现象为,查最近返回的编码发现电压正常,初步判断可能是主板或手机模块有故障;到站检查后,发现充电控制器的灯都不亮,测电瓶和太阳板的电压正常,应是充电控制器坏。更换1个新的充电控制器,绿灯亮,遥测站点发送信号正常。

9)接线没有接好。故障现象,2013年1月初发现有几个遥测站没有信号返回,查最近返回的编码,发现电压过低,初步判断可能是充电控制器坏了;到站检查后,发现是太阳板线没接上充电控制器。由于电池过度放电,单靠太阳能充电是充不了的,只能更换新的电池。实践表明38A•h的电池在不充电的情况下可用9个月,一体化遥测雨量站虽然耗电少,但充电必须保证。

10)机箱进水。故障现象为,2013年9月9日兴业县铁南遥测站没有信号返回,查最近返回的编码电压正常,可能是主板和手机模块有问题,到站打开机箱发现机箱内有一窝水,经检查水是从太阳能线和雨量线流到机箱内的,因机箱外太阳能线和雨量线没有下吊低于进线孔导致。因机箱有水加上太阳的烘拷,机箱内产生大量水汽,主板有许多地方生锈,手机模块已坏,只能更换新手机模块。

11)其它问题。时间不对,站号不对;测站类型变为应答模式等,只要改为正确参数即可。

3结语

为减少各站点使用一体化无线遥测雨量站时的故障,保证自动测报系统的正常使用,提出以下建议:

1)在大容山莲花顶建有1个一体化无线遥测雨量站,该地方雾气重,雨量站经常出现故障,后来把主板、手机模块、充电控制器放入1个密封的箱子,再把密封的箱子放回机箱内,此后该站不再出现故障。建议雾气大、潮湿地方的雨量站点的主要电气部件要加以密封。

2)一体化无线遥测雨量站虽然具有易安装,占地少,易维护等优点,但与分体式遥测雨量站(即雨量传感器、太阳板放室外,遥测终端机、电池、充电控制器放在室内)相比,故障比较多,如手机模块和卡容易坏,主板容易出现故障,而分体式遥测雨量站很少出现这些问题。故在可安装分体式遥测雨量站的站点,更倾向使用分体式遥测雨量站,减少风吹日晒雨淋,有利于保护遥测终端设备,延长使用寿命。

3)一体化无线遥测雨量站(主通道为GPRS,备用通道为SMS,并通过Internet将雨量数据传回中心站)过度依赖移动运行商和Internet,当遇狂风暴雨、台风等恶劣天气时,移动基站和Internet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中心站都接收不到遥测雨量站的数据,因此为应对关键时刻(如恶劣天气收不到雨量数据)的数据通信,建议考虑卫星通信作为备份信道。

药物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对策

一、引言

新《中小型企业划分标准》被国家经贸委、国家统计局、财政局和国家计委四部委所共同修订,小型企业就是资产总额和年销售收入都在5000 万元以下的企业;中型企业就是资产总额和年销售收入都在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按此划分标准计算,全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都是中小企业,现在已超过4000万家[1]。可以看出,中小企业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中已成为一支重要的力量,对促进国民经济增长、保持市场繁荣、扩大社会就业、增加税收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大多数中小企业由于资金和技术构成较低、一味的追求销量和市场份额,忽视了财务管理的核心地位,使企业管理陷入了困境。如广浙一带许多中小企业由于财务管理不善而破产,说明了我国目前中小型企业财务管理存在弊端。

二、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现状

(一)经营现状。在我国中小企业中,大多采用的是家族式管理模式,自身规模较小,在管理水平上普遍不高。一方面,企业的主要财务决策往往由企业主一人做出,财务管理受企业经营者的影响过大,这样就会使企业主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而作出的财务决策违背企业财务管理的原则。另一方面,有许多中小企业为了单纯追求销量和市场占有率,导致财务管理目标短期化,忽视了财务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核心地位。

(二)融资现状。由于中小企业规模不大,大多都处于成长发展时期,这一时期企业对资金的需求量是很大的。然而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狭窄,主要依靠自身内部积累,即内源融资比重过高,外源融资比重过低。据统计,90%的中小企业通过银行贷款来获取资金,10%通过其他渠道[2]。银行贷款是中小企业最重要的外部融资渠道,但由于中小企业诚信机制的长期缺失和国家金融体系的不健全,使企业很难取得银行的足够信任,获得充分的资金支持。

(三)投资现状。中小企业将营运资金主要用于固定资产的投资,难以快速周转抽离,一旦企业需要资金运转,就会导致营运资金周转紧张,可能立即面临严峻的财务危机。同时中小企业缺乏对投资方向作出正确的专业的决策者和投资者,这与中小企业的组织结构不健全,财务人员数量少而且不专业是有很大关系的,决策失误成为中小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许多中小型企业对财务工作还仅仅停留在算账、记账上,财务部门的人员把时间和精力投在了处理会计凭证、报销费用及应付银行等的工作上,而对这些财务数据能否为企业经营管理决策、经济预测提供有效的参考价值往往不是首要考虑的问题。有的中小型企业为了降低应付职工薪酬,采取“一人多岗,一岗多责”的工作制度,这降低了财务管理部门的审核和监督的职能,中小企业的营业额和利润额可能出现人为操纵的现象,从而使得财务信息不真实、不可靠。

(二)风险控制意识薄弱。中小企业不可避免地要进行负债经营,发挥财务杠杆的作用。但是,一些企业不顾成本、不考虑自身的偿还能力,只考虑如何从银行将贷款弄到手,同时也没有认真考虑如何能将有限的资金发挥效益,这样就使得在借入资金不能有效发挥作用的情况下,一些企业只能靠贷款维持生存,其结果是形成了的债务链的恶性循环。这不仅加大了银行对企业财务状况判断的难度,也给财务监管带来很大困难,造成整体负债率不断升高,资金链条过紧并随时可能出现断裂。

(三)筹资渠道窄。中小企业融资难、担保难一直是普遍性存在的问题,成为中小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障碍。这主要是因为我国还没有专门的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融资,其次由于中小企业的财务信息不透明,没有公开的财务数据,企业的信用等级很难评定。因此,中小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是依靠银行贷款或者自己筹资的。据调查,我国65%左右的中小企业发展资金主要来源于自有资金,25%左右的中小企业发展资金来源银行贷款,10%的中小企业发展资金来源民间集资方式,有2/3的中小企业普遍感到发展资金不足。[3]

(四)财务人员素质和业务能力偏低。有不少中小企业会计账目不清、信息失真、财务管理混乱,企业设置账外账、弄虚作假、造成企业虚增利润或多列费用的现象。原因主要是企业财务基础薄弱,会计人员素质不高,又受制于领导,无法行使自己的监督权;其次,由于中小企业性质的特殊性,企业为了减少用人,财务人员多数是领导者的家属、亲戚,仅能完成简单的记账、报账任务,无法实现内部牵制,这就给企业的财务管理风险埋下了隐患,严重威胁了企业的资金安全。

四、加强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

(一)完善财务管理制度。首先,中小企业领导者要积极转变观念,把财务管理放在企业管理的核心地位,提高财务管理意识。其次,要健全财务管理组织机构。设置独立的财务管理部门,使财务与会计部门分离,设置相互牵制的岗位。充分发挥会计核算、监督的职能和财务管理预测、决策、分析控制等方面的作用,使企业的财务管理职责分明、信息透明。最后,要善于对市场环境的变化带来的不确定因索进行提前预测,并制订有效的防范措施。使企业的风险降低到可以承受的水平,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

(二)加强财务内部控制。首先,加强财务控制,提高资金利用水平。要不定期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减少财务风险发生的几率。其次,加强应收账款管理。中小企业要针对客户的信用程度,建立信用档案,同时应定期核对应收账款,加强账龄分析,从而保证应收账款的安全性。

(三)拓宽融资渠道。首先政府应尽快制定或完善有利于中小企业融资的优惠政策,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创造条件。例如政府可从税收、提供专项贷款等方面对我国中小企业进行资金扶持。其次,银行考虑放宽融资渠道,银行把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列入信贷计划,解除信贷上的部分限制。同时,中小企业也要适应市场发展的变化规律,加大自身的改革力度,增加企业的信息透明度,努力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为提高融资能力创造一个良好的内部环境,使银行等金融机构愿意为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提供金融服务。

(四)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素质。财务管理人员应该主动的参与到企业的各项业务和政策中,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了解市场的最新动态。同时中小企业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经济环境,中小企业经营者应招聘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其次,中小企业的管理者要以人为本,制定公平竞争用人制度,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调动财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他们能够出色地完成企业的财务工作,从而改善企业管理状况,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姚海博.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问题与建议[J].中国外资,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