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师读书汇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乐于奉献,注重自身品德修养
我积极参加各项政治学习和法制考试,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先后参加了《教师法》、《义务教育》、《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学习,并写了详细的学习笔记。今年更是积极参加了“师德师风建设”学习,认真写好了学习心得体会。在工作中,我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服从领导安排,顾全大局,从不体罚学生,从不收学生家长的礼物,从不给学生订资料,从不在工作时间从事娱乐活动,对待同事谦和礼让。年月19日,参加了无偿献血活动。
我认真学习党和政府的教育学方针政策,坚持以育人为主,注重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和道德情操的熏陶,使学生养成健全的人格。认真钻研《语文课程标准》,以适应新形势下教学的需要,力求培养有合作意识的创新人才。在课堂上,让学生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收到了很好的实效。
二、学无止境,不断探索
我年毕业于师范,年获得了大专文凭。但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深感专业知识不足,毅然参加了本科自学考试,经过几年的努力,我于年6月获得了湖南科技大学颁发的汉语言专业本科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证书。刚上讲台时,我用的是方言教学,只在范读课文时用普通话,且很不标准。随着形势的发展,我认识到普通话教学的重要性,积极参加普遍话培训。为了提高水平,自己买了普通话朗读磁带反复听读,进步很快。年7月参加普通话测试,全校60多位教师仅4人获二级乙等证书,我是其中一名。从那以后,我就坚持普通话教学,从生硬到流利,从平淡到生动,我在实践中一步步提升自己的语言水平。在教学中,重点课文,我坚持示范朗读,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年,我获得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考试初级证书,又于年7月参加计算机考试,获得高级证书。我还争取机会参加各类培训,如年6月参加了语文教学培训,年3月参加了班主任培训。我常常告诫自己,学无止境,随着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只有不断学习,与时俱进,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三、辛勤耕耘,育人重于传知
从教以来,一直担任初中语文教学,为了提高教育水平,我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先后到新宁县听“邵阳市目标教学研讨课”,到邵阳市听“青年教师比武课”,参加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杨初春“快速作文教学法”讲座。年到年6月,我在县流泽镇流泽中学任教,教99班的语文,为了激励学生写好作文,我采用了快速作文教学法,一节课写作文,一节课评讲作文,效果特别好,学生作文踊跃,一节课完成作文率达100%,特别是对同学的优秀作文,听得津津有味。我又代表学校参加廉桥学区和县上课说课比赛,获镇二等奖、县三等奖。年,初三99班参加升学考试,班级流动虽然很大,仍获全镇第三名。
年9月,我调到镇高塘中学任教,高塘中学的教学条件很差,本是已撤并的学校,因那两年生源突然增加,不得不重新开办,连个水泥操场都没有,孤零零的一栋破旧的教学楼。从省合格的初级中学、花园式单位一下子调到这里,心理上还真有很大的落差。但我没有多想,更加勤奋地投入工作,学校缺少班主任,以前没有当过班主任的我一口答应,学校条件差,但我以学校为家。开学时,为了抓流失生,十几天的家访少不了,学生少学费,自己先垫上,我的宗旨是“一个都不能少”。我班两年的巩固率都是100%。年至年,我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班主任。为了这个称号,我确实付出了不少的汗水,每到星期五,我感到浑身的疲惫。
年,我调往中学,当时两个毕业班的语文没人教,学校领导安排我上,我也没多说,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教学任务实在是太重了,105班67个人,满满的一教室,两班作文就够我看的了,从早到晚,全没了休息时间,连我最最喜爱的中央新闻联播也割爱了。经常一天4节课,讲得我唇干舌燥,到了国庆时,我的喉咙都嘶了,但是工作不能停,我边打针边上课。也就是从那以后,我有了咽喉炎,那年,确实不易,四大叠大小作文本,我是搬过来搬过去。付出终有回报,所教105班语文毕业会考成绩居全镇前三分之一,104班前进了五个名次。
在语文教学中,我不断的探索,我所坚持的是让学生感悟,让学生思考,让学生去实践。一节课不在老师讲了多少,不在学生们抄了多少,而让学生和作者去“对话”,心灵的交流要用心去引导,用心去呵护。所以,我上课学生很乐意,感到很轻松,教学成绩也稳步上升,比如现在所教的130班在去年全镇统考中,名列第二名。
现在我又当130班班主任,现在是初三了,巩固率100%,学风正,学生积极性高。身正为范,德高为师,我想我当班主任之所以能得到学生的敬重,是因为我公正对待每一位学生,爱护每一位学生。申旺喜家住不通村级公路的偏僻小山村,母亲是云南人,弃他而去,父亲年近六旬,他交不起学费,我带头捐款,他交不起米钱,我给他垫上。申科生性顽劣脾气暴躁,几个任课教师要我劝退他,他不为所动,对他苦口婆心进行教育,多次鼓励他追求上进,现在他慢慢地在变好,我真心希望他顺利毕业,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排座位,评三好学生等,我们不厚此薄彼,一视同仁,可以说,能够得到学生的敬重是我最大的欣慰,也是我对自己做人的要求。
开始入校时,班上尖子生不突出,学校排前30名,我班只有四五个,学生很灰心,学习上有懈怠的情绪,我丝毫不迁怒于学生,只是鼓励,我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相信你们是很聪明的!”努力就有希望,学生在我期望的目光中前进,初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终有12人进入学校前30名(共3个班)。
近几年来,我对新教师也不遗余力地帮助,罗老师在小学任教,后因工作需要调入初中教语文和历史,开始不适应,我多次对她进行鼓励,指导她备课,和她探讨教育教学方法。我也从教历史多年,帮助她抓住历史重点内容,在课堂上以“师生共讲故事”形式教学,现在她的课深受学生喜爱,考试成绩总在全镇前列。曾四强是刚从邵阳学院中文系毕业的老师,虚心好学,我经常和他探讨教学中的问题,他想听我的课,我欣然答应:“随时欢迎!”不到一个月,他已听了我上的5堂课。
四、任职以来的部分成绩
年获县“初中授课说课竞赛”三等奖;
年获流泽镇“先进工作者称号”;
年《论素质教育在历史学科中的体现》获县二等奖;
年获县人民政府嘉奖;
年获镇“优秀德育工作者称号”;
年获镇“优秀德育工作者称号”;
年辅导学生殷文在县“永友杯家乡在我心中”征文比赛中获中学组优胜奖;
年《如何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获省三等奖;
年《正确看待学生上网》获县三等奖;
年辅导学生王宁在镇“迎奥运”演讲比赛中获第二名;
年《换座位的启示》获县一等奖;
年《如何提高现代化阅读效率》获省三等奖;
一、举行故事会,让学生快乐阅读
众所周知,儿童天生喜欢故事。与生俱来就有着阅读的兴趣和情结。小孩的第一次阅读是从看小人书开始的,当孩子还不认识字的时候,就拿着小人书爱不释手。天天嚷着要大人讲故事。听一百个故事不厌,同一个故事听一百遍也不厌。大人指着小人书问:图上画的是什么?谁在干什么?孩子们总能兴趣勃勃地说出来。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与生俱来的阅读动力慢慢消灭了呢?我们可以反思一下,面对孩子们的“纠缠”,我们的反应怎样?你会发现,我们对孩子们的恳求总是那么不耐烦:“我没空,下次再说”“你烦不烦呀,都说了几遍了。”有多少人能耐心地引导?如此下来,孩子们对阅读兴趣荡然无存。为了弥补大人们的过错,学校肩负重任。教师可以利用孩子们爱听故事讲故事的天性,激发学生的原动力。“同学们,我们来举行一个故事会,可以讲课文中的故事,也可以讲课外故事,还要评选故事大王”,学生一定会兴趣勃勃。每周一次的故事会,使学生对阅读产生强大的动力。每次召开故事会前,学生都会认真去看故事书,选择适合自己讲的故事。在这过程中,学生不知不觉阅读了大量故事:《皇帝的新装》故事里的皇帝真可笑;《卖火柴的小女孩》故事里的小女孩真可怜;孙悟空本领真大,太有正义感了;马小跳可真淘气;皮皮鲁可真聪明……孩子们带着愉快的心情在故事王国里遨游,激发了阅读的原始动力,悄然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召开读书汇报会,让学生广泛阅读
广泛阅读使学生增长见识,不出门,便可知天下事,还可以提高写作水平,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因此,教师应当指导学生广泛阅读。有许多学生的阅读面非常窄,只读课本的文章或老师布置的一些课外阅读作业,不懂得如何去读书,读什么书。一次,我带学生到阅览室看书,学生东翻翻,西看看,半节课过去了,还没选定看什么书。学生没有带着目标去看书,仅在挑选要看的书里已白白浪费了时间。怎么使学生有目的去广泛阅读呢?我想,应该给学生一个展示的平台。这个展示的平台就是定期召开读书汇报会。教师必须提前一个月宣布召开读书汇报会,而且将评出最佳小读者。这样,学生就能带着一定的目标去找书读。当我宣布要准备读书汇报会时,班里掀起了读书的热潮,学生一有空就往图书室钻,图书管理员都快忙不过来了。双休日,到书店的学生也多了起来。学生去阅览室都带着笔记本,学会了做读书笔记。阅读汇报会上,学生毫不示弱,个个争相汇报自己的读书心得,教师选好小评委,分小组和个人两部分进行评价。一年过去了,学生积累了一本厚厚的读书笔记。学生的阅读潜能是无限的,一次次阅读展示汇报会,学生体验到阅读的成功与快乐,不断去阅读新的文学作品,扩大了学生的阅读范围和视野。
三、举办读书讨论会,让学生深入阅读
一、“汇报交流分享课”教学目标
在具体的探索与实践中,我们认为,“导读课”教学目标主要在于推荐阅读读物、激发阅读兴趣、指导阅读方法;“推进课”的目标主要在于教师引导学生汇报、小结一段时间的阅读收获,再给予方法的指导,保持阅读热情,推动学生继续深入阅读;而“汇报交流分享n”的主要教学目标则在于引领学生对整本书进行全面回顾、总结和提升,让它与学生的生命发生碰撞,让它触及学生的心灵,引发学生思考,带给学生启迪。
二、“汇报交流分享课”教学内容
整本书阅读,既要关注学生的个性体验,又要通过细节的挖掘,促进学生对整本书的理解。组织学生进行整本书的阅读交流分享,应关注学生的兴趣,关注情感的熏陶,从内容、情节等方面入手。教师始终要有整体观念,在强调整体感知的同时,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理解和提升。“汇报交流分享课”,教学内容一般包括五个方面:(1)叙述整本书的主要内容;(2)交流书中人物,概括书中人物的性格特点;(3)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4)品味触动心灵的语言或情节;(5)交流读书体会以及读后感想等。
三、“汇报交流分享课”教学原则
1.把握学生年龄及学段特点,确定交流内容和教学环节
在设计交流分享活动时,教师要把握学生年龄及学段特点,确定交流内容和教学环节。例如,《城南旧事》这部作品,小学课本中编排了它的序言,初中、高中教材中也有选编的内容。在设计交流分享活动时,教师要准确把握小学生年龄特点、年级段特点,确定符合小学生思维特点和认知规律的交流内容和教学环节,不能把小学生阅读交流分享课上成中学的文学作品欣赏课。
2.要让学生分享和收获到阅读的快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整本书交流分享活动的设计起点要低,要让学生分享和收获到阅读的快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例如,在交流对书中人物的了解时,教师可以设计“认一认、说一说”“读一读、猜一猜”等教学环节,通过展示人物图片和书中的经典片段,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进行判断。这些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能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积累,调动他们交流分享的积极性、竞争性和表现欲,使他们分享和收获到阅读的快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3.要以点带面,抛砖引玉,渗透整本书阅读方法的指导
开展阅读交流分享活动,应该以点带面,抛砖引玉,给予读整本书的方法指导。例如,对于整本的文学作品,采用“了解作者―把握大意―理清线索―了解人物―咀嚼细节―品味语言”的交流程序,就是对整本文学作品课外阅读方法的渗透,使学生避免了课外阅读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在“品味语言”环节中,指导学生从“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环境描写”等方面去品味,也是对学生精读整本书的方法的指导与渗透。
4.师生互动分享,使学生能够通过交流分享有所提高
学生永远是学习的主人。交流分享活动中既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充分交流,互动分享,又要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实现师生互动,使学生能够通过交流分享有所提高。例如,在品味描写人物的细节时,教师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给予点拨:“言为心声,人物的语言反映他的内心活动和性格品质”“细致的外貌描写可以突出同一个人物在不同时期的精神风貌”“动作描写要符合人物的背景、身份、性格、年龄”等,既有读法、写法的渗透,又体现交流分享中教师的组织、引导、促进的主导作用,使学生在交流分享中有所思考,有所启迪,得到提升。
总之,阅读是语文教育的重心,探索并完善阅读教学体系,是目前中小学语文教育界日益关注的问题。我们将进一步探索和实践,从而实现课内外阅读教育的衔接和整合,整体优化语文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裴杏平.指导阅读整本书的策略探究[J].基础教育研究,2009(22).
关键词:自主参与 阅读 教学
新课标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为此,我们在中高年级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构建了“以学生为本。以读为本?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新型阅读教学模式。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悟
以往的阅读教学,在初读课文这一环节中,很多老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在读中思考,这样读的目的似乎很明确,但实际上是老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框死了学生的思维。我们认为应该把问的权利交还给学生。“学贵思疑”,学生能自己提出问题是自主学习的表现。但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是有差异的,所以开始的时候学生出现了不知所问或明知故问的现象。教师运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起质疑的兴趣,更设计多种形式,多层次的质疑练习,引导学生掌握质疑的方法。我们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1、文章的题目;2、文章的开头;3、联系上下文;4、抓住文章的重点词、中心句或者一些含义较深的句子;5、标点符号;6、文章的结尾。掌握方法后,同学们提问题的“质”有了明显的提高了。但阅读课上,由于受到时间的限制,不可能学生提出多少问题,课堂上都能或都要解决。教师这时就要发挥“导”的作用,帮助学生把问题梳理、归类,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和教材的训练重难点确定学生阅读理解的目标,使学生提出的问题切实成为学生想要解决的问题,使学生对意义的建构达到最优化。
二、充分自读,读中感悟
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读书,而且课堂上还应该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机会读书,让学生在读书中对整体感悟时提出的问题得以解决。这个环节的做法是让学生围绕问题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或轻声读、自由读、默读、分角色读等)教师可根据教材的特点引导学生选择读法。也可以是学生自己选择读法。在读中有所想、在读中有所悟。想些什么?悟些什么?根据新大纲对中高年级的阅读要求:我们从以下的角度来启发学生:1、这段话自己读懂了什么?2、这段话自己发现了什么?3、这段话哪些词语或句子特别吸引自己,该怎样。朗读?4、联系上下文,自己又读懂了什么?5、通过语句,自己体会到作者当时怎样的心情吗?6、从写作方法上考虑,对自己在作文上又有什么启发?充分自读,读中感悟,既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形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基础,又是引导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的内化过程。
三、汇报交流,开放评价
这是课堂上的关键环节。通过汇报交流,开放评价。让学生充分交流自我感悟,同时吸取别人更深层次的感悟,不断提升自我阅读的能力。通过学生的探讨交流,教师也能从中体会到学生的学习信息,为在深层次教学奠定了基础。从而,实现学生阅读能力的不断提高。汇报交流,主要是让学生汇报交流自读中感悟的结果。可以在小组内汇报;可以由教师指定学生向全班同学汇报;但更多的是学生不用举手,直接发表自己的意见或不同的见解。学习基础、学习能力不同层次的学生,感悟的能力有差异,发表的意见也会不相同。教师要扩散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发表不同别人的意见,培养创新精神。遇到有争议的问题,教师让学生再读书,在读中再想、再悟,悟后又再读,读出情味、读出神韵、读得融会贯通。在学生充分的读书中,在教师的启发、学生的讨论下,最终使问题得以解决。开放评价,是对学生的感悟结果进行开放式的评价。过去,课堂上的评价,多数由教师或几个学生来完成。而开放式评价,更多的是引导学生自主评价。不但评价好不好,对不对,更评价好在哪里,为什么是对的。评价的内容可以指向学生感悟的结果,也可以指向学生的感悟的方法。评价的对象,可以教师评价学生,更多是学生评价学生,甚至是学生评价老师,还可以是学生听取别人的评价后再重新评价自己。
四、综合感悟,自主归纳
阅读教学最终的目的是要学生自己能阅读文章,自己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包括口头表达和书面语言的表达。如何使学生真正学有所得,是提高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问题。课堂上,在完成学习目标的同时,教师还留出相当的时间,让学生回到课文的整体。再次自读,整体感悟,一课一得或一课多得。大的可以是文章的选材立意,写作特点方面;小的可以是一词一句甚至一个标点。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启发学生:1、读了全文后,你有什么感受或体会;2、读了全文后,你发现了什么心得问题;3、整篇文章或哪一段的写作方法值得你在作文时参考;4、你认为文章的哪些词语或句子写得好,可以积累下来的。
五、迁移运用,巩固语言
“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基本环节,它是识字的重要途径。“读”有利于提高识字质量,能够提高听话、说话和作文的能力,能够使学生获得多方面的知识,发展思维、提高认识,受到思想教育和美的熏陶。因此,要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质,就必须从“读”开始。我在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深深体会到“读”的重要,现简单作一介绍。
一、教方法让学生会读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课以读书为目的,教师引导学生得不俾善于读,则其历至伟。”叶老的话强调了读的重要性。要让学生熟练运用祖国语言文字,首先要教给学生读的方法,让学生会读。要把字音读准。教学中除了要求学生用纯正的普通话朗读外,教师还要指导学生掌握一些音变的规律,包括轻声、儿化韵、变调、啊变等。此外,还要读准多音字,进而积累词汇。要把词形象化。在教学中,如果能借助正确的朗读把一些词的含义形象地表达出来,让学生通过读加深对词义的理解,那将比单纯地抄写词语解释要具体、有用得多。要把句子的停顿、重读和语调把握好。在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准确地把握停顿、重读和语调,再通过对停顿、重读和语调的反复推敲和揣摩,来加深对词句的理解和感受,必然能使学生在理解和表达两方面得到提高。
二、挤时间让学生多读
“读”是培养学生记忆的一种方法。只有多读,才能把知识转化为技能。教语文的不让学生读书,就像数学不讲例题一样不可思议。由于明白了这一点,我在语文教学中尽量挤出时间让学生多读。另外让学生在学校里在老师和同学的督促下“读”文,早自习读、课堂上读。家里在家长的督促下“读”文,课后熟读、课外静读。也就是说,凡是教材上的课文都要让学生正确流利的朗读,使书面上的“静态”语言“活化”起来,在学生头脑中形成鲜明的表象,从而内化为内部语言,为转化成书面语言和口语作积累。积累多了,作文才能下笔成文。其他凡是教材要求背诵的段落,应该人人熟读成诵,烂熟于心,并立足课内完成。凡是教材上要求复述的课文,应按要求进行,为学生创造语言转化的机会。这样既积累语言,又能一步步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技能,实现了通过多读,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三、突现人文性让学生熟读
挖掘教材中的人文资源。小学语文教材所选编的课文都蕴涵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内容。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有描写充满文化积淀的“物”。如经典寓言故事,不仅可以使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之美,而且有利于学生加强思辨,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教材中更有歌颂人格魅力的“人”。如著名的科学家李思光、药物学家李时珍、音乐家贝多芬、革命烈士刘胡兰、、……教材中的这些人文资源无不影响着学生,激励着学生。通过熟读,都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良好素材。
探究教材中的人文内涵。语文课堂是学生生命力的展示场,是师生之间生命的对话场。语文学习的过程也是生命的动态生成过程。学生在语言中生活,在语言中思考,在语言中沟通,在语言中提升,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熟读课文积累和感悟语言,进而领会文本的人文底蕴。在讲《桂林山水》、《五彩池》等课文时让学生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和陶冶爱美的情趣。在讲《刻舟求剑》时,让学生明白周围的一切都是在不断变化的,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随着情况的变化而采取新的方法,从而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
四、创设氛围让全体学生参与读
课堂是向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教师不但要在课堂上挤时间让学生多读熟读,而且还要创设氛围,让所有学生参于读,激励学生的竞争意识,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读。这样,孩子们朗读时才能感情投入,真正感悟到语言美、意境美。
比赛朗读。针对孩子好胜的心理,引入竞争机制。不管是个人读、小组读、全班读,都给以打分。在评分的过程中逐步养成了学生认真读书的好习惯。我还经常利用早读课、读书课进行朗读比赛,每次评出一名“朗读天使”,让得奖的同学尝到成功的喜悦,让失败者继续努力,争取夺魁。教师范读,学生模仿。孩子们的模仿能力很强。因此,教师的范读及录音示范让学生较快地掌握朗读的语气,并进行模仿。在朗读的同时,再配上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背景音乐,更能吸引住学生,给学生一种美的享受。教师在范读之前应认真“备课”反复研究朗读的语气、语调,发挥出最佳的水平,让学生听了以后,产生强烈想读好的欲望,达到以读促读的目的。
变换形式,常读常新。为了让学生对读书永远保持极大的兴趣,在平时的教育中,应根据不同教材的不同要求,作到“堂堂有新招,篇篇有花样”。教学说明文,采用默读抢答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教学童话,采用轮读课文的方式讲故事;教学散文,采用师生赛读的方式比输赢;教学对话多的文章,采用分角色朗读的形式,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锻炼口才……
创设多种氛围,让全体学生参与朗读,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让朗读变得有滋有味。
五、抓课外让学生主动读
课外阅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活动,是课内阅读教学的延伸、拓展和深化。因此,教师除了凭借教材有目的、有机化地培养学生读书的能力外,还要创造条件让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博览群书。同时教师还要加强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指导。
要有明确的要求。教师要明确读书目的,再指导他们读思结合、读写结合、读书和社会实践结合。每次阅读就容易在思想认识、思维方式语言积累和实践能力等方面有所收获;要有读书的内容。配合教材训练的重点,选择健康有益的课外读物。上好课外阅读课。上好读物推荐课,向学生推荐各种有益的课外读物。在课堂上,教师通过对内容作简要的介绍,或通过朗读精彩的片断等各种形式,以激起学生阅读兴趣和欲望。同时,通过互相介绍自己所喜爱的文章、书籍进行读物推荐;上好读书指导课。这类课,就是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指导内容包括:怎样阅读一本书,如何做内容提要,怎样在书上画批及写读书笔记、读后感等,以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读书方法、提高读书能力。下面是几种具体的方法:自读摘录法,提示段落助读法,设计结构促读法;上好读物欣赏课。这类课是由学生把阅读过的书籍中自己最喜欢、最感兴趣的部分通过表情朗读、配乐朗诵、表演朗读等方式展示出来,使大家在理解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鉴赏,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上好读书汇报课,这类课即是由学生用各种形式汇报课外阅读的感受。汇报课具有“促读”的功能。我们可采取多种多样、生动活泼的形式开展读书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