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船政文化论文

船政文化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船政文化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船政文化论文

船政文化论文范文第1篇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为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迅速发展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人才培养要求,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不仅要具有熟练的实践操作技能和专业理论水平,而且也应具有很高的人文素质。然而,近年来经济不景气,随着“大学生就业难”局面的加剧,相当部分的高职院校在追求“高就业率”的利益驱使下,挥动教学改革的大旗,在课程开设及学时分配上,往往倾向于重视对学生谋生技能的传授,关注作为工具性人才所需要的专业技能、职业技能的培养,相关的人文素质基础课程则被边缘化,甚而流于形式。从高职大学生的入学群体分析,近年来随着高考生源滑坡,高职录取分数线的降低,加上单招学生群体的出现。我们在教学中明显感受到:由于高职录取学生的文化分数差异很大,部分学生综合素质表现令人堪忧:不仅仅体现在文化基础知识薄弱,基本的书面表达、口头表达能力都较差,对传统文化的认识相当肤浅,而且很多学生的行为习惯自律性较差,公德意识不强,出口成“脏”,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不文明行为屡禁不止,团队合作精神缺乏,审美情趣不高,人生理想追求淡化,精神世界相对空虚。如果我们培养的学生缺乏人文精神,仅凭知识和技能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既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也难以体会生活的幸福和尊严。掌握知识与技能,终极目标是为了更好地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和进步。借助人文教育,尤其通过传统文化的熏陶,开阔视野、陶冶情操、丰富学识、完善人格,这是一个提高、体验和提升生命质量的过程,目的就是让高职学生学会做人,做一个真正有修养、有智慧的人。

二、发掘传统道德文化在育人工作中的现实价值

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中,适时引入传统道德文化的精髓,实现传统文化与现实文化的有机融合,既是对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内容新的补充,也是培养品德高尚合格人才,提升人文修养的有效举措。

1.培育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的道德情感:千百年来,中国传统社会一直主张建立和谐友爱的人际关系,与人为善、推己及人。中国的传统伦理思想一向推崇儒家的“仁爱”原则,崇尚“仁者爱人”,尤其要“推己及人”,关心他人。因此“仁爱”是我国千百年来的核心价值体系中的最为重要的价值,孔子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在现代社会人和人的相处中,我们应当学会从别人的立场出发,设身处地地从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我不愿意别人强加于我的一切事情,也应当自觉地不施加于别人,伤害到他人;我希望做成实现的事情,也允许和帮助别人去实现。而“泛爱众”、“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在我国则长期以来是百姓的生活处事哲学,今天尤其应当广泛推广。从构建和谐社会这个长远目标来看,儒家的“仁爱”思想可以纯洁世道人心,整合社群利益,调整人与天、地、人、物、我的关系,以和为真,以和为善,以和为美,以和为贵,这在天、地、人、物、我日益疏离和紧张的当今现实社会,尤显独特的意义和价值。助人为乐一直是我国的传统美德,自古以来我国就有“君子成人之美”、“为善最乐”、“博施济众”等流传久远的格言。把帮助他人看作自己的份内之事,看作自己的人生快乐之源,这是现代社会公民应有的社会公德,是富有爱心的表现。对于我们的大学生来说,要求他们在社会生活中践行乐于助人的精神,把助人为乐看成是一种美德、一种修养,进而养成为一种习惯,上升到精神境界,将会是他们未来人生路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正如有人云:“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2.形成相互尊重、礼让宽容的人际关系:中国的传统道德一直认为,礼是人与其他动物相区别的重要标志。“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记•冠义》)礼也是人的立身之本。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左传》中也曾说:“礼,人之干也。无礼,无以立。”(《左传•昭公七年》)礼与谦敬是联系在一起的“,恭敬之心,礼也。”(《孟子•告子上》)谦即自谦,虚以处己;敬即敬人,礼以待人。“道德者,行也,而非言也。”思想教育工作是一项周期长、成效慢的工作,文化化人、素质培养更是一项润物细无声、功到自然成的伟业。要真正让学生“内化于心,外践于行”,传统的德育教育必须从“宏大”走向“细节”,不能停留在传统的“老三样”:照本宣科、树典型、学英雄,高高在上,让学生觉得空洞乏味。而是要改革方式方法,让德育从课堂走向生活,使德育知识与学生生活行为融为一体,让德育教育基于学生的生活土壤,引导学生“知行统一”,知晓“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我们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及相关人文课程的教学中,加大实践考核力度,从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礼节开始,通过一些具体的技术性训练改变学生的精神面貌。同时老师要做到言教与身教的结合,切实践行“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细节化教育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重要前提。规范的具体,权利的明确,首先可以让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看到自己的不足,永不自满;其次是发现别人的长处,能宽容地看待他人的缺点,尊重他人;第三是正确对待名利,不居功,不争名夺利,增强合作意识,正确处理分工与合作、竞争与协调的关系。传统与现实的融合,人文的熏陶,胸襟的开阔,长此以往经过努力,营造出一种关爱他人、团结互助、维护公平、伸张正义的社会氛围,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比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提倡互谅互让、友好协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最终建成自由平等、敬老携幼、扶贫济困、扶弱助残、宽容礼让的和谐社会。

3.践行见利思义、顾全大局的行为准则:中国古代思想家强调在“义”和“利”发生矛盾时,从国家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原则出发,主张“义以为上”、“先义后利”、“见利思义”,首先“义然后取”,“重利轻义”和“见利忘义”被否定。这种倡导“先义后利”和否定“见利忘义”的思想,强调奉献牺牲和责任担当的传统,不仅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且在当前对提高我国广大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水平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今校园里,大多数大学生仍然保持着中国传统的、朴实的与人为善的品格,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友好地和谐地与人相处,但现实社会上的种种不良风气,诸如市场经济的逐利性及各种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已经严重侵蚀了大学校园,影响着师生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不少学生过分看重个人利益和个人价值,在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时,片面偏向个人一边,片面追求个人利益的实现,甚而为了一己私利,黑白是非不分,又或者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在与他人的人际交往中,表现出明显的功利色彩,尽量选择对自己有益处的、有帮助的、有影响的交往对象,并以之提高充实自己。古人云:“小胜靠智,大胜靠德。”现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表明,一个人事业的成功,更多是由非智力因素特别是人的道德品行来决定的。纵观古今中外凡是成大器者,都具有一些共同的优秀品质: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进取心、自信心,爱国、关心他人、乐于助人、勤奋上进、勇于奉献。一个内心缺乏精神信仰、道德低下、意志品质不坚定的人,很容易在物欲泛滥的洪流中随波逐流,堕落沉沦。欲立事,先立人。所谓“厚德载物”,就是说,想要载物必须要有厚德,即深厚的德泽育人利物。人生在世,修德第一。

船政文化论文范文第2篇

论文关键词:郑樵;文献;文化传播

文化的传播离不开一定的传播媒介,文化传播关心社会成员怎样分享并相互传递知识、态度、习惯、行为模式及效果。文献资料(主要是书籍)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它经历了从甲骨金石、简帛到纸本的物质载体的演变;从刻契、抄写到书写形式的演变。文献资料在流传的过程当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文献的散失、错讹等情况都不利于文化的传播。因此,文献的编撰整理工作是文化传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

郑樵字渔仲,号夹潦,别号西溪遗民,宋代福建路兴化军兴化县(今属福建蒲田县)人。他是宋代著名的文献学家,他通过对文献的整理和研究,对文化传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文献整理的巨大成就

郑樵把毕生精力用于治学,他学识渊博。著作甚多,顾领刚先生曾对他的著作进行了考述,将其分为十四大类,约67种。此后,一些专家学者对郑樵的著作也进行了考订。娄曾泉先生认为成书连同其它已具初稿,尚未成书者合计有九大类五十种左右。阳卿张须先生认为郑樵的著作当为九类五十七种。厦门大学历史系郑樵研究小组认为根据文献的记载,郑樵生平的著作达八十四种。

郑樵著作的确切数目尚待进一步考证,但他著作繁富这个事实是毋庸置疑的。如果这些著作能大部分流传下来。这将为我国图书文献宝库,留下一笔丰厚的遗产,更有利于我国的文化传播。不幸的是,这些著作大多已经亡佚了,流传下来的仅《通志》、《夹漂遗稿》、《尔雅注》等寥寥几种。

在郑樵遗留下来的著作当中,惟《通志》保存得最完整,流传最广,也最能体现郑樵毕生治学功力之所在。尽管郑樵的许多著作已经失传,但这些著作的某些内容及精华实际上被保存在《通志》里。

仿效司马迁,用纪传体编撰一部贯通古今的通史,是郑樵多年的宏愿。

《通志》共两百卷,是纪、传、表、志俱全的通史,其中本纪18卷,世家3卷,列传108卷,载记8卷,年谱4卷,二十略52卷。

郑樵自称其书“虽日继马迁之作,凡例殊途,经纬异制,自有成法,不蹈前修……樵之修书,断不用诸史旧例,明验在前,小人岂敢厚诬君子”。但如果从组成《通志》几个大的部分来看,《通志》的体例并未超出前人。《通志》大致分纪、谱、略、世家、列传,载记六个部分,其中前五个部分与《史记》的体例完全相同,只不过是将“表”改成“谱”,将“书”改成“略”罢了。至于“载记”虽不出自《史记》,然亦非郑樵自创。晋书当中便有载记三十卷,以载记的形式对头绪繁多、史料破碎的五胡十六国历史进行记载。因此,就《通志》的大体体例来说,郑樵并无什么创新,只是吸收了《史记》及其它史书的长处。当然,在体例的一些具体细节问题上,郑樵也做了适当的调整。如在《史记》中,象孔子、陈涉、萧何、曹参、张良、陈平,周勃等重要历史人物被列人世家,而《通志》却将他们调整到列传中,使体例显得更加统一。为将宦官中一些有影响、有成就的人物写进自己的史书,郑樵又特设了《宦者传》,而此传是司马迁、班固所不曾设置过的。再如,郑樵为总天下之大学术于一书,于《通志))中设《二十略》,其中十五略为汉唐诸儒所不得而闻,为郑樵自创。《艺文略》更是一改历代史志四部分类的传统方法,将全目分成十二类,百家,四百二十二种,这些无疑说明《通志》的体例虽继承前代正史体例,但并不是完全因袭,其中也包含着创见的成分。

《通志》纪传部分内容主要的还是对前人的继承,对原来的史书也并无超越,所以在后世影响不大,人们宁愿看原来的史书,而很少看《通志》的纪传。

《通志》真正的精华所在,还是其中的《二十略》。对于《二十略》,郑樵自己也颇为自得,他曾自负地说:“总天下之学术而条其纲目,名之日略,凡二十略。百代之,学者之能事,尽于此矣。其五略,汉唐诸儒所得而闻;其十五略,汉唐诸儒不得而闻也。”在《通志,总序》里,郑樵逐略说明写作《二十略》的原因和目的。其中《氏族略》、《六书略》、《七音略》……《艺文略》、《校做略》、《图谱略》、《金石略》等十五略,都是出于郑樵胸臆,不涉汉唐诸儒议论。至于其它五略,郑樵以为“《礼略》所以取五礼,《职官略》所以秩百官,《选举略》言抡材之方,《刑法略》言用刑之术,《食货略》言财货之源法,虽本前人之典,亦非诸典之文”。

后世有人曾指责《二十略》亦并无创新,如《四库全书总目》的作者就对《二十略》逐略加以批评,甚至于说《二十略》中的《灾祥略》是“悉钞诸史《五行志》”。这些指责和批评是不确切的。礼、刑、职官等略节录过《通典》的文字,但其它十五略实为郑樵本人自创,《灾祥略》被认为是全部抄自旧史《五行志》,这更不符合实际情况,据仓修良先生的查对,《灾祥略》中所记灾害的次数与旧史《五行志》并不完全一致,有些阶段所记灾害次数还多于旧史《五行志》的记载,所记灾害的内容有些不同于甚至详于旧史《五行志》的记载。因此,这些批评和指责过于武断,不符合历史事实。

纵观《通志》的《二十略》,不难发现:天地万象,社科自然,皆为囊括,实在是称得上一部分类式的百科全书。它扩大了史志目录记载的范围,将史志目录记载的对象扩大到前所未有的地步,极大丰富了史志文献的内容。《二十略》的价值,历来为人们重视称赞,后世单独刊印《通志·二十略》,也正是对其价值的一种认同。

二、郑樵关于图书文献整理的绝识旷论

郑樵毕生从事学术研究,曾花十年时间访求天下图书,对搜求到的图书文献进行整理和研究,对文献整理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形成了自己的理论性见解。

(一)文献搜求理论

1.求书八法要对文献进行整理,首先离不开文献的搜求工作。两宋朝庭都比较注意搜求书籍,但仍有许多秘府所无的书籍遗落民间,郑樵认为这是因为宋朝庭求书不得法,他说:“……然观国家向日文物全盛之时,犹有遗书民间所有,秘府所无者甚多,是求之道未至耳!既然朝庭“求书之道未至”,那么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去搜求遗书好呢?郑樵自己曾不遗余力地四处访求私人藏书,当时福建省内一些著名的藏书家如莆田方氏、李氏、陈氏、漳州吴氏等,他都登门索阅。经过多年的实践探讨,他总结出了著名的搜书八法。他在《求书之道有八论》中总结说:“求书之道有八:一曰即类以求,二曰旁类以求,三曰因地以求,四曰因家以求,五曰求之公,六曰求之私,七曰因人以求,八曰因代以求。当不一于所求也。

所谓“即类以求”,就是按照所要查找书籍的所属类别,到相应的专业人员或业余爱好者那里去查找。

所谓“旁类以求”,就是某些类别的书籍,可以到相关类别的人员那里去查找。

所谓“因地以求”,则是某些人物的活动或事件的发生与特定的地域有关,查找相关的文献,到这些特定的地区就可以找到。

所谓“因家以求,”是指搜求某些书籍,可以到这些书的作者或作者后代的家中去寻找。

所谓“求之公”,是指到官府的有关部门去寻找官府特有的书籍。

所谓“求之私”,是指到民间藏书家那里去寻找官府所没有的书籍。

所谓“因人以求”是指某人曾在某地呆过一段时间,可能收藏有该地的书籍,可以趁便访求。

所谓“因代以求”,是指某些书籍因年代久远难以寻求,但也可能在近代人手中求到。

在分析求书八法时,郑樵都结合具体的实例进行了说明,具有较强实践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2,.“亡书”五论

除“求书之道有八论外’,,郑樵在《通志·二十略》中还提出了“胭书备于后世论”等五论,这五论当中也有关于求书的经验总结,可视为“求书之道有八论”的补充:

(1)“亡书备于后世论”。在郑樵看来,前代散失不全的书籍,只要后代人注意去搜求,这些书籍在后代还可能变得更为完备些。

(2)“亡书出于后世论”。有些所谓的“亡书”,只是由于前代的编纂者对其不加重视或未见到而没有收录,以至到后世才出现。

(3)“亡书出于民间论”。前代亡佚的古书,往往可以在后世的民间私人藏书家中发现,这条经验可看作是“求之私”理论的一种补充。

(4)“求书遣使”说。郑樵认为国家光开献书之路,优献书之赏还是很不够的,国家应该设置求书专官去民间求书,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山林蔽泽可以无遗。”

(5)“书有名亡实不亡”论,郑樵通过大量事例,论述得尤为详备。郑樵认为有些书表面上亡佚了,但是实际上并未亡佚,这大致可分为三种情况:一是某些书的单行本已经亡逸,但这些却被收人丛书、总集,或是其它书中,这些书可以说是名亡实不亡;二是乙书根据甲书所编,乙书已亡,但甲书尚在,则乙书亦不亡;三是有些书虽然亡佚了,但它的内容与其它书相同或包含在其它书中,这些书也没有真正亡佚。这些书都可称作“名亡而实不亡”。从“书有名亡而实不亡论”中可以看出,郑樵对古书存佚问题确有细致的研究。尽管他的某些看法不完全正确,但也揭示了书籍散佚的某种内在规律。郑樵论亡书的有关言论实质上已开始触及到辑佚问题。辑佚源于补亡,宋人正式的辑佚工作始于宋末的王应麟。但郑樵提出古代经图据注疏而作,今注疏尚存,其图可复,此即补亡。他又指出了另外许多种“书有名亡实不亡”的情况,实际上也就是指出了许多种辑佚的具体途径。郑樵的辑佚理论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章学诚评价道:“郑樵论书有名亡实不亡,其见甚卓……。”

由上述可见,郑樵搜求佚书的理论价值是很高的,它受到了后人的肯定,对后人的求书和辑佚工作无疑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启发作用。

(二)文献编排著录理论

文献收集到了以后,还得对文献进行著录与编排,郑樵在《校做略》中提出了一些重要的理论性见解。

1.文献分类的功用

郑樵对文献的分类非常重视。他认为适当的分类方法具有存书和明学两大功用。学者为什么会将书籍亡佚呢?郑樵分析说:“学之不专者,为书之不明也;书之不明者,为类例之不分也……书籍之亡也;由类例之法不分也;类例分则百家九流各有条理,虽亡而不能亡也”。郑樵于此明确指出文献分类法不当是书籍散亡的原因,从反面来说,好的分类方法具有存书的功用。

在《编次必谨类例论》中,郑樵还论述了图书分类“明学”的功用,他说:“类例既分,学术自明,以其先后本末具在,观图谱者可以知图谱之所始,观名教者可以知名数之相承……睹其书可以知其学之源流,或旧无其书而有其学者,是为新出之书,非古道也”。在他看来,通过科学的分类,能够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学术的流变能一目了然。

2.文献著录原则的见解

郑樵要通录天下书为一书,自然要参阅前人有关文献著录的书籍,在参阅过程中,他发现前人著录图书时存在较多的失误,他大多予以揭发,在揭发的过程中,他提出了自己关于文献著录原则的见解。主要有如下几种:

(1)“编次必记亡书”的收录原则

“编次必记亡书”从表面上看来仅仅是扩大了图书著录的范围,但郑樵认为这与“存书”“明学”也有很大的联系。他说:“古人编书,皆记其亡胭……自唐以前书籍之富者,为亡阔之书有所系,故可以本所系而求,所以或亡于前而备于后,不出于彼而出于此。”阳绷郑樵认为亡网书籍的目录应被记录下来,这样就能给后人找书提供线索,亡阀之书失而复得才有可能,后人收书才会丰富,其“存书”之功效不言自明。

(2)“一类之书当集在一处”的归类原则

这个原则实质上是讲著录图书时图书文献的归类问题,同类书籍应归于一处,这是再明白不过的道理,为什么前人书目中会出现一书两出或分类不对的现象呢?郑樵认为一个重要原因是不校勘的罪过。著录者在著录时不认真校勘,甚至于苟且到见名不见书的地步。他说:“编书之家,多是苟且,有见名不见书者,有看前不看后者……“见名不见书,’看前不看后”的率意做法,无疑会在图书归类时造成很多失误。给某书归类时,要做到正确无误,就要对该书进行精心阅读和研究,掌握该书的内容和主题思想,才能避免归类的错误。

(3)“不类书而类人”的标目原则

“标目”是现代情报检索学科的一个术语,指的是书目款目开头的一项,它决定书目款目的性质及其排检位置。

唐代以前,古人标目的方法是以书名领起,独占一行,将撰写人的姓名标注其下,有时还在作者姓名之上标注朝代,这种方法很清楚,不会给读者产生什么误解,这就是郑樵所说的“以人类书”。但是,“《隋志》于书,则以所作之人或所解之人,注其姓名于书之下,文集则大书其名于上曰《某人文集》,不著注焉,《唐志》因《隋志》,系人于文集之上,遂以他书一既如是”。哪翎也就是说,宋人采用《隋书。经籍志》文集标目方法,将《新唐书·艺文志》的各种书籍变成了“以书类人”的标目法,即将人名标于书目之上。郑樵通过大量的例子,分析总结了“以书类人”的三个不利因素:一是以书类人,不利于图书的分类,将图书“类人”,就必然会违背“一类之书,当集在一处”的归类原则;二是以书类人,不利于直接表达图书的类别性质;三是以书类人,容易给读者造成误解。古人以竖行版式著录图书,且无标点符号可资利用,如著录字体又一样大小,有时就会发生混淆,如“管辰作《管格传》,《唐志》省文例去‘作’字;则当曰《管辰管格传》,是二人共传也….”

(4)对书目注释的看法

图书文献的注释也是文献著录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宋以前的图书目录,各种著录方式都有,既有象史志目录那样的简单著录方式,也有附带各类型注释的著录方式,郑樵总结前人注释古书的实践经验,写了《注释无义论》、《书有不应释论》、《书有应释论》,对书目该不该注释、怎么注释的问题进行了详尽的论述。

(三)文献校勘理论

图书文献的著录,终究要一定的人来完成。郑樵所说的“校徽之官”。相当于今天编撰目录的人员,对“校雌之官”的要求,郑樵认为有两个方面,一是“校书之任,不可不专”,二是“校雌之官,岂可不久其任”郑樵所说的“专”是指某人对某一学问有专门的研究,学问造诣深厚,对自己从事的学问有一定的见解。图书文献当中专业性较强的书籍,应该由专门的人才来著录编目。

郑樵又认为,要想天下图书之齐备,文物之大兴,保证著录图书的高质量,校佛之官就必须久其任。他举出“司马迁世为史官,刘向父子校体天禄,虞世南,颜师古相继为秘书监令狐德粟三朝当修史之任,孔颖达一生不离学校之官”,睐论证“久其任”的观点,说明校佛之官久其任之必要。

三、关于金石图谱文献的论述

(1)关于金石文献的论述

郑樵对图书文献进行精心研究,于金石图谱文献亦十分重视,在《二十略》中,他特设《金石略》和《图谱略》,对金石图谱文献加以收录,并于二略中阐释自己的体会与心得。

王国维在《宋代之金石学》一文中说:“故宋人于金石书画之学,乃陵跨百代。近世金石之学复兴,然于著录考订,皆本宋人成法,而于宋人多方面之兴味有所不逮,故虽谓金石学为有宋一代之学,无不可也”。宋人研究金石学的风气无疑会影响郑樵,宋人研究金石学所取得的成就自然会给郑樵研究金石学带来方便,郑樵著有《金石略》、《石鼓文考》等专书多种,其研究金石学的主要成就体现在《金石略》。《金石略》著录了三代至唐的金石文献。内容包括青铜器、钱币、石鼓、碑刻,其中以碑刻为多,郑樵对碑刻的著录,除著录其碑题目外,还多有小注,或注年代、地点,或注撰人、书人,不少碑刻下还注“未详”,这些小注,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宋代对这些碑刻的研究情况。

郑樵对金石文献的收集著录之功固然不可埋没,但更重要的是,郑樵对金石文献提出了包含理论成分的见解,他说:“方册者,古人之言语;款识者,古人之面貌。今之方册所传者,已经数千万传之后,其去亲承之道远矣,惟有金石所以垂不朽,今列为《略》,庶几式瞻之道犹存焉,且观晋人字画,可见晋人之风酞,观唐人书踪,可见唐人之典则,此道后学安得而舍诸”。郑樵于此分析了金石文献的特点与作用,同方册相比,金石文献不易损坏,因此能较好地保持文献的原貌,人们通过对古代遗物的研究,可以了解当时的社会风气和古今社会历史的异同及变化,其见解还不免有点肤浅,但多少有点理论的成分。

(2)关于图谱文献的论述

郑樵非常重视图谱,他对汉代以来重书废图的做法很是不满,特意作《图谱略》来阐述图谱的重要性和作用。在《图谱略·索象》中,郑樵论述了图谱对为学的重要意义:“图,经也,书,纬也。一经一纬相错而成文,图,植物也,书,动物也,一动一植相须而成变化,见书不见图,闻其声不见其形;见图不见书,见其人不闻其语,图至约也,书至博也,即图而求易,即书而求难。古之学者为学有要,置图于左,置书于右,索象于图,索理于书;故人亦易为学,学亦易为功。”

在《图谱略·原学》中,他认为图谱不传,实学尽化为虚无,最后导致后人学术不如前人,他认为张华所以知道前代宫室出处,是因为他见到了杨佳期的《京洛图》。武平一了解古人氏族之始终,是因为他见到了杜预的《公子谱》。郑樵于此论中以自己在治学过程中的实际感受,谈了图谱对治学的作用。并进一步指出:“由是益知图谱之学,学术之大者’。

船政文化论文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本文指出网络文化的传播影响着青少年的政治思想品德,高校应使网络文化传播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保持协调。

网络的出现和发展,不仅改变了社会文化环境,而且也在深刻地影响着青少年的价值标准和思想政治观念。

一、网络文化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进程

首先、网络文化传播改变了青少年的道德认识系统。几千年来,我国传统教育主要依赖于家庭、学校周围社会环境,注重自得和自省、反求诸己、改过迁善等等,因而青少年的道德认知主要是来自于家庭、学校、村落、社区及其相互间的礼俗文化,如风俗、习惯、礼仪制度等,其主要媒介是语言,在潜移默化中建构起人们的思想政治观念。而在当代,人们除去被广播、电视、电影、报纸、杂志等大众传播媒体包围外,网络文化所负载的各种信息已使其置身于一个完整的新世界。虚幻与现实相结合的网络特点迎合了青少年的需求。他们不仅借助于网络文化的传播进行感知和理解,而且还能从中吸收思想政治素养。可以说目前青少年思想政治意识的建构与网络文化传播密不可分,他们在网络中获得各种各样的知识信息的同时,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价值标准和思想政治观念。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网络文化是青少年道德认知的重要来源。

其次,网络文化传播改变了青少年道德意识的建构方式。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网络文化传播的思想政治意识的建构是非群体的。在传统社会中,人们思想政治意识的建构是在参与群体活动的过程中完成的。青少年在家庭、学校、社区等社会群体参与过程中一方面获得认知,另一方面形成了自己的思想政治意识。到了网络时代,网络文化传播不仅跨越了时间和空间,也跨越了社会群体。现在人们获得信息的途径,并不仅是从某一个体到另一个体的传播,而常常是许多社会群体同时获得同一文化知识和价值信息。因此,现代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意识建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是超越社会群体的;二是网络文化传播的思想政治意识建构方式具有开放性。在传统社会生活中,由于受条件的限制,人们所在的群体相对封闭,生活方式和思想政治观念变化较小,往往会长时间保持着同样的道德风尚和伦理价值观念。到了网络社会,网络文化的传播打破了一切封闭状态,整个世界变成了一个地球村,网络传播缩短了人与人的距离,使一切遥远的社会关系变得近在咫尺。

再次,网络文化传播改变了思想政治意识的建构内容。在传统社会生活中,一代一代的文化传递及群体内个体与个体的互动文化传播内容,主要是经验知识、风俗、礼仪等文化观念、政治信仰、思想品德等,这些因素构成了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意识。在网络时代,网络文化传播的内容相当广泛,有文学艺术方面的知识,也有科学技术、政治思想、经济知识等等内容。可以说现在人们通过网络所接受的信息内容比过去几个世纪还多,一个现代青少年所了解的东西比过去一个老人还多。因此,网络文化传播所建构的思想政治意识的结构层次,要比传统社会人们的结构层次更加复杂、更加丰富,这不仅是我国现实变革的必然反映,也是网络文化传播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新课题。

网络文化传播作为一个开放系统,一方面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现代方法和手段,同时也向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网络文化传播对养成青少年进取、开放、参与、自强精神具有重要作用。网络作为信息工具和感知媒介极大地提高了青少年感知外部世界知识的能力,并且以空前未有的密集信息为青少年提供了丰富的价值享受。无论从量和质两方面看,都是学校教育难以达到的。从量上看,网络传播将逐渐超过由学校所提供的信息源;从质上看,学校以外的信息,由于传播工具的现代化,信息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新颖性也容易吸引青少年,产生较好的效果。从这一点看,网络文化传播为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提供了方法和手段。

二、网络文化的负面影响

网络文化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产生负面影响,这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网络文化传播常常容易青少年丧失价值判断和选择的能力。网络文化传播是一个信息开放体系,是无数群体、个体参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传播者、接受者、媒介发生着交互作用,无数群体、个体凭借不同的自身素养,不断交互感知各种价值信息。传播者、接受者的不同文化背景及其经验、见解、知识等等相关因素不断地影响着教育功能的发挥,有时这种因素起主导作用,有时那种因素起主导作用。因而,时常会出现相互矛盾和冲突的局面。另外由于各种各样夸大、扩张信息的存在,又会使得整个网络信息的价值意义变得异常混乱和模糊。因此,青少年常常容易丧失价值判断和选择能力。例如网络聊天中频频有人上当受骗的现象正说明了这一点。

其次,网络文化传播不仅容易使青少年丧失健全的价值心理和思想政治观念,而且也容易使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意识失去取向,处于无思想政治意识取向状态。某些不正规的网站,为了以“新”和“奇”吸引浏览者,经常会一些不真实的新闻和花边消息。其规模之大、信息之密集,如滔滔洪水,它容易使青少年心理机制失去承受能力,同时也减弱了对社会主流文化的感知能力。当信息量对青少年来说成为超负荷传播时,就容易使青少年失去兴趣。尽管网络文化传播信息能如潮水般涌向社会,而真正能内化为青少年品德的却很少。信息洪水浩浩森森,青少年的心态却膺臀懂懂。这样,网络文化传播也就失去了建构思想政治意识的意义,它不但不能使青少年产生健全的价值心理和思想政治观念,而且容易使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意识失去取向,处于无思想政治意识取向的状态。

再次,网络文化传播易使青少年陷入无所适从的困境。从传播的内容来看,现今的网络文化传播是无视青少年作为主体存在的,忽视青少年的价值需要和价值理想。如潮的信息洪水常常是反映了主人的需要,而不断地在网上传播。这些信息究竟能给青少年提供多大积极的帮助,网络文化传播者很少给予考虑。这是一种见物不见人的文化传播倾向,它忽视了青少年的价值需要和动机,因而常常破坏他们的思想感情,使他们从学校获得的道德规范与网络文化传播中获得的信息相冲突。各种各样的网络信息越来越使青少年无法界定自己生活的真实空间,也越来越使其无法对现实生活的意义作出正确的评价。这样,因缺乏一定的参照标准而使青少年陷人无所适从的困境。网络文化传播的这种状况如果不加以控制,它将会使青少年理性思维衰退,从而使其逐渐丧失正确的价值标准。

可以看出,网络文化传播对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加快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进程,同时也会使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减弱。因此,网络文化传播的发展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三、确立开放、多元的社会大思想政治教育观,既是对网络文化传播这一挑战的应答,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自身要求

首先,网络时代的大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是开放的体系,或者说是一个由封闭型走向开放型的体系。世界经济结构的发展,国内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当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尤其是全球信息化的再现,正在形成一种世界文化,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置身于这种文化文明之外,而必须适应这种历史潮流,这是大势所趋。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人,也必将冲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而演化出新的思想政治观念,所有这些都是与网络文化传播联系在一起的。因此,我国经济、政治改革越是深人、彻底,其思想政治教育的封闭性越容易被打破,越具有开放性。

船政文化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 关键词:

    我们要寻找 法律 文化生成的根源、 发展 规律 和基本性格,就应当把研究对象放到特定社会、 历史 条件下予以考察。从 经济 、政治、伦理、社会组织结构、哲学等多种角度出发分析其现实基础。本文拟对

    这种特殊的司法形式在传统上是公认的,得到不断的阐释和实践。魏征说:“凡听讼理狱,必原父子之情,立君臣之义,权轻重之序,测浅深之量”’‘代 理学 大师朱熹对此说得更明白些:“凡有狱讼,必先论其尊卑、上下、长幼、亲疏之分,而后听其曲直之辞。”店人在 总结 审判经验时也说:“凡关宗族亲谊必须问明是何称呼,系何服制。”

    司法的道德教化和情理考量尽管具有积极意义,但无疑削弱甚至是取代了证据在案件事实建构中的基础性作用,司法官吏也不注重司法知识和技术的学习而一味强调伦理道德的修养,这在客观上阻碍了证据知识和技术的生成与 发展 。

   三、

船政文化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行政伦理;消极影响;对策

中图分类号:D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1-0098-03

我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连续十几年的高经济增长率造就了中国的经济神话,引起了世人的瞩目和赞叹。经过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逐渐实现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初步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但是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总值的增长,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逐步开放的世界带来了许多新思想、新观念。这些全新的观念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我国的行政伦理,但是归根结底对我国行政伦理影响最深的还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国凭借着五千年文明历史而傲立于世界之林,这五千的历史积淀下来的文化传统对日常生活、民族习性乃至行政伦理等都产生了根深蒂固的影响。“特定的文化内涵反映了行政伦理发展的基本机制。”[1]而且这种影响是深入到民族性格中的,是深入到文化根基里的,不是一时半刻就能改变的。本文主要集中探讨传统文化对行政伦理消极影响的方面,并且给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传统文化对行政伦理的消极影响

(一)“全能政府观”阻碍行政职能的转变

我国建国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实行的都是高度集权的政治领导模式,国家的公共权力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经济上实行计划经济,一切市场交易活动都由国家统一的机关来计算和安排,甚至连人们的日常生活必需品也必须定额生产,定额分配。这时候的政府权力是无处不在的,权力的触角可以到达社会的各个角落,因此这时候的政府是“全能政府”。政府的权力不仅是高度集中的,而且是无所不能的,社会、经济、文化等等一切都打上了政治的烙印,留下了政治的属性。行政机关人员不相信市场经济,他们盲目地认为计划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并且认为政府的计划是比市场经济更完美的经济制度。在这种全能政府和计划经济的双重压力下,本来就不甚完备的社会机制不断地萎缩,市场被挤压到了最小的程度,甚至一度都不存在了。这种全能型的政府观导致的后果是严重的,一方面它使政府的行政官员认为自己高高在上,由于手中权力过大,他们可以为所欲为,不但可以操控经济,也可以控制别的一切;另一方面,由于这种特权的存在,人们也对这种至高无上的权力产生了盲目崇拜和向往,人们加速去追求权力。虽然这种全能政府在市场经济实行之后已经取消了,但是一种思想的存在和消亡有其自身的趋势和时间。尤其是市场经济实行后许多政策都是在拿行政机关自己开刀,出于自利目的的考虑,行政官员也没有那么快就能完全转变政府的行政职能。

(二)残留的“官本位”思想不利于塑造廉洁的行政机关形象

“官本位”的含义就是社会的价值观都是以官来作为衡量的标准和定位,官的大小决定了价值的大小,官做到多大价值就有多大。我国几千年的封建文化,官一直是封建等级制度中很重要的等级代表,所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官本位思想是非常浓厚的。在处理问题时中国古代采取的是伦理道德的思维方式,政治是服从于亲情伦理的,政治业绩都是由道德来判定的[2]。自从中国建立第一个王朝开始,做官就是民众的最高理想,也是作为自己的终生奋斗目标的。中国古代说的“学而优则仕”抑或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就很好地解释出了古人对做官的热衷。做官一直受到中国人的热捧是有其内在原因的。第一,中国古代是农业社会,社会民众的主要生活收入来自农田,而农田劳动是非常繁重的。然而当官则不必从事繁重的体力活动,而且当官可以免除徭役,古人的苛捐杂税是非常重的,当官之后这些都可以减免。第二,当官的收入不菲,农民主要靠天吃饭,而且即便风调雨顺获得了大丰收还要大部分上交给地主,更何况碰上灾年颗粒无收的时候。而做官就可以有稳定的收入,不受天气的影响,可以说是旱涝保收。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官都具有非常大的特权,在古代这种特权是非常难以超越的。官在古代社会的地位是高人一等的,是高高在上的利益既得者。到了现代社会之后,虽然官的权力受到了削弱,不再有人认为官员天生是高于众人而存在的,但是官的权力依然还是很大的,社会上评价一个人的成就高低也是集中在官职的大小上。因此人们千方百计地要成为官,官成为人们谋取私利、行使特权的主要途径。官掌握的是普通人所无法得到的社会稀缺资源,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官甚至可以决定一个人的生死。所以说“官本位”的传统文化思想是根深蒂固的,在今天仍然深刻地影响着我国的行政伦理建设。

相关期刊更多

中国海事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广船科技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共广州广船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委员会

珠江水运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