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化自觉论文

文化自觉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文化自觉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文化自觉论文

文化自觉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文艺评论;文化传统;对话;价值转化

文化传统是一个民族稳定的精神基座,这个精神基座大致是由集体的生活方式、审美习惯、哲学理念等方面构成,但我们更为强调的是从哲学、艺术层面来谈论文化传统。如今,尽管我们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被西方文化所影响,但是我们的哲学精神、审美精神依然保留着自身的独立性和自足性。文化传统的承传和积淀又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当中形成的,因此具有一种稳固的集体认同的精神力量。正因为文化传统的稳固与强大,中国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几乎每一个重要的社会转型期都会面临如何对待文化传统的问题。五四以来,“古今之争”“中西之争”一直是知识界争议不休的问题。这个问题背后,牵涉到中国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由于不断经受着西方文化的强势渗透和冲击以及人们对古典文化传统的不断反思和质疑,以往统治了中国几千年的“原道”“宗经”“征圣”的文化传统不断地被瓦解。即便这样,中国的知识分子其实一直都没有抛弃文化传统。五四与文化传统之间并不是排斥对立的关系,而更多的是一种批判性继承关系。在不同时期的社会转型中,我们总会看到两种相互对峙的力量——保守与变革,这两者既形成一种张力关系,又具有双面性。从保守角度看,保守者往往相信文化传统背后的稳定性与超越性,他们相信文化传统一定存在着不因时间而改变与褪色的价值,因此会有意识地去坚持并维护文化传统的价值,可是一旦文化传统的保守力量走到极端,则容易转变成一种不顾时代与现实变化而盲目固守的狭隘态度,从而阻碍文化的革新。从变革的角度看,永远会有一批人走在时代前沿,去发现文化传统自身的弊病,并自觉地努力推动文化传统的更新与再造,但是变革一旦走向激进和极端,就容易导致全面否定文化传统,从而滑向文化虚无主义。因此,我们要辩证地看待文化传统与现代化之间的关系。事实上,中国文化传统既有“万变不离其宗”“原道”“宗经”等对文化的永恒价值的固守,但同时也有“道通为一”“惟变所适”“相反相成”等注重不同事物之间的变化关系的把握。文化传统不是一个凝固的实体,它一直处在一个不断变化着的时空序列之中,我们既要看到文化传统的传承性,又要看到其在不同时代的变异性。

我们应该立足于此来思考文化传统与当代文艺评论之间的关系。文化传统要完成现代价值的创造性转化,离不开当代文艺评论的批评实践。一方面,从文化脉络来说,强调文化传统与当代社会的接轨与融合,是对中国文化传统之根的体认与再造,也是当代社会弘扬文化传统以及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题中之义;另一方面,文化传统作为一种精神和思想资源,应该以其继承性与超越性,成为当代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精神来源,进而对当代文艺理论的本土建构产生积极影响。而这,必须建立在文化传统与当代文艺评论之间的互动与对话之中。换言之,文化传统必须具有现代视野,与此同时,从事当代文艺评论者,又必须具有充分的文化传统意识。文化传统与当代文艺评论之间的对话,不仅是一个理论命题,同时也是一个丰富的、具体的、鲜活的话语实践过程。首先,在文化立场层面,当代文艺评论与文化传统的对话必须建立整体性的文化视野。整体性的文化视野有两层含义。其一是注重文化传统的持久性与包容性。在回归文化传统的同时,我们要更加注重挖掘文化传统的永恒价值。毋庸讳言,在全球化、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中国文化传统在世界格局的流动变化中一度受到强大的冲击和消解,如今,主流意识形态以及民间社会几乎不约而同地重新呼唤民族的、本土的文化传统的回归。那么,在文化传统的进一步更新与重建过程中,我们又必须警惕,对于文化传统的回归不应该排斥西方文化,我们应该更多注重学习和借鉴西方文化。当代文化精神的觉醒,应该以承认人类精神的多样性为前提,文化传统的复兴必须在世界视野中来获得比较和呈现。其二是注重文化生态的多元性。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众文化的兴起与勃兴成为了一个显著的社会景观,同时,大众文化的大受欢迎也一度使精英知识分子的文化话语权受到了挑战和挤压。上世纪90年代中期在国内掀起的“人文精神大讨论”,既表现出知识分子对文化传统的消解的担忧,但也因为其表现出来的精英主义的批评立场,加深了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之间的对立。不过,在当时显得新潮时尚的大众文化,比如风靡一时的电视剧《渴望》,如今看来其实更多表现的却是对传统的亲情伦理和世俗生活的回归与守护。大众文化并不完全是对文化传统的背离和抛弃,反而与文化传统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如今,在客观存在着主流意识形态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的多元文化生态下,如何以一种整体性的视角来看待不同文化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从而在文化的交融互动中重新探讨如何回归文化传统,弘扬文化传统应成为当代文艺评论者思考的问题。其次,在学理方法层面,当代文艺评论与文化传统的对话应自觉发掘古代文论的理论资源。文艺理论是文化传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代文艺评论应该有意识地对传统文艺理论进行创造性的批评实践。当然,如果从广泛层面而言,文艺理论传统既包括中国古代文论,也包括近现代以来通过一系列译介进入国内,进而参与到中国现代化进程之中的西方文论传统。特别是近三十年来,西方众多前沿的、先进的学术思潮被大量引进和译介。但正如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的,不能套用西方理论来剪裁中国人的审美,我们已经看到,对于西方文论的迷恋和推崇,很容易将之拔高到一个非历史的高度,从而不顾文化发展的实际情况,盲目套用西方文论来解释中国本土的文化现象。正因此,如何在借鉴西方文论的同时更加自觉地思考本土文艺理论话语的生产和建构,已成为学界探讨的重要方向。当代文艺理论的本土话语建构,必定离不开中国古代文论的参与。

文化自觉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文化自觉;规律;方法论

中图分类号:G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12)04-0116-05

文化自觉问题不仅需要通过阐明其主要内涵及其内在规律,而且需要研究和确立其自己的方法论。因为人们对一种理论的创立和研究不仅仅是为了对其进行解释和阐述,而是为了掌握理论的内在规律,并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探索出相关可行途径加以改变人们的现有生存状况。

一、何谓文化自觉及其方法论

先生于1997年首次提出“文化自觉”,他说:“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1]。我们也可以把这一概念理解为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同时,费先生进一步指出:“我说‘文化自觉’这个概念可以从小见大,从人口较少的民族看到中华民族以至全人类的共同问题。”[2]可见,正确理解这一概念,要立足中国,放眼全球,要清楚“文化自觉”实质上是“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在文化上的觉悟和觉醒,包括对文化在历史进程中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3]此外,对这一概念的正确理解,还要清楚费先生提这一问题是为了应对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政治多极化的发展趋势,进而用以解决多元文化共同发展的方法。也就是告诉我们在与异域文化接触时,首先要“认识自己的文化”,并在此基础上“确立自己的位置”,“然后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多种文化都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联手发展的共处原则。”[4]

对文化自觉这一概念有了清晰理解后,我们来对文化自觉的方法论做进一步的了解。一般而言,方法是指人们在从事某种活动时,为了达到特定目的而采取和遵循的基本原则、基本程序、基本手段和方式。而方法论则是指关于方法研究的专门理论,它“属于哲学的范畴,它对主体活动的方法的研究,更多地具有的是哲学的倾向,如侧重于对方法的观点的理论探讨,方法论的基本原则、基本方法及其应用原理等的理论探讨”,“探求的是方法的‘是什么’、‘为什么’和方法的理性操作”[5]。基于上述分析,我们把文化自觉的方法论的内涵作如下界定:是指对文化自觉的研究方式和实现方式以及具体规律和手段的理论探讨,旨在探究文化自觉内在规律基础上掌握和应用文化自觉的相关方法实现文化价值。历史和现实表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首先需要实现文化自觉,而文化自觉的实现很重要的是要对其方法论做一科学的把握和运用。对文化自觉这一问题的研究理应与文化自觉方法论的研究结合起来,因为“一种理论只有建立起自己的方法论,才能完备起来;一种理论只有具备转化为方法论的内在能力,才能获得自我实现。”[6]125

二、准确把握文化自觉的相关方法论

实现文化自觉需要借助科学的途径和手段,而掌握科学的途径和手段的前提需对文化自觉的内在规律做一清晰的把握。

(一)文化自觉是一个物质实践的过程。一般而言,文化有两种存在形式,一是主体存在形式,二是客体存在形式。前者是指作为文化主体的人本身的素质和发展水平,如伦理道德水平、科学知识、艺术修养等;后者是指在历史实践中传递下来的物质和精神成果。依此理解,主体存在形式的文化是一种动态的形式,实质是实践成果的主体化。相反,客体存在形式的文化是一种静态形式、空间存在方式,实质是主体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与此相应,实现文化自觉,自然要涉及到两个方面——主体存在形式的文化实现自觉和客体存在形式的文化实现自觉。这就涉及到一个文化自觉的方法论问题,也涉及到一个从观念出发还是从物质实践出发的问题。

文化自觉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电气工程自动化;问题;解决措施

前言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电力行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并且为国家创造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随着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力工程逐渐的实现了自动化管理,显著的提高了电气工程的工作效率,降低了电气事故的发生概率,对促进电气工程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电气工程自动化在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对电气工程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电气工程自动化问题的解决措施势在必行。

1 电气工程自动化问题探析

(1)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运行中过于受主管的支配和影响。不同的电力企业在对电气工程自动化进行开发和应用的过程中,由于技术人员对电气工程自动化思想理论以及技术掌握程度不同,过分的根据技术人员的主管意识与习惯支配,导致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在设计、实施以及运行的过程中出现问题时,会增加相应的维护成本,增加了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的整体运行的负担与成本。

(2)电气工程自动化的网络架构存在差异。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发展是建立在快捷、高校的电气工程以及自动化系统基础上的,但是,许多电力行业自身的网络架构存在一定的差异,导致网络系统发展的差异性限制了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发展。此外,不同电力企业以及商家在硬件产品以及软件产品交换的过程中,电气工程的信息交换由于程序接口的不一致性,影响了企业之间信息与数据的传输和交流,限制了企业信息与数据的共享,导致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并不能发挥应用的作用。

(3)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的集成性较差。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的集成性是提升自动化的必经之路。但是,我国许多电气工程自动化还处在多岛自动化层面,多岛自动化具有信息独享、功能单一、相互不连接等缺点,并不能充分的发挥电气工程自动化的作用与功能,限制了我国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快速发展。

2 解决电气工程自动化问题的有效措施

(1)体现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开放性。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开放性指的是与外界创建接口,保证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和外界网络之间的连接,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各种信息的交流,实现信息的共享。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通过将计算机网络应用到系统的管理以及调节方面,能够显著的提高电力系统处理以及管理信息的速度,试点电气工程的自动化调度,同时计算机网络还能够通过共享平台和市场部经理做好衔接,保证订单及时下达,将电气工程自动化生产的业务流程准确、及时的输入到系统中,实现电气工程的自动化管理。同时,还应该重视电气工程的信息化管理,信息化指的是电气工程自动化管理中,应该重点突出信息化的地位,通过利用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设计以及运行电气设备,重点凸显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的地位。

(2)创建通用的网络系统,实现电气工程的科技化。通过在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中创建通用的网络系统,能够实现对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保证商业信息交流的安全性与可靠性。电力企业需要对设备、技术等进行监管和控制,通过创建通用的网络系统,采用网络连接的方式,能够自动化的制作以及更新生产计划滚动表,实现对建设项目订货、设计、生产以及检验等进度状况的跟踪,保证电力工程通用网络系统中数据的交换更加高效,促进电力工程自动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同时,电气工程自动化还应该实现科技化,在自动化运行的过程中不断的采用新产品、新技术,在创新的基础上重视节能,加大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等方面的创新和应用,不断的实现电气工程的自动化与科技化。

(3)创建企业之间的统一平台。由于受到实际条件的限制,导致各个电力企业之间的自动化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这样不仅会增加电力企业的经营成本,还给电力企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因此,电力企业的技术人员应该克服环境方面的问题,在进行电气工程自动化方案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根据研究对象的实际状况,明确研发项目的目标,然后确定具体的设计方案,同时将系统实时之后的维护、运行成本以及运行时间等考虑进去。通过创建企业之间的统一平台,不仅能够实现电气工程的自动化,还能够有效的计生运行成本。

(4)创建标准化的数据传输接口。标准化的数据传输接口是保证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高效、快捷、安全进行数据传输的必要条件,由于受到技术、系统设计等方面的影响,导致我国的电气工程自动化并没有形成标准化的数据传输接口。因此,从事电气工程自动化研究的技术人员应该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及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尽可能的创建最优化的标准数据传输接口,以此保证不同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之间的数据和信息能够完美的交换与共享,降低工程开发的时间与费用,同时加速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的建设进程。

(5)提高电气工程自动化安全系统装置的质量。安全是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稳定运行的前提,电气工程中自动化安全系统装置对整个电气工程的安全运行具有非常大的意义。因此,提高电气工程自动化安装系统装置的质量势在必行。想要提高电气工程自动化安全系统装置的质量,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在选择电气工程自动化安全系统装置时,应该遵循稳定、安全、可靠、实用的原则,在条件允许的状况下,尽可能选择质量高的产品,以此保证电力工程自动化系统能够长期、安全、稳定的运行;其次,保证电气工程自动化装置与装置、系统与系统之间的兼容性,保证装置在发挥远程控制、保护以及测算等过程中相互的协调和配合,共同维护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再者,还应该保证电气工程自动化安全系统装置具有良好的扩展性,便于电气工程在扩建以及改造的过程中也能发挥相应的保护作用;最后,电力工程自动化安全系统装置还应该具有相应的警报装置,当装置发出错误信号或者失灵时,能够及时的发出相应的报警信号,通知维护人员进行调整和维修。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推进,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发展在社会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其不仅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与生产,还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非常大的影响。但是,电气工程自动化在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问题,限制了电气自动化的发展进程。因此,针对电气工程自动化存在的问题,电气工程技术人员和研究人员应该不断的投入精力研究新技术、新工艺。促进电气工程自动化良性、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兴芬.电力工程及其自动化问题及措施[J].电力技术资讯,2013 (11).

[2]卢龙龙.刍议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31).

[3]董建设.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问题与对策研究[J].硅谷,2014(8).

文化自觉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文化自觉;方法论;西方职业教育课程模式;本土化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3)05-0003-04

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肇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在自身发展比较薄弱的情况下,大力借鉴来自于西方工业化发达国家的课程经验,双元制、CBE、MES等诸多课程模式都成为我们仿效的对象,并在此基础之上形成了“宽基础,活模块”、“项目课程”等具有一定本土特色的课程模式。但是,课程建设本土化的道路还很漫长,尤其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教育之间的阻隔进一步被打破,人类传统的生活方式被改变,把各民族文明都卷入到大交流、大融合、大碰撞的浪潮中,再加之西方职业教育课程模式也在不断调适,我国的经济社会转型与产业结构调整正处于关键期,都给我国职业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也是其变革的重要动因。对此,我们应该积极地回应,重新审视西方职业教育课程模式,进而对其进行适切性的改造,以便合理有效地指导我国的课程实践,最终建构源自于本土文化的课程话语体系与践行模式。

一、全球化语境中的跨文化对话

当今社会正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多元文化频繁交流、碰撞乃至矛盾冲突的时代,由于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历史渊源不同、文化背景存在差异等原因,中西职业教育课程对话中不可避免地要产生矛盾与碰撞,但是,与我们从情绪化的态度和单纯本土主义价值立场出发所想象的情况并不相同,中西职业教育课程对话既是中国现代职业教育课程产生、发展的框限因素,又是本土模式建构的思想资源。全球化一方面意味着人类文化共性的增加,“西方现代制度,从市场资本主义,民族国家到民主政治,几乎已全球化,启蒙的一些价值如民主、公正、自由、平等、博爱、人权等已为大多数的现代化国家的人们所承认”[1],另一方面,全球化也不是世界一体化,不同文化的交织会产生出更多的异质样态,为文化的创生提供新的契机。为了建构本土职业教育在世界职业教育格局中的重要地位,获得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国人借助于西方的“现代性”话语,试图激活中国的文化传统,努力在西方与本土之间寻找恰当的张力。而且,“全球化的效果势将削弱‘所有’民族国家的文化向心力,即便经济上的强势国家(先前时代的‘帝国主义权势核心’)亦不能幸免于此”[2],因此,并非经济发达国家在全球化中就始终具有绝对优势,全球化给不同形式、特点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创生和跃迁提供了空间上的更大可能。如果抛弃笛卡儿式的二元对立式的思考模式,我们会发现对文化冲突中不同现象、观念的逐渐理解与调适促成了课程变革的生生不息,保证了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成长的旺盛生命力。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尽管不同民族文化的行为标准、价值尺度和社会制度千差万别,甚至是相互对立的,但它们都有一定的维护社会存在和本民族稳定的功能,不同民族文化的价值尺度和行为标准都不具有最高标准的意义,却在其文化体系范围之内都有某种存在的合理性。所以,体现了我国民族文化价值观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应该是独特的,具有世界性的意义与价值,不可以与西方作简单类比,只有从本土文化体系的角度来考察与研究,才能发现其实践性的意义与价值。而且,我国职业教育本土化课程模式的成熟应该在开放的环境中进行,使文化对话与碰撞成为自身发展的不竭动力。实际上,也只有在不同课程文化相互角力的过程中,适合时代要求、有着旺盛发展能力的课程模式才能凸显出来,同一课程模式中的积极合理因素才会被保留下来,同时,那些悖离了时代需求的课程样态和元素也才会退出历史舞台。多元文化碰撞与交流为我国职业教育认识自身、借鉴世界文明、发展创新提供了可能性,本民族的文化尤其是那些根基深厚的民族文化,能够在与外来文化的对话中汲取新的养分,实现自身的跨越,促进本土课程模式不断走向成熟。

二、简单借鉴与排斥西学的课程检讨

西方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的发展在相当多的方面要优于我们,他们的理念与经验可以为我们提供有益的思考,但同时必须指出的是,西方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建立在西方文化的基础之上,当其进入中国以后,就会面临着不同语境之间的强烈冲突,尤其受到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制肘,这就导致西方课程模式的成果并不能完全适应中国的实际。但是,在多年封闭后走向改革开放的状态下,人们急切地将目光投向西方职业教育课程模式,期望能够获取本土课程实践高速发展的神奇密码,进而由对传统意识的危机置换为对西学的渴望,过度渴望使得人们部分程度上忽视了对其进行深入地思考。而且,由于过于匆忙,人们难以准确找到审视和取舍西方职业教育模式的立足点,甚至有时还会陷入同质化的境地,从而导致借鉴上存在一定的盲目与混乱。尽管研究者们提出一个又一个新的概念与命题,努力进行课程模式的引进与创新,但接受的更多的是具体、知识性的理论主张和术语名词,缺乏方法论与思路上的化合与借用,把精力消耗在中西学术交往的简单贸易之中。另一方面,尽管本土文化也确实有捍卫自身文化的自由,有为其辩护的重要权利。不过,一些人又过分强调了民族特征,拒绝全球化视野下的课程交流,这样会使课程模式的更新与重铸失去了参照系和催化剂。因为,融入世界并不是丧失民族自我,也不是有意拒斥来自系统外的合理要素介入。

西学东渐的话题由来已久,西方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的本土化问题不是自今日始而只是如今显得尤为醒目。实际上,如何使中华民族的独特文化与西方现代文化既保持必要的恰当张力又不至于走向截然对立,仍然是迫切需要处理好的关键问题。一些研究者对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模式本土化不足表现出真诚的关切,他们呼吁不能因为对“现代化”和“世界性”的简单借鉴而丧失自己的民族性,以至成为被西方文化同化后的产物,所以,我们必须站在中国文化的立场之上,使西方课程模式服从、服务于中国的改革与实践,对西方的异质理论进行本土化的改写。我们丝毫不怀疑西方职业教育模式有助于澄清和表达对我国职业教育课程实践的理解和认识,但是一些学者某种程度上忽视了对不同课程模式形成与发展的世界史背景和不同国家具体情况的文化考察,特别表现在一些以对理想的主观追求经常代替了对现实的冷静分析,应该是什么的论证经常代替了现实是什么的讨论。混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界限会使我们保持盲目乐观心态,导致难以找到推动职业教育进步的真实路径。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必须把自己融入世界,但绝不应该是一种简单的模仿和重复的过程,也不是夜郎自大的封闭保守,而是对自身文化与思想价值体系进行现代意义的重新建构的过程。民族文化的自持和全球化语境下文化价值的普世性之间的内在紧张应该被调控到一个合理的限度,才会使得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模式既具有世界眼光,又具有深厚的本土情怀。

三、努力秉持文化自觉的积极心态

长期以来,我们对待外来文化一直采用一种极端路线,要么奉为宝典,成为大家膜拜的对象,要么全盘拒斥,视之为蛊惑人心的异端,不断地从钟摆的一端滑向另一端,不能够真正以公允的态度形成自己的理解与认识,说到底就是缺少文化自觉的意识,缺少深刻的文化判断力。“文化自觉”是先生前些年提出的一个概念,内涵着丰富的文化意蕴,充分表露了他的文化情怀,加之全球化背景下整个社会又处于文化转型期,“文化自觉”成为人们比较关注的学术话题。所谓文化自觉是指人们对自身文化有一种自知之明,不是浅层次知其然,更知其背后的所以然,能够找到自己的文化发展脉络,形成自己的文化实践逻辑。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自觉应当成为我们进行教育研究与实践变革的重要价值取向,以指导我们正确地看待来自异域的教育文化,并以此审视本土的教育文化,从而形成正确的教育价值观。教育价值观非常重要,看起来好像与实践关联度不大,但它会左右我们整个教育的实践方向,如果方向一旦发生偏向,带来的后果可能是极为严重的,甚至会出现南辕北辙的情况。因此,文化自觉这一重要的心态要充分引起我们的重视,并内化为我们的文化价值线索,贯穿自身教育实践的全过程。

在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西方职业教育课程模式一直处于比较强势的地位,本应成为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建设参照系的西方课程模式某种程度还是有些僭越,尽管西方职业教育课程思想的确代表了人类文明的某些发展与进步,可以帮助我们形成研究与看待问题的新方法、新思路,对我们的认知方式产生作用,但也要看到它最大的弊病在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消解和解构。现实中,大量的西方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移植过来,其中的概念、术语、理论都是在西方文化与语境中产生的,一旦放在中国的教育文化环境中,必然与本土文化产生激烈碰撞,对于浸染于本土文化中的我国职业教育来说,肯定会出现文化不适应现象,进而对其产生认同危机。如何恰当把握中西职业教育课程模式之间的关系,实现多种文化的有机契合,以保障课程实践的顺利进行,这就需要一种积极的文化自觉心态。我们要通过文化自觉,在与文化“他者”的对比中,以恰当的方式,合理吸收借鉴西方的课程模式,把一种创生之后的文化深深熔铸在课程改革与实践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有了文化自觉的意识,我们就会增强对课程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适应新环境、新时代的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就能在特定的文化转型时期,对西方职业教育课程模式进行深刻的反省和抉择,从而对其有着更为充分的认识,能深切地体认到自身的历史使命,并努力付诸文化实践,呈现出一种历史使命的担当精神、文化传承精神与课程创新精神,在中西文化的主体间性理解中认识和借鉴西方课程模式。

四、方法论视角下的本土课程模式建构

文化自觉与方法论在价值辨析上相互契合,并将文化自觉转换为实践中的方法论视角,以带给我们更多的启示与借鉴。对于我国职业教育本土化而言,笔者认为当下急需的是转变看待问题的视角,而不仅仅是简单的方法复制,这样的转换具有哲学层面的意义,也才能让方法具有深刻的价值支撑。课程本土化问题涉及对异域模式接受的深层问题,我们究竟是侧重于把外来课程模式作为一种知识(如具体的理论、方法、概念、术语)来引进,还是侧重于具有文化意味的方法论启示,即如看待问题的态度、思路与方向等,也就是隐藏在方法之后的价值。正如有学者所言:“许多概念,如变革中的参与和合作、对实地背景的尊重、对教师作为一个‘人’强调等等,总体上显然是与英语国家的文化传统分不开的。我国的文化传统未必能够容纳这些概念,即使从形式上接受,也未必能像英语国家里所发生的那样得其‘精神’。”[3]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西方课程模式不仅仅是西方学者提出的一个概念或一个体系,它更是在其特定文化背景下研究与看待问题的视野,是一种思想方式和认知方式,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为人们认识事物提供了一种新的审视视域,而并不仅仅是一种知识类型或知识体系,在更高的文化层面上具有深刻的方法论价值。所以,我们应该在文化自觉的引领下,从方法论的意义上理解西方职业教育课程模式。而且,不同文化中产生的课程模式体现了不同民族的文化品质、践行方式与思维特征,对其进行文化层面的分析,可以让我们明晰不同文化之间的交往过程和负载的文化结构,以中国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和重新创造能力更有效地去认识与变革它们,所以,对西方职业教育课程模式进行深入地文化思考,并未给其创新与辩护框定界限,反而为西方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在中国的实践开启了广阔的空间。

总之,在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实践中,可以大量借鉴西方课程模式的研究成果,甚至作为我们的核心价值追求,但是我们不仅要关注其以知识形式呈现的结果,更应该努力回到西方课程模式形成的土壤中去考量与反思,实际上就是对这些模式在其所属文化中的建构过程进行考察,关注这种模式是怎样产生的,其对本国职业教育课程实践的解释力与指导力如何,进一步而言,西方课程模式是如何指导其本土化教育实践的,取得了哪些成绩,存在着哪些问题,人们对其认同度究竟如何?而绝不仅仅是掌握模式包含的知识本身,尤其不能把这些程序性知识当作拿来可用的方法,简单复制到中国特色的课程实践中来,而必须从文化的视角予以有效置换,以把握其在中国操作的方向感与适切度。因此,我们应该持守以方法论为载体的文化自觉,去看待和学习不断发展中的西方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去关注西方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建构过程尤其是其所负载的异域文化意涵,而并非仅仅是建构出来的结果性知识,以积极的文化心态认真分析并将其有效整合到我们原有的思维方式和认知结构中去,以自身的文化传统对西方职业教育课程模式进行重新改造和建构,改变简单的技术化操作路径,这样才会形成本土特色的课程模式,进而对中国的职业教育课程变革实践产生深刻的本体性影响。

参考文献:

[1]金耀基.全球化、文化转向与多元化现代性[N].中华读书报,1998―08―05(8).

[2]【英】汤林森.文化帝国主义[M].冯建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3]王建军.课程变革与教师专业发展[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4.

收稿日期:2013-03-10

作者简介:张晓东,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13)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博士、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基本理论。

Pursuit of Methodolog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Consciousness: Localization of West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Curriculum Modes

ZHANG Xiao-dong

(Jiangsu Institute of Education Science Research, Nanjing 210013, Jiangsu Province)

文化自觉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现代图形;平面设计;文化自觉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1-0065-01

中国传统文化、民族艺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经过数千年的积淀和发展,已经深深融入到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记忆和中华文明特有的文化基因,而这无疑也是现代设计的宝贵财富与资源优势。历代文人、工匠、艺术家为今天的设计活动留下了丰富的设计经验,也为今天的设计师能设计出更加丰富的作品提供了精神的和物质的典范。这就要求现代设计师在运用传统思想、文化、艺术时,不管是在意识上还是运用方法上,都应该充分尊重其内涵,做到合理、有效地运用。须知造型形态的偶然契合有时并不等于内容意义上的吻合,对于好的传统文化应该尽可能多的理解与把握,为现代设计提供更多的创意、思维方式。我们要研究、了解我们自己的文化资源优势,而且是在国际化的背景下研究,而非闭门造车,更不是死搬硬套,是要运用一切可用的国际化资源,发掘自己本土的文化,做适合满足自己需求的产品设计。

在现代设计发展较早的西方国家尤其高度重视设计的本土文化发展,并成功的使其设计品具备了鲜明的文化识别性。如德国设计的严谨、实用;芬兰设计的人性化与自然主义等;日本的现代设计则在传统文化与西方文明的交汇过程中取长补短改良自身,即适应了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又保留了民族文化特色。因而,无论从国际市场竞争,还是从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角度看,深入挖掘、发扬传统文化、民族文化风格特色,都将会是发展当代设计的关键。

而缺乏正确引导的设计很容易蜕化为企业、市场牟利的工具。近年来设计领域“中国风”盛行,这原本是好现象,但市面上许多打着“中国风、民族风”招牌的产品不过是通过对产品添加肤浅的、所谓民族特色的传统符号,实际只是经济利益驱动下对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的表面化借用甚至是曲解和误读。我们需要的不是“中国符号”而是“中国味道”。当代设计不应只满足于对传统符号的简单借鉴和对传统形式的因袭,而是应该从理解传统设计的思维方式的角度,从设计品中体会当时的创造者对世界、对作品的理解。从思维方式的角度审视中国传统设计所的丰富内涵无疑能够更加准确的把握中国传统造物设计的思想和文化内涵。

而且设计的形式、风格、装饰这些从来都不是无根的存在,脱离文化背景的发展史一种没有灵魂的发展,而没有内在观念支持的设计更是如同无本之木、无源之水难以持续。设计所承载的内容或是要表达的信息、以及所针对的受众群体,这些因素都会影响着作品相应的设计风格、特征及演变趋势,也最能代表和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质。所以要研究文化自觉在现代图形设计中的表现,还应该同时研究文化自觉在传统图形设计中的表现,毕竟文化从来都是不间断,审视、了解过去,是为了更加清醒的看思考今天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同时,只有深入的了解认识传统设计文化的发展演进过程,才能对传统文化在现代设计中的各种应用、表现,做出科学深刻的理解和有效的现代转化。也只有不断适合于新的社会文化环境,传统设计思想、文化才会有更广阔的生存及发展空间。

晚年的先生因焦虑在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下,中国人究竟能不能保持原有的文化认同而提出文化自觉的概念。他说,“文化自觉的意义在于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和发展趋向。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当前,亟需倡导、唤醒国人的文化自觉精神,并以这种文化自觉的精神反思与指导中国传统文化的振兴。越是物质富足的年代,人们对非物质生活的重视程度就越高。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各种有关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复兴的呼声一直居高不下。

王受之先生也曾说过:“所谓设计,是指把一种计划、规划、设想、问题解决的方法,通过视觉方式传达出来”。因此,今天的设计师不应该以盲目、机械的态度对待传统思想、文化。盲目是因为无知、疏于了解;机械是因为缺乏责任心和民族自豪感。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理念、设计资源与现代平面设计的发展密切相关,应该在现代设计中予以重视。 正如李砚祖先生所说的“民族艺术和传统是包括现代设计在内的现代艺术的母本和源泉。发展中国的现代设计,一方面需要现代化科学技术的扶持,借鉴先进的设计经验和方法;另一方面则需要立足本民族的艺术传统。在一定意义上,民族性的往往既是世界性的也是现代的。”加强文化自觉观念,不断探索传统优秀设计资源与现代设计之间的对接与转换,于西方文化冲击下保持原有的民族文化认同,都将是中国现代设计发展不可回避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