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化自觉论文

文化自觉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文化自觉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文化自觉论文

文化自觉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文艺评论;文化传统;对话;价值转化

文化传统是一个民族稳定的精神基座,这个精神基座大致是由集体的生活方式、审美习惯、哲学理念等方面构成,但我们更为强调的是从哲学、艺术层面来谈论文化传统。如今,尽管我们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被西方文化所影响,但是我们的哲学精神、审美精神依然保留着自身的独立性和自足性。文化传统的承传和积淀又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当中形成的,因此具有一种稳固的集体认同的精神力量。正因为文化传统的稳固与强大,中国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几乎每一个重要的社会转型期都会面临如何对待文化传统的问题。五四以来,“古今之争”“中西之争”一直是知识界争议不休的问题。这个问题背后,牵涉到中国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由于不断经受着西方文化的强势渗透和冲击以及人们对古典文化传统的不断反思和质疑,以往统治了中国几千年的“原道”“宗经”“征圣”的文化传统不断地被瓦解。即便这样,中国的知识分子其实一直都没有抛弃文化传统。五四与文化传统之间并不是排斥对立的关系,而更多的是一种批判性继承关系。在不同时期的社会转型中,我们总会看到两种相互对峙的力量——保守与变革,这两者既形成一种张力关系,又具有双面性。从保守角度看,保守者往往相信文化传统背后的稳定性与超越性,他们相信文化传统一定存在着不因时间而改变与褪色的价值,因此会有意识地去坚持并维护文化传统的价值,可是一旦文化传统的保守力量走到极端,则容易转变成一种不顾时代与现实变化而盲目固守的狭隘态度,从而阻碍文化的革新。从变革的角度看,永远会有一批人走在时代前沿,去发现文化传统自身的弊病,并自觉地努力推动文化传统的更新与再造,但是变革一旦走向激进和极端,就容易导致全面否定文化传统,从而滑向文化虚无主义。因此,我们要辩证地看待文化传统与现代化之间的关系。事实上,中国文化传统既有“万变不离其宗”“原道”“宗经”等对文化的永恒价值的固守,但同时也有“道通为一”“惟变所适”“相反相成”等注重不同事物之间的变化关系的把握。文化传统不是一个凝固的实体,它一直处在一个不断变化着的时空序列之中,我们既要看到文化传统的传承性,又要看到其在不同时代的变异性。

我们应该立足于此来思考文化传统与当代文艺评论之间的关系。文化传统要完成现代价值的创造性转化,离不开当代文艺评论的批评实践。一方面,从文化脉络来说,强调文化传统与当代社会的接轨与融合,是对中国文化传统之根的体认与再造,也是当代社会弘扬文化传统以及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题中之义;另一方面,文化传统作为一种精神和思想资源,应该以其继承性与超越性,成为当代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精神来源,进而对当代文艺理论的本土建构产生积极影响。而这,必须建立在文化传统与当代文艺评论之间的互动与对话之中。换言之,文化传统必须具有现代视野,与此同时,从事当代文艺评论者,又必须具有充分的文化传统意识。文化传统与当代文艺评论之间的对话,不仅是一个理论命题,同时也是一个丰富的、具体的、鲜活的话语实践过程。首先,在文化立场层面,当代文艺评论与文化传统的对话必须建立整体性的文化视野。整体性的文化视野有两层含义。其一是注重文化传统的持久性与包容性。在回归文化传统的同时,我们要更加注重挖掘文化传统的永恒价值。毋庸讳言,在全球化、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中国文化传统在世界格局的流动变化中一度受到强大的冲击和消解,如今,主流意识形态以及民间社会几乎不约而同地重新呼唤民族的、本土的文化传统的回归。那么,在文化传统的进一步更新与重建过程中,我们又必须警惕,对于文化传统的回归不应该排斥西方文化,我们应该更多注重学习和借鉴西方文化。当代文化精神的觉醒,应该以承认人类精神的多样性为前提,文化传统的复兴必须在世界视野中来获得比较和呈现。其二是注重文化生态的多元性。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众文化的兴起与勃兴成为了一个显著的社会景观,同时,大众文化的大受欢迎也一度使精英知识分子的文化话语权受到了挑战和挤压。上世纪90年代中期在国内掀起的“人文精神大讨论”,既表现出知识分子对文化传统的消解的担忧,但也因为其表现出来的精英主义的批评立场,加深了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之间的对立。不过,在当时显得新潮时尚的大众文化,比如风靡一时的电视剧《渴望》,如今看来其实更多表现的却是对传统的亲情伦理和世俗生活的回归与守护。大众文化并不完全是对文化传统的背离和抛弃,反而与文化传统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如今,在客观存在着主流意识形态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的多元文化生态下,如何以一种整体性的视角来看待不同文化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从而在文化的交融互动中重新探讨如何回归文化传统,弘扬文化传统应成为当代文艺评论者思考的问题。其次,在学理方法层面,当代文艺评论与文化传统的对话应自觉发掘古代文论的理论资源。文艺理论是文化传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代文艺评论应该有意识地对传统文艺理论进行创造性的批评实践。当然,如果从广泛层面而言,文艺理论传统既包括中国古代文论,也包括近现代以来通过一系列译介进入国内,进而参与到中国现代化进程之中的西方文论传统。特别是近三十年来,西方众多前沿的、先进的学术思潮被大量引进和译介。但正如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的,不能套用西方理论来剪裁中国人的审美,我们已经看到,对于西方文论的迷恋和推崇,很容易将之拔高到一个非历史的高度,从而不顾文化发展的实际情况,盲目套用西方文论来解释中国本土的文化现象。正因此,如何在借鉴西方文论的同时更加自觉地思考本土文艺理论话语的生产和建构,已成为学界探讨的重要方向。当代文艺理论的本土话语建构,必定离不开中国古代文论的参与。

文化自觉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文化自觉;规律;方法论

中图分类号:G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12)04-0116-05

文化自觉问题不仅需要通过阐明其主要内涵及其内在规律,而且需要研究和确立其自己的方法论。因为人们对一种理论的创立和研究不仅仅是为了对其进行解释和阐述,而是为了掌握理论的内在规律,并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探索出相关可行途径加以改变人们的现有生存状况。

一、何谓文化自觉及其方法论

先生于1997年首次提出“文化自觉”,他说:“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1]。我们也可以把这一概念理解为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同时,费先生进一步指出:“我说‘文化自觉’这个概念可以从小见大,从人口较少的民族看到中华民族以至全人类的共同问题。”[2]可见,正确理解这一概念,要立足中国,放眼全球,要清楚“文化自觉”实质上是“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在文化上的觉悟和觉醒,包括对文化在历史进程中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3]此外,对这一概念的正确理解,还要清楚费先生提这一问题是为了应对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政治多极化的发展趋势,进而用以解决多元文化共同发展的方法。也就是告诉我们在与异域文化接触时,首先要“认识自己的文化”,并在此基础上“确立自己的位置”,“然后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多种文化都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联手发展的共处原则。”[4]

对文化自觉这一概念有了清晰理解后,我们来对文化自觉的方法论做进一步的了解。一般而言,方法是指人们在从事某种活动时,为了达到特定目的而采取和遵循的基本原则、基本程序、基本手段和方式。而方法论则是指关于方法研究的专门理论,它“属于哲学的范畴,它对主体活动的方法的研究,更多地具有的是哲学的倾向,如侧重于对方法的观点的理论探讨,方法论的基本原则、基本方法及其应用原理等的理论探讨”,“探求的是方法的‘是什么’、‘为什么’和方法的理性操作”[5]。基于上述分析,我们把文化自觉的方法论的内涵作如下界定:是指对文化自觉的研究方式和实现方式以及具体规律和手段的理论探讨,旨在探究文化自觉内在规律基础上掌握和应用文化自觉的相关方法实现文化价值。历史和现实表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首先需要实现文化自觉,而文化自觉的实现很重要的是要对其方法论做一科学的把握和运用。对文化自觉这一问题的研究理应与文化自觉方法论的研究结合起来,因为“一种理论只有建立起自己的方法论,才能完备起来;一种理论只有具备转化为方法论的内在能力,才能获得自我实现。”[6]125

二、准确把握文化自觉的相关方法论

实现文化自觉需要借助科学的途径和手段,而掌握科学的途径和手段的前提需对文化自觉的内在规律做一清晰的把握。

(一)文化自觉是一个物质实践的过程。一般而言,文化有两种存在形式,一是主体存在形式,二是客体存在形式。前者是指作为文化主体的人本身的素质和发展水平,如伦理道德水平、科学知识、艺术修养等;后者是指在历史实践中传递下来的物质和精神成果。依此理解,主体存在形式的文化是一种动态的形式,实质是实践成果的主体化。相反,客体存在形式的文化是一种静态形式、空间存在方式,实质是主体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与此相应,实现文化自觉,自然要涉及到两个方面——主体存在形式的文化实现自觉和客体存在形式的文化实现自觉。这就涉及到一个文化自觉的方法论问题,也涉及到一个从观念出发还是从物质实践出发的问题。

文化自觉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电气工程自动化;问题;解决措施

前言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电力行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并且为国家创造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随着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力工程逐渐的实现了自动化管理,显著的提高了电气工程的工作效率,降低了电气事故的发生概率,对促进电气工程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电气工程自动化在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对电气工程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电气工程自动化问题的解决措施势在必行。

1 电气工程自动化问题探析

(1)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运行中过于受主管的支配和影响。不同的电力企业在对电气工程自动化进行开发和应用的过程中,由于技术人员对电气工程自动化思想理论以及技术掌握程度不同,过分的根据技术人员的主管意识与习惯支配,导致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在设计、实施以及运行的过程中出现问题时,会增加相应的维护成本,增加了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的整体运行的负担与成本。

(2)电气工程自动化的网络架构存在差异。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发展是建立在快捷、高校的电气工程以及自动化系统基础上的,但是,许多电力行业自身的网络架构存在一定的差异,导致网络系统发展的差异性限制了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发展。此外,不同电力企业以及商家在硬件产品以及软件产品交换的过程中,电气工程的信息交换由于程序接口的不一致性,影响了企业之间信息与数据的传输和交流,限制了企业信息与数据的共享,导致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并不能发挥应用的作用。

(3)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的集成性较差。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的集成性是提升自动化的必经之路。但是,我国许多电气工程自动化还处在多岛自动化层面,多岛自动化具有信息独享、功能单一、相互不连接等缺点,并不能充分的发挥电气工程自动化的作用与功能,限制了我国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快速发展。

2 解决电气工程自动化问题的有效措施

(1)体现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开放性。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开放性指的是与外界创建接口,保证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和外界网络之间的连接,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各种信息的交流,实现信息的共享。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通过将计算机网络应用到系统的管理以及调节方面,能够显著的提高电力系统处理以及管理信息的速度,试点电气工程的自动化调度,同时计算机网络还能够通过共享平台和市场部经理做好衔接,保证订单及时下达,将电气工程自动化生产的业务流程准确、及时的输入到系统中,实现电气工程的自动化管理。同时,还应该重视电气工程的信息化管理,信息化指的是电气工程自动化管理中,应该重点突出信息化的地位,通过利用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设计以及运行电气设备,重点凸显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的地位。

(2)创建通用的网络系统,实现电气工程的科技化。通过在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中创建通用的网络系统,能够实现对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保证商业信息交流的安全性与可靠性。电力企业需要对设备、技术等进行监管和控制,通过创建通用的网络系统,采用网络连接的方式,能够自动化的制作以及更新生产计划滚动表,实现对建设项目订货、设计、生产以及检验等进度状况的跟踪,保证电力工程通用网络系统中数据的交换更加高效,促进电力工程自动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同时,电气工程自动化还应该实现科技化,在自动化运行的过程中不断的采用新产品、新技术,在创新的基础上重视节能,加大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等方面的创新和应用,不断的实现电气工程的自动化与科技化。

(3)创建企业之间的统一平台。由于受到实际条件的限制,导致各个电力企业之间的自动化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这样不仅会增加电力企业的经营成本,还给电力企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因此,电力企业的技术人员应该克服环境方面的问题,在进行电气工程自动化方案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根据研究对象的实际状况,明确研发项目的目标,然后确定具体的设计方案,同时将系统实时之后的维护、运行成本以及运行时间等考虑进去。通过创建企业之间的统一平台,不仅能够实现电气工程的自动化,还能够有效的计生运行成本。

(4)创建标准化的数据传输接口。标准化的数据传输接口是保证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高效、快捷、安全进行数据传输的必要条件,由于受到技术、系统设计等方面的影响,导致我国的电气工程自动化并没有形成标准化的数据传输接口。因此,从事电气工程自动化研究的技术人员应该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及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尽可能的创建最优化的标准数据传输接口,以此保证不同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之间的数据和信息能够完美的交换与共享,降低工程开发的时间与费用,同时加速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的建设进程。

(5)提高电气工程自动化安全系统装置的质量。安全是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稳定运行的前提,电气工程中自动化安全系统装置对整个电气工程的安全运行具有非常大的意义。因此,提高电气工程自动化安装系统装置的质量势在必行。想要提高电气工程自动化安全系统装置的质量,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在选择电气工程自动化安全系统装置时,应该遵循稳定、安全、可靠、实用的原则,在条件允许的状况下,尽可能选择质量高的产品,以此保证电力工程自动化系统能够长期、安全、稳定的运行;其次,保证电气工程自动化装置与装置、系统与系统之间的兼容性,保证装置在发挥远程控制、保护以及测算等过程中相互的协调和配合,共同维护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再者,还应该保证电气工程自动化安全系统装置具有良好的扩展性,便于电气工程在扩建以及改造的过程中也能发挥相应的保护作用;最后,电力工程自动化安全系统装置还应该具有相应的警报装置,当装置发出错误信号或者失灵时,能够及时的发出相应的报警信号,通知维护人员进行调整和维修。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推进,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发展在社会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其不仅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与生产,还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非常大的影响。但是,电气工程自动化在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问题,限制了电气自动化的发展进程。因此,针对电气工程自动化存在的问题,电气工程技术人员和研究人员应该不断的投入精力研究新技术、新工艺。促进电气工程自动化良性、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兴芬.电力工程及其自动化问题及措施[J].电力技术资讯,2013 (11).

[2]卢龙龙.刍议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31).

[3]董建设.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问题与对策研究[J].硅谷,2014(8).

文化自觉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视觉艺术网络虚拟现实

艺术活动反应时代的现象,且在各种意义上,艺术与时代革新或改造的根本精神,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感情的自发形成占了大部分,但在有些状态下理性的计划性成分亦占有相当的比例,尤其在新媒体、新美学观念、新素材及新的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以理性为诉求的创作灵感,已占有绝对的重要性及审美价值。

科技的革新,从计算机、网络到虚拟现实,在艺术创作上产生极大的变化,具有实验精神的先驱艺术家们热衷于新媒体与材料与新艺术形式的探求。从十九世纪末到今天,其中发生了难以计数的艺术运动,一部新媒体艺术史,几乎就是一部近代科技史,而我们仍然活在其中,变化日新月异,很难去归纳风格,或下任何定论。到目前为止,网络艺术、包括虚拟实境的交互式装置,似乎是互动艺术的主流。科学的发明与发现,大量地运用在改善人类生活上,不过是近五十年的事,却带给人类前所未有的便捷与刺激。改变的不仅是物质的层面,在精神上的意义也相当深远。

尤其是60年代末70年代初,当电子媒体与计算机科技开始普及之时,媒体深深影响我们对世界的认知,人们视野变宽了,世界变小了。当时,艺术、科技与科学间的关系常受争议。艺术与科技运动吸引许多艺术家、科学家、工程师以及业者参与,意图发展出跨领域的合作架构,然而时至今日,这种系统化的合作模式,仍然只是一个理想。因为科技、艺术都是文化有机整体的一部分,原本就不容分割。

运用科技的视觉艺术,一个明显的议题便是科技带来的艺术品复制性与真实性的问题。一切展演都只是以复制品呈现,要观赏者破除原有的观赏习惯,在传统上的艺术价值包含了独创性、唯一性、与真实性,都将被重新思考。

数字化科技成熟后,讲求光与速度,去物质化的虚拟影像透过媒体四处传播,复制已经不再是模仿、替代真实或是真实的幻觉,数字世界已然成为另外一种真实。因为影像可被转换为数字语言,可被任意操弄,因而影像成为一种信息,于是艺术行为也大大不同于前,艺术家在庞杂的影像信息中,选择、过滤、重新组装,不只是利用技术来解决视觉问题,开发新的视觉经验,更利用新媒体去呈现人们生活中的种种困境,作品意义的产生存在于事件的脉络还有与观赏者的互动中。观赏者从最早的被动接受,到目前已然成为参与者,甚而是展演内容的提供者。以往视觉艺术的形式,可大分为平面的绘画与立体的雕刻,而影像的领域今后将与前述二者并列为视觉艺术的重要形式之一。未来随着计算机图像处理,多媒体、高画质等新媒体技术的高度发展,传统的录像技术也将面临新的整合。

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以后高科技产品发展迅速,计算机、雷射光线、传真机、复印机、卫星传播等。这些尖端科学技术,都成为创造想象和架构的创作工具,这些新的媒介能仿真真实世界,也能创造出幻想境界中的奇景。高科技艺术是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兴起于美国的新艺术。它是泛指以运用高科技创造的现代美术作品,诸如计算机艺术、雷射光艺术等作品,在美学领域中带来明显意义,结合了人类智能和科技产生的大量新颖技巧。潜藏在这种深具潜力的新视觉技巧下,有一个更深入的意义:在高科技的辅助下,视野更加瞭阔,并为艺术创作,提供了新的美学向度,跳跃连结代替线性思考,多向度空间取代绘画透视,前所未有互动。

尤其是,自从计算机出现以后,因为可以储存、修改,容易重新绘制及复制,所有有关绘画的行为起了很大的改变。1952年美国的BenF.Laposky利用计算机做出一个抽象的图像,1956年才开始能创作出彩色的电子影像,1960年德国K.Alsleben及W.Fetter发表最早的计算机绘图作品,直至1994年网际网络开始盛行,四、五十年间,人们对于空间的思考模式随之改变,我们离开了复杂而趋向一个快速沟通、大纲式了解的理想。我们不再需要画一堆很复杂辅助线去处理放置一个三维物体于二维平面上的问题,计算机影像帮我们解决了这些问题。因此,艺术家已把兴趣放在如何避免复杂的建构,因为人们想象的空间已经改变,波浪的、拥挤的西方绘画已被纯粹的、无限空间的现代绘画所取代。

计算机对现代艺术造成的冲击及影响之巨,超乎想象。计算机一般被认为是一个空间可视化的简单辅助工具,但它不只是一件工具,一种媒体和材料,更重要的是一种新的美学方向,新的再现可能。多数计算机艺术的创作者,深信虽然计算机本来不是为艺术创作的理由而发明,但它会持续发展出特有的本质,继续为艺术家提供最好的工作伙伴。

通常,计算机比传统铅笔的方式更简单、便宜、快速地生产,计算机让艺术家与音乐创作者更快速的生产,这也就是我为什们称之为“罐头艺术”的原因。然后,计算机也可提供一种艺术替代品更快速的方法,这也是我为什么称其为“麦当劳艺术”。当然,计算机艺术有它的隐忧。虽然计算机为艺术带来发展的新契机,却也有不少令人不安的地方。:

第一:由于计算机也是科技的产物,自然有现代和传统的冲突,如何把过去的传统艺术,配合新的计算机媒材,加以融合表现出来,呈现附合时代的新风貌而被接受,是值的深思的问题。因为全世界都是用相同的软件和设备,如果一窝蜂的跟着主流,则艺术创作则会划地自限,而显露大量复制和类似的肤浅平面感,失去艺术的美感和深度。第二:如同前面提到的,工具的方便,却造成个人风格的丧失,并且失去敏锐度,因为一旦创作者习于依赖计算机的修改功能,创作的动力则渐渐退去,例如:惯用PHOTOSHOP的摄影者很可能因此,不在意拍照的决定性时刻,因为可以透过计算机仿真修改,不怕拍不好,但即使效果逼真,却失去艺术价值了。

第三:即是计算机艺术虽然有决然不同于过去的表现方式和媒体,但本质上,仍脱离不了过去模仿、拼贴等创作风格,如何走出过去的艺术观念,找到属于计算机艺术的观念、想法和创作空间,将会是影响他是否能自成一派的重要关键,而非只是为艺术带来新的表现法。身处一个新世纪的黎明阶段,审视当今现代艺术的表现形式,千变万化、无奇不有,可说是前所未有的新美学创作年代,传统的美学概念及体系,起了一些新的转机及变化,属于二十一世纪的新视觉美学体系,以包含瞬息万变的新美学思潮,是亟待建立的。

科技帮人类突破了心灵的藩篱,也改变了人们思考与创造的方式,但相对的,科技高度发展也带来了一些危险与不安。因为人们几乎忘了所处的地球仍然有其极限性,而艺术心灵的可贵其实是在于透过限制的穿孔,呈现出无穷的创造力。艺术的价值不在艺术品本身,而是艺术的哲思,有非常多科技艺术家同时也是大自然的爱好者,不管用的是高科技或低科技,自生活的智能与大自然的启发,才是艺术创作最好的素材。不论世界如何转变,也只有艺术家意志延伸的作品,才算是“高感度”的创作,也才有美学上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张恬君.从艺术观点看科技与人文的对话.艺术观点[J].第四期,2000

文化自觉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文化自觉;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

课程是人与文化的中介,课程的内容来源于经过筛选的文化,离开文化,课程便成无水之源,无本之木。文化自觉思想为课程理论提供新的认识论视角、价值论支撑和方法论指导,同样也为综合实践校本课程开发与培养学生文化自觉的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

一、文化自觉的涵义

文化自觉概念是我国著名学者先生提出的,这一理论经过近几十年的演变,得到了逐步完善和发展。当前,普遍认为文化自觉的是人对文化发展和变迁的认识,具体地说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的“自知之明”,明白其文化的来历、过程、意义和受其他文化的影响及其发展方向。

个体的文化自觉培养是实现文化自觉的前提和基础。先生在论述个体的文化自觉的培养时指出:“作为中华民族的成员,我们有责任先从认识自己的文化开始,在认真了解、理解、研究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参加现代中华新文化的创造,为新世纪的文化建设积极准备条件。”对于学生而言,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是指在相关课程内,通过一定的学习和实践,明确自己及其文化的存在状况、现实使命和未来走向。学生一旦形成文化自觉意识,就能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另外,只有个体的文化自觉才能上升到群体的文化自觉。

二、校本课程开发中培养学生文化自觉的意义

(一)培养文化自觉是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学生个性发展离不开富有个性的课程。在国家三级课程管理中,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未必能充分尊重和满足学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以培养学生文化自觉为核心的校本课程,是依据学校教育哲学、学生需求和学校课程资源的基础上,帮助和引导学生形成对传统文化的需要和兴趣,并把共同的文化价值观转化成内在的信念和价值观的个性化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追求学生获得,从“校本”走向“生本”。生本教育,提倡尊重差异,张扬个性,学生的个性发展有一定的历程,在青少年时期,他们希望能够地认识和评价自己的个性品质和内心体验,并能独立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为。目前,不少青少年在文化的选择和判断中出现困惑和盲从,这是青少年在文化上缺少自觉性的结果。因此,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培养具有独立思考、辨别能力和批判精神的文化自觉是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培养文化自觉是校本课程开发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当前,各地各校校本课程开发的成果非常丰富,尤其在本土文化资源方面,可谓是异彩纷呈。但纵观这些成果,无非是把本土文化用文字描述一遍,用图像记录一次,简单地把文化知识复制到教材上。在课程活动中,学生对文化“看”的多,“听”的多,唯独是“想”的少了。“编教材”、“建资源库”几乎成了校本课程开发的代名词,校本课程开发几乎成了公式化的程序。过分关注作为客体的文化,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不是校本课程的最终目的。为克服校本课程偏于技术理性和理论基础不足的弊端,校本课程开发策略必须改革,一方面要保持课程原来的优势,另一方面需要适时地变革,经过积累—变革—再积累—再变革,逐步向高一层次发展,注重自下而上的建构理论,不断走向以文化自觉为培养核心的实践,实现课程开发的可持续发展。

三、校本课程开发中培养学生文化自觉的基本途径

文化自觉是一种文化意识和心态,其生成过程基本包括对文化的认同、对比、反思、创新等四个过程,因此,在以培养文化自觉为核心理念的校本课程开发中也应有相对应的基本途径。

其一,提升对传统文化认同感

传统文化认同感,是对传统文化的架构及其价值的认可,其重点是对文化精神、文化价值和文化定位的认同。提升学生对文化认同感,就是要让学生理解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历史传统、道德风俗、生活方式等,并把传统文化的价值观转化为自己的内在信念和价值观念。然而,由于疏于认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日益减少。学校教育中学生传统文化认同感缺失的现象也令人担忧。比如,许多学生从小就生活在岭南文化的氛围中,对岭南文化耳濡目染,却不知“祠堂”为何物?不知何为“镬耳屋”,可谓是“只缘身在此山中”,却“不识庐山真面目”。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旧村改造工程的推进,身边的古祠堂、古民居等文化符号在逐渐消失,人们不禁会问:岭南传统文化会被现代文明的浪潮淹没吗?岭南文脉会失落吗?总之,正是对于传统文化的命运和前途的思索,才引出了这样一些发人深思的问题。

在培养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感应当遵循主体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一是主体性原则。学生一方面是传统文化的客体,另一方面也是文化的主体。在现实中,教育者常常忽略了后者。所以,在课程的活动实施中应注重倾听学生的心声和需求,了解他们感兴趣的文化话题,充分准备他们面对这些话题可能生成的问题,规划问题展开的方向、思索的逻辑,设计学习线路图,把深奥的文化知识用生动的形式来呈现。二是活动性原则。校本课程是“活动型”课程,是以活动为课程的组织与实施方式,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体验与经验。一方面,课程是以引导学生获得体验,形成经验,获得文化滋养为主要目标,而非以知识教育为主要目标;另一方面,这些内容选择主要源于人们的现实生活和文化活动,在实践中,可以把问题变成研究性学习的课题,通过文献调查、实地考察、访谈调查等活动,唤醒对同宗同源文化的记忆,进而唤起对民族文化精神的认可,提升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是文化自觉的前提和基础。

其二,对不同文化的比较

学生在接触不同地方文化时,常常用自己熟悉的词汇来解读,难于摆脱已习惯的思维方式。对不同文化的比较可以克服先入为主和盲目的文化自信。用客观的态度对待不同的文化,树立多元文化意识,尊重文化差异,可推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比较”可分成五个步骤:第一步“确定”比较研究的两个文化对象。第二步分别对比较的对象进行“描述”,把不同文化尽可能完整、客观地描述出来。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收集相关的文献资料,若有条件允许,还会对研究之对象进行实地考察。第三步是“解释”,在完成对不同文化的客观的描述之后,以学科知识为基础,对文化的主要特征进行解释。第四步是“整合”,在这个阶段,进一步对资料进行分析,提出比较分析的假设。最后一步是“比较”,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比较得出一定结论。

对不同文化的比较研究,主要指同一类型文化在不同地区的比较。比如在建筑文化校本课程中,可通过“岭南建筑”与“徽派建筑”比较研究,从中可了解建筑与历史传统、习俗风情的密切关系。比较后同学们认识岭南古建筑与徽派古建筑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体会到岭南建筑文化的独特元素和人文内涵。同时,在比较中理解岭南古建筑与岭南炎热、潮湿、多雨、多台风的气候的关系,也更深刻地领悟岭南建筑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具体表现。当然,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选择对不同文化内容进行比较,其的目的并不是要分出文化的高低优劣,而看到不同文化有不同特点,以开放的心态去接受外来的文化。

其三,形成对文化的反思

先生在论述文化自觉的方法时指出,反思实际上是文化自觉的尝试。“日三省乎己”是中国古代哲人强调反省自我的重要的方式。对文化的反思,不是简单的回顾和分析,不是简单的继承和割裂,而是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有效地延续。

面对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之间的冲突,面对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冲突,我们该怎么办?如果对某种文化只认同和服从或拒绝和抛弃,而不反思和批判,并不符合教育的本性与逻辑。新课标提倡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它可以使学生深化对文化问题的理解,优化思维过程,完善认知结构,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反思不是盲目的,反思可以从文化的时代性、民族性和发展性三个维度去思考。具体做法可以邀请文化机构和学者走进课堂,让专家与学生进行对话,话题应由学生发动生成。平等的对话,能让学生从多角度、多维度去观察与思考文化,从而做出自觉的判断和反思。还可以组织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辩论。辩论可引发学生进行文化的探究、是非判断、价值取舍,辩论中虽然会出现认识上的矛盾,但也是一个智慧碰撞和切磋学习的机会,可获得更新、更全面的认识。反思的内容,包括文化的历史、现况和未来发展的问题,比如岭南建筑如何实现继承和创新?文化与自然是什么关系?在反思中生成对文化的自觉。尽管,学生的分析和探讨并没有专家那样敏锐和成熟,但只有今天的敢于反思、乐于反思,才有明天的文化自觉。

其四,体验文化创新

文化创新是文化自觉的核心价值。文化自觉作为一种理性的文化意识,更是一种理性的创新精神。文化自觉只有落实在创造一个新的文化的发展上,才能体现出它的实践价值。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学生的文化自觉必需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文化自觉只有落实到创新意识的培养上,才能转化为具体行动。

文化创新能力的提高必需立足实践,立足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和博采众长。没有实践、没有继承、没有借鉴,创新就会成为空谈,文化自觉的价值理念也就无从体现。例如在校本课程《探究石碁古建筑文化》设置了的“‘岭南风·生活意’设计与制作”活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体验文化创新。在作业中,学生用“锅耳墙”、“四合院”等造型元素现代设计了电子产品、茶壶、茶杯、家具、文具、服饰等造型新颖、岭南风格浓厚的生活艺术作品。有些同学还设计开发建筑文化旅游线路等方案。因为设计与制作活动贴近生活,而且富有一定的挑战性,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所以学生乐于对建筑和文化进行思考和探索,并用创造性的思维解决问题。此外,学生的创新意识还表现在学习和接受文化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探索精神,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现实问题的意识。

总的来说,从提升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开始,经过对不同文化的比较,发展对其他文化的肯定和容纳,然后通过对文化的反思和体验文化创新,学生的文化自觉得到了由低至高的步步提升,实现了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学生文化自觉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李臣之.校本课程开发的三个基本问题[J].课程·教材·教法,2012(05).

[2]叶波,范蔚.课程改革十年:校本课程开发的进展、问题与展望,2012(04).

[3]张冉.文化自觉的概念说与本质特征[J].人民论坛,2012(02).

[4]董玉辉,马金婷,李艳.论文化自觉的价值取向[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1).

[5]靳玉乐、罗生全.课程理论的文化自觉[J].教育研究,2008(06).

[6]刘正伟、李品.论基于地方文化的校本课程开发[J].教育发展研究,20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