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企业专业技术总结

企业专业技术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企业专业技术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企业专业技术总结

企业专业技术总结范文第1篇

一、xx区三期c区工程概况

西安xx住宅区三期c区工程,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高陵县崇皇乡下徐吴村及井王村,占地面积505亩,将新建72栋8种户型2724户民用住宅楼及幼儿园、综合会馆等公用设施,建筑面积29万平方米。其与之配套的室外给水、排水、热力、小区道路、天然气、强弱电、消防等配套设施。本工程是于XX年4月1日开工,将于XX年6月全部完工,交付使用。

该项目由西安xx科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xx勘察设计研究院)及西北勘测设计院共同设计,住宅楼地上6层(带地下室)均为大开挖灰土地基,钢筋砼条形基础,主体砖混结构,砼现浇楼面和屋面,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c区监理二组的楼号有:14、15、16、17、19、20、21、24、25、26、27、29、47、48、49、50、55、56、57、58、59、60、61、62、63、64、69、70、71、72、73、76、77#和幼儿园、活动中心共35栋。建筑面积约14万平方米。

二、对监理工作的态度和认识

建设工程是一种特殊的产品,价值大、使用寿命长、而且还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健康和环境。因此,保证建设工程质量和使用安全就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问题,由于我们监理人员是有技术、会管理、懂经济、通法律的专门人才,我们监理人员对承包施工的单位进行优良监督与管理,就会对建设工作质量和使用安全起到重要的保证作用。所以,我们监理人员在工作中,认为工程施工不符合工程设计、不符合工程质量标准和质量要求的,应及时报告组长、行业主管监理及必要时报告于李总监。并及时给施工方发出整改通知,确保工程质量,我们要严格遵守执行gb50319-XX工程监理的国家标准;从监理自进驻工地现场至工程竣工验收,都要做到遵循“守法、诚信、公正、科学”的职业准则开展工作;认真学习gb50303—XX《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168-92 、gb50169-XX的国家标准规范和有关更多的规范。工作中,本人能够认真学习相关规范,对开展专业监理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认真熟悉图纸、审核施工图纸设计,做好监理前期的准备工作,时近3个月多,在施工过程中能从质量、进度、安全各方面进行控制,在工作过程中遵守公司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听从李总监的直接领导和秋组长的正常工作安排;遇到工程施工中与图纸发生的矛盾和新问题,做到仔细查阅历史更改等文件;能与施工单位进行良好的沟通与协调,相互配合、相互协作。

三、三期c区当前电气施工过程中的特点

1.xx三期c区电气施工监理交底尚不完善。图纸不全和多处细部、节点有疏漏,加之单体和平面图由两院共同设计,产生了图纸出现了多处矛盾,图与表不符;例c-70#楼的配电箱接线图是XX.09.15日设计,电表计量箱是放在地下室集中管理,对讲门铃安装系统图是XX.09.22日设计,门铃解码器是单户放置,须东西两户两条走线。而c-48#楼的配电箱接线图是XX.10月设计,各分户的电表计量箱是分层分户独立管理;对讲门铃安装系统图是XX.09.24日设计,门铃解码器是两户一个,只走一条线路。同是一家设计,同在一起建楼,两栋楼设计时间只差几天,可功能和施工方法截然两样。(以上问题在a区已作变更说明)本人没有查到给c区变更通知,只找到部分楼号同类图纸之后,对其认真进行了核对,查阅了XX年来的所有电气变更补充通知单并做了登记,并和在a区监理过的工程师们进行了沟通,对图纸存在的问题逐一纪录,把三期c区遗漏的问题及时在各楼栋一一对照,能改的立即对施工单位提出纠正措施。同时,对施工方提出的问题进行了确定的回复。收到了不少效果。

2.xx三期c区的电气工程的特点是:群体楼的建造和群体人的居住。某一个图纸户型建造多栋楼群,各楼栋所居住的都是几十年在一个单位工作的老同事,老熟人,在居住时都是窜门相通,你我对比,所以在电气施工中,对有一个统一的尺寸和规格就要求很严格。

3.分项工程较多,施工难度较大。该建筑电气安装工程主要是强、弱电和防雷接地系统安装。强电又分为多路空调、多路热水器、普通插座和照明。照明又分为公用楼道照明、地下室照明、室内照明等。

4.工序较多、工期长,电气施工人员换替较多。工程项目从开工即开始接地网、各种预埋线管、埋件、接地引线、基础埋件等随土建一起施工,然后按照电气工程施工规范的要求进行电缆、电线敷设,设备、器具安装、检测、试验、调试、整定,最后是各系统联合测试,合格后进行质量评定和竣工验收,持续时间贯穿整个施工过程将需1年以上。

5.电气安装人员的技术差,施工监理难度大。由于电气安装在楼房建设中是一个附带的施工,往往施工方将其分包给他人,而他人又分包给第二分包人,甚至还有第三分包的出现,所以,在施工中出现了第一分包人是尚有证施工,而其他二包三包均是无证施工的占大多数,还有施工人员年龄参差不齐,小的有17岁,大的有60有余,其文化层次和技术技能甚低,难于管理。

四、严格遵守监理工作的方针和规范

本着守法、公正、科学和诚信的原则,给建设单位做到监理工作的“三控制、两管理、一协调”的方针。加强对施工单位的监理工作力度,做好动态控制。渭苑三期c区二组监理的建筑面积约14万平方米,工作中,坚持质量第一,预防为主,过程控制,终端把关的指导思想,遵守职业道德,维护监理公司的形象,对施工单位严格监理,监帮结合,对建设单位热情服务。在质量控制方面做了以下几点。

1、质量控制。在施工中做好质量控制点的设置.

(1)关键部位或薄弱环节,一般要事先分析可能造成质量的问题原因,再针对原因制定对策进行预控。

(2)施工中的关键工序或环节及隐蔽工程、采用更改后的部位和新材料的部位或环节、施工中有难度的、施工条件或技术难度大的工序或环节。

(3)对施工人员的控制。监理中,对无资质、无证件、文化层次低的人员、反应不敏感的施工人员应对其进行控制,重点监督;对施工材料的质量,因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和安全,应对其质量与性能重点控制。(如:冬天气温低pvc管易断裂等,在浇注板面时,强烈要求电工旁站看管)

2、对承包施工单位做好技术底的控制。它是保证施工质量的条件之一,因此,每一分项工程开始实施前均要进行交底。

(1)严格控制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的检验工作,杜绝了不合格产品用于工程中。

(2)审核施工单位的技术交底资料,了解现场交底情况,避免脱节,掌握施工单位的动态。北京城乡项目部20栋楼电气共分了6个班组,本人在施工中注意了各班组间的人员素质、施工方法、施工质量等的差异性,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对控制施工质量有一定的提高。

(3)样板间起步:为了减少大面积的错误和返工,作样板间起步对于规范施工单位的行为和施工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工序施工中各班组采取样板间起步的方法,控制效果较好。要求每个施工单位及各班组都要在每栋楼上作一套样板间,验收合格后方可全面展开安装工作。

(4)施工中,采取现场监督、巡视、平行检验相结合的方法,对隐蔽工程、重要部位、关键环节、薄弱环节加强质量控制,做到事必亲躬。对于出现的异常情况,认真分析,分清责任,严肃处理,较大问题及时和工程师杨培杰进行沟通。

3、对进场材料、构配件的控制。凡运到施工现场的原材料,进场前应向监理提交“工程材料/构配件/设备申报单”,同事附有产品出厂合格证及技术说明书,并由承包单位按规定要求进行检验的检验报告,经我们监理工程师审查并确认合格后,方可进场。

4、进度控制

安大一项目部的施工进度相比较安大二项目部慢,且施工质量差,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分析人员、机械和工程量等情况,提醒安大施工单位不要再多次换人,要增加先进的机械(如要增加弯管机等),取安大二部电气安装的先进经验,督促施工单位调整人员、机械,为保证总工期奠定了基础。

[page]

5、工程施工的质量验收。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是工程建设质量控制的一个重要环节。必须执行gb50300-XX《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它是建筑工程各专业验收规范的通用准则。

(1)线管敷设:

①、暗配穿线钢管,接口有对焊现象。在检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此问题,厚壁钢管(壁厚大于2mm的)对焊连接,会产生内部结瘤,使穿线缆时损坏绝缘层,薄壁钢管(壁厚小于等于2mm的)熔焊连接会产生烧穿,埋入混凝土中会渗入浆水,导致导管堵塞。这些现象都是不允许发生的。因此gb50303-XX中14.1.2强制性条文要求:金属导管严禁对口熔焊连接,镀锌和壁厚小于等于2mm的钢导管不得套管熔焊连接。厚壁钢管应加套管焊接,焊缝要求饱满密实。镀锌钢管要求螺纹连接,连接处两端用专用接地卡固定跨接接地线。薄壁钢管有螺纹连接、紧定连接等,但要求接口采取封堵措施,以防止潮气渗入管内造成电线绝缘层老化,且增加连接处的电气导通性。

②、钢配线管敷设深度不符合规范要求。暗配管埋设深度太深不利于与盒、箱连接,有时剔槽太深会影响墙体等建筑物的质量;太浅同样不利于与盒、箱连接,还会使建筑物表面有裂纹,在某些潮湿场所(如地下室等),钢导管的锈蚀会显现在墙面上,所以埋设深度恰当,既保护导管又不影响建筑物质量。因此gb50303-XX要求:暗配的导管,保护层厚度大于15mm,且槽应用强度等级不小于m10的水泥砂浆抹面保护。开槽要求采用机械开槽,禁止手工开槽。还有,钢管内外不刷防锈保护漆,针对这些问题,在检查现场时其督促施工方立即纠正。

③、pvc20管用量最多,在敷设时距离不准、弯角过小、对接不涂胶、刻线槽的宽度不够、恢填空鼓、刻槽有横走现象。这些问题几乎在现场查看时天天约束。

(2)配电箱安装:a、配电箱的预留洞。由于图纸上给与电气安装工一个让路协调的说明:“电气施工时,电工应紧密配合,做好预留洞及预埋件工作”,和图纸上对预留洞不是明细的标明了具体尺寸,所以,导致了多数楼号出现了无一个统一有规范的用户计量箱预留洞。经认真统计,47#楼3个单元,只建设了5层,在15个计量箱预留洞中,只有2个洞尚为合格,其余有5个没有留洞;6个预留洞没有过梁, gb50203-XX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第3.0.7条,砌墙留洞寛超过300应设置过梁;2个留洞及其糟糕(有15个洞的照片),像这样的实例在c-64#楼上更为突出。其他各号楼栋比比皆有 。b、箱体质量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① 不按图纸要求尺寸定型。② 送到工地的产品尺寸与图纸不符。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 ①要求应严格按设计图纸及有关规范订货。到货后应进行外观检查,检查是否有出厂合格证,铭牌是否正确,附件是否齐全,绝缘件有无缺损、裂纹,涂层是否完整。②配电箱铁制箱体应和图纸尺寸相符,凡不符的尺寸,要查清厂方是以说明根据要求数据生产的。然后弄清交底通知。

(3)各种暗合的安装:①、插座暗盒对地高度不放50线安装或50线错放3-4公分安装,使安装的各类暗盒高度不准;同墙面几个暗盒安装的不在一个平面。②、空调、热水器的高插暗盒高度不准;③、开关暗盒位置较乱,新要求是:遇到混凝土柱子时,可距边300,所以,在粉刷完成后,在看不见柱子时,开关距边视为不一。这样的问题在巡查时都一一纠正。

(4)防雷接地系统安装

有的避雷带及接地装置搭接长度不够,且为单面焊。避雷带及接地装置安装要求:① 扁钢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其宽度的二倍,三面施焊,当扁钢宽度不同时,搭接长度以宽的为准;② 圆钢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其直径的六倍,双面施焊,当直径不同时,搭接长度以直径大的为准;③ 圆钢与扁钢连接时,其搭接长度不应小于圆钢直径的六倍,双面施焊;④ 扁钢与钢管、扁钢与角钢焊接时,应紧贴3/4钢管表面,或紧贴角钢外侧两面,上、下两侧施焊;⑤ 除埋设在混凝土中的焊接接头外,其他均应有防腐措施。不做到以上规范,不予以验收。

(5)等电位联结

①、总等电位联结(meb)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要求:采用接地故障保护时,在建筑物内应将下列导电体作总等电位联结:pe、pen干线;电气装置接地极的接地干线;建筑物内的水管、煤气管、采暖和空调管道等金属管道;条件许可的建筑物金属构件等导电体。上述导电体宜在进入建筑物处接向总等电位联结端子,等电位联结中金属管道连接处应可靠地连通导电。等电位施工时,一般采用焊接,将40mm×4mm的镀锌扁钢,从meb紫铜连接母排上连接至导电体上。对于各种金属管道的联结抱箍,一般应采用不小于25mm×4mm的镀锌扁钢或铜带。

②、卫生间局部等电位连接(leb):gb50096-1999中6.5.2条第六款要求:设洗浴设备的卫生间应作等电位联结。c区要求施工方法是用25mm x4mm的扁钢对地30cm做一要带型一周,在上面再作4个需要接地的m8mm x50mm的螺丝共接地物体使用。主要控制与其引出线的连接。

企业专业技术总结范文第2篇

以前,我总以为自己的会计理论知识扎实较强,正如所有工作一样,掌握了规律,照葫芦画瓢准没错,经过这次实习,才发现,会计其实更讲究的是它的实际操作性和实践性。书本上似乎只是纸上谈兵。倘若将这些理论性极强的东西搬上实际上应用,那我们也会是无从下手。这次实习,我们是既做会计,又做出纳,刚开始还真不习惯,才做了两天,就感觉人都快散架了,加上天气又热,心情更加烦躁,而会计最大的忌讳就是心烦气燥,所以刚开始做的几天,那真是错误百出啊!!

本次实习的地点是本班教师,按老师要求,我们分成了小组,每个小组5.6个人,围在一起做帐,这样有利于同学交流!!按照企业会计制度要求,首先设置:总账、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资产类、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类以及损益类等明细账。仔细阅读模拟材料,判断资料中的经济业务涉及的账户,根据各账户的属性分类,填入账页纸中。最后填写各账户的期初余额。具体步骤如下:

一、设置账簿

首先按照企业会计制度要求,首先设置:总账、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资产类、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类以及损益类等明细账。其次根据下发的会计模拟资料,仔细阅读、判断本资料中的经济业务涉及哪些账户,其中:总账账户有哪些,明细账账户是哪个;而后再根据各账户的性质分出其所属的账户类别。再次按照上述分类,将所涉及的全部账户名称,贴口取纸填列到各类账簿中去,并把资料中所列期初余额,登记在相关账户借、贷方余额栏内。最后试算平衡,要求全部账户借方余额合计等于全部账户贷方余额合计;总账借贷方金额要与下设的相关明细账户借贷方余额合计数相等,试算平衡后方可进行本期业务登记,否则不能进行。

二、登记账簿

首先登记账簿必须使用兰黑墨水书写,冲账时可使用红色墨水,但字迹要清楚,不得跳行、空页,对发生的记账错误,采用错账更正法予以更正,不得随意涂改,挖补等。其次明细账要根据审核后的记账凭证逐笔序时予以登记;第三总账根据“记账凭证汇总表”,我们做了10天的登记,登记完毕要与其所属的明细帐户核对相符。

三、结账

首先详细检查模拟资料中所列的经济事项,是否全部填制记账凭证,并据此记入账簿。有无错记账户、错记金额,如有应及时补正。其次在保证各项经济业务全部准确登记入账的基础上,结出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总账和各类明细账的本期发生额与期末金额,为编制会计作好充分准备。

四、编制会计报表

首先在左上角填明编制单位、编制时间;其次根据总帐或有关明细帐资料按项目填列;还必须要使资产负债表要保证左方金额合计等于右方金额合计,否则重填;最后还要编制人要签名。

这次实习的时间是三周,由郑老师和张老师指导我们做,可是我们只做了1-10号的凭证,总结原因有以下几点:(1)我们之前的理论基础学的不好,以至于在做的tine还要不停的翻书;(2)以前没有接触过会计,很多凭证都是第一次看到,刚开始根本无从下手,怕做错啊!!!(3)年轻人,心浮气燥,对做会计没有兴趣!!所以我们要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把会计理论知识好好的复习一下,培养对会计的兴趣!!争取下次再做的时候能够快点!!

这次会计实习,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现总结如下:

我们先做的是出纳工作,出纳登帐的方法:出纳在每一笔经济业务发生的时候,先要取得相关原始凭证,然后根据相应的原始凭证,将其登记记帐凭证。再根据记帐凭证,登记其明细帐。期末,填写科目汇总表以及试算平衡表,最后才把它登记入总帐。结转其成本后,根据总帐合计,填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损益表等等年度报表。这也就是会计操作的一般顺序和基本流程。

现金日记帐必须采用订本式帐簿,一般为三栏式帐页格式,由出纳人员,现在也就是由我根据现金收付款凭证,按照业务发生顺序逐笔登记。每日终了,应当计算当日的现金收人合计数、现金支出合计数和结余数,并将结余数与实际库存数核对,做到随时发生随时登记,日清月结,帐款相符。若有外币现金的企业,应当分别人民币和各种外币设置“现金日记帐”进行明细核算。

银行存款日记帐也必须采用订本式帐簿,一般为三栏式帐页格式,也由我根据银行存款收付款凭证,按照业务的发生顺序逐笔登记,每日终了应结出余额。“银行存款日记帐”应定期与“银行对帐单”核对,至少每月核对一次。月度终了,企业帐面余额与银行对帐单余额之间如有差额,则必须逐笔查明原因进行处理,并按应当月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若有外币现金的企业,应当分别人民币和各种外币设置“银行存款日记帐”进行明细核算。

现金日记帐和银行存款日记帐必须每日结出余额。结帐前,必须将本期内所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全部登记人帐。结帐时,应当结出每个帐户的期末余额。需要结出当月发额的,应当在摘要栏内注明“本月余额”字样,并在下面通栏划单红线。需要结出本年累计发生额的,应当在摘要栏内注明“本年累计”字样,并在下面通栏划单红线;12月末的“本年累计”就是全年累计发生额。全年累计发生额下面应当通栏划双红线。年度终了结帐时,结出全年发生额和年末余额。年度终了,要把余额结转到下一个会计年度,并在摘要栏注明“结转下年”字样;在下一个会计年度新建有关会计帐簿的第一行余额栏内填写上年结转的余额,并在摘要栏注明“上年结转”字样。现在我们做的只是12月份的帐,所以只要在摘要拦里写“本月余额”即可,但还是要在下面通栏划单红线。

每月按理是要对帐,如发现有未达帐项,应据以编制未达帐项调节表,以便检查双方的帐面余额。调节以后的帐面余额如果相等,表示双方所记帐目正确,否则,说明记帐有错误,应及时查明原因予以更正。此外,还应注意的是,调节帐面余额并不是要更改帐簿记录。

企业专业技术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建筑业;继续教育;专业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06.080

在当前全国经济下行的压力加大,房地产投资持续下滑,房地产的新开工面积增速下滑的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建筑业也存在着产能过剩。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崛起,我国建筑业企业越来越意识到高素质人才的不足,面临着现有职工不能尽快适应现代企业生产要求的困惑。培育学习型企业是使企业走出困境的方法之一,而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是构建学习型企业的要素。通过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然选择。课程居于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活动的核心地位,课程开发的质量对继续教育活动的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

1现状分析

我国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从产生到现在,在国家人设部、各部委以及各省市部门重视之下,经过长期的探索,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目的在于查遗补缺、更新知识或者拓宽知识面,使得思想观念不断更新,科学文化知识和操作技能等不断提高。经过长期发展,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现已形成比较稳定的课程结构体系。目前建筑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课程设置形式,一是参照普通高校的倾向比较突出,二是按模块讲授的方式,即以社会需求为依据开设课程,内容来自社会实践,强调社会功能,解决实际中的问题,称之为“模块式教学”,采用后者的比较普遍。目前建筑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课程设置主要存在以下缺陷:

1.1针对性和实用性不强

有些课程理论性太强,讲解起来枯燥,而且难度、深度过大,不易理解。因为参与学习的人员基本来自社会生产的第一线,他们拥有十分丰富的社会经验,因此课程开设一定要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另外,由于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队伍的扩大,鉴于培训硬件和师资的不足,有些培训机构只设定一套课程,专业课程设置没有充分考虑继续教育对象的单位性质、专业差异以及职称的层次,比如土建类和安装类,初、中级和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时未做区分。

1.2专业面不广

专业技术人员对本专业之外的相关知识了解甚少,这些极大限制了技术人员的专业面,加之新工艺、新技术以及计算机辅助的崛起使专业技术人员面对行业的发展和变化难以适应,目前课程设置比较缺乏这类反映建筑业发展要求的、前沿性的专题课程。

1.3重技术,轻管理

建筑业专业技术人员队伍中应用型人才居多,管理型、科研开发型人才偏少,因此目前建筑业专业课程设置主要以工程技术为主,但是存在一些专业技术人员层次不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较弱,技术创新能力差,所以管理类课程需求在不断加大。

1.4系统性不强

建筑行业目前拥有的人才中,既熟悉技术又懂得管理、经济、法律的人才严重短缺,懂技术,会经营,能管理的人员短缺,技术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不合理,而主流的“模块式教学”存在学习单元较零碎,知识不系统等缺陷,缺乏系统性。

2课程设置原则

针对目前建筑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和存在的一些缺陷,课程设置应当满足以下原则:

2.1前沿性

课程设置应体现前沿性。课程设置应当反映出当前建筑业的热点问题、行业改革的发展方向。同时还有一些新技术、新工艺、新成果推广应用,新的规范标准的宣贯等。

2.2实用性

课程设置应有实用性,与高校的学历教育有所区别。专业课程内容应当紧密联系实际。将理论内容和实践结合,能有效解决实际中的矛盾和问题。

2.3针对性

对于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来说,需求分析占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课程设置的必要前提和基础条件。根据继续教育的对象,灵活的设置课程,使教育对象不断的拾遗补缺,完善知识。因为接受继续教育的专业技术人员大都需要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因为课程设置要针对成年人身心特点,使之较容易接受所学课程,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补什么。

2.4系统性

考虑到继续教育对象的整体知识结构,课程设置应当处理好原有知识和补缺知识、传统知识和现代知识,基础知识和专业实践知识等之间的关系,立足于整体,使继续教育培训对象的知识结构更加合理化。

3陕西省建筑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实践

笔者依照课程设置原则,并结合建筑业发展的新要求、建筑企业发展的需求以及专业技术人员自身对专业知识的需求,对陕西省二十一家从事建筑施工、装饰、监理、造价咨询等企业的做了问卷调研。调研的对象主要是项目经理及企业人力资源部经理。通过需求分析,课程设置可分为行业发展趋势类课程、工程管理类课程和工程技术类课程。

3.1反映行业发展趋势,前沿类的课程

继续教育制度目的就是专业知识的更新,因此课程设置应体现前沿性,应当反映当前建筑业的热点问题、行业改革和发展方向。反映建筑业发展趋势、建筑业前沿的课程有:

(1)建筑业改革与发展。当前建筑企业面临着“市场疲软、政策收紧、管理欠账”三座大山下的生存与发展问题。数据和感受已经说明,行业衰退已成事实,行业处于一个旧业态转向新业态的中间态时期。如何以比较高的层面和新的角度看待建筑业的发展、建筑业如何变革,如何在这场改革浪潮中找到发展机会,都是建筑业企业和从业人员首要关注的问题。

(2)建筑产业现代化。建筑产业现代化以及建筑工业化、地下综合管廊、海绵城市等这些方面是国家目前力推鼓励扶持行业,符合产业发展的政策,是建筑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建筑的重要内容,也是解决一直以来房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质量、性能、安全、效益、节能、环保、低碳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根本途径,更是解决当前建筑业劳动力成本提高、劳动力和技术工人短缺以及改善农民工生产、生活条件的必然选择。这种课程很受企业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青睐。

(3)BIM技术发展与应用。BIM是近年来在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领域出现的新技术,发展潮流已势不可挡,在国内,随着建筑业对信息化要求的不断提高、国家科研投入不断增多及大力推动和基于BIM技术的软件开发商宣传下,相关机构和各个部门已经开始着手研究和应用BIM技术。但是目前对BIM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也仅仅处于起步阶段,各研究机构对BIM技术的研究相对分散,并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技术体系;各企业单位也只是将BIM技术应用到某一个或某几个建设项目的部分建设过程中,还不能在建筑设计、施工管理及运营等整个生命周期连续应用BIM技术。目前BIM技术的课程主要集中在社会培训上,针对目前情况,在继续教育中加入相应课程,通过总结科研机构对BIM技术的研究和建筑行业对BIM技术的应用现状,提出推广使用BIM技术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为BIM技术在我国继续推进和更深入的应用提供重要的途径。另外课程可将BIM和智能建筑相结合,BIM和建筑工业化的衔接也势在必行,二者融合在一起,这样BIM技术应用会更加丰富。

3.2工程管理类课程

通过调研分析,目前建筑业专业技术人员对管理类课程需求较大,已有超越技术类课程的趋势,原因是,一方面随着专业技术人员社会经验的积累和专业技能的提升,有的开始逐步进入管理岗位。另一方面管理类课程在学历教育阶段偏重理论学习,专业技术人员在实践中已具备了一定管理能力,因此在继续教育过程中亟需进一步加强。通过调研问卷的整理,这方面课程需求主要有: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工程成本管理、工程风险管理、工程招投标及合同管理、项目精细化管理、职业风险防范等。这类课程也符合建筑企业(集团)的发展需求以及企业对人才的培养目标。课程的内容主要以项目管理实务为主,辅助一定的理论知识。

3.3工程技术类课程

技术类课程设置也应结合行业的发展和培训对象的需求。对于初级职称和部分中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侧重于操作技能提升方面的技术性课程,如测量新技术、安全技术规程、BIM软件应用等基础操作性课程。针对部分中级职称及高级职称人员,一般对基础性的知识培训缺陷不大,通过调研问卷整理分析,课程的需求主要有建筑业十项新技术(2010)、绿色施工技术、高层/超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深基坑支护技术、大跨空间建筑施工技术、建筑新材料等。同时,由于目前超高层建筑已经成为行业发展、区域性竞争的大趋势,全国范围,甚至是大中城市都在建设地标性建筑,未来数年内将成为超高层的时期,专业技术人员需要掌握钢结构与混凝土结合施工的知识,可设置钢结构与混凝土施工相结合的课程。

企业专业技术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胜任能力 专业技术人员 评价体系

电力企业是典型的生产型企业,企业安全和生产管理的基础就是专业技术人员的管理能力。因此,在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如何进一步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素质成为电力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其中,作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人员评价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对企业充分开发利用自身的人力资源以及提高员工能力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当前大多数电力企业缺乏对岗位胜任能力的考虑,影响了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开发和利用。因此,电力企业在应用人员评价体系的同时,需分析各个岗位的岗位特征,构建基于岗位胜任力模型的专业技术人员评价体系。同时,将模型应用到企业的具体实践中,真正做到人岗匹配,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1.人员评价体系概述

1.1 人员评价体系概述

人员评价体系是指通过运用先进的方法和手段,对企业各类人才的能力素质进行测量和评价的一种人力资源管理活动。

近年来,随着人本主义思想的不断完善和现代管理实践中以人为本思想不断发展,人才评价体系也越来越成为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最重要的工具和手段,其在人才选拔、人员培训以及日常考核等各个方面都不断发挥其无可比拟的重要作用。

1.2 电力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评价体系现状

毫无疑问,电力企业在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人员评价体系道路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其评价体系在专业技术人员上的应用也得到了进一步深化,使得电力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素质得到了提高。在充分肯定电力企业多年来在专业技术人员评价体系上所取得的成绩的同时,电力企业也需认识到当前所建立的专业技术人员评价体系尚不健全。具体来说,电力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评价体系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2.1专业技术人员评价体系不健全。当前,电力企业所构建的专业技术人员评价体系只是简单地包含了专业技术人员的岗位技能要求,而忽视了诸如价值观、心智模式等因素,导致评价体系不能全面综合评价专业技术人员。

1.2.2评价体系的定位不明确。部分电力企业在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测评体系应用时,只是单纯把其作为绩效考核的一种手段和方式,缺乏对评价体系的定位及意义的深刻理解。

1.2.3评价体系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对大多数电力企业而言,专业技术人员的评价体系缺乏系统性,并没有系统地从提高企业效益的角度来研究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评价体系的构建。

2.基于岗位胜任力模型的专业技术人员体系的构建

2.1 岗位胜任力模型的概述

胜任力是指个体具有的、为了达成理想绩效以恰当的方式一贯使用的特征。这些特征包括知识、技能、自我形象、社会性动机、特质、思维模式、心理定势、以及思考、感知和行动的方式。

岗位胜任力模型是指针对某一特定岗位构建起来的胜任该岗位所需要的能力素质的总和。它描绘能够有效区别绩效优秀者和绩效一般者的动机、技能、能力以及在特定工作岗位或者特定层级所要求的行为特征。

2.2 基于岗位胜任力模型的专业技术人员体系的构建原则

2.2.1确定性原则。确定性原则是对评价体系标准的要求。对评价标准的定义需明确具体,不能含糊不清、抽象深奥,更不能引起歧义和误解。

2.2.2多维性原则。多维性原则是指多角度综合考虑专业技术人员所需的岗位胜任力因素,避免出现构建的专业技术人员评价体系不健全的情况。

2.2.3战略性原则。战略性原则是指要从企业战略的高度去分析研究,清楚理解体系对于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综合能力素质的重要性以及其在推动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和企业竞争力的提高上的巨大作用。

2.2.4公平性原则。公平性原则是指在设计人员评价体系过程中,通过推选代表的方式让各个层次的专业技术人员参与设计,将最终的评价体系结果向全体专业技术人员公开。

2.3 基于岗位胜任力模型的专业技术人员评价体系的构建

构建基于岗位胜任力模型的专业技术人员评价体系,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对企业文化及其战略进行梳理,同时对岗位工作的能力要素进行梳理

在正式构建专业技术人员评价体系前,成立相应的项目评价小组。根据公司制定的企业战略,认真分析企业内外部情况,梳理当前的企业文化。最后,集中梳理专业技术人员岗位工作的能力要素,建立技能岗位的评价规范,明确专业技术人员在岗位上必须掌握的知识、技能和评价要求。

第二阶段,明确专业技术人员评价目的,收集相关数据资料

首先,明确开展基于岗位胜任力模型的专业技术人员评价体系的目的,了解其对评价专业技术人员、改进其工作、引导其行为的重要作用。其次,通过岗位分析、专家小组讨论等方法明确技能岗位所需的胜任力;此外,还可以通过问卷分析法、资料分析法和360°评价来进一步获取构建体系所需的数据资料。最后,整理和分析所收集到的数据信息资料。

第三阶段,胜任力特征建模

要科学地评价专业技术人员,就需要形成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岗位胜任力模型的构建,从中获取评价体系的相关要素。具体来说,主要通过岗位分析法和行为事件访谈法,选取一定样本,进行问卷调查,提取专业技术人员的胜任力特征,进行特征建模,将胜任力模型与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指标一一对应,从而更全面科学地获取专业技术人员的评价要素。

第四阶段:建立专业技术人员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

建立专业技术人员评价指标体系,是进行人力资源量化管理的重要手段。其中,根据全面客观的原则,结合专业技术人员的实际工作绩效、个人技能素质、工作态度、价值观、工作动机等胜任力因素,建立基于岗位胜任力模型的三级综合评价体系指标,具体见表1。

由于专业技术人员评价指标体系中各级指标在整个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不同,因此对各指标不能等量齐观、简单相加。电力企业要根据各指标对实际目标所反映的重要程度,分配和确定不同的权重,也就是要确定指标在评价指标中所占的比重。权重的数量表示为权数。一般评价指标越重要,则权重数越高。确定人才评价指标权重的方法较多,在具体应用中,多采用层次分析法。

总之,构建基于岗位胜任力模型的评价体系的流程如图1所示。

3.基于岗位胜任力模型的专业技术人员评价体系的应用分析

企业在成功构建基于企业文化的岗位胜任力模型后,必然要将其运用到专业技术人员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模块中,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具体来说,基于岗位胜任力模型的专业技术人员评价体系在电力企业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招聘、培训和绩效管理三方面。

3.1评价体系在招聘中的应用

基于岗位胜任力模型的专业技术人员评价体系应用于专业技术人员的招聘工作中,是基于高绩效的追求。具体来说,对照构建的人员评价指标体系和指标层次,深入了解应聘者的胜任力特征,进而判断其每个层次的胜任力水平与最佳候选人的胜任力水平的匹配程度,最终提出录用建议。

3.2评价体系在培训中的应用

企业根据专业技术人员评价指标体系,以专业技术人员岗位培训评价规范为依据,建立各工种培训评价试题库。同时,统一培训师资力量,做好师资的“传、帮、带”工作,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岗位胜任力。另一方面,在企业内部开展专业技术人员轮训,以专项轮训工作推动岗前培训、岗位培训和持证上岗工作的开展。最后,推动“培训、评价、使用、待遇”联动机制,真正实现培训与评价的深度结合。

3.3评价体系在绩效管理中的应用

传统的绩效考核仅包括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业绩和工作态度的考核,而以胜任力模型为基础的专业技术人员评价体系,是包括态度、知识、技能、个性等胜任能力在内的一个系统化的考核体系,是绩效考核的一种新的思路。同时,基于胜任力模型的评价体系将胜任力理论和方法贯穿于绩效管理的全过程,使得胜任力不但作为绩效实现的依据,也是绩效管理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这一绩效管理方式,促使技能和企业的胜任力水平提高,真正促进企业绩效目标的实现。

4.结语

对电力企业而言,专业技术人员是生存发展的基础。因此,努力提升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素质成为实现电力企业战略目标的重要途径。其中,从专业技术人员的岗位胜任力角度出发,构建基于岗位胜任力模型的专业技术人员评价体系,并将其运用到专业技术人员的各项具体实践中(如招聘、培训、绩效管理),实现专业技术人员的“人―岗位―企业”的匹配,对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盛宇. 基于岗位胜任能力的县级供电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培训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应用[J]. 沿海企业与科技,2013(6):41-43.

[2]李云翔. 基于企业文化的胜任力模型构建与应用研究[D]. 北京交通大学,2007

[3]杨慧. 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评价体系的构建[J]. 统计与决策,2003,07:94-95.

企业专业技术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人事;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专业技术;职称评审

一、我省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工作的现状

近几年来,我省政府职改部门积极探索,于1999年委托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市场组建职改领导小组,为在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工作的专业人才积极搭建职称评审服务平台,畅通职称申报渠道,平稳推进,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大力推动了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建设。经过各级组织的努力,社会化职称评审覆盖面得到了很大的突破,专业技术人才总量有了大幅度提高。同时职称评审的服务环节进一步简化,职称工作的效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目前职称评审工作在不同企业的反响也不同,在国有企事业或有资质要求的企业里,职称评审工作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很重要的工作,但在大部分私营或外资企业,认同度很低。分析原因,存在以下几种情况:一是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中大部分专业技术人才对职称评审的参与度不够,有的是因为不知道职称对他们的长远意义;有的因为职称与现有工资没有关系而无所谓,有的是因为他们工作流动频繁而错过了申报时机。二是非公有制企业对员工的职称评审重视不够,有的是因为不懂得员工评职称会给企业带来什么帮助;有的是因为不懂得如何帮员工申报职称;还有的是担心员工评了职称后会提出提高待遇而增加成本不予支持。这在一定程度了制约了员工申报职称评审的积极性。三是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与政府职改部门的沟通不够,宣传渠道不畅通,职称政策信息不及时,直接导致职称评审申报率偏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建设。

二、在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做好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审工作的意义

职称评定是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对专业技术人才的能力、业绩、学术技术水平的肯定,是激发专业技术人员奋发向上、不断进取的一种手段。(1)有利于促进专业技术人员提高专业理论水平、专业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职称可以综合反映一个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成就、业务能力与技术水平或学识、智慧、才能。每一个级别均要求专业人员除了具备政治思想、职业道德的条件外,还需具备学历、资历、专业技术理论水平和工作业绩的条件。专业技术人员从初级到中级再到高级职称的晋升过程,就是对专业人员基础理论水平、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进行检验的过程,这就要求专业技术人员需要针对每个级别的标准,积极学习专业理论知识,钻研业务,积累素材,努力撰写技术论文,解决生产技术难题,努力多出成果,提高业务水平。比如对学历提出要求,促使专业人员自觉参加继续教育学习,不断更新知识体系,有利于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2)有利于增强专业技术人员对企业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专业技术人员通过评审获得了职称并受到企业的聘任,提高工资福利待遇,表明了社会和企业对他的专业技术能力、业绩、学术技术水平的认可和肯定,提高了他们的社会地位,大大增强了专业技术人员在生产建设和经营管理中的责任感和荣誉感,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激发他们开拓创新,更加勤奋工作,为企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3)有利于企业建设和发展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对企业来说,特别是对资质企业来说,拥有一定数量和级别职称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是企业注册、资质等级评定、资质升级、资质年审的必须条件,因此非公有经济组织需要培养和建设一支结构合理、技术水平高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一方面可以通过内部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和管理,按照职称评定标准,引导、激励专业技术人才不断学习专业理论知识、钻研业务、做出实绩,并鼓励专业技术人才晋升职称,提高队伍水平。另一方面通过引进外部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壮大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为企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做好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专业技术人才的职称评审工作的建议

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他们的人事档案大多委托政府所属人才市场管理,现结合笔者的工作实践,就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审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的思路。(1)加大职称评审工作的宣传力度,使更多的非公有制企业和员工了解职称的政策信息。一是建立一支优质的人事服务专员队伍,通过进驻高校和企业,加强对专业技术人才的职业发展指导,让他们了解职称的政策、作用,使他们在各行各业按各专业系列的职业发展渠道发挥自己的才华。二是加强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职称业务培训,使职称政策能够贯彻落实。三是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加强职称评定工作的宣传,及时准确地将各类职称评审动态信息对外公布,使广大专业技术人员了解职称申报的程序、申报条件及材料要求,以便他们按时、按质做好职称申报工作。(2)加强职称评审申报的指导和组织工作。国有企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相对比较稳定,人力资源部门对于人员的学历、工作年限、专业岗位比较了解,可以针对性的进行职称评审申报指导。但对于非公有制领域的人员来说,他们分布在各行各业,工作流动性强,情况错综复杂,需要做好几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人事部门职称工作者的职称业务指导能力。职称分29个系列,不同专业不同级别,申报方式不同,申报条件和要求也不同。要根据非公有制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的不同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分类指导。这就要求职称工作者不断学习,掌握所有系列的职称政策规定,具备丰富的解决问题能力和业务指导能力。二是加强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培训和继续教育的组织力度。完成每年一定学时的继续教育既是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知识积累的途径,更是他们晋升高一级职称的必备条件。根据各系列职称继续教育内容的不同,职称工作者要组织各系列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相应专业的培训。三是加强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申报材料的指导。在职称申报过程中,职称工作者要认真审核材料,严格把关,耐心细致地进行指导,提出合理化建议,供申报人员参考。(3)扩大职称评审的范围和对象,改变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在申报职称时,申报对象可不受户籍、身份和单位性质的限制,只要档案在人才市场,与工作单位签订了一年以上的劳动合同,符合申报条件,都可向人才市场申报。同时简化职称评审申报环节和手续,通过网上申报和审核,减少申报人员往返奔波,为专业技术人员提供方便、快捷申报渠道。(4)建立专业技术人才信息数据库。根据不同职称、专业分门别类地建立若干个专业技术人才信息库,可以针对性地提供职称评审、专业培训、职业发展规划等服务,实现专业技术人才管理的专业化和信息化,为单位招聘、人才寻访工作提供平台,有利于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

四、结语

随着社会结构、经济结构、组织结构的调整发展变化,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到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就业。作为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是对其专业技术水平科学认定的最好方式之一,是成长成材的必经之路。从这个角度讲,为非公有领域专业技术人员提供职称评审服务,有利于促进非公经济组织的发展,活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利于为党和国家的事业聚集更多人才。这是当今政府职能管理部门需要重视的问题,也是职称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周文霞.新经济时代人力资源工作手册[M].中国大地出版社,2001

[2]许红华.人力资源管理[M].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5

[3]福建省经济贸易委员会.福建省人事厅《关于福建省工程专业人员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实施意见》闽经贸培训[2003]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