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计算机毕业设计总结

计算机毕业设计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计算机毕业设计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计算机毕业设计总结

计算机毕业设计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就业;毕业设计;教学管理;计算机专业

在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的当今社会,我国各大高职院校为了更好的促进毕业生有一个好的就业环境,也开始转变毕业生的判定标准,从2015年开始,湖南省教育厅开始实施在互联网上对各校毕业设计的情况进行抽查,这就使得高职毕业设计教学工作成为衡量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计算机专业作为动手能力极强的专业课程,在进行最终的毕业设计时,校方就需要着重对学生进行综合训练,以便其能够综合自己所学的知识来解决毕业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使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均得到大幅度提升,从而为未来的从业做好准备。本文将对我国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在进行毕业设计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高职院校毕业设计教学管理的一般流程

毕业设计综合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一门课程,采用分散授课形式开展,以学生自主学习设计为主,以教师指导为辅。以湖南安全技术职业学院为例,毕业设计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流程:学生选题,撰写开题报告,这个环节通常是指导老师给定一个大的范围,让学生去选;教师根据学生的选题下达毕业设计任务书,对毕业设计的内容及质量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学生开始进行毕业设计,从搜集资料、查阅文献、设定方案、制定计划,并完成具体的作品设计及文档撰写,在此期间指导教师进行督促检查,并给出的指导意见;教师对学生的毕业设计进行终期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判定该学生是否具有答辩资格;组织毕业答辩。

二、高职院校毕业设计教学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毕业设计教学缺乏配套的课程

就高职院校对于毕业设计教学管理的过程而言,一些高职院校在进行毕业设计相关知识的教学过程中缺乏配套的课程,通常采用的方式是以分散式自主独立完成为主,教师指导为辅。在缺乏相关毕业设计课程的基础上,导致毕业生在进行毕业设计时不清楚毕业设计的具体环节,进而不会对自己的所学综合运用到毕业设计过程中,使得专业知识被应用到毕业设计中的情况就更少[1]。很多学生在毕业设计中不会对相关内容进行搜集与整理,特别是在其完成了初稿后,很难进行下一步的完善工作。就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而言,需要动手操作的地方很多,一些学生在之前的学习过程中没有认真学习,导致后来的毕业设计出现困难,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来说,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设计出一份高质量的毕业设计极其重要,所以缺乏相关课程成为影响高职院校毕业设计教学的重要因素。

(二)毕业设计过程缺乏有效的教学管理

在我国教育教学方式还不完善的背景下,存在一些高职院校只把学生的就业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没有把学生的毕业设计进行有效的管理或者是对学生毕业设计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较为完善的管理机制,进而出现对学生毕业设计的管理方式不明确,缺乏相对应的可靠性,教师对学生的毕业设计缺乏有效的管理与监督,出现管理不当的情况。比如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进行毕业设计时,教师出现管理不当时就会使学生的选题陈旧以及学生的毕业设计处于“流放”状态,同时学生也容易把毕业设计当作是一项任务,进而出现互相抄袭或者让同学代做的情况。高职院校的老师数量有限,指导老师的数量不能满足毕业生的需求,出现很多位学生共用一位教师指导的情况,使教师的指导质量下滑[2]。

三、应对高职院校毕业设计教学管理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组织有关毕业设计相关方面的活动

随着时代的发展,就业形势也越发严峻,由于专业设计的要求不同,在具体的毕业设计工作中就要呈现出专业间的差异化。高职院校可以以讲座的形式开展一些有关于毕业设计的宣讲,进而促使学生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就能参与到有关毕业设计的学习中,或者是参加一些学术论文讲座来提升撰文的技能,同时学生也应该提前掌握一些学科前沿报告形式,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而且校方也要组织学生参与一些论文答辩大会,了解整个答辩的过程,提前做好准备。最后,教师也要提前给学生安排一些设计小作业,促进学生的学习,有条件的还可以组织一场小型的答辩会,帮助学生提前了解答辩的流程,学校在为学生安排课程时要考虑到毕业设计的相关课程,以此来帮助学生提前进入毕业生的角色[3]。

(二)加强对毕业设计的管理及监督

在高职院校学生进行毕业设计答辩之前,学校要制定一套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促进对学生毕业设计的管理及监督。为了学生的毕业设计能够完美的展现以往的学习情况,校方要设立一个专门的指导机构来促进管理模式的明细,同时设立一个毕业设计答辩管理小组,通过对毕业设计加强管理的方式来促进高职院校毕业设计管理的发展。指导教师在进行设计指导时要严格的要求,教师的严格要求能够扎实学生的学习情况。特别是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进行毕业设计的时候会用到大量的计算机知识,严格的要求能够让学生在毕业前把不会的操作进行重新学习,进而对将来的职业生涯有所帮助。

四、结束语

高职院校毕业生的毕业设计是对整个高职期间的所学,进行较为集中呈现以及技能实践,要想提高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毕业设计水平和质量,进而给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除了要以就业为导向外,还应该加强对毕业设计管理,从而在提高高职毕业生专业技能的情况下也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汤琳.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的改革与实践[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31(11):147-149.

[2]刘永革.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的改革与探索[J].中国科技信息,2007,(21):191-192.

计算机毕业设计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软件工程;毕业设计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00(2011)012022403

作者简介:许永昌(1976-),男,山东安丘人,硕士,山东英才学院计算机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应用。

0引言

毕业设计是高等院校应届类毕业生在毕业前接受课题型任务,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科学研究或工程实践并取得成果的过程,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是一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的锻炼机会。如何在新形势下改革毕业设计, 提高学生软件类毕业设计的质量,进一步规范毕业设计中的软件开发过程,抓好高校毕业设计这一实践环节,加强对毕业设计过程的管理与监控, 切实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对于软件类学生在毕业设计中实施合适的软件设计具有重的指导意义。

1毕业设计的必要性

高等职业教育应该是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导向的教育。毕业设计是高等教育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之一,是衡量毕业生是否达到相应学历层次的重要依据。毕业设计将总结专业基础和专业技术的学习成果,锻炼和开发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高职院校软件相关专业组织毕业设计应该符合新的人才培养标准,对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素质要具有积极的意义。而对于即将毕业离校的应届毕业生来说,毕业设计无疑是计算机软件各相关专业理论教学、实验、实训等有机结合的途径之一。

通过毕业设计能锻炼学生的能力:

(1)实践软件工程的相关原理能力。毕业设计的过程,是一个课题小组从接到开发任务到提交产品和文档的过程,其中涉及到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测试、程序打包、编写文档等软件工程具体的各个方面。经过锻炼,学生们对软件工程学思想和方法的理解会大大加深。

(2)解决具体问题能力。在毕业设计的进行过程中,学生一定会遇到平时在课堂的理论学习中碰不到的困难和挑战, 而克服这些困难、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就是软件技术和心理素质逐步提高的过程。

(3)团结协作的意识、能力。通过毕业设计这一过程,学生就会产生团结协作的意识和能力。

2软件工程学的基本思想

软件工程是一门研究如何用系统化、规范化、数量化等工程原则和方法去进行软件的开发和维护的学科,包括两方面内容:软件开发技术和软件项目管理。其中,软件开发技术包括软件开发方法学、软件工具和软件工程环境,软件项目管理包括软件度量、项目估算、进度控制、人员组织、配置管理、项目计划。

3高职类学生毕业设计现状

毕业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用以分析、解决工程、科研、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得到工程设计方法和科研能力的初步训练。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选题的盲目性

只是把毕业设计环节作为大学生活的必经环节, 纯粹是为了完成学业而去做毕业设计, 造成选题的盲目性、有的选题则是陈旧。

3.2可行性分析与需求分析重视程度不够

绝大多数毕业生在确定了毕业设计的题目后,几乎不进行调查研究工作就立即投入到整个系统的设计中, 一旦遇到了与实际不符的地方, 又重新返回, 对已经做好的设计进行修改。最终导致设计的系统杂乱无章, 甚至到了最后只能马马虎虎地仓促交工。

3.3系统开发过程中的文档不够正规,不够完备

完整的设计不仅包括所完成的可操作的系统,一般的操作帮助,还包括在开发系统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各个文档等一些文字的东西,比如解释清晰、内容全面的数据字典和使用手册也是必不可少的,否则用户会感到使用起来不方便,觉得难于操作。

3.4模糊的评价标准

导致毕业设计质量下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建立精确细致的评价体系。

这严重影响了项目的进度和质量,并且使学生没有真正得到必要的锻炼。我们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详细深入的分析,提出一个软件过程框架,这个框架主要从需求、测试、集成这3个方面给出工作要点和规范。

4利用软件工程学思想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本身是个工程,要用工程的方法去处理。从软件工程的角度去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设计,在毕业设计过程中,要系统地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按软件工程学思想展开工作。

图1软件生命周期与毕业设计各阶段之间的映射

4.1以可行性研究指导选题目

可行性研究,应该从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操作可行性三个方面去研究,在毕业设计题目的选择过程中,应立足于解决实际问题,注重发现问题、分析研究问题和开发创新的能力。选题原则上,可以参考以下几点:①毕业设计的课题应该能使计算机专业所学的理论知识进一步理解并深化,也就是说,毕业设计应尽可能包括多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综合运用,并且要紧密结合工程实际,以有利于学生的全面训练;②选择难度适中的课题, 保证课题的完成质量;③课题要适合于各个模块独立进行,并便于最后统一调试;④课题规模应大小适合,难易程度适中。

4.2需求分析是关键

需求分析的基本任务是准确地回答“系统必须做什么”, 也就是对目标系统提出完整、准确、清晰、具体的要求。系统分析员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来获取用户需求,对用户提出的需求进行分析,以此来确定其中要实现系统的功能。对需求划分优先等级,找出核心需求和重要需求,以保证系统构建的正确性。

在进行软件类毕业设计时,为了保证需求获取的准确性和全面性,可以让项目组的所有学生都参与到用户需求的获取的工作中来,发挥集体的能力,并由指导教师进行最终的确认。

4.3规范设计过程

需求分析完成后的下一个阶段就是系统设计,包括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

详细设计阶段的任务就是深入每个函数内部,以伪代码或注释的形式实现整个函数,设计出程序的详细规格说明。

从系统设计开始,学生要按照软件工程的要求,画出DFD图,对输入、输出数据流进行详细的说明,建立符合软件工程规范的数据字典,根据DFD 图设计出模块结构图。

4.4重视文档写作

在毕业设计的过程中,要严格遵照软件文档的思想,记载设计过程的每一阶段完成了哪些设计,下一阶段的任务、目标及技术手段,这样,把文档作为整个设计的指挥棒,使设计有条不紊地进行。

4.5重视测试工作、撰写毕业设计说明书

软件测试工作也是软件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际应用效果和测试数据,毕业设计的成效就可一目了然。

毕业设计说明书的撰写是最后一个阶段,要求学生回顾设计过程,总结劳动成果,这时学生就会对软件开发及必须经历的几个步骤都有更深刻的认识。最后,要求学生对毕业设计进行系统的总结,写出毕业论文。

5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通过实践的练习,不仅能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同时也能锻炼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毕业设计这一实践环节是高等学校培养学生实际能力的主要手段,也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有效地设置软、硬件的毕业设计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可以缩短学校教育与社会流行技术、工具的差距,满足学生毕业后的工作需要。通过毕业设计必须达到培养学生以下方面能力的目的。

5.1工程实践能力

学生能够准确把握选题的逻辑重心和学术思路,能够运用丰富的专业知识进行处理,具有严谨的理论思辨过程,以锻炼毕业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使毕业论文具有一定的应用和学术探讨价值。

5.2书写和表达能力

毕业设计论文是毕业设计工作的总结和提高,和做科研开发工作一样,要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在毕业设计期间,尽可能多地阅读文献资料是很重要的,毕业设计大多数是技术开发型的,其论文的主体部分应包括:总体设计、模块划分、算法描述、编程模型、数据结构、实现技术、实例测试及性能分析。这些内容根据任务所处的阶段不同,可以有所侧重。

5.3创新能力

提出创新要求后,带领学生认真复习或补学过去没学过、没有学好的课程,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孕育出一些新的思路,将毕业设计推上一个新台阶的方式,与为每个人专门分配某一特定的作业来锻炼学生基本技能的方式相比,更能扩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创新能力。

5.4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通过集体活动和成员沟通培养成员的团体情感,增强团队的凝聚力。毕业设计将一个学生从入学初到毕业前的软件专业课程的学习内容链接成线,实现了课程的真正衔接,也使学生在毕业前对软件方面所学的知识进行了比较完整的概括与总结,达到了良好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效果。毕业设计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加深了对理论的理解,促使学生深入思考,敢于创新,同时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书写和表达能力、协作能力等各项能力都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6结束语

软件工程作为软件开发工程化、规范化的具体实施方法,在将其应用到毕业设计中之后,学生在软件设计的文档书写规范化等方面均有了很大的改善与提高。将软件工程应用于毕业设计中不仅仅完成了一门课程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而且将一个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前软件专业课程的学习内容链接成线,完成了前导后续课程的真正衔接,也使学生在毕业前对软件方面所学的知识进行了比较完整的概括与总结,因此,软件工程学在计算机专业学生毕业设计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参考文献:

[1]马冬来,宋雨,刘海龙.软件工程思想在高职院校毕业设计中的应用与探索[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

[2]李国彬,沈淑清.浅谈软件工程学在软件类学生毕业设计中的应用[J].计算机教育,2007(6).

[3]张文静,卢海霞,杨捧.软件工程思想在毕业设计环节中的应用[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7(4).

[4]洪月华.毕业设计中软件工程的应用探讨[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7(3).

计算机毕业设计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就业;导向;实用性;新技术;学生管理;考核评价

一、改革的思路

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在不同行业,不同岗位上能够以计算机为工具分析和解决工作中的问题;能够通过计算机查询信息、获取专业知识;使学生在工作中能够熟练应用办公自动化软件高效处理办公文档,提高工作效率。在课程的重新整合过程中,从课程内容的重新组织、教学方法与手段、学生管理、课程考核与评价几个方面来思考,以面向就业、面向工作职位来设计课程内容。

二、教学内容的整合

由于现代计算机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教材的内容不可能都是最新的,虽然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内容相对比较稳定,但是,教材中所列举的一些案例就显得比较陈旧了。因此,要及时掌握计算机学科的最新知识,了解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前沿与最新动态,并且将他们以最适合的案例融合到教学中。在教学内容整合上,进行大胆取舍,注重激发学生创新思维,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整合思路:以任务为主线,模块和项目为主导。精心设计的“任务”是学生毕业后就业上岗及日常事务所能遇到的并需要解决的问题,不是围绕着知识点而设置。

第一模块:理论知识

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理论知识涵盖的内容非常多,部分内容枯燥难懂,《计算机基础》课程课时少,因此课堂容量就比较大。必然导致教学效果差。所以将部分内容进行了取舍。理论知识是教学内容整合的重点,思路如下:将简单的、容易掌握的知识,学生通过阅读资料就能了解和记忆的内容,都放在课堂外,教师在课前下足功夫,教师准备好丰富的阅读材料,如:文字、动画、视频、图片等。布置课外作业,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自学完成作业。不占用课时,也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比如:计算机的产生和最新发展动态、计算机病毒防治、计算机性能指标等。复杂难懂的知识,如进制数转换、字符和编码表示,计算机的组装等,教师在课堂上要详细讲解、让学生练习,必要时辅助以动画、视频来讲解。力争让学生理解透彻。这样才能对课程的学习一直保持浓厚的兴趣。本模块将知识点划分为四项任务:

任务1:计算机的产生与新技术展望---阅读资料完成作业

任务2:计算机的系统组成与组装---阅读+讲解+练习

任务3:计算机语言、数据的表示---讲解+练习

任务 4:计算机主要性能与计算机病毒防治---阅读资料完成作业

同时完善和细化考评机制:每一次作业有反馈、有点评、作业计入平时成绩。

第二模块:计算机常用操作

计算机常用操作划分为四个任务,分别是WIN7基本操作;文件的基本操作、系统设置与维护;常用软件的使用。精心设计了四个操作练习任务,将实用的操作都设计到练习的任务中,准备了充足的操作文件和帮助文档。如,文件的隐藏与显示、程序的卸载与安装、字体与输入法的安装。文件的压缩与解压缩、文件的批量重命名、图片大小的调整、窗口的排列等等。这一模块中教师讲的少,学生练的多。学生的许多问题都可以通过帮助文档来解决。教师在课堂中只起帮助指导的作用。

第三模块:office办公软件

Office办公软件包含word2010、excel2010、powerpoint2010。内容多知识点细,这一模块的学习是通过完成项目+任务来完成的。教师通过反复推敲和实践教学经验将核心的、实用的内容设计到了项目任务当中。学生完成项目的过程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教师编写项目任务书,学生根据任务书要求完成项目中的所有任务。教师通过项目任务来讲解主要知识点。这里选取了三个典型的项目:

项目一:春季运动会会务文档

任务1.春季运动会通知文件(word排版)

任务2.春季运动会报名表(word表格)

任务3.春季运动会策划书(实施方案)(word长文档)

任务4.春季运动会简报(word长文档)

任务5.春季运动会报名信息汇总表(Excel数据输入)

任务6.春季运动会比赛结果统计表(excel函数与数据分析)

任务7.春季运动会新闻稿(word排版)

任务8.春季运动会总结汇报(ppt)

项目二:毕业设计文档

任务1.毕业设计报告封面(word排版)

任务2.毕业设计任务书(word表格)

任务3.毕业设计指导记录表(word表格)

任务4.毕业设计成绩评定表(word表格)

任务5.毕业设计成绩汇总表(excel数据输入+函数)

任务6.毕业设计论文排版及打印装订(word长文档)

任务7.毕业设计答辩(ppt)

项目三:新华书店图书销售项目文档

任务1.新书宣传海报系列(word图文混排)

任务2.年度图书销售统计与分析汇总(excel函数+数据分析)

任务3.年度图书销售总结汇报(ppt)

第四模块:计算机等级考试模块知识训练:以学生练习为主,教师答疑为辅。固定时间完成训练任务。

任务1:理论知识--每天一个知识点的练习题目完成并提交作业,在课外时间成成,15天。

计算机毕业设计总结范文第4篇

摘要:本文主要根据独立学院的学生实际学习状况以及日益严酷的就业市场前景,试图以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中已初步进行的一些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为基础,提出设立实训与毕业设计辅助教学系统,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培养,以进行独立学院“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和探索。

关键词:独立学院;课程教学模式改革;计算机网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目的和要求

近几年计算机网络人才岗位需求调查显示,网络工程师已经成为当前最紧缺的人才之一,计算机网络工程师被誉为新黄金职业,薪水起点高,随着工作经历的丰富而节节攀升。

但同时,大学应届本科毕业生却在就业市场上不受欢迎,普遍需要在企业工作1~2年后才能进入工作状态,所以企业招聘员工时纷纷将“必须具备实践经验”作为基本条件,从而也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门槛。改革课程的教学模式,适应学生就业市场的需求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主要问题。

为了培养具有实践经验、专业技能的实用化计算机人才,我系决定开展计算机网络设计实训教学,目前已开始进行的实训对象为计算机系04级学生。目前已基本完成第一个批次100名学生的网络工程设计实训工作。

本次实训以城市学院北郊新校区计算机网络工程为实训模拟项目,以校园网的网络设计和实际应用为中心,以规范化招投标流程和正规招投标文件的技术要求为模拟场景指导,项目经理由有实际经验的任课教师担当,学生每5人分为一个项目小组,并推举一名项目组长,按各自的兴趣选取不同的项目方向,使用角色模拟的方式开展整个实训项目。本次实训的目的是:

(1) 理论和实践结合,理论教学穿插在项目实践过程中,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

(2) 让学生了解和遵循规范化的工程设计流程,掌握一般计算机网络系统设计和系统集成的方法,学习和理解规范化设计的意义,树立网络设计过程中的工程化思想。

(3) 通过模拟企业实际工作场景和工作流程,亲身体验企业网络工程师岗位的职责要求、技能要求,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和职业责任感。

(4) 让学生参与实际设计项目的训练,使学生积累真实的项目经验,熟悉项目设计过程中的规范、技术、流程、团队协作、沟通等,培养学生从事网络工程师岗位所需要的职业技能和素质。

(5) 通过理论教学和项目实践,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设计的概念,理解工程设计的意义,学习网络设计的一般方法。

(6) 通过实践项目的工作,掌握实际客户需求调查、总体技术方案设计、信息流量和信息点分布详细设计、设备选型、综合布线、项目预算与工程报价方法。

(7) 熟悉网络工程从招投标文件准备、标书格式书写、技术解决方案设计、项目工程实施方案、投标演示报告、标书评估等完整的实际工作流程;熟悉根据规范化模版要求编写和提交文档;

学习计算机网络工程项目开发过程中的招投标策略及流程,设计团队管理,掌握基本的工程软件设计工具;了解常用的信息查询工具与资料收集方法。

在实训中严格按企业化模式进行管理,学生作为模拟企业的员工,必须完成以下要求:

(1) 遵守实习规章制度和实习时间,接受指导教师的工作安排和指导,根据工作任务安排按时提交阶段工作成果,必要时由项目组长组织加班。不能按时完成的要提交解释报告。

(2) 小组每阶段提交工作计划和上阶段工作计划执行情况,项目组长直接对指导教师负责,每小组成员每阶段提交个人工作计划和上阶段工作执行情况,成员对所在项目组组长负责。

(3) 学员有问题先在小组内讨论解决,不能解决的由项目组长向指导教师请示,由指导教师处理和解答。

(4) 认真记录理论教学内容,并记录每天所经历的问题及处理过程。每天完成个人总结。

(5) 学员在实习过程中注意安全,遵守纪律,不得随意外出和缺勤。要接受指导教师、辅导老师、实习管理老师、网管老师的管理。

2实习的内容、方式和时间

(1) 实习方式

学员被划分为几个小组,每组推举一名项目组长,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按照网络设计工作流程,综合运用课程教学中所学到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和设计方法等知识,分阶段完成设计任务。

根据文档模板撰写网络设计文档,包括项目立项报告、全套招标文件、全套投标文件(包括概要设计、草图、设备清单、信息点统计表、技术方案详细设计与技术方案图纸、设备报价清单、投标技术方案、投标评审会演示PPT文档等文档),并最后参加模拟投标会议和方案优选汇报会。

(2) 实习内容

本次实训共分为六个阶段,分别为准备阶段、编制计划和学习阶段、总体设计阶段、详细设计阶段、形成文档阶段、评估和总结阶段。

l 准备阶段(需要1天):为学员讲授网络设计的基本知识,介绍实训项目的基本情况,学员分组,开始熟悉项目。

l 编制计划和学习阶段(需要2天):学员分组撰写设计计划,明确人员任务划分情况,准备工程数据等。

l 总体设计阶段(需要3天):学员灵活运用课程中所学习的各种网络设计方法,为不同的设计目标进行总体设计。

l 详细设计阶段(需要5天):分模块进行详细设计。

l 形成文档阶段(需要2天):学员分组整理设计文档,形成技术方案和正式招投标文件。

l 评估和总结阶段(需要2天):学员总结和讨论,指导老师参与,举行模拟投标会议和方案优选汇报会,进行实训总结,使得学员切实获得网络设计工作的经验。

(3) 实训任务

见下表。

3计算机网络辅助教学系统的研究方法与措施

在本次教学改革中使用了“计算机网络”辅助教学系统和实训文本资料数据库主要包括:

(1) 实训计划

(2) 招投标概念

(3) 招标文件范本

(4) 投标文件范本(工程实例方案)

(5) 技术方案数据库

(6) 设备产品数据库

(7) 工程预算范本

(8)PPT演示文档数据库

(9) 日报-周报范本

在技术应用上采取的技术结构是:

(1) 使用Web数据库、中间件和网站设计工具等构造三层架构的网络应用系统。

(2) 使用先进的搜索引擎和信息获取技术取得大量实训与毕业设计所需要的基础资料。

(3) 使用人工智能海量信息分析及提取技术进行个性化搜索及计算机辅助设计。

(4) 在网络化的基础上提供人工智能实训与毕业设计工具和个性化智能数据库查询。

4教学效果及学生培养的相关收获

已参加实训的二个班级100多名同学共组成18个团队小组,分别模拟了18个公司,参与了城市学院校园局域网方案、校园无线局域网、校园网通信平台、行政楼网络集成、图书馆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网络、数字校园智能监控网络、内网安全解决方案、学院数据中心、大学视讯系统等项目的计算机网络工程设计。所有团队均按预定教学计划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所有项目报告,并最后参加模拟投标会议和方案优选汇报会。

通过研究,我们认为学生在如下几方面受益:

(1) 学生可以在学院内完成高水平的项目实训和毕业设计。

(2) 学生可了解和亲手实践国际最新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和产品知识。

(3) 学生可在建成的辅助教学系统平台上完成全部系统设计,为考取国际认可的思科网络工程师认证打下坚实基础,促进学生就业。

5实训与毕业设计辅助教学系统的意义

(1) 计算机网络课程是计算机专业、信息管理专业、电信专业的骨干专业课程,建设实训与毕业设计辅助教学系统对促进教学和学科建设有重要意义。

(2) 可在学生进行课程实训和毕业设计时提供人工智能设计工具和个性化智能数据库查询,以便学生完成高质量的毕业设计。同时通过课程实训完成贴近实际应用的工程化网络系统设计,取得实践经验,为就业作好充分准备。

计算机毕业设计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信息与计算科学;计算机类课程;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9-0237-02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是教育部在1998年颁布的一个新专业,教育部调整了数学学科专业的数量与名称,将原来的七个专业合并为两个专业,即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是以信息领域为背景,数学与信息管理相结合的交叉学科专业,该专业培养的学生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能熟练地使用计算机,初步具备在信息与计算科学领域的某个方向上从事科学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和设计开发有关软件的能力[1]。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涵盖或涉及了信息科学、计算数学、运筹学和控制论四个主干学科。由于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成立时间短,全国各大专院校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在课程设置上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专业课程设置中计算机类课程的设置和教学策略等方面阐述自己的观点。

一、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计算机类课程的设置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培养计划的制定是依据该专业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课程结构的,培养计划包括学生的理论课程、实践课程和毕业设计等内容。目前有很多人认同这样的观点: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是以计算机知识、数学知识和网络知识三者相融合的一个专业,所以该专业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计算数学专业应有一些本质的区别,而不是简单的“一部分数学课”+“一部分计算机课”+“一部分管理科”+“其他部分课程”的组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应满足企业和社会用人的实际需要,并且要体现计算机网络和数学等知识的特征。

根据2003年《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教学规范(试行稿)的说明》要求培养出的信计专业学生:(1)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掌握信息与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2)具备熟练的应用计算机(包括常用语言、工具及专用软件)的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算法设计、算法分析与编程能力;(3)能运用所学的理论、方法和技能解决信息技术和科学与工程计算中的某些实际问题[2]。而计算机正是利用数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必备工具,因此做好计算机类课程的教学对加强学生专业素养的培养尤其重要。因此,信息与计算科学的专业定位与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是有区别的,信息与计算科学的专业应突出现代计算工具和信息技术的课程设置。国家教育部规定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应开设一门程序设计语言,但具体开设哪门高级语言没有规定,所以各大高校都根据自身的需求和发展,开设了C语言程序设计、Java语言程序设计、VC++等课程。第二学期开设了C语言程序设计这门课程,通过C语言结构化编程思想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基础的语法知识,理解系统内部的细节,更有利于比较结构化和面向对象编程思想的不同,为学习面向对象编程语言打下基础,第五学期和第六学期,分别开设了VC++和Java这两门目前在广泛应用的程序设计语言,使学生掌握目前流行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对于计算机类专业基础课,开设了离散数学和数据结构两门课程。在课程设置上面,尤其要注意课程之间的连续性,在课程的安排要有效衔接。例如,离散数学是研究离散量的结构及其相互关系的数学学科,主要是研究基于离散量的结构和相互间的关系,是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等必不可少的先行课程。因此,在制定教学计划的时候,一定要充分考虑课程之间的连续性,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对于计算机类专业课,我院开设了数据库原理、软件工程、计算机操作系统、图像处理。

二、计算机课程基本理论和实际应用紧密结合

在信息与计算科学计算机类课程的授课过程中,要结合教师的项目经验,将理论和实际应用紧密联系起来,达到学以致用、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些教师在授课时只讲教材中的内容和基本理论,而对产生理论的历史背景和应用领域知之甚少,导致了理论和实际脱钩,学生不知道学习这门课程的目的,也不知道怎么样应用,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因此,在讲授理论课程的时候,把理论和实际问题结合,扩大学生的知识面[3]。例如讲授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类课程的时候,教师可以结合自身的项目经验,用目前流行的软件作为辅助平台,向学生讲授曾经开发过的项目。例如,利用VC++和SQLServer数据库,给学生讲解酒店管理系统,通过实际案例的演示,逐步启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类课程的兴趣。

在计算机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有一定的实际项目经验,这就需要有一支具有丰富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支持和鼓励计算机类教师参与企事业单位的实际项目,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掌握更多的素材,积累经验;鼓励教师继续深造,加强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可以让有经验的教师以老带新。

三、加强计算机类课程的实践教学

许多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教师只是强调该专业学生的数学基础而忽略了该专业学生的工科特点,计算机类课程的实践性很强,经过系统的理论学习,掌握一定的编程技术,但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就不知从何处下手,因此,加强实践教学,强化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十分重要。但目前来看,实践环节的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不重视实践教学,有些课程没有单独开设课程设计,验证实验偏多,创新实验较少,实验效果不理想,实践环节与实际问题脱节[4]。鉴于计算机类课程实践环节的种种问题,急需对实践教学予以加强。

首先,要对实践教学加以重视,保证实践课程的学时,而且上机的课题不应该全是验证实验,还应该包含一定比例的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另外,指导教师的数量和参加实践教学的学生数量之比应该在1∶15左右,不应该太小,最小也应该大于1∶20。其次,进行课程设计的时候,可依照课程的实际情况,多个同学组成一个开发小组,例如,进行Java集中周的时候,根据国家软件开发规范的要求,让学生去上机实践,开发课题可由教师精选,尽量贴近企事业单位的实际开发项目,在集中周期间,指导教师要为学生答疑解惑,指出学生在开发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做到因材施教,给学生创造更大的学习空间,通过实训,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为今后就业增加砝码。再次,根据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特点,加强学校与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加强与本专业相关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培训机构的联系。

本科毕业设计是本科教学的最后一个实践环节,要求学生针对某一课题,综合运用本专业有关课程的理论和技术,做出解决实际问题的设计,是实现本科培养目标的重要阶段,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环节,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解决具体问题的体现。因此,加强毕业设计的过程管理,对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有重要的意义。毕业设计所选题目尽可能的和生产实践相结合,每届题目的更新率要达到80%。过去,一般都是指导教师给出毕业设计的题目,由学生自由选择,学生的自由度不是很大,应该进一步进行毕业设计选题工作的改革,鼓励和允许学生进行自己拟定合适的毕业设计题目,选择老师对其进行指导,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感兴趣才有动力,学生自己选做自己提出的毕业设计题目一定会促进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的提高,也能促进指导教师的自我学习的积极性,增加指导毕业设计的竞争性。最后,答辩委员会对每一个学生单独答辩,且答辩时间不得少于30分钟。

综上所述,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中的计算机类课程设置要符合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要求,根据社会发展和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合理设置计算机类课程,在教学中,基本理论和实际应用紧密结合,充分发挥教师实际项目经验的优势,强化计算机实践教学,加强毕业设计过程管理,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和改革,培养更多的实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吉波,王晓远.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计算机类基础课程设置研究[J].林区教学,2013,(5):85-86.

[2]邢远秀.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计算机类课程教育浅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29(2):1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