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林业生态工程论文

林业生态工程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林业生态工程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林业生态工程论文

林业生态工程论文范文第1篇

1.1生态保护观念意识还较为淡薄

目前大部分人生态保护观念意识都不断提高,这对环境保护和林业发展都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但在一些偏远地区,由于文化水平较低,对林业发展的意义还缺乏必要的认知能力,无论是观念还是环保意识方面都较为淡薄,滥砍滥伐现象较为普遍,特别是一些原始生态林业受到较大的破坏,从而导致这部分地区水土流失较为严重,一旦遇到大雨天气,则山体滑坡较为严重,给林业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阻碍。

1.2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逐渐扩大对生态林业的建设造成了阻碍

近年来,城镇化建设的速度不断加快,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不断扩张,一些林业用地大量的被征用,这不仅不利于生态林业的建设,而且还对原始生态林业带来了较大的破坏,特别是近年来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无限制的对土地进行征用,对生态林业工程的建设所带来的影响非常严重。

1.3我国的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缺乏经验

现代生态林业工程建设并不是简单的进行种树,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事情,不仅需要进行系统的规划,而且还需要技术上的支持。但我国生态林业工程建设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还缺乏经验,所以需要充分的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对林业工程进行有效的规划,从而更好的推动现代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

2加强现代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的具体建议

2.1加强现代生态林业工程的政策指引

应该从领导和政策的层面上加强现代生态林业工程的建设,制定现代生态林业的政策时应该兼顾各方面利益,从集体和个人共同获益的角度出发打造现代生态林业工程。在退耕还草、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等重点工程中要平衡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保护各方面的积极性,这样的政策才能具有生命力和活力,也才能为现代生态林业工程建设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当前应该将政策的引导作用和规范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在生态保护、环境改良、生态防护等工作中进行现代生态林业工程的整合,通过农林工程建设、灾害生态恢复、防护林建设等具体的工程达到对现代生态林业工程价值和作用的体现。

2.2保护现代生态林业工程各主体经济利益

在现代生态林业工程的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触及到个人、集体和国家的经济利益,要对现代生态林业工程各方进行利益上有效的调整,在此基础上保持对现代生态林业工程的积极态度和大力支持。在政府的层面上要对现代生态林业工程做出政策、财税上的倾斜,加大和加快现代生态林业工程的建设力度和质量。要给予投资现代生态林业工程的民间资金以帮扶和支持,为现代生态林业工程建设拓宽融资渠道,形成社会对现代生态林业工程更深层次的支持。

2.3对现代生态林业工程有一个正确的认知

长期以来在我国林业工作中,更注重于单一的目标和结果之间的关系,将精力更多的放在了林业经济效益的实现上,一味的进行用材林的营造,这就传统林业意识,对现代生态林业工程的顺利开展起到了极大的阻碍作用,而且在这种传统的林业观念下,林业划分越来越细,导致很多林业工程的实施都得不到当地人民群众的支持的维护。现代生态林业工程更关注和经营技术,关心木本植物的种间和种内关系以及林分的结构功能、物流与能量流等方面的深层次相互关系,在加强宣传力度,培养人民群众的现代林业意识的基础上,使人们可以正确区分传统林业与现代林业,形成对现代生态林业工程的支撑,进而实现现代生态林业工程的综合价值。

2.4完善现代生态林业工程的相关法律制度

在当前现代生态林业工程建设过程中,各地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对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完善和补充,确保现代生态林业工程建设能够得以顺利的开展。实践操作中,各级政府可以把现代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的开展力度、开展情况、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纳入领导的工作业绩考核中来,对于由于领导方式、能力、态度等问题导致的现代生态林业工程建设工作开展不力,甚至造成工期延误的,要给予相应的惩罚;而对于能积极履行职责,能够认真协调组织好生态工程建设的实施,保障工程顺利开展的要给与适当的奖励,真正形成以现代生态林业工程建设为中心的制度体系和法律体系,推进现代生态林业工程的深化和提高。

3结语

林业生态工程论文范文第2篇

2:吉林省森工集团信息化发展前景与规划.

3: 吉林省林业设计院网络中心网络改造与发展规划.

4: 吉林省林业系统生态信息高速公路构建课题.

二、论文撰写与设计研究的目的:

吉林省的林业分布十分广泛,以长白山系为主要脉络的山地广泛分布各种森林资源,而作为林业及林业环境的发展,林业生态信息则是一个更为庞大的系统,快捷,准确,合理,系统的采集,处理,分析,存储这些信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十分现实的问题.在信息交流的这个世界中,信息好比货物,我们需要将这些货物(信息)进行合理的处理,其中以硬件为主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是这些货物(信息)交流的"公路"和"处理厂",我做这个题目,就是要为它画出一条"公路"和若干"处理方法"的蓝图.

由于森工集团这样的特定企业,其一,它是一个统一管理的企业,具有集团化的特点,网络的构建具有统一性.其二,它又在地理上是一个分散的企业,网络点也具有分散性.然而,分散中还具有集中的特点,它的网络系统的设计就应该是板块化的.从信息的角度来讲,信息的种类多,各种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角度也不尽相同,我们在设计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硬件的地域布局,也要考虑软件平台的配合.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更新观念,大步向前.我相信,在导师的精心指导下,经过我的努力,我将为它们创造出一条平坦,宽阔的"高速公路".

1,论文(设计)研究的对象:

拟订以吉林省林业系统为地理模型,以林业网络综合服务为基本需求,以网络拓扑结构为设计方向,以软件整合为应用方法,开发设计一套完整的基于集散集团企业的企业网络系统.

2,论文(设计)研究预期达到目标:

通过设计,论文的撰写,预期达到网络设计全面化,软件整合合理化,网络性能最优化,资金应用最低化,工程周期最短化的目标.

3,论文(设计)研究的内容:

一),主要问题:

设计解决网络地域规范与现有网络资源的利用和开发.

设计解决集中单位的网络统一部署.

设计解决多类型网络的接口部署.

设计解决分散网络用户的接入问题.

设计解决远程瘦用户网络分散点的性能价格合理化问题.

设计解决具有针对性的输入设备的自动化信息采集问题.

合理部署网络服务中心的网络平衡.

优化网络服务系统,营造合理的网络平台.

网络安全问题.

10,基本应用软件整合问题.

[nextpage]

二),论文(设计)包含的部分:

1,地理模型与网络模型的整合.

2,企业内部集中部门网络设计.

3,企业内部分散单元网络设计——总体分散.

4,企业内部分散单元网络设计——远程结点.

5,企业内部分散单元网络设计——移动结点.

6,企业网络窗口(企业外信息交流)设计.

7,企业网络中心,服务平台的设计.

8,企业网络基本应用软件结构设计.

9,企业网络特定终端接点设计.

10,企业网络整合设计.

5,论文(设计)的实验方法及理由:

由于设计的过程并不是工程的施工过程,在设计过程中详尽的去现场建设肯定有很大的难度,也不是十分可行的,那么我们在设计的阶段就应该进行仿真试验和科学计算.第一步,通过小型网络测试软件平台,第二步,构建多个小型网络搭建全局网络模拟环境,第三步,构建干扰源利用小型网络集总仿真测试.

6,论文(设计)实施安排表:

1.论文(设计)阶段第一周次:相关理论的学习研究,阅读参考文献资料,制订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准备试验用网络硬件和软件形成试验程序表及试验细则.

2.论文(设计)阶段第二周次:开始第一轮实验,进行小型网络构建试验,模拟网络服务中心,模拟区域板块,模拟远程及移动网络.

3.论文(设计)阶段第三周次:进行接口模拟试验,测试软件应用平台,完善课题研究方案.

4.论文(设计)阶段第四周次:完成第一轮实验,提交中期成果(实验报告1).

5.论文(设计)阶段第五周次:进行第二轮实验,模拟环境(干扰仿真)实验,提交实验报告2.

6.论文(设计)阶段第六周次:完成结题报告,形成论文.

三,论文(设计)实施工具及参考资料:

小型网络环境,模拟干扰环境,软件平台.

吴企渊《计算机网络》.

郑纪蛟《计算机网络》.

陈济彪 丹青 等 《计算机局域网与企业网》.

christian huitema 《因特网路由技术》.

[美]othmar kyas 《网络安全技术——风险分析,策略与防火墙》.

其他相关设备,软件的说明书.

1、论文(设计)的创新点:

努力实现网络资源的全面应用,摆脱将单纯的网络硬件设计为企业网络设计的模式,大胆实践将软件部署与硬件设计阶段相整合的网络设计方法.

题目可行性说明及预期成果:

林业生态工程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林业,产业化,可持续发展

 

1.林业可持续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源于人们对环境问题的逐步认识和关注。其产生背景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和资源遭到越来越严重的破坏,并且从20世纪60、70年代开始人类已不同程度地尝到了环境破坏所带来的苦果。伴随着人们对公平和效率作为社会发展目标认识的加深和范围更广、影响更深、解决更难的一些全球性环境问题开始被认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20世纪80年代逐步形成。

目前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涵义理解也是众说纷纭,从不同角度理解可持续发展,形成了不同的可持续发展观。免费论文。有着重从发展的社会属性理解可持续发展,有着重从发展的经济属性理解可持续发展,有着重从发展的资源属性理解可持续发展,也有从生态环境属性认识可持续发展。实际上,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个综合的概念,不可能单从某一方面的可持续而实现整体的可持续发展,而必须是各子系统的互动促进整体的可持续发展。

林业可持续发展是整个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部分,它是在符合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林区社会、经济、生态、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林业可持续发展系统中,既包涵经济的发展,也包括了林区社会的发展和保持与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发展包含着数量的增长、质量的提高和结构的改善,数量的增长是有限度的,依靠内涵的增长实现林区经济、社会、生态、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最为重要的。林业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涉及社会、经济、技术、资源、生态环境等的综合系统工程。在这一系统中,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基础,林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前提,谋求林区社会的全面进步是目的。因此,林业可持续发展不仅是经济发展问题,也不仅是林区社会和生态问题,而是形成的林区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互动运行的综合复杂系统的发展。

林业可持续发展也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林业可持续发展并不是某一项(或几项)经济活动永远进行下去,而是要根据发展的要求,通过不断地进行林业系统内外部的变革,使林业发展在不断提升的层次上进行。林业可持续发展还是一个追求公平的概念。所谓公平是指机会选择的平等性,林业可持续发展所追求的公平包括以下三个层次:一是时间的公平(时间维),也就是不同时间段的代内公平与代际公平,尤其是满足当代对资源与环境的需求不能损坏后代对其需求满足的能力;二是空间的公平(空间维),是指不同地区(不同国家)对资源与环境需求满足的公平;三是活动间的公平(活动维),是指林业系统内部以及林业与其他行业间的公平。因此,林业可持续发展观是以社会、经济、生态、资源发展为核心,以时间、空间、活动所形成的三维复合系统为动态运行轨迹的可持续发展。

2.林业产业化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林业可持续发展追求的是在时间、空间、活动三维系统内的社会、经济、生态的全面可持续发展。要实现这一全面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对传统的林业经营模式进行全面改造。林业产业化是符合林业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现代林业经营模式,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第一,林业产业化的目标是追求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并且以森林资源产业和环境产业发展为基础,以高经济效益的发挥为前提,实现林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因此,林业产业化的目标与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一致的。

第二,林业产业化将林业生产的产前、产中和产后诸环节整合为一个完整的产业体系,各环节相互连接、相互拉动或推动,带动了整个林业产业的发展,同时林业产业链的相互补充,分散了林业生产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可大大提高林业的经济效益。林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也必然导致资源产业与生态环境的发展壮大和改善。同时林业生产的发展又带动了产前和产后服务业的发展,从而促进林区社会的全面繁荣与进步。林业产业化是实现林区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第三,林业产业化的基础是森林资源,没有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就不会有林业产业化的发展。因此,林业产业化通过建立各环节的利益互惠机制,克服各经营主体的短期行为,促使各经营主体经济行为的目标具有连续性和时间上的长期性。

第四,林业产业化实行的是区域化布局,各区域根据自身的特色,构筑林业产业链条,同时各区域间又有密切的协作与互补。免费论文。这样,可以实现各区域在空间上的可持续发展。免费论文。

第五,林业产业化是专业分工的不断细化与高度开放化。它己跳出了部门经营的界限,将林业生产经营置入整个社会经营系统之中。同时,借助社会信息化和现代科学技术、管理手段和组织形式,产业大部类之间及产业部门内部的分工不断细化,部门间的协作不断加强,使相关部门的生产经营活动融合与渗透于林业产业化经营之中,实现了不同产业的协同发展。

3.林业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林业产业化

林业产业化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但这是以符合林业可持续发展观为基本前提的。林业产业化必须以林业综合效益的有效发挥和不断强化为目标,以生态环境效益保证经济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保证生态效益的实现。

林业产业化经营要以森林资源与生态环境为基础,只有森林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环境的不断改善,才有林业产业化经营的持续发展,也才能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不能只顾眼前利益、杀鸡取卵、竭择而渔。即使是商品林或营造的速生丰产林,也必须从资源的可持续以及生态环境改善的视角进行合理利用,以保证森林资源的长期经营。

林业产业化经营无论是龙头企业的布局,还是资源基地的建设,都必须从区域林业可持续的角度做出科学安排。合理区域布局、发挥区域优势,区域间密切协作和互补,共同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林业产业化经营要有其他产业部门或中介组织的参与,但这些部门或组织可能会仅从自身利益出发,追求自身短期利润最大化,或因为林业产业化经营的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而使得这些部门或组织无法进入产业化经营过程。这就要求林业产业化经营首先要将立足点放在林业产业链的延伸和整合上,提高林业抗风险的能力,提高自我积累的能力,以吸引相关部门的参与。同时,根据公平的原则,理顺利益分配机制,调整组织模式,使各活动主体都能在长期经营中满足效益最大化的要求。

林业产业化要实现对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促进,必须与高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应用相结合,走加工产品高科技含量化、生产工艺和设备的高技术水平化、生产经营管理手段的现代化,提高高技术产业的引入,并发挥其对林业各产业活动的扩散、辐射和长入作用。

【参考文献】

[1] 赵鸣骥.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财政对策[J]财政研究, 2000,(10) .

[2] 夏自谦,滕秀玲. 世界森林资源现状及前景展望[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3) .

[3] 李庆,宋志辉,孙业堂,杜文峰,张鹏. 威海市封山育林及其发展措施的探讨[J]防护林科技, 2003,(03) .

[4] 李然,严立冬. 我国林权改革制度窥见[J]当代经济,2005,(02) .

[5] 窦芳. 三北地区封山育林成效、问题及建议[J]防护林科技, 2000,(04) .

[6] 中国经济转型期的财政政策模式及“九·五”的政策重点选择[J]财贸经济, 1996,(02) .

[7] 顾凯平,刘音. 用系统论指导我国林业政策体系的建立[J]北京林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2,(02) .

[8] 弓孟谦. 我国社会林业的若干经济问题[J]当代经济研究, 2005,(04) .

[9] 陈晓倩. 可持续生态林业融资论[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4) .

[10] 杨学云,邵丹. 退耕还林工程区经济林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林业资源管理, 2005,(03) .

林业生态工程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关键词:林木资源;营林工作;可持续发展;建设 

 

当前林业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正在由主要是一项产业转向主要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由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转向既是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更是生态建设的主体;造林方式和结构正在由基本以人工造林、造乔木为主转向按经营目的而采取不同的作业方式和植被组合。可以说,林业正处在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传统林业的影子正在日趋淡化,现代林业的轮廓正在逐步显现。 

1 营林工作建设要素及内容 

林业生态工程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介绍了范县县城林业生产现状,就生态环境建设提出范县林业的发展方向和规划目标,并对重点项目建设和生物保护提出对策措施。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基本国策。林业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当前,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做出了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治理水土流失、防治荒漠化、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秀美山川的战略部署。国务院、省政府相继印发了《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河南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和《河南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规划》。县委、县政府从优化城乡人民生存质量、优化经济环境,提高范县知名度出发,做出了把范县建成现代化生态县的决策,要求尽快解决影响生态环境的突出问题。根据这一总体要求,结合我县实际,谈谈范县林业发展对策。

1县域林业生产现状

范县地处黄河故道,土壤沙化严重,生态环境脆弱,生物多样性贫乏。发展林果业,提高植被覆盖率,保护和增加生物多样性,是改善县域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的重要保障和措施。范县属平原农业区,林业生产主要有用材林、防护林、经济林等组成,随着“退耕还林”等工程项目的实施,林业整体水平大幅度提高,林业生产已初具规模。

2发展方向和规划目标

根据范县植被发展的条件、存在的问题以及它在生态示范区中的地位作用,植被的发展应以防风固沙、保护农田、改善生态环境为主,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全面合理利用现有资源,充分发挥本地优势。林业生产要按照社会和市场需求,调整经营结构和经营措施,优化品种组合,提高林木覆盖率,实现农田林网化、沟河林带化、道路林荫化、林业产业基地化、多种经营规模化发展目标。不但要创造出优美、舒适、清新、安宁的生态环境,达到人类、资源及环境相互适应协调发展,而且使范县建成林茂粮丰、牲畜兴旺、富足文明、环境优美的现代化新县城。

3重点项目建设

3.1黄河滩区速生林建设

黄河滩区土地瘠薄,风沙土地多,水土流失严重,农业产量低而不稳,林业基础差,防护效能低。该区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方向应为:①绿色长廊。由南向北沿监黄大堤长42km、宽500m范围内,建造水源涵养林、护岸林和防风固沙林等功能的绿色长廊。②退耕还林。利用“退耕还林”优惠政策,建设滩区速生丰产林基地。③水土保护林。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水土流失严重区域涉及我县5个乡,计划5年时间把水保林工程全部完成。④防沙治沙。重点抓好黄河滩区的沙化土地,坚持以防风固沙为重点,选择速生、经济价值高、固沙能力强、群众易接受的树种,实行封沙造林,对农田林网实施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建成乔灌结合的高标准农田林网和生态林,适当发展小杂果基地。⑤实施林—草、林—药等间作,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中药材等多种产业。

3.2贯通县域的绿色通道建设

以我县境内的公路、铁路、河流为主线,省道、县道、乡村道路统一规划,路基绿化和两侧绿化统一布局,实现通道沿线林木连成网,使每一条绿色通道都建成绿化线、风景线、致富线。

3.3平原绿化

按照市“以完善林网抓死角,整体推进提高,突出重点抓精品,实现城乡绿化一体化”的平原绿化总体发展思路和省级平原绿化高级达标目标的要求,发展乔灌结合或多层主体结构农田林网,农田林网控制率达99%,由此形成完整防护林体系。

3.4林业生态村建设

林业生态村建设是以增加绿量为主,营造高标准围村林。村庄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绿化。街道绿化以高大乔木、常青树、花冠木、绿篱等为主;庭院前后以小杂果为主,形成村旁有林,林中有村、房前屋后披绿戴花,绿满园、果飘香的乡村田园景色。

3.5新区小型公益林

以改善新区生态环境为宗旨,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建设高标准新区绿色隔离带,实现生态、绿化、美化、休闲的统一。运用人文景观和合理配置的植物景观为居民提供休憩、舒适、优美的游乐场所。

4生物的保护

4.1范县生物现状

4.1.1植被。范县的自然植被类型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由于耕作历史悠久,历史上连年战争的破坏,以及黄河泥沙沉积的掩埋,自然植被已不存在,现存的主要植被是人工栽培植物和田间杂草。主要有5类:①农作物植被。农作物是我县的植被主体,由小麦、玉米、棉花、瓜果、蔬菜等栽培农作物组成,基本熟制是1年2熟或2年3熟,植被随季节变化而更替,其他伴生植物为田间杂草。②阔叶林。杨、柳为我县乡土树种,是林业建设的主体。刺槐多分布在故道沙荒地,沙兰杨、大官杨、欧美杨多在渠道两旁,柳、杨多分布在黄河滩区和背河洼地,“四旁”树种有杨、柳、槐、椿、桑、苹果、梨等,枣、葡萄、香椿等多在庭院宅旁。③灌丛。主要是紫穗槐、白腊、杞柳,多为人工栽培;白腊常见于滩区,紫穗槐多分布在黄河沙区。其次还有少量怪柳灌丛和紫荆灌丛等。④草甸。分布面积少,多在河滩和沙碱荒地上。盐生草甸,主要分布在低洼潮湿的盐渍地带,常见于背河洼地区的盐碱荒地上;湿生草甸主要在土壤比较潮湿的黄河嫩滩、坑塘、沟渠或粘土地带。⑤沼泽植被和水生植被。芦苇主要分布在积水、半积水坑塘内,荆三棱、河草沾泽分布在背河洼地的积水地区,莲群落水生植被在坑塘中较常见。

4.1.2野生动物。由于人类长期对自然环境的干扰,我县野生脊椎动物赖以生存的原始植被已不复存在,由于人为捕杀,除哺乳类中家鼠,田鼠;鸟类中麻雀、啄木鸟;爬行类中的壁虎、晰蜴;两栖类中的蛙、蟾和一些鱼类数量较多,分布较广泛外,其他野生脊椎动物如野兔、黄鼠狼数量已很少,昆虫类在全县野生动物中占绝对优势。

4.2生物保护措施

4.2.1充分利用林地,丰富乔灌木树种。从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物种多样性出发,继续抓好农田防护林、防风固沙林、水土保持林、小型公益林、四旁树,积极发展经济林和用材林;改变目前树种单一的局面,提倡多种树种混交,乔灌草立体种植。适应本县发展的乔木树种除有欧美杨及杨属其他几个品种外,还有旱柳、白榆、刺槐、国槐、臭椿、桑、枣、梨、梧桐等,灌木种类有怪柳、紫穗槐等。

4.2.2填补生态位。有3种做法:①不断改良品种,引进适合范县立地条件的品种资源。②增加生物多样性。为开拓生态位资源,充实生态位,大力引进多种生物,如引进平度的优质葡萄,辽宁的水葫芦以及引进花草及观赏木,增加生物多样性,提高系统的稳定性。③增加水域和湿地面积,保持生境的多样性。水域、湿地和森林的功能一样,能为多种物种的生存提供环境条件。

5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