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学教育见习报告

小学教育见习报告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教育见习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小学教育见习报告

小学教育见习报告范文第1篇

影响双语教学质量的突出因素

首先,双语教学的概念易被错误定位。《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将双语教学(bilingual instruction)定义为“在学校里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进行非语言学科的教学”。由此可以看出,双语教学不同于纯语言学习,第二语言是教学的语言和手段,是在非语言类学科中用外语进行教学。也有学者认为“双语教学从本质上来说是通过学科学习来带动外语学习,这种教学的主要特征是以学科内容为核心。教育部则将双语教学定义为将母语外的另一种外国语言直接应用于非语言类课程教学,并使外语与学科知识同步获取的一种教学模式。然而在现实中对双语教学的理解普遍存在误区,授课内容与方式上存有盲目性。不少双语课堂基本都是用中文讲授国外原版教材里的内容。

其次,双语教学的师资力量参差不齐。在双语教学中教师是直接实施者,是开展双语教学和保证双语教学质量的先决条件。一位合格的双语教师应该兼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和高水平的外语教育素质,同时还要熟悉本学科的最新国际动态和发展趋势。而具备这类专业素质的教师却是少之又少,从而制约了双语教学的发展。尽管不少任课教师可以正确地认识到双语教学的主要目的,但其个人素质却限制了他们成功实现教学目标的可能性。2007 年《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就提出高校要鼓励留学回国人员从事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工作。然而有留学经历的优秀硕士、博士在个人素质上虽然可以达到胜任双语教学任务的标准,但这股教学力量在教师队伍中的比例甚小,无法满足高校对双语教师的巨大需求。

再次,中国学生的外语水平普遍不高。虽然英语课程几乎贯穿了中国学生的各个教育阶段,但以往的英语学习往往偏重于应试教育模式。这种模式培养出的学生通常在综合运用英语方面,尤其是听、说方面能力欠缺。而在双语教学中,学生外语能力的高低决定着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只有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才能达到开拓视野、进一步了解所学专业和提高外语交际能力的目的。

最后,双语教学所用教材的择定缺少指导性标准。双语教学要想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使用何种教材也是非常关键的问题,但对于教材的选定缺乏指导性的标准供高校参考。一本合格的双语教材要能做到兼顾专业知识的信息量、时效性以及适中的语言难度以便于学生理解。但如今的现状是双语教材选用杂乱,合适的教材稀缺。目前双语教材基本分为四类:国外原版教材、国内出版教材、学校自编教材和翻译教材,其中不少双语教师都偏爱采用国外的原版教材。国外的原版教材语言规范,涵盖的专业知识内容较为新颖,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外语思维和交流习惯。

构建双语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势在必行

由于上述这些突出问题的存在,双语教学相较于传统教学更需要高校加大支持力度,并投入更多的精力来进行科学的管理与推进才能保证其顺利并有效地开展下去。

首先,在教学管理方面,高校的教务管理部门要对拟开设的双语课程建立准入制度。唯有通过专家组评估的双语课程才能正式开设。而在前期的评估阶段,学校需对课程性质、教学目标、师资力量、教材选定以及学生能力进行层层把关,为之后课程顺利地进行奠定基础。此外,高校还应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双语教学实施办法、课程标准与教学评估标准来规范双语教学,使其有章可循。而在教学实施阶段,高校教务管理部门与下属的各个院系要对双语教学的教学环节进行监督、检查、综合考评并及时反馈教学情况。

其次,在师资方面,高校要采取“派出去、请进来、多培训”等多种途径培养双语师资。由于合格的双语教学人才严重匮乏,仅仅依靠归国的留学人员已是远水解不了近渴。除了聘请国外学者和专家以外,高校双语教学管理机构必须建立加强内部双语师资队伍建设的机制。

再次,在学生能力方面,高校可以采取以点带面的形式稳妥地推动双语教学的受众面,同时确保学生双语学习的有效性。双语教学的管理部门可以要求下属院系遴选出专业知识和外语基础较好的学生组班并对他们开设双语课程,之后根据学生对双语课程和自身学习效果的评估对双语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等作出相应的调整,为后期接收更多学生学习双语课程作好准备。

最后,在教材方面,高校的双语教学管理部门要组织专家为双语教材的择定把关,并根据本校生源素质和实际教学情况来协助教师选择内容与语言难度都适宜的教材。在合适教材缺乏的情况下,还可以组织教师和专家对外文原版教材和学术资料进行整合,自行编写内容具有前沿性与易教性的双语教材。

结 语

双语课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推进高校双语教学进程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然而,我们也必须认识到由于种种局限,提高双语教学质量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任重而道远。因此,高校乃至整个高等教育界都应该对双语教学进行更深层次的长期研究,促进双语教学有效、顺利地开展和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白少君,乔磊,潘惠霞,王雯.陕西高校双语教学评估体系设计[J].理论导刊,2010,(2).

[2]董敏,毕盛.双语教学质量保障系统ML_TQA的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27).

小学教育见习报告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本文在界定教学质量,梳理与甄别教学质量保障理论,以及分析和诊断教学质量输入、过程、输出基本要素的基础上,基于学生发展理论,认为经常性诊断和改进学校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发展的核心,而建立反馈控制机制是促进教育教学不断发展的保障,并进一步提出了发展性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的基本框架。

一、引言

伴随着高等学校近十年的扩招,中国高等教育规模以在校学生数考察,无论是总量,还是校均学生数均得到迅速扩大,以数量扩张所带来的同龄人入学率为标志,中国的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步入大众化教育阶段。进入新阶段后,中国国民在分享高等教育规模扩张带来的毛入学率上升而获取更多的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同时,高等教育质量保障问题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从学理上讲,只要存在教育,就存在教育质量问题。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无论是精英教育还是大众化教育毫无例外。原因在于,质量是教育发展的生命线,保障与提高教育质量是办学者永恒的价值追求,也是受教育者的需求所在。为此笔者认为,对教育质量的基本需求是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存在而存在的,是永恒的范畴,是受教育者的权利(无论教育服务是免费提供,还是购买),她与高等教育规模缺乏必然联系。但从教育质量的供给考察,尽管“质量是教育发展的生命线”的理念已深入人心,成为教育供给者的共识,但由于教育质量是软性指标,不易衡量;加之质量的保持与提高需要全方位的系统运作,任何松懈和疏漏都会致使质量缺失,在教育供给方总体水平不变的前提下(从近些年不同类型高等学校由投入所形成的生均基础条件,以及教师、管理者的受教育程度所代表的能力考察,均未发现下降,且在国家教育部组织的高等学校教学评估工作的推动下,教育供给水平显现提升态势),高等教育规模扩大也并不会导致质量必然下降。

基于上述认识,高等教育规模扩张是否带来质量下降问题的担忧则表现为,国民对高等教育的质量需求与教育供给方由于管理问题所产生的教育质量问题之间的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在教育供给方。化解因高等教育规模扩张可能带来质量隐患的正确路径是消除“必然性”理念,适应时代变化,强化管理,从发展的角度建立质量保障和监控体系,为受教育者提供合格的教育产品。

教学质量是教育质量的中心,本文试图在界定教学质量和甄别质量要素的基础上,提出发展性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的基本框架,以求教于同行。

二、对教学质量的认识

1、教学质量的两种观点

什么是教学质量?这个问题似乎很简单,但在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中,她却是一个极为模糊,常引起争论的概念,因为“不同的教育理念导致对教学质量的不同理解和把握”。[1]不过,学者们还是从不同的角度对教学质量予以了界定或说明。其中有两个较有代表性的定义:[2]

其一,教学质量是指教育所提供的成果或结果(即学生所获取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满足教育目标系统所规定标准的程度。

其二,教学质量是指学生获取的知识、技能及价值观与人类和环境的条件及需要相关的程度。也就是说,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不能用同一的标准来衡量教学质量。

2、对教学质量的再认识

早在1998年,巴黎召开的首届世界高等教育会议所通过的《21世纪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宣言》就指出:“高等教育的质量是一个多层面的概念”,要“考虑多样性和避免用一个统一的尺度来衡量高等教育质量”。[3]

高等教育长期以来是一种精英教育,精英的高等教育是以少数社会英才为教育对象,是建立在严格的选拔基础上,探究高深学问的教育,因此,精英教育遵循的是一种高度统一的学术性质量标准。

工业革命以后,高深知识向应用领域发展,在高深学问和现实生活之间形成了大量的中间知识,人们开始关注与解决社会生活相联系的知识,高深学问从探究向应用领域拓展。与精英教育所不同的是,大众化的高等教育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它是生产领域的专门知识迅速发展后,以培养掌握这些知识的专门人才为目标的。因此,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及其质量观是建立在社会需求基础上的,高等教育在满足国家、社会和个人的需要中形成了质量。[4]

显然,进入大众化时代之后,传统的精英高等教育所形成的单一的教育质量观不再适应于大众高等教育的质量标准。因此,在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质量观应是多样化的质量观和强调个性化的质量观并存。我们既不能用精英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与规格、学术取向与标准来规范大众高等教育的质量,也不能用大众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与规格、职业技术取向与操作技能来衡量精英高等教育的质量。相反,高等学校应针对不同时期的不同问题而强调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确定相应的质量观。

总之,面对高等教育大众化、多样化的发展,教育质量观也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传统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越来越不适应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实际需要,必须构建适应大众化要求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教学质量的基本要素分析

1、教学质量保障理论

(1)教学产出理论。教学产出理论是一种比较传统的观点。它认为,教学质量体现在最终的教学产出上,因而教学质量的高低完全取决于教育终极产品或服务自身的优劣,而无需考虑其他方面的因素。因而,它只关注适合教育的人,按照教育者的标准来控制教学质量,只关注哪些学生会合格,而不是如何使更多的学生合格,这一理论意味着“好的产出就是高质量”。因此,它把所有的高等学校放在同一标准上来衡量显然是不公平的,也是不科学的。

(2)“附加值”理论。“附加值”理论是在对教学产出理论批评与改进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实际上是教学产出理论的变异。它认为,教学质量评价必须综合考虑学校“输入” “输出”两方面的因素,尽管目前的技术还无法查明输入——输出之间的关系在多大程度上相关,但不少证据表明,两者之间的确存在着一定的关系。有学者认为,“附加值”方法的一个基本观点是教学质量与学校影响学生、促进学生个人发展朝着积极方向变化的能力有关。“附加值”理论正是从这一前提出发,把学生、学校在一个教育周期内所得的“附加值”,即价值的增值部分作为衡量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尺度。这一理论主要关注教育教学结果,而非教育教学过程。

(3)“输入—过程—输出”理论。该理论是在“附加值”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一个不小的进步。该理论认为,“附加值”理论虽然考虑到了学生入学水平与学校输入条件的差异,但它过分关注教育教学结果的质量,而忽视了产生教育教学结果的“教育过程”,从关注合适教育的人到开始关注适合人的教育。因此,教育界引入工商界全面质量管理(TQM)的模式。TQM理论在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中的具体体现就是要求所有学校员工对学校所有教育教学活动进行全教程、全方位的管理,教育工作者在进行教学质量保障时要把输入、过程、输出质量综合起来进行全方位的衡量、评判,认为过程更重要,因为过程产生结果,通过监控过程,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及时向教师和学生反馈,及时纠正并不断改进。因此要求学校教学质量管理人员应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上,强化对教学过程的管理。

(4)学生发展理论。学生发展理论是在前苏联教育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维果茨基将学生的发展水平区分为两种:学生目前已经达到的“现有发展水平”和经过教育、学生自身努力“可能的发展水平”。其中“可能的发展水平”就是教育目标,两种水平之间的差距称为“最近发展区”。教育就是实现“最近发展区”的过程。因此,学生发展理论流派认为,在现实生活中,尽管人们对教学质量本质的认识千差万别,然而有一点是绝对的:高质量教学的标准必须符合学生的需要。也就是说,在衡量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时,学生的发展应处于核心地位。认为高等教育必须应首先尊重“人性”,认为人的发展是教育发展的终极目标,因而,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客户”——学生,在各方面的发展理应成为衡量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的主要依据。

2、教学质量要素分析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影响教学活动的因素是多方面、复杂的。就学生发展理论而言,诊断教学质量的基本要素有输入诊断、过程诊断、输出诊断。

(1)输入诊断。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考察:

学生的学习基础及学习的投入。大学生入学时知识和经验是建构新知识的基础。

教师教学的投入。教师的教学是要把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增长点,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保障性投入。包括教学经费的投入,领导精力的投入,管理者的投入,教学条件的投入等。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是教师教学的投入,包含着教师的业务能力和师德修养,所以,发展性教学质量保障强调要保障教师专业的发展从而才能保障学生的发展。

(2)过程诊断。包括:

专业设置。专业具有职业性和学科性的双重特点,因此,专业设置一定要符合社会的需求和学校发展目标及特色。

课程设置。因专业具有不确定,是学分和课程的集合;而课程具有相对确定性,是比较稳定的一个单元,是高等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基点和重要单元,故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设置显得尤为重要,因此高校教学的核心是课程。开出多少品牌课程、知名课程是高校教学水平的重要体现。

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都应体现高等教育活动由学校教学过程向社会实践过程过渡的特征,以适应大众化背景下学生发展的需求。

(3)输出诊断。主要是衡量学生个体的认知、情感等个性发展的程度。即发展和完善学生的独立性与自治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与洞察力;发展和完善学生的个性品质。

总之,以学生发展理论而言,高校的教育教学就是要最大程度的挖掘学生的潜力,高校的管理者要最大程度的保障学生的发展。

四、发展性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的框架

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一般分为两种:一是认证性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它是由学校作出质量的承诺,自我确定能被认可的质量标准,并通过持续努力,达到与超过预期标准,以获得社会的信任与支持。认证性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是在高等教育质量鉴定等活动的基础上而出现的高等教育评估活动的深化和系统化,它是指一种在高等教育内在体制性因素的支持下,通过建立相应的组织运行机制和广泛运用各种评价手段,以保证高等学校维持和提高教育质量。二是发展性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即基于学生的发展,以发展性教育评价为手段,以经常性诊断和改进学校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核心,通过反馈控制促进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

1、发展性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理念[5]

我国发展性教学质量保障概念由华东师范大学陈玉琨教授基于学生发展理论首先提出。这种理论流派认为,尽管人们对教学质量本质的认识有所不同,但是高质量教学的标准必须符合学生的需要。即是说,高等教育质量首先是指学生发展质量,即学生在整个学习历程中所学的“东西”(所知、所能做及其态度);在衡量高校教学质量目标是否达成时,学生的发展应处于核心地位。其在认知、技能和态度等方面的收益是衡量教学质量的核心标准。

发展性教学质量保障是学校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措施,它以现代教育发展观为基础,以学校的发展为保障的对象,根据变动着的社会需要来调整学校的发展目标,经常性地诊断学校在发展过程中的关键因素,持续地关心学校发展的过程,不断完善学校的发展机制,以保障学校的持续发展。

发展性教学质量保障相信:“最好”是一时的标志,“更好”才是高等教育工作者永恒的追求。发展性教学质量保障不试图保障哪个学校做得最好,而是要追求保障学校做得更好。它通过需求分析、问题诊断、对策建议及改进行为,促使学校“今天比昨天好”、“明天比今天好”、“一天比一天好”。发展性教学质量保障的基本追求是“让我们做得更好”;其最大价值在于帮助学校做到更好,促进学校的不断完善;其最重要的特征是从注重质量承诺到注重质量提升。

发展性教学质量保障强调:学校的发展既要靠外部(政府和社会)支持,更要靠自身努力。因而它认定,只有依靠学校和教师的自身努力,才有可能真正实现保障与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目标。甚至可以说,外部力量对高等学校的支持也只有靠自身的努力才能获得,有作为才能有地位,这是现代社会的一个基本事实。如果你不能做出对社会有价值的回报,或者你的回报要明显低于其他高等学校,政府没有理由把有限的资源浪费在你身上。因此,自身努力对学校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将外部支持转化为学校自身需求,它才能真正成为改进学校教育教学的动力。

2、发展性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的组成系统

鉴于上述理念,我们认为学校应该建立以发展性教学质量保障理论为指导的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她通常由五个子系统构成:即决策指挥系统、信息收集系统、评价诊断系统、信息反馈系统以及辅助支持系统等。

(1)决策指挥系统。通常由校长、分管教学副校长、教务处处长、各院教学院长及部份资深教授、专家组成。主要任务是根据学校发展总目标确定学校教育质量管理的目标和质量标准(这种目标注重学校未来潜力和发展的可能性),制定有关教学活动的政策性措施,指挥和协调学校关于教育质量管理的各项活动,总结学校质量保障的经验和得失。在构成决策系统的实践中,要注意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这个子系统应该尽可能全面地反映出影响学校教学质量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的因素,不要有所遗漏,否则就不能有效地对教学质量进行保证和监控;二是要抓住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方面和主要环节,突出重点,分清主次。

(2)信息收集系统。应由学校职能部门,如教务处、学院牵头,由从事信息管理的专业人员负责。这个系统的任务是收集高等教育质量信息,获得各方面对教育质量的信息反馈,为质量决策提供依据。如制定听课制度,组织毕业生的质量跟踪调查,通过各种渠道听取师生对教育质量方面的看法和建议,了解社会对学校教育教学的需要等。质量信息收集系统是否有效,直接影响整个质量保障体系的效率。

(3)评价诊断系统。通常是在校长领导下建立的,由教学管理部门、教育评价专业人员、学校责任心强的资深教师组成。实际上是一个专家系统。他们在收集信息的基础上,对信息进行处理,对教学的质量状态做出评价,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诊断,并向校长和教学主管部门提出改进教育教学质量方面的建议。

(4)信息反馈系统。通常由学校职能部门与信息管理专职人员构成。这一系统的任务是把专家处理分析后的教学质量方信息,通过两个路径分别反馈给决策部门,即校、院(系)领导层、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学人员、广大学生、政府及社会公众,以便及时改进,接受大众监督。及时反馈是一切质量决策的基础,也是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中不能忽视的问题。

(5)辅助支持系统。这一系统可以由学校党群组织的负责人及学校其它部门人员组成。一方面是开展质量宣传,创建质量文化,动员群众参与质量保障活动;另一方面为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行和教学质量的持续稳定提高提供必要的人、财、物等基本条件,为教育教学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陈玉琨,李如海.我国教育评价发展的世纪回顾与未来展望[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1):1-12

[2]王承绪,徐辉.发展战略:经费、教学科研、质量——中英高等教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3:274

[3]《21世纪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宜言》第11条

小学教育见习报告范文第3篇

关键词:农林院校;森林保护学;实践教学;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S7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7-0116-04

实践教学是高等农林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教学环节,也是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岗位工作能力最有效的教学形式,其在高等农林教育中的核心作用是无法替代的[1,2]。因此,进一步加强和改革高等农林院校实践教学,对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创新精神及岗位业务能力至关重要。从进入21世纪以来的15年的历程来看,随着高等农林教育的改革发展,社会上对农林院校各专业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专业人才除了必须具备宽口径的理论知识以外,必须同时拥有较强的业务实践能力[3,4]。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积极应对新时期高等农林教育面临的新挑战,结合新修订的教育部森林保护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初步构建了较为科学的森林保护学实践教学新体系,重点在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保障体系的构建、管理体系的构建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尝试,以达到培养应用型森林保护专业人才的目的。

一、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实践教学是高等院校中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在“高等学校应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等思想观念的影响下,高等学校各专业的实践教学普遍弱化,不少高等院校往往将教学工作的重点放在理论教学上,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没有得到根本的重视,很多毕业生在校期间没有受到应有的运用知识技能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训练,导致高校培养的人才在走向社会和工作岗位后,因为技能和综合素质不够而没有社会竞争力。

(二)缺乏与时俱进的实践教学内容

很多农林高校森林保护学的实践教学内容大多为单一的验证性内容,如实验教学过程中,往往将森林保护学中昆虫学和病理学的内容按照课堂理论教学的进程安排,从食叶病虫、枝干病虫、苗圃地下病虫等森林有害生物的形态观察再到分类鉴定,基本都是实验标本的演示和验证,这种实验课程更多是对理论教学的重复,学生虽然亲自参与了实验课程,但仅仅是具备了森林有害生物的基本知识而已,实验完成后,学生无法灵活运用知识技能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训练,学生所学知识也是与社会互相脱节,久而久之,学生对森林保护学专业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

(三)实践教学的经费投入不足

当前,我国农林高等教育已经从规模型转向重视内涵式发展的质量型转变。一部分农林高校在前期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受财力所限,没有将实践教学经费真正纳入科学合理的财务预算,更没有坚持将专业实践教学项目列入专项投入,具体表现在实践教学日常运行经费、教学改革经费、实验课程建设经费、专业建设经费和实习实训基地教学经费等投入不足,从而严重影响了森林保护学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四)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

很多农林高等院校实践教学的质量控制和考核体系不完善。突出表现为平时的教学管理过程当中,过分依赖或重视森林保护学课程理论教学的考核。迄今为止,部分农林院校尚没有构建科学规范的森林保护学实践教学体系及其考核标准,有的农林高校虽然制订了森林保护学实践教学体系及教学质量考核标准,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没有落到实处,从而使得森林保护学实践教学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二、实践教学体系的构成要素

实践教学体系是贯彻和落实实践教学内容实施与发展的体系,具体来讲,就是将课程实验教学、实习教学、实训教学和毕业设计等各个实践教学环节进行科学合理地安排,旨在循序渐进地培养和塑造农林高校毕业生的专业基本技能和综合技术技能。实践教学体系的构成要素主要包含实验教学、实训教学和实习教学等多个方面。

1.实验教学。实验教学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环节,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方面具有理论教学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也有较强的优势[5,6]。高等农林院校的专业教学实验应该摒弃过去那种不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实验教学方法,大力革新实验模式,构建具有专业特色的综合性和研究性实验教学新体系。同时,为了保证专业课实验教学质量,特别是保证学生扎实的实验基本功,教师应该加大对对实验教学的预习、操作、记录和器材审签、撰写报告和考核等多个环节的考核。

2.实训教学。实训教学是指任课老师选择与专业密切相关的具体案例,让学生在一种模拟环境中,应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从而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让学生获取相关专业的心智技能和动手操作技能,大幅度提高大学生的工作方法和实践经验。农林高校大学生的实训教学有各种类型,如从程度上分类,有单项实训和综合实训;从结构上分类,有岗位训练、过程训练、项目和任务训练、仿真训练等模式。实训教学是高等教育的核心内容,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职业技能训练应贯穿于农林院校学生学历教育的全过程之中,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养,最终培养社会和企业真正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3.实习教学。实习教学是指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运用某一技术基础或专业基础课程的知识与实际相联系,以增强感性认识、验证某些理论、提高某些技能、了解与本专业有关的基本操作方法和在生产劳动中接受思想教育的实践教学形式。高等农林院校的实习教学常常包括认知实习和毕业实习,除此而外,还经常有到农业生产实践中的社会实践、调研等多种活动。实习教学是高等院校实践教学最重要的环节,只有通过实习教学,才能使学生将理论知识技能应用到生产实践当中,从而获得职业岗位所需要的实际工作能力。

三、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一)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

近年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教授委员会对森保专业岗位能力进行了分析,确立了实践教学的内容体系,构建了基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通识、专业和综合技能实践教学新体系。该实践教学体系以培养大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岗位技能为宗旨,三个层次的技能按照知识体系互相紧密衔接,凸显了森林保护学实践教学体系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有效解决了高等林业教育与林业生产实践相脱节的实际问题。

1.森林保护学专业通识技能。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森林保护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中的通识技能有两个组成部分:即通识类课程实践技能和学科大类课程实践技能。前者主要涵盖“公共必修课”、“通识类选修课”、“创新技能和素养”、“数理化基础”和“人文社会科学”等五个通识技能模块,旨在培养大学生的通识类实践技能;后者主要涵盖植物科学类课程模块,学校每年设置生物学综合大实习,旨在培养低年级大学生的学科大类平台课程实践技能。其教学与专业基础理论课教学结合在一起。

2.森林保护学专业专项技能。该专业技能包括资源昆虫学饲养、森林害虫防治、森林病害防治、生物防治技术、化学防治技术、森林有害生物检疫技术、园林植物保护技术、鼠害防治技术等八项专业技能。上述技能主要结合农林业生产实践,于每年的6~8月期间集中安排在秦岭国家生态定位站,即学校火地塘教学实验林场进行,实训和实习时间不少于2个月,充分保证了大学生森林保护学专项技能的获得,为将来走向林业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3.森林保护学专业综合技能。主要由森林病虫鼠害监测调查技术能力、防治技术能力、森林植物检疫综合能力、农药药效试验能力、森林防火应急预案制定能力、乡镇林场森林防火规划能力等森林保护专业综合技能和毕业论文设计组成,实训持续时间不少于4~5个月。每项实训力求运用适合高等农林教育的项目任务教学模式,既有对项目任务的描述,又有可操作性的实训设计与指导,体现了教、学、做的一体化。

(二)实践教学保障体系的构建

高等农林院校的森林保护学实践教学保障体系包括软件保障和硬件保障两个方面。软件保障是指拥有一支政治坚定、思想过硬、知识渊博、业务精湛、品格高尚、勤于育人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实践教学硬件保障指的是实验、实训和实习基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非常重视大学生实践教学保障体系的建设。近年来,林学院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和资源,与陕西华山景区、黄帝陵古树名木保护中心等校外企事业单位联合建立了多个森林保护学教学实习和实训基地。利用企业的先进生产手段、技术装备和经营管理方式,建立了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极大地丰富了学生实践教学的内容,既促进了产学研的紧密结合,也加强了学校和社会的联系,有效地提升了森林保护学人才的培养质量。森林保护学专业在国家林业局重点专业建设经费和教育部“985工程”专项经费的支持下,先后投入300多万元的实验室专项经费,对原有的森林保护学实验室设备进行了改造升级,目前已经建成具有先进技术设备的森林保护学教学实验中心。近年来,学校也十分重视森林保护学校内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学校合并组建以后,先后投入5000多万元,建成包括国家级秦岭生态定位站、林学院试验苗圃、西安市植物园、宝鸡市植物园、太白林业局苏家沟林场等多个校内外教学实习基地;同时学院还建成了山阳核桃板栗试验示范站、清涧红枣试验示范站、凤县花椒试验示范站、镇安板栗试验示范站、安康北亚热带经济林果树试验示范站、陇县和黄龙核桃试验示范基地以及渭河试验站、杨凌教学试验苗圃2个教学基地。上述实验、实训和实习基地的建设,为提高森林保护学实践教学质量提供了良好的硬件条件。

(三)实践教学管理体系的构建

为规范实践教学管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建立了一套科学的森林保护学实践教学管理体系。该体系主要包括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监控体系、考核体系和反馈体系四个组成部分。

1.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森林保护学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比较复杂,既涉及到实践教学的过程评价,也涉及到实践教学的结果评价。同时,森林保护学实践教学质量评价的主体包括了课程指导老师、学生和实践单位,因此,学校和学院教学管理部门完善了相关教学管理文件,组织教授委员会制订了森林保护学实践课程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实践教学指导书和实践课程的质量标准。如在综合性实验教学过程中,从实验内容的筛选、实验材料的准备、实验课的提前预习,教学过程的组织与指导、实验报告的撰写批阅到考核方式,都有一整套评价标准和量化指标;而在生产实习和实训过程中,从实习实训计划、实习报告、职业技能考核表到实习实训成绩的评定,质量评价贯穿于每个环节当中;而在毕业设计实践过程中,从毕业论文题目的筛选、科研资助项目的等级、指导教师的职责与任务、毕业论文的撰写、评审、答辩与论文等级评定标准的制定,均有一系列严格的量化指标体系。森林保护学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有力地促进了实践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2.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质量监控是对森林保护学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的规划、检查、评价、反馈和调控过程,是切实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中采用了由林学院、森保系、指导教师组成的三级教学监控管理模式,即学院教学管理办公室会同教学质量督导组监控森保系和指导老师的教学状态,森保系监控实践课程指导教师的教学状态并形成对林学院教学状态的反馈、指导教师监控学生的学习状态并形成对学院教学办公室的反馈。同时,学院积极完善班级信息员制度,在每个班级挑选两名品学兼优的学生作为教学信息员,实现学生对林学院、指导教师的反馈。通过以上的教学质量监控,我院实现了二级学院、指导教师、学生之间相互监督的封闭式监控流程。较大地提高了我院森林保护学实践教学的质量。

3.实践教学考核体系的构建。实践教学成绩评定是根据教学目的,对学生在实践学习成就(知识、技能、习惯、态度等)上的变化做出估价的过程,评定结果正确与否,对实践教学效果有直接影响。传统的森林保护学教学考核体系主要注重理论知识的考核,实践教学成绩即使占有一定比例,也是以各项实验、实习报告来评定,而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基本技能、动手能力并未完全列入实践课成绩中。为使学生的实践成绩能够客观地反映学生对实验、实训、实习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森林保护学实验中心在制定科学的实践教学绩评定方法的基础上,对森林保护学实践教学考核体系进行了探索与创新,创建了实践教学成绩综合测评体系。如实验课成绩评定指标的选择原则与方法,改革了考试的方式和学生成绩的评定方法。学生总的实验成绩为百分制。实验设计20%,实验操作20%,学习态度10%,实验结果20%,实验闭卷考核30%。在对学生成绩评定中,教师根据学生对实验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和实验报告结果的准确度、精确度以及在实验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力等,对学生进行全面考核。在考核方式上,力求灵活、新颖、多样。在操作考核中采取随机即兴口试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法。从近3年的实践结果来看,运用实践教学综合测评体系,有利于提高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4.实践教学质量反馈体系构建。森林保护学实践教学体系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换句话说,即便目前农林高校所培养的大学生的技能和素养满足社会上林业企事业单位的需求,那么这种情况也只是短暂的过程,因为这种过程会随着社会对林业高级人才需求的变化而不断被打破。为了使得森林保护学实践教学体系的质量得到保证,必须综合教学过程中各种相关信息,进行动态地反馈与调整。因此,信息的有效反馈对提高实践教学质量非常重要。森林保护学实践教学质量反馈体系构建主要依赖于三个方面:首先是借助于学生评教活动。因为在校学生是实践教学质量的最直接感受着,他们对教学质量也最有话语权;除此之外,森林保护学专业的高年级毕业生或参加工作的大学生的评价往往也很重要,通过他们的反馈意见,可以获得对森林保护学实践教学体系的客观评价,以确保其教学质量的不断改进与完善;最后是借助于社会上用人单位的评价。用人单位最看重的就是高等学校所培养的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否满足其需要。因此,社会上广大林业企事业用人单位对森林保护学实践教学体系的合理性最有发言权。来自用人单位的反聩信息往往有助于学校及时调整森林保护学实践教学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为了客观、全面、准确地反映森林保护学实践教学的水平及效果,近年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实践教学质量反馈体系构建中,建立了基于学生评教、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信息反馈的关联动态调整评价体系,从而形成了关于实践教学客观、准确的质量反馈体系,从而提高了森林保护学实践教学的质量,毕业生专业技能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

四、总结与建议

实践证明,我校围绕高等林业院校森林保护学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分别从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保障体系的构建、管理体系的构建等方面的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使教学效果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培养。92%以上的毕业生完全符合森林保护学工程师及相关职业岗位要求,扎实掌握森林病理学、森林昆虫学、农药学以及有害生物综合管理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和较强的适应性;并且有60%以上的学生了解森林保护学的发展方向,初步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负担森林保护技术工作的能力,基本上能够达到森林保护专业工程师中等水平,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职业素养均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已经成为当前高等学校的战略使命。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时代背景和国际人才竞争的大格局下,高水平农林高校如何积极适应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肩负起培养和造就具有农林学科特色的应用型人才的重任,闯出一条适合人才培养的新路子,是大家都在努力思考并且积极探索的问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建设世界一流农业大学进程中,主动顺应高等教育改革趋势和农业科技发展要求,积极探索农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和途径,建设教学团队,创体体制机制,培育创新文化,取得了良好成效。但是,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和困惑:传统的实践教学只能让学生得到初步的实践经验,已经远不能满足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需要。如何依托校内实训室、校外实训基地和企业,使学生能够在仿真或真实的情境中学习,使得教学体系从封闭转向开放,从以理论教学为中心,转变为以实践教学为中心,使整个实践教学的目标、内容、标准变得清晰、明确,创新出适应我国高等农林院校的实践教学体系,将成为今后研究的一个新趋势。

参考文献

[1].基于实践能力的高等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职教论坛,2014,(6):75-78.

[2]谢寿安,莫展宏.基于创新性人才培养的高职林学特色专业实践教学改革[J].职教论坛,2012,(9):74-77.

[3]陈辉.加入WTO“森林保护学”教学改革的探索[J].中国林业教育,2002,82(3):27-28.

[4]朱天辉,李芳莲.森林保护学实验教学中若干问题浅析与对策[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4,(22):81-83.

小学教育见习报告范文第4篇

关键词:学生参与;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在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过程中,高职教育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保证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已成为社会和高职院校共同关注的焦点,高职院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和完善也逐渐成为学校发展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高职院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中,一些学校逐步建立了学生参与的质量保障工作体系,建立了教学信息员队伍,取得了一定效果,为教学质量的改进和提高做出了贡献。本文对学生参与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必要性与现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学生参与的形式。

一、学生参与高职院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1.学生参与是一项基本权利。大学作为一个利益相关者组织,拥有多个利益相关者群体。其中,学生便是一个核心利益相关者群体,不仅是学校构成的主体,也是教育对象的主体。学生作为教育对象的主体,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时是拥有参与资格的。

2.学生参与合乎自身发展,能提高其综合能力。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终极目标是提高教学质量,学生是教学质量提高的受益者和体现者。学生学习结果和自身发展的生产者是自己,教师是无法替代学生投入学习和发展的,如果没有学生的理解和支持,学校和教师所作的任何提高教学质量的努力都将是徒劳的。学生自身的发展包含情感、价值观、信念和修养等内在品格的养成。学生参与教学质量监控的最终目的要渗透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就当前高职院校实际情况来看,对学生而言,他们不能将学习仅局限于课堂上,而是应更多地参与实践学习。学生参与教学质量监控时要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参与过程中若能持积极的态度、高度的责任感以及持续的动力,将促进他们通过各种途径获取学习机会,提高学习效率,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这无论对学校还是学生,都会是一种“双赢”的结果:学生锻炼了自己,提升了参与具体事务管理的能力,获得了自身的全面发展,同时也为学校创设了一个稳定的管理环境。

3.学生公平参与可提高教学质量监控的成效。实际上,学校在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时,所有计划和策略都是由教学管理部门决定的。看问题的角度由于受到先前经验的影响可能已经被模式化了,许多教学质量监控中应该关注的问题并不一定会看到。而学生的观点和看问题的视角则会给学校改进注入新鲜的活力。学生有其独特的认识和观点,这可以使教学质量监控变得更成功。教学质量监控过程中引入学生参与,需要为学生创设一种公平、平等的参与机制,这样学生参与才有奋斗的方向和动力,这更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监控的成效。

二、学生参与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现状

1.学生参与主体的客体化。虽然学生自始至终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对教师的教学有切身的感受和体会,但以往一直是被管理对象,长期处于被学校、教师评价的被动位置上。学生主体价值在参与教学质量监控过程中的客体化,可归因于多方面:被学校所忽视,学生不重视维护其自身的主体价值。这使得学生在参与时依然难以充分体现其主体性,而成为大学各项管理决策的执行者、学生工作者的助手。这与真正意义上的学生参与相差甚远,其主体价值逐渐被忽视。

2.学生参与价值的边缘化。学生在参与时更多考虑的是如何采取更有效的方式提高大学的治理效果,而对于参与过程中所包含的价值重视不足,尤其是公平、民主等内在价值。学生参与大学具体事务管理就是要为大学、社会服务,而公平、民主就是符合学生作为人的发展所需要的,属于人的内在价值。

3.学生参与过程的无序性。学生对于参与教学质量监控行为的既定目的并不是很关注,对于达成此既定目的的手段方式选取也不关注,所以就造成了学生参与方式的随意性。

三、学生参与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方式

1.给学生赋权。开始学生并没有教学质量监控等方面的经验,需要学校对学生进行培训,并赋予他们权力,使其能胜任质量评估或审计工作。在实践中,最重要的是要给予学生真正的权力,如果赋权不是真诚的,学生也不会真正投入到参与的过程中,赋权的努力将起不到任何作用。

2.采用灵活多样的参与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评教、评学。高职院校中评教、评学是学生参与最多的教学质量监控工作。为了提高学生的质量意识,应采用多种宣传方式,给予学生充分的话语权。在学生评教过程中,评价指标的设置要从学生的理解感受能力出发,结合学生专业水平的深入程度来设置会更加科学合理。(2)参与教学秩序监控。组织学生参与教学秩序监控是学生参与教学质量保障的重要举措。学生参与教学秩序检查,一方面发挥学生之间容易沟通的特点,另一方面还可以促进学生换位思考,对学校教学秩序检查工作从抵触或者不理解转变为主动和积极配合,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有力地推动了学校的学风、教风建设。(3)学生参与教学质量调研。教学质量监控中来自一线学生的调研是最真实的资料,最能反映教学的真实情况。高职院校应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教学质量相关的调研,既可以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自主判断能力,也能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协作能力。学生不仅仅是教学质量调研的对象,也可以成为各项教学质量调研活动的主力军。如可开展不同形式的教学质量调研活动:招生工作、课程教学、教材使用等。

3.学生参与教学质量监控的评价结果需得到合理利用。学生参与教学质量评估的结果是从学生群体的角度出发,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改进和提高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如果得不到合理利用,必然打击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因此,应本着实事求是和细致严谨的态度,公平、公正地看待学生评估的结果,使评估结果真正为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学质量服务。

四、结 语

高职院校经过粗放式发展后,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就是如何抓内涵建设,其中教育教学质量是重中之重。学生参与对于教学质量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政策制定者和教师们开始关注学生参与的问题。在许多发达国家,让年轻人参与学校发展、管理也成了一个可以看到的趋势[1]。为了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为了学生的长远发展,政策制定者、教育实践者以及教育研究者都应该把目光更多地投向学生参与问题,并在实际的教学质量监控中将其落实,使学生享有充分的权利,体现他们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的作用。

参考文献:

小学教育见习报告范文第5篇

【关键词】医疗保险专业;本科;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随着我国社会医疗保险体制改革的全面深化,以及商业健康保险的迅猛发展,市场对医疗保险专业人才的需求激增,全国各相关高校每年输送的医疗保险专业人才总人数也在逐年增加。但遗憾的是,近些年相当一部分专业学生毕业后没有走上与医疗保险相关的岗位,而是被动地选择了其他行业,造成经过多年精心培养的医疗保险专业人才严重流失。根据社会医疗保险单位和商业医疗保险公司的反馈,医疗保险专业毕业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走上相关工作岗位后,动手能力差、适应周期长,导致用人单位新人培养成本高。

造成这一系列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一味强调理论知识的灌输和考核,忽略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造成专业学生培养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从专业性和实践性上来看,医疗保险专业应该被定位为应用型专业。

尤其是本科层次的医疗保险专业人才培养,不应以学术型和研究型人才培养为目的,而应定位于实践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满足社会需求为专业发展目标,强化学生的相关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与实践能力。其中,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然而现有的医疗保险教学模式长期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多数院校至今仍主要侧重于书本理论知识的传授,实践教学极为薄弱。

1 医疗保险专业本科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缺乏实践操作能力强的专业教师、实操指导性强的教材和模拟软件。

(1)缺乏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专业教师。

首先,目前大部分医疗保险专业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由于目前的就业问题严峻,很多医疗保险专业的毕业生都选择通过继续深造以留在高校, “跻身”高校教师行列。

因此,这些教师是没有在专业实际部门工作的经历或实践的,虽然具有很高的专业理论水平,但是实践领会与操作能力则明显不足。在这方面,国外政界和教育教师界人力资源的自由流动为专业教育实践环节的师资问题提供了较好的解决通道。[1]而在我国,由于体制原因、学历要求等,有实践能力的人才或有政策实践的专家由于没有高学历而无法从教。

其次,医疗保险专业的交叉性造成了教师专业能力与实践教学需要存在一定的差距。医疗保险需要教师既具有扎实的保险专业知识,又具有深厚的医学底蕴。而某些院校医疗保险专业教师主要来自临床医学专业,这些教师有着深厚的医学知识,但只有少数教师有过保险公司实践经历,多数教师对医疗保险专业知识了解有限,缺乏医疗保险的实践经验;另一个极端是,专业教师都来自于金融保险专业,有着深厚的金融保险学功底但缺乏一定的医学知识。这些教师都很难将医学知识和医疗保险实务有效结合。

(2)缺乏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教材和模拟软件。

目前,医疗保险专业的核心课程中一般涵盖了保险学、医疗保险学、社会保障学、人身保险学、健康保险学、医院管理等课程。这些课程教材数量多,更新速度快,但是偏重于理论知识的介绍和管理条例的罗列。有些教材虽然名为“××理论与实务”,但是实务部分一般仅陈述某省市的医疗保险政策或者某商业医疗保险公司的条例、细则,缺乏实际操作内容的介绍和指导,缺乏相关案例的讨论启示与实践延伸。

此外,医疗保险专业在许多高校并未配备实验室或者与其他专业共用实验室,并且各大高校在医疗保险实操模拟软件的引进和开发方面投入过少。

1.2 缺乏专业教育基地和实践教学基地。

由于医疗保险专业的特殊性,其专业教育基地和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医疗保险专业理论教学体系发展较为完善,而实践教育教学体系建设却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其主要表现就是缺乏专业实践教育教学基地。学生在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后无法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的认知和领会,这是各大高校普遍面临的问题。专业实践教育教学基地的匮乏造成了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知识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理性认知和感性了解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差异,从而造成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较快地适应市场发展和需求。

1.3 实践课程设置层次不清、实践内容缺乏连贯性和递进性实践课程教学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必须按照教学发展的规律循序渐进地开展组织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相互承接、相互联系的实践课程。然而,现在部分高校开设的实践课程没有统一的、相互联系的、递进的、完整的实践计划和安排,造成教学混乱的局面,实践课程教育的重点容易被学生和教师忽视,造成实践课程被“混着过”,这些不利于实践课程核心价值的体现和拓展,进一步造成了学生应付实践课、教师胡乱安排实践课的现象。[2]为了进一步培养符合市场要求的复合型人才,各大高校纷纷开设与医疗保险业相关的实践课程,如去医院医保科、商业保险公司等实操性实习单位熟悉相关专业岗位的职责及办事流程,开展医保政策实操手册的学习,进行数据处理软件的上机实验等。而这一类的实验操作课程由于没有统一、完整的教学安排,大部分支离破碎、流于形式,实际教学质量并不高,也未达到预期的目的。

2 医疗保险专业本科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设计思路。

2.1 医疗保险专业本科实践教学应具备的条件。

(1)“双师”队伍建设。

医疗保险专业教学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传授,同时包括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因此,要求授课教师既精通医疗保险专业理论知识,同时又要熟悉医疗保险业务,如医疗保险产品分析、医疗保险计划设计、医疗保险核保理赔、医疗保险产品营销等。然而,由于教学任务和科研任务的双重压力,一般的专职教师很难达到这样的要求。所以,在师资配备时,可以考虑安排“双师”教学,即医疗保险专业理论课程部分由专业教师承担,而实训教学,尤其是课外实训教学部分由保险公司相关专业人员负责。[3]“双师”教学既有利于专业教师专心负责和深化理论教学、从而减轻压力,也有利于让学生接受一线专业人员最直接、最权威的指导,亲身体验医疗保险实务操作流程,加强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避免出现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另外,各院校要考虑培养具有“双师”特征的专业教师。例如,将现有的专业教师分批送到相关岗位去接受一定时间的培训,回校后便可胜任医疗保险专业相关课内实训教学活动的开展,同时也有利于避免完全依赖外界师资力量的尴尬局面。

(2)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社会医疗保险实践教学可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建立校内实践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在校内通过对现有资源的整合利用,建立包括实训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等,进行岗位模拟、现场讨论、计算机模拟操作等教学。在校外,各大高校应当积极与企事业单位(如医院医保科、政府医保局、商业保险公司等)、民间团体(如医疗保险协会等)合作,将其建设为长期实践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去参观、学习和交流,从而提高学生的社会实物参与度和社会问题认知程度。另外,还应当联系相关企事业单位,了解相关单位在未来发展的知识需求和人才需求,根据市场需要培育满足企业发展目标与学生发展目标的人才。此外还应加强与外界交流,建立多种渠道,及时为专业学生提供更全面的市场信息和社会信息,以便学生在大学四年的时光里做出更好的安排和计划。

(3)实践教学资料的准备。

实践教学需要有与之相配套的实践教学指导教材、实践模拟操作软件等资料。体现出各部分实践教学的目的和要求、实践的方式及手段、实践教学效果的考核和评价办法。根据需要编制实践教学指导教材一部,教学软件可以通过外购或其他途径取得。

转贴于

2.2 医疗保险专业本科实践教学的形式。

(1)课堂实践教学。

医疗保险专业本科课堂实践教学内容分为基础理论和基本制度两个部分。在介绍基本理论知识时,由于侧重于对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可以采用案例讨论的形式进行,具体形式可以小组讨论,也可以双方辩论的形式进行;在基本制度运用阶段,其实践内容应侧重于加深学生对基本制度的理解以及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这部分内容着重培养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基本的工作能力。因此,在内容设计上应能够体现社会医疗保险职位的特点。可以按照医疗保险的职位设计实践内容,在实践过程中运用模拟实际职位手工操作与软件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4]具体做法是:提供固定场所建立模拟职场和实训室,引进保险公司的经营管理制度进行课堂教学企业化管理试点,装备模拟保险流程各环节的专业教学软件。

(2)校园实践教学。

在学校模拟保险企业等开展有关活动,培养学生的保险文化和职业素养。组织辩论会、演讲会等,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公关能力,培养其团队意识和吃苦耐劳精神,增强学生独立处理问题和适应保险市场的社会竞争能力。通过各种公开和内部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知识竞赛,普及相关知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5]还可以组织专业学生在校内向同学开展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政策咨询服务。

科研和创新活动是本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竞赛也是医疗保险专业本科实践教学的一种形式,是实现创新教育的有效载体,是展现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平台。[6]科技竞赛特别是国家教育部等主办的学科竞赛,对于推动医疗保险专业教学建设和教学改革,促进教学与科研的结合,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协作精神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等诸多方面具有积极意义。医疗保险专业要倡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挑战杯”、“新苗计划”、“未来学术之星”等校级大学生科研课题、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等各类科研比赛项目。

(3)社会实践教学。

校外综合实习部分结合学生毕业实习进行。

目前,医疗保险专业社会实践中的医学实践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医疗保险专业开设医学课程是专业工作的需要,但实际教学中总认为知道一些临床医学知识即够用,忽视临床操作技能训练。因此,作为一个完整的校外实践,医院临床实习是必不可少的。医疗保险专业本科的社会实践部分应建立医院临床实习和保险公司、医保部门“双实习”制度。[7]社会实践教学的具体做法是:根据医疗保险专业的课程特点可以选择医院、医保中心、商业保险公司作为其校外实习基地,由实习单位教师指导学生从事具体的工作。其内容应体现社会医疗保险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一般按照实际的工作程序安排实习的内容,以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为主,具体内容和程序可与实习基地教师合作确定。力求使学生在实习期间有良好的实习效果,获得实习单位好评,为毕业生就业创造条件,实现实习后直接与实习单位签约就业。

(4)各实践环节可以相互联系、相互渗透。

实践教学课程设置应当有明确的目标和计划,按照不同年级学生的能力特点和专业知识水平进行安排,可将医疗保险专业理论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环节、毕业论文紧密结合起来。通过专业认知实践、课程实践教学、独立实验课、专业课题调研课、相关职业技能培训、毕业实习等形式,开展课内外相关实习课程,课程内容层层递进、相互联系,形成整个专业实习课程整体流程,培养出实操能力强、学习能力强、专业与市场对口的学生。[8]

1)理论课程与实践结合。如《社会调查方法》这门课主要由操作性和综合设计性实训项目组成。综合设计性实训项目要求学生完成一项实验课题,主要目的是运用所学理论知识,针对医疗保险改革中的热点问题,设计问卷并进行统计分析。每学期的第 1 周布置下去,第 1 7 周上交,学生可自行组成小组、自行选择课题方向、设计问卷、发放和回收问卷、做统计分析,最后撰写实验报告。

2)毕业论文与实践的结合。如:承担了校级科研项目的同学,由于有科研项目任务,因此会组织其他学生作为小组成员,利用暑期或平时的实践课程进行问卷调查,然后进行统计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和对策,最终各位小组成员完成这个项目的子课题并分别作为各自毕业论文的选题,从而较为成功地将学生科研与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有机结合起来。

2.3 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

对课程的考核应当体现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两个方面。可以结合课堂内外的教学采用“过程评价+考试考核”综合评价模式,考试考核学生对医疗保险学基础理论、基本制度的掌握情况,其中过程评价主要对学生活动过程中综合表现情况进行评价,可以根据具体的内容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在评价过程中,可以选择相邻两届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结果进行对照,以此来评价其教学效果。

3 结语。

一个完整的医疗保险专业本科实践教体系应包括实践教学条件、形式和评价,而开展该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研究,将有益于全面实现专业教学目标体系,并为教学条件和实践管理提供较为具体的科学指导。充分挖掘医疗保险专业实践教学内容,扩展实践教学内容在整个教学计划中的比重,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使课堂实践教学、校园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教学相互补充,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有机的整体,为学生能力的拓展和将来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杜乐勋,张文鸣。2007 年中国医疗卫生发展报告[M].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59-60.

[2] 况成云,杨江林。公共事业管理医疗保险专业学生的素质[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l(8):478-511.

[3] 藤航。我国本科医疗保险专业的课程设置及教学安排[J].西北医学教育,2002(3):10-11.

[4] 袁杰,郑先平,等。我国医学院校医疗保险专业建设的理性思考[J].中医教育,2007(1):11-13.

[5] 郑先平,刘雅。对健康保险专业核保理赔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7):86-88.

[6] 俞彤,刘霖叶,等。医学院校开设医疗保险专业培养模式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0(7):259-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