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体形设计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现如今我国形象设计市场过于分散,缺少集“服装搭配”、“发型设计”、“妆容设计”和“礼仪培训”为一体化的公司,而已成型的形象设计公司普遍服务价位过高,远离了大众消费需求。市场上“发型设计店面”、“化妆公司”、“服装租赁公司”过于分散,顾客往往需要东奔西走,而由于店面租金过高,且过于分散,往往顾客进行全部服务所需要的费用高昂。面向大众群体的形象设计类的消费者群体庞大,每年参与招聘会的应届毕业生、参加公司年末聚会的公司职工、广大民间表演团体与各高校的演出团体等,缺乏专业廉价整体的形象设计服务。对于表演团队而言,还需要联系不同的厂家(比如化妆店、理发店、租用服装的厂家)来保证演出的成功,组织执行工作复杂。但是,由于人们对形象设计的认知还不是很全面,人们一般认为形象设计公司就是简简单单的发型设计等认知,很多人对形象设计存在很多误解,所以需求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形象设计类公司就目前发展状况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形象设计服务类市场发展状况还是很良好的。
二、面向大众群体的形象设计服务市场潜在竞争激烈
个人形象设计师的职业诞生于欧美,很快风靡全球。纵观国内近几年来,个人形象设计行业发展得迅速,在各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厦门,还有广州的市场,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但大部分形象设计公司或者机构对此行业缺乏正确认知和有效开发,造成现行的形象设计市场无序、冷淡、消费人群少等尴尬局面。项目公司预计主要经营方向和业务包括个人形象设计、礼仪咨询与培训、各业余演出团体化妆承包。其中个人形象设计又涉及化妆、发型设计、服装搭配与租赁等业务。因此目前主要的竞争对手是各连锁理发店或发型设计中心、各大美容院、各大形象设计及礼仪培训学校或培训机构和礼仪服装销售行业的各大公司。个人形象设计在中国还只是一个新兴行业,但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以及民众物质水平的提高,整个社会对美的认识和要求会不断增强,市场需求越来越大。同时随着党的十以来国家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政策支持,势必会有一大批有志青年投入这一行业,这将是一股潜在竞争力量。与此同时国外形象设计业起步较早,目前已十分成熟,形成了成熟的体系。随着欧美市场的饱和,国外形象设计业势必会开发海外市场,而我国势必会成为他们的首选。在国内形象设计市场正处于发展的形势下势必会给国内刚起步尚无领军力量的形象服务行业以巨大的冲击。综上所述根据以上分析及市场调查研究,目前竞争对手的竞争力主要包括:一是口碑好,在一定区域,受到当地群众的欢迎。二是服务质量好,所雇员工有多年的从业经验,服务环境优越。三是从业多年,资金雄厚,有大量的资金用于周转和服务环境开发。
三、面向大众群体的形象设计服务市场的合理定位
强化理论基础,提高文化素养
人物化妆造型设计是一项技术“活”,但是在技巧的背后是理论的依托和文化的素养的积累和沉淀。因此,教师在重点对学生的技巧进行训练和指导的同时,对学生的理论和文化教育却也不能放松。
1.树立新的课程观。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教师不再是课本知识的解释者和忠实的执行者,而是与专家、学生一起构建新课程的合作者。在教学中要注重书本向实际生活回归、向学生经验回归。所以,一方面要求教师理解教材编写的意图、渗透的理念,结合实际,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报刊、杂志、网络、多媒体资源,不断丰富教学手段,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2.注重人文艺术知识的融入。人物化妆造型不仅仅考量的是化造师的技巧,同样更多的是考量对造型师妆面整体设计的驾驭能力,而这种能力更多的是人文艺术素养的积累。比如参与一场舞台剧的化妆工作,如果对角色人物的理解出现偏差,那么通过妆面所反映的这个人的性格特点、生活阅历乃至特定情境下人物的心理活动就都会出现偏差,而这种能力就来自于文学艺术素养。因此,在教授《人物化妆造型设计课程》中,应当加入人文知识的内容,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3.化繁为简,强化学生的理论基础。理论基础课程的授课通常比较枯燥,而且单向“灌耳音”式的教学方式也会令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教师在进行《人物化妆造型设计》课程的理论授课时,易采用化繁为简的教学方式,简明扼要地梳理出知识体系,坚持从整体到局部的思路了,帮助学生以最快的速度搭建起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
关于新教改下如何授课的几点思考
新教改之后的教学更加注重自主探索、交流合作与实践创新的教学方式,但新教改也并不是对传统教学理念的全盘否定,教书育人的最终目的并没有变,只是为了适应现在学生的特点,在教学的方式上采取更加灵活、更加平等、更加注重创造力的教学方式。
1.不要为“活跃”而“活跃”。“寓教于乐”是教育的至高境界,同样在新教改中,也更强调“快乐学习”。但是“教”的目的是“育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活跃的课堂气氛固然十分重要,但是切忌为了追究形式上的活跃而活跃,从而忽视了课堂教学的实质。长此以往,对学生知识的学习和积累、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正确学习态度的树立都是非常不利的。
2.知识要让学生终身受用。即所传授的知识不宜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是否“适应终身学习”来衡量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因此,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就要求教师付出更多的心血,不仅要让所传授的知识内容方便学生们实际应用。另一方面,通过直观地向学生传递所学知识对学生终身受益的价值,来激发学生刻苦学习的原动力,并逐步养成“终身学习、终身思考、终身受用”的良好习惯。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终身学习”是持久保持学生核心竞争力的主要的方法和不竭的源泉。因此,从长远看,引导、教育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动力和方法是十分必要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能够在课堂上传授学生的知识其实很有限,积累更多的知识是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因此,作为高校教师,在如何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如何帮助学生搭建更为科学的知识体系,如何指导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方面应该给予更多的思考。
装饰造型简洁,突出文物和展品内容的原则:考虑淮河博物馆旅游地的特殊属性,展厅色调较为明快,采用简洁的造型手法和朴素的材料语言,突出文物和展品内容,通过关键节点的精心设计来营造博物馆的文化氛围,更加凸显博物馆空间的专业属性和视觉感受。文物展品保护与照明适度和节能的原则:在整体空间的照明控制上,我们将入口和出口处的灯光设置适度的增加照度,使观众在进入和走出展厅时能更好的适应光线的变化,合理控制展柜中的照度与展柜外周围环境照度关系,所有展厅对文物的照度均按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标准执行,在无人时会自动关闭或降低照度,更好的保护文物和节约能源。
通过对陈列大纲和淮河博物馆建筑交通流线的分析,考虑到整体展线的顺时针性及布展文物内容的多少与展厅面积大小的关系。我们把展厅布局为:一层展厅为上善佳水(自然篇)、淮魂千秋(历史篇)两个展厅。二层展厅为淮河治理(水利篇)、淮风流韵(文化篇)、淮上明珠(家乡篇)三个展厅。交通流线设计:路线设计为单向有顺序性的水平交通路线,具备一定的灵活性和可选择性,避免人流交叉及重复路线,局部有地面抬升平台,丰富观展视角。展陈形式的创新:博物馆不同于一般的公共空间装修,它是通过对展示的空间艺术处理来突出展品和烘托展览主题,本案根据不同展厅的内容变化,强调每个独立展厅的内容特点,突出展览的地域特色。同时削繁为简,通过一定程度上统一的立面处理来保障整个展馆的完整性。营造场景:用圆雕、浮雕、壁画等艺术手法结合模型、场景、全息图像的方式,利用舞台布景原理,以最小的进深营造尽可能宏大的场面,让观众身临其境,同时精心设计的场景也作为展厅中的视觉亮展品与空间环境的和谐:文物展品是整个空间的核心价值所在,在本案的设计中,文物不再仅仅是通过简单的展柜摆放,而是通过和展厅内部的版面、视频、机构等各种展陈手段相互呼应而创造出一种气氛和意境,全方位的诉说展品的价值和包含其中的历史文化背景。
二、淮河博物馆的具体展厅设计
基本陈列展厅与专题展厅在统一的设计手法下力求变化,结合各展厅陈展内容的特点,明确各展厅的主题,增强每个展厅的辨识性,保障博物馆整体展陈的鲜明特色。公共空间设计:由历史性、功能性及艺术性的要求,我们在公共空间的设计上应是淳朴自然的,同时强调其细节处理,与外部建筑的风格相协调与呼应,以此来强化整个建筑的统一和完美。在色彩的设计手法上使用中性偏暖的色调以并此作为统一整个博物馆不同展厅的基调,用统一规整的整体处理手法吸纳消化各个展厅纷繁复杂的展陈内容,避免观众在参观的过程中产生视觉疲劳,维持观众的参观兴趣。公共空间的设计是含蓄内敛的,艺术表达准确而又生动,她向参观者静默的讲述淮河流域曾经的历史、辉煌的艺术和在这片区域上生活的人们的故事,让我们来聆听……
第一展厅:上善佳水(自然篇)该展厅位于博物馆一层左侧。入口设置一个序厅,作为整个展览的开始,采用抽象的手法,特殊加工的材质肌理表达“上善佳水”的意境,突出主题叙事的宏大特征,采用对称的手法将观众的视线引入展厅内部。在其后的展线布置上采用主展线副展线相结合的方式,主题内容置于视线的不同层面上进行展示,同时在材料和结构的手法上统一每章节内容,使人们循序渐进的了解认知一系列的主题内容。在该内容的副展线部分设置模型机构和视频影片播放的空间,保障了展览序列的完整性同时又延展了文物展品的内涵。如图:
第二展厅:淮魂千秋(历史篇)该展厅位于博物馆一层右侧。我们结合淮河流域独有的风格,将文物展品与场景复原更加贴近的进行整合,使观众在参观并深入了解的过程中感悟淮河流域文化特色。通过统一的色调与材质,将各个部分紧密的结合成为一个整体的展陈空间。在其后的休息厅部分用表现性的色彩展架结构与公共空间相结合,创造独有的观展体验,同时保持观众的兴趣。我们结合大量的图片与实物,通过不同高度层面的划分与安排,使观众多角度了解历史,并沉浸其中。在材料的使用上保持与一层展览空间的色调一致性,穿插富有历史感和时代感的色彩,用现代的设计手法进行有条理的布置,满足观众参观和认知的同时使观众得到愉悦的空间体验。
第三展厅:淮河治理(水利篇)该展厅位于主体建筑的二层,在色调上却别于一层展厅。入口处退让出一个序厅空间,采用浮雕的手法将展厅名称衬托出来,整体气势庞大,浮雕内容将整个展厅的核心选取出来加以艺术处理。由于整体的展厅空间有限,而展陈内容十分丰富,我们在其后的展陈设计中通过张弛结合的手段,用视频、投影机构、模型等手段整合大量的资料内容,结合文物,文献等实物展示,保障了整个展厅空间的大气与完整,同时又丰富了参观者认知途径的多样性。
第四展厅:淮风流韵(文化篇)在展厅入口处便将淮河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南北文化交汇的独特气质展现在观众面前,直观展出来该馆的内容体系。在展厅内部的设计中,点缀与淮河流域相关的文化遗产载体元素作为装饰,使用更加简洁的立面造型,丰富柜内展示的形式,结合部分场景复原与现场表演创造出独具韵味的民俗文化长廊。
第五展厅:淮上明珠(家乡篇)在展厅展线的设计中,我们运用实物展柜和图版及场景复原相结合的手段,把展示资料充分的展示给观众,并通过在展线中加入电子大屏幕,营运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来丰富展示形式,合理调度观众的参观线路,调节观众的参观情绪。在装饰材料上,我们多应用专业博物馆材料,并通过应用木材等温性机理,使得观众在一个充满文化气质的空间中。并通过一系列的艺术品设计导入,及多媒体互动结合,让空间保留原有的大尺度的协调性。在形式上采用展板、复原模型、展柜、视频疏密有度的结合让观众更容易所感知和接受。强调参与性,强调展览的多元化手段,并在此期冀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关键词:人性假设;理论框架;发展;中国化
中图分类号:F0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656(2009)09―0011―07
多年来,经济学关于人性假设问题有许多争论。这些争论有三种倾向。一是坚持亚当・斯密以来“经济人”人性假设的基本内涵,并进一步加以发展或丰富,如新古典主义“完全理性”经济人假设、新制度经济学的有限理性经济人假设,以及博弈论的合作理性经济人假设等。二是坚持“非经济人”人性假设,这种倾向并不认为人的行为是以其经济利益最大化为出发点,而是以其他目标作为行为的出发点。如“复杂人”、“学习人”、“知识人”等人性假设。三是试图将马克思“社会人”的人性假设与西方“经济人”的人性假设结合起来,如“理性与非理性并存”的新经济人假设、“科学经济人”假设、“相对理性经济人”假设等等。
一、经济学关于人性假设争论的意义
经济学科的发展过程是人们探求现实经济现象本质关系,从而形成形形理论的过程。在形成理论的过程中,经济学家们必然要通过一定的起点,选择一定的方式和手段来表达自己的看法,从而得出结论以解释世界,说服他人。这个过程可分解为下列组成要素:假设条件、方法、表述、结论。由于经济学家处于不同的环境,具有不同的思维,掌握不同的语义等原因,这些要素可以有不同含义。综合经济学家们的理论,假设条件往往被理解为约束条件、前提条件、逻辑起点或逻辑条件。甚至有的经济学家还将其理解为普遍原理或基本原理。而方法往往被理解为途径和手段。表述则往往被理解为逻辑推理、说理过程、证明过程。而结论则被理解为理论结果、理论目标。就方法这个要素而言,它尽管有许多种,但它仅仅是进行表述的工具而已。工具(方法)运用是否得当,关系着表述是否合理、简洁和明了。而表述是否清晰,是否具有逻辑力,将关系结论的科学与否。一般而言,方法、表述、结论等要素往往是格式化的,一旦经济学家采用了特定的方法,则其理论表述、结论也就确定了或格式化了。因而使得人们可以凭借自己具有的知识和理论经验,对经济学家的理论体系的正确性给予判定。然而,假设条件这个要素却有其特殊性,这种特殊性表现为本身难以格式化,这就导致方法、表述及结论等要素的不同表现,从而影响人们对经济理论的价值判断。人性假设作为当代经济学家们常用的理论假设条件,必然会影响到经济理论的价值判断。所以假设争论的意义,在于它究竟对理论价值存在多大的影响。人性假设的争论应该着重关注下列问题:
第一,经济学的人性假设有必要吗?自亚当・斯密将人性假设为“经济人”之后,以后的现代西方经济理论已将人性假设作为必要的基础。人性假设经过发展,形成诸如“理性经济人”、“科学经济人”等有别于亚当・斯密经济的人性假设,但都未能脱离亚当・斯密的人性假设的框架。而“非经济人”人性假设,尽管是对“经济人”人性假设的否定,但研究范围与研究过程同出一辙。之所以如此,完全在于经济学科本身是探究社会经济内部联系或规律的学科,微观上则是探究个人与其它人群体经济活动的内在联系及规律。所以,正因为经济活动主体是人,而经济活动行为是人的行为,研究人的经济活动的原因、动机、行为、过程、结果及影响条件也就成为经济学科的内容。心理学的成就表明人的行为(特别是经济行为)是受外界原因刺激,然后形成动机、过程和结果。当然,整个过程会受到影响条件的结束。原因与动机则是人们经济活动的基点。但是人们经济活动的原因动机很多,其中之一就是谋求经济利益。如果以此作为人的特性或本能,则“经济人假设”必然产生。如以其他动机为人的特性及本能,可能会形成其他人性假设。
第二,经济学的人性假设是唯一的吗?既然经济学人性假设是个基础,而以此为起点建立的一个经济理论体系,可将全部人的经济活动纳入经济研究框架。但人性假设是否只能唯一一种,则需要探讨。理论上看,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否定了人性假设的唯一性。除亚当・斯密的“经济人假设”之外,马克思的“社会关系人”更为科学。因为马克思认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前述的“复杂人”、“学习人”、“知识人”等假设,实际上已表明了人性假设的多元性或非唯一性。实践上看,人们在实践过程中认识或经验的不同,也会形成不同的人性假设,这是因为实践既有广泛性,又有深入性。“经济人”与“社会关系人”假设是同时代的产物,是实践的广泛性反应,而“复杂人”、“学习人”以及“新社会人”假设等,是不同时代的产物,是实践深入性的反应。人性假设不可能具有唯一性。
第三,人性假设在经济理论研究中每每必同吗?经济学内容是丰富多彩的。但是如果每项经济研究都要运用人性假设,完全没有必要。例如,在研究人们的赠送行为时,如不探究其动机,没必要涉及人性假设。同样,研究生产产量与质量的关系时,也没有必要涉及人性假设;……如此等等。其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如果研究经济过程的某一环节,则不用涉及研究的逻辑起点,即人性假设;二是某些经济行为,是由人的多种动机所推动,不能单纯以某一人性假设来解释;三是同一经济现象的出现,可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理解解构。所以,在这些情况下,如果硬性使用人性假设,可能导致理论逻辑复杂化,不利于经济理论研究。当然,如果要构建一个完整的现代经济理论体系,完全可从人性假设开始。
第四,人性假设是任何经济理论的逻辑起点吗?一般认为,任何经济理论都存在假设,而人性假设是其中之一。但是把人性假设作为建立经济理论体系大厦的逻辑起点,则值得商榷。的确,亚当・斯密以“经济人”假设为逻辑起点,建立了古典经济学体系的大厦。现代经济学体系的逻辑起点也都以“经济人”人性假设为源头。但是,马克思经济学是另一座宏伟的经济理论大厦,而其中也不乏包括人性假设在内的许多假设。然而马克思经济学体系的逻辑起点是来自现实的商品,通过商品中体现的社会关系,来说明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而不是通过人性假设来说明社会经济关系。
显然,人性假设争论的意义,多在说明经济理论体系建立有无逻辑起点,以及逻辑起点是什么。从而确定某种经济理论框架及范式。
二、经济学中“人性假设”争论的焦点及原因
近年,关于人性假设争论越演越烈,其争论的焦点与历史上争论焦点相比已大不相同。历史上人性假设争论焦点,主要是围绕人性的内容,从而形成从“经济人”到“有限理性经济人”,“知识人”到“复杂人”等多种人性理论。现代人性假设争论焦点则是人性假设是否是经济理论的起点。有的学者甚至把它
作为一种经济理论体系是否科学的依据。还有的学者为了说明马克思经济学理论体系是科学的,也强调马克思经济学具有“经济人假设”。另一些学者以此为基础,希望承认并发展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理论,并提出了新的现代政治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假设:“利己和利他经济人假设”。甚至有一些学者还对“利己和利他经济人假设”进行了数学证明。这形成了一种理论倾向,似乎必须从人性假设出发,才能构建科学的经济学理论体系。这也带给人们一种理论错觉:古典及现代西方经济理论以人性假设为逻辑起点的,其理论体系自然就是科学的。而其他经济理论体系,特别是马克思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并不以人性假设为逻辑起点,因而是不科学的。这种理论错觉当然不会被众多学者所接受,于是一些学者们想通过折衷的办法,要么说明马克思经济理论也有人性假设,要么企图将现代西方经济理论与马克思经济理论的逻辑起点融合起来,而“利己和利他经济人假设”即是如此。这种做法的目的除了要说明马克思经济理论与现代西方经济理论同样具有科学性,而要便于马克思经济学与现代经济学对话和论战。这样,近些年经济学中人性假设的争论焦点实际在于是否影响到经济理论的科学性,现代西方经济理论与马克思经济理论,谁具有中国经济学的主要地位的理论之争。
如何看待上述争论的焦点,几个关键问题必须要弄清楚。
第一,什么是科学。对于科学内涵的不同理解,形成学者们在经济理论中若干范畴的歧义。这种歧义导致不同的经济结论或结果。对“科学”的内涵,一种是将其理解为人们对包括经济现象在内的现象存在的正确性的理论体系。另一种则将其理解为通过一定的数理模型,利用逻辑推理得出结论的理论范式。由于不同的理解,不同的理论体系就被区分为科学与非科学。如按第一种理解,哲学、历史学、中医学都属于科学,按第二种理解都不属于科学。因此在经济学的发展过程中,一些学者为了使经济学成为科学,于是在经济研究中大量使用数理模型,且越演越烈。但一些包括西方经济学家在内的经济学家对此却持反对态度。“这样,专业经济学杂志上就连篇累牍地充满了数学公式,这将读者从一套似乎有理,而完全是任意的假设引到精确的但却是无关紧要的理论结论。”
第二,什么是科学的方法。当前,一些人认为一个理论体系是否是科学,其实关键在于是否运用了实证研究的方法,这种方法被通常认为是“科学的方法”。按这种方法的逻辑路线,首先在确定研究对象的基础上,设定假设条件,再利用数理统计工具,形成模型或结论。因为这种方法不涉及价值判断,因而被认为是客观的、科学的。现代西方经济学正是按照这种方法建立某种理论体系的。由于这种方法的“科学”涵义有不同的理解,自然科学的方法也有不同的理解。如把实证研究的方法作为科学的方法,则规范分析研究的方法就不是科学的方法。这当然不符合客观逻辑。正如一些学者认为的,“从假设出发通过逻辑推理来得出有关结论。这样的方法一旦出现假设的非现实适应性,逻辑推理即使正确,结论也难以符合客观实际。”艾克纳也对这种方法的科学性提出责难,“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是由毫无现实基础的理论构成的……。事实上,除了……一系列演绎推理外,经济学几乎一无所有。”由此看来现代西方经济学体系的研究方法还并不是公认的科学的方法。
第三,什么是科学的结论。经济研究与其他学科的研究一样,确定研究对象或范围,再运用适当方法,并通过分析推理及演绎等过程,最后得出结论。但不同的方法,如果被人们分为“科学的”或“非科学的”,那么得出的结论,也自然会被人们区分为“科学的”结论或“非科学的”结论。一旦如此划分,一大批人类优秀的理论成果将会被划分为非科学。值得注意的是无论何种方法得出的结论,最后都有一个被事实印证的过程来检验其正确性。偏好运用非科学的规范分析方法得出的经济学结论,最终要转化成为决策,而决策的效果又将直接或间接印证其结果或结论正确与否。而运用“科学的”实证分析方法得出的结论,如果被事实证伪或无法得到验证,此结论也是错误或无用的。由此应该认为无论采用何种方法得出的经济学结论,只要能得到事实的(主要是能增进社会的福利及进步),都应该认为是科学的结论。
据上分析,我们可以认为,人性假设只是得出某种经济学理论的逻辑起点,它可将理论分析导入一种特定的“科学方法”,从而导出科学的结论。实际上,经济理论体系的正确及科学与否,不在于其逻辑起点是否有人性假设,不在于采用何种方法。而在于其结论的正确性、可运用性、真理性。显然,人性假设争论的焦点,无法判明任何一种经济理论的科学性。
三、能判明经济学中人性假设的争论是非吗?
自亚当・斯密以来,由于“经济人”或“理性人”的人性假设,使经济科学在系统化、理论化方面成为了一个新的里程碑。在以后解释经济现象的过程中,新的人性假设在争论中不断形成,从而形成在新的人性假设条件下的新的经济理论。例如,将经济人的无限理性修正为有限理性,成为新制度经济学的逻辑起点,“社会人”的人性假设形成行为经济学的逻辑起点,如此等等。但是,关于“人性假设”争论的孰是孰非,也应认真考察。
许多经济学家认为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形成以1776年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一书作为起点,“这时政治经济学已发展为某种整体,它所包括的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形成。”以后经过新古典经济学、凯恩斯经济学、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以及经济学帝国主义的历程,现代经济学体系已十分庞大,不同的人性假设及其争论的成果,构成了其中许多理论的逻辑起点。人性假设林林总总,分辨人性假设争论的是非曲直也颇难。
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把人性假设作为一个基本假设。实际上设想了一个凝固不变的经济世界,将其研究对象即人的经济活动赋予了自然科学研究对象的性质,使得这些研究对象的性质易于量化,便于运用数理模型来描述及分析各种经济现象的相互关系。因此,不论现代西方经济具有何种人性假设,其分析方法都是相同的。
现代西方经济学人性假设的争论主要围绕人性内容展开。人性是什么?人性有哪些内容?实际并无统一说法。从伦理学角度,“善”与“恶”是人性;从生理学角度,“食色性”是人性;从经济学“利益最大”的经济或理性选择是人性;从行为学角度,“趋剩避害”也是人性,如此等等。
纷繁复杂的人性内容,每种内容都将影响包括经济行为在内的人的行为。我们不能指责哪一种人性内容正确,也不能指责以何种人性为逻辑起点形成的学科体系不正确。所以在现代经济学理论形成的过程中,以不同人性假设作为逻辑起点都有其合理之处。
人性假设本身也有一个不断更新及发展的过程。亚当・斯密,西尼尔等人的完全“经济人”假设,认为人追求自身利益是其经济活动的动机。人能理性地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在良好的制度保证下,个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行为能增进社会总福利。后来,一些经济学家发现这种人性假设无法说明人的许多经济行为,于是对这种人性假设进行了修正,把人性假设涉及的范围从纯经济活动领域扩展至非经济活动领域,将人们的经济利益扩展到精神利益。但即使这样也难以摆脱许多学者们的批评。休谟认为。“怎
么这个性质被演染得过大了,”“新古典经济学醉心于下述形而上学观点,即:每一位个别决策者都是理性的。”而德国历史学派代表人物李斯特也认为经济人假设“完全否认了国家和国家利益的存在,赞同经济人假设的观点,是一种似乎一切都要听任个人安排的观点,这是有失偏颇的”。这种反思,使人们认识到了人性的多样性,认识到人性不能仅用“经济人假设”来概括。因此从“完全经济人”到“不完全经济人”再到“知识人”、“阶级人”等的人性假设,推动了经济学帝国主义的形成及发展。正如诺思认为的那样,“人类行为比经济学家模型中的个人效用函数所包含的内容更为复杂。有许多情况不是一种财富最大化行为,而是利他和自我施加的约束,它们会根本改变人们实际做出选择的结果。”所以,人性假设的争论,推动了人性假设的发展。当然,每种人性假设都是人们当时历史条件下的认识结果,都反映了当时的经济理论成就,都有其历史合理性。
人性是可以划分为层次的。首先是哲学层面的层次。因为任何学科,都自觉或不自觉的建立在一定的哲学基础之上,哲学是任何学科的世界观与方法论。马克思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之上的人性或人性的本质即“社会关系的总和”,就是哲学层次的人性。其次,具体学科层面的层次。这种层次体现了人性在各局部世界或局部社会中的本质。例如“善恶”是人在伦理世界或伦理社会中的本质;“经济人理性”是人在经济世界或经济社会里的本质;“征服及反抗欲”是人在政治世界或政治社会中的本质。再次,是特殊层面的层次。这种层次只体现某一学科的不同特殊领域。例如,“完全理性经济人”体现在经济学科中人的自然的极端领域;而“不完全理性经济人”体现在经济学科中受不完全信息约束下的领域;“相对理性经济人”则体现于与外部世界广泛作用,随时随地变化其行为的领域。实际上,不同的人性假设,都不过是经济学家们站在不同层次上的认识前提罢了。
所以,一旦经济学家们提出经济人人性假设并以此为逻辑起点,必然有着共同的分析方法。各种人性假设,均可作为包括经济学在内的各学科的逻辑起点,都有其合理性。人性假设及其争论的发展,都能反映当时历史条件下的一定真理性。而人性假设的层次性,能使经济学家们在不同层面上发展经济理论。这些特点,表明人性假设争论的是非曲直的判定是毫无意义的。
四、经济学中“人性假设”的争论向何处去
从经济史的情况来看,人性假设的争论几百年来一直没有停止过。不可否认,每一次的争论,都使经济理论向前发展。人的发展问题早已被纳入到现代西方经济学体系之中,宏观经济学也充实了更多人性的内容,动态分析方法及理性预期方法的引入,包括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的引入,使其核心理论亦有了相当大的改观。而“知识人”等的人性假设,使得西方微观经济学出现了知识或信息的内容。可以说,人性假设争论的发展导致现代经济理论新论辈出。那么,是否人们通过对人性多方面、各层次的深入了解,形成新的假设,就会对经济理论形成强大的推动力呢?一些学者并不赞成。“任何人自称完全理解经济发展,或者自命发现了揭开‘那个’经济增长秘密的‘那个’线索,很可能是个傻子或江湖骗子,或二者兼而有之”。如果争论不能起到积极作用,这种争论向何处去。
从人性假设的争论过程分析,我们认为这种争论仍会持续下去。因为任何人性假设,只是对人性某一内容、某一层面的认识,并将这种假设仅仅作为某一经济理论的逻辑起点,通过一系列过程构筑某一理论大厦。但是,这样构筑的某一理论体系,仅是对经济世界的局部认识。一旦这种理论体系无法全面很好地解释经济社会之时,新的人性假设在争论中又会应运而生,产生新的理论。这也被过去的状况所证实。
在理论的新进展中,还有一种状况,就是通过人性假设的争论,对原有个别基本假设的背离或修改,形成新的理论。但是,在原有人性假设的基础上,所形成的理论体系原本在逻辑上是完备的,如果改变原有的假设,可以造成新的理论内容与原有理论内容的不甚相容,甚至会造成新的体系的逻辑矛盾。由于理论进步是必然的,这种逻辑矛盾归纳到起点的人性假设争论也会持续下去。
值得注意的是,现代经济学理论的体系的建立,无论是何种人性假设,都是来自于经验或思想实验,并不一定有充分的理论依据,也不一定具有合理性。如果在争论之中形成的新的人性假设,也缺乏理论依据的支撑(而事情往往是这样),那么在庞大的理论体系中,带来的只能是矛盾的增多,逻辑混乱的增多,加速了人性假设争论的加剧与持续。
我们说人性假设的争论将会持续下去,那么争论的焦点会发生什么变化?因为在此之前,争论的焦点已从人性内容是什么从而引出不同的人性假设,但这毕竟只是在现代形成或以往形成的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中的争论内容,并不构成理论体系在逻辑起点、方法、表述及结论等范围方面的根本对立。近年人性假设的争论,其焦点在于人性假设而形成的理论的科学与否问题。通过人性假设形成的理论与非人性假设作为逻辑起点的理论已在范围上形成了严重的对立,导致人们对某一经济理论体系的科学性认识及判断。这种人性假设争论焦点的转移源于社会实践中非人性假设起点的理论体系与人性假设起点的理论对立。过去计划经济国家与市场经济国家在理论与实践上的隔阂,使得这两种理论体系各自独立,也没有碰撞的机会。特别令人奇怪的是,这两类理论体系一方以经济学为代表,另一方以西方经济学为代表,被人们公认为是水火不相容,分别属于计划经济国家及非计划经济国家的理论。而在一些国家特别是中国转型时期实践的探索,必然导致理论的反思、比较及碰撞。因而人性假设这种理论的源头及逻辑起点的争论不仅会持续下去,当然也会成为理论科学与否的一种价值判断。一些学者认为,一种理论的科学与否,不仅在于其主观逻辑正确与否,更重要的在于客观逻辑的正确与否。事实上,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理论在主观逻辑上都是正确的,在客观逻辑上特别是符合客观及实际社会发展的趋势上的正确性、相符性,才是决定一种理论的科学性的重要标准。所以,人性假设争论的焦点,会以转型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取得告一段落。
值得注意的是,理论的发展是通过客观逻辑来验证和推动的。在人性假设的争论过程中,实践的变化会使理论趋于完善,这也可以导致争论的焦点发生转移。但焦点将不再以人性的内容和人性假设导致理论内容是否科学作为判断,因为这已是历史。争论的焦点会在人性假设的合理性、导致其理论的方法、表述及结论的合理性方面展开和形成。
参考文献:
[1]程恩富,新“经济人”论:海派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假设[J],教学研究,2003,(11)。
[2]李炳炎,江皓,“科学经济人”: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假设[J],学术研究,2005,(12)。
[3]马艳,基于马克思经济学逻辑的相对理性经济人假设[J],当代经济研究,2007,(10)。
[4]程恩富,现代政治经济学的四大理论假设[J],中国社会科学,2007,(7)。
[5]蒋南平,怎样看待约翰-罗默的非劳动价值论的剥削理论[J],当代经济研究,2007,(10)。
[6]徐贵宏,贾志和,王晓燕,“经济人”利他行为的经济分析[J],经济学家,2008,(1)。
[7]史克纳,经济学为什么还不是科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2。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Ⅱ[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181。
[9]休谟,人性论(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527。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在福建工程学院展开,该学校2014学年上学期选课学校公选课“形体舞蹈”的女大学生均为本次研究的研究人选,研究对象为该公选课的设计。
(二)研究方法
1.访谈法
为了开展相关研究,笔者对表1中四个方面的专家进行了访谈。
2.问卷调查法
(1)问卷设计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查阅,走访相关专家,最后进行问卷设计。问卷填写对象为2013-2014下学期福建工程学院形体舞蹈公选课的女大学生。为了进行研究,在对于调查问卷进行审慎的分析和修改之后,确定两份问卷。
(2)问卷的效度检验问卷在专家评价的过程中,获得了6名专家的评判。根据其对问卷的效度的评价,问卷一和问卷二的平均分都大于9.0,效度满足调查的要求。(3)问卷发放与回收问卷按照电子问卷和纸质问卷两种形式进行发放和回收。面向福建工程学院学生选择形体舞蹈课程的女大学生,问卷共计发放100份,共计回收问卷100份,有效问卷共计89份,问卷有效率为89%;同时,向有关专业专家共计发放8份问卷,回收8份问卷,回收率为100%,8份问卷均有效,有效率100%。
二、高校形体舞蹈课程设计
相对于健美操、球类运动和田径项目,高校形体舞蹈课程的开设并不是十分普及。为了对于高校形体舞蹈课程内容进行设计,论文进行了如下先期研究:
(一)高校形体舞蹈课程学时进度的设定
1.总学时
我国主要高校的形体舞蹈选修课程一般占用32学时,福建医科大学和福建职业技术学院该课程的学时比较少,仅有18学时。在访谈中,笔者还了解到,在大多数形体舞蹈教师的理念中,32个学时的形体舞蹈课程对于女大学生来说已经比较充分了。但是,如果让大学生每天都保持形体训练,对于大学生来说可能有一定的困难。在这样的背景下,需要让大学生在一定的有计划的学时内进行掌握形体训练的方式和方法,也算是为未来的体育习惯的培养开了一个好头。因而从总学时来看,目前的学时设计,基本上还是比较科学、合理的。
2.周课次
在接受调查的高校中,7位专家表示形体舞蹈课每周两次为最佳,但是实际上学生每周只有一次形体舞蹈课。他们指出,保持周两次的频率能够使大学生的身体得到充分、适宜的刺激,这种观点与运动学家对于运动的看法也是一致的。然而,从现状上来说,根据高校课程的频次,每周开设两次体育课尚且有难度,更不用提合理安排两次形体舞蹈课程了。
3.课时
关于课时,形体老师都根据自己的授课情况给出了自己的意见。其中有三成教师认为,高校女生的形体课程可以根据健身房的具体情况安排课程,每次进行1h的训练即可,大部分老师认为:应该将课程时间延长至1.5h左右。教师们普遍认为高校女大学生的形体舞蹈课程需要包括热身、地面部分、把杆部分、中间部分和放松部分这五个部分,在训练中增添一定的理论知识介绍,则需要1.5h的时间是比较松紧适度的。
(二)高校形体舞蹈课程内容的选定
高校形体舞蹈课程内容的选定需要结合形体舞蹈本身的教学内容和当代大学女生的特点来选定。笔者认为:形体教学不仅仅要帮助大学女生矫正姿态和训练舞姿,还要帮助她们锻炼出健美的形体,同时对于减肥、塑身、形体等相关理论知识也要掌握到位。因而在教学中,可将相关的教学内容按照基本姿态舞蹈舞姿、形体健美和理论知识4个部分进行划分。
1.基本姿态训练
基本姿态的训练能够帮助女大学生保持良好的体态,纠正不正当的形体,在保持健康的同时使得自身更加挺拔、美丽。在教学过程中,笔者还将舞蹈基础训练的相关内容融入到教学过程当中,使得学生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感受美、表现美,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2.舞蹈舞姿训练
舞蹈舞姿训练更加偏重于舞蹈教学,这一教学内容能够让学生在基本姿态训练的基础上学会一定的芭蕾舞、民间舞、现代舞等,从而具备一定的舞蹈基础,愉悦身心。
3.形体健美训练
形体健美训练对于现代女大学生来说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训练门类。许多女生面临着过于肥胖或者消瘦的情况,都需要通过形体健美训练来提升自身形体美。形体健美训练侧重于增强女生体质,消耗多余脂肪,在训练内容上主要采用素质练习、热身练习、力量练习等方式进行,主要是在消耗脂肪的过程中提升女生自身的体质素质,同时达到减肥、塑身或者改善体质的效果。
4.有关科学理论知识学习
形体训练不仅仅是一种体育锻炼,更和生活中的各个元素息息相关。因而,在理论知识部分,教师不仅教授以上三个方面教学内容的理论知识,还应增加一些与形体相关的现代礼仪、健康、养生、健身常识等。这些理论知识的了解有助于学生对于自我的形体训练产生认同感,使得自身的形体训练活动能够有效地坚持下去。
三、普通高校形体舞蹈课程设计实践、组织实施原则及评价方式
(一)普通高校形体舞蹈课程内容的组织实施原则
形体舞蹈课程教学本身和田径、足球一样属于高等学校体育教学范畴,因而必须和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学计划、培养目标相吻合和配套,其组织实施必须符合高等学校体育教学的基本原则。
1.坚持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形体美本身标准不同,而每位大学生自身的身体条件也是不同的,因而需要“因材而异、各个击破”。教师需要针对学生不同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的安排,从而帮助她们减轻心理压力,激发她们内心的学习兴趣。
2.坚持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形体舞蹈课程的教学,一定要循序渐进,不断推进。对于没有多少舞蹈基础的大学生,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多次示范单一动作,将复杂动作分解,然后帮助学生慢慢连贯起来,在不断的重复当中巩固,形成一种学习上的“螺旋上升”模式。这样可以降低活动难度,提升学生对于课程的信心。而对于理论部分,可以采用直线式安排。
3.坚持内外交融的教学原则
教师应该在形体舞蹈教学中坚持课堂训练和课外活动,实现内外训练和校外实习完全融合的实践教学体系,使基础课程整合与学生的专业发展相适应,有效地促进学生的专业水平和职业技能的提升,为未来的事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二)普通高等学校形体舞蹈课程的课程评价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