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意识管理论文

意识管理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意识管理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意识管理论文

意识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本位,寓教于乐,艺术深度

在少年儿童越来越多地接触媒体的社会环境下,电视节目已成为少年儿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伙伴,少儿的健康成长与电视节目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据最新的统计,我国0—18岁之间的青少年达3.6亿,占全国总人口数的29.6%。少年儿童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未来主体力量,所以媒体有责任和义务对其进行先进文化和知识的良性传播,有识之士早已呼吁建立国家级的专业化少儿频道。作为中央电视台本年度频道专业化建设的压轴之作——少儿频道即将推出,实乃大势所趋,现实需要。那么如何才能创建一个构架合理、风格独特、深受少儿喜爱的专业化频道呢?笔者认为我们少儿电视的工作者在进行频道设计和节目创作时一定要强化好少儿本位、寓教于乐、艺术深度“三意识”。

一、“少儿本位”意识

中国少儿电视的实践已有几十年的历史,然而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少儿节目成人化”成为我国少儿节目的通病之一。在少儿节目里,“成人规定的行为太多,儿童自发行为太少;说教灌输的东西太多,启发创造的东西太少;成人幕后操纵的痕迹太重,儿童自主发挥的空间太小”,成人的社会视角,成人的思维方式,不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比如,有的少儿节目主持人、嘉宾小朋友严肃有余,活泼不足,语言神态无不同成人一样成熟老练,失去了孩子应有的天真和童趣。有的现场采访,让孩子背诵成人为其撰写的“台词”,使人啼笑皆非。之所以造成这种现象,归根结底在于节目编导人员“少儿本位”意识的缺乏或是理解的简单化。

所谓“少儿本位”意识是指电视节目的创作者在心理上为特定观众群着想的那种意识和观念,具体来说就是创作者在创作之前和创作之中对少儿受众的需求和意愿的考虑,对作品将在受众中产生何种效果的关注。它是贯穿全过程的一种创作意识,对少儿电视的创作具有绝对的普遍意义。在这些节目中,儿童成为节目的真正主人,儿童的创造权得到鼓励,儿童的愿望得到尊重,思维的空间被启迪激活。那种仅仅把片中人物是儿童或记录有少儿生活场景和镜头的节目就理解为少儿节目的认识是简单和肤浅的。他们虽然也都把少儿当作节目的主体来对待,然而并没有真正理解和把握“少儿本位”的深刻内涵。那么电视工作者在设计创建少儿频道的过程中怎样贯彻、实施这种本位意识呢?

1、要把握少儿电视的对象特征。少儿频道的受众对象主要是少年儿童,这个阶段的观众具有与他们的年龄相应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我国著名儿童问题专家孙云晓指出:当今中国少年总体上自身发生着四大变化,(1)更关注自我发展,重视个人选择和权利,关心个人生活质量。(2)与人相处更注重规则意识,,道德价值观念更追求“新”“独”“特”。(3)得益于计算机时代认知的广度越来越大,求知的迅速扩大,个人生活空间以前所未有速度扩展。(4)面对新环境的应变能力不断提高,少儿生存与发展的压力然增大。此外,他们的心智尚未发育完全,对周遭的事物、成人的经验、媒体的示范等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情感单一,信任自己的感觉,对未来充满幻想,具有较强的创造力。从人本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有什么样的心理常常呈现出相应的心理需要,并且这种心理需要满足后又会有一个更高层次的心理需要。根据观察,少儿在观看电视节目时,表现出的心理需求有:奇特的幻想心理,奇趣的贪玩心理,强烈的偶像崇拜以及争强好胜的心理等。当然,青少年儿童是一个大的群体,就其更小的每一阶段而言,青少幼也还存在很大差别,如幼儿能够领会的知识就极有限,十岁左右的孩子是自我概念形成的关键期。这就要求在设计频道和创作节目时应把服务对象进行进一步的分解定位。

2、以少儿视角观察社会,理解生活。少儿视角是指以少儿的眼光、少儿的思维去认识社会、了解大自然、学习知识。这一点可以说是设计少儿电视频道的一个最核心的理念。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它要求电视工作者不能依照成人的主观经验行事,不能用大人的思维去思考问题,而应该有一颗童心,理解孩子,宽容孩子,对身边的事物充满好奇心,对未来充满幻想。美国克罗迪恩电视台总经理塔克曼在谈到他们的优势时说:“我们是从少儿的观点和视角来观察这个世界的。这反应在我们制作的一切节目当中。”一般来说,孩子们比较喜欢感性、直观、形象的事物,而对那些理性、思辨、抽象的事物往往是敬而远之。在这方面,以央视《大风车》为代表的一些少儿节目做得比较好,贴近少儿生活,贴近少儿心理需求。

3、让孩子参与到节目中来,加强节目互动。强烈的参与意识是孩子们的天性,一直以来,我国的少儿节目传受互动性较差,少儿参与节目不够,这成了制约节目向前发展的一个巨大障碍,甚至是致命弱点。少年儿童能不能参与、如何参与、参与的形式无疑是办好少儿频道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少儿频道应该创造更多的机会和途径使少年儿童能够亲身参与媒介的活动,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以便能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开拓频道的影响力。参与互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例如,让孩子们参与儿童电视节目的制作,参与电视节目的讨论,通过网络与电视台进行交流,也可以开辟专门的论坛,让儿童有机会来发表自己的看法,还有现在很多学校都有校园电视台,少儿频道不妨专门开设一个版块,播放青少年自己的作品,给他们一个展示自己的空间。在这些环节和形式中,大人不应过多地干涉,要让他们尽可能多地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创造力,表现自己的审美能力,融入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page_break]

二、“寓教于乐”意识

少年儿童是未来社会的主体,承载着社会的希望。对儿童的教育自古以来都是成人的一种社会责任,对少年儿童进行道德教育和知识传授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它当然也是文化的一种责任和义务。按照大教育观理论,电视也是教育的一种手段和形式,应该说电视对青少年儿童获取信息、知识和娱乐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传统上我们对教育的理解根源于传道、授业、解惑的概念,由此对儿童的教育也没有脱离这个思考,强调思想道德的教化及系统性地给予相关知识。反映在电视节目上,我们就会发现中国的少儿节目跟国外的有很大区别,而且据调查,中国的青少年儿童更希望看的是一些国外的少儿节目。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我们的节目太偏向于教育,往往侧重的是醉心于提出如何教育少儿的“教育问题”,而忽略了真正的教育对象的特征。

客观地讲,少儿电视可以而且应该有教育的主题。作为一种文化产品——诚如有人所说,当今时代我们已迎来了一个“屏幕文化”、“读图时代”——电视对少年儿童的影响越来越大,把电视的教育功能放在一个合适的位置上来认识它是十分有必要的。但有一点我们需要清醒地认识到,作为少儿电视,我们不能无限度地夸大教育性,更不能以“教育”来涵盖少儿电视的所有属性。事实上,对青少年儿童来说,电视是他们了解外部世界的一扇窗户,是他们娱乐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但决不能代替学校的教育,只能算作是学校教育的补充。由此看来,片面地追求少儿电视的教育性会给少儿电视的繁荣与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而且也达不到其教育少儿的初衷。

少儿专家最近作了一个大型调查——对儿童电视节目的喜好程度和儿童对电视节目的期望。研究发现,按学生对不同节目内容的喜好程度排名,动画片位居第一,以后依次是:介绍动物类内容节目,介绍认识周围世界内容的节目,儿童游戏,手工制作,讲故事,记录我们的生活等等。此外,在学生期望能从电视中得到他们所需要的信息方面,有48.2%的学生希望从电视节目中了解到有趣的事情,排在首位。这个调查进一步证明了少儿节目要想吸引观众,被观众接受和认可,一个很重要的先决条件就是它的趣味性、娱乐性。因此,央视要办好少儿频道,要实现对少年儿童进行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教育的良好愿望,则必须从频道、节目的内容和形式上增强趣味性和娱乐性,把娱乐性与教育性完美地结合起来,寓教于乐,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潜移默化之间使少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著名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儿童应该是快乐的,成人们应该负起责任来敲碎儿童的地狱,建立儿童的乐园。”颇受孩子们欢迎的幼儿节目《天线宝宝》的原作者、英国幼教专家安妮·伍德女士也认为,最容易吸引幼儿注意的莫过于由他们的经验和视野能领会的事物和环境,而幼儿们理解这一讯息的途径就是“玩乐”。事实确实如此,传统的说教型、沉闷型的少儿节目一般是留不住孩子的,少儿节目不宜强调组织性的逻辑严密的讯息,不管是认知的或是情感的生活。所以少儿频道必须设计和创造出多姿多彩的节目样式,以开启少儿心智为突破口,让孩子们在轻松快乐中增长知识,开发智力,培养创新意识,使他们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page_break]

三、艺术深度意识

少儿电视经常被称为“小儿科”,言下之意是肤浅、幼稚和轻飘。诚然,在时下大量的少儿节目当中,存在着流于形式、缺乏深度和艺术感染力的毛病。有的把自然主义的记录误认为就是反映童真童趣,有的把一些简单肤浅的手法运用于儿童节目的创作,认为儿童的智力就是节目的档次,有的节目看上去眼花缭乱却是华而不实。所以被人认为浅显简单也就在所难免。

“童年不仅仅只是幼稚的,不成熟的,它还联系融合着历史的古老、现状的年轻和未来的无限可能。”其实儿童的内心世界并不狭小,我们都知道这样的一个事实,就是每个儿童都有丰富的想像力和最纯真美好的情感形态。那么我们的电视编导在表现少年儿童的这种想像力和纯真情感时,是采用低智商的幼稚呢还是进行审美的处理,会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少儿电视的深度就体现在这种表现上,它的价值体现在人类对愿望和真情实感的追求。少儿天生的这种充满想像的特性和天真、纯朴、热情的自然情感与诗的性质相同。因此,少儿电视中体现出的这种价值以及创作者这种对想像的追求和情感的追求,有人称之为诗性的深度。这种深度不会因儿童的幼稚而浅显,这种深度应是一种内容和形式相统一的深度。所以我认为少儿电视的深度意识不但不是可有可无的,而且必须得到广泛地重视。少儿频道在栏目的设定、内容选取和节目的制作过程中,必须始终贯穿这种意识。

意识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角色”是在表演过程中塑造出来的,因此,提到“角色”就会让人们自然而然地联想到表演。主持人要有色角意识,就意味着主持人要表演。长期以来,关于电视节目主持人到底要不要表演,在我国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其中,有很多人持反对态度。他们认为“电视节目主持人不是演员,不需要去表演,表演了就虚假了,就不真实了”,但我认为,主持人在录制节目的过程中,调动恰当的身体语言,包括手势、姿态、神色以及适当的有声语言,包括声调、节奏等等手段,对所要传播的信息进行讲解、评说、描述,使之更加明确、生动、形象,以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这其中包含有表演的成份。因此,电视节目主持人应具备良好的角色意识。

国外的理论家把媒介中人物的活动都称之为表演。詹姆斯·辛德曼在《电视表演》一书中将电视表演风格类型分为肥皂剧与正剧的表演、非广播电视节目的表演、情景喜剧的表演、动作节目的表演、新闻和经济报道节目的表演、广告性与公共服务性宣告的表演等类型。詹姆斯·辛德曼对电视表演的研究是建立在具体的节目形态基础之上的,值得注意的是,他把经济报道和广告性节目中主持人的工作毫不迟疑地划入了表演的范畴。

作为一名经济信息类节目的主持人,我认为主持人根据行业及所介绍的商品的不同,做出适当的表演是非常有必要的,它能更好的帮助主持人完成节目。在很多的节目中,在特定的环境之下,有时就要需要主持人进入一个“非我”的境界,把自己变成为理想中的人物去描述当时的体会和感受。象在最近我主持的一个有关婚纱影楼的节目当中,就把自己“变”成了一个“美丽的新娘。”

在拍摄之前,我们和影楼的经理有过一次简短的交流。在交谈中,我了解到,她做此次宣传的主要意图是想充分展示他们的婚纱,因为在济南一家影楼有她这么多漂亮婚纱的并不多。我想,这样只能采用模特,如果采用传统的模特展示,我在一旁介绍解说的形式,未免有些太落俗套,无法在短时间内给观众留下较深的印象。因此,我打算自己穿上婚纱展示。同时,为避免尴尬,也为使节目更加流畅,我将平铺直入的介绍改为以“梦”的形式讲述。

【主持人在演播室】女孩子天生爱做梦,有一天啊,我就梦见自己──做了新娘。

【主持人在婚纱影楼穿着各式各样的婚纱,或走或停,或化妆或拍照】来到了一个大大的婚纱影楼,里面的婚纱多的呀,数也数不清。一个留着短头发的小姑娘,给我化了一个我见过的最漂亮的妆,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美丽的新娘,站在舞台上转啊转啊,幸福极了。忽然啊间人们都走光了,我一人找来找去,暗自神伤。(主持人抬头看见了镜子中的自己)唉?镜子中的这个女孩是谁啊,漂亮极了,怎么我动她也动,我笑她也笑呢?噢,原来是自己变了个模样!没一会儿,我又变了个样子,成了一个无比高贵的小姐,在影楼里独自徘徊,孤芳自赏。哇,快看!喜从天降了(主持人从空中接下两个影集揽在怀中)!为了迎接2000年,他们的“千禧纪念套”是两个内容不同的大小相册和超大娘家册,真是给了我太多的惊喜!

【主持人在演播室】哈哈,虽然这只是一个梦,但是我是却记住了那家婚纱影楼的名字,它呢,就叫做“薇薇新娘”(在纸上飞速写下“薇薇”2字,定格)。

整个节目的时间为15分钟,但却很充分的突出了影楼的婚纱样式、化妆技术,环境、舞台设计和摄影技术等等.商家很满意,同时这个节目也给观众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

意识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青少年科技活动要取得成功,达到预期的目标,选题立项是关键。根据本人辅导学生开展活动的经验,就如何进行“选题立项”的问题,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选题得当,论题新颖。

考虑到小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为他们选题既要有科学性,又是他们力所能及完成的。因此选择在学生身边发生的而且是他们所熟悉和感兴趣题材,最好是由学生自己发现并提出的问题,活动会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去年获得佛山市科学论文二等奖的《大自然冰箱》,是一位学生在乡下外婆家中,见到外婆上午从市场买回来的猪肉吊在水井内,傍晚取出来时好象刚从电冰箱中取出来一样,保鲜效果十分好。她问外婆是什么道理,外婆只说以往都是这样做,说不出为什么,回学校向我提出了水井为什么能保鲜肉和蔬菜的问题。于是我为该生设计了实验方案,要求她利用暑假去外婆家住下,连续一个星期内每日三次观测、记录空气温度和井水温度。从记录的数据中可以看出,虽然空气温度有大幅度的变化,却只能引起井水温度小幅波动,因而井内能保持恒温;而井水的蒸发对周围环境具有致冷作用,可以令井中水面附近的温度比地面气温低10℃左右,保鲜效果正是由此而产生。这种“由学生提出问题——共同制订实验方案——学生独立完成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活动过程,学生乐于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都很高,成功率也比较高。学生通过独立完成实验,培养了观察、分析和实践能力,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也得到扩展和提高。

二、关注社会热点问题。

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生态环境的优劣决定着人类社会生态系统的运行方向和质量。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从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环保意识,自觉加入环境保护的行列,是科技活动的义务和责任。我今年开展的课题是《城市生活垃圾应该分类收集》,有40多位学生参与了相关的活动。活动主要分为四个阶段:

1、到环卫所调查访问,了解城区每天生活垃圾的数量、收运、处理的情况。

2、到垃圾堆填区实地考察垃圾填埋情况以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3、向学生发放调查表,让学生记录一周内家中每天生活垃圾的情况。

4、举行环保专题班会,由学生发表处理垃圾的意见和如何保护环境的建议。

学生参与了这一系列活动的全过程,接触了社会的不同层面,开阔了视野,锻炼了学生的社交能力和思维能力,初步养成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严谨求实作风。这项活动得到家长的大力支持,进展十分顺利,还在建议栏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密切了学校与家长的联系和沟通,促进了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和教育。

三、善于捕捉灵感。

意识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安全管理安全素质操作管理

0引言

电网调度是对电网运行进行组织、指挥、指导和协调,使电网安全、优质、经济运行的一个机构。随着电网的不断扩大以及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调度事故所造成的影响也日益增大:调度班组做为电网运行操作和事故处理最直接的指挥者,其安全管理工作的好坏,对电网的安全运行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笔者总结多年来在调度安全运行方面的实践经验,分析了影响电网调度安全生产的因素,并谈谈对调度班组安全管理方面的几点看法。

1影响电网调度安全生产的因素

1.1调度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具备较强的工作责任心,是搞好调度工作的必备前提。实际工作中就有少数调度员缺乏责任心,习惯性违章现象不断出现,存在着使用调度术语不规范、凭经验、靠主观判断,造成误下令。

1.2调度人员业务水平和心理素质差。调度员不熟悉电网设备的有关参数、母线结线形式、电网运行方式、二次设备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的整定方案和工作原理等,以致误调度。特别是处理事故时,不能做到忙而不乱,惊而不慌,不能正确判断,果断处理,造成处理不及时或不当,使事故扩大,延误送电。

1.3对调度操作管理制度执行不严,不严格执行“两票”制度。在实际调度工作中,存在对调度操作指令票马虎应付或操作完毕后有空再补填的现象,有的工作票的工作许可及工作终结手续不清,易造成误下令、误送电事故。

1.4交接班制度执行不认真。调度人员未严格遵守调度规程,交班人员未把电网的运行状态、设备的缺陷交待清楚,接班人员在接班后也没有认真了解情况,及时掌握电网的运行状况和设备缺陷,特别在一些大型操作时最容易交接班不清,极易造成误下令。

1.5调度人员与变电站运行人员之间缺乏沟通。因当值调度员与运行人员之间的联系基本上为单渠道联系,随着当前电网网架的不断复杂、运行方式的灵活多变,在工作量大、操作任务比较繁重时,运行操作人员与调度员之间如果缺乏沟通就容易发生运行人员对调度员所下的令不理解就盲目操作,继而引起误操作的严重后果。

1.6班组安全活动没有定期开展或流于形式。高质量的班组安全活动能有效地引导安全生产,形成良好的安全氛围,它不仅是对上级安全生产文件的学习过程,也是调度员提高安全意识,自觉培养安全生产自我保护意识的好途径,对安全生产具有指导意义。

1.7有关电网技术资料管理不完善。班组基础管理存在漏洞,新设备的技术资料、继电保护定值单、电网运行方式安排和联系单、以及有关设备的一、二次图纸资料等管理不到位,未及时提供给调度员学习参考,使调度员在调度工作中缺乏依据。

2做好调度班组安全管理工作,要从加强调度人员的安全素质管理、调度运行操作管理、调度技术资料管理三方面入手,进一步完善班组安全生产的管理机制,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2.1加强调度人员的安全素质管理。提高调度人员的素质是安全管理的根本,抓人员的安全素质要三管齐下。

2.1.1加强思想教育,强化安全意识。在加强电网调度管理的同时,也应把思想教育工作贯穿到每一个环节,要求调度员始终牢记“精心调度,精心运行,超前发现,快速反应”的十六字精神,养成重视电压等级较高的主电网操作,也不轻视电压等级较低的小电网操作;既重视复杂的操作,也不轻视简单操作的良好习惯。

2.1.2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将完成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与经济利益挂钩,建立细致严格的绩效考核制度,能更好地提高调度员的工作责任心可采取以下两项措施。

2.1.3定期开展班组安全活动,务实安全基础,班组的安全活动是提高职工安全意识的手段。调度班组要从提高安全活动的质量和效果着手,使安全活动工作长期化、制度化。与生产紧密结合不流于形式,真正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2.2加强调度运行操作管理。是防止误调度、误操作事故发生的关键,要把好调度安全关,要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2.2.1调度工作要流程化、规范化。并严把“五关”。即:申请单各项内容填写的规范关:一、二次设备运行方式安排的合理关;安全技术保证措施的完备关;调度指令票拟写的审核关;调度下令的监护关。把住了这五关就把住了调度安全操作的基础关。

2.2.2严格执行规章制度,特别是“两票”制度,杜绝调度“三误”的发生。应做到调度命令三坚挣坚持调度命令的预发制、坚持调度术语的规范化、坚持调度命令复诵制。

2.2.3加强技术培训,提高业务水平。调度班组是集电网各专业的综合班组,随着新技术、新设备的不断应用,电网的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对调度人员的业务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

2.2.4熟悉各种反事故预案、做好事故预想。定期开展反事故演习。随着近两年地区电网负荷跳跃式的增加,季节性、结构性的缺电使电力供应严重不足,面对这种形势,调度员要十分熟悉并掌握在电网出现严重故障时处理方案,避免地区电网全面瓦解、崩溃。

3结束语

安全生产是电力企业的主旋律,是调度班组安全工作的永恒主题。笔者认为在当前调度班组的工作量随着电网的快速发展而大幅度增加的同时,做好调度班组的安全管理工作只有通过健全的制度,严格的管理,先进的方法,有力的措施以及全体调度员的共同努力,才能使调度班组的安全管理工作走向标准化,规范化的道路。

参考文献:

[1]郭一华.电网风险控制方法[M].2003.23(5).8~11.

[2]胡卫.电网预警管理.清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D].1992.35~40.

意识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这些问题引发的思考: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政治文明过程中,中学教师应具备什么样的法律意识,才能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自己遵纪守法作好表率方面,发挥人民教师应有的作用。本文认为,我国的改革开放、依法治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需要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的高素质人才,而“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造就高素质人才”;这是公理性观点。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条件下,对“高素质人才”定位的诸多条件中,政治法律素质、思想道德品质是不可或缺的必要要件。而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和自身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就必须有一支自身具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先进思想的,而且能把这种思想转化为教育教学行为的教师队伍;其中教师的法律意识水平的高低,则直接影响着“高素质人才”后续队伍的现代法治观念的形成;和依法办事能力的培养。

从我国政治法律制度建设的进程上看,中学教师至少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法律意识。

一、明确依法获得教师资格并确定自身的法定地位的意识

改革开放后,我们对教师的法律地位的认识,经历了模糊到明确的过程;尤其1993年10月31日颁布的《教师法》,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了“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使全社会对教师的合法地位的认识都有了法律根据。

因此,教师自身更要明确,教师资格制度是国家实行的、法定的一种职业资格制度;教师不是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干部”,也不是地方政府“官员”;教师资格是由国家对符合相应教师资格条件、并提出申请的人员,按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认定的资格,属于国家资格性质;教师资格一经取得,在全国范围内不受地域限制,具有普遍适用的效力;只有依法取得教师资格、持有教师资格证书的人,才能被教育行政部门依法批准举办的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聘任为教师。这是公民依法获得从事教师工作的法定权利。但是,教师资格只是公民从事教师工作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换言之,具备教师资格者只有在被学校依法聘任后,方能成为教师。学校应根据岗位需要,从具备教师资格者中择优聘任。

2000年9月23日,教育部以部长令颁布了《<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对实施教师资格制度工作中的具体问题作出了补充规定。需要进一步明确的问题是,申请认定教师资格属于申请者个人的民事行为,不是组织的、行政行为,更与申请人在什么单位工作没有关系;非依法律规定,任何教师资格认定机构均无权拒绝受理符合认定条件的中国公民的申请;同时,申请教师资格的公民所在单位无权干涉。实施教师资格制度是教育事业进入法制化的、新的发展阶段、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同时意味着,教师的行为不再单纯是道德规范领域的、“糊口养家”的手段,教师的行为必须受法律的制约。

二、自觉学习、贯彻、理解、讲授社会主义现代法治精神的意识

中学教师的工作,处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第一线。因此,要想使学生了解“社会主义现代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内容,教师自己就要通过自觉学习,懂得“依法治国”的涵义;明确二十一世纪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的基本要求与特征;明确现行宪法(82宪法及三个修正案)对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在制度上和对全社会的成员在行为规范上的总体要求;这样才可能在进一步贯彻落实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础上,通过对社会主义现代法治精神的正确理解,讲授清楚:“依法治国”的关键是治理或制约国家权力:“依法治国”的实质是依法治权、治吏(官);尤其应避免将“依法治国”仅仅理解为“政府以法治民”,助长权力行使者的专横与腐败。应当明确,政府及其官员首先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对象和客体,然后才是“依法行政”、“依法司法”,即“依法治国”第二个层次上的主体;各个政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公民(包括教师和学生)和其他组织(包括学校)也要遵守宪法和法律。

在现代法治精神问题上,中学教师切不可“以其浑浑,使人昭昭”。

三、树立平等对待学生及其家长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

每位教师都应当明确,教师与学生及其家长之间的法律关系是民事法律关系;教师在工作中的教育行为,不是行政管理行为,而是一种特殊的民事义务,相应的与学生及其家长之间的矛盾,若要承担法律责任,一般情况下,主要是民事责任。因此,教师不要以“管人者”自居。要学会平等对待学生及其家长,要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

教学关系中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主要表现在对学生的“尊重”上。就是指尊重人的尊严,尊重人的基本权利和责任,尊重人的价值,尊重人在自己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一句话,就是把法律所赋与的权利和义务还给学生。

依法“尊重”学生,就是教师应当履行的义务;就是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相互促进的适宜学生发展的教育环境。只有教师首先真正依法“尊重”学生了,才能培养学生“尊重”的意识和能力。

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为前提的“尊重”表现在: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社会、尊重自然、尊重知识几个方面。

自尊是一个人灵魂中伟大的杠杆,更是“人权意识”的前提;不会自尊的人,无法理解“人权”。人首先要尊重自己,才能尊重他人和社会,也才能获得外界对自己的尊重,也才能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法律关系。

教师必须自己懂得并告知学生,自尊应从认识自己开始,从法律上讲,就是公民资格始于何时:零岁;每个人的基本权利都应依法受到尊重,并且每个人都有捍卫自己人格尊严的权利。公民的民事权利无法定理由,不被剥夺。

“尊重他人”强调“平等”。尊重他人,并不是失去自己,是基于平等,依法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实际上是创造一个良好的平等待人、诚实守信、善于助人,不窥探、干涉他人隐私,宽容大度等法治环境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