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关于亲情的小故事

关于亲情的小故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关于亲情的小故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于亲情的小故事

关于亲情的小故事范文第1篇

关键词:麦当劳;广告;亲情;友情;爱情

中国分类号:J0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5-100-1

2014年4月18日,麦当劳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了主题为“让我们好在一起”的品牌营销活动,活动的目的是重塑品牌形象,令麦当劳更贴近中国消费者的内心,让消费者意识到麦当劳不仅是提供优质食品的场所,更是人际沟通和交往的场所,让麦当劳品牌形象更加本土化。活动包括打造“让我们好在一起”的主题餐厅、与百度大数据合作宣传,与优酷合作,网友拍摄麦当劳“让我们好在一起”的故事,并上传赢大奖的活动,以及“让我们好在一起”广告片的,这些传播方式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让我们好在一起”是由三个小故事组成的广告片,一个故事一分钟。这三个故事分别关于亲情、友情和爱情。亲情篇的故事是这样的:年轻的父母为了孩子上学购买了一套学区房,搬家的时候,爸爸发现女儿闷闷不乐,原来是因为搬家了,以后不能去麦当劳玩乐了,这个时候,爸爸抱着她去看她的“老朋友”麦当劳,原来这里也有麦当劳,透过窗户,女儿看到麦当劳大红的背景上金黄的“M”标志,兴奋得连忙喊妈妈过来看,一家三口温馨的场面很是动人。

友情篇的故事是这样的:一个年轻的小伙子来到一座陌生的城市,问路无果的他显得很无助和迷茫,忽然,他看到旁边有一家麦当劳,一种亲切感油然而生,他走进麦当劳,找了个座位坐下,看到随身带的网球拍,情不自禁地回想起以前和打网球的朋友们一起在麦当劳吃东西、谈天说地的快乐场景,身在异乡的他不由得更加失落,这个时候,忽然走过来两个年龄相仿的小伙子,都穿着运动装,背着网球拍,问过没有人,在小伙子对面坐了下来,三个同样喜欢打网球的年轻人开始交流起来,一段新的友情开始了……

爱情篇的故事是这样的:一对情侣在一边吃麦当劳一边欣赏夜景,女孩问男孩明天面试几点,男孩回答早上八点,这时候男孩开始憧憬未来,如果面试成功就有一份好工作,可以换一个好点的地方住,并且可以买辆车。正在这时,楼下不远处驶来一辆白色的小车,车子停下来,一位西装革履英俊潇洒的提着公文包的男子从车上下来,按了下手上的钥匙锁上了车,并且朝着旁边的一栋别墅走去。看着这一切,男孩忽然沉默了。女孩洞察到了男孩的心情,善解人意地将一根薯条送到男孩的嘴边,说,他有房有车,可是他没有我啊。男孩会心地笑了。

从广告片的主题来看,“让我们好在一起”,这句不怎么通顺的话是针对年轻人的,基本上80、90后的年轻人才会接受和喜欢这么个性的拼接样的后现代主义的语句,广告片中出现的人物也都是年轻人和小孩,广告片选取了现时中国的年轻人会遇到的一些事,期望以此获得年轻人的共鸣。爱情篇中,年轻人远离家乡去大城市寻找机会,因此成为“北漂”、“海漂”,在大城市努力拼搏的同时收获了美丽的爱情,但大城市高昂的房价和生活成本令很多年轻人“婚不起”,因此当片中的男孩看到有房有车的精英男士时,“羡慕嫉妒恨”的情绪一下子就上来了,自己还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拥有这些东西,百般滋味在心头,幸好还有爱情,有善解人意的女朋友陪在身边,这比什么都好。这个故事并不稀奇,甚至有些人不认同故事的情节,因为有房有车跟有爱情似乎并不冲突,那个有房有车的高富帅兴许也有爱情呢?然而故事的情节却是非常合理的,因为恋爱中的人是会这样说话的。

友情篇中,年轻人来到陌生的城市,在麦当劳中开始新的一段友情。亲情篇中,一家三口搬到新买的学区房,这些事都是发生在当代中国年轻人身上的典型事件,麦当劳正是希望这些典型事件能引起消费者的共鸣,提升麦当劳在消费者心目中的亲民形象。

那么麦当劳的这部品牌广告片,能够有效地传达它所要传播的信息吗?能够达到它的营销目标吗?从一些论坛里网友的讨论来看,并不见得,首先,让我们好在一起,这句话严格地说,是一句有语病的话,它所要表达的涵义并不十分明确,是“让我们好好地在一起”吗?主张珍惜人与人之间的美好的感情?还是别的?“让我们好在一起”这是麦当劳新创的一句话,因此,广告片中应该画龙点睛地解释一下,其次,从创意上来看,三段故事也是平淡无奇的,没有特别的亮点,笔者第一遍看《爱情篇》的时候,首先觉得这个故事太一般,并不觉得多特别或者感人,其次觉得这个广告片的内容没有表达出主题,寓意不明确,查了资料才知道麦当劳投放这个广告背后的良苦用心,如果只看广告,确实不会明白太多的东西。

同样是由多个感人故事组成的广告片,央视马年春晚的宣传片《筷子》就比麦当劳的《让我们好在一起》要吸引人一些。从主题上来看,“筷子”是中国独具特色的食具,传承了几千年的文化和情感,年夜饭更是中国传统文化节日的一大盛宴,广告片通过不同地域、不同语言的人们吃年夜饭的感人故事、通过筷子将这些故事贯穿起来,传达“有滋、有味,幸福中国味”的主题,与春晚很好地切合起来。在这看来,麦当劳,肯德基等国际品牌快餐是在想在中国站稳脚,还需深入民心,再大的国际品牌也必须得有具有中国特色的商业理念,才能在中国长远发展。

关于亲情的小故事范文第2篇

有一年平安夜,爸爸神秘地问我想要什么礼物。我告诉他,我想要一个芭比娃娃。爸爸对我眨了眨眼睛,说:“放心吧,包在我身上,我会把你的愿望告诉圣诞老人的!”第二天,我的枕边真的放着一个可爱的芭比娃娃,我高兴地抱起娃娃亲了好几口。从那以后,每年圣诞节,我都会收到圣诞老人送的礼物。

随着年龄增长,我明白了,世界上并没有圣诞老人,我收到的礼物都是爸爸送的。我都长大了,爸爸还把我当小孩哄。我心里有些不服气。

平安夜的晚上,我躺在床上装睡,打算等爸爸进来送礼物的时候揭穿他,可不知爸爸怎么那么沉得住气,12点了还没有来送礼物。我越等越困,不知不觉睡着了。

第二天,我一醒来就发现枕边放着一本崭新的书。爸爸坐在我的床边,笑眯眯地对我说:“圣诞老人说话真算数,每年都给你送礼物呢!你喜欢吗?”我抚摸着新书彩色的封面,看着爸爸因为熬夜生出的黑眼圈,心中感动不已。我轻轻地问爸爸:“爸爸,其实这个世界上并没有圣诞老人,这本书是您送给我的对不对?”爸爸听了我的话,微微地吃了一惊,他顿了顿,说道:“我的小公主长大了,其实你说得对,但又不对。这个世界上的确没有穿着红棉袄,赶着驯鹿雪橇的圣诞老人,但是这个世界上又是有圣诞老人的,每个爱你的人都是你的圣诞老人,你说对不对呀!”

看着爸爸慈爱的微笑,我的心里暖暖的。这么多年来,爸爸一直守护着一个童话般的小秘密,他一直在当我的圣诞老人。爸爸的爱渗透在每一个生活细节中,爸爸一直在默默地呵护我,让我快乐成长。

明年圣诞节,我打算当一回爸爸的圣诞老人,给他送一份圣诞礼物。我还要在礼物上贴一张小纸条,写上:这是你的圣诞老人送给你的礼物,爸爸我永远爱你!

河北任丘市华北油田东风小学六(2)班

指导老师:高 珊

(图/小 嫩)

关于亲情的小故事范文第3篇

广告的情感诉求,是与理性诉求相对的。如果说理性诉求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运用理性或逻辑的力量来达到说服消费者购买的目的,情感诉求就是广告制作者通过营造富有人情味的气氛,去满足消费者的情感需求,使之萌发购买动机,采取购买行动。如果说理性诉求是“晓之以理”,情感诉求就是“动之以情”。在商品大量同质化的今天,同类商品的品牌常常有几十甚至上百种。从使用价值的角度看,这些商品之间的差异是不大的,运用产品品种单一时期做广告常用的理性诉求方式,仅向受众传递产品的功能、特点,很难打动消费者。几乎没有一种产品的功能特点是其他品牌的产品不能替代的,因此很多产品的广告特别是日常生活必需品、消耗品等的广告诉求方法,同理性诉求相比,更多地选用了情感诉求的方式。“美国市场营销学家PhilioKotler曾把人们的消费行为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量的消费阶段,第二阶段为质的消费阶段,第三阶段为感性消费阶段。在第三阶段,消费者所看中的已不是产品的数量和质量,而是产品与自己关系的密切程度。消费者购物在很多时候是为了追求情感上的渴求,或追求商品与理想的自我概念的吻合。”④儒家哲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深远的影响。“在儒家看来,人首先是情感的存在,就是说,人是有情感的动物,用现在的语言来表述,情感是人的最基本的存在方式或存在样式。人的存在的意义和价值问题,首先要从这里寻求解决。”⑤广告情感诉求有效的途径,就是通过生动可感的故事情节打动消费者。中华民族是讲求“孝道”,重视亲情的民族。“孝道”和亲情已融入了民族的血液,成为每个人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广告贴近民族心理,在短短几十秒内,选取生活中的细节,讲述催人泪下的亲情故事。雕牌洗衣粉讲述了一个普通下岗女工的家庭故事,懂事孩子的号召力,会使无数家庭主妇因亲情的感动而在大量同类产品里选择雕牌。可以说,这则感人的亲情广告,成就了雕牌洗衣粉在同类产品中的品牌优势。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孝文化强调血缘为基础的感情纽带,很容易将普天下中国血统的华人维系在一起,形成民族凝聚的力量。作为一种道德文化,孝文化孕育了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心理。”⑥在这种文化心理的感召下,“亲情”由家庭衍化到了民族国家,由血肉亲情扩展成了故国之思。孔府家酒的广告就很好地诠释了海外游子对亲人对祖国的眷恋。广告片尾水到渠成的一句广告语:“孔府家酒叫人想家”,铭记在很多人心中。“心理学家认为:‘友情’是由人的七情六欲派生出的‘爱’的情绪或情感,表现为对同学、朋友的情感依恋。社会学家认为:友情是人个体社会化的基本需要,是人类高尚、优美的情感之一。”⑦许多广告为受众讲述了一段段关于友情的故事,使其在紧张忙碌的生活中感到温暖。贵州青酒的广告就是一例。广告中讲述的是一个在都市打拼的年轻人,正经历着生活和职场的种种不顺。在生活中他失恋了,“恋人结婚了,新郎不是我”;在职场“同事升职了,‘我’还是原来的‘我’”。这两件事可以说是很多涉世不深的年轻人必须经历的历练,在广告中选用这两个情节,会唤起很多年轻人的共鸣。在沮丧中,收到朋友聚会的信息,朋友之间的举杯换盏,化解了人生的烦恼,这举杯换盏的酒正是青酒“喝杯青酒,交个朋友”。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是文学和影视作品中的一个永恒的主题,人们渴望爱与被爱,关于爱情的故事或凄美或浪漫,或酸涩或甜蜜,都会拨动受众情感的心弦。在感性诉求的广告中,爱情故事更是一个常用常新的题材,产品就是男女主人公的爱情道具。联想笔记本以电脑为道具讲述了一段生死之恋。得了绝症的男孩没有告诉女孩自己的病情,言不由衷地和女孩分手,没有了男孩的呵护,女孩要独立,男孩通过用联想笔记本在线帮助女孩成长。催人泪下的故事,让受众在心灵的震颤中接受了联想笔记本电脑。

二、受众对叙事性影视广告的“使用与满足”

随着大众传播媒介的迅速发展,媒介成了人们每天都密切接触的对象,广告是以大众传播媒介为载体传递给受众的。受众在接触大众传媒的前提下,主动或被动地接触广告。传播学的“‘使用与满足’研究把受众成员看做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做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⑧现代社会,广告已经成为大众传媒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广告的发展与成熟,广告远不像早期仅仅传递商品或服务的信息。受众使用大众传播媒介接触叙事性影视广告,除了满足知晓商品或服务的信息需求外,还会满足很多其他方面的需求。

(一)娱乐心理的满足现代人在享受良好的物质生活的同时,也面临着工作生活等多重压力,在闲暇之时与大众媒介接触,最直接的愿望就是获得娱乐,来满足身心的平衡。“对快乐的追求是人的一切行为的潜在指导者,人们之所以这样做而不那样做,就在于他们趋乐避苦的天性。”“从心理学的角度而言,趋乐避苦是人类欲望的共同属性和本质规定。”⑨商家和广告人深谙这一点,在讲述品牌故事的广告中用幽默、夸张、悬念、奇幻、戏谑、荒诞等表现手法,使受众获得感官上的享受,以娱乐引导消费。以在年轻人中很有号召力的偶像周杰伦为主角的动感地带广告,讲述了在校园里时有发生的有趣事件。老师严厉批评两位疑在课堂传纸条的同学,老师问周杰伦饰演的同学是否看见他们传纸条,周同学一脸无辜颇具幽默感地回答:“没有,他们发短信”,使受众在一笑中获得身心的愉悦。

(二)参加心理的满足叙事性影视广告为了让受众在接受的瞬间获得愉悦的心理体验,在有限的时间内会讲述一个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小故事,让广告受众获得一种参加的幻觉,对剧中的人物有一种认同感,通过剧中人物体验自己未曾经历过的生活情境。情感诉求类广告表现的多是人类共通的情感,对亲情刻骨铭心的体会、对友情的向往、对爱情的渴望等。广告通过形象的人物和浓缩的故事情节,将受众的情感在瞬间唤起,使受众在广告故事中融入自己的情感生活体验。叙事性影视广告和一般影视作品相比,一个突出的不同点是在故事中多以要宣传的产品或服务作为情节展开的道具。受众如正在使用某种商品或享受某种服务,参加的感觉就会显得更为真实,对剧中人物与受众自己“一体化”的感觉会更加强烈。房祖名和郭采洁主演的德芙巧克力“爱情三部曲”广告,在短短数分钟内讲述男孩女孩因德芙巧克力展开的浪漫故事。俊男美女、温馨场景、时尚服饰与令年轻人神往的故事情节,使广告本身有着肥皂剧一样的魅力,通过广告实现了很多人生活中的爱情理想或者渴望。

(三)社会互动心理的满足人具有社会属性,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渴望同他人交往、交流。叙事性影视广告中所营造的“拟态”人际关系,即使受众对广告作品中的人物产生的一种“熟人”或“朋友”的感觉,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人们对社会互动心理的需求。演员海清主演的汰渍洗衣粉广告片中。海清走到一个普通的家庭主妇家里,看到家中孩子的衣服上有很多污渍,家庭主妇带有抱怨的神色告诉她这些油渍很难洗掉,海清推荐汰渍洗衣粉,使用它油渍轻松洗掉。这则广告片,给受众的感觉就像和熟悉的街坊邻居聊天,一起探讨应对家务劳动的小妙招,轻松又愉快。飘柔洗发水广告中,那个有着温婉贤淑气质让人看着很舒心的女孩,就像是闺蜜在讲述去男友家见未来公婆的有趣经历:用了飘柔洗发水而顺滑的头发挣脱发卡的束缚,像小瀑布一样整齐有序地散落肩上,让未来的公婆对其感到赏心悦目。富有亲和力的叙事性影视广告,可以使受众摆脱个人独处时的孤独感,满足与他人互动交往的心理需求。

三、结语

关于亲情的小故事范文第4篇

设计思考: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又叫“老人节”,是一个属于敬老爱老的日子。而平时孩子们享受着老人们无限的关爱与呵护,觉得是理所应当,稍有不满还大发脾气。因此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孩子们体验与老人间浓浓的亲情,并用自己的行动来表达对爷爷奶奶的情感。这也是主题“了不起的中国人”的活动延伸。意在让幼儿感受中华传统美德。能把享受“长辈的爱”的感情进行迁移,让孩子们去爱自己身边的每一位老人,帮助弱者,在生活中自然地走进感情的世界,体验幸福生活的喜悦。 同时也让老人们为自己孩子的成长与进步感到欣慰与骄傲。本次活动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为生活在幼儿园周围的老人们送上一片心意。

活动目标:

1.知道九月初九是我国的重阳节,了解相关的重阳节知识

2.激发幼儿对爷爷奶奶的崇敬,表达对爷爷奶奶的关爱

3.培养孩子从小敬老爱老的美德-

4.通过社区活动,锻炼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和口语表达。

活动准备:

1.大班联系好敬老院并准备一些零食。

2.制作寿星卡

3.幼儿调查表

4.重阳糕120块

活动时间:2014年xx月xx日上午9:30

活动内容:

一.中小班邀请爷爷奶奶来园做客

1.了不起的爷爷奶奶。

(1) 中班可以听听爷爷奶奶说说自己年轻时的故事。(事先联系好)

(2)小班请爷爷奶奶说说平时是怎么关心爱护你的。

2.给爷爷奶奶表演节目。

3.爷爷奶奶辛苦了。(我给爷爷奶奶捶背敲腿)

4.我喂爷爷奶奶吃块糕

通过活动,帮助幼儿丰富以下经验:①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的重阳节,又叫“老人节”。②爷爷、奶奶非常关心我们,我们也应该尊敬爷爷、奶奶。③每个小朋友对爷爷、奶奶表达爱意的方式是不同的,我们可以为爷爷、奶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二.大班雏鹰爱心“行动”慰问敬老院爷爷奶奶

讨论:1、活动准备

(1)做调查问卷(2)你的爷爷奶奶年轻时是做什么工作?有些什么本领?(3)现在爷爷奶奶年纪大了,有些什么不方便?(4)小结:爷爷奶奶本领大我们能做些什么事让爷爷奶奶高兴?为什么?

2、实践活动:(1)大胆地与周围的老人打招呼,并会主动邀请老人。(2)我为爷爷奶奶做件开心的事:敲背、捶腿、给老人唱首歌、向老人送礼物等。

3、 活动后: (1)鼓励孩子说说自己是怎样为爷爷奶奶服务的? (2)交流:对今天的活动的感受? (3)通过调查交流:以后可以为爷爷奶奶做些什么?

2014年九九重阳节活动方案五:念亲恩感亲意抒亲情_小学重阳节活动方案

10月26日是重阳节,为了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校德育处和少先队大队部将开展“念亲恩、感亲意、抒亲情”——重阳节敬老活动。现将有关安排如下:

一、指导思想

通过形式多样、富有实效的敬老主题活动和良好的社会氛围的渲染,展现龙王小学少先队员尊老敬老的精神风貌,进一步营造敬老、亲老、爱老、助老的社会风尚;激发全体队员孝老爱亲的内在自觉,并由爱家、爱老推及到爱国、爱社会,进一步树立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积极投身到和谐社会建设中来。

二、主要内容

根据青少年的特点,在各中小队中开展丰富多彩的“念亲恩、感亲意、抒亲情”主题系列活动,通过活动展现新世纪小学少先队员孝老爱亲的良好精神风貌。

1、以中队为单位,班队课上各班开展以“念亲恩、感亲意、抒亲情”为主题的班队课,进行家庭美德教育,引导少年儿童孝敬父母长辈,学会感恩。

2、小小真心话。利用课外活动的时间,每位同学准备一张漂亮的贺卡,将自己想要对父母、长辈说的祝福语或最想表达的感谢语写到纸上并带回家送给自己的父母长辈;

3、开展“爷爷、奶奶的重阳节,我做主”的活动,要求少先队员们开动脑筋,为爷爷(奶奶)设计一个有新意的过节方案,向长辈们送上节日深深的祝福。建议少先队员可以为爷爷、奶奶准备一根拐杖,方便他们平时的出行;可以陪爷爷、奶奶锻炼身体,大家一起来运动;也可以陪爷爷、奶奶聊天,陪老人们说说话,谈谈心,还可以帮助爷爷、奶奶做点家务事,减轻爷爷、奶奶的辛劳等。用实际行动感恩爷爷、奶奶,旨在进一步唤起少先队员们尊老、爱老的意识,大力弘扬尊老、爱老的风尚,让他们学会感谢,学会关爱。共同享受温馨的家庭生活。

4、三分钟小故事演讲。利用晨读课的时间进行“三分钟小故事演讲”。请学生讲述自己亲身感受或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父母、长辈真心付出、无私关爱子女,以及作为子女真诚回报、感恩于行的感人故事。

5、自选活动。各中小队围绕主题,自主设计,鼓励创新。

6、孝歌我会唱。组织学生学唱一首以孝敬父母和长辈为主题的歌曲,曲目自选;

三、总体要求

1、高度重视,积极参与。各中队要充分认识敬老爱老活动对少先队员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教育传统美德,推动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意义,高度重视此项活动,利用少先队组织的优势,积极动员,广泛发动,使尽可能多的队员参与到活动中来。

2、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各中队要结合实际,围绕各项重点活动,精心设计活动方案,认真组织开展,要充分考虑队员的特点,注重活动实效。

2014年九九重阳节活动方案:

一、前言:“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

关爱今天的老人,就是关心明天的自己。重阳节带给我们的不是登高、赏菊、吃重阳糕,而是一种信息:老年人更需要爱、需要快乐和健康。他们需要的也许并不是你的钱物,不是礼物,而是你一声深情的问候……创建一个敬老、爱老、养老、助老的氛围。

二、活动主题说明

活动主题: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重阳节主题联谊会

三、形式:中午团圆饭

全院共90人,每10人一桌,每桌预计餐费在400元以内,共9桌

下午围绕重阳节为主题展开,以传统节目(击鼓传花)为主,节目环节中穿插歌唱、舞蹈、场内互动,提高茶话会的互动性和参与性,达到老人联欢的效果。茶花会现场播放音乐(欢愉的,轻松的)。

⑵猜迷有奖活动。30个谜语,目的:重在参与

节目最后,音乐唱《相亲相爱》,音乐伴奏。活动在祥和的气氛中进行,力求让老人们有个开心乐融融的下午。

三、会场:金色阳光养生乐园多功能会议厅

在原开会条幅的基础上,会场悬挂重阳节条幅:

“九九重阳享健康,人间百善孝为先”

“父爱如山,母爱如水,一珍健康天下父母”

四、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

重阳节会议纪要

会议时间:2014年10月xx日13:30——15:00

主持人:

参会人员:

记录人:

何明月:今天学习会议的主要议题是重阳茶话会方案;

会议讨论方案:

题目: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重阳节主题联谊会

时间: 2014年10月xx日

中午团圆饭全院共90人,每10人一桌,每桌预计餐费在400元以内,共9桌

下午趣味活动,预计时间90——120分钟

地点:

参与人员:

总策划:

主持:

事前准备工作:

摄影:

音响师:颁奖礼仪 :

准备工作:

物品:话筒、音箱、桌椅、水杯、保温桶、茶叶、糕点、水果瓜子、毛笔

谜语准备:

预计经费:团圆饭400×9=3600元

水果、花生瓜子及其他物品准备在400元以内

共计费用控制在4000元以内

备注:

此方案为讨论后粗稿,如有不妥,再讨论后修改。

2014年九九重阳节活动方案:

为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响应团县委《关于在重阳节期间开展“敬老爱老”志愿活动的通知》精神,推动志愿者服务活动在我校的持续开展,我校团委决定组织志愿者在10月16日开展志愿者活动,现将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重阳节期间组织开展敬老爱老志愿者服务活动,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大力培养我校学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道德风尚。

二、活动时间

2014年10月xx日

三、活动内容

1、组织志愿者到新圩敬老院慰问孤寡老人,帮助敬老院打扫卫生,陪老人谈心聊天。

2、组织志愿者探望慰问我校部分退休教师。

四、活动安排:

1、到敬老院慰问孤寡老人

时间:10月xx日上午8点30分

负责:

参加人员:30名学生志愿者(带备清洁工具)

集中地点:学校教学楼中厅

拍照:

参加报名:10月14日下午放学前到各班班长处报名,10月15日课间操后各班班长将名单交学校团委

2、慰问退休教师

时间:10月xx日上午8点30分

负责:

参加人员:6名学生志愿者

慰问物品采购:

集中地点:学校教学楼中厅

拍照:

参加报名:10月14日下午放学前到各班班长处报名,10月15日课间操后各班班长将名单交学校团委

五、活动要求

1、统一认识,高度重视,精心安排,认真组织,

2、活动过程要注意安全。

关于亲情的小故事范文第5篇

作者:[美]茱帕?拉希里

翻译:施清真

出版:上海译文出版社

时间:2011年3月

定价:27.00元

在当今世界文坛,茱帕?拉希里(Jhumpa Lahiri)不算有名,尽管出了三部小说,但三部小说多少都具有某种同质性:性别的不平等、爱情的永恒缺憾,移民的身份焦虑,人间的种种隔阂。这种同质性或许和作者的经历有关。作为孟加拉裔印度移民的后代,她生在英国,长在美国,同时,又是善感的女性,长于思考的知识分子。如果说有一座金字塔叫做“写作的自身条件”的话,那拉希里女士一定能够站在它的顶端,令无数写作者艳羡。不过,反观拉希里的写作,它们却并不似作者文学雄心的体现,而更像是一位很有语言技巧的心理医师在复述病人们带来的故事。经过复述,这些故事已不似当初那般急迫逼人,秘密的吐露伴随着平复与愈合。

2008年,拉希里出版她的第三部短篇小说集《不适之地》。《不适之地》包括八个短篇,标题取自书中同名短篇。文中几乎所有故事的主角都和作者一样,是从南亚次大陆到美国的移民后代。他们携着挥之不去的故乡记忆以及咖喱、香料和大吉岭红茶的气味前来。他们的日常生活和情感在陌生之地展开,呈现出微妙而深刻的复杂性,每个人似乎都找不到那种让自己过得习惯,感觉适宜的环境。身为移民后代,一方面,新一代摆脱了父辈承受的生活压力和经济负担,发展出与父辈在饮食、衣着乃至审美上的差异,却仍能感受到来自身份(包括肤色、语言等等)、文化、生活方式等各方面的冲突,比如《地狱-天堂》中的女儿,《海玛和卡西克》中的卡西克;另一方面,在融入陌生世界的过程中,新一代又有新的问题,他们难以跳脱故国亲情观念的羁绊,比如《不适之地》中因母亲意外亡故陷入困顿的露玛,《纯属好意》中努力摆脱自责的姐姐苏妲。

书中同名短篇写作尤为精彩。该短篇主要讲述母亲在手术中突然过世后,父亲到女儿家中做客的故事。在拉希里笔下,突然过世的母亲就像一则关于传统和习惯的隐喻,父亲在她逝后卸下重担,女儿却因其过世难抑伤悲。文中饶有意味地安排父亲在女儿的花园里种下一株绣球花,这是母亲最喜爱的花,是会随着土壤的酸碱而变换颜色的花。“适应”,是花的含义,也是父亲无声的劝慰。父亲内心的独白犹如箴言:“但需求终究会消散,逐步降低到细微淡薄,无所定型,只怕一触即散。露玛也会面对这种失落感:她的孩子终将变成陌生人,躲避着她。因为她是他的孩子,所以他想保护她,让她免于承受这种失落,正如他这辈子始终想让她免于受到许多事情的伤害。”

《纽约时报》对拉希里的评价是:“阅读茱帕?拉希里的故事,犹如在慢镜头下观看不同植物的生长状况。每一种植物虽有其固定的生长周期,但有些会冲破环境限制,向外传播,有些则从内部崩解。”诚如斯言,拉希里的写作总体而言,是一种陈述而非描述式的叙事,着眼点小、文字清丽、运笔克制。但同时,她严肃敏锐,令“小题材、小故事”生出一种隽永意味。

拉希里以女性的视角,反映女性对于爱情、婚姻、家庭、事业、自我等传统矛盾作出的思考和抉择。《海玛和卡西克》中的海玛,尽管众里寻他千百度,但灯火阑珊处相见,海玛还是坚守自由意志的当代女性:“她感到一阵晕眩,这个当初毫不搭理她的男孩,这个明知她不可能属于他、却依然跟她展开一段韵事的男人,到了最后一刻,他终于要的更多。她内心感到欣喜,但也因他的自私而心惊,惊讶他竟指使她该怎么做。”

拉希里知识分子的身份,使她进一步地超越民族身份与性别视角,从一个更为普遍的人性去冷静俯视、反思孟裔移民的生存境遇。作者说:“人与人之间沟通的艰难,不仅仅是由于文化的、审美的、不同价值等等的差异,即便是父母和孩子,丈夫和妻子……他们之间的语言交流,情感交流,都是艰难苦涩、谬误横生的。”在此意义上,拉希里的主题已然超越了米兰?昆德拉式的“生活在别处”,文中的主人公也不寻求艾丽丝?门罗式的“逃离”,而是在这个越来越平的、没有乌托邦和桃花源的世界里,采取了某种“心理医师”式的态度,碰到绝望与悲伤之时并不因此遁入纯粹思辨或干脆感性出逃,既未将此归咎于所谓的帝国、时代或者历史,也毫不回避“对不可总结无法归类的复杂生命境遇的同情与思考”(张定浩语)。拉希里选择直面人生重围,复述出生活背面那百般复杂且摇摇欲坠的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