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学毕业教育总结

大学毕业教育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毕业教育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大学毕业教育总结

大学毕业教育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思考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毕业生的人数每年以数十万计增加,再加上往年未就业的大学生以及农民工,使得我国每年的就业人数达上千万,根据我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最新统计数据,2011年,全国大学毕业生达700万,比2010年的670万多了将近30万人,广大毕业生面对如此局面变的无所适从。除此之外,他们还面临着考研、学业、恋爱等亟待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少大学毕业生由于不知道如何去解决这些方面的问题而感到非常的苦闷,少数生活目标不明确、思想不开朗的毕业生甚至出现了“意外”,大学毕业生的这一时期称之为“多事之秋”,因此,高校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千头万绪的窘境,如何做好大学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就成为迫在眉睫的工作。

2 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2.1 择业前的紧张焦虑

临近毕业,这些“天之骄子”仿佛一夜间从天上落到了地上,突然一下间面临着许多方面的压力,通过笔者的调查,85%的大学毕业生在大四第一学期就进入了择业阶段,因此产生了各种不同程度的焦虑心态:综合素质高、学习成绩好的同学担心能否找到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工作:成绩不好的同学担心找不到要自己的单位:女大学生担心受到职场歧视:家庭困难的同学担心求职过程中的各种花费。同时,就业与创业、就业与考研以及就业还是出国深造也成了这些大学毕业生焦虑的源泉。

2.2 择业过程中的负面情绪

调查显示,85%的大学毕业生在毕业前期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负面情绪,或者是因为大学期间成绩的平庸、或者是因为自己的所学专业、或者是因为自身相貌、或者是因为自身性格上的缺陷以及疾病等方面的原因,这就使得这些大学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屡屡受挫,严重的影响着自己的自信心。

2.3 离校前的复杂心理

调查显示,90%的大学生在离校前都会对自己几年的大学生活进行相应的回首总结,由于年少轻狂,大部分的学生在回首大学生活时,都会有相应的感慨,有对大学生活即将结束的伤感、有对大学生活的眷恋、有因为大学期间的玩乐而产生相应的后悔情绪,因此,在这一阶段很多大学毕业生会产生一种强烈的补偿心理,对入党、评优以及社团活动及其热心,由于得失心较重又极易产生一些新的问题的出现。

3 加强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思考

3.1 采取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

人本思想强调人既是管理的出发点又是管理的归属点。对大学毕业生进行人本管理。关键在于尊重大学毕业生的人格特点以及加强服务意识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在实际工作中,要确立“人”的中心地位,坚持一切工作都要以人为中心,充分发挥广大毕业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理解这一特殊时期毕业生的思想行为表现,以帮扶、善意的心态去教育和面对学生,让毕业生最大限度的参与到学校政策的制定以及市市中去。

3.2 加强情感管理

情感管理要求高校管理者用自身的真情去打动学生,这主要是因为大学毕业生都基本上是成人,都有自己的行为方式和处事原则,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都已经基本成型,因此要逐渐弱化管理色彩,强化情感的引导力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

3.3 创建高品位的校园毕业文化

校园毕业文化主要是以大学毕业生为对象,要符合大学毕业生的心理要求和群体特点,有助于大学毕业生个性化发展、素质提高以及个性健康成长为主要内容的精神文化氛围。要把毕业文化当做校园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加强建设校园毕业文化,对丰富校园文化的内容、提高校园文化的发展层次、拓展校园文化的建设空间具有重要作用,加强校园毕业文化建设,是对我国大学毕业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之一。

3.4 加强职业生涯规划

做好职业可以让大学毕业生受益匪浅,其实,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是非常小的,但是就是这种看似微小的差距却能够让人在未来的短短几年拉开巨大的差距,这其中的关键因素就是大学毕业生在上学期间是否探索未来阶段的发展规划并认真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4 结束语

在新形势下,如何将国家的各项政策落实到位,加强大学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难题,大学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内容,研究关注点以及视角的不同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期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丰富我国大学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我国高校开展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相应的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1]徐大图,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基础与方法[M],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2007,3

大学毕业教育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社会工作 学校社会工作 就业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11-0228-01

引言

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政府相关部门对教育的重视,以及高等教育的普及。每年有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走出校门,面临就业、择业、创业等选择。当下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政府、媒体、社会大众所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旨在探析总结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遇到的各种原因,并从社会工作视角下进行分析,从而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提出指导意见。

一、社会工作视角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概念及意义

(一)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概念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目的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主要内容包括:结合就业形势,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指导大学生根据自身条件,进行职业规划;对大学生进行求职技巧能力培训,提供求职外语强化培训等培训课程;帮助大学生筛选就业信息,以帮助他们拓宽就业渠道。

(二)社会工作视角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意义

大学生就业指导相关工作也是学校社会工作领域所重视的部分。可以从专业角度探析并总结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遇到各种问题的原因,利用社会工作相关方法和理论指导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增强大学生就业信心的同时,也为学校社会工作的研究提供宝贵经验。

二、目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及原因初探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

1.就业岗位与毕业生人数的不平衡。高校招生人数的扩大,社会就业岗位需求数量有限,从而造成社会上可提供的就业岗位与毕业生人数的不平衡。

2.就业扎堆现象严重。一类属于专业扎堆的情况。热门专业扎堆情况比较严重,会出现供过于求的现象。另一类属于工作地区扎堆情况。大多毕业生都想在发达的大中城市找工作,由于大城市的工资、福利、就业机会等方面的优势,吸引了大批毕业生前往大中城市择业,但这种选择从客观上加剧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形势。

(二)大学生就业现状原因初探

1.就业能力与就业市场需求存在差距。近年政府不断鼓励高校扩招,大学生人数越来越多,毕业生的素质水平有高有低,一部分大学毕业生难以找到满意的就业岗位,与此同时,企业又找不到符合要求的人才,近而造成就业难的现象。

2.高校教育方面的弊端。高校教育应注重学生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我国高校教育方面还存在以下问题:专业内容设置、培养模式等方面存在缺陷。个别专业设置错位,人才培养结构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差异;高校的职业指导工作滞后。

三、社会工作视角下对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充分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

美国创业教育在美国高校教育体系中很完善,已经取得许多优秀的成果,如戴尔、苹果等知名企业就是美国创业教育的成功典范;法国高校则是人才定向培养,是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具体实施是通过与企业签订合同的方式,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一方面提高了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另一方面也为企业培养了其所需的人才。这些成功的案例为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借鉴。

(二)把学生分类,对不同类别学生分别针对性指导

1.针对就业学生指导。就业群体中的主要部分是选择毕业就择业的大学生,因此,对这类群体指导是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重点部分。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优势,可以分两部分:一类是学习各方面表现优秀的大学生,针对这类学生要重点加强择业心理引导,指导他们设计适合自己的职业规划,分析优势准确定位;一类是综合素质一般的学生,要重视心理辅导,增强面对社会,入职的勇气,同时也要注重培养这类学生的沟通能力、组织能力。

2.针对创业学生指导。经济的发展,市场细分空间的广阔,对于思维活跃和组织能力强的学生,学校鼓励学生创业。针对这部分学生,学校以鼓励为主,并做好创业前相关知识、政策、风险准备的教育工作,搭建创业平台,激发创业热情,从而鼓励更多的毕业生通过自主创业的方式解决就业难题。

(三)发挥学校社会工作者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优势

1.利用学校社会工作者的自身优势,运用专业知识,发挥积极作用。学校社会工作者应不定期深入大学生中间获得及时信息,同时又得到学生的信任,并且从社会工作专业角度进行专业化和职业化指导这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就业做准备,实现顺利就业。

2.积极融入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个性辅导。处在第一线的学校社会工作者,能第一时间接触学生,倾听学生诉求,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性格特质、思想动态有所掌握。学校社会工作者可以帮助学生制定好个性化的学业规划和就业规划,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帮助学生不断提高大学生在面临就业的整体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樊永兵.大学生分类就业指导工作开展浅议[J].出国于就业,2011.

大学毕业教育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思考;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实用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47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4041(2007)10-0059-02

1我国开展创业教育的现状

我国创业教育刚起步,高校要切实转变办学理念,深刻认识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并将其作为高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战略,应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当务之急。现将创业教育的现状分析如下:

1.1社会实践较少,仅局限于课堂理论教学。现行的创业教育大多只是局限于课堂的理论教学,很少有考虑怎样扶植大学生去创业的举动。42%的大学生评估教学效果和可实施性为一般,36%评估为较差。这也表明,他们不喜欢课堂泛泛的理论教学,颇具传统色彩的教学模式难以充分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青睐诸如案例分析等教学模式和需要一个独立思考的空间,更需要探索、研究、归纳、总结等能力的培养。

1.2创业环境不浓,鼓励和帮助的力度不够。现在大学生创业很少脱离校园,难以真正把自己投入到社会。这些创业者仍然没有足够的勇气彻底摆脱校园,他们一方面迫切想能通过社会来成功创业,另一方面他们又不愿真正脱离校园投入到社会中去。这样就使得大学生的创业过于零散,不能形成较为广泛的创业环境。加之大学生的创业活动至今还未得到社会的普遍重视,使得大学生创业真正与社会接轨的可能性大打折扣。

1.3教育体制不全,缺少正确的理论指导。现在的大学生创业知识不够完备,求成心理过于强烈,难免缺乏冷静的思考和理论方法的充分学习。加之很多大学没有完善的创业知识传授体系,没有针对大学生制定科学的创业教育计划,没有比较权威的理论作为创业教育的依据,这些使得大学生创业处处碰壁。

因此,高校亟待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帮大学生转变陈旧的择业观念,鼓励他们到基层去,到中小企业去,到第三产业去,到艰苦的地方去。

1.4大学生创业缺乏足够的社会保障 。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大学生创业普遍被认为只是一种“冲动”、“逞能”、“瞎折腾”,是不成熟的表现,所以往往得不到社会的重视。目前,我国家庭经济收入普遍不高,特别是一些来自农村的大学生还在为衣食温饱担忧,不可能依靠家庭筹措创业资金。有些大学生又不能向金融机构或风险投资人证明自己的盈利能力,融资困难。由于创业资金缺乏,使许多大学生的创业计划成为泡影。

2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题的几点看法

关注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人们不难发现,“求职难”已成为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主题词。本文就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和建议。

2.1正确引导,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问题。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一些高校专业设置过细、专业结构不合理,出现了大众化人才过剩、社会急需的专业人才匮乏等情况,造成了就业形势严峻,应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因此,高校应注重社会服务功能的发挥,突破围墙式、象牙塔式的办学思路,扣紧国家、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脉搏,贴近行业需求,发挥学科优势,既开拓了学校的发展空间,又开辟了大学毕业生择业市场,努力实现双赢甚至多赢策略。

2.2实用型人才缺口很大。从目前人才的供需比例来看,根本不应该出现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我国现在对各种实用型人才的缺口很大。那为什么会出现一方怀才不遇,而另一方又求贤若渴呢?根本原因是现在人才供给和需求存在着很大的矛盾,而出现这种矛盾是因为大学毕业生所学的知识离社会的需求很远。社会需要实用型人才,而这正是很多大学生最为欠缺的。大学毕业生要解决就业难问题,就要想方设法把自己锻炼成实用型人才。现在,传统的办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及今后就业市场的需求,高校在进行专业设置时,先要搞好前期调研,考虑所设专业的市场需求,避免专业设置的盲目性,要面向市场需求改革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方式,高校的学科设置和人才培养应围绕着市场转。

2.3实习和培训企业责无旁贷。没有实际工作经验是几乎所有用人单位拒绝应届大学毕业生的一个重要理由,也成了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一个致命伤。几乎所有的招聘单位把没有经验的应届毕业生拒之门外。用人单位希望大学生一进企业就是熟手,这很不切实际,用人单位本来就有义务为新员工提供培训。企业在招聘人才时,不应过于急功近利。一个好的企业,应该是高瞻远瞩的,要用一个长远的眼光来审视自己的人才战略。企业正常的人才结构就应该是一个金字塔型,大学生有自身的优点,他们专业基础扎实,发展潜力很大,这是企业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力量。企业要认识到大学生本身的发展潜力,建设有潜力的人才梯队。同时企业应该把培养大学毕业生和接受大学生实习作为企业发展的发动机。只有保证不停地有新鲜血液供应,才能保持企业的发展。

2.4高校应聘请有经验的社会人士任教。社会需要实用型人才,但现在的教育体系普遍存在理论教学和实际应用相脱节的现象,对大学生在校期间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而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实践经验又比较缺乏。这种现状应当尽快改变。 社会对学生的要求实际上也是对学校教学的要求。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高教改革路在何方?我们应该认真考虑了。如何调整教学、合理利用高校资源为社会培养出既有理论知识,又具备丰富实践经验的实用型人才?为了弥补教学中实践环节的薄弱,高校要有目的地调整教学计划,实行多种教学形式并行的方法,适当增加实践课、习题课、讨论课的比例,并且在平常教学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尽量使练习题目更接近实际应用。除了组织学生多参加实习外,还可开通网上模拟实验室,根据学科专业把企业及相关的真实案例搬到网上,供学生练习。

我国大学生的素质都很好,但他们还在成长期,这时,学校和教师的作用就凸显出来了。大学生就业难的板子不能只打在学生身上,教师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高校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拓宽师资来源渠道,把那些既能说又能做的人,如政府官员、创业成功人士等请进来做兼职教师,这是培养实用型人才最需要的。

2.4各级政府要出台相应措施,支持大学生创业。除大学生本人努力和自主创业外,各级政府及部门要根据国家制定的政策,切实加大对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的扶持力度,进一步落实有关小额担保贷款和优惠政策,为创业教育的实施提供政策平台。通过开展创业培训、政策咨询、项目论证和跟踪辅导等一条龙服务,搭建毕业生自主创业绿色通道。并要逐步建立起一套与之相适应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服务体系。

大学毕业教育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农村籍大学生;就业意向;特点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猛增,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越发严峻。农村籍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越发突出,因其身份的特殊性与敏感性更为引人注意,也引起诸多领域内学者关注与研究。学者们对农村籍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多集中于就业特点、影响因素和解决对策方面,很少有学者将研究重点聚焦于农村籍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特征趋向、意向和特点,将农村籍与城镇籍大学生相互比较。与城镇籍学生相比,农村籍大学生在社会背景、地域因素、家庭背景等方面存在“先天不足”,并且有着教育资源不足、学习条件差等“后天弱势”;在共同影响之下,形成了农村大学生独特的就业心理趋向与就业意向特点。

大学毕业生就业意向是指大学毕业生在职业定向与选择过程中,在对自己现状的认识基础上,对未来职业的起薪期望、就业途径方式选择、就业区域及就业单位的选择。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校毕业生的不断增加,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和就业形势的变化,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就业取向和就业方式发生了变化。然而,“低收入就业漂族更多来源于农民与农民工家庭”。农村籍大学生在这支就业大军中仅占22.6%,相对于城镇籍大学生而言,无论在毕业生数量还是教育质量上都是“弱势群体”。农村籍大学生无论在就业心理还是在就业行为意向上,与城镇籍大学生有着极大的区别,也在发生着诸多变化。

二、农村籍大学生就业意向及其特点

笔者以城镇籍大学生为参照样本,重点研究农村籍大学生就业意向,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期望起薪、就业途径选择、就业区域选择、就业单位选择。我们可以总结出,与城镇籍大学毕业生对比,农村籍大学毕业生就业意向具有以下鲜明特点:期望底薪“超低薪”、就业途径“传统化”、就业区域“城市化”、就业单位“官本位”。

1.期望起薪的意向选择及其特点

(1)期望起薪意向选择。调查结果显示,对于农村户籍大学生的“可接受最低工资”即期望起薪标准,农村籍大学生起薪标准在1500元以下占58.5%,1500~2500元占34.1%,2500~3500元占6%,3500元以上的占1.4%;而起薪标准在800元以下(含800元)的农村户籍大学生竟有4.8%。同比,城镇籍大学生中800元以下仅占1.6%,2500~3500元占15%,并且3500元以上高起薪标准也存在7.8%的城镇学生。可以看出,不管是农村籍大学生还是城镇籍大学生,在就业起薪意向上大部分的毕业生存在低薪向。但是农村籍大学生更是出现了“超低薪取向”,多达4.8%的学生期望起薪在800元以下。

(2)“超低薪”的取向特点。农村籍大学生急切地步入劳动力市场,兑现教育收益、获得教育收入以支付教育个人投资成本,以至于最大限度地降低职业要求、起薪要求,最终迫使其进入次要劳动力市场,由此出现了“超低薪”取向。“零起薪”现象在农村大学生劳动力市场中也不无存在。农村籍大学生进入次要劳动力市场,由于获取的教育货币收益低于教育投资成本,对其个人而言不仅在“低薪普及化”下难找自信,甚至对下一代的教育产生不利影响;对社会而言“上学无用论”的谬论大行其道,对社会教育危害极大。长此以往不仅会造成大学生劳动力市场的恶性循环,更可能会激化复杂的社会矛盾。

2.就业途径选择意向选择及特点

(1)就业途径意向选择。调查结果显示,农村籍和城镇籍大学生在就业途径――“您认为最佳的就业渠道”所作选择,“招聘会”这一传统方式,对于农村籍大学生仍然是主要的择业方式。农村与城市对比而言,城镇籍大学生更倾向于选择“家人/老师/朋友推荐”这一就业方式。“网上求职”作为一种新的求职手段和方式,总体上毕业生选择使用较少。

(2)“传统化”的取向特点。农村籍大学生的就业途径意向,呈现出“传统化”取向,尽显其单一性和狭窄性。一方面,66.2%的人选择“招聘会”这一传统途径,充分说明农村籍大学生就业途径意向的单一性。“传统化”的单一性又侧面说明,农村籍大学生的就业主体意识显著增强。无论就业信息获得,还是就业途径的意向选择,已经基本脱离了对家人或老师的依赖,仅有5.1%的同学选择“老师推荐”,8.7%的同学选择“家人朋友推荐”。农村籍大学生毕业后将作为独立个体进入劳动力市场,在竞争激烈的劳动力市场中,必须要有自主性和独立性。另一方面,农村籍大学生就业信息来源狭窄,就业信息不完全、不对称,对网络信息、“网上求职”方式运用不充分。

3.就业区域意向选择及特点

(1)就业区域意向选择。就业区域选择――“您是否愿意到西部地区就业”及“您是否愿意到农村就业”,两项调查结果显示,农村籍与城镇籍大学毕业生对比而言,有61.6%和52.2%的农村学生选择“是”,城镇籍毕业生有53.1%和37.7%选择“是”。这表明,高校毕业生都有选择西部地区就业的意向,对此持肯定态度;但相比于城镇籍大学生而言,农村籍大学生的意向更加强烈。仅有37.7%的城镇籍毕业生倾向于选择农村地区就业。在选择农村就业的意向上,农村籍大学生的态度远比城镇籍大学生更积极,意愿更强烈。但就自身来看,农村籍大学生返回农村就业的意向不明显。

另一项对照调查――“最想去的工作地区”,所得统计数据却与上两项调查数据存在一定差异,农村籍大学生选“东部地区”的占36.4%,选“中西部地区”的占9%,城镇籍大学生分别是27.6%和7.2%;农村籍大学生选择“城市”占45.5%,选“农村”的占4.2%,城镇学生分别是34.8%和2.7%;农村籍大学生选择“就学所在地”的占19.5%,选择“家乡及附近地区”的占27.4%,而城镇籍学生中分别为23%和37%。从总体上可以明显看出,无论是农村学生还是城镇学生,在就业区域选择上,更愿意选择去“东部地区”的、“家乡所在地”的“城市”就业,而不愿意选择“中西部地区”“农村”和“就学所在地”。

(2)“城市化”的取向特点。对于就业区域的意向的选择,农村籍大学生呈现出“城市化”取向,一种看似矛盾的选择意向。一方面,相比城镇学生,农村籍大学生有52.2%愿意回到农村就业,高达58.5%的学生选择在“家乡所在地”就业,充分证明了农村籍大学生的传统“根性”,落叶归根的思想。但另一方面,选择多元化后,农村大学生又呈现出一种“理性人”的特征,为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个人职业生涯发展作出理性选择,多数选择“城市”为就业区域。大学期间的校园生活、眼界的开阔、习惯的养成、思想观念的转变都使得农村学生倾向于选择并习惯城市的生活节奏、生活方式。相比于城镇籍大学生,农村籍大学生选择“城市”的意向更加明显,强烈想摆脱掉“农村人”的身份和印记,获得一枚“城市人”的徽章。

4.就业单位意向选择及特点

(1)就业单位选择。调查数据显示,“最想去什么样的单位就业”的意向选择,农村籍大学生的就业单位意向也有特殊之处,农村籍大学生与城镇籍大学生,就业单位意向选择之异同:相同之处,无论是农村学生还是城镇学生,首选“政府、事业单位”以及“国有企业”就业,其次是“个体、私营企业”“外资企业”,选择“自主创业”意向的毕业生寥寥无几。不同之处,相对于城镇籍大学生,农村籍大学生选择“国字号”单位意向的高达78.9%,倾向于进入主要的劳动力市场,向社会上层流动。

(2)“官本位”的取向特点。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认为,劳动者更愿进入主要劳动力市场,寻求薪资高、福利丰厚、工作和培训条件优越、稳定可靠的工作。社会阶层结构与阶层流动理论认为,高等教育具有阶层流动功能,促使受教育者由低层流向高层。另一方面,由于受传统社会思想观念影响颇深,农村籍大学生“社会关系本位”“官本位”意识根深蒂固。在我国,“政府、事业单位”与“国有企业”既是主要劳动力市场又是社会结构的上层,农村籍大学生的就业单位意向倾向于选择“国字号”;迫切希望由社会下层流向社会上层,获得相应的地位、荣誉。

三、结论与建议

纵观调查结果显示,农村籍大学生的就业意向与城镇籍大学生相比有着明显的一致之处,无论是期望起薪的“低薪化”趋势,还是就业单位的“国有企业”首位等方面都可明显存在。从“理性人”角度来看大学生为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包括高薪资、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生活舒适度等作出理性选择,所以理性上多数人选择在城市就业;就业单位意向“官本位”取向。

横向比较明显看出,农村籍大学生的就业意向有着自身鲜明的、与城镇籍大学生存在明显差别的特点:超低薪、传统化、城市化、官本位取向。用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分析看,农村籍大学生急需兑现教育收益、获得教育货币收入以支付教育个人投资成本,以至于最大限度地降低职业要求、起薪要求,最终被迫进入次要劳动力市场,获得了较低的工资报酬、福利待遇。但在内心之中,还是倾向于选择进入“体制内”、主要劳动力市场,以获取更大的教育回报。

综上所述,农村籍大学生的就业意向选择相比于城市毕业生更为复杂多变,更为矛盾重重;影响因素更为层叠重合,研究难度比城镇籍大学生更大。但农村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也是大学生劳动力市场就业的核心问题,我们必须进行研究。无论理论构建上还是实证研究上,都应加大探究力度,希望引起更多学者的关注和研究。

参考文献:

[1]铁明太.农村籍大学生就业风险与对策[J].求索,2011(05):181―182.

[2]郭丽莹.农村大学生的就业困境及救济[J].教育评论,2013(02): 72―74.

[3]吴克明,卢同庆.农村籍大学生比例下降现象探究:城乡比较的视角[J].现代大学教育,2013(01): 22―27.

[4]吴克明,邬 婷.农村籍大学生就业的特征、成因及对策――基于2009届部分高校经管专业毕业生的调查分析[J].重庆高教研究,2014(01).

[5]龚丽华,彭万秋,梁玉珠.广西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报告――以广西6所高校2013届大学毕业生调查数据为例[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4(04).

大学毕业教育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 研究综述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市场经济纵深化以及大学生价值观的多元化发展,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凸显出来,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社会和家庭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也是关乎国家发展稳定的大事。笔者在梳理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发现这些论文的研究视角主要集中在就业概念的界定、就业现状调查、就业难原因分析和就业对策建议等方面,具体综述如下。

一、概念界定

“就业”是本研究需要界定的一个重要概念。关于“就业”,学者们有多种解释。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定义,就业是指一定年龄阶段内人们所从事的为获取报酬或为赚取利润进行的活动。戚新总结就业主要概念为:就业指的是“处于受雇用或自我雇用(自己从事有收入的工作)”的状态。就业是一个过程,它包括就业前的身体和知识与技能等方面的准备阶段、劳动力的实际使用的直接就业阶段、就业者就业能力的恢复和增强及企业雇用能力的再生及发展过程的就业后阶段。

二、现状调查

关于就业现状研究主要是专业部门研究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从不同层次、学科研究大学毕业生就业率的变化情况。

根据《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2009-2010)》统计报告,2009~2010年大学毕业生总体初次就业率分别为81.0%、85.4%。2010年博士、硕士、本科、专科初次就业率分别为88.2%、83.9%、86.4%和84.8%;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军事学为70.8%、85.7%、76.4%、78.4%、82.6%、74.2%、80.5%、88.9%、79.8%、77.9%、86.1%、86.8%。

根据麦可思公司的《2012 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全国 2011 届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90.2%)比2010届(89.6%)略有上升,就业率最高的专业门类是工学(92.5%),最低的是法学(86.8%),2011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达到1.6%,比2010届(1.5%)略高0.1个百分点。

三、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分析

彭拥军从多学科视角总结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从教育学视角来看,大学生就业与高等教育质量本身存在内在关联,切实保证高等教育质量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办法;从历史学视角来看,大学生就业在精英高等教育、大众高等教育等阶段具有不可避免性,是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统一;从政治学视角来看,大学生就业状态反映了社会中权力与权利的实现程度,以及政策的颁布实施情况;从社会学视角来看,个人的教育水平与其经济社会地位等互为因果关系,大学生就业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不同社会阶层对教育机会和社会机会的竞争;从经济学角度来看,供求关系发生变化会产生渗漏效应或选择性失业,大学生就业问题变成了投入与产出的回报性问题。

高等教育质量从多方面影响或者决定着大学生的就业率。邢志杰等认为,高校扩招的速度大大超过了经济增长的速度以及市场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增长速度,结果导致总量失衡和结构失衡。肖文海等指出,高校专业调整力度不能适应产业结构升级,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张育广强调,高校在大学生实习见习方面力度不够,例如,就业实习机会较少、质量不高,创业见习少、指导性不强,“传、帮、带”的培训指导环节比较薄弱。

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政策法规的不健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王丽娟等强调,大学生就业权特殊保护严重不足,这一保护主要依政策而非法律,政策的不确定性导致大学生本应当享受的利益落空,同时还缺乏相应的失业保障机制。孟芳兵的研究表明,西部志愿者计划有利于大学生就业,但优惠政策保障不足、跨省落实困难、配套设施不健全、优惠政策可操作性欠缺、普遍收入偏低、劳保制度不健全,导致多数人不远继续留在农村。

通常状况下,社会公平和教育公平的观念环境和制度环境可以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郑功成认为,在中国的就业市场上,90%以上的招聘均含有歧视性,包括性别、学历、户籍、经验歧视等。宋真指出,高校、用人单位和高校毕业生这三个就业市场主体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用人单位人才高消费,同时也使供给的结构性失调和毕业生盲目择业。

由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不强导致大学生很难就业。李星云指出,目前大部分学生及其家长思想观念还停留在精英化教育时代,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期望值过高,表现在多个方面,如工作地点、工作岗位、工作薪资等。柳小玲认为,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意识不强,同时也没有认识到个人理想及价值的实现必须与社会要求紧密结合起来。

四、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研究

1.社会方面的对策建议

王丽娟指出,需强化大学生就业权的特殊保护,多方面多视角予以帮助,例如,建立大学生失业救助和失业保险制度、面向市场改革我国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权特殊保护的救济机制、推动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和扶持的立法工作。王庆华提出东部沿海地区需加快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将劳动密集型和低附加值产业转入内地,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耿相魁认为,政府要负担责任,完善大学生就业管理体制,出台相应的就业政策,调整户籍及人事管理等,通过宏观调控来发展经济,调整产业结构。龙必尧和陈峰跳出传统的思维模式,提出利用竞争情报来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2.高校方面的对策建议

李海萍等提出大学应积极作为,区分不同类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坚持学术本位,促进工学结合,加强实践环节的培养。田一认为,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程要着重提高学生在策划、组织、领导、管理、沟通等方面的技巧,且就业创业指导应从三个阶段进行,分别是专业理想与职业理想教育阶段、职业生涯规划阶段、就业与创业政策及技巧指导阶段。

3.劳动力需求方面的对策建议

李雄等认为,要不断扩大用工需求,规范招工行为,改革供给体制,提升就业能力,完善就业供求匹配政策,加强就业服务。宋真提出,对于信息不对称,用人单位在高校吸纳人才时,可选用订单式培养,全程参与。

4.大学生个人方面的对策建议

边文霞提出大学生学习能力提升的五层递进方案,即大学生的学习行动力、思维能力、表现力、“读写算”基础学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淡华珍等认为,大学生应当树立全方位、多渠道的新的就业观。要既能当干部又能当工人,既可在国有企业就业又可在集体所有制企业、乡镇企业及民营企业就业,在就业地区上,既可城市,也可乡村,既可内地,也可边疆。

五、结论与建议

学者们对于大学生就业问题见仁见智地进行了多方位的探索和剖析,提出了许多新颖、有建设性的建议,对深化这一领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都有巨大的贡献,但还有许多方面需要进一步探讨。

第一,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探索研究文献很多,但多停留在表层研究,且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文章很少,今后应加大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力度和立项。

第二,从研究的成果形式来看,文献较多,专著较少;从内容来看,大多集中在大学生就业的某一方面来谈,系统性不强。

第三,实践结合得不够,大多数文献只是进行了一定的理论剖析,未进行实证调查,也就不能抽象、概括地“深加工”,提升出能够说明现实现象、解释现实问题的可操作的方法、手段、程序等。

参考文献

[1]张抗私.就业问题:理论与实际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2]戚新.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5)

[3]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等.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2009-2010).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4]麦可思研究院.2012 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5]彭拥军.多学科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招生与就业,2009(5)

[6]邢志杰等.我国高校扩招对大学生就业影响的供需分析.理工高教研究,2004(1)

[7]肖文海等.千方百计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经济管理,2004(5)

[8]张育广.就业创业见习基地服务.中国青年研究,2010(8)

[9]王丽娟等.论大学生就业权的特殊法律保护.江苏高教,2012(2)

[10]孟芳兵.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服务期满志愿者就业对策研究.中国青年研究,2010

[11]郑功成.大学生就业难与政府的政策取向.中国劳动,2006(4)

[12]宋真.信息不对称视角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基于“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思考.当代教育论坛,2011(1)

[13]李星云.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6(9)

[14]柳小玲.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培养符合市场要求的高质量人才.中国林业教育,2000(11)

[15]王庆华.基于“刘易斯拐点”的“用工荒”与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研究.改革与战略,2012

[16]耿相魁.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探索与争鸣,2007(12)

[17]龙必尧等.利用竞争情报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若干思考.图书情报工作,2007(11)

[18]李海萍等.大学生就业困境中大学应如何积极作为.大学生就业与创业,2011(6)

[19]田一.求知、求实:创新就业与创业指导模式.辽宁教育研究,2008(4)

[20]李雄等.我国大学毕业生平等就业保障研究.政治与社会,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