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绿色社区创建工作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工作即将大力展开,为加强社区环境保护与管理,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增强社区居民环保意识,引导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环保活动,树立良好的环境道德和行为规范,营造一个绿色、健康、和谐的社区环境,围绕创建“省绿色社区”这个目标,2009年工作计划如下:
一、建立创“省绿色社区”三级管理网络,成立创建领导小组、环保宣传小组、环保监督小组,成立由社区志愿者组成的“护绿队”,负责社区内各种环保活动的组织、实施、检查,确保创建工作顺利开展。
二、利用各种形式,大力开展环保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开展环保知识问卷调查,进行“绿色家庭”评比活动,还计划在“市民教室”举办环境保护讲座,对居民环境意识、健康意识进行教育培训,引导公众参与环保。通过广泛宣传,让社区居民感受到环境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自觉养成热爱环保的行为,自发形成绿色环保行动。
一、上半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生态创建工作。一是做好省级生态区验收准备工作,对创建资料进行查漏补缺,对需要整改的指标,已通知各相关部门提供补充支撑资料,并重新向省厅报告申请验收,确保顺利通过验收。二是启动生态细胞创建,对照市局下达的生态细胞创建任务,将任务分解到各乡镇,并定期到各乡镇做好创建指导工作,确保按时完成各项生态细胞创建任务。三是环境友好型学校与绿色社区创建工作。1.与教育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创建市级环境友好型学校工作的通知》要求相关学校按照通知内容按时完成申报以及创建资料准备,确保按时完成创建。2.市级绿色社区已将申报资料发放社区,要求社区对照指标要求完成资料收集。
(二)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建设工作。上半年9个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完成了优化设计,协助办理了9个乡镇的科研和设计的调整批复,并制定了《关于九个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厂项目建设规模投资调整方案》和特许经营协议,目前正在协助做好生活污水处理厂项目招投标和进场准备工作。
(三)畜禽养殖限期治理工作。市、区级限期治理养殖场已上报整改方案,目前正在进行土建施工。
(四)中央农村连片治理工作。一是完成了乡农村连片治理成效评估。二是大观镇连片村实施项目已基本完成,本月进行验收。三是江南镇连片治理项目已将实施方案报送市局进行专家评审。
(五)生态小区创建农家乐整治工作。已与创建的乡镇具体经办人联系,确保生态小区创建与农家乐整治顺利通过验收。
(六)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作。一是上报了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规划编制资金请示。二是针对一季度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不合格的乡镇到实地进行排查,查找超标原因和污染源,并制定了区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超标的七个乡镇污染治理方案,确保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稳定达标,保障居民饮水安全。
(七)其他工作。一是完成上报市级自然生态资金项目4个。二是罗龙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规划编制已报省上进行专家评审。三是办理并回复了2个区人大议案。
二、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提高认识,把社区建设摆上重要位置
2002年3月,经省市政府批准,东山撤镇设立街道办事处,6月份正式挂牌。由镇进入街道,不仅仅是名称的变化,更重要的是体制和职能发生了重大变化,意味着东山已全面融入城市。推进城市社区建设成为摆在我们面前必须认真实践的课题。面对刚刚由村转为社区、镇转为街道,我们各级干部对如何开展社区建设还几乎是一片空白。鉴于这一情况,我们提出以“经济发展、社区建设、富民工程”为工作主线,把社区建设摆上与经济发展同等重要的位置来抓。
1、加强宣传,形成合力。一是统一干部思想。我们通过层层召开会议、组织培训和外出参观学习等形式,让广大干部充分认识到:加快社区建设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执政为民的要求;是实现富民强街、提升社区居民综合素质和文明程度的需要;是加快城市化进程、强化城市基层政权建设的必然,从而把大家的思想统一到加快社区建设的要求上来。与此同时,我们多次邀请市民政局和xx市先进社区的领导来作专题宣讲报告,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诠释社区建设的内涵,提高大家的理性认识。此外,我们分批组织街道和社区干部到xx先进社区和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城吉林省四平市参观,让大家走进社区,亲身体验和感悟社区建设,启发思路,开阔眼界,为建设社区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二是宣传社区居民。社区建设必须立足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动员社区居民的参与,是社区建设的生命力之所在。为此,我们发放了致《社区居民一封信》,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利用宣传栏宣传社区建设的意义、目标和创建工作计划等,把广大社区居民的目光吸引到社区创建上来,逐步确立了“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全新理念,赢得了群众的参与和支持。三是宣传驻区单位。通过分层次召开座谈会,上门走访等形式,宣传社区创建的共同责任,征求驻区单位意见,争取对社区建设的支持。明月集团无尝提供场地让社区建设活动中心;区劳动局帮助东山社区率先成立劳动和社会保障站;xx造币厂与章村社区共建宣传栏,充分发挥了整合资源、共建文明社区的效应。通过开展有效的宣传工作,形成了各级干部重视、驻区单位支持、广大居民积极参与社区建设的良好氛围。
2、加强领导,强化考核。街道专门成立了以办事处主任挂帅,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宣传、民政、财政、计生、司法、文化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各社区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网络,为推进社区创建工作提供了组织保证。与此同时,街道明确了创建目标,即利用2年时间,全部建成xx市示范社区。为此,街道专门制定了社区建设考核办法,并将考核结果与干部工资奖金挂钩,与年终评比挂钩,与干部的选拔任用挂钩,调动了社区干部抓创建工作的积极性。
3、典型引路,强力推进。外港社区基础条件较好,加之居民的文明程度相对较高,社区相对集中,人居环境比较优越,社区建设易见成效。为此,我们以外港社区为试点,首先在点上取得社区建设的成功经验,然后,在全街道加以推广。为促进面上创建工作有序推进,我们坚持每月一次现场推进会,在实践中发现典型,塑造典型,推广典型,从而不断提升社区建设水平。章村社区为改善社区人居环境,在全街道率先建成农民公园和休闲广场,免费为居民开放;东山社区建设首家社区就业培训学校;岔路社区培植了一所家政培训学校;龙西社区建成一流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外港社区建成600平方米的社区活动中心。正是这些典型,引领着社区建设不断向着更高的层次迈进。
二、紧扣目标,推进社区建设快速发展
立足社区创建目标,我们以美化社区环境、维护社区治安、发展社区服务、推进社区自治、繁荣社区文化为重点,遵循以人为本、服务群众,资源共享、共驻共建,责权统一、管理有序,扩大民主、居民自治,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开拓进取、努力创新的基本原则,着力在以下三个方面加快社区建设。
1、抓阵地建设,构筑社区创建工作的平台。一是健全网络。各社区按照地域性、认同感等构成要素,将9个社区合理划分为61个居民小组,初步形成街道、社区、居民小组三级网络。与此同时,成立了社区服务、社区卫生、社区文化、社区环境、社区计生、社区治安六个工作委员会,形成了健全的工作网络。二是加快基础实施建设。去年累计投入近600百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每个社区都建立了社区服务中心和社区活动中心。此外,各社区还建成了“一点、两栏、三站、五室”,即一个全民健身点;宣传栏、公示栏;社区服务站、劳动和社会保障站、社区卫生服务站;图书阅览室、老年活动室、教育培训室、调解室、警务室。三是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各工作委员会制度以及党建制度全部规范上墙,并且还建立了“居务、事务、财务”公开制度。各项制度的建立,使社区工作步入有序运行的轨道。社区每季度一次“三公开”已成惯例,每年进行一次社区干部向居民代表述职,重大事项经居民代表会议通过已成为社区工作必经的程序,社区居民自治得到充分体现,推进了基层民主建设。
2、抓社区服务,增强社区工作的亲和力。我们立足“四个面向”,大力培育社区服务组织,开展各项社区服务。建立了治安巡逻队、社区专业服务队、社区卫生保洁队,全街道已有志愿者队伍近2000人。形成了面向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服务;面向社区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面向社区单位的社会化服务;面向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去年以来,我们把社区服务和推进富民工程相结合,把服务重点放在弱势群体和下岗失业人员上,共投入近20多万元用于困难家庭和弱势群体帮扶工作,投入近100万元用于发放居民养老金。街道、社区劳动和社会保障机构共培训500人次,推荐就业580人,充分体现了“三个代表”的要求。此外,街道各职能部门纷纷将工作重心下移,有的还建立了社区服务窗口。现已建立了社区治安服务窗口,实现了警务进社区,并配备了90名社区保安人员,街道财政每年安排70万元用于社区警务建设;建立了计生服务窗口,配备了30名计生信息员;建立了社区窗口,直接受理居民的来信来访。日臻完善的社区服务,让人们充分享受到社区服务带来的便利,增强了认同感。
3、抓文化建设,提升文明程度。我们把建设学习型社区融入社区创建之中,不断提升社区居民的整体素质和文明程度。一是狠抓老年教育工作。街道成立了老年大学,开设了10多个专业,现有学员达200多人,满足了老年人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同时还建立了社区老年学校,开设了24个班,学员达500人,老年学校已成为老年人终身学习的课堂、文化娱乐的场所。二是开展健身活动。现已建成20多个室内外健身点,并且定期开展健身活动。章村社区还把健身点和环境、文化建设有机结合,投入近300万元建设了免费农民公园和体闲广场,不仅为居民提供了文化娱乐健身的场所,而且塑造了现代文明社区的新形象。三是大力开展文艺表演活动。去年以来,由社区组织的文艺表演活动多达30余场次。此外,街道结合迎接“十六大”,举行了文艺演出和首届社区文艺汇演,丰富了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
三、提升标杆,实现社区创建工作新突破
对照创建省示范街道和省级示范社区的标准,今年以来我们坚持围绕中心、以人为本、服务居民、重在建设的方向,进一步加强领导,发动群众,同创共建,努力建设基础设施配套、生态环境优美、社会秩序井然、社区服务完善、文化生活丰富、综合效益显著、道德风尚良好、社区居民放心的现代文明社区。在推进过程中,我们进一步完善了创建工作计划,继续采取社区建设现场推进会的形式,落实关键举措,营造创建工作的强大声势,进一步放大“资源共享、共驻共建”的效应,提升创建水平,争创省级示范街道和一个省级文明社区、三个市示范社区。重点在四个方面求突破:
1、在强化阵地建设上求突破。我们以章村社区为试点,一次规划到位,分批组织实施,高起点建设好居民小组活动场所,年内实现50%以上的社区小组建成办工和活动中心,并且统一挂牌,统一标识。同时,街道投入200万元,正在新建1000平方米功能齐全的街道社区服务中心,12月底即将投入使用,面向社区居民,开展各类服务,进一步扩大社区工作的影响力。此外,新建中前社区综合大楼,力争建成全市一流的社区服务中心。
2、在社区环境建设上求突破。环境建设的水平,是社区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我们把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的绿色人居生态环境作为创建文明社区的根本任务来抓。以创建绿色人居环境社区为载体,一方面注重社区的绿化,结合绿色江宁工程建设,实现绿化布局均衡,绿化工作达标;另一方面要发挥街道市容监察中队的作用,主动争取区市容局的支持,上下联动,加强市容卫生的整治。以道路、小区市容卫生整治为突破口,强化“门前三包”责任制的落实,实现区域景观良好,环境整洁有序。目前,市容整治工作初显成效,并形成长效管理机制。
“政府主导型安全社区”是沈阳市安全社区创建工作的最大特色。“十一五”期间,沈阳市创建了19个全国安全社区,超额完成省会城市规定的安全社区创建任务90%。此外,沈阳还取得了2个单位被评为国际安全社区、23个单位被评为全国安全社区、市级安全社区总数达到93个的好成绩。“十二五”期间,沈阳市的目标是“创建安全城区”,即:将沈阳市5个城区70个街道,按80%的创建目标,完成56个街道的创建任务,将沈阳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安全城区”。为了解沈阳市安全社区创建的工作特色和主要措施,本刊记者采访了沈阳市安全生产监管局局长陈建智和和平区、铁西区政府安全监管部门相关负责人,深入和平区新华街道和铁西区工人村街道了解创建项目完成情况。
“安全社区 核心是创和建”
谈到沈阳市安全社区建设工作,沈阳市安全生产监管局局长陈建智首先解释了沈阳市“安全城区”的特点,根据沈阳市经济发展的特点,沈阳市安全社区建设提出“建设安全城区”, 即主要创建工作在沈阳市5个城区范围内。陈建智说:“安全社区是个创和建的过程,核心在创和建。从经济条件来讲,属地的人员素质不一样,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难度,要有不同的搞法。”
谈到沈阳市安全社区建设的目的,陈建智说:“沈阳市安全生产的下一个目标是建设安全发展示范城市。我们安全监管部门如何提高社会管理能力?对于社会来说,提高安全保障能力就是要保障每个社区、每个街道这些社会的细胞的安全;对于企业,就是建设本质安全型企业,通过抓安全标准化来落实。既重视企业安全监管,也重视社区安全监管,才能使整个城市越来越安全。”
谈及政府对安全社区工作的主导作用,陈建智介绍,主要体现在5个方面:一是政策引导和落实责任。由沈阳市政府于2011年底制定出台了《关于创建全国安全城区的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 “十二五”期间全市安全社区建设的目标及工作要求;同时,召开全市全国安全社区建设动员部署大会,并由市长和各区政府分别签订《安全城区创建工作目标责任状》,明确各区要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做好安全社区创建规划与工作安排、加强资金保证并做好培训及宣传指导工作。此外,制定了奖惩办法,对通过全国安全社区验收的街道,市财政视情况给予一定的工作经费补贴和奖励,安全生产评先晋优优先考虑。
二是建立完善创建的组织机构。沈阳市已经成立了安全社区建设促进委员会,领导全市的创建工作。各城区也已成立或完善相应的组织机构,充实专业骨干力量,加强对本地区创建工作的领导。街道办事处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为主任的创建工作委员会,并按专业设立安全促进工作领导小组,担负起每个专业的创建组织领导工作。
三是成立了全国安全社区地方支持中心沈阳支持中心,中心设在沈阳市安全生产监管局内,由来自不同行业的37位专家组成,定期对社区、街道进行指导,为安全社区创建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同时,地方支持中心对安全社区进行预验收,加快了创建安全社区的进度。
四是提供资金保障,按照《沈阳市安全生产条例》规定,各区政府设立了安全生产专项资金支持安全社区建设,并保证每个街道投入不少于20万元。同时,从2011年开始,对安全社区建设中考核优秀的乡镇街道进行表彰鼓励。
五是强化考核工作。为实现沈阳市创建工作目标,市政府把安全社区创建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指标,纳入对各城区、各部门的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工作中,加大考核权重。凡是没按计划完成年度工作任务的,主要与主管领导不能评为全市安全生产先进个人,所在地区政府不能评为全市安全生产优秀单位与省安全生产先进单位。
“为民办实事 赢得百姓心”
沈阳市和平区是2007年启动安全社区创建工作的,到2011年全区13个街道全部获得沈阳市安全社区命名,5个街道获得全国安全社区命名。他们的目标是:在“十二五”期间,全区100%的街道成为全国安全社区。
作为沈阳市的老城区和中心城区,和平区是沈阳市的政治中心,也是繁华的太原街所处地,此外,市政建设中拆迁项目多、老旧小区多、楼宇多、交通发达使得和平区安全工作尤为重要。谈及安全社区建设,和平区负责人介绍:“政府主导工作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制定规划,将安全社区建设纳入区政府工作计划及党代会工作报告,和平区‘十二五规划’中指出,2013年和平区整个城区将建设成为全国安全城区,所有街道要创建成为安全社区;组织形式上,由政府成立和平区安全促进委员会,并成立安全生产工作小组,居家组、消防组、道路交通组、安全文化宣传组、老年人残疾人安全组、儿童安全组、防灾减灾组、事故伤害组分别由区各部门负责,由政府牵头组织就解决了各部门不能够齐心协力创建安全社区的问题;运作形式上,以街道为单位创建安全社区,政府牵头并召集各部门开会,讨论目前社区存在的问题并协调制定解决问题时间;项目投入上,针对部分社区硬件设施不达标的情况,逐年加大对安全生产设施的投入,各街道每年与区政府签订责任状,明确职责与任务,针对完成任务情况制定了奖惩措施。”
走进和平区新华街道办事处丰泽社区居民委员会,锦旗与牌匾挂满了两侧的墙壁,这些来自社区居民的锦旗道出了他们对丰泽社区的心声:为民解忧、敬业奉献。丰泽社区负责人介绍:“从2006年参加国家级安全社区启动,到2010年荣获‘全国安全社区’称号,期间经历了初期的茫然、创建的艰辛和现在的坚定。针对社区内残疾人较多及打工人员流动儿童较多的实际情况,丰泽社区制定了残疾人康复项目和流动儿童之家项目,通过对残疾人的免费康复培训,增强了残疾人的自信心,提高了残疾人的自立能力,解决了部分残疾人的就业问题,可以说是一举三得。”而创立的流动儿童之家项目不仅使农民工子女走进校园,也解决了节假日期间农民工子女无人看管容易发生各种事故的问题。负责人说:“为了帮助孩子更好地避免道路交通事故,儿童之家联合了教育优势明显的南宁幼儿园开展‘儿童交通安全’促进项目。通过图片培养孩子对道路交通标识的感官认识,此外,带领孩子参观4S店,结合车辆展示认知违规造成的后果。儿童之家负责人还带领孩子定期开展交通情景模拟活动、编排安全儿童剧、动手制作交通工具。这样一来,就加强了儿童交通安全知识的掌握。”
在参观为民服务大厅时,一排手工制作的中国结“丰泽社区欢迎您”格外引人注目,负责人告诉我们,这是社区残疾居民亲手为社区编制的。此外,妇女之家、健康之家、夕阳驿站、少年之家、未成年人绿色网吧、图书阅览室等环境干净整洁,设施齐备。就在居民活动之家门外,我们又看到了来自社区居民的锦旗:“为民办实事、赢得百姓心”,而这也正是丰泽社区创建安全社区、提高基层社会管理水平的理念。
安全社区创建与
“九小企业”规范化建设两手抓
铁西区是辽宁省老工业区,随着机床、重型、鼓风等大企业相继搬迁至开发区后,安全监管工作重点逐步转向老城区。正是基于这一全局考虑,区委区政府将安全社区建设列入政府“十二五”规划当中,明确提出:5年内全区80%的街道通过国家级安全社区验收,从而实现安全城区这一既定工作目标。因为安全社区建设是促进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载体,安全社区建设从提升社会管理水平、转变社会管理模式、增强社会管理基础、提高社会管理效能4个方面促进了社会管理创新。安全社区创建以保障居民群众安全健康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对促进居民群众生产、生活环境改善,提高大家的安全健康素质,促进全区可持续发展与居民生活质量共同进步,以及社会和谐安定具有积极作用,符合居民群众基本需求。
针对老城区内小机加、小汽修、小印刷、小网吧、小音像店、小旅店、小商场等“九小企业”遍布的实际,铁西区安全监管一班人,大胆创新社会管理模式,从“大安全”角度出发,将全区安全社区创建与“九小企业”规范化建设相结合,走出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创建安全社区之路。用安监局雷震局长的话说就是:“通过创建,使‘九小企业’达标了,安全社区创建也就有了生产安全方面的保证。”
自2009年全区正式启动创建全国安全社区以来,铁西区霁虹、凌空两个街道已创建成功,2012年铁西区预计还有7个街道要创建成为全国安全社区。为此,雷局长介绍:“两个街道创建的成功,不仅扭转了最初百姓对安全社区建设的不理解,更让老百姓切身受益。政府层面上对安全社区的建设格外重视,平均每个街道办事处投入近30万元,通过各种安全培训,提高了老百姓对煤气、交通、卫生、生产、消防安全的认识。2011年,区政府组织在劳模广场举办了‘关爱生命、温暖家庭’的系列活动,有3000多人参与,现场还开展了免费为老百姓换煤气胶管换阀门等服务,让老百姓知道安全社区创建不是走走过场,是实实在在的为民工程。”
为了方便“九小企业”规范化建设,区政府在每个办事处设有5位专职安全员,并配备了监察车辆专门排查企业安全隐患。同时实行数字化、网格化管理,发现隐患直接拍照并上传至指挥中心,指挥中心根据地域划分立即派人协助治理。此外,2011年全区培训了200家企业的法人和安全员,提高了企业安全意识与安全管理水平。”
位于铁西区工人村街道的阳光家园是安全社区创建项目之一。街道办事处主任白丽宏介绍说:“创建安全社区的关键是策划和实施安全促进项目,这就是项目引领。通过项目的实施,解决社区居民最为关注的问题;解决高危人群、高危险环境和脆弱势群体需要解决的问题;解决社区范围内存在的所有可能对社区群众安全和健康构成伤害的问题。工人村地区在沈阳市属于贫困地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时是工人及家属的住宅区,由于后期工厂效益不好,职工下岗,职工们生活质量也相对下降,于是贫困的工人家庭遗留在此地。此外,工人村地区相对偏僻,房租也低,出租户一般也较贫困,这也造成了工人村地区低保户较多,残疾人较多的现状。为了帮助残疾人家庭解决困难,帮助残疾人掌握生活自理能力,同时也为减少社会安全隐患,政府针对这种情况组织创办了阳光家园这个促进项目。这不仅是政府全心全意回报工人阶级的体现,更是对社会弱势群体的特殊关爱。”
走进阳光家园,一排排整齐的毛笔字贴、一幅幅生动活泼的水彩画、一个个逼真灵动的水晶动物映入眼帘。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想象不出这些全是出自智力残疾人之手。走进教室,22个孩子端坐在课桌旁,在老师的带领下齐刷刷地向我们问好,而后,孩子们更是拿着毛笔为我们写下了“消防安全、卫生安全”等工工整整的毛笔字。阳光家园潘伟老师介绍说,阳光家园是政府投入、街道承办的公益利机构,主要接纳本地区18~40周岁的智力残疾人。“刚刚向我们问好并写下公正的毛笔字的女孩儿,患自闭症多年,通过阳光之家康复训练恢复到基本走出自闭状态,现在可以与老师和班上的孩子们交流。此外,另一名女孩,出生时因脑裂不能走路而且智障三级。”乍一看去,她的颈椎附近是一个大大的鼓出来的包。正是这个刚来时连路都不能走的女孩儿,现在每天已能够独自走路或坐车回家。
近年来,该镇坚持“生态立县、绿色发展”战略,确定了“创生态经济强镇,建和谐平安新镇”思路,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有机农业、低碳工业,深入治理生态环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连续四年被评为“全市经济十强乡镇”,先后被抚州市委、市政府评为“2010年度农村清洁工程先进乡镇”、“2009-2010年度文明村镇”、“2011年度农业产业化发展先进乡镇”等。
一、加强领导叫责任,以良好的氛围促进创建工作
该镇把创建国家级生态村镇,作为推动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重大举措。一是强化领导,广泛发动。成立了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工作领导小组,由镇党委书记亲自挂帅,镇党政班子成员任副组长,成员由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及各村(居)委会书记主任组成。同时,各村均按要求成立了领导小组,制定了创建工作计划和实施细则,使全镇的创建工作形成了有效的工作网络和组织网络。二是强化考核,落实责任。及时召开了创建工作动员大会,在统一思想、广泛发动的基础上,同各村、各企业签订了创建工作目标责任书,责任目标的制定力求切实可行,责任目标的执行坚持跟踪考核,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确保了创建工作有条不紊地扎实推进。三是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一方面通过标语、横幅、宣传栏、宣传单等多种宣传方式,增强群众的环保意识、卫生意识,另一方面以“6·5”世界环境日为契机,积极举办各种环保培训,组织开展环保、卫生、植树造林等创建活动30余次,形成了“树文明新风,创生态乡镇”的良好风气。各村也围绕创建国家级或省级生态村的目标,在深入群众开展工作的同时,大力开展生态村的宣传,让保护生态、优化环境的意识深入人心。
二、立足实际抓编制,以科学的规划促进创建工
结合县城城市规划、小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高起点、高标准对镇村进行规划,对土地使用、农民建房、工业商业、道路绿化、人文景点、公共设施等进行全盘考虑,着力打造小康社会、生态村镇的一流风貌。一是高起点编制城镇总体规划。抓住资溪县按照国家级园林城市的标准修编城区总体规划和城区控制性详规的有利契机,该镇结合生态村镇、旅游强县创建工作,抓好了乡镇总体规划。特别是对鹤城低碳经济示范区、大觉山风景区、九龙湖风景区等区域,进行控制性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切实将低碳工业和生态旅游与城镇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二是高标准编制农村村庄规划。该镇作为资溪的城关镇,着力定好位,详细地对全镇10个村全面进行了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尤其是大觉山、排上、沙苑、下长兴、泸声、西郊等村,与我县旅游发展、城市建设息息相关、紧密联系,对这些村庄的规划,实行了更加详细、更加长远的编制。三是高要求编制生态旅游村镇规划。抓住资溪县“把生态环境守护好,把生态旅游发展好,把绿色产业培育好,把园林城镇建设好”的有利契机,围绕大觉山风景区、九龙湖景区等生态资源,突出绿色环保、生态园林、休闲旅游的特征和功能,聘请江西省环境保护研究院完成了《资溪县鹤城镇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对镇区域范围内的生态、旅游进行科学规划。
三、多方筹资扩投入,以完善的设施促进创建工作
坚持“创生态经济强镇”,在做好自然生态保护的同时,以营造“绿色家园”为主题,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建设生态村镇。一是实施环境整治工程。创造性地建立了“两会一员”
(成立理事会、基金会,建立一支保洁员队伍)工作机制,采取“企业老板主动捐助,林木资源、土地征用等费用收取,受益群众自动捐助”的形式募集资金14万元,每个村1-2万元不等,建立了一支74人的保洁队伍,建设了106个垃圾窖,形成了农村环卫长效管理机制,农村垃圾收集处理率达到100%,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8%。二是实施“三清六改四普及”工程。结合新农村建设,采取政府给予奖补的办法,激励农户全面改水、改厕。到目前为止,全镇自来水普及率达98%,卫生厕覆盖率达85%,农村饮用水卫生合格率均为100%。今年,我镇在排上村张家小组开展了新农村建设活动,着力加强了排上村的环境整治和基础建设,进一步改善了村民的生活环境。三是实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2011年,全镇共争取和投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440余万元,全面完成6.19特大洪灾的823亩灾毁农田复耕工程;千亩蔬菜基地完成排灌渠、道路、喷滴灌、大棚等基础设施建设,蔬菜大棚达到150个;修建桥梁3座,维修、新建河堤2100多米、水坝13座、水渠1700米,硬化村内公路2600米,完成桥梁2座,农村基础设施加快完善。
四、突出特色强产业,以繁荣的经济促进创建工作
鹿心社省长在资溪考察调研指出,资溪最大特色是生态。为此,该镇充分彰显生态优势,着力发展生态经济。一是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以大觉山风景区、九龙湖风景区开发建设为契机,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积极配合台湾风情园、大觉山商务会馆等项目建设,着力包装和推进游客集散中心、百越文化村等项目。大手笔推进农家乐建设,逐步在全镇建成一批高标准的农家乐。二是大力发展有机农业。着力打造“五大基地”(油茶基地、白茶基地、毛竹基地、有机果蔬基地、有机水稻基地),引导特色产业规模化发展,全镇种植白茶3000亩、油茶5000亩、商品蔬菜2000多亩,其中千亩蔬菜基地落实种植面积1000亩,种植葡萄170亩、烟叶801亩,培育竹笋两用毛竹林7000余亩,建成200亩以上毛竹丰产示范基地7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