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旅游公司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条款费率,监管,公众利益,产品创新,偿付能力,信息披露
保险条款是保险公司与投保人关于保险权利义务的约定,是保险合同的核心内容。由于保险合同是一种定式合同,一般而言,条款由保险公司单方面制订,且内容复杂,专业性强。保险费率是特定保险险种中每个危险单位的保险价格。为避免投保人接受不公平的条件,保护被保险人或受益人的权益,也为减少保险公司因竞争压力对投保人作出不合理的承诺和防止保险费率上的恶性竞争,确保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部分国家(地区)保险监管机构对保险条款费率进行严格监管,也有的国家(地区)对保险条款费率放松监管。
一、从监管理论分析保险条款费率监管的动因
(一)公众利益理论
监管的公众利益理论认为,政府监管主要是寻求修正源于市场失效的资源误配,进而对社会福利进行再分配的一种机制或方法。人们购买保险是为了通过交纳固定的保费获得未来的保险保障,保险条款费率是否合理科学,直接影响到保险客户的利益。保险客户交费在先,保险公司赔款或给付保险金在后,保险公司能否依据条款履行合同承诺,关系到社会福利和公众利益。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保险经营主体能自由进入和退出,不存在进入和退出障碍;买方和卖方都具有完全的信息,不存在信息不对称;所有的卖方以同样的价格提供同质的产品和服务,价格和价值不偏离。在这种市场条件下,由于市场“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保险公司的要价(边际收入)会趋于边际费用,达到社会资源最佳配置和社会福利最大化。但理想的完全竞争市场实际是不存在的,市场并非万能,市场失灵问题难以避免。如不合理条款费率对消费者利益可能造成侵害,还容易产生外部效应,一种产品的问题可能造成消费者对其它产品的不信任,严重的还可能引发连带效应或集中挤兑。市场中还存在“免费搭车”问题,在不成熟的保险市场中,客户从众心理严重,对保险条款费率不加以研究,对自身的利益漠不关心等。市场失灵也可能导致保险公司破产和偿付能力不足,损害广大被保险人利益。为了保护公众利益,维护保险体系的安全和稳定,政府有必要对保险条款费率进行监管。
(二)信息不对称理论
信息不对称理论认为,只有完全竞争的市场,买者和卖者才可能拥有与交易有关的充分信息,但这种条件是不存在的。况且,保险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一般而言,保险条款费率由保险公司单方面制订,保险公司根据自己积累的信息、数据,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设计条款费率时更多考虑自身的利益,客户只有买与不买或买何种保险产品的选择。为确保保险合同的严密性和科学性,保险条款往往复杂难懂,保险费率的精算更不是一般社会公众所能做到的。客户对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和资信状况也往往了解甚少。另一方面,保险公司对保险标的风险情况的掌握远不如保险客户,很大程度上依靠客户“如实告知”,现实中存在较多的客户有意无意地隐瞒保险标的的真实状况,逆选择问题突出,有的甚至恶意骗赔。为防止保险公司以信息资源优势侵害客户利益,必须有一个代表公众利益的监管机构对保险业进行监管。为减少和控制保险客户利用对保险标的的信息优势欺诈保险公司,也必须由监管机构加强对保险产品的科学性和严密性及产品销售环节的内控进行监管。
(三)破坏性竞争理论
破坏性竞争理论认为,在市场不成熟的情况下,市场主体往往存在破坏性竞争行为。破坏性竞争主要表现为两种方式:过度竞争和价格不适当。保险业的过度竞争会使成本不合理攀升,产品价格与承担的风险责任严重不匹配,产生经营亏损,削弱保险公司偿付能力,侵害公众利益;价格不适当,不论是价格太高或太低,都会对公众产生直接或间接的不利影响。从保护公众利益和促进保险业健康发展出发,有必要对保险条款费率进行监管。
二、国际上保险条款费率监管的几种模式及启示
(一)国际上保险条款费率监管的主要模式
由于各国(地区)的市场条件和监管理念差异,对条款费率的监管采取不同的模式。从世界范围看,保险费率及条款监管制度大体可以分为3种模式:以市场自律为主导的松散型模式、以政府监管机构为主导的严格型模式以及两者兼而有之的混合型模式。松散型模式指国家一般只规定保险公司有一定的接受检查义务和资料公开义务,而对其经营不直接进行干涉,松散型模式以英国及我国香港地区为代表。严格型模式指国家颁布了完善的保险监管法律、法规,保险监管机构也有较强的权威,对保险公司的整个经营过程和全部经营活动进行具体而全面的监管(如统一保险市场的条款和费率),严格型模式以改革之前的日本、德国为典型。混合型模式指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保险业的准入条件,规定保险公司从业遵守的准则,对某些重大事项进行直接监管,混合型模式以美国、韩国及我国台湾地区为代表。
英国:采取松散型模式。该模式的特点是重点监管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额度,避免保险公司经营失败、破产,损害广大投保人的利益,保险条款费率由保险公司制定,不受任何监管和控制。英国的保险市场具有高度的竞争性,其监管机构注重发挥市场自身的调节作用,促进竞争,强调市场效率。主张承保条件、承保费率自由竞争。
日本:采取严格型模式。以前日本的保险法对保险条款费率有严格的规定。日本的保险公司作为保险费率算定会的会员,有义务遵守算定会厘定并经大藏大臣认可的费率。随着日本新《保险业法》的颁布,从1998年7月1日起,废除了保险公司必须遵守算定会费率标准的规定。算定会只提供纯费率,保险公司在纯费率的基础上,依据公司的经验数据和管理水平拟订附加费率。纯费率加上附加费率构成产品费率,保险商品仍须送交金融厅审核后才能开始销售。金融厅对保险商品条款和费率进行实质性审查,而对于商业保险领域的商品则采取核备制。由于算定会提供的纯费率是在全国保险数据的基础上精算出来的,如果保险公司不使用,应向监管部门说明理由。说明日本保险监管机构对费率依然实行监管和调控,并非放任自流。
美国:采取混合型模式。美国的保险监管是通过州监管当局来实施的,各州制定保险监管法律,美国保险监督官协会(NAIC)在统一各州保险监管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各州保险法内容上已无多大差别,对条款费率的监管采取审批制和备案制。保险公司的条款费率必须报监管机构审批或事前备案,也有产品采取边呈报边使用的事后备案制。如纽约州的车险条款费率实行审批制,监管机构不仅对公司提出的费率进行审核,还要对条款的可读性进行审查。
(二)国际保险条款费率监管模式的启示
1.对保险条款费率采取何种监管模式,取决于市场条件。在接近完全竞争的较成熟的市场条件下,市场机制完善,保险经营主体、消费者理性成熟,偿付能力监管到位。保险产品将适应市场的需求而极为丰富,信息透明,消费者可以获得且有能力去挑选适合自己的产品,同质保险标的的平均损失率对保险费率驱动起决定性作用。在这种情况下,放松乃至放开条款费率监管都具有可行性。如英国,首先是有自由开放的市场经济环境,崇尚自由竞争;其次是有发达的经纪人制度,英国90%以上的保险业务是由经纪人介绍成交的,能够通过经纪人在纷繁复杂的保险条款费率组合中选择最经济的一种;再者,在监管手段上有完善的数据搜集系统、偿付能力监控系统和法定会计制度,监管机构可以及时了解保险公司的财务状况和偿付能力状况,对偿付能力不足的公司及时予以处理。
2.从全球监管来看,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对条款费率的监管呈放松监管的趋势,逐步走向市场化,由事前监管为主向事后监管、由合同条款和价格监管向偿付能力监管为主转变。但在强调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同时,仍实行适度的政府干预,解决市场失灵问题,市场化不等于完全自由化,不等于放任自流。
3.随着我国保险市场的不断发育成熟,公司治理逐步完善,内控逐步健全,保险公司能够真正以“经济人”理性经营;保险信息披露增强,保险客户日益成熟,能够理性选择公司和产品;保险中介市场不断发展,保险中介能够真正帮助保险客户做出正确投保选择;偿付能力监管逐步到位,能够及时预防和处置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出现的问题。我国未来保险监管的发展方向应是逐步放松对保险条款费率的监管,促进市场竞争,增强市场活力,提高市场效率。但目前我国保险业处于初级阶段,市场参与各方不成熟,市场失灵情况多,资源配置效率不高,保险公司非理性经营行为仍较普遍存在,中介市场不发达,投保人对条款费率缺乏足够的了解,偿付能力监管尚处于探索阶段。如果放松条款费率监管,可能导致产品价格上的恶性竞争,也难以保证条款费率的公平性,被保险人的利益难以保障,保险公司也可能出现偿付能力不足甚至破产,所以,尽管条款费率的监管费时费力,监管成本高,从长期来看,监管也难以左右费率的走势,但在较长的一段时期内,仍有必要对保险条款费率制订和执行进行必要和足够的引导和干预。
三、我国保险条款费率制订及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003年之前,我国主要险种的条款费率由保险监管机构制订,其他险种的条款费率由保险公司制订,报监管机构审批或备案。从2003年1月1日起执行的新《保险法》规定,关系社会公众利益的保险险种、依法实行强制保险的险种和新开发的人寿保险险种等的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应当报保险监管机构审批,审批的范围和具体办法由监管机构制定。其他保险险种的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应当报保险监管机构备案。恢复国内保险业务20多年来,我国保险业为满足社会对保险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不断研制开发保险新产品,保险产品体系初步形成。但部分公司保险条款费率的制定和执行仍存在一些问题。(一)产品雷同多
由于保险产品缺乏知识产权保护,新产品一经面世,很容易被竞争对手模仿,造成有的公司对产品开发重视不够,投入开发成本少,采取“拿来主义”的办法,照搬照抄,或对保险责任和费率简单微调,市场上产品雷同现象多,不能完全满足市场上差异化、个性化的保险保障需求,特别是面向“三农”的保险产品严重不足,因产品“拿来”容易,抑制了产品创新的积极性,也挫伤了创新产品的公司的积极性,不利于保险市场的繁荣,也不利于保险公司创新人才的培养和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二)相当部分产品适销性差
产品设计方面存在市场营销理念不足的问题,往往“以我为中心”,片面强调风险控制,条款中责任范围窄,罗列众多除外责任,造成产品不能适销对路,在一些责任险产品中表现得尤其突出。由于产品设计的职能主要集中在总公司,保险分支机构对产品创新的积极性不高,市场需求信息不能及时完整地反馈到总公司,产品开发方面存在市场调查和可行性论证不足和上下脱节、供需脱节的问题,虽然各公司向监管机构备案的产品数目众多,如产险公司报备的产品有1000多个,但真正适销对路的产品少,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三)有的产品条款通俗性不够
条款内容复杂,专业术语多,晦涩难懂,投保人很大程度上只能依靠保险展业人员对条款进行解释说明,如果展业人员自身素质不高或因利益趋动不尽职履行说明义务,则容易造成误导,埋下日后纠纷的隐患。特别是面向“三农”的产品与在城市销售的产品未加以区分,通俗性不够,农民看不懂,难以激发市场需求。
(四)有的产品定价不合理
一是有的产品定价高,多年的赔付率处在低水平,而且属小额分散险种,经营效益稳定,不会产生巨额风险,而有的险种连年亏损,产生不同险种的客户保费的交叉补贴,造成不公平。对于高赔付的险种,有的公司进行严格限制,有的干脆“一刀切”,不经营该项业务,制约了业务的均衡发展。二是有的相同险种在不同公司之间的条款差异化不明显,但价格差异悬殊,且价格高低与公司服务质量没有明显相关性。这些情况容易引发违规经营,对价格虚高效益好的险种进行返还或支付高手续费,相同险种不同公司之间费率差异太大,费率高的公司的产品销售困难,也容易导致费率上的违规打折。
(五)有的条款费率执行随意
有的保险公司分支机构人员依法合规经营意识不强,在执行经总公司精算制订和经监管机构审批或备案的产品方面存在较大随意性,依照核保人员主观判断任意扩展责任和调整费率,有的总公司内控不严,在内控方面为违规行为留下操作空间,造成市场的无序和过度竞争,导致市场资源浪费,使保险价格在资源配置中的杠杆和信息功能受到干扰而扭曲,使行业发展出现高增长和低效率并存的状况。
上述问题存在的原因错综复杂,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产品创新的激励机制不健全。由于产品同质化严重,价格竞争占主导地位,引发一系列违规问题、内控问题、效益问题。造成保险产品创新不足既有企业内在的原因,也有外部原因,在制度设计上对产品创新的激励和引导功能不足,缺乏对产品创新的保护机制。二是偿付能力监管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目前保险市场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公司经营中盲目扩展责任、随意降低费率和从其他渠道套取资金支付高手续费、高返还等问题屡禁不止,监管机构花费大量的监管资源去查处,但收效甚微,治标不治本。这些恶性竞争的结果必然会从财务数据中反映出来,通过加强对公司财务真实性的监管和偿付能力变动情况的监测,对偿付能力恶化的公司及时采取惩罚性措施,可以引导公司更加理性经营。三是市场约束机制不完善。成熟的保险市场,市场约束与市场监控在产品管理中承担很大一部分责任。在市场约束机制下,信息披露加强,产品同时接受众多潜在监控主体的监控,主体包括:投保人、同业公司、行业协会、中介机构、评级机构等。目前我国保险市场透明度不高,信息披露不充分,市场约束机制的作用还发挥不充分。
四、加强我国保险条款费率监管的对策建议
(一)从制度上鼓励产品创新,增强保险产品创新动力
一是对于新开发的产品规定适当保护期,保护创新公司的创新利益,避免同业不投入创新成本照搬照抄,挫伤公司产品创新的积极性,改变一家公司承担创新成本,整个市场分享创新利益的不公平局面;二是经过监管机构审批或备案的新产品,规定其保障范围和保险费率应作为同类保险产品的基础保障范围和基础费率,各保险公司开发的与新产品保障功能类似的产品,应统一使用该基础保障范围和基础保险费率,也可根据市场需求适当扩展保险保障范围并同时合理提高保险费率,但不得缩小保障范围或降低费率,也不得以增加特约条款等方式变相降低费率或采取其他规避管理的方式;三是通过向各保险公司收取一定的费用,在保险行业协会建立产品开发奖励基金,协会组织专家组对公司新开发或修订的保险产品每年进行评审,对于突破现行保险领域、有利于促进保险业做大做强的新产品给予奖励,弥补公司产品创新的成本,在整个行业营造鼓励产品创新的环境。
(二)加大偿付能力的监管力度,抑制非理性价格竞争
偿付能力监管是保险监管的核心,偿付能力监管和市场行为监管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通过严格的偿付能力监管,促进公司更加审慎经营,确保在任何时点上满足最低偿付能力要求、符合保费总规模和承担单一危险单位的保险责任的限制要求,从而避免片面追求规模,防止总公司的错误导向造成基层公司及员工不惜成本、不顾效益甚至不负责任地以违规扩展保险责任、降低费率和高手续费、高贴费的方式掠夺市场资源,跑马占荒,从源头上扼制非理性价格竞争问题。当然,由于公司治理不完善,内控机制不健全,保险从业队伍参差不齐,仅靠偿付能力监管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还需从市场行为的层面上加强对各公司条款费率执行、费用支付等方面监管,对不严格执行经监管机构审批或备案的条款费率,无精算依据和未履行规定的程序,随意扩大或缩小保险责任,随意提高或降低保险费率的行为进行严肃查处,维护市场秩序。
(三)加强保险行业协会建设,提高对公司产品设计的支持力度
加强保险行业协会数据基础建设,由保险行业协会搜集各主要险种损失数据,建立数据库,供整个行业共享,为公司特别是新公司厘定产品纯费率提供更多数据支持,同时为监管机构在审批和受理备案保险产品过程中提供数据依据。对一些重点领域、重点险种,加大行业协会制订指导性条款费率力度,对于责任范围相近,但费率与行业指导性费率差异悬殊的,监管机构在审批或备案保险产品时应重点审查。避免同质产品费率差异太大,价格与价值偏离。
(四)加强对保险附加费率的监管控制,扼制高手续费、高贴费
目前我国的保险市场处于初级阶段,存在以高费用进行市场竞争的问题,特别是“限折令”出台、条款费率监管加强后,部分公司转向以高费用冲击市场,对业务员采取费用包干方式。有的总公司下达分支机构高营业费用率,加上手续费、营业税金及附加、保险保障基金等近40%,另加上总公司本级的费用、公司预期利润率,产品的附加费率要达到40%才能满足上述要求。这一方面方面造成市场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对投保人来说不公平;另一方面,保险分支机构可以从宽松的营业费用中套取资金用于争抢市场,使市场无序竞争加剧,保险业的成本和社会成本增加。所以,通过对保险产品附加费率的控制来抑制高营业费用是必要的。通过控制附加费率,在产品中降低预定费用率,执行中对超出预定费用率的予以查处,促进保险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论文摘要】借鉴国内外专家、学者提出的公司治理评价体系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点和缺点,根据古村落旅游公司治理的特珠性,构建一套专门针对古村落旅游公司的公司治理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并对三类古村落旅游公司治理状况进行综合评价。
一、古村落旅游公司治理的特殊性
古村落旅游公司,是经营以古村落旅游资源为吸引物的古村落文化体验型旅游产品的旅游企业。它具有般的旅游企业的特征,即旅游产品的综合性与生产、消费的同时性。此外,它同时也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旅游企业。古村落旅游公司治理绩效评价是一般公司治理评价在古村落旅游公司的应用,同时还要考虑到古村落旅游公司作为旅游企业治理的特殊胜。自然型旅游景区可以脱离于社区,景区公司的治理可以较少考虑讨社区的影响。而古村落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关系到某一区域居民的生活环境、资源开发和保护等问题。其特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经营产品和经营目标的特殊性。古村落旅游公司经营的是文化体验型旅游产品,其经营目标为收益性与保护性并存。这意味誓占村落旅游公司既要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同时又要保证对.资源、环境的有效保护,最终实现社区经济、社会、环境利益的三者最大化。第二月拼t区的高度依赖性。由于古村落旅游景区与村民生活的社区高度叠合,它既要满足村民日常生活需要,又要满足游客对古村落文化旅游的体验需要。古村落村民实际上扮演着三重角色,一是古村落村民因为拥有古民居产权而成为古村落旅游公司的股东,二是由于旅游业较快发展而影响当地村民正常生活秩序等,使村民成为古村落旅游发展的重大利益相关者,三是古村落旅游紧密依托村民生活的社区而成为旅游产品的生产者。这三重身份决定一个当地村民在公司重大问题上应该拥有参与决策权、对公司管理人员的监督权和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等相关权力。因此,经营者应该建立起与居民代表对话协商机制,充分尊重当地居民的权益和意见。第三,委托一关系的复杂性。对于一般公司而言,信息不刘称主要表现在股东与公司之间,委托关系表现在股东与董事会、董事会与经理层之间,一般公司的公司治理的主要治理对象是经营者与董事会,目的是消除股东与公司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而古村落旅游公司的委托关系除了面临着内部治理中的信息不对称外,还表现在外部治理中的社区与旅游公司之间、政府与旅游公司之间,因此古村落旅游公司还需解决社区、政府与公司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政府是除了社区以外最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在竞争性企业中,政府作为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与企业的关系不很密切,对竞争性企业只做宏观上的经济指导。而在古村落旅游公司中,政府与企业有着密切的关系,表现在其既是旅游景区的管理者,旅游政策、法律法规的制订者,又是当地旅游对外宣传的推广者、促销者等。古村落旅游公司的这几方面的特殊胜使得公司在治理中,必须关注社区、政府、旅游者等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对公司治理产生影响。
二、古村落旅游公司治理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与数据处理
根据《中国上市公司治理准则》、《DECD公司治理原则》,并针对古‘村落旅游公司在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分析,借鉴国内外专家、学者.提出的公司治理评价体系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点和缺点,本文提出了一套专门针对.古村落旅游公司的公司治理评价体系。这套公司治理评价体系暂时没有考虑公司治理的国家环境评价,因为这一套公司治理评价体系的应用目标主要是国内景区公司,不包括国外的公司。刘于所有的国内景区公司,都是在同一国家环境条件下,主要在于公司内部治理的差别。
古村落旅游公司与一般公司类似,它不仅仅是股东的公司,而且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公司的治理机制也不仅限于以治理结构为基础的内部治理,而是利益相关者通过一系列的内部、外部机制来实施共同治理,治理的目标不仅是股东利益的最大化,而且是要保证公司决策的科学性,从而实现公司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最大化。公司治理质量的好坏体现在公司是否具有一套完善的决策与监督制衡机制。因此,公司治理绩效的评价要素必须考虑利益相关者参与治理的状况。古村落旅游公司的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债权人、经营者、员工、政府、社区、游客。
(一)指标体系的递阶层次结构模型
一个完善的评价系统是完善的评价体系与科学的评价方法的完美结合。通过借鉴现有的公司治理评价体系研究成果,结合古村落旅游公司治理环境的特点,笔者试图构圣全一个能评价各种不同类型古村落旅游公司治理模式的治理评价指标体系,古村落旅游公司治理指标体系采用递阶层次结构模型(见表1)。
第一层:即目标层,古村落旅游公司治理绩效,用A表示。
第二层:即准则层,将从股东(B1),董事会(B2)、监事会(B3)、经理层(B4)债权人(B5)、员工(B6)、社区(B7)、政府}B8)与游客(B9)九个方面综合评价古村落旅游公司治理绩效。
第三层:即指标层,包括股东收益权(C1)等3S个具体的定性和定量指标构成设置股东、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债权人、员工、社区、政府、游客九个方面的评价内容,每.评价内容由一系列的评价指标组成。
三、古村落旅游公司治理绩评价
1、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确定指标权重的方法常用的有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专家打分法等。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根据层次分析法计算得出各层次指标的权重值。
2、指标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为了便于比较、减少主观性,指标体系尽星选取定量指标,经过计算处理且都为正指标,也即数值越大越好。为了消除各定量指标不同量纲对训算值的影响,对各指标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本文
采取直线型标准化方法中的Z-Score法对数据进朽韦示准化处理。
3、古村落旅游公司治理绩效综合评价
由于指标层中的绝大部分指标值都难以从企业、政府相关部门直接收集到,因此,本文采用德尔菲法,首先选择从事古村落旅游经营、管理、研究的10名管理人员、研究人员,根据每个指标优劣程度赋予0——10分,即非常差1分、很差2分、差3分、较差4分、一般5分、稍好6分、较好7分、好8分、很好9分、非常好10分,分数越高说明指标值越优。把ZG,LM,NX三个古村落旅游公司的背景资料、各指标评分标准、要求等资料发放给10位专家,请各位专家分别对ZG,LM,NX三个古村落旅游公司的35个指标进行评分;第一轮评分后,经过统计处理汇总的专家评分以及评分要求再寄给各位专家,请专家再进行评分;第二轮评分后,经过统计处理汇总的专家评分以及评分要求再寄给各位专家,请专家进行第三次评分;通过三轮的评分,绝大多数指标的评分结果基本趋于一致。然后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ZG,LM,NX三个古村落旅游公司35项指标的最后得分(见表2)。
四、古村落旅游公司治理绩效的比较分析
现拟对ZG,LM,NX三个古村落旅游公司治理效的进行综合评价,各古村落旅游公司对应的治理评价指标见表。
从评价结果可以清楚地看出,三个古村落旅游公司治理综合得分均不高,分别为6.435,6.162和5.335,说明三个古村落旅游公司在考虑主体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的时候,还不够充分,NX公司重点考虑了股东、董事会及经理层等利益相关者的主体利益要求,而忽视了员工、社区、政府等利益相关者的主体利益要求;ZG公司重点考虑了社区、经理层及政府等利益相关者的主体利益要求,而忽视了董事会、监事会、员工等利益相关者的主体利益要求;LM公司则重点考虑的是政府、经理层及游客等利益相关者的主体利益要求,而忽视了员工、社区等利益相关者的主体利益要求。
一、就业导向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就业导向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思想
以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高职教育方针,坚持产学研结合,充分利用社会办学力量,推行素质教育和就业教育;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以深化教学改革为中心;以服务企业为宗旨,遵循高职教育发展规律,实施开放教育;加大体制创新与管理创新的力度,构建灵活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新形势下就业模式的新途径,为企业培养大批高素质的经营管理专门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该模式是实现充分就业人才培养模式成功的探索与实践。
2.就业导向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原则
在实施就业导向型人才培养模式时,我们主要坚持面向市场、适应社会需要和实用型、多能力全面培养两个原则。学校要真正做到面向行业和地区办学,适应经济发展和就业市场实际需要,为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合格的高职人才并办出特色,就必须到企业中去寻求合作,开展调查研究,了解迅速变化的企业动态,掌握企业的人才需求,根据市场需要设置专业和教学内容。
二、就业导向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
就业导向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实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一是有利于现代教育体制的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能弥补课本知识落后于社会发展的不足,使学校的教学内容与社会的需求同步。二是它突破了学校到企业寻求实习场所,企业到学校获得廉价劳动力的浅层次合作,使企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计划和人才培养过程,有利于深化教学改革。三是有利于调动企业办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发挥企业人力资源与物质资源在办学过程中的作用,实现企业资源与学校资源的有机整合,优化资源配置。四是有利于学生了解企业文化,熟悉企业规章制度,加强学生对企业的认同,培养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增强学生的协作意识,提高学生的组织管理与决策能力。
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重要和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和途径,重视和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是高职教育区别于普通本科、专科教育的显著特征。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理论知识达到了“必需”和“够用”的要求,又使学生的实践技能得到了充分提高。
三、就业导向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可行性
实施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鸡西大学经济系具备以下有利条件:一是具有年龄结构合理、实践经验丰富、校内外有机结合的师资队伍,能够保证教学质量和实用性;二是有固定的旅游公司和酒店接收毕业生,确保就业率;三是有专业建设委员会,能制定出实用的人才培养方案;四是有实习实训基地,用以保证实践教学。
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提高,学生毕业即可就业。鸡西大学经济系始终坚持社会服务的办学宗旨,形成特色鲜明的高职教育教学体制,从而保证高职高专教育的办学质量。通过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旅游公司、酒店找到了实用型人才,学生找到了就业岗位,学校提高了知名度并为社会作出了贡献,实现了学生、学校、企业、社会的共赢。
四、就业导向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容
就业导向型人才培养模式,有其完整的教学体系,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过程的始终。鸡西大学经济系通过几年来的实践教学探索出多种导向型人才培养模式,其具体形式和内涵如下。
1.校企双向互动的产学联合办学人才培养模式
全方位、全过程校企联合办学,协同培养富有创新精神与能力的高素质、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可以充分发挥校企各自的优势,双方都受益。
(1)可使企业获益、社会获益。学校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企业在职人员提供培训,合作企业每年可以从学校优先选拔毕业生到企业工作。合作中学校协助企业进行旅游产品的开发、市场调查与分析、共同研究市场营销方案等,深受企业的欢迎。在人才培养上,学校尽可能满足企业的希望与要求,学校认真听取用人单位对我校学生的培养意见,并参考所提意见修订教学计划、调整课程安排、增减教学内容。这种结合企业当前经营运作实际、适应企业对所需人才要求、定向为企业培养人才的产学合作新模式受到企业的欢迎。
(2)可使学校获益、学生获益。校企双向互动的产学联合办学模式具有以下优点。一是有计划地开展行业重点人才需求的滚动调查,以保证高职专业一定时期内的方向性和有效性。二是与企业合作进行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研究,以保证人才培养的适应性。三是高职专业教育计划的制定,以保证教学环节的针对性。四是与企业合作编写高职教材和聘请兼职教师,以保证课堂教学的实用性。五是校企合作落实实训、实习项目和基地,以保证高职教育的实践性。六是企业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和聘用工作,以保证高职教育的稳定性。
2.构建多证书制人才培养模式
(1)构建多资格证书的师资队伍。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师资是技术型、技能型的复合体,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师资队伍必须具备技术型或技能型的特色。高职院校的教师要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他们既有讲师、副教授、教授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和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证书,又有导游员资格证书及其他相关的资格证书;教师既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又应有较强的专业技术应用实践能力和宽广的相关知识面。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使学生的技术实践能力得到较快提高,从而保证就业率。
(2)鼓励学生取得多种资格证书。为保证多证书制教学改革的顺利实施,在制定教学计划时,按照能力本位的指导思想,加大实践教学的比例,理论教学以“必需”和“够用”为度,实践教学以高新技术和职业技能为主,将职业技能取证的理论内容与专业课程的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学生在校期间即可考取导游员资格证书及实用英语、英语四六级、计算机等级等多种证书。
3.定向培养联合办学人才培养模式
定向培养模式是经济系实施校企联合办学的新理念,体现高等职业院校办学的新思路,将学生进入企业后的岗前培训时间提前至在校期间完成。将目前高职高专类学生就业难的社会问题通过实施定向培养得以解决。在深入的市场调研基础上,经济系与黑龙江和广东等地多家旅游公司、酒店签订联合办学委托培养协议,实施定向式培养。为确保目标培养学生的质量,针对定向式培养协议单位的行业特点,根据企业的需要设置课程,推进了教学模式的改革,丰富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学生在校需要完成有理论、实践课程的学习及岗前教育,实现职业需求与学校教育的有机融合。
4.专业建设委员会人才培养模式
经济系组建了以系主任、副主任、教授、副教授和聘请的教育专家、旅游局局长、旅游公司经理、旅游管理人员、行业专家参加的专业建设委员会,由专业建设委员会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并参与全过程教学环节的管理和授课。
5.实习、实训基地人才培养模式
(1)学校自建实习、实训基地。按照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对学生进行的职业技术应用能力进行训练,由学校在校园内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实训教学具有以下几种特点:一是模拟职业环境,体验职业氛围;二是实训项目具有功能应用性;三是技能操作训练集中,便于掌握技能;四是仿真教学软件,提高实训项目的适用性和经济性;五是构思创新型的实训项目,提高实训的科技含量。
(2)企业提供实习、实训场所。由旅游公司和酒店提供实习、实训场所,学生顶岗参加实习,提前进入全真工作环境中,从具体工作中体会、分解、吸收所学各项课程。实习期间一并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学生在校期间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规章制度的学习,将学生进入企业后的岗前培训时间提前至在校期间完成,实现零距离方式进入企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上述就业导向型人才培养模式虽然分出五种形式,实际上是在总的模式下的五个方面,其中以校企联合办学企业为基础,构建多资格证书的师资队伍和专业建设委员会以保证教学质量,学生取得多种资格证书是体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外在表现形式,定向培养模式是为实现充分就业,实习、实训基地是用以保证实践教学质量,五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一个统一整体。
论文摘要:南阳作为国务院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文化资源非常丰富。要发展好南阳的文化旅游,就要合理搞好城市规划,保护好文化资源,加强区域合作,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加大宣传力度,开发有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最主要的是加强文化景区自身建设并打造过硬的导游队伍。
南阳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作为国务院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南阳文化资源非常丰富。早在原始社会,“南召猿人”就在南阳这方土地繁衍生息,可以说南阳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南阳也是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和汉文化的荟萃之地,有被誉为“中国长城之父”的楚长城遗址,有被称为“绣像汉代史”的汉代画像石和画像砖,无论在收藏数量和质量上在国内都是首屈一指的。南阳有全国唯一保存完整的府级、县级古代官署衙门——南阳知府衙门和内乡知县衙门。南阳人杰地灵,人文荟萃,在历史上造就了一批风流人物。有“医圣”张仲景、“科圣”张衡、“智圣”诸葛亮、“商圣”范蠡,他们被誉为“南阳四圣”;光武帝刘秀发迹于此,还有春秋战国时的秦相百里奚等等众多名人。灿烂的文化为南阳留下了众多珍贵的历史文化古迹。全市现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9处,历史文化名城(镇)12处,其他的历史遗迹和古建筑群,更是遍布境内。这些古迹各具特色,更加凸显了南阳文化的博大精深。
另外,南阳不仅是文化资源的富集区,而且也是自然资源的富集区。拥有中原地区唯一的“世界人与自然生物圈保护区”内乡宝天曼生态旅游区,被称为“世界地质公园”的伏牛山自然保护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渠首就在丹江口水库。
南阳有这么多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又有独特的自然资源,可以说是河南旅游资源大市,但南阳的旅游产业的整体发展在全国来说相对落后,就是在河南也不是处于领先地位,而文化旅游业相对自然资源旅游业又薄弱一些。南阳有这么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发展南阳的文化旅游事业是大有文章可做的。如何发展南阳的文化旅游业,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一)统筹安排,合理布局,科学制定发展规划,保护好文化资源
发展文化旅游业,首先要保护好文化资源,因为文化资源是历史留下的,有许多是无法复制的,南阳有这么丰富的文化资源,这正是南阳的优势所在。所以在城市规划中,要把人文景点和历史街区保护范围纳入城市总规中,使这些资源的周边环境协调一致。要从全市的实际情况出发,围绕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名城这一主题,来打造人文南阳。聘请知名专家、学者高起点、大手笔编制一个高起点、大跨度、科学合理、特色鲜明的旅游发展规划,从而合理有效地布局生产力,实现文化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并要处理好文化旅游与其他行业的关系、近期与远期的关系、文化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对文化旅游资源,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的原则,充分发挥旅游开发对文化古迹恢复、挖掘和保护的能动性,完善文化旅游保护管理制度,并努力构建“点”、线、面”相结合的保护体系。只有文化资源保护好了,才能更好地发展文化旅游业。
(二)加强区域合作
旅游是一个开放型的产业,必须突破地域门槛,走区域合作一体化发展之路。由北京故宫——河北保定直隶总督署——南阳府衙——山西霍州署——内乡县衙组成的“古代官署衙门旅游一条线”就很好,让游客切实感受到古代各级官署衙门文化的同时也提高了相关地方的知名度,这样也实现了游客和景点的双赢。我们以后要共同推介和打造更多的跨区域精品文化旅游线路,如可以利用我们丰富的汉文化和三国文化,与同样有丰富的汉文化和三国文化的湖北襄樊、荆州联手,推出体验汉文化、三国旅游等活动,努力开拓南阳的文化旅游市场。
(三)完善旅游服务体系,为游客提供舒适便捷的优质服务
发展旅游业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有各行各业全方位的投入,应遵循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彻底打破开发建设中行业壁垒,各自为战的局面,实现一体化的发展方针,这样才有竞争力,只有公共基础设施、人力资源共享,才能保证游客的观光需要,才能满足不同层次多种需求的要求,并最终实现 “吃、住、行、游、购、娱”等的整体发展。所以我们这些都要提高,才能适应旅游市场的一般要求,即满足广大游客的普遍需要,这样才能留住游客。
(四)搞好旅游宣传促销活动,开拓南阳文化旅游市场
2008年南阳聘请著名的作词家乔羽、著名的作曲家徐沛东、著名的歌唱家宋祖英联合打造的《南阳,我的家乡》这首歌曲,它道出了南阳的文化内涵,唱出了南阳人的气势,这是为扩大南阳的知名度做了很成功的尝试,今后我们可以多做些这方面的工作,比如可以在海内外范围内征集南阳旅游整体形象的主题广告词,并选取一两条意义深远琅琅上口的广告词,在国家级和省级主要媒体黄金时间宣传推介南阳。当今社会,企业在向集团化发展,农业在向产业化发展,旅游是一种综合性行为,要发展文化旅游业,也要打破自身各自为政的界限,应互相沟通,抽调精干人员,组建旅游公司之类的营销队伍,来宣传推销自己;另外,也可以与本地和外地有影响的旅游公司合作,扩大客源量。在面向社会宣传和推销自己方面,综合考虑旅游线路和宣传品、推介产品的制作。还可以把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相结合,统一包装、统一宣传促销。广造声势,大力宣传。编制精美的专题宣传资料,如拍摄相关的专题片,印制旅游宣传手册和导游图。编写与人文资源有关的电视剧、电影、戏剧、小说等文艺作品,举办组织相关的研讨会。定期或不定期邀请外地知名旅行社及社会各界名人到南阳考察,在重要媒体上宣传介绍南阳等等,来进一步宣传推介南阳,提高南阳的知名度。
(五)以全新的理念进行旅游商品的开发、包装,突出南阳文化特色,开发系列文化旅游产品
旅游商品是体现本地区历史文化、民俗风情、自然景观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重要载体。随着文化旅游景区的开发建设和旅游市场的进一步扩大,游客对旅游商品要求的也越来越高。南阳除了玉雕、汉画像石拓片、烙画等少数旅游商品外,能体现地方特色的旅游纪念商品并不多,而能吸引游客眼球的文化旅游商品更少。南阳要大力开发旅游产品,既要突出文化特色和地方特色,又要有艺术性和实用性。重点反映南阳的文化内涵、突出旅游纪念意义。如开发与景点有关的人物塑像,与名人发明创造有关的复制品,与某些活动有关的艺术纪念品等等。这样既可以提高南阳的知名度,也可以带来经济效益。
(六)作为文化景区要练内功,加强景区建设。打造一支过硬的导游队伍,提高南阳知名度
南阳有这么丰富的文化资源,但许多景区却是门庭冷落,虽然有些景区被人们所接受,但对其价值所在认识不深。如何有意识地组织、引导游客,让游客在参观景点时受到触动、感受,引发联想回味,继而产生心灵的震撼,从而得到启迪,使之产生共鸣。这就要求景区加强自身的建设。
一个个有特色的博物馆、文物保护单位,就是开展文化旅游的一个个坚实的支点,要让这些支点发光,宣传讲解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对游客来说,讲与不讲,效果完全不一样。讲解员的引导介绍,是沟通观众情感的桥梁和纽带。讲解员不仅要对所讲的内容烂熟于胸,而且还要旁征博引因人施讲,准确而妥当地“答观众问”,方能让观众在游览参观中,领略人文景区的内涵,才能吸引更多的游客愿意来。再者,讲解员平常与游客接触多,游客对文化景区有什么好的意见和建议,可以及时反馈给有关部门和领导,这也可以促进景区自身的建设发展。
关键词:古村落;风水;古村落保护;安义古村;江西
1.前言
古村落又称名村。一般是指“至今保留古朴民风、传统生活方式与历史建筑的自然村落”;从村落保护角度看,古村落是指“历史年代久远,具有科学研究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且需要保护或已经受到保护的古代民居建筑群落”。
至今,江西省内1293个乡、镇的15303个村中还保存着众多原生态的古村落。(黄浩,《江西民居》)。
2.我国古村落研究现状
2.1研究历程
我国古村落的研究最早发起于社会学领域。1980年代后的研究由建筑研究学者主导,重点是对于具有鲜明个性特点、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古村落的个案研究。进入1990年代,部分学者开始研究如何在旅游开发的同时保护好古村落的历史文化遗产。
近年来,随着大众对历史文化遗产认识的不断提高,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也进入新的时期。
2.2现状古村落保护研究的不足
关于古村落的研究发展相对于中国现阶段快速城市化进程而言较为滞后。已有保护规划均较少涉及古村落周边环境的保护或者周边环境如何保护才更有效的问题。在这种由点及面的保护思路下,既便制定了保护规划,仍有许多古村落个性语境逐渐消失,陷入到光华不再的尴尬境地。这其中有管理上的问题,也与规划理念的缺失有关。
3.风水理论在古村落保护中的借鉴
自唐宋以来,江西古村落建设主要受形势派风水的影响。形势派风水着重于村落选址与村落外部环境的护佑。分析传统形势派风水理论,结合目前古村保护规划思路,提出江西古村落保护的几点借鉴:
3.1江西古村落保护原则——“天人合一”
江西古村落基本处于偏远地区,村镇聚落一般都能保持传统的旧貌,并与自然环境共处于统一和谐的关系之中,景观也多富有变化。这种情况体现了人们传统的意识和观念——即尊重自然,不违“天命”——即“天人合一”的传统哲学(风水)思想。
3.2江西古村落保护思路——由宏观到微观、整体到局部
纵观中国风水理论形势派发展,就相地而言,其注重用地的整体性把握,“基本形成了一套从区域到局部、从宏观到微观的选择程序,这是一个以寻找生气为目标多方面综合的过程”。“其为说,主于形势,原其所起,即其所止,以定位向(与现今单体建筑定位类似),专注龙、穴、砂、水之相配,其他拘忌,在所不论”—— 王祎《青岩丛录》。因此,可以判断“定位向”即定向是目的,而“寻龙、察砂、理水、定穴”均是分析过程与操作措施。
3.3江西古村落保护标准——传统自然美学标准
风水理论中古村落风水格局的选址布局除了“寻龙、察砂、理水、定穴、立向”的技术手段外,还需满足审美体系的要求。简而言之,技术手段只是单个考核指标,这些单个指标能否组合成一个“聚集生气”的整体环境,还需以审美的眼光评价山水形势的吉凶,将吉凶与景观的美丑联系起来,是风水评价体系中最为重要的手段。即体现生命之美、人伦之美、灵活变通的和谐之美、意境之美。
4.江西安义古村落保护策略
安义古村落保护范围应选取最有利于古村“藏风聚气”、生态系统较为完善的区域。此区域北至毛岗北端,南至赤岗南端,东至梅岭罗汉峰,西至南潦河与九岭山余脉,总用地面积约10k㎡。
最早在安义古村保护的目的既是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又是为古村落可持续发展道路指明方向。其保护可以总结为“内外并举,软硬兼优”八个字。“内外有别”是指两个层面:一是古村外部环境的整治,二是古村内环境的整治;“软硬兼优”是指营造两种环境:一是硬件营造即对古村空间进行重塑,二是软件营造即对古村文化进行修复。
根据风水格局理论,古村落选址建设设包括:龙、砂、水、穴、向五个方面;其中,外部环境主要包括:龙、砂、水三个方面,真正涉及古村内部环境的主要为穴、向两个方面。这里要强调的是,古村保护规划既要讲求现代语境,但同时又要与传统文化契合,因此,除了古村落环境外,必须强调 “人”的活动的引导。笔者将古村的管理政策与居民素质的提升放在内部环境(也是软环境)整治中进行表述,以体现“天人合一”的思想。
4.1古村落外部环境的保护策略
(1)“龙”的保护
将梅岭的保护纳入《梅岭——滕王阁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之中,明确禁止乱砍乱伐,采石取土等行为,古村的龙脉将得到有效保护。
(2)“砂”的修复
必须通过划定绿线的方式将山体控制起来,然后采取退耕还林政策,还原赤岗蜿转腾挪的气势以及毛岗墩实厚重的山形。
(3)“水”的治理与改造
在京台村以西100m左右规划一人工湖,一则聚集潦河地气,二则汇聚罗田水库及周边丘陵地表水,由此营造“交锁织结”的水势,形成良好的景观水面,三则可打造古村落较佳观赏点。为有效控制水道、水质,必要时可在潦河沿线划定蓝线进行开发控制。
4.2古村落内部环境的保护策略
(1)“穴”的调整
①为了确保古村环境、展现古村风貌,需对古村建设范围进行划定,参考风水中“百尺为形,千尺为势”的尺度标准,对古村规模进行限制。
②为展现安义古村景区风貌,在条件成熟的情形下,对现代居民住宅进行拆除,统一在村外另辟区域进行安置,村内建设须与古村现存建筑风貌统一,并颁布古村规划建设标准。
③为了恢复生态、限制村内用地开发,为体现古村风貌,还需在风水格局范围内划定限制建设区。
(2)“向”的重塑
在现有布局的基础上,结合旧有建筑改造与公共空间建设的契机,重点打造“天心十道”两条轴线:一是罗田岗至九岭山青溪垄的横向轴线,二是赤岗至毛岗的纵向轴线。
(3)“人”的提升
根据“天人合一”的风水思想,人是环境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人的行为必须与生活环境和谐、统一。培养古村落居民继承与发扬传统文化的技能,逐步转变其生活观念与生产方式。
5.结论
本文以安义古村为例,提出古村保护策略:首先遵循“天人合一”的古村落 保护原则,解决古村落三个主要矛盾:村民与古宅之间、村民与旅游公司之间、村民生产与古村落周边环境之间的矛盾,提出将村民生产与部分生活功能迁出古村,将村民传统的生产劳作转化为提供旅游服务,将古宅作为旅游资产入股旅游公司的策略,较好地化解上述矛盾。其次,针对现状古村格局面临的问题,笔者按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局部的古村落保护思路,分析和梳理古村落格局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解决的策略。第三,在古村格局修复过程中,笔者采用风水理论的美学标准与“喝形”方法,提出植被修复、在村口修建景观汇水池等策略,从而恢复古村“生气”,展现古村原有生活风貌与生态特色。上述可知,风水理论有效拓展了古村落保护的解决途径。
参考文献:
鄢泽兵,万艳华.浅议“风水”的生态思想和生态实践.华中科技大学.
王其亨.风水理论研究 .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