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中化学基本概念总结

高中化学基本概念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中化学基本概念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中化学基本概念总结

高中化学基本概念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支架式教学模式 高中化学 课堂教学设计 实践

0.引言

在新课标要求下,教育改革不断升入,高中化学教学需要顺应现代教育的发展需求,培养学生的综合化学素养。但是,在目前高中化学教学中,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急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以便提高教学效率。而支架式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能够以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1.支架式教学模式下化学课堂教学设计

1.1基本原则

首先,以学生为主。目前,教育改革需要确保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帮助学生学习教学观念,准确把握教学起点,并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发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在支架式教学模式下更应如此,从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确保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其次,以问题为中心。学习主要是一种认知过程,在进行支架式教学的时候,主要以问题为主线,逐渐引导出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究,从而获取新知识与新方法、新思想等[1]。

1.2基本流程

在支架式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设计中,需要对教学目标进行设计,其次对教学内容与情境进行设计,再次需要对支架进行设计,对合作学习进行设计,最后对评价进行设计。通过一系列的教学设计之后,可以确保化学课堂根据计划执行,以便确保教学的条理性与系统性。

2.支架式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分析

2.1支架式教学模式在化学基本概念教学中的实践

高中化学基本概念是化学的重要内容,其主要是将化学现象与事实通过系统的分析、归纳与总结出来的理性知识,主要反映出化学现象与事实的本质。该知识是学生必要掌握的,并且也是难点。由于其概念知识比较抽象、枯燥,不容易被学生直观的理解,因此,在概念教学中,可以采用支架式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框架,更好地理解与掌握化学基本概念[2]。例如,在“氧化还原反应”知识教学中,需要优先对其教学进行设计,在设计教学目标时,主要目的是对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进行了解,并明确其本质是电子的转移过程,掌握其在实践中的应用。教学重点在于从化合价升降角度来了解其本质;难点在于对氧化还原反应本质的了解与掌握。其教学过程主要以逐层搭建支架为主,可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来创设教学情境,并对反应概念进行引出,从而构建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内容,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或者独立探究的方式来获取知识,并帮助学生将其运用到实践中。

2.2支架式教学模式在化学元素化合物教学中的实践

元素化合物知识是高中化学知识中的基本知识,在改善人们生活条件方面具有较大的作用。由于元素化合物知识较多,记忆性较强,可以通过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获取更好的知识[3]。例如,在“硫与氮氧化物”教学中,可以通过对二氧化硫与大气污染知识进行支架式教学设计,设计的教学目标包括硫酸型酸雨的概念、原因、危害以及防止措施等进行了解,并掌握二氧化硫的物理性、用途以及化学性质。重点在于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难点在于酸雨的原因与防治措施。可以通过支架式模式来创设教学情境,以便测定酸雨的PH值,并搭建支架来探讨酸雨的形成因素,之后通过试验探究其形成过程。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探讨酸雨的危害以及化学相关知识点。教师可以根据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情况以及国内酸雨危害视频与图片等分析我国酸雨分布情况,并逐渐引导出本章节的知识点。可以通过模拟酸雨的小实验让学生了解酸雨的形成过程与化学反应原理,确定其形成原因,并对其进行防治。通过支架式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酸雨的形成过程,对其化学相关知识点进行理解,从而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2.3支架式教学模式在化学基本理论教学中的实践

基本理论与基本概念均属于程序性的内容,其主要是通过物质结构理论以及化学反应等理论的学习,来培养学生的化学基本理论知识体系,并逐渐形成微粒观、结构观以及平衡观等理念。例如在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对“化学反应限度”这一基本理论进行支架式教学设计,其设计的教学目标包括该理论的概念以及特点、性质等,理解反应达到最大限度的特点与本质。其教学重点在于其概念与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而难点在于其本质以及达到化学平衡时的特征。在教学设计的时候,可以有效地搭建问题支架,需要创设出良好的问题情境,以便正确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并逐渐引出“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的概念,并对自身不懂以及质疑的地方进行提问,之后教师可以将学生的问题进行分组讨论,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对其相关概念与知识框架进行构建与理解,并逐渐掌握该知识点。同时,对其实际运用进行有效的探讨,以便提高自身的实践运用能力。在教学设计的时候,可以围绕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一氧化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这两个反应进行分析,其中各个物质的量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教师可以通过这两个反应将其概念引导出来,并进一步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对其概念与特点进行熟练掌握。之后逐渐建立自身的概念体系框架,将其运用在实践中。可以通过支架式教学模式来帮助学生对化学内容进行深入的理解,简化内容,以便确保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并培养学生探究、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知识迁移能力。

3.总结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通过采用支架式教学模式教学,可以有效地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简化教学内容,确保学生更好地掌握教学知识,能够有效地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不断地探索,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以便顺应时代的需求,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炳林.支架式教学法及其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教育技术导刊,2013,23(9):98.

高中化学基本概念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中化学 作业布置 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3B-0108-02

在高中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知识点基本上都是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延伸出来,难度不大但知识点较为抽象,学生难以正确掌握学习技巧。在化学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应注重作业设计这一环节,作业的设计应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从考核的知识点、考核难度、习题的数量等多方面进行考虑,巧妙结合生活实际设题,讲究设置的系统性和多样化,使学生在做练习题时能够自发地去探究解题规律和解题思路,掌握化学题目的解答技巧,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在解题时的答题速率和正确率,而且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一、高中化学作业类型及作业布置的基本注意事项分析

(一)高中化学作业类型

(1)知识巩固型。考核形式较为直接,考验的是学生对于化学课本上基本概念的掌握和基本公式的运用,目的在于让学生再次复习课堂上的基本知识,加深记忆。

(2)理解应用型。这一类作业考验的是学生对于基本知识的应用能力,需要学生对于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较为熟悉,能够应用相关知识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有利于提高学生化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3)能力发展型。这是化学出题形式中较难的一种,学生必须能够熟练运用化学课本上所学的知识,整理出题干信息,综合分析,明确解题思路,才能得到正确答案。这一类题型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具有重要作用,能够督促学生在做题时对化学知识进行深入探究和思考,综合应用所学知识。

(二)作业布置基本注意事项

(1)符合学生实际。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布置作业是教学日常工作,但是要想保证学生做题的有效性,在设计作业时,应根据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和学习的需求,选择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习题,让学生通过适量的练习掌握化学知识的学习技巧。

(2)合理设计作业。合理设计的作业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做题效率,促进知识点的掌握,从而达到学习的高效性。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该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给学生设计一些较为经典的的题型,用经典题型代替题海战术,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提高学生对于题目信息的敏感性,明确解题的关键,快速找到解题方法。

(3)适当引导学生解题。为了改善学生一味地跟随书本和练习册练习而缺乏做题后的思考和总结的情况,教师在设计习题时,应明确设题的思路,在题目中引导学生去发现化学学习的规律,掌握解题技巧,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从习题中学会总结,从而高效的学习。

二、高中化学作业布置的策略

(一)丰富出题形式

相对于语文、政治这一类文科科目,化学的学习内容相对精简,核心知识点比较少,但其考核形式千变万化。老师在布置作业时,应该把握住考核的核心内容,在学生已经掌握经典的化学出题模式后,创新出题形式,让学生学会以多种形式去思考问题,学会自主探究、自主思考,加深对于化学知识的理解。量的练习,能够带来质的飞跃,但是如果出题形式过于单一,学生会自然而然代入公式和数据,缺乏思考的过程。

例如,在“氯气溶于水的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这一知识点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全面掌握这一知识点的定义,可以丰富出题形式:①请写出氯气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推断出氯水当中存在哪些物质(用化学式表示出来);②氯水中哪些物质能发生电离,请写出电离方程式,并分析氯水中存在的微粒;③若将氯水置于光照条件下,氯水中的化学平衡如何移动?各种微粒的浓度如何变化?上述三个问题①、②侧重基础知识,③侧重化学原理,在丰富出题的条件下,能够让学生充分理解这一知识点。值得注意的是,老师在平时布置课后练习题时,也应丰富习题的形式,比如说在明确题干信息后,加入一些其他内容,融入题目背景中,让学生多加练习,习惯这种出题方式,在考试时,自然能够适应题目形式的变化,迅速找出题干信息,化繁为简,快速答题。总之,有必要丰富出题形式,进而促进高中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注重坡度与梯度的有机结合

在高中化学的教学中,课本上的知识比较简单,但是有时候学生做起习题来却无从下手,虽然能够知道它的考核内容,但是不知道从哪个角度进行分析。教师可以对化学习题进行坡度设计,由简到难,循序渐进,让学生逐步加深理解,从而提高应用能力,在做题的过程中逐步掌握化学学习的技巧,明_解题思路。

例如,在高中化学《水的离子积常数》一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从巩固知识点入手,设置一道选择题,考验学生对这一概念的理解,比如,离子积常数只受温度和化学平衡常数的影响,教师可以设置不同的选项让学生选择,这个题目形式较为简单,随后再出一个题:“向纯水中加入少量 NaHSO4,且温度不变的情况下溶液 PH 值的变化情况。”这其实也是对于离子积常数的考核,还涉及到溶液的电解。作业的布置讲究由简入繁,逐渐增加知识点,以便让学生捋清化学知识点之间的关联,进行有目标的练习。

(三)准确出题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的进度,针对所学知识点,精准出题。比如,在刚学习完一些化学的基本概念时,可布置知识巩固型作业,让学生在做题时复习所学知识,加深理解记忆;而在学习完一个章节后,可布置理解应用型作业,考验学生能否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让学生在做题时明确解题思路;而一个阶段的学习过后,就可以联合生活实际,布置一些能力发展型作业,加深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解题思维模式的培养。

例如,在高中化学《FeCl3 溶液配制》实验教学过程中,发现有些同学配制出的溶液出现了砖红色沉淀。实验总结时,老师说到:“大家发现没有,有些同学配置的溶液中出现沉淀物,这个可不是正常的实验结果哦,大家思考一下是什么原因?”学生们深入思考,根据实验步骤,分析了 FeCl3 的化学性质后,得出结论:FeCl3 属于强酸弱碱盐,在水中会与发生分解反应形成 Fe(OH)3 沉淀,就是溶液中出现的杂质。灵活应用教学中出现的化学问题,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深入思考,根据自己所学知识分析现象发生的化学原理,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可促进其化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高中化学基本概念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化学概念;实践思考;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12-0074-02

为了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化学知识,教师应该先让学生对相关的化学概念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只有学生充分理解掌握了化学概念,教师才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其他化学知识的传授。但从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化学概念一直都是化学教师最头疼、最难教的内容,也是学生最难学的内容,迫切需要相关教育工作者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进行解决,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一、化学概念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相关教育工作者的不断摸索之下,我们发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影响着高中化学概念的教学,阻碍着高中化学教学向前发展。

1. 对概念形成过程的教学重视不够

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在化学概念教学的过程中,一些教师过于强调化学概念的知识本位,忽略概念的形成过程,在引入相关化学概念时不提及或少提及跟学生日常生活相关的内容,而是直接给出概念,从而导致学生只会死记硬背化学概念,不会对概念进行延伸。有的教师只会采用“题海战术”“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既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更不能顺应新时代的要求。譬如说:“苏教版”化学教材(必修二)“能与电能的转化”教学中,教师若在没有帮助学生建构起对“化学能与电能”的基础知识时,就直接给出学生二者转化的定义,则只会导致学生不易理解定义的内涵,也不能很好地区分出电能和化学能的区别,还会大大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只注重习题的练习

就目前来看,一些高中化学教师在进行化学概念教学时所花的时间约占整个教学时间的三分之一,而剩余的时间都花在习题练习上。这种题海战术,既缩短了学生的认知过程,也不利于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及基本能力的提高。

3. 相异构想产生干扰

高中生在学习化学概念之前对一些基本知识还是有一定了解的。而相异构想其实就是生活的认识可能对学科概念的学习产生干扰。一般来说,高中化学概念具有一定的内涵特殊性和外延广泛性的特征,特别是现在的化学概念与一些日常用语非常相似,但是内涵却大不一样。譬如说:日常生活中的“纯碱”(Na2CO3)在化学意义上是盐的一种。

4. 化学概念千变万化,学生知识掌握不够

在化学学科中有一部分概念本身还是不够严谨,特别是高中阶段的化学概念变化多、表述多、抽象性较强,甚至存在模糊性,对学生的准确理解和学习容易造成干扰或困惑。譬如说:高中化学教学中的烷烃概念,就像化学中的乙烷、丙烷、丁烷的分子里,碳原子之间都是以碳碳单键结合成链状,又如甲烷一样,碳原子剩余的价键全部跟氢原子结合,这样的结合可以使每个碳原子都得到充分的利用,促使每个碳原子都能达到饱和的状态,这样的烃也叫作饱和烃。还有环烷烃、链烷烃的名词,等等。这种复杂性和抽象性,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二、化学概念教学策略综述

在进行化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注重化学概念教学:一方面,让学生掌握化学概念的定义和让学生更加理解化学概念;另一方面,重视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应用。通过不断的摸索,笔者发现可以通过概念的形式及同化加深学生对化学概念的理解。

概念的形成及同化其实就是强调学生利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的概念图式来学习新概念的一种方式,其主要有3个过程:

第一,在进行化学概念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将新概念和认知结构有效地结合在一起,这样才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了解化学知识,掌握化学概念。

第二,教师要把化学概念有效地融合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从而让化学概念组成一个整体性的结构,以便于学生更好地记忆和运用。另外,教师可以将旧的化学概念与新的化学概念结合在一起,让学生找到两个概念的区别之处,更好地掌握相关化学知识。譬如说:在教学“苏教版”高中化学教材“电离平衡”概念时,化学教师不能直接给出概念的定义,而应引导学生将电离平衡的概念加以延伸,比如溶解平衡、化学平衡等概念,可以让学生把旧知识与新知识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促使新旧概念在认知结构中发生相互作用,从而纳入原有概念于化学平衡概念中,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从而让学生有效地总结出电离平衡自身特征即由弱电解质的部分电离所引起的一种比较特殊的平衡情境,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电离平衡的概念。

第三,最重要的一点是,在进行化学概念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知道概念的形成与概念的同化是可以相互促进的,正确的引导有助于新概念知识的形成和掌握。

三、高中化学概念教学实践探索

1. 以概念为主线学习概念与原理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以概念为主线,以理论联系实际为导向,并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出化学概念。可以以学生为主体,促使学生真正参与和思考,为新概念的完全接受提供可能性。而化学概念主要可以分为两大板块:基本概念板块和基础理论板块。基本概念板块主要包括:高中化学基础,物质组成和分类线、化学性质、化学量线、化学基本反应现象。而基础理论板块其实就是结构理论,高中化学元素周期表、一般化学现象以及氧化还原理论,化学速率以及化学平衡等。因此,化学教师一定要剖析高中化学教材,要抓住化学教材中的重难点以及以概念的生长点为主线让学生学习和掌握相应基本概念与原理。

2. 区分概念的共同性以及区别性

就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我国高中化学所涉及的化学概念及定义很多,但有部分的概念也有相似性、相关性以及相依性等,所以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可采用归纳法、比较法以及从多个角度让学生比较概念,认清概念的差异性。比如,可以将教材中的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体、同系物等概念进行对比教学。再如,在进行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教学时,教师只要将传统实验和数字实验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分别直接和间接地论证出强电解质完全电离和弱电解质部分电离的存在,就可以让学生在观察化学实验的过程中自发地总结出强弱电解质的概念。教师可以先问学生电解质溶液导电性的强弱跟什么有直接的关系?或者问:现有浓度均为0.1mol/L的盐酸和醋酸溶液,你有哪些方法可以比较两种溶液的导电性。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完成了设计方案和实验,并总结出概念(如下表)。

综上所述,在进行化学概念教学的过程中,化学教师一定要对高中的教材内容进行深度的剖析与研究,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尽量让学生在生活经验或在做实验等的过程中体会、提炼或理解化学概念,以便更好地提高高中化学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高中化学基本概念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中化学;学习方法;理论知识;动手能力

作为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高中化学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创造性,化学学习涵盖着物质、结构、规律等内容,其繁杂的特点为我们的学习带来了极大的困难,这些困难极大挫伤了广大同学的积极主动性,还有一些同学干脆放弃化学学习,长此以往,一些同学的学习态度存在着诸多偏差,随着化学考试的多次失败,同学们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就被彻底磨灭,加之教师不加以引导和督促,我们便一步步走向厌恶化学的深渊。就如何学好高中化学,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学好化学基本概念与理论知识

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都需要基础知识的积淀,学习的过程就像是在盖房子,要想让房子盖得高一点,底下的基础一定要打好,每一砖每一瓦都要坚实可靠。因此,要想真正学好高中化学这门学科,基础知识一定要牢固,记忆部分一定不能出现偏差。化学基本概念、理论与规律是化学内容的精髓,具有较强的科学性与严密性,我们只需要抓住概念中的关键字或者关键词进行理解记忆便可。如大家可以通过观察“氧气中铁丝的燃烧”这一实验掌握化合反映的概念,并要正确处理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不能孤立机械单一记忆。除此之外,还将化学概念分成几部分,透彻各部分系统关系来记忆,如:氧化物概念包含三部分,即化合物、两种元素、必须含有氧元素。与此同时,我们还需要对自己的记忆成果进行定期的检测,尤其是对于化学基础相对较差的部分同学。我们可以根据课堂上对我们自己的学习情况有所了解,结合自身的化学成绩,与化学成绩较好的同学组成学习小组,加强彼此之间的优势互补,平时课下同学之间在结合不定期的抽查背诵,把握化学知识点。同时,可以充分利用手中练习资料中的基础概述部分,自己进行知识点的归纳与总结,或者对练习册上已列出的基础知识归纳进行记忆和背诵,只有将基础知识牢牢掌握,我们才能够在高中化学的学科之路上勇攀高峰。

2.反复实验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

要想学好高中化学,就要认真做好化学实验。化学实验可以通过简单现象反映化学本质,我们要基于实验目的与实验原理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多向老师问几个为什么,在理解的基础上弄清实验本质,掌握化学知识。要既能描述实验现象,又能掌握结论与现象之间的联系,并通过比较研究掌握实验精髓。而通过化学实验系统掌握化学知识,提高动手能力则尤为重要。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1)要重视化学实验,提高积极主动参与化学实验的意识,将化学实验摆在化学学习的重要地位。(2)在课堂上要认真观察和仔细揣摩老师所做的演示实验,课下按照实验要求与步骤加强练习。(3)要善于自己动手反复实验,在实验中要多勤思、多想、多问,通过高效实验提高自身的质疑、析疑、探疑、解疑能力,逐步实现自身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形成。

3.活学活用,知识点运用到实际题目中

高中化学学习同其它学科学习一样,是一项自觉性较高的学习活动,要想提高化学学习效率,必须要活学活用,养成积极主动学习探索的良好学习习惯。一方面,大部分的我们,在刚刚记住一个知识点时,并不能够完全掌握该知识点的运用原则,只能从理论上想明白该知识点的原理和运用原则,实际进行运用的时候往往会卡壳,这时候就要我们将知识点活学活用到题目中去,课本上的例题往往比较基础、比较简单,能够让我们由浅至深地接触化学知识点在题目中的运用原则。但是,毕竟课堂上的时间不是很充足,老师也不可能留出大把时间对我们进行例题的讲解,因此,我们自己需要养成做例题的习惯,要在知识点讲完后的第一时间进行例题的阅读与解答。另一方面,部分同学化学成绩进步不明显,很大程度上归因于没有良好的化学学习习惯,笔者根据自身的学习经验,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1)做好课前预习。化学学习“偏、难、繁、杂”的特征,要求我们必须提前做好课前预习,这样才不至于在课堂上手足无措,并且预习时尽可能一边做习题,一边看书,巩固知识,加深记忆。(2)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对老师的发问要能勇敢提出自己看法与观点,在与老师和同学的有效互动中提高听课效率。(3)要做好课后复习工作。部分同学由于受自身因素的影响,喜欢将学过的化学知识抛在脑后,以致下次打开课本时基本忘光,这种方式是不可取的。因此,课后要及时对相关知识进行巩固复习,才可以在基于课堂上的学习内容展开课下习题练习,以此巩固学习效果。

4.从原理上理解知识点

我们只有在理解了化学知识的基础上,才能够进行知识点的运用,否则,空泛的一个知识点就算是印在我们脑中,我们也不一定会用。例如,在学习氧化还原反应这部分的内容中,关于原子反应得失电子规律的顺口溜,“升失氧氧还氧产,降得还还氧还产”,这个顺口溜的意思是,如果化合价升高,则是失电子,发生的是氧化反应,该物质被氧化,作为还原剂,并且是氧化产物,反之,如果化合价降低,则是得电子,发生的是还原反应,该物质被还原,作为氧化剂,并且是还原产物。如果我们不能够理解这个知识点所涵盖的意义,那么这个顺口溜记得再牢固,也不知道如何运用。因此,我们在学习高中化学的时候一定要充分地开发脑筋,要让脑中不仅能记住知识点,还要从原理上真正掌握知识点,如果遇到实在不懂的知识点,我们一定要多下工夫,多找同学或老师问几遍,或者自主地去查阅相关的资料,一定要抱着“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心态进行化学学科的学习。

5.总结

综上所述,处于课业压力较大的高中阶段,同学们如何在宝贵、有限的时间内掌握高效的化学学习方法,提高化学学习效率很重要。作为过来人,笔者认为要学好化学基本概念与原理,反复实验培养动手能力,养成良好的化学学习习惯,勤练习题,拓展课外阅读,但化学学习成绩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只要肯努力,相信每一位同学都能取得满意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浚源. 高中化学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科学中国人. 2016(30).

[2] 王保兰. 高中化学学习方法对化学成绩影响的研究[J]. 中学时代. 2014(24).

[3] 何浚宇. 探究高中化学学习方法[J]. 祖国. 2016(22).

高中化学基本概念总结范文第5篇

近几年来,高一学生包括不少原来的尖子生普遍反映高一化学内容多、理解困难、习题难做,不太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不少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降低,甚至有的丧失了学习的信心。显然,初高中化学教学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如何处理好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与过渡,已成为当前中学化学教学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初高中教学差异剖析

1.教学目标的不同

初中化学教育是化学启蒙教育。其教学内容大都贴近生活实际,遵循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规律,容易为学生理解和接受,其知识层次以要求学生“知其然”为主。能力培养方面以形象思维为主,往往从具体、直观的自然现象和实验入手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使学生掌握一些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

高中化学教育是化学科学基础教育,要为学生的分流打下基础。基于此高中化学知识逐渐向系统化、理论化靠近,在知识层次上要求学生对相当一部分知识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要求学生能应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能力培养方面,高中化学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向定量分析发展,在抽象思维的基础上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发展智能。

2.教材的跨越

初高中课程标准的不同要求,使得初高中教材跨越较大,存在着脱节现象。如人教版高中化学第一册(必修)在第一章的第一节《氧化还原反应》和第二节《离子反应》中就开始出现了较多的概念和应用,如化合价的计算,电子的得失、强酸、强碱、弱酸、弱碱、难溶性物质、挥发性物质、难电离物质、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等。而这些概念初中学生接触不多,有的甚至根本没有学过。接踵而来的概念抽象程度高,理论性又强,无异于给学生当头棒喝,成为很多学生高中化学学习的“拦路虎”。而接下来的第三章《物质的量》、第五章《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率》章节中的抽象概念和理论也是一个接着一个,历来被认为是造成学生分化的分水岭。总体上看,高中化学教材的深广度明显增加,由描述向推理发展的特点日趋明显,知识的横向联系和综合程度有所提高,在能力要求上也出现了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飞跃。

3.教师的教

由于课程标准要求低,又处在初三升学的关键时刻,初中教师的教学往往受中考考纲限制,对中考不作要求的一些化学分析方法、思想就很少讲解,侧重向学生灌输知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再加之初中化学课时多,内容少,教师可以对所教内容反复训练,学生的学习可以在课堂上基本完成,考试效果也比较好,教师对学生理解、运用知识的程度自然就缺少了相应的关注。

在高中教学过程中,由于许多教师对初三教材内容的改变并不太了解,往往未进行初、高中知识的有效衔接,就把教材过度延伸、深化,将化学知识点讲得面面俱到,使得学生在课堂上缺乏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同时高中教学内容多,时间紧,在课堂上没有过多时间对重难点知识反复训练,因此学生必须在课后花费大量的时间来记忆、整理和做练习,使不少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4.学生的学

基于初中化学的特点,不少初中学生把化学当文科来学习,将化学用语甚至实验操作、现象都死记下来,而理解不够透彻,难以灵活应用。而习惯了初中教学的高一学生,化学学习依然以记忆为主,缺乏对知识的理解和思考。另外,高一学生尚未形成高中化学学习的基本方法,往往忽视学习过程的基本环节,如课前预习、上课做笔记、课后复习、独立完成作业和总结等,总想考前看一下书就能重现初中的辉煌。而高中化学无论是知识的难度还是对学习能力的要求都有了质的飞跃,导致许多学生难以适应。[1]

三、初中教师要主动衔接高中化学

高中教师是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的主力军。在当前教育体制下,初中化学教学受限于中考考纲和新课程标准,未能完全达到为高中化学打基础的要求,这是很正常的。而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着眼于培养有智慧的学生,初中化学教师加强初高中教学衔接,也责无旁贷。

1.关注教学的发展,防止将知识“讲死”

这是一个高一新生对化学学习的真实感受。她写到“首先是高中化学对初中化学的否决。我仍清楚地记得初中老师说过,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氢以后的金属不与酸反应。但进入高中后,却发现铜可以和浓硫酸发生反应。初中时所学的内容已在我的大脑中根深蒂固了,如今却跑出这么一个“意外”,定是需要一段时间来接受的”。我第一次读完她的这段话,非常震撼,学生信奉已久的由教师传授的“真理”被否定,这在认识上和心理上对他们是多大的冲击啊!而恰恰因为我们的教育使学生形成了错误的认识!因此,初中教师要关注教学的发展,主动接轨高中化学,防止将知识“讲死”而给学生错误的引导。

2.了解教学衔接点,加强知识的延伸与拓展

① 对于化学用语如化合价、化学式、原子结构示意图、化学方程式等,建议初中化学教学加强其涵义的理解和表述的规范性。

② 对于基本概念和理论,建议补充用电离理论建立酸、碱、盐的概念,了解盐酸、硝酸是一元酸,硫酸是二元酸;归纳酸、碱、盐溶解性的规律;加强对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的运用;了解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概念、电解质的电离和离子的概念等。

③ 对于元素化合物知识,建议加强对常见酸、碱、盐、氧化物的性质及转化规律的教学,使学生加强对物质间转化的理解和运用。

④ 对于化学实验,建议加强对实验基本操作的训练,如称量、仪器的安装、气密性的检验等;补充氢气的制取及实验装置原理的分析,了解启普发生器及其简易装置“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特点。

⑤ 对于化学计算,建议加强计算的规范性和计算能力的培养,加强对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原理的理解,适当了解有关“差量法”、“十字交叉法”等的应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