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交心谈心活动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我局多措并举广泛开展谈心活动
在先进性教育活动分析评议阶段中,我局紧密结合党员队伍的思想和工作实际,采取多种形式,在全体党员民警中广泛开展了谈心活动,截止目前,全局共开展谈心活动2400人次。通过真诚交流,坦诚沟通,打消了思想顾虑,解开了思想疙瘩,提高了思想认识,有力地推动了分析评议工作健康顺利进行。
一、把握谈心的技巧,讲究谈心的策略性
学习动员阶段结束后,不少党员民警对开展谈心活动心存顾虑,认为是走过场、搞形式,不可能起到什么效果。为打消广大党员的顾虑,在4月1日召开的先进性教育事迹报告暨分析评议工作会议上,邓为民政委以身说法,用各种事例说明了一个社会、一个单位、一个家庭都离不开沟通。要求大家特别是各级领导,要进一步增强沟通的欲望、提高沟通的技巧、畅通沟通的渠道,广泛开展谈心活动。分析评议阶段进入谈心活动环节后,县局又专门在网上了《开展谈心活动应注意的问题》,要求广大党员在谈心中要具备四心,即虚心、诚心、耐心、信心。我局还把谈心活动细化分解为导入、转题、入轨、引申四步程序,逐一明确要求,细化谈心步骤。经过有针对性的培训指导,广大党员提高了谈心的技巧,在开展谈心活动时,针对不同的对象,注意把握好谈心时机,精心拟定谈心的程序,讲究谈心艺术,促进了谈心活动扎实有效开展。刑侦党支部针对刑侦工作点多、面广、线长,人员难以集中的特点,在开展谈心活动时,不拘于固定形式,不局限于特定对象,通过集中座谈、个别交流、电话访谈、网上聊天等形式,进行广泛交谈,确保了谈心对象一个不漏。治安大队党支部针对机构调整、中层干部竞聘的实际情况,将谈心活动与干部考察、做思想工作等有机结合起来,既征求意见,又交流思想,起到了良好效果。
二、确定谈心的范围,讲究谈心的广泛性
在分析评议阶段工作开展伊始,我局根据党员队伍实际,进一步细化谈心活动的范围,努力扩大谈心活动的覆盖面。我局明确规定,在班子成员之间、班子成员与分管部门之间、支部委员之间、支部委员与党员之间、党员与党员之间、党员与群众之间,都要广泛开展谈心活动,听取周围党员、群众的意见。在谈心活动中,我局坚持领导带头,党委成员带头开展谈心活动,坚持做到四个必谈,即班子成员之间必谈,与分管部门负责人必谈,与所在支部民警必谈,与对自己有矛盾的同志必谈。广大党员也纷纷根据自身实际,有针对性地确定谈心对象,不仅与本支部党员谈,还与群众谈;不仅与自己熟悉的人谈,还与自己不熟悉的人谈;不仅与自己相处融洽的人谈,还与自己有矛盾的人谈;不仅与同事谈,还与领导谈,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谈心。为了使谈心活动覆盖到每一位民警,县局专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细化分析评议阶段各项工作安排的通知》,要求每名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谈心数量不少于所在支部成员的1/2,且不得少于15人,普通党员谈心不得少于所在支部的1/3,且不得少于10人。为了使谈心活动经常化、制度化,我局还结合研究制定思想政治工作规范之机,着手建立经常性的谈心机制,明确规定各党支部负责人每月要与本单位民警普遍谈一次心,党委成员要与分管单位负责人普遍谈一次心,把谈心活动纳入党务干部的考核内容。
三、确保谈心的效果,讲究谈心的实效性
关键词:幼儿教师 教研活动 创新
《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二十一条指出:“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原则是体、智、德、美诸方面的教育应相互渗透并有机结合”,“并充分发挥各种教育手段的交互作用”。这就要求工作在一线的幼儿教师不断开拓创新幼儿教研工作,以幼儿为中心,运用不同的教育方式方法,引导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一、幼儿教研活动概况
(一)幼儿教师教研活动的主要内容
1、为幼儿创造良好的自由活动空间;
2、培养幼儿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
3、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
4、创造幼儿发挥感官作用的活动场所;
5、开拓性创新幼儿游戏;
6、培养幼儿情感教育、语言教育,为幼儿升入小学奠定基础等。
(二)幼儿教师教研活动中的创新工作着力点
1、创造氛围;
2、正面引导;
3、创新游戏内容;
4、培养好习惯等。
(三)幼儿教师创新开展教研活动的目标要求
1、教研活动符合本园课程标准;
2、教研内容符合本班幼儿特点;
3、教研活动要能促进幼儿体、智、德、美诸方面的素质提升。
(四)幼儿教师创新工作的新思路
1、幼儿生活环境的创新布置;
2、幼儿游戏创新;
3、幼儿思维发展创新;
4、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教育、方法创新;
5、幼儿动手能力、审美能力、动脑能力的培养教育、方法创新。
二、幼儿教师创新措施研究
幼儿教师所面对的是一群心理活动不稳定、心理敏感脆弱、情绪极易感染的3~6岁孩子,围绕创新教研活动的目标要求,仙河社区和胜东社区的多个幼儿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创建幼儿园文化
幼儿园文化是推进幼儿园发展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幼儿园核心竞争力所在,尤其是仙河社区幼儿园标准化、示范性建设的重要内容。多所幼儿园从实际出发,通过挖掘资源,创建课程文化;通过专业引导,创建成长文化;通过倡导阅读,创建书香文化;通过家园合作,创建共育文化等措施,积极营造进取和谐的家园文化氛围,促进幼儿园优良文化的形成和积淀。
1、挖掘资源,创建课程文化
为了达到教研活动符合本园课程标准的要求,第六幼儿园在推广应用普通教材的基础上,开发了一套与教材相依相随的故事课程。该课程充分挖掘了在职幼儿教师的资源和潜能,由全园幼儿教师共同编制而成,园长审定,通过讲动物寓言故事、民间神话传说故事等形式,把普通教材中相应的识字进一步强化,增强了幼儿学习的趣味性,达到了在玩中学的目的。
2、专业引导,创建成长文化
成长文化不仅停留在一本成长记录上,更重要的是让祖国的未来真正有个美好的童年,美好的成长过程,健康的心理发展。第三幼儿园教师针对不同的班、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分别加强了心理健康课程,通过积极向上的正面引导,创建和谐愉快的生活氛围。
3、倡导阅读,创建书香文化
阅读,与语言的学习紧密联系在一起。幼儿的语言学习首先是听,重点在“感”的运用中积淀,再是“知”的累积和堆砌,后是“理”的觉悟上。倡导阅读,首先是幼儿教师教研过程中的“美读”,通过“美读”,引导产生阅读的兴趣和渴望感,激发幼儿的听“感”。其次,在不断听“美读”的基础上,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认知的不断积累,自己已经有能力读某些诗词、儿歌、童谣,甚至看懂故事,达到渴望学习的“理”性认知上。从贪玩到爱读书需要一个过程,教师正是在这个阶段起到了启蒙作用,这种作用是书香文化建设的基础。通俗地讲,书香文化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却实实在在存在于幼儿心中,足以见到教育文化的深远影响。
4、家园合作,创建共育文化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幼儿教育工作的原则把幼儿身体健康发展放在了首位,确定了幼儿健康身体的重要性,第四十八条规定幼儿园与家庭共同担负教育幼儿的任务,第四十九条提出了建立幼儿园与家长联系制度,所有这些充分说明家庭与幼儿园在共同教育幼儿过程中的重要性。第六幼儿园不仅主动与幼儿家长密切联系配合,还在家长开放日中开设二十分钟的家庭教育氛围讲座,通过向家长宣传科学保育、教育知识,达到共同担负教育幼儿的目标。胜东社区盛苑幼儿园搭建了幼儿家庭教育交流平台,支持各位家长上台发表演讲,交流育儿心得和经验,得到了幼儿家长的大力协助和支持。幼儿园重视幼儿的保教工作,家长自然更加重视自己宝宝的健康成长,形成了独特的家园共育文化。
(二)创建益智文化
益智文化是每个幼儿园提高教育质量所不断追求的目标。仙河社区多所幼儿园所创建的益智文化主要包括益智环境文化、益智游戏文化,胜东社区盛苑幼儿园还重点创建了益智玩具文化等。
1、精心设计,创建温馨的益智环境文化
第六幼儿园在专业教师的带动下,精心研究设计了幼儿园区所在环境的颜色、图案,从心理学角度对环境进行了评估设计,创造了有益于幼儿心情舒畅、适于稳定、活泼健康发展的生活环境。幼儿的课堂、盥洗室、作息室改变了以往单调的条条杠杠,呈现给幼儿的是绿色的草原、蓝色的天空、碧绿的大海,有一种人在画中游的感觉。生活区内有和平鸽、长颈鹿等图案,与周围环境浑然一体,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中一般。
2、精心开发,创建充满趣味的益智游戏
幼儿的生活离不开游戏。为了让幼儿在更多的游戏中提高智力,第三幼儿园成立了益智游戏开发小组,由园长带队,自发地编制各种游戏,目前除了日常简单的外,适合不同年龄段的幼儿的游戏数量达到60余个,而且每年以创新10余种游戏的速度在不断开发新益智项目。
3、精心挑选,创建完美的益智玩具文化
盛苑幼儿园在益智玩具文化的创建上,既下了功夫,又增加了投资,对幼儿玩具分门别类进行归纳,针对不同年龄的幼儿,分别购买了动物模型套装、车模套装、积木套装、餐具套装、布娃娃套装等等有益于智力开发的玩具。
(三)创建挫折文化
盛苑幼儿园通过分析挫折的类型、研究产生挫折的原因,总结出了一套适合锻炼幼儿抗挫折能力的办法。
挫折产生的原因大致有两种,一是客观原因,包括自然因素、社会因素、教育因素等;二是内在原因,如受外界影响的思想水平、自我修养、道德观念、能力、情感、意志、生理等。
1、学习性挫折
盛苑幼儿园在大班教学过程中,运用提问的方式,让小朋友回答,对回答不正确的,适当进行评价,指出其上课时的表现,如精力不够集中、有某些小动作等缺点,同时让他明白,只要克服以上缺点,就能回答正确。应该做到,在给予挫折的同时,不能打击其自信心。
2、交往性挫折
通过幼儿间的配合程度,开展交往性挫折教育。如,做交换玩具游戏,用自己手中的玩具换取另一位小朋友手中的玩具。当游戏结束后,观察哪些小朋友未完成交换任务,剖析没换来玩具的原因,并教育如何才能完成交换,疏导人际交往时彼此之间沟通的障碍。
3、志趣性挫折
幼儿教师要从小班就开始给幼儿树立人有理想、有未来的概念,不同的幼儿可以回答自己将来当科学家、艺术家、文学家、数学家等等。运用挫折教育方法,当一名幼儿想当杨立伟时,就需要指出其不足之处,如长得过胖、说话不清晰等小困难,以打击其志趣,然后再进一步分析其优势,在克服以上困难或弱项后,是可以符合飞上天空的条件的,从而激励幼儿树立进取心。
盛苑幼儿园在应对挫折教育方面采取了三项措施:
1、典型报告。将遭受挫折但能战胜挫折而获成功的人或事作报告,了解挫折的客观性,为幼儿树立战胜挫折的榜样。
2、演讲。进行诸如“面对现实,展望未来”的演讲,使幼儿能恰当地树立理想,感受成功与失败的心情,从而更加激励自己。
3、用“成功路上步步高”解决自己现在面临的挫折。
总之,挫折的经历是有必要的。对挫折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必须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来面对失败和挫折,要根据自身的来确定恰当的理想,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磨练自己,积累经验,提高幼儿的耐挫能力。只有从失败中走出来,在逆境中奋起的人,才能达到成功的彼岸。
三、对幼儿教师教研活动中的创新工作的几点建议
1、加强幼儿身心健康教研活动。特别是要注重幼儿视力产生假性近视的可能性,多开发室外游戏活动;
2、智商开发固然重要,但幼儿教育工作还要开拓创新幼儿情商开发,甚至爱国主义精神教育,道德教育,审美教育,在人生的起点上,奠定良好的启蒙教育;
3、面对第二代独生子女,开创幼儿心理教育是必然趋势,好习惯从娃娃抓起,良好的心态也要从娃娃抓起,在幼儿时期就要开始熏陶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文化遗产。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研活动;创新与实践
在小学数学中开展教研活动可以帮助数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反思自己的缺陷,及时改正自己的不足之处,使用正确有效的教学模式来帮助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养成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而在小学数学教研中,一个或者两个办公室的数学老师应自觉组成一个教研小组,并且选择出一名比较优秀的老师当做小组的领导者,小组内部要经常召开教研会议,借此来促进小学数学老师积极地参加教研活动,也可以使老师们进行自我反思,在不断的反思和创新中提高自身的数学素养和教学能力,为小学生们打造一个优质的小学数学课堂,使小学生们接受良好的小学数学教育。
1.小学数学教研活动的现状
1.1学校不重视教研活动,投入资金有限
现如今,我国大部分小学对于教研活动并不重视,也没有建立专门的教研活动室。就算有小部分的小学为数学学科建立了专门的教研活动室,也会因为学校经费的限制,对于教研活动的投资也非常有限。正是由于学校对于教研活动的不重视和投资有限使得我国小学数学的教研活动一直没有取得良好的进展,也对提高小学数学老师的教学素质和营造良好的数学课堂氛围产生了不利影响。
1.2教研活动并没有以小学生为中心来开展
从我国当前的小学数学老师的师资情况来看,我国大部分小学数学老师是师范大学或者专科院校毕业的,这就使得他们在进行教学活动时会按照自己在学校里面学习的方法来教小学生们并且开展教研活动。而这些老师们学习教研活动的主要内容是教学内容、进度和课程的安排、进度等方面,而不包括小学生们的实际情况和各自的特点。这种教研活动完全没有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就无法引起学生们的共鸣,也不利于教学活动的有效进行。因此,小学数学老师应该加以重视。
2.小学数学教研活动的创新与实践
2.1创新小学数学教研内容,进行有效教研
在我国大部分小学的数学教学中,进行的教研活动都是死板的、不懂得变通的,这就使得其无法取得有效的教学成果。也正是因为小学数学教研活动的内容一直没有跟随时代的发展进行创新和改进,使得小学生无法有效地实现自己的数学学习目标,老师也无法完成高质量的教研活动。所以说,对于小学数学的教研活动的创新是势在必行的。要想对教研活动进行创新,小学数学老师必须要改进以下两点问题:一是对教研活动的目的、主题和内容并不是很了解,只是凭借自己的经验来进行教研活动;二是对于小学生们提出的一些和课堂学习无关的数学问题并不是很重视,甚至有一些数学老师对于数学作业也不认真批阅。而想要改进以上两点问题,小学数学老师应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点是要在课前做好备课,明白小学数学教研活动的主题,从而实现有效教学;第二点是小学数学老师应该认真、细心地对待学生们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就算和教学内容无关的数学问题,老师也要尽可能地去讲解。而且为了使小学数学课堂更加有趣,小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更高,老师的教学模式应该由“老师一人讲课,学生只需听讲”的传统模式转变为“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一起学习”的互动式教学模式。
例如,老师在教学生们“圆形的面积”这一部分内容时,有一些知识点是老师无法用语言传达给学生的。这时,老师就可以采取让学生们先自主学习、后探究学习的方法来获取这部分知识,并且和别的同学一起理解一些较难的数学细节问题。与此同时,数学老师也要和其他老师一起探讨对方教授“圆形的面积”这部分知识的方法,要学会与时俱进,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
2.2改革小学数学的教研模式,开展教研活动
采用传统的方法来进行数学教学教研活动会导致其没有目的性,也没有针对性,以至于一节数学课下来,老师也不清楚自己是否把这部分数学知识的重点全部讲完,学生们也无法抓住重难点,使得学生的学习效率无法提高。为了解决这一情况,小学数学老师可以成立一个教研小组,小组成员可以是一个办公室里面的数学老师,也可以是好几个办公室里面的数学老师,由全部数学老师推荐自己觉得教学水平较好、创新应变能力较好的一名数学老师当做教研小组的组长,来统筹教研活动。而在一个教研小组内的老师,可以两两配对,督促彼此按时完成数学备课,相互商量改进教学方法,找到可以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法。比如,数学老师在教“乘法笔算”这部分内容时,应该主动参与教研活动,探讨出一个适合小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教学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小学数学老师也可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学习到更多有效的数学教学方法,从而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教学素养。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老师都是直接给学生们展示如何通过笔算来得出两个数相乘的结果,但是这种教学方法的效果却不是很明显,有时候小学生要花费好几节课的时间才能完全学会用笔算来得出两个数相乘的结果。而为了改善这一情况,数学教研小组的组长应该及时召开小组会议,进一步研究更好的教学方法,引导小学老师找到合理的效果显著的教学方法,也有利于小学数学教研活动的顺利进行。
2.3综合课堂案例来开展教研活动
在传统的数学教研活动中,老师在给小学生们传授数学知识时,更倾向于理论教学或者诊断教学,也就是老师们更加喜欢通过理论知识和教学过程中学生们的反应来观察并开展教研活动。然后,根据小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结果进行分析,最后得出教学评价,从而改变自己的教研活动形式和模式。但是这种方法却存在许多不足,比如忽视了课例的重要性,没有让课例起到作用等。所以说,老师应该在开展教研活动的过程中,重视课例分析的重要性,最好可以结合课例来对小学数学知识进行综合理解和分析。而采用课例分析来教学需要老师更加重视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内容,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也要更加深入,从而制定出更有效率的教学模式。而且适时创新小学数学的教研活动可以提高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切实实现把小学生作为课堂中心的教学目标,从而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比如,老师在教“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这一部分数学知识时,老师就可以让小学生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来让他们自学这部分知识,在讲课的时候采用情境教学法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小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从而促进他们的合作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数学老师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尽快实现教学目标,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所以说,小学数学老师要明白课例分析的重要性,学会结合课例来创新教研活动。
3.结语
以上内容就是小学数学教研活动的现状,以及在小学数学教研活动中进行创新和实践的方法,老师要在教学过程中要提前计划好教学计划,引导学生们采用正确有效的方法去
学习数学,从而极大限度地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效率和质量。总而言之,小学数学老师应该提高对教研活动的重视程度,主动参与到小学数学教研活动中,这对实现教学目标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关键词:初中地理;“活动”栏目;创新能力;探究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17-0092-01
初中阶段地理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关注学生,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并且真正实现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在新课程体系中,活动已逐渐成为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活动”栏目作为重要教学内容之一,其设计结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特点,并且直接对新课改的成果进行了体现。针对“活动”栏目的教学需求,教师应帮助学生营造一个具备较强开放性的学习空间,引导学生自主动手对问题进行探究,在实践中实现知识的吸收和学习,并且在活动中和他人进行相互配合、交流,共同对自然进行探索。
一、以设计促效率
初中阶段地理教学活动的开展,“活动”栏目的设计是否科学,方案是否可行等,对于活动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在初中地理教材中,活动的内容丰富,类型多样,教师要提前做好活动内容的设计工作,对于活动内容进行合理的分类和安排。教师可以将不同活动的时间和空间的差异作为分类标准,将活动分为教师指导类、自主预习类、课堂活动类、室外活动类及社会活动类等不同类型。结合不同类型活动的具体特点,教师再进行相应的活动方面的设置。例如,在“中国的地理差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问:“我国疆域辽阔,地理环境差异很大。根据什么把我国划分为四个地理区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于一些地区划分方面的内容进行分析,使学生理解这些区域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之处。在相关教学活动的开展中,可以针对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及人文特点等内容,对多种活动形式进行设计和划分,从不同角度入手,让学生对于这一划分概念进行更加深入的理解。
二、以兴趣带活动
初中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对于周边世界有着较强的认知欲望,他们渴望了解更多的外界知识。教师要抓住这一心理特点,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保持学生良好的参与积极性,让活动的开展受到更多学生的欢迎和关注。在课堂教学中,地理知识点丰富多彩,并且其中很多知识和内容都与我们生活的环境等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因此,在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入不同的热点问题和自然现象,让学生利用已学的地理知识进行解释,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到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的多面性,鼓励学生更好地针对地理现象和问题进行发现、分析和思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教学情境进行创设,展示多种多样的语音视频和图像资料,让学生直观、具体、身临其境地感受地理知识。例如,在“认识省级区域”的教学中,教师应将其中的内容与实际生活进行联系,结合我们周边省份的环境特点和区域特征来展开相关的教学工作。对于某一个省份的风俗民情、地方特色进行展示,并且展开相关讨论活动,让学生们讲一讲自己曾去过哪里,有什么物产,有怎样的风俗民情。教师还可以配合多媒体课件,对于某一个省份的风土人情进行简单介绍,展示给学生们看。当学生对相关内容有了进一步了解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谈谈自己最想去哪个省,那里的气候、地理条件怎样,为什么想去等。这种组织讨论活动的应用,可以让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和生动。
三、关注对活动过程的评价
以往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评价方式主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活动成果,这是片面的。在活动进行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对活动过程的评价,并且关注学生能否对自己的意见进行表达,能否倾听其他学生的想法和见解,以及内部的讨论、合作及交流活动的开展是否有序、有效。在学生表达和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进行深入观察,确保学生的观点表述清晰明确,确保学生可以跟随教师的教学思路和节奏。教师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跟踪学生的活动全过程,对于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修正,合理调整活动,确保活动开展的有效性。在活动完成之后,教师要及时做好总结,通过对活动的全面归纳和总结,教师可以掌握和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对于学生自身出现的问题和不足,教师首先要做好鼓励工作,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心态,让学生自主地进行思考,并对自己的意见进行表达,可以主动提出自己的学习需求,并且展示出在活动中所获得的成果。科学的评价过程,也能为教师提供更加科学、客观的教学反馈,从而提高整体教学成效。
四、结束语
总之,“活动”栏目的设置,既是地理课堂教学的亮点,也是一个新的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更是当前课堂教学互动中的重要一环。“活动”栏目的教学活动,对提高学生地理思维水平,培养学生创新、合作及探究能力和意识发挥了强大的促进作用。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要进行积极的探索,不断对“活动”栏目教学的应用思路进行探究,转变教学理念和方式,更好地对学生的潜能进行激发,凸显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初中地理的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孟惠.初中地理“活动”栏目教学探讨[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5(20).
目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主要采用课堂上教师创设情境,组织多种活动,让学生在活动实践中,通过自身感受获得他们所需的知识的模式。然而在心理活动课的实际教学中却存在着一些需要探讨的问题。比如:活动是以学生为主体还是全由老师包办、代言;学生参与活动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是形式的还是实质的,是局部的还是全体的;学生在活动中是自觉地体验、领悟,还是光凑热闹,只为娱乐,这些问题直接涉及心理活动课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我认为所谓“活动”是以活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动,是让学生在活跃的气氛和形式中,积极主动参与并充分体验。如何让心理活动课真正活起来,如何让学生主动动起来,这是值得探索的问题,我认为需要把握以下几点:
一、认识活动课,把握“四是四非”
1、心理活动课是预防和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而非心理疾病的治疗。据专家调查,中小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是发展性问题(即伴随学生心理发展阶段和交往范围的扩大出现的问题)和障碍性问题(属心理疾患)。从总体而言,多数学生的心理状态是健康的,约有10%左右的学生存在发展性问题,而存在需要心理治疗的障碍性心理疾病的学生人数不到1%。这点说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向应是以预防和发展为主。
2、心理课是以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发展良好心理品质为目的,而非纯知识理论的传授。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不是主要解决知与不知的问题,其重点在于指导学生以良好的心态投入学习。教学模式宜采用生活经验型,以解决学生身心发展和生活学习中的问题为主,让学生了解有关自身发展的心理学基本知识。但要求教师本人不仅要有心理学专业知识的理论基础,还要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行为特点,防止教学纯理论化,脱离学生实际。
3、心理活动课是面向全体学生,以提高整体素质为目的,而非解决个别心理问题,要把心理活动课和个别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辅导区别开。心理活动课的教学是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来设定系统的培养目标、实施计划的,虽然在相对固定的基础上要求有灵活变化,但不是无计划地就问题论问题。
4、心理活动课是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体验领悟,而非娱乐游戏。心理活动课要注意激发学生兴趣,但不应为了迎合学生兴趣,而一味追求形式的多样、气氛的热烈。不恰当的活动形式不仅会淡化、削弱活动课知识的含量,而且易造成活动目的模糊,课堂纪律混乱。
二、设计活动课,坚持“两依据、两注意”
“两依据”是:①要有心理学的理论依据。心理活动课不同于主题班会、团队活动,它有心理科学的特点,所以活动的设计要以心理学知识、心理训练方法为依据。比如考试后,活动课和主题班会都会进行考试分析,班会内容无非是:总体成绩分析、年级比较、表扬进步、鼓励落后、总结经验等;而心理活动课的内容是:成绩归因、ABC情绪理论辅导、挫折教育等,二者在内容上有很大区别。②要以学生的身心发展的需要为依据。心理活动课要结合学生实际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教其所需,解其所惑,才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内部动机。比如:考前进行复习方法、考试心态的辅导,运动期间进行挫折教育、自信心的辅导,这些都倍受欢迎。
“两注意”是:①注意设计活动不能完全参照参考书,生搬硬套。心理教育活动课不宜照搬他人经验,因为即使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处于不同地域、不同类型学校,其心理特点也不完全一样,所以设计课程不能照搬参考书的训练步骤、活动方式进行。心理教师可根据自己学校及学生特点,制订并在实践中逐步完善适合本校学生的心理活动课方案。②要注意抓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设计活动。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其思维方式、意识水平不同,教师应据其心理特点设计活动。比如:低年级的学生竞争意识强,采用小组竞赛的形式,可收到良好的效果;中学生自我意识强烈,涉及到个人的某些问题时,虽然心里明白,但不愿意当庭讲出来,此时如采用集体讨论、自由发言、自我陈述等形式,效果就不会太理想。
三、实施活动课,贯彻“一为主、四解放”
心理活动课的目标,是通过一系列活动内容来体现的。活动实施的情况直接影响到教学目标的实现。为了让课堂活动开展得生动而富有成效,在组织活动中应注意做到“一为主、四解放”。
“一为主”是活动要以学生主动参与、充分体验为主线。活动的实施能否达到教学目的,学生是最为关键的因素。没有学生的参与就不能称其为活动课,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是活动课顺利进行的第一保证。教师只是活动的组织者、教学的安排者、活动的参与者。
为了更好落实“一为主”,需要做到“四解放”。
一是解放学生的大脑,让学生多想一想。教师不仅要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设置问题的内容,还要注意给学生留下个人自由思考的空间,不设置惟一解决问题模式,要鼓励个性化的创新思维。比如在情绪辅导的问题设置时,设计成“当你考试不理想时感到伤心失望,不过换一个角度看问题,这样想______你的心情会好一些”,不如改为“遇到______事,我感到伤心失望,不过换了一个角度看问题,现在我这样想______心情好多了”。这样稍动一下,多一问就增大了学生的思考空间,而变“你”为“我”就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意识。
二是解放学生的嘴巴,让学生多说一说。要创设开放的课堂气氛和利于沟通的情绪背景,给每一位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和时间,鼓励他们主动回答问题。通过灵活改变活动方式,提供有利于学生发言的机会,解放学生的嘴巴。
三是解放学生的空间,让学生多动一动。活动课不必拘泥于课堂固定座位,可采用“扇面式”、“圆弧式”、“自由结组式”等有利于师生之间与同学之间沟通信息、传达感情的座位形式;也不必拘泥于学校范围内,“纸上得来终觉浅”,要让学生有深刻的体验,就要让学生到生活实践中去。比如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其大讲特讲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如有组织地带领学生到人才市场去参观,学生会有更深刻的认识。
四是解放学生的手和脚,让学生多做一做。目前很多学校采用的诸如此类的活动流程:“问题设置(或讲故事或读文章)――小组讨论――自由发言――教师总结”,似乎学生参与不少,也是以学生的自我认识发言为主,然而这其中有太多的教师代言部分,而且到课堂上看一看其实际效果并不是想像中的样子。活动的实施其实是一种创造的过程,它并无固定的模式、严格的结构。举一例来说,要让学生了解情绪的多样性,若用提问的形式:“生活中情绪是单一的、一成不变的吗?”或是“生活中你有过什么样的心情?”这表面也是强调学生的自我认识,但学生的体验不会深。不如改为情绪词语接力赛的活动:按座位顺序,一人接一人说一个情绪词语,不允许重复、超时。也可把表示情绪的词语写在纸条上,让学生抽取,按上面写的表演,并让其他同学猜其表演的是哪一种情绪。在课堂活动中,应尽量少用讲授课中的问答形式,可将问题融于活动中,让学生在做与动中去体会。